旅游资源学作业
旅游地理作业 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旅游地理作业 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245300aeff9aef8941e067b.png)
四川师范大学作业题目: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课程名称:旅游地理2010年11月22日目录一、四川省旅游资源概况 (2)二、四川省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3)三、四川省主要旅游资源评价 (6)1.定量评价 (6)2、定性评价 (7)2.1峨眉山 (8)2.11峨眉山的三大价值评估 (8)2.12峨眉山的三大效益 (11)2.13峨眉山的六大条件 (12)2.2都江堰 (14)2.2.1都江堰的三大价值 (14)2.2.2都江堰的三大效益 (15)2.2.3都江堰的六大条件 (16)四、四川主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图 (17)五、参考资料 (18)一、四川省旅游资源概况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部,面积48.5万平方公,人口8700多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由于大熊猫数量占全国85%以上,又有“大熊猫故乡”之称。
自蚕丛、鱼凫以来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
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厂、品位高,而且许多景现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
四川省有许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历来就行”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说;全省有2处世界自然遗产:“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佛教圣地”峨眉山一乐山大佛;1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一青城山。
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立64处,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0处.困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省级森林公园5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其中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桃坪羌寨,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甘孜州稻城亚丁均有申报世界遗产的实力。
四川旅游资源种类众多,无论是其知名度还是特色在全国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南开24年秋季《旅游地理学》作业参考一
![南开24年秋季《旅游地理学》作业参考一](https://img.taocdn.com/s3/m/d2c63b3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5.png)
24秋学期《旅游地理学》作业参考
1.()是五大基本地貌类型中最富有多样性、组合性造型的自然经景观
资源。
选项A:沙漠
选项B:荒漠
选项C:河流
选项D:山地
参考答案:D
2.()是陆地水域康乐度假活动最重要的场所。
选项A:涌泉
选项B:湖泊
选项C:河流
选项D:瀑布
参考答案:B
3.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的共同点在于其()。
选项A:可利用性
选项B:可开发性
选项C:可操作性
选项D:可体验性
参考答案:A
4.学习和研究中国旅游地理,主要可达到()个方面的目的。
选项A:二
选项B:三
选项C:四
选项D:五
参考答案:C
5.水域风景中最能体现相对静态的形、影、声、光、色等审美特征的水体是
()
选项A:河流
选项B:瀑布
选项C:湖泊
选项D:涌泉
参考答案:C
6.下列()是我国古城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名城
选项A:安徽屯溪老街
选项B:山西平遥古城
选项C:丽江大研古城
选项D:西安北院门老街
参考答案:B
7.下列()为我国五岳之中的西岳名山
选项A:衡山
选项B:华山
选项C:香山
选项D:盘山
参考答案:B
8.下列()为我国传统山水审美文化名山的典型
选项A:浙江的雁荡山
选项B:福建的庐山
选项C:安徽的庐山
选项D:四川的黄山
参考答案:A
9.采用地理学二分法,将旅游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比
较符合实际。
选项A:支柱。
南开24年秋季《旅游学概论》作业参考二
![南开24年秋季《旅游学概论》作业参考二](https://img.taocdn.com/s3/m/1aa8774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2.png)
24秋学期《旅游学概论》作业参考1.旅游资源的核心在于其对旅游者来说具有( )。
选项A:多样性选项B:垄断性选项C:可创新性选项D:吸引功能参考答案:D2.托马斯?库克于( )年组织的团体旅游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选项A:1841选项B:1845选项C:1855选项D:1865参考答案:A3.人类主动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 )。
选项A:原始社会初期选项B:原始社会末期选项C:奴隶社会末期选项D:封建社会初期参考答案:B4.很多旅游企业都重视差旅型旅游者这一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差旅型旅游者具有( )的特点。
选项A:季节性强选项B:停留时间长选项C:对价格敏感选项D:出游频繁参考答案:D5.外出参加会议是受到( )方面的旅游动机的驱动。
选项A:身体选项B:文化选项C:人际选项D:地位和声望参考答案:D6.在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中,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
选项A:旅游者选项B:旅游资源选项C:旅游业选项D:目的地当地居民参考答案:A7.在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中,旅游活动的客体是( )。
选项A:旅游者选项B:旅游资源选项C:旅游业选项D:目的地当地居民参考答案:B8.闲暇时间是指一个人的( )。
选项A:非工作时间选项B:娱乐时间选项C:可自由支配时间选项D:休息时间参考答案:C9.对消费者来说,旅游活动的开展需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
这意味着旅游活动具有( )的特点。
选项A:异地性选项B:暂时性选项C:综合性。
第五组-浙旅院的旅游教育资源(学生作业) PPT课件
![第五组-浙旅院的旅游教育资源(学生作业)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7a38806137ee06eff918be.png)
