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
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
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顾颉刚先生在研究孟姜女故事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
顾颉刚,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和民俗学家,对孟姜女故事的深入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更展示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的研究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回顾孟姜女故事的历史背景和传统版本,以此作为顾颉刚研究的起点。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顾颉刚在研究过程中如何运用历史文献学、地理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孟姜女故事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解读。
我们将特别关注他如何通过对故事流传地域的实地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的梳理,揭示孟姜女故事的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内涵。
本文还将探讨顾颉刚在研究过程中如何运用比较研究和类型分析的方法,将孟姜女故事与其他类似传说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其共性和差异。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孟姜女故事本身,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民间传说的一般特征和演变规律。
本文将总结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对于当前文化传承和研究的重要启示,以期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回顾和剖析顾颉刚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孟姜女故事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可以从中汲取科学研究的智慧和方法论启示。
二、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方法论顾颉刚在研究孟姜女故事时,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科学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不仅在他的孟姜女研究中大放异彩,也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首先秉持怀疑一切的学术态度,不盲目接受既有的观点和结论,而是从原始材料出发,进行细致入微的考据和分析。
顾颉刚特别重视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他广泛涉猎各种古籍和民间传说,力求获取最全面、最原始的资料。
他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细致比较和对照,发现了孟姜女故事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变异形态。
这种对材料的全面把握和深入分析,使得他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孟姜女故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顾颉刚注重历史地理学的应用。
16112845_顾颉刚受审记——《民众周报》查抄案始末
日,上海《立报》刊,内容竟然是著名学者顾颉刚将在法庭受审。
作为“古史辨”学派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教授,顾颉刚怎么会触犯法律、接受审讯呢?5月18日,上海开明书店遭到租界巡捕房大肆查抄,原因大概是顾颉刚主编的《民众周报》犯了的“特讯”写道:“据说:查抄原因,是奉法院命令,因为该报屡次刊载‘妨碍邦交’的文字。
“特讯”还介绍了《民众周报》的基本情况:“内容多通俗文字,普通中等学校学生阅者最多,现已出版至三卷第九期,以前在北平印刷,后因推广销路起见,自二卷四期起,改由开明书店承印。
该报在北平销数较多,达六七千份,沪阅者较少。
这次查抄,抄走的报纸数量是惊人的,多达一万余份。
而且查抄过开明书店后,“又沿四马路一带各书店杂志公司继顾颉刚(1893—1980)《民众周报》1936年10月2日创刊发行,此为创刊号续查抄,将各处寄售的《民众周报》全部抄去”,显然是要“一网打尽”,绝不留《民众周报》的言论“余响”了。
19日,《民众周报》查抄案开庭审理。
根据《立报》的跟踪报道,法庭并未当场对顾颉刚有罪或无罪作出判决,而是“俟调查后,再定期开审,所有出版品,暂存赃物库”。
巡捕房的代理律师在庭上称,《民众周报》“触犯刑法第一五三条第一款及出版法第七条之罪”。
这里的“出版法第七条”,对报刊在国民政府、国民党相关部门进行登记作出了规定;“刑法第一五三条第一款”则针对的是所谓“以文字图画演说或他法,公然煽惑他人犯罪者”。
也就是说,顾颉刚因为编印了一份小报,竟然成了“教唆犯”。
那么,这份小报是怎么“公然煽惑他人犯罪”的呢?21日,《立报》连续第三天报道该案《民众周报》被查抄的消息,刊载于1937年5月19日《立报》1936年11月28日的《世界日报》刊载了顾颉刚在西安面晤张学良的消息《民众周刊》1947年在上海出版。
中国近现代史学家:顾颉刚人物简介
1920年代,顾颉刚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 1923年,发表了《古史辨》第一册,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
史”观点
• 1926年,创建史地学会,组织了一批优秀的史学家进行研究
1930年代,顾颉刚的史学成果日益丰富
• 1934年,出版了《中国史学入门》,为史学初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知
顾颉刚的实证主义史学思想,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真实
• 强调史学研究应以事实为基础,反对主观臆断
• 提倡运用考古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揭示历史的真相
顾颉刚的学术传承与创新
顾颉刚的学术传承,以清代考据学为基础,吸收了
西方史学的精华
顾颉刚的学术创新,以疑古辨伪为主旨,
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风气
顾颉刚对近现代史的研究,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主
• 对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进行了深入研究
• 对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顾颉刚的史学方法与理论
顾颉刚的史学方法,以实证主义为主
• 强调史学研究应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真实
