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课件: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合集下载

第3章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ppt课件

第3章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ppt课件
总悬浮颗粒物
Dp≤100m
可吸入颗粒物
Dp≤10m
细粒子
Dp≤2.5m
超细粒子
0.1-0.3m
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inhalabal particulates, IP
能进入人体呼吸道,且能长期漂浮于空气中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物的通透性不同:阴囊>手臂、
后背、腿部、腹部>手掌、足底
37
(四)其他途径
毒理学动物实验: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等
临床:皮内注射、肌肉注射
38
三、分布 (Distribu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 是指化学毒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
巴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
✓ 烟和粉尘:
粒子大小:
• 直径> 5 μm者,多因惯性冲击而沉积在鼻咽部:清除、咽下
或溶解吸收入血;
• 直径2.5 μm左右,重力沉降于气管和支气管:咳出或吞咽;
• 直径1 μm以下,吸收入血、清除、或进入淋巴系统长期保存;
• 直径0.1 μm,吸收入血、吞噬系统清除。
34
(2)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
✓ 载体: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nic-cation transporter, oct)
25
(二)化学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5. 吞噬和胞饮作用
通过细胞膜的流动将某些液体微粒、固体颗粒或大分子物
质包绕并吞入细胞的过程。
26
二、吸收 (Absorption)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体内处置)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体内处置)

二、吸收 (Absorption)
吸收途径: ◆消化道(Digestive tract) ◆呼吸道(Respiratory tract) ◆皮肤(Skin)
(一)经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吸收特点:
1. 全程吸收,其吸收速度不同: 口腔粘膜<胃粘膜<小肠粘膜。 2. 有多种吸收机制: 胃粘膜-简单扩散 小肠粘膜-简单扩散:脂溶性毒物 滤过:水溶性毒物 主动转运: 营养素主动转运系统 嘧啶主动转运系统 金属离子主动转运系统 吞噬或胞饮
(3)膜动转运(Cytosis) 指化学毒物通过细胞膜运动而发生的转运。
被转运的化学毒物: 固态颗粒物 大分子物质 转运方式: ①入饱作用(endocytosis)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固态毒物 胞饮作用(pinocytosis)—液态毒物 ②胞吐作用(exocytosis)
电离度(pKa)
---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化学毒物 在介质中的解离: 非解离型(CM) 注意: ◆非解离型与解离型的比例依赖于毒物pKa值与 介质的pH值。 解离型(Ci)
◆毒物的非解离型容易通过生物膜。
评价:毒物解离度越小,非解离型越多,越易透过。
pKa的含义:
是化学毒物在介质中(体液)处于动态平衡时, 解离型与非解离型各占50%时介质中的pH值。 公式: pKa = lg [Cn]
[Ci]
+ pH
按Henderson-Hasselbach公式:
有机酸毒物: pKa = lg 有机碱毒物: [Cn] [Ci] [Ci] [Cn] + pH
pKa = lg
+ pH
[举例] 有机酸毒物: Lg HA
[Cn]

[Cn]
[Ci]

毒理学第三章 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毒理学第三章 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酶、载体、离子通道) *糖(少量) 功能: *隔离功能 *进行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的场所 *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
(二) 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1.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滤过(filtration)
2. 特殊转运(special transport)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膜动转运(cytosis)
双功能诱导剂 单功能诱导剂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毒物代谢酶的主要诱导剂 巴比妥类
以PB为代表,可诱导CYP2B1/2、2C、3A1/2、 NADPH-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EH、UDPGT和GST; 多环芳烃类 以3-MC为代表可诱,导CYP1A1/2、EH 和ST; 醇 / 酮类 如乙醇、异烟肼可诱导CYP2E1; 甾类 如孕烯醇酮16α-腈、地塞米松可诱导CYP3A1/2; 氯贝特(安妥明)类过氧化物酶体诱导剂: 可诱导CYP4A1/2和NAT。 多氯联苯(PCB,如Aroclor1254) 兼有PB和3-MC样诱导作用
Disposition
Summary
absorption
Biotransportation distribution
Biotranformation
excretion
Elimination
(metabolism metabolic transformation)
§研究外源化学物ADEM过程的意义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 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前言 毒物的如何进入机体内的? 在体内发生了什么? 如何排出体外?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ppt课件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ppt课件