2020/3/31
8
游泳池:
是人们从事游泳运动的场地,人们可 以在里面活动或进行比赛。
目前为止学校的游泳池还在建设
当中,既然是学校里面的游泳池,那 必然是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可以在游 泳池开展课程。
一方面,许多的旅游资源都有游
泳这一旅游活动,旅游课程可做为一 种观赏性的旅游资源。
另一方面,游泳池可对游客开放,
2020/3/31
12
2020/3/31
1.图书馆秉承“师生为本、智慧引领、服务教学
科研”的办馆宗旨,通过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
段,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
务、读者教育、信息与课题咨询、文献传递等
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
展,图书馆藏书的品种、数量和专业学科的馆
好的业绩与口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与
西湖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合作成立的
“西湖高尔夫学院”成立签约仪式在杭
州举行。这也是全省首个校企合作开设
的高尔夫学院。
2.不仅可以看到我院学生球场上飒爽的
英姿,也可以参与其中,放松心情,锻
炼身体,是集教学与旅游于一体的不错
休闲地,是个独特的休闲方式。
3.高球运动的普及和深入是文化发展的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教育旅游资源
2020/3/31
1
我院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教育旅游示范区 哪些教育资源可以作为旅游资源?
经过我们组的讨论,我们认为有一下资源可以 作为旅游资源:
茶艺教室 高尔夫球场 飞机实训模型 导游实训中心 21楼 中西餐厅 在建游泳池 旅苑酒店 酒窖 旅苑旅行社 图书馆
2020/3/31
的休闲,所以茶艺教室作为旅游资源最恰当不过了。
3.我院地理位置优越,处杭州,杭州正是西湖龙井茶的
旅游资源开发作业
![旅游资源开发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1ac628cbceb19e8b8f6ba80.png)
浙西大峡谷浙西大峡谷位于浙江安徽交界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属V字型峡谷地貌,山是黄山的余脉,水是钱塘江的源流,自然环境生态优越。
浙江省旅游局专家对这里的资源优势概括为“五个之最”:在华东地区范围内,浙西大峡谷具有“峡谷最长、植被保护最好、山水景观最佳、峡谷内居住人口最少和离开沪杭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优势。
开发手段具体阐述:(1)合理定位,利用区位优势浙西大峡谷利用距沪杭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区位优势,定位于发展观光和休闲旅游,峡谷旅游区为线型环带状,全长80公里,共分三个景段。
目前接待游客的仅是第一景段“龙井峡”,长约18公里,以自然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为主,游乐项目按“快乐之旅”的理念设置,主要项目有:听涛观瀑、竹排戏水、水车接龙、悬桥探高、观鹿逗鼠、高空走钢丝、皮筏漂流、12个生态之谜有奖征解、攀岩练习墩、打油米、空中巴士、农家乐等,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
(2)完善的信息系统,主动型的网络营销作为岩门大峡谷周边最富吸引力也最富竞争力的峡谷景区,浙西大峡谷的商业化开发运转已趋于成熟,景区有详细的景点介绍、游客须知、购票须知、漂流须知,并为旅游者提供景区平面图、景区里程图和景观示意图;对散客出行的考虑和照顾可谓无微不至,散客出行完全指南中,对分别来自上海、杭州、绍兴、宁波、无锡、苏州、南京7个不同客源地的散客自驾车或者无车出游的路线都提供了详细的参照,包括路线和行车时间,行车特别事项,帮助游客从客源地直达景区。
在营销策略上,浙西大峡谷采取了主动型的营销策略,区域线路整合和网络营销都是浙西大峡谷的营销亮点。
掌握开发权的临安浙西大峡谷旅游有限公司抢注了的一级域名,在线为旅游者提供景区全数官方认可的餐饮住宿的详细资料和联系方式,还有详细的购物指导和“驴友”论坛,并仍然利用BBS的形式开展网络摄影大赛,提供在线票务预订。
在线路设计上,为杭州、上海及江苏的游客特别设计的游线为浙西大峡谷吸引了更多的眼光和得到了更多的肯定。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业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274b22a4b35eefdc8d333b1.png)
姓名:刘慧娟班级:林业11班学号:2011701612005 1.怎样看待林业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答:现代林业的发展催生了森林旅游业,拓宽了林业科学的研究领域。
现代林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林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现代林业不再代表传统的部门利益,林业主要服务于社会公众,公益建设、森林多功能服务和可持续林业、特色林业已成为主要的经营内容。
人们不仅期望森林发挥供给、支持、调节等服务功能,更希望它成为文化资源。
在提倡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同时,森林的游憩休养及文化等多功能也逐渐得到重视。
森林的文化服务首先体现在它具有特殊的美学特性等方面。
森林的景观要素有色彩、体态、形状、气味、声响等,林内植物色彩以绿色和青色为基调,色彩多种多样,即便是绿色,还有嫩绿、翠绿、墨绿之分;同时森林还有冷暖色调、明暗色调的协调对比,能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林内的色彩是通过植物的叶、花果、枝条和树皮等呈现出来,其中,树叶的色彩起主导作用,彩叶景观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色彩的运用还可以表现在有意识地营建林内的季相变化,创造四季变化的景观。
不同的林层结构对应着不同的游憩活动,在营建风景游憩林时应该营造出不同的林层景观,以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
其次,森林还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游憩、强身健体的空间。
人类都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天性,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并配有适宜的游憩设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提供了一个可以亲近自然的娱乐休憩场所。
森林也是人们健身的理想场所。
(1)人类基因:进化过程中,人类的身体大部分时间是在自然中度过的,可以说天生“适应自然型”的。
(2)林之色:绿色是对人的眼睛最友好的颜色,同时也可以使人心境安宁。
树叶的绿色和它们随风摇曳的波动,可以使观看者心平气和。
而且,游憩林随四季而变化的景观,也非常悦目。
(3)林之音:林间并不是寂静的,如果侧耳倾听,会有千百种声音。
野鸟的啼鸣、昆虫的呢喃、风扶树木的摇曳,可以消除人们的紧张和压力。
旅游资源的分类小组作业(共5张PPT)