• 提倡运用Leabharlann 古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
顾颉刚的史学理论,以历史观和民族主义为核心
• 强调历史研究应关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 提倡民族主义精神,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03
顾颉刚的学术思想与观念
顾颉刚的历史观与民族主义
顾颉刚的历史观,以唯物史观为主
• 强调历史研究应关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 提倡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反对主观臆断
顾颉刚的民族主义观念,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核心
• 继承了清代考据学的实证主义传统,
顾颉刚日记读后感
顾颉刚日记读后感顾颉刚先生啊,在日记里那可真是啥都写。
从他日常的学术研究进展,到和各路学者、朋友的交往琐事,感觉就像是他把自己的生活一股脑儿地都倒在这日记里了。
这日记就像是个宝藏,你挖着挖着就能发现好多意想不到的小惊喜。
先说说他的学术方面吧。
他在研究历史的时候,那股认真劲儿就透过日记扑面而来。
他会记录下自己对某个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新想法,哪怕是一闪而过的念头。
这让我觉得学术研究啊,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充满神秘的事儿,而是像顾先生这样,不断地思考、怀疑、探索。
他在日记里可能今天推翻了昨天的一个观点,明天又在昨天推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假设。
就像盖房子,一块砖一块砖地试着往上垒,不合适就拆了重新来。
这可给我这个对学术有点敬畏又有点迷糊的人开了窍,原来学术就是这么个较真儿的过程啊。
再看看他的社交生活。
他和那些学者朋友之间的交往,就像是一出出有趣的小短剧。
有时候因为一个学术观点争得面红耳赤,在日记里他还会吐槽几句朋友的顽固,可转过头又会因为朋友的一个新发现而兴奋不已。
他记录下的那些和朋友聚会的场景,让我仿佛看到一群穿着长衫或者西装的学者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抽烟,一边高谈阔论,那气氛热烈得很呢。
而且从他的日记里还能发现,那个时候的学者圈子也不大,大家转来转去都互相认识,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不过这个家庭里的成员都满脑子的学问,吵起架来都带着学术味儿。
顾颉刚先生的日记还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
从他记录的物价、社会事件,到对当时文化氛围的描述,就像一幅拼图一样,慢慢地拼出了那个远去时代的全貌。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街道、建筑,还有人们的穿着打扮。
他偶尔在日记里发发牢骚,抱怨一下生活的不易或者社会的某些现象,这时候他就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会为了柴米油盐发愁,也会对社会的不公感到气愤。
不过读这日记也有点小“烦恼”。
顾先生有时候写得太细致了,一些学术上的探讨我这个门外汉看得是云里雾里的。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引言古代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社会制度等内容的学科。
历史学家顾颉刚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到的见解而为人所知。
他在古代史领域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论文,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料和观点。
本文将介绍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的内容以及这些论文对研究古代史的意义。
论文一:《商代政治制度演变研究》在这篇论文中,顾颉刚系统地研究了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他认为,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国家,其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演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商代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进行考察,顾颉刚指出了宗法制度的建立、分封制度的完善、奴隶制度的兴起等重要因素。
这篇论文不仅仅揭示了商代政治制度的本质,还为研究封建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论文二:《中国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及其演进》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最为复杂的阶段之一。
在这篇论文中,顾颉刚通过对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战国时期国家形态的特点及其演进过程。
他分析了六国之间政治力量的消长和角色转换,阐述了战国时期的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顾颉刚的研究揭示了战国时期国家演进的动态过程,为了解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论文三:《古代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篇论文探讨了古代中国与中亚地区在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现象。
顾颉刚认为,中亚地区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丝绸之路贸易、宗教传播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顾颉刚揭示了中亚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他的研究证明了古代中亚与中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广泛性和深度,并为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及中亚地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史料与视角。
论文四:《古代帝国的形成与发展》古代帝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组织形态之一,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顾颉刚在这篇论文中对古代帝国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国古代史学】现代中国史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顾颉刚——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
