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哲学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3e4de3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f.png)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哲学是一门探究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价值的学科。
在我看来,教育哲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是一个智慧的源泉,它能够引领教育实践,为教育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念。
首先,教育哲学是关于人的。
教育哲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教育哲学是反映人类对于自身发展认识的产物。
对于人类而言,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育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人本主义是教育哲学的基本思想,教育的核心是人,而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发展人的全面性,使人更加自由、更加自主、更加成熟。
其次,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的。
教育哲学是反映对教育的研究与思考的哲学学科。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内容、方法、目标等多方面因素。
人类需要教育,因为人类是社会动物,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获得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和技能。
教育是社会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
教育相当于是人类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到成熟,从比较单纯的个体到更加全面更加开放的个体发展的过程。
再次,教育哲学是关于思想的。
教育哲学是反映人的思想接受、转化、创新的哲学学科。
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致力于发展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思想更为自由与开放。
教育是一种思想洗礼,通过教育不断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人文素养、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与思想的相处方式不仅仅是传授,还包括多元化的思维手段、互动模式以及现代协同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方式等。
最后,教育哲学是关于价值的。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价值进行研究的哲学学科。
教育价值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人类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价值决定着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目标。
教育的价值需要从多维度和多方面进行考量和研究。
包括社会性价值、文化性价值、教育实践价值、珍贵性与传承价值等方面的价值存在。
总之,教育哲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人、教育、思想和价值等方面。
哲学的含义六个方面
![哲学的含义六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76d241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9.png)
哲学的含义六个方面摘要:一、引言二、哲学的定义与含义1.哲学的起源2.哲学的本质3.哲学的功能三、哲学的六个方面1.宇宙哲学1.宇宙的起源与演化2.宇宙的规律与秩序2.自然哲学1.自然界的现象与规律2.人与自然的关系3.人生哲学1.人生的目的与价值2.人的成长与发展4.社会哲学1.社会制度与伦理道德2.社会变革与发展5.思维哲学1.思维方式与方法论2.认知与真理的关系6.价值哲学1.价值的判断与评价2.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四、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哲学与个人成长2.哲学与社会进步3.哲学与科技创新五、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1.跨学科整合2.哲学与科技的交融3.全球化背景下的哲学思考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哲学,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
从古希腊哲学家探索宇宙、生命和人生奥秘,到我国古代哲学家提倡道德、智慧和仁爱,哲学始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哲学究竟是什么呢?它包含哪些方面呢?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探讨哲学的含义,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二、哲学的定义与含义1.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好奇心。
在探索未知、解答疑惑的过程中,人类逐渐形成了哲学这一独特的思考方式。
早期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寻找世界的本原和秩序,这使得哲学成为了一门探究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学科。
2.哲学的本质哲学的本质在于思考,是对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探讨。
哲学家们通过抽象思维,提炼出普遍性的原理和规律,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哲学的功能哲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世界观,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二是提供方法论,指导人们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三是提供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追求。
三、哲学的六个方面1.宇宙哲学宇宙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规律和秩序。
哲学家们通过探讨宇宙的本质,试图揭示宇宙中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例如,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宇宙中有多少星球?宇宙的尽头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宇宙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哲学的印象和理解
![对哲学的印象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b45fa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8.png)
对哲学的印象和理解
哎呀呀,说起哲学,那可真是有意思极了!就好像是在一个神秘又广阔的大森林里探险一样。
你想想,哲学不就是在追问那些最根本的问题嘛,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多让人着迷啊!
就拿“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来说吧,这可不就是个超级经典的哲学问题嘛!我和我的朋友们曾经为了这个争得面红耳赤的。
我说先有鸡,他说先有蛋,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就像是哲学的魅力所在,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让我们可以尽情地去思考、去争论。
哲学有时候又像是夜晚的星空,深邃而遥远。
那些哲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和观点,就像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比如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那是多么的深奥和有启发性啊!
再说说道德哲学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道德选择,这时候哲学就派上用场啦。
就像那次我的朋友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老人没座位,很纠结要不要让座。
这其实就是一个道德哲学的小问题呀!哲学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它也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哲学还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我们心灵的大门。
让我们去反思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价值观。
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成功?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还是真正为了自己的幸福?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吗?