![旅游资源的分类小组作业(共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2f61da58fb770bf68a5565.png)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 。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 。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 。 秦始皇兵马俑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 。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 。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第3页,共5页。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 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 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 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 。
第4页,共5页。
比萨斜塔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 评选为世界遗产
第5页,共5页。
长 万里长城
秦始皇兵马俑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 。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 。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 。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24574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5.png)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旅游资源是指各种各样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为旅游活动提供支持和条件。
了解和钻研旅游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旅游认识、提升旅游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进修和实践,让学生全面了解旅游资源的观点、分类、特点以及对旅游业的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二、设计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观点、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判旅游资源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的兴趣。
### 三、设计内容#### 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教材阅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旅游资源的观点和分类。
- 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地域分布。
- 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 2.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当地或周边的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和实践,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
####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就实地考察所见所闻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体会,分析所考察景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 4. 作业撰写要求学生根据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的内容,撰写一份综合报告,内容包括:- 考察景区的基本情况介绍。
- 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 对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评判和建议。
### 四、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等。
2. 实地考察报告:内容完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3. 小组讨论效果:展示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思考水平。
4. 最终综合报告:全面评判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 五、时间安排- 第1周:介绍课程内容和进修目标。
- 第2周:理论进修,包括旅游资源观点和分类。
- 第3周:安排实地考察。
- 第4周:组织小组讨论,撰写实地考察报告。
- 第5周:撰写综合报告,准备最终呈现。
### 六、备注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理论进修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从事相关行业奠定良好基础。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e400a91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1.png)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旅游资源是指各种地理、历史、文化、自然等因素所形成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以及开发利用方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2. 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3. 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认识。
三、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进修:通过教室教学和自主进修,学生将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并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价值。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包括景点、特色文化、当地风土人情等,并结合实地考察内容,撰写考察报告。
3. 制定旅游资源开发方案: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制定旅游资源开发方案,包括景点规划、宣传推广、效劳设施等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认识。