【中国古代史学】现代中国史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顾颉刚——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顾颉刚先生(1893.5.8~1980.12.25),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江苏省苏州市人。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20年北大毕业后留校任职。
一生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研究院、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苏州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诚明文学院、震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处任教授或研究员。
他是我国的一位国学大师。
20XX年是他诞生110周年。
进一步探讨、认识他在我国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一他是现代中国史学的奠基者。
1922年他为商务印书馆编《现代中学本国史教科书》时,对中国古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创造了震惊学术界的“层累说”。
他把《诗经》、《尚书》、《论语》中之上古史料“比较看着”,说:“忽然发见了一个大疑窦——尧、舜、禹的地位问题!《尧典》和《皋陶谟》我是向来不信的,但我总以为是春秋时的东西;哪知和《论语》中的古史观念一比较之下,竟觉得还在《论语》之后。
我就将这三部书中说到禹的语句抄录出来,寻绎古代对于禹的观念,知道可以分作四层:最早的是《商颂·长发》的‘禹敷下土方,……帝立子生商’,把他看作一个开天辟地的神;其次是《鲁颂·bì@①宫》的‘后稷……奄有下土,缵禹之绪’,把他看作一个最早的人王;其次是《论语》上的‘禹、稷躬稼’和‘禹……尽力乎沟洫’,把他看作一个耕稼的人王;最后乃为《尧典》的‘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把后生的人和缵绪的人都改成了他的同寅。
尧、舜的事迹也是照了这个次序:《诗经》和《尚书》(除首数篇)中全没有说到尧、舜,似乎不曾知道有他们似的;《论语》中有他们了,但还没有清楚的事实;到《尧典》中,他们的德行政事才灿然大备了。
因为得到了这一个指示,所以在我的意想中觉得禹是西周时就有的,尧、舜是到春秋末年才起来的。
语文课件《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 等字词的音、形、义。
02. 读懂课文,明确作者观点。
03.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议论文严密 的论证结构。
新课导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
《怀疑与学问》——论题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中心论点
填图,理清脉络
怀疑是辨伪
去妄的必须 步骤
分论 点一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要 有怀疑精神
怀疑是建设
分论 新学说、启 点二 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
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 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 辨”学派创始人,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 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复 旦大学、兰州大学等大学教授。1949年后曾任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 著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等。
第⑥-⑩句举例,正面论证论点。 第⑪-⑬句正反对比论述,先从正面作结:“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
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再从反 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 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第1、2自然段)引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了论点。
作者分几层论述了第一个分论点? 第一层(第3、4段):对于传说的话,都应当经过
顾颉刚层累说的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顾颉刚层累说的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顾颉刚层累说是一种理论分析方法,旨在揭示人的行为和思维背后的心理机制。
它是以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个体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综合研究,从而探索其深层次的原因和逻辑。
顾颉刚层累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表面的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还尝试挖掘出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内在结构和作用机制。
顾颉刚层累说的特点之一是它强调了内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认为人的行为和思维不仅受到内在因素(如个人的特质和信念),还受到外在因素(如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使得顾颉刚层累说能够更全面地解释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多样性,从而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另一个特点是顾颉刚层累说注重整体性的分析。
它强调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整体的贡献,而不仅仅是关注其中的某一个因素。
通过整体性的分析,顾颉刚层累说能够揭示出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心理过程。
总而言之,顾颉刚层累说在研究人的行为和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强调内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注重整体性的分析,通过这些特点能够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解释。
通过对顾颉刚层累说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机制,为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首先对顾颉刚层累说的特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该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下来,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即深入研究顾颉刚层累说的特点,探讨其对相关领域的影响。