我觉得哲学就是生活中的盐,看似不起眼,但是缺了它可不行。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更加富有深意。
所以呀,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哲学,试着去了解它,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我眼中的哲学论文200字
![我眼中的哲学论文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d65513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a.png)
我眼中的哲学论文200字【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世界哲学一中西哲学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理解。
在相对静态的意义上,中西哲学往往首先被置于同异关系之中。
在中西哲学刚刚相遇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上述层面的比较研究,它所关注的通常是如下一类问题:中国哲学如何、西方哲学怎样;什么是二者的共通之处、何者为它们的差异之点,等等。
不难看到,这种视域所侧重的,不外乎同异(相同与差异)的比较,从严复、梁启超、章太炎到梁漱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一特点,在尔后的比较研究中,依然可以一再看到如上趋向。
这一类的比较研究对于具体把握中西哲学各自的特点,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仅仅停留于此,似乎也容易流于平面、静态的罗列。
与静态、平面的比较有所不同的,是互动的视域,后者意味着从相互作用的层面理解中、西哲学之间的关系。
这里首先涉及西方哲学对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意义,后者本身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考虑。
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解,往往涉及多方面的背景,在中西哲学相遇之后,西方哲学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统。
以先秦《墨辩》(《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而言,其中的不少观念、思想长期以来素称“难解”,梁启超便曾列举了八点难读之处。
《墨辩》之难读,当然有各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涉及不少科学的、逻辑的问题。
近代以后,不少思想家,如梁启超、章士钊、胡适、谭戒甫等以西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系统为参照背景,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这一经典,号称“难读”的《墨辩》之意义也随之逐渐清晰。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以上的参照背景,《墨辩》中的一些内容恐怕到现在仍会如同“天书”,其意义难以获得确切的理解。
另一方面,不管是中国哲学,抑或西方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比较具体的、特殊的,也可以是普遍层面的。
以中国哲学而言,如冯友兰等已注意到的,从宽泛的、普遍的层面来看,较之西方哲学,它更多地展现为一种实质的体系,而在形式的系统方面显得相对薄弱。
对哲学的理解
![对哲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57dbd2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2.png)
对哲学的理解哲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它既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门抽象文学学科。
哲学的本质是一种思考,旨在寻求真理,以更深刻的观点来理解某些问题的本质与性质。
因此,哲学的重点在于探究真理,而不是回答问题。
哲学的目的在于提出问题,不断重新认识世界,探寻自然界、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本质和性质。
因此,哲学家常常使用抽象的方法探索世界的本质,通过极其严谨的推理过程来建立一个理念体系,以确定一系列真理。
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持续、深刻的思考,它要求人们以一种清晰系统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哲学的核心在于对那些最重要的问题的思考,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人类本质。
哲学家洞察这些问题,并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推理这些问题,以求得其本质和结论。
哲学家们以一系列抽象的研究方法探究思想,探究自然界、社会、人类本质及相关的问题,以求得其真谛。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有何认知的本质?”,哲学家们试图通过历史回顾、逻辑分析、词义分析和论证来理解这些基本问题。
此外,哲学也让人们发现时代的变化,把握一个社会的发展。
哲学作为一门抽象文学学科,既可以用哲学思考的方式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也可以将哲学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提升自身素质的目的。
比如,可以以哲学的角度来审视人们的价值观,以此来实现道德的完善。
哲学的理解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哲学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以一种极端抽象的方式来思考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比如“有何认知的本质?”,“世界如何被看待?”,“人类本质是什么?”,等等。
通过哲学思维,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他人及世界,掌握哲学思考技巧,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完善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道德责任感。
毫无疑问,理解和掌握哲学的思考方式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我们的世界环境变得日趋复杂的今天,哲学思维对于人们来说尤其重要。
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就需要正确的思考方法和技巧,以此来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将哲学思维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哲学,并付诸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我心目中的哲学
![我心目中的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cdc3c7cd240c844769eaeec0.png)
我对哲学的理解谈到哲学,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是高深的象征,总认为只有上层认识才能理解的东西,其实我个人对哲学就是有偏见的,就像人们一直强调的精神力,我都不是很理解。
百度百科上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可是我觉得对哲学下定义,真的很难,我现在都还说不清,这所谓的定义的原由。
下面只能谈谈我对哲学的浅识。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哲学是一种智慧的产物,是总结的成果,包含世界观,包含方法论,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方方面面。
人们经常会问我为什么活着?爱情这种化学反应怎么发生了?我该怎样处理好和我身边人的关系?这种问题我们经常会考虑,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得出答案,也找不到答案,答案在我们的心中。
当我们大学生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谈到以后干什么,在忙那里工作,干什么工作,我们羡慕某个同学关系好,羡慕某个同学家里有钱,但是,这种关系有利于我们个人吗?有利于社会发展吗?如果你没有这种关系网,你能比别人强吗?而所有我们经常想到的问题答案都在我们心中,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这种智慧,而哲学就是我们心中的那个桥梁,是智慧的结晶。
其次,我认为哲学是一种答案,但不是很明确的那种。
哲学一直再提问题,又一直在回答问题,是我们思想改善,使我们前进,这又使我们产生答案以及生成问题,哲学往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认不认同,适不适合。
佛经就有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想就是一种有问题转向答案,我们不知道这种立地成佛是好还是坏。
哲学或许就是这种答案。
最后,我认为哲学是世界动与静的结合。
所有的物质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也无时无刻不在静止,时间就像数学上的横轴,空间就像纵轴,现在的存在只是其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在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但这个点怎么变化都是这个点,就像我们可以用科学去发现物质的不同表象,却改变不了物质的存在。
我对哲学的理解400字
![我对哲学的理解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a4adf0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e.png)