四、设计方法:1. 理论进修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学生自主进修和思考;2. 实地考察与教室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和认识;3. 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评判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教室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地考察报告评分:包括考察深度、内容完备性、报告撰写质量等;3. 旅游资源开发方案评分:包括方案创新性、可行性、团队合作等。
六、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教室任务和作业;2. 积极参与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3. 独立完成旅游资源开发方案,并进行展示。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各种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式,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认识,为将来从事旅游行业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旅游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906f9b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b.png)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2. 精通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判标准。
3. 培育同砚分析和评判旅游资源的能力。
4. 提高同砚对旅游资源的熟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观点和分类。
2. 世界各地的旅游资源及其特色。
3. 旅游资源的评判标准和方法。
4.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卫。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和谈论,引导同砚了解旅游资源的观点和分类。
2.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实地考察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
3. 小组谈论:分组谈论旅游资源的评判标准和方法,培育同砚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4.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世界各地的旅游资源,激发同砚的爱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世界各地的旅游资源,引起同砚的爱好。
2. 讲解:讲解旅游资源的观点和分类,介绍世界各地的著名旅游资源及其特色。
3.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体验不同文化和风土人情。
4. 小组谈论:分组谈论旅游资源的评判标准和方法,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和保卫意义。
五、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考察同砚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提问、谈论等。
2. 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同砚依据实地考察的状况撰写报告,评判当地的旅游资源。
3. 小组谈论效果:评判同砚在小组谈论中的表现和效果,包括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等。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世界各地的旅游资源图片和视频。
2. 实地考察打算:组织同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
3. 教材资料:提供相关教材和资料,援助同砚深度了解旅游资源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同砚的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依据同砚的实际状况,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同砚的需求。
3. 教学评判:准时对同砚的进修状况进行评判,发现问题并准时调整教学策略。
旅游规划学作业
![旅游规划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741f87702768e9951e73855.png)
旅游规划学课题:如何打造乡村节庆品牌09旅游管理3班雷志成20094033031 五夫镇是重要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
五夫镇自古就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是朱子理学的诞生地,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境内遗址遗迹丰富,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景观丰富,区位条件优越。
五夫镇朱子文化旅游产品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高,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优势。
五夫镇旅游资源分析资源特色朱子理学渊源地,文化遗迹遗址丰富“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五夫镇是“理学圣地”,历代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五夫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
土特产资源丰富饮食文化发达五夫镇土特产丰富,比较有名的有白莲、红菇、五夫黄鳝、五夫田螺、板栗、杨梅,是重要的农副产品区。
丰富的农产品是饮食文化发达的基础。
五夫镇的朱子家宴、八卦宴等是常人难以想象得到的。
每道菜的原料、佐料,上菜的次序,摆放的位置,客人座位等都很有讲究。
乡村景观优美五夫是个农业集镇,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和满塘的莲花,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在此你能真正理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界。
欣赏十里莲池、百亩莲塘,唱起采莲歌,吟诵采莲诗,做一回采莲女,足以丰富你的经历。