正文部分将从两个方面探讨顾颉刚层累说的特点。
首先,在特点一部分,将详细介绍顾颉刚层累说的第一个特点,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理论基础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等。
其次,在特点二部分,将进一步分析顾颉刚层累说的第二个特点,并讨论其与特点一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和意义。
在结论部分,将对前文所述的两个特点进行总结。
文化名家——顾颉刚
文化名家——顾颉刚1978年9月6日,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顾颉刚,重翻五十四年前的日记,看到1924年他和谭慕愚初相识并大伙同游颐和园的情景时,写下“五十年来千斛泪,可怜隔巷即天涯。
”顾颉刚的情感世界五十年来千斛泪史学大师余英时先生通读最近出版的《顾颉刚日记》中全部日记,其中有个意外的发现是,大家过去都认为是恂恂君子的顾颉刚,在其谨厚宁静的背后,却有着浪漫的情感,他对谭慕愚女士称得上是“缠绵悱恻”的爱情,前后绵延了半个世纪以上,委实动人。
本文回顾了顾颉刚先生的婚姻生活与感情世界。
初婚 18岁年少丧妻顾颉刚,1893年5月8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因顾家数代单传,长辈们要他早婚,因此在顾颉刚十三岁时,有一次父亲带他去茶馆吃茶,与邻桌的客人寒暄了几句,并唤他过来拜见。
顾颉刚原以为这是父辈一般熟人相遇,哪知是女方家长前来相亲,就这样他与城内吴氏订婚。
他虽不满这包办婚姻,但又不敢抗拒。
1911年1月27日,他与吴征兰女士结婚了,那时他尚不满十八周岁。
而新娘则大他四岁,是个纯粹旧式女子,两人本无感情基础,更无共同语言。
但顾颉刚感其柔弱无辜,既然木已成舟,则“男女之情舍吾妇外,不应有第二人耳”,婚后他刻意培养夫妻感情,甚至还教她认字,写自己的名字。
1912年夏,顾颉刚自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毕业。
次年4月,入北京大学预科,这时他的长女自朋刚出生两个月。
顾颉刚因专心于课业,每年仅在寒暑假回家探望。
而吴征兰体质素弱,1917年2月生次女自珍后不久,街上有大出殡者,热闹非凡,她不顾月子里的羸弱,出门观看,受了春寒,回家即患干咳,由于治疗方法不当,终于在1918年8月初撒手人间。
吴征兰入殓次日,顾颉刚的父亲便和他商议续婚之事,但他因心情不好,推说等大学毕业再议。
但因料理丧事,失眠症又发,加上祖母年近八十、幼女尚在襁褓之中,继母又随父亲从宦在杭州,家中无人照料,于是顾颉刚只得休学一年,居家侍奉祖母,兼养病体。
他体察现实情况,实在需要一位少妇主持家事,否则自己亦无法回京复学;加上失眠症久治不愈,医生劝他觅一如意夫人,可陶冶性灵以愈病。
顾颉刚怎么读
顾颉刚怎么读
顾颉刚读音gù jié gāng。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原名诵坤,字铭坚,号颉(jié)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等:江苏苏州人。
是中国现
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
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顾颉刚对历史地理的关注渊源较早,1928年顾颉刚在中山大学任
“古代地理研究”,在《古代地理研究课旨趣书》中提到:
“集录《禹贡》《职方》《王会》《山海经》《淮南地形训》等文,
看他们对于‘分野’、‘分州’、‘四至’、‘五岳’、‘四裔’、‘五服’等主张是怎样的,如何从不同而变为同,如何从想像而变为事实”。
这体现出他一贯的治学思路,整理、排比史料,看史实之间的异同与流变。
在民俗方面,顾颉刚作过很多考察研究。
从1929年顾颉刚到燕京大
学至抗战前夕,他曾做过民间文艺研究,1931年与吴立模合作写成《苏
州唱本叙录》。
漫谈顾颉刚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
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顾颉刚于1920年北京大学本科哲学系毕业。
以后留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等,并任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刊》、《文史杂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他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等。
一生与学术为伴他是一个奇人,在中国似乎很难找到第二个。
从古史辨到民俗学的开创,从禹贡学会到古籍的译著和点校,看起来每一样都足以耗费一个人的毕生精力,他却一一做出开拓性的成就,令后学难以望其项背。
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言,他是“中国史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真是一语中的。
没错,他就是顾颉刚。
◆顾颉刚与古史辨派谈及古史辨,就不能不谈顾颉刚和胡适。
1916年,顾颉刚考进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胡适。
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我的《古史辨》的指导思想,从远的来说就是起源于郑、姚、崔三人的思想,从近的来说则是受了胡适、钱玄同两人的启发和帮助。
”是胡适教会了他钻研学问的方法,带领他走上史学的道路。
1922年,胡适来上海治病,请顾颉刚全权负责《读书杂志》的编辑工作。
在此之前,顾颉刚已与钱玄同互相交流过经部的辨伪问题,此时正是胡适给予的机会,让顾颉刚一夜成名——他把自己与钱玄同在信中讨论古史的一段文字,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为题,发在了《读书杂志》第九期上,第一次公开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
那是一种原子弹般的威力,轰动了整个中国史学界。
求学与立志顾颉刚阅读理解
《求学与立志》是顾颉刚的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顾颉刚讲述了他七岁时入私塾读书,因读《圣谕广训》而受到“爱国”教育的故事。
他的祖父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人,他常对顾颉刚讲中华民族的历史,把浓浓的爱国之情注入顾颉刚幼小的心田。
顾颉刚十四岁时,由于家境贫困,无法继续深造,只好在家自修。
他在家中一边教妹妹们读书,一边翻读祖父的书箱,竟发现了《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许多新书,这些新书中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开始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深深担忧。
顾颉刚在文章中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要有志向,并且要为之奋斗终身。
顾颉刚史料辨析原则
顾颉刚史料辨析原则
【实用版】
目录
一、顾颉刚简介
二、顾颉刚的史料辨析原则
1.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
2.用历史的演进的方法去辨伪、考证古代史料
正文
一、顾颉刚简介