我对哲学的理解400字哲学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也是人类生存的共识,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宇宙、自然以及社会的理解,是一个有趣、神秘、深奥而又广泛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哲学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它能够带给我们智慧、思想和世界观,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首先,哲学的本质是探索真理的力量,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石。
它的宗旨在于帮助人们对世界的现象、实践、行为和存在进行深刻的思考,并在思考和推理的基础上探索真理。
同时,哲学还为人们提供了把握人生、社会以及宇宙的智慧,从而使我们有助于检讨自己而不是仅仅依靠外部力量。
其次,哲学更多地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引导人们从一种思维方法和观点转换到另外一种。
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创立之初,受到传统宗教的影响,人们的思维大多都停留在原始粗糙层面,他们相信以客观能量和命令来控制客观现象,而不去探讨事物的本质和实质。
到了古希腊时期,哲学思想以科学的方式研究自然现象,由此有了“知识”,使人们脱离了传统命令理论,由客观现象引发抽象思维,道明“宇宙之理”。
最后,哲学更多地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地识别真理,以及正确地应对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哲学的教育主要是从探讨宇宙的生命关系、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社会与人性的探究入手,教导人们如何从苦难和危险中抽身而出,以及用真理和合理的道德原则来进行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构建。
总之,哲学是一种宏大的系统性思想,它拥有充满智慧和普遍性的内涵,在人类生存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让人类对客观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导我们如何用正确的道德方法构建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提升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哲学伴随着人类,它使我们不再孤独,让我们得以学习和处理每一个困难,它被认为是启迪人类的精神和思想的灯塔,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工具,其教育结果将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和价值观念。
对哲学的看法和了解
![对哲学的看法和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5ebca9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d.png)
对哲学的看法和了解
哲学是一门探求自然、人类、社会、宇宙间本质和规律的学科,是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方式。
哲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知识、真理、存在、自由、道德、美、信仰等。
哲学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思想体系,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
哲学不仅是一种学科,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对哲学的理解和看法因人而异,但我认为哲学是一种深刻和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哲学的思想和理论能够引导我们正确地看待问题,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同时,哲学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遗产,通过学习哲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在当今社会中,哲学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通过哲学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技和信息对人类的影响,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
总之,哲学不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历程,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更好地应对当下的挑战。
因此,哲学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1 -。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e7d89f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f.png)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存在的本质、目的、价值以及教育实践方法等问题的学科,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性学科。
对我来说,教育哲学不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在我看来,教育哲学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育哲学帮助我们探索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基础。
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基础是决定教育实践方向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教育哲学通过研究伦理学和价值观念,使我们能够明确教育的价值目标和道德要求,从而指导教育实践。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哲学也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育哲学帮助我们思考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教育哲学不仅研究教育的理论问题,还关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教育哲学强调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培养方法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教育哲学帮助我们反思教育现象和改进教育实践。
教育哲学倡导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使我们能够不断审视和反思教育现象和实践,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育工作。
通过教育哲学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教育存在的功利化、应试教育、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教育哲学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它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探索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基础,指导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并且促使我们反思教育现象和改进教育实践。
通过学习和应用教育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工作的本质和任务,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俗的解释哲学
![通俗的解释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076d824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c.png)
通俗的解释哲学哲学是一门关于思考和探索人类存在的学科,它试图回答一些大问题,如人生的意义、真理的本质、自由和道德的概念。
哲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追求智慧的努力,旨在理解人类的思维和现实世界。
首先,哲学是关于思考的艺术。
它鼓励我们深入思考我们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以及这些信仰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它在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理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哲学探索真理的本质。
它让我们思考真理是什么,我们如何确定一个观点或陈述是真实的。
哲学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真理,例如相对主义和实在论。
这种探索真理的过程培养了我们的思辨能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不同的观点。
哲学也关注人生的意义。
它提醒我们思考我们存在的目的和使命。