屏山、纱帽山、蜈蚣岭、螃蟹岭惟妙惟肖,让你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功。
打造五夫镇高品位、高档次的乡村旅游节庆品牌需从以下方面着手:1.明确节庆的举办原则2.准确确定乡村节庆的定位3.精心做好乡村节庆的策划4.突出乡村节庆活动的特色和创新5.精心组织乡村节庆的市场化运作6.加大乡村节庆的宣传促销力度7.切实加强乡村节庆的联动8.努力构建乡村节庆的运行机制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原则1.选择标志性的地方旅游节庆——朱子文化旅游品牌2.加强合作与交流——邀请各地的团体参与旅游节庆艺术表演3.表演性、群体性、参与性相结合——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大众性娱乐活动。
南开24秋学期《生态旅游》作业参考二
![南开24秋学期《生态旅游》作业参考二](https://img.taocdn.com/s3/m/8281de3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e.png)
24秋学期《生态旅游》作业参考1.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目标是?()选项A: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选项B:当地居民的就业选项C:旅游经济增长选项D: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D2.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选项A: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选项B: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选项C:主观决策方面的原因选项D:国际政治方面的原因参考答案:D3.下面哪个不属于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选项A: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选项B:草原生态旅游资源选项C:荒漠生态旅游资源选项D:河流生态旅游资源参考答案:D4.下面哪个不属于决定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选项A:受教育水平选项B:经济能力和休闲时间选项C:社会经济环境选项D:身体情况参考答案:A5.生态旅游气氛环境不包括( )选项A:区域生态旅游气氛环境选项B:课堂生态旅游气氛环境选项C:社区生态旅游气氛环境选项D:旅游者生态旅游气氛环境参考答案:B6.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具体方法应服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原则。
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原则()选项A:以游客为本选项B:突出生态旅游开发价值选项C:寻求多种方法论的统一选项D: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参考答案:A7.生态旅游资源的客体属性是指()选项A:一切具有生态美,又能经开发利用产生效益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天人合一的人文生态系统选项B:一切具有开发效益的社会文化、环境资源选项C:一切旅游开发商感兴趣的旅游项目选项D:一切对旅游者有吸引力,又能开发利用产生效益的客体参考答案:A8.国际生态旅游年的设立哪一年( )选项A:1992选项B:1999选项C:2002选项D:2009参考答案:C9.生态旅游流就是以生态旅游客流为主,不涵盖下面哪个内容( )选项A:生态旅游信息流选项B:生态旅游客流和物流选项C:生态旅游气流。
课时作业1:2.3我国的旅游资源
![课时作业1:2.3我国的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9c3fe0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2.png)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1.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等自然景观的地区位于()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C解析题中的四大地形区中,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同时又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发育有热带植被景观。
下图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
读图回答2~3题。
2.该类旅游景观普遍分布于我国()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3.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答案 2.B 3.C解析图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在石灰岩地层分布区发育最为典型,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普遍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因其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2011中国休闲旅游城市”评选揭晓。
桂林市从参评的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脱颖而出,以高“人气”跻身十大“2011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B.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丰富C.我国有风采各异的风情习俗,如傣族火把节、彝族的泼水节等D.我国的现代工程建筑对中外游客吸引力不大5.既列入我国十大旅游景点,又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是()A.杭州西湖、桂林山水B.台湾日月潭、北京故宫C.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D.湖南武陵源、四川九寨沟答案 4.A 5.C解析第4题,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民情最为重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具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同时,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各具特色的小镇风光,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艺品,对中外游客也有巨大的吸引力。
高二地理(人教版-旅游地理)-我国的旅游资源-3学习任务单
![高二地理(人教版-旅游地理)-我国的旅游资源-3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5d1cc8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9.png)