顾颉刚,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他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是敢于大胆质疑古代史料的一位学者。
二、顾颉刚的史料辨析原则
1.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
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即认为古代史料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层层累积、传承、修改和补充而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史料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真实性、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研究古代史料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层累造成的影响。
2.用历史的演进的方法去辨伪、考证古代史料
顾颉刚认为,要辨析、考证古代史料,就必须运用历史的演进方法。
他提倡通过对史料内容的比较、分析、归纳和演绎,结合历史发展的脉络,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
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历史素养和学术能力,以便在辨析史料时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总之,顾颉刚的史料辨析原则为研究古代史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顾颉刚简介_顾颉刚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顾颉刚顾颉刚顾颉刚(1893~1980)中国历史学家。
原名诵坤,字铭坚。
笔名有无悔、天游、张久、诚吾、桂姜园、余毅、劳育、康尔典、周、武兴国等。
江苏苏州人。
1893年5月8日(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三)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1913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考入本科中国哲学门,1920年毕业留校,以助教名义任图书馆编目。
1922年在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与王钟麒(伯祥)合编《新学制本国史教科书》,与叶圣陶合编《新学制国语教科书》。
1924年回北京大学,任研究所门助教,先后编辑《国学季刊》、《歌谣周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
1926年以后,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震旦等大学和社会教育学院、诚明文学院、上海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
顾颉刚是“古史辨”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疑古思想。
他的“传”、“纪”不可信的思想来自崔述,“经”不可尽信的思想来自姚际恒,治学要融会贯通的思想来自郑樵。
他用历史进化论的寻求事物演变线索的治学方法学自,对今、古文家的看法则受之于钱玄同。
王国维用实物材料研究古史所取得的成就也给他深刻的影响,王氏所考出的真古史被用以破坏伪古史。
1909年,他有志于考辨伪古史,从事资料搜集、积累。
1915年始作笔记,记录读书心得,终生不辍,计约二百册,四百余万字。
1916年作《清代著述考》初稿二十册,对清代学者的治学成绩有了全面了解。
1921年他计划推翻伪古史。
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引起史学界的激烈争论。
以后,将自己和他人研讨争辩的文章编为《古史辨》八册。
他认为古史传说中的帝王都有神性,都是从神演化为人,古书中所讲的古史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地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发生时代的先后次序和古书上所载的古史系统排列的先后恰恰相反。
顾颉刚史料辨析原则
顾颉刚史料辨析原则1. 任务名称解析任务名称中的”顾颉刚”指的是中国历史学家顾颉刚,“史料辨析原则”则是指在研究历史时,通过对史料进行辨析来获取真实的历史信息。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介绍顾颉刚的史料辨析原则。
2. 顾颉刚简介顾颉刚(1892年-1978年),字子久,江苏无锡人,中国近现代史学家。
他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著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百科全书。
3. 史料辨析原则的重要性研究历史时,史料是研究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然而,史料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矛盾之处,因此需要经过辨析才能得出真实的历史信息。
史料辨析原则的运用能够帮助研究者准确把握历史事实,避免对历史的误解和曲解。
4. 顾颉刚史料辨析原则的核心思想顾颉刚提出的史料辨析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思想:4.1. 多方面比较在进行史料辨析时,需要收集和比较多个来源的史料,包括不同时间、地点和立场的史料。
通过对比不同史料的观点和描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
4.2. 立场和动机的分析史料的编写者往往有自己的立场和动机,这会对史料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顾颉刚强调要分析史料编写者的立场和动机,了解他们的背景和目的,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3. 内外因素的综合考虑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顾颉刚认为在史料辨析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比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在史料辨析中加以考虑。
4.4. 逻辑推理和合理推测史料往往不完整,有时需要通过逻辑推理和合理推测来填补史料的空白。
顾颉刚认为,在进行推理和推测时,需要根据已有的史料和相关背景知识,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进行合理的推测,但不能随意臆断。
5. 史料辨析原则的应用实例以下是一个应用顾颉刚史料辨析原则的实例:假设我们要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战役,我们收集到了多个史料,包括不同时间、地点和立场的史料。
顾颉刚历史地理研究方法
顾颉刚历史地理研究方法1. 历史地理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探讨历史过程和地理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 顾颉刚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历史地理研究方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3. 顾颉刚提出了历史地理研究的“历史地理共同体”概念,强调历史地理研究需要跨学科合作,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解读历史与地理之间的联系。