通过哲学的帮助,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目标。
这种思考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还可以增强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此外,哲学探索自由和道德的概念。
它帮助我们思考自由的真正含义以及我们能够如何行使自由。
哲学还讨论了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对和什么是错。
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道德困境,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之,哲学是一门探索人类存在的学科,通过思考和探索各种问题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我们自身。
它是一种追寻智慧和真理的努力,兼具理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使我们更能在复杂和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哲学的价值在于教导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寻求真理,并让我们更加明智和有意义地生活。
哲学概论的心得体会感悟(3篇)
![哲学概论的心得体会感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5e798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e.png)
第1篇一、引言哲学,是一门探讨宇宙、人生、知识、价值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在我国,哲学教育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哲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独特视角。
通过学习哲学概论,我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二、哲学概论的学习意义1. 培养批判性思维哲学概论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质疑、思考、论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逻辑推理、辩证思维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人生境界哲学概论让我们认识到,人生不仅仅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3. 增强文化自信哲学概论让我们了解到,我国哲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通过对哲学经典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三、哲学概论的学习心得1. 理解哲学概念哲学概论涉及众多概念,如存在、本质、现象、真理、价值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掌握哲学方法哲学概论介绍了多种哲学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
我认识到,掌握这些方法对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3. 思考哲学问题哲学概论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的锻炼。
在学习过程中,我思考了许多哲学问题,如人生的意义、道德的判断标准、社会的发展趋势等。
这些问题让我对人生、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哲学概论的感悟1. 哲学是一门追求真理的学科哲学概论的学习让我认识到,哲学是一门追求真理的学科。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哲学家们不断探索、思考,为人类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学习哲学,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2. 哲学是一门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科哲学概论的学习让我了解到,哲学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科。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05e2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2.png)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和价值的学科,它探讨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和原理,探索了教育的目的、方法、理论和实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教育哲学有着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将围绕教育哲学的概念、特点以及对我的影响进行浅谈。
我认为教育哲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关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实践的方法,更注重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教育哲学通过对教育的深层次原理和规律的探讨,引导我们思考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指导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教育哲学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教育,更好地指导和实践教育工作。
教育哲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对教育问题的全面关照上。
它关注教育的每个环节和层面,不仅从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更从教育的价值、意义、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刻思考。
教育哲学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我认为教育哲学对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哲学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教育哲学,我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教育哲学启发我思考和探索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使我更加珍视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哲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教育哲学通过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方法和原则,使我在教育实践中更加有的放矢,更加理性和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
教育哲学让我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教育创新。
教育哲学鼓励我们不断创新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不断探索教育的规律和原理。
教育哲学的启示使我更加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教育实践的创新和探索。
教育哲学让我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水平。
通过学习教育哲学,我不仅增加了教育的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形成了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和风范。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feb198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5.png)
我的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指个人对于生活、存在以及人类价值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哲学,它既受到个人的成长背景、价值观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塑造。
对于我来说,我的人生哲学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坚持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社会的期待。
但是,我坚信真实的内心才是我灵魂的归宿。
我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自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它是纯净的、真实的。
只有追求内心的真实,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我也追求内心的自由,不被束缚与规则、框架之中。
我相信人只有真正地活出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二、不断学习和成长我相信学习是人一生不可或缺的事情。
无论是通过书本、经历、他人还是自省,每一次学习都能够给予我新的思考和启示。
因此,我将不断学习和成长作为我的人生哲学。