A ( C C 1 2) R K D
K为扩散系数, A为膜面积,D为膜厚度。
9
影响因素: 浓度梯度; 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一般来说:系数 越大,扩散速率越快; 化学物质的解离度和体液pH:解离型化合 物往往脂溶性较小,难以通过细胞膜扩散。 弱的有机酸在酸性环境中更易扩散,弱的 有机碱在碱性环境中易扩散。
第一相反应
外源化学物
第二相反应
排出体外
与内源亲水物质结 合,增加亲水性
41
氧化作用 I 相 反 应 的 类 型
硝基和偶氮还原 羰基还原
还原作用
含硫基团还原 醌还原 脱卤还原
酯酶 水解作用 酰胺酶 环氧化物水化酶
42
(一)氧化:最重要的1相反应
氧化反应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主要担负生物转化的器官是肝脏。其他器官如肾脏、 小肠、肺脏和皮肤等的生物转化能力明显低于肝脏。 生物转化的意义:水溶性增加、毒性降低 代谢解毒(metabolic detoxication):经生物转化大部分 外源化学物的代谢产物,毒性降低,易于排出体外, 此为解毒反应。 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经生物转化其毒性被 增强的现象。生成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剂、氧化 还原剂。
性毒物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再次随胆汁分泌, 形成循环。
延长毒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毒性增加
36
b、直接排出体外
高度极性的化合物,随粪便排出。
(三)经呼吸道排出
一些气体和挥发性物质:主要通过简单扩散 由肺排出。 非可溶性颗粒物: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 咽部随痰咳出或进入消化道。
(四)其它途径排出
一些固体颗粒或液滴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 特殊亲和力,可改变细胞膜表面张力,引起外包或 内凹,将外源物包围进入细胞。

食品毒理学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转运与转化课件

食品毒理学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转运与转化课件

脂溶性高者穿透速度快,但与分子量成反比。
36
2.两个阶段
(2)第二阶段: 由角质 层进入表皮较深层和真 皮,并被吸收入血,为 吸收阶段。
较深层 真皮层
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才易被吸收
脂/水分配系数接近于1, 即同时具有一定 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化合物易被皮肤吸收 进入血液。
37
3.影响因素:
肾小球
55
案例: 剂量决定毒物
小吴在半天的时间里喝掉半桶桶装水, 结果因 为饮水过量导致水中毒。
医生分析说, 当一个人过量饮水时, 会导致 人体盐分过度流失 →细胞水肿, 开始时会 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 状, 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 迷, 即水中毒。
56
(二)肾小管重吸收
18
肾小球内皮 细胞孔
毛细血管
肾小球
19
(三)易化扩散:
不易溶于脂质的外来化合物, 利用载体由高 浓度向低浓度处移动的过程。 不消耗代谢能量。
20
三.主动转运
少数情况下, 外源化学 物与某内源化学物有 类似化学结构, 可共用
载体主动转运。
(1)需要载体参加;
(2)可逆浓度梯度转运;
(3)消耗能量→ 代谢抑制剂可阻止此过程;
1.主要在小肠吸收 2.影响外源化学物吸收的因素: 3.首过效应:
26
二.经呼吸道吸收
1.气态物质: (1)水溶性大: 上呼吸道吸收(如: 二氧
化硫、氯气等) (2)水溶性差: 肺泡吸收(如: O2, CO2
等)
27
(2)水气 溶性差: 肺泡吸收
①经简单扩散透过呼吸膜而进入血液。 ②影血响肺泡吸收速率的因素:
(4)对化学毒物有特异选择性;

哈尔滨医科大学-毒理学课件-毒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哈尔滨医科大学-毒理学课件-毒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2019/2/27
5
摄入
吸入
经皮肤
(ingestion)
(inhalation)
(dermal)
器官 (organ)
胃肠道 (gastrointestinal tract)

(lung)
血液和淋巴液 (blood and lymph)
细胞外液
(Extracellular fluid)
肝 (liver) 肾脏 肺脏
dose not move molecules against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Furthermore, it is not energy-dependent, and metabolic poisons will not inhibit this process.
顺浓度梯度,不耗能,需载体。
2019/2/27
14
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 Characters**: Chemicals are moved against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逆浓度梯度转运
The transport system is saturated at high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and exhibits a transport maximum. 转运量有一定极限,当外源化学物
Tracheobronchial
(气管支气管)
Alveolar
(肺泡)
︵ 胃 肠 道 ︶
Lymph (淋巴液)
(3)Absorption through the Skin
To be absorbed through the skin, a toxicant must pass through the epidermis or appendages (sweat and sebaceous glands and hair follicles).