4. 顾颉刚主张历史地理研究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考察,既要关注历史过程的时间发展,也要关注地理环境的空间变化。
5. 顾颉刚强调历史地理研究要注重情境分析,即将历史事件置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背景条件下来考察,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6. 顾颉刚提出了“对等选择法”的研究方法,即在进行历史地理研究时,要选择具有比较性的研究对象,以进行对比分析。
7. 顾颉刚主张历史地理研究需要重视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在对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进行研究时,要亲自实地去考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观察。
8. 顾颉刚强调历史地理研究要注意时空尺度的选择,即在研究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以便深入研究。
9. 顾颉刚强调历史地理研究要善于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10. 顾颉刚主张历史地理研究要遵循客观科学原则,即在研究中要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立场的介入。
11. 顾颉刚提出了“多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即在进行历史地理研究时,要综合运用史料、地理统计数据、考古发现等多种证据来支持研究结论。
12. 顾颉刚强调历史地理研究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即要关注历史地理研究对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顾颉刚主张历史地理研究要注重比较研究,即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比较,找出共性和差异,深入剖析历史地理变迁的规律和原因。
14. 顾颉刚推崇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综合整理法”,即遵循科学整理的原则对大量史料和地理信息进行分类、编目和整理,以建立科学的研究档案。
19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
坚,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命历史学家。 “古史辨”学派创始人之一。是我国史学界、 古典学界巨大的存在。 顾颉刚(1893史林杂识初编》等。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等。
代表作品:《秦汉的方士和儒生》(原 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 识初编》等。
一、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
(1—2)
证 明
二、论证
(3—5)论证:怀疑是从消 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中心论点 分论点
(3—6)
(6)论证:怀疑是从积极
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
明的基本条件
开头两段所引名言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与中心论点有 何关系?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作用:引出论题,开门见山地亮明观点;作为道理论据, 有力地支持论点。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苗金德《“怀疑”的魄力》
知人论世,读真情告白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 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和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 飞动的甲虫?有审美科学根据?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 《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 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知道一 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2.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作分析。
①举例论证 第6段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 具体有力的论证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 个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②对比论证 第6段2、3、4、5句,运用了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说理,论证 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
沉痛悼念顾颉刚先生逝世
.痒
|> <■
沉痛悼念
顾颉刚
先生逝世
本刊顾问顾颉刚先生因脑溢血抢救无效,于1980年12月25日在北京逝世上冬年87多.
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抱理学家。
解放前后历任北京、燕京、复旦等十几个
大学的教授和前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乎研究院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矜学院历史研究所硏究员 和学术委员等职。
先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探索真理的精神,终生献身学术硏究,对中国古代历史和历史
地理.古藉整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影响深远的、不可磨灭的贡 献。
我国当代的历史地理研究,是在先生倡导下开展起来的。
早在抗日收争以前•在他的号召之 下,集合了一批学人,以私人的力量创办了禹贡学会,出版《禹贡》半月刊,编印《禹贡》丛书,在当 时学术界造成了一股研究历史地理的风气,从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咸果。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 个学会的活动,培养了 一批历史地理学的专门研究工作者,为建立、发展这一学科扎下了基础。
为了继承和发展禹贡学会的事业,在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主持下创办了
本刊。
本刊在创办过程中,得到了先生的热心支持,亲自为创刊号撰写论文。