《我国的旅游资源》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辨析世界遗产与一般旅游资源的区别。
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遗产并说出其重要价值。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保护世界遗产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前预习任务】1.上网查阅资料:我国的第一批世界遗产有哪些?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哪些?2.上网查阅资料:我国在2016-2019年新增的世界遗产有哪些,补充在教材图2.18下方。
【课上学习任务】1.两个标识是什么含义?有何区别?2.读“我国的世界遗产分布”(截至到2015年8月)图,描述我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
3.读云南省简图,指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世界遗产,并说出其类型和主要价值。
4.借鉴保护敦煌莫高窟的做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保护丽江古城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后作业】图1表示中国的四处世界遗产。
1.图中的四处世界遗产,历史文化价值最突出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黄山和武夷山A. 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B. 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C. 客源市场都仅限于国内D. 都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人民网北京综合消息,8月1日傍晚,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图2为广东韶关丹霞山有名的茶壶峰,它能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4.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与“中国丹霞”同类型的是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图2图1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2017北京卷)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我国的旅游资源》 作业设计方案
![《我国的旅游资源》 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ba8a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3.png)
《我国的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类型,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旅游资源相关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我国旅游资源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作业内容1、资料收集(1)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收集我国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资料,至少包括五个省份或直辖市。
(2)资料内容应涵盖旅游景点的名称、地理位置、主要特色、历史背景等方面。
2、分类整理(1)学生将收集到的旅游资源按照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人文景观(如古建筑、民俗文化村、博物馆等)和历史遗迹(如古城墙、古寺庙、古战场等)进行分类整理。
(2)制作表格,将旅游资源的相关信息清晰地罗列出来。
3、撰写报告(1)根据分类整理的结果,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类旅游资源,撰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报告。
(2)报告应包括该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布情况、价值和保护现状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自己对保护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4、展示交流(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2)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分享对我国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思考。
三、作业形式1、书面形式包括收集的资料、整理的表格和撰写的报告,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2、口头形式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作业时间安排1、资料收集和分类整理:一周时间。
2、撰写报告:两周时间。
3、展示交流:一周时间。
五、作业评价1、评价指标(1)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分类整理的合理性和清晰度。
(3)报告内容的丰富性、逻辑性和创新性。
(4)口头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2、评价方式(1)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评价,给出具体的评语和分数。
(2)学生互评: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六、拓展与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旅游资源,制作成手抄报或电子文档进行展示。
国开作业旅游资源概论-形考任务二69参考(含答案)剖析
![国开作业旅游资源概论-形考任务二69参考(含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f5b2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4.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题目: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气象是指某一时间某一地区以各种天气要素所确定的大气状况。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线折射现象。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区域新石器时代的代表。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屈原故里在今天河北省的秭归。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中国古建筑空间组合的基本单位是间,指四根柱围城的空间。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长城的重要关隘,被称为天下第一关的是嘉峪关。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风水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丧葬及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风水文化在古陵墓的选址上主要体现在龙、砂、水、穴。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文教遗址。