第03章毒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ppt课件

第03章毒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ppt课件

外源化学物代谢酶的抑制
抑制类型
(1)可逆或不可逆性结合; (2)发生竞争性抑制;变构作用;
(6)缺乏辅因子.
eg: 许多药物能对肝微粒体中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 其他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药理活性及毒副作用增加。
酶抑制剂:西咪替丁、酮康唑、口服避孕药等。
9.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 其他影响因素:营养状态、疾病等。
思考题
P52: T1、T2、T8、T9、T10
水溶性↑,易排泄
5.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第Ⅱ相反应类型
6.外源化学物代谢活化产物——终毒物
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 是指外源化学物可直接与内源 性靶分子反应并造成机体损害时的化学形态。终毒物是外源 化学物引起毒作用的关键。 一、外源化学物本身就是终毒物,如强酸,强碱,尼古丁,
(2)很多外源化学物可有多种可能的代谢途径,产生多种 生物 学活性不同的代谢产物。在这些途径之间、代谢解毒和代谢 活化 之间的平衡和竞争对于外源化学物的毒性有重要的意义。活性 中 间代谢产物不稳定,所以在其产生部位附近的生物大分子就成 了
(3)外源化学物的代谢可能是解毒,也可能是活化。代谢活 化 可涉及几个不同的生物转化酶,可涉及I相反应或Ⅱ相反应, 并 可需要几个组织的配合或转运到特定部位再进行代谢,甚至 包 含肠道菌群的生物转化。如肠道菌群催化的硝基还原对某些 硝 基芳香化学物的毒性起重要的作用。
12) 使上述几种蛋白失活。硫氧化还原蛋白是一种可还原必需二
13) 硫键的内源性二巯基蛋白。
8. 外源化学物的代谢活化和代谢解毒
(1)外源化学物的代谢可能涉及连续的步骤。Ⅰ相反应之 后可 接着进行一种或几种Ⅱ相反应。而且,外源化学物可能经历几 种 Ⅰ相反应,也可以发生循环的代谢方式或可逆的代谢方式,在 进 一步的代谢转化中,可能将解毒产物转变成毒性产物。