我们正热切地期 望先生今后对本刊的指导,不幸在本期即将出版之际,先生遽尔谢世,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失去 了良师,曷胜痛悼!
噩耗传来时本期已排印就绪,只能插入此一页。
从下期起,将陆续刊载纪念先生生平学行.
特别是先生在历史地理学方面成就的文章乜
《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
1九八一年L 一
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顾颉刚简介
顾颉刚简介
顾颉刚(1893年-1980年),汉族,原名诵坤,字铭坚。
笔名有余毅、铭坚等。
江苏苏州人。
著名的中国现代史学家、民间文艺学家。
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留北大图书馆任助教做编目工作。
在工作期间,草拟出《重编中文书目的办法》,提出了拆散丛书编“书名目录”、进而提出“学派书目”和“分类目录”的见解,并建议编“待访书目”,这些建议对改进图书馆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顾颉刚教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大师。
主要论著有《古史辨》、《崔东壁遗书》、《当代中国史学》、《汉代学术史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颉刚(1893—1980年),“古史辨”派的领袖,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
江苏苏州人,出身于读书世家,天资聪慧,素有悟性,自幼在祖父、父亲的严格指点下苦读《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读了石印本《二十二子》、《汉魏丛书》,16岁时他正在读中学二年级,祖父又给他讲授《礼记》、《周易》、《尚书》等,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古史的知识基础。
在中学时代,顾颉刚就养成了喜欢买书的好习惯,常常把家里给的零钱节省下来到书市去买书,久而久之,对书籍的版本、目录也发生了浓厚兴趣,反复翻熟了《四库总目汇刻书目》、《书目答问》一类的目录书,了解了中国历史典籍的有关知识。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来转读哲学门。
入学后由于毛子水同学的影响,参加章太炎主讲的“国学会”,聆听了太炎先生的国学系统讲演,深受启发,这可能影响了他一生所走的治学道路。
对顾颉刚批判传说古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还有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与胡适讲授的《中国哲学史》。
从《孔子改制考》中使顾颉刚知道了很多古史材料是靠不住的,胡适讲授《中国哲学史》第一章《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认为这时的传说史料不可靠。
受到这些启发,使大学时代的顾颉刚萌生了用个人的力量去“整理国学”的“野心”。
1920年毕业被留校做助教,从此踏上了潜心研究中国古史的学术道路。
由于他的学术志趣,对富于批判精神的郑樵和崔述的学术深感兴趣,于是在研究的基础上,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志,先后撰著了《郑樵传》、《郑樵著述考》、《清代著术考》,标点校定了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标点补辑了崔述的《崔东壁遗书》等。
这些工作为顾颉刚后来的考辨古史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同时也为他启发了思路、增加了智慧。
1923年顾颉刚在《读书杂志》第9期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对中国的传说古史进行怀疑,认为“古代的文献可征的很少,我们要否认伪史是可以比较各书而判定的”。
他还认为“凡是一件史事,应当看它最先是怎样的,以后逐步逐步的变迁是怎样的?我们既没有实物上的证明,单从书籍上入手,只有这样做才可得一确当的整理,才可尽我们整理的责任。
”顾颉刚怀疑古史的论文一发表,立即吸引了全国的学术界卷入辩论古史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的论文数百篇,顾颉刚自1926年开始结集出版《古史辨》第1册,至1941年出版第7册,共汇编了350篇文章,325万字,代表了顾颉刚一生的学术成就,也体现了他的治史道路和历史观。
苏联史学家越特金(P.B.Bяткин)评价顾颉刚“为创建中国现代历史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础”。
美国史学家施奈德(L.A.Schueider)在他的《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一书中说“顾颉刚是现代中国最卓越的史学家之一,是儒家偶像的破坏者和主张史学改革的人”。
转引自刘起■著《古史续辨》第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自顾颉刚1923年考辨古史的论文问世,迄今已逾70余载,虽然其在史学界的影响,超过除唯物史观之外的其他一切史家,但是评价仍然毁誉不一,近年来由于考古文献的重大发现,对于古书真伪问题又掀起一股研究新热潮,因而又涉及对“古史辨”的评价问题。
本文无意全面评价“古史辨派”,仅拟就顾颉刚考辨古史的历史观即“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历史理论,进行初步研究,从而说明这种历史观的得与失以及他对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一“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要旨本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对于传说古史的挑战与批判,发展到对于《尚书》、《诗经》、《周易》、《论语》、《老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重要历史文献的考证与辨伪。
这实际上涉及对中国古史资料的全部审查工作。
论战的实际结果,推翻了长期笼罩史学界的以“三皇”、“五帝”为信史的古史系统,形成了具有实力的“疑古”思潮,对于盲目的“信古”展开了全面的批判,提出只有在清理、考辨史料的基础上,才能展开科学的“释古”工作。
以顾颉刚为领袖的“古史辨”派,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除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之外,是最有理论、最富实践、最有成就的史学派别,他们的疑古、批判传说古史工作是在特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展开的,这个历史观就是“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
顾颉刚在他的批判古史的第一篇论战文章《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中就阐述了他的这个古史观。
他的基本观念是认为中国传说的古史系统,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由不同的时代“层累式地造成的”。
他把这个基本的古史观的思想内涵及历史演化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时期愈长”。