选项A:对选项B:错题目:四合院是中国特色民居建筑。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永定土楼位于中国福建省。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中国古代的丧葬形式有土葬,天葬,悬棺葬等。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日出,日落属于天象气候旅游资源。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观赏雾凇的最佳旅游地是()。
选项A:吉林选项B:哈尔滨选项C:沈阳选项D:长春题目:佛光的最佳观赏地是()。
选项A:黄山选项B:峨眉山选项C:华山选项D:泰山答案:峨眉山题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距今已有()年历史。
选项A:80万年选项B:100万年选项C:40万年选项D:20万年答案:80万年题目:半坡文化遗址位于()省。
选项A:河南选项B:宁夏选项C:重庆选项D:陕西答案:陕西题目:丝绸之路是在()由张骞开辟的通商贸易。
选项A:唐朝选项B:秦朝答案:西汉题目:因为李白“清风清,明月明”而得名的景区是()。
旅游地理资源评价作业
![旅游地理资源评价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199584ce518964bcf847c79.png)
一体的花木精品园。
是全国科普示范基地、江苏省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特大树种快速生根”科研生产基地,是江苏省内十多所高等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是常州市首批中小学校校外实践基地。
它是园主戴锁方执着追求的事业及多年心血的结晶。
原来120亩的艺林园里,有200多个品种近万株大树,树龄少则数十年,多则上千年。
为了将艺林园打造成常州的精品植物园,今年戴锁方投入4200万元,在全国各地大力引进适合常州地区种植的精品植物,并对由于开发建设而产生影响的名木古树资源进行收集和异地保护。
新增加的苦丁茶、秋步塔、橄榄树、楂树等30多个名贵品种,填补了常州林木图谱的空白。
⏹红梅公园:园内植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园内拥有国际友谊林、植物科普园和一批市内稀有树种。
月季园,被定位为观赏园,同时筹建绿色资源保护基地月季母本元。
红梅公园银杏树主要集中在红梅阁后,是公园敞开改造前的原有银杏树木,长势较好,其余分布在红梅阁前、根雕馆至划船沿路,多为敞开改造时的新移种树木。
植物种群最丰富的公园:坚持生态优先,进一步优化物种结构,通过调整和改造,园内植物种类达到了500多种。
这里古树参天,名木荟萃;郁郁葱葱,四季如春。
所以说,红梅公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中的森林,也是一个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的绿色课堂。
⏹天目湖瓦屋山森林公园:瓦屋山属溧阳的北山地区,国家AA级景点,因与九华山有着历史渊源关系,故有小九华之称。
瓦屋山里的宝藏禅寺、神女湖、北山竹海、丫髻山等已成了旅游的好去处。
⏹龙潭森林公园位于天目湖南8公里处,全园占地面积约2万多亩。
园内遍布着大片的毛竹、马尾松、栗树、茶树,把山上山下装扮得满目青翠。
园中有一条长4公里的山道,山道两旁竹木参天,松叶铺地,映山红、白蔷薇等花草,点缀路边;途经海拔210米的下梅林,到达园内最高峰、海拔348米的60亩顶上,顿觉宽广。
爬上望哨楼层,宜兴的横山水库、天目湖的湖光山色,似在画中,尽收眼底。
公园附近原有清顺治年间兴建的千华寺,现存断墙残壁,但寺内的白玉兰、香园等树木,仍充满生机。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bd1f1f8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0.png)
《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一、引言本学期的《旅游资源》课程旨在帮助我们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核心因素,包括自然、文化、历史和经济价值等。
为了深化理论进修与实践应用,我设计了以下全面且富有创新性的作业方案,旨在激发同砚们对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兴趣,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目标1. 理解并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评判标准和开发策略。
2. 提升钻研和分析案例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旅游项目标问题。
4. 培养团队合作和报告撰写能力。
三、作业内容及形式1. 专题钻研(600字)选择一个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资源地,如张家界、故宫或西湖,进行深入钻研,撰写一份关于其旅游资源的详细报告,包括资源类型、价值评估以及开发建议。
2. 案例分析(600字)分析一个成功的或失败的旅游资源开发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小组讨论与报告(300字)组织4-5人小组,选取一个旅游热点地区,共同探讨其旅游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形成一份小组报告。
4. 教室展示(100字)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在教室上分享他们的钻研效果,进行口头报告。
四、作业提交与评分标准1. 专题钻研报告(30%)- 内容深度与准确性(20%)- 报告结构与逻辑(10%)2. 案例分析报告(30%)- 分析深度与创新性(20%)- 结论的合理性(10%)3. 小组讨论报告(20%)- 团队协作与观点整合(15%)- 报告清晰度(5%)4. 教室展示(10%)- 口头表达与互动(5%)- 专业水平(5%)五、时间安排- 第一周:阅读教材,确定钻研对象- 第二周至第四周:搜集资料,撰写报告- 第五周:小组讨论,形成初步报告- 第六周:完善报告,准备教室展示- 第七周:教室展示与互评六、预期效果通过这次作业,我们期望每位同砚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总结,这个《旅游资源》作业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进修平台,让同砚们在探索中进修,在实践中成长。
七彩云南——云南旅游资源概况作业答案.