毒物体内转化PPT课件

毒物体内转化PPT课件

-
-
Pb
1 1.7 1.1
-
77
Hg(NO3)2
1 2850 6.7
37
-
Hg(CH3)+
1 1.5 0.8
0.7
-
Hg(C6H5)
1 3600 4.7
83
-
肾 6.6 3960 1.7 2400
脂肪 158
-
第三节 分 布
第四节 排 泄
排泄(excretion)是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向 机体外转运的过程,是生物转运的最后一个环节。
RCH2NH2+[O] RCHO+NH3+H2O
(3)减少酶的冰合成冻。 蚀刻技术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遗传生理因素有动物的物种、性别、年龄等,常体现在代谢酶的种类、数量和活性的差异上,代谢酶的多态性也是影响毒性反应个体 差异的重要因素。
2、非MFOS催化的氧化反应 毒物对代谢酶的诱导作用
影响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 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
马来酸二乙酯可耗尽GSH,抑制其他化学物经GSH结合代谢。
二、特殊的屏障: 例证:水溶液中:超声
胞吐(exocytosis)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脂质体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1) 组成:由多种酶构成的多酶系统
Ⅱ相反应(phase Ⅱ biotransformation)
小肠壁结构图
第二节 吸 收
二、经呼吸道吸收: 吸收部位: 气态物质的水溶性 影响因素: 气体在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在血
液内的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差。 三、经皮肤吸收:
不同部位皮肤对毒物的通透性不同:阴囊>腹部> 额部>手掌>足底 四、其它:注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2. 特殊转运
外源化学物借助于载体或特殊转运系 统而发生的跨膜运动。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和胞饮作用 (pinocytosis)
20
(1)主动转运
1)定义
外源化学物在载体的参与下, 逆浓 度梯度通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
22
表 细胞膜对外源化学物主动转运系统
名称 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 多药耐受蛋白(P-糖蛋白)
多耐受药物蛋白 乳腺癌耐受蛋白
以溶质为主转运蛋白(SLC)
缩写
mdr mrp Bcrp
功能
减少胃肠道吸收,血-脑屏障,胆 汁分泌,胎盘屏障 尿排泄,胆汁排泄 将化学毒物代谢后的硫酸结合物 排出细胞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肽类转运蛋白
oatp 肝摄取 oat 肾摄取 pept 胃肠道吸收
Kir6.1/K-ATP通道: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的新靶标,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 胡刚, 240万, 2010, 批准号:81030060 23
(2)易化扩散
第一节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第二节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第三节 毒物动力学
5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 二、吸收 三、分布 四、排泄
6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
(一)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 ——脂质
镶嵌蛋白 ——受体、 酶、载
体、离子通道等
特点 功能
膜孔 ——生物膜上水通道
9
1. 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 2)对象
大部分化学物, 脂溶 性、小的不带电分子
能通过的 脂溶性、小的不带电分子(非极 性气体分子如O2、CO2、N2、小的 不带电极性分子如尿素、乙醇) 不能通过的 大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如葡萄 糖)和带电分子。
小且不带电
10
3)简单扩散的特点
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 不需要载体 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13
脂溶性影响简单扩散
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 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脂水分配系数=脂相中溶解度/水相中溶解度
14
解离状态影响简单扩散
解离态物质极性大,脂溶性差,不易通过 脂相扩散;而非解离态物质情况与之相反。
弱有机酸在酸性环境中、弱有机碱在碱性 环境中多处于非解离态,易透过生物膜。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transport)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和胞饮作用 (pinocytosis)
8
1. 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 1)定义
脂溶扩散,化学物由生 物膜浓度较高的一侧向浓 度 较低的一侧扩散,当两 侧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 扩散即终止。
2)对象
带电离子、脂溶性低的化学物 主动转运对于化学物质在各器 官的不均匀分布,以及毒物的排 泄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脂溶性低的化 21 学物
3)主动转运的特点
①特异选择性 对结构有特异选择性,具备某种 结构特征; ②饱和性 载体有一定容量,底物达到一定浓度 后,转运系统饱和,存在转运极限; ③竞争性抑制 使用同一转运系统化学物竞争性 抑制; ④ 逆浓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 代谢抑制剂可以 阻断转运过程。
水通道蛋白4对胶质递质D-丝氨 酸传递及其功能的调节,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 胡刚, 38万, 2009年, 批准号:30973517
18
3)影响滤过的因素
➢主要是化学物质分子量大小。 分子量小,直径小于膜孔、极性大、
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如水、乙醇、 尿素、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孔径为4Å 的通道。分子量小于白蛋白(<60000) ,可通过40Å 的通道。
11
4)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
浓度梯度; 脂溶性; 化学物的解离状态
12
浓度梯度影响简单扩散
扩散速率可用Fick定律表示 R=K×A(c1-c2)/ d R为扩散速率, K为特定外源化学物的扩散常数, A为生物膜的面积,
c1-c2为生物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对扩
散速率的影响最为重要。 d为生物膜的厚度。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1
外源化学物的体内动态(ADME)
2
生物转运 (biotransportation)
化学毒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且 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吸收 分布 排泄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又称代谢转化,化学毒物在细 胞内发生一系列化学结构和理化 性质改变而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 过程。(p40)
16
(2)滤过 1)定义
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
2)对象
水及一些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水、尿素、乙醇等
亲水性孔道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
17
关于水通道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 国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 金农,表彰发现细胞膜水通道 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 究。表彰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 出开创性贡献
——流动镶嵌模型 隔离功能
生化反应和生命活动的场所
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 7
(二) 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被动转运 (pas

transport) 滤过(filtration)
物 转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特殊转运 (special
R-COOH
R-COO- +H+
R-OH
R+ +OH-
15
解离的影响因素
弱有机酸和弱有机碱解离态 和非解离态比例取决于解离常 数pKa(该物质50%解离时的 pH值)和体液pH值。 在pKa和pH值已知时,可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计算解离态和非解离态比例 有机酸:pKa-pH=log(非解离态HA)/(解离态A-) 有机碱:pKa-pH=log(解离态BH+)/(非解离态B)
又称代谢转化,化学毒物在体 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 形成代谢产物的过程。(p50)
3
毒物动力学( Toxicokinetics )
研究外源化学物的数量在ADME过程中随 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计算求出各项动力学参数,以定量描述机体 对于外源化学物进行处置的特征。
4
内容概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