例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圣贤是禹,到了孔子时代出现了尧舜,及至战国时代又出现了黄帝、神农,到了秦代又出现了“三皇”,到了汉代以后则出现了“盘古”;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例如,舜,在孔子时代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了《尧典》就成了“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了孟子时代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第三,我们对于古史,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例如,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这个“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历史观的核心思想是:承认传说的古史并非自古皆然,而是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演化而成。
这既是伪造传说古史的过程,也是传说古史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顾颉刚在说明他的这个古史观时论证说:“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那时人对于古代原没有悠久的推测。
《商颂》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大雅》说…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又说…厥初生民,时维姜■‟。
可见,他们只是把本族形成时的人作为始祖,并没有很远的始祖存在他们的臆想之中。
”他们只是认定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始祖,并没有许多民族公认的始祖。
但他们在始祖之外,还有一个“禹”,《商颂·长发》说:“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帝立子生商。
”禹的见于载籍以此为最古。
据王国维考定,《商颂》是西周中期宋人所作,这时对禹的观念是一个神,到鲁僖公就变成人了,成为开天辟地的人。
到了东周末年更有尧舜是从《论语》上可以看到的(《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靠不住,《左传》是战国时作品)。
在《论语》之后,尧舜的事迹编造的完备了,于是有《尧典》、《皋陶谟》、《禹贡》等篇出现。
从战国到西汉,伪史充分地创造,在尧舜之前更加上了多少古皇帝。
自从汉代交通了苗族,把苗族的始祖传了过来,于是盘古成了开天辟地的人,更在天皇之前了。
经过这番论证之后,顾颉刚得出结论说:“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前;文籍越无征,知道的古史愈多。
汲黯说…譬如积薪,后来居上‟。
这是造史很好的比喻。
看了这些胡乱伪造的史,《尧典》那得不成了信史!但看了《诗经》上稀疏的史,更那得不怀疑商以前的史呢?”钱玄同在《答顾颉刚先生书》中称赞道:“先生所说…层累地造成的中国的古史‟一个意见,真是精当绝伦。
举尧、舜、禹、稷及三皇、五帝、三代相承的传说为证,我看了之后,惟有欢喜赞叹,希望先生用这方法,常常考察,多多发明,廓清云雾,斩尽葛藤,使后来学子不致再被一切伪史所蒙。
我从前以为尧舜二人一定是…无是公‟,…乌有先生‟,尧,高也;舜,借为…俊‟,大也(《山海经》的《大荒东经》作…帝俊‟),尧舜的意义,就和…圣人‟、…贤人‟、…英雄‟、…豪杰‟一样,只是理想的人格之名称而已。
中国的历史应该从禹说起。
各教都有…洪水‟的传说,想来是实有其事的,大概洪水以前便全无历史可稽了。
尧舜这两个人,是周人想像洪水以前的情形而造出来的;大约起初是民间的传说,后来那班学者,便利用这两个假人来…托古改制‟。
”17年以之后,当童书业编辑《古史辨》第7册之时,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已经受了全面批判古史运动的验证。
编入《古史辨》第7册上编的主要论著是杨宽的《中国上古史导论》,童书业认为杨宽是继顾颉刚之后,集“疑古”的古史学大成的人,他的“民族神话史观”代表了“疑古”的古史观的最高峰。
他的“民族神话史观”,也就是“神话演变分化说”。
童书业认为杨宽的“神话演变分化说”是“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发展与补充,只有通过“神话演变分化说”才能具体说明中国传说的古史是怎样的“层累”起来的。
所谓神话分化说者,就是主张古史上的人物和故事,会在大众的传述中由一化二化三以至于无数。
例如一个上帝会得分化成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好几个人;一个水神会得分化成鲧、共工、玄冥、冯夷等好几个人;一个火神也会得分化成丹朱、■兜、朱明、祝融等好几个人;一件上帝“遏绝苗民”的故事会得分化成黄帝伐蚩尤和尧、舜、禹窜征三苗的好几件故事;一件社神治水的故事也会得分化成女娲、颛顼、鲧、禹等治水害的好几个故事。
这种神话传说的例子,实在多到不可胜举,愈到后代的书便愈显明。
因为古史传说愈分化愈多,愈演变愈繁,这繁的多的哪里去安插呢?于是就“累层”起来了。
例如,春秋以前历史上最高最古的人物是上帝和禹,到了春秋战国间,禹之上又出来了尧舜,这尧舜便是上帝的分化演变,并不是随意假造的。
到了战国时,尧舜之上又出来了黄帝、颛顼、帝喾等人,这些人又都是尧舜等的分化演变,也并不是随意伪造的。
到了战国的末年,五帝之上又出来了三皇,这三皇的传说又都是黄帝等上帝传说和哲理中的名词的演变分化,也并不是完全伪造的。
大约演化出现愈后的人物,他们的地位也便愈高愈古,这便产生了“累层地造成”的现象。
“所以有分化说,…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真实性便越发显著;分化说是累层说的因,累层说则是分化说的果”。
童书业:《古史辨》第7册“自序二”。
这是一个全新的中国古史观,即古史辨派的基本理论方法,在这个历史观指导下掀起了自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史学界批判传说古史、考证古代历史文献的“疑古”思潮。
通过全面的考证古史、辨证古书,推翻了统治中国史坛二千余年封建的以三皇五帝为中心的古史传说系统,揭穿了神话传说历史的秘密,推动与转变了中国的古史观念,发扬了实事求是、重视批判史料的治史学风,为创建中国现代科学史学扫除了障碍,奠定了学术的前提和基础。
二“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现代蕴涵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本义是考察分析中国传说古史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但是,它蕴含着深刻的现代历史观念,是由传统的旧历史观念向现代的新历史观念的过渡。
现代西方史学门派林立、观念多元,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受两股思潮影响,一股是科学主义思潮,一股是人文主义思潮。
科学主义思潮要求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历史学,认为历史学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成为具有客观意义的科学,要求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历史学,把历史学看成实证性的科学。
意大利著名历史哲学家克罗齐在描述实证主义史学时说:“这些历史学家把他们的信念安放在一份叙述当中,其中每一个字都有一件原本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