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初探论文(邓金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教学初探
河东学校邓金龙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组织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利用故事、情境,知人论世;二、通过想象,再造,披文入情;三、借助诵读、仿写,懂得出入。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诗词;知人论世;披文入情;出入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内容,其中尤以古诗词居多。

这些古诗词多为名家名作,虽然风格迥异,流派不同,但大多意境浑然天成,耐人寻味;抒情至真至性,感人肺腑;说理深入浅出,令人信服;形式变化多端,悦人耳目。

学习这些古诗词,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可以使学生培养高雅生活情趣,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品味,可以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发挥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功效。

故此,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故事、情境,知人论世。

体味古典诗词,就要查询阅读关于作者本人和他(她)所处时代背景的资料。

“知人”就要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家庭境况、性格气质、思想修养、文学主张等。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习俗、文学潮流等。

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审美主客体之间存在的主观差距(认知不同)和客观差距(时代不同),真正去体味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深邃内涵。

教学时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形成初步认识,建立体味基础,然后引导他们在强烈的感情共鸣中,释放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李清照的《醉花阴》时,可以先叙述一个故事:据说李清照将《醉花阴》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时,赵明诚自愧不如,闭门三日,作词五首,然后故意将《醉花阴》中的几句夹杂其中,给好友陆德夫看,陆德夫说只有三句最佳,此三句正是李清照所作。

故事叙述完毕后,提问学生是哪三句,学生立刻会在好奇心驱使下,认真学习本词的。

二、通过想象,再造,披文入情。

我国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他深刻揭示出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和客体要达到心灵的共鸣,必须要通过阅读分析作品,感悟体验情趣,就像顺着水流可以到达河流源头一样。

古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感悟体验情趣,必须要先体悟意境。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处处都充满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人情美、人性美等,这些因素有机结合成了各具情态、优美动人的意境,它又是景境、事境、心境的综合体,景境、事境是由意象构成,意象因此就是打开心境的钥匙,只有对意象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科学地再创造,继而加工、整合,才能深入作品内部,捕捉到作者跳动的心灵。

例如在讲辛弃疾的《西江月》时,先让学生找出上阙的意象有“明月”、“雀”、“清风”、“蝉”、“稻花香”、“蛙声”,这一系列意象构成了夏夜幽美的景色:明月皎洁,清风徐徐,稻香阵阵,乌雀飞啼,蝉声高挂,蛙声一片。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身边夏夜景象,从而体悟出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以及和淳朴农民的深厚友谊。

三、借助诵读、仿写,懂得出入。

南宋陈善说过:“读书需知出入之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盖不能入得书,则不能得古人用心之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学习古诗词,一定要正确评价它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使之为我所需、为我所用。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古诗词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要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其中的境、情、意。

在诵读时,应避免流于形式,为“读”而读,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必要的点拔。

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处理,揣摩内涵,在完成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的写作技巧,不断积累写作理论知识。

不仅如此,还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大胆进行诗歌创作,实现诗词写作技巧的正迁移。

如分析完《天净沙·秋思》,总结归纳出“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就可以通过专项指导来训练学生—给学生出示几种景物,要求学生仿照原词写法,写一篇小作文或散文或诗词,最后全班讨论点评,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还掌握了一种写作技法,提高了表现或再现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的能力,达到了“一箭多雕”的效果。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但需要教者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而且需要教者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惟其如此,才能“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
2、《阅读与鉴赏(教研)》,2009年第九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