![七彩云南——云南旅游资源概况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7a0bc866fb84ae55c8d78.png)
七彩云南——云南旅游资源、金、银、铜、锡个个个个、滇西河网的密度较滇东小。
、独特的“帚状”水系。
、具有季风型山区河流的特征。
、具有高原山区复合型的河谷形态景观。
、月亮山、高黎贡山和怒山。
、云岭、高黎贡山和怒山。
、云岭、高黎贡山和月亮山。
、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
、阳宗海和抚仙湖。
、滇池和杞麓湖。
、泸沽湖和杞麓湖。
、滇池和抚仙湖。
、高黎贡山、月亮山、云岭、怒山、震庄迎宾馆、金龙饭店、翠湖宾馆、昆明饭店种。
种。
种。
种。
、石林大叠水瀑布、罗平九龙河瀑布群的神龙瀑布、大关黄连河瀑布、九乡雌雄瀑布、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罗平九龙瀑布、石林、丽江、香格里拉、三江并流、元江、南盘江、金沙江、黄泥河、多依河、桫椤、珙桐、银杏、银杉、水杉、金沙江、澜沧江、元江、伊洛瓦底江、怒江、“聚光层”、“凸现层”、“基础层”、“表面层”、“凹陷层”、烟草业、旅游业、矿产业、电力产业、生物资源开发产业、金沙江、澜沧江、南盘江、元江、怒江、多民族性、融合性、跨境性、生态性、潜力性、缺煤、黑色金属矿资源。
、缺石油、天然气资源。
、一些矿产多为共生矿,分选冶炼比较困难。
、化工原料在全省的分布不广。
、交通运输不方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矿业的发展。
、旅游管理部门市场经营和管理优势。
、林业部门的基层队伍与生物科技优势。
、建设部门规划和建筑技术优势。
、环保部门政策和业务管理优势。
、文物部门的经验和现代新技术优势。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居民,其出行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谋取报酬。
游客。
、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使用旅游住宿设施并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港澳台同胞。
个月的国内游客。
、广东、广西。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云南、广西。
、锰矿、钛矿、铬矿、富铁矿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火山景观、大型山地景观、垂直变化显著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在作业本上:
第一章(园林旅游资源学概述)
1、结合旅游业的定义,你如何理解“卖风景、风景出口”的含义?
(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例如农业园与旅游的结合;旅游的本质是服务;旅游景区的创意等)
2、试从景区规划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留住旅游者”或提高“旅游的回头率”?
3、旅游业具有“高弹性”的发展特征,举例说明。
如何减少高弹性的风险。
旅游业具有“高弹性”的表现:例社会政局不稳定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影响等
4、有一现象,同一游客去同一景区游玩,所获得的感受完全不同。
请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可能原因:导游的素质与水平、旅游线路的安排、游玩时间是否不同、游客自身的因素等)
5、如何把握旅游资源的内涵。
(本质、特征)
6、请你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风景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类型;风景资源的规划建设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物质基础;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是获得经济效益,生态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风景区的社会形象也是重要的要求。
)
7、为何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第二章(旅游资源学的分类及各类旅游资源)
1、写出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主要建筑形式及寓意,并画出各自建筑的主要形式。
2、总结自然旅游资源的形象美。
3、总结中国不同地区民居的特点
4、思考:(分组讨论)阐述中国古建筑六种类型中的一种,描述其代表建筑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如:古长城建筑,城池建筑,宫殿建筑,坛庙建筑,陵墓建筑,楼阁、佛塔、古桥
5、以成功案例的收集,分组讨论案例策划的成功之处。
(首先就某一旅游项目进行调查评价,如玄武湖的水景观、园事活动,甘熙故居的利用开发等,自行设评分表,并说出理由)
绘图:
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简述。
画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徒手)。
2、“森林浴”的设计。
3、总结中国不同地区民居的特点,并手绘1-2种类型(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