我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技能,不断完善自我。
通过学习,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够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和为他人做出贡献。
三、关注他人和社会人生不仅仅是个体的追求和实现,更是与他人和社会息息相关。
因此,我将关注他人和社会作为我的人生哲学之一。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助能够使世界更美好。
我努力去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积极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也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环境保护、贫困救助等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作出一份力量。
四、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我相信积极面对它们是实现人生哲学的重要一环。
困难和挑战能够培养我的意志力、智慧和勇气。
我坚信只要学会面对,勇敢迎接,我就能够从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每一次的困难和挑战都是我成长的机会,我愿意不断迎接并克服它们。
五、珍惜当下和感恩人生短暂而宝贵,我相信珍惜当下和感恩是实现人生哲学的重要一点。
我珍惜每个瞬间,我努力让自己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同时,我也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恩家庭、朋友、导师以及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8b8f453284ac850ac024277.png)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
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与西方人的哲学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哲学从对自然、宇宙的思考认识开始,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始转移到对人的理念、精神的研究,但着眼点还是外向的。
并且使用的方法也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来思辨人的精神之于宇宙,乃至宇宙之外的本质性问题。
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关注的是人本身,哲学就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哲学的思考和最终追求都是为了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对比,或许更容易理解这一点。
印度佛教的释迦牟尼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根源,佛教修行的真谛最终要脱去今世的皮囊。
西方哲学的鼻祖柏拉图则说过,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基督徒也往往为今世忏悔以求来生。
而中国的儒家一般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类:最低一类类似原始社会的自然人,按照本能去生存。
第二类就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
第三类是的能够舍利取义的"贤人',达到了道德境界。
最后一类则是达到了"天人合一'境界的"圣人'。
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圣人'并不像西方的上帝经常会显示神迹。
"圣人'所做的事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常人是在蒙昧状态下做事,而"圣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一点上,中国哲学显示了浓厚的入世的味道。
所以说中国主流哲学是提倡和追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人生哲学。
中国人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几千年来也出现过很多流派,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争执、相互继承。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儒、释、道,下面简单论述各家的特点。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性命。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逃避,比如隐士的遁迹山林。
浅谈对哲学的理解
![浅谈对哲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c7acbe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e.png)
浅谈对哲学的理解哲学是一门思考人类存在意义、人与世界关系、道德、知识、真实等问题的学科,对人们的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在今天的社会,人们对于哲学的认识和理解也日渐复杂和深刻,这篇文章就谈谈我对哲学的理解。
首先,哲学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哲学有着严肃的基础和严谨的系统,但是它也不仅限于具体的知识类型和专业性的研究。
哲学的界面是广泛而深远的,它是一种深刻的思考和追求人类智慧和精神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通过反思和自我批判,建立起对人的意义和人类命运的独特理解,成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思想传统。
其次,哲学是一种抽象的推理。
和具体的经验和实践相比,哲学是一种思考和推理范畴更为抽象的学科。
哲学追求的是普遍性和主题性的结论,它通过抽象的推演和概念的综合从总体上理解事物的本质。
因此,在哲学中必须有清晰的思考和严格的推演,才能形成有理性、科学性、认知性的结论。
第三,哲学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思考。
哲学思考是基于人的内在需求和自然现象的规律性、人的心灵和外在世界的统一构成。
在哲学思考中,人是有意识的,人的意识已经是对外部现象进行自然规律的收集和概括。
哲学的内容,最终还是基于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概括,这也是哲学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最后,哲学是一种探索真理的精神。
哲学是一种寻求真理、探寻世界真相的追求。
哲学思考是关于人类心灵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普遍思考。
哲学在探索真理时,并不追求断言和批判,而是在思考中不断寻求答案。
以此为根基,哲学在哲学思想的理解上具有独特的智慧,丰富了哲学思想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总之,哲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在深入研究过程中,它的广度和深度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哲学思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深远。
哲学的价值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仅启示了人们的思维,也将人们引向智慧、坚定和维护自由良知的境地。
希望在今后的实际研究中,能够更加的关注哲学的发展,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探寻真理。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65ef76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2.png)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教育哲学是一门关于教育理论以及受传统哲学之影响而产生的思考活动的学科。
它将
教育当做一门独立学科,旨在分析教育所具有的性质,寻求有关教育所包含的概念和思想,识别教育在实施时所面临的困难,解决它们可能及时出现的问题。
首先,教育的本质是社会的本质。
它不仅仅是指导和引导学习者去遵守规则、去培养
正确技能、去形成正确态度,还是通过探究和实践进行社会实践的组织和指导。
通过教育
哲学的的分析,我们可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
其次,教育哲学所要探讨的主题更多的是关于教育,由于教育在实践中存在重大问题,教育哲学在解决该问题时,也旨在解释教育背后的伦理价值理念、学习方式、学习目标以
及诸多其他因素,它从多种学科或诸多社会角度去分析教育,并基于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框
架和方案。
第三,教育哲学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的心态、思想、行为和经验的改变,它所要追求的原则是要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共识,使人们尊重知识,尊重他人,尊重他
人的权利,维护公正和平等。
通过上述分析,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是:教育哲学是一门以探讨教育本质和理解教育
及其职能为目的的关注点,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旨在建立一个文明的、创新的、可持续发
展的社会,在教育伦理和生活实践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它充分体现出对文明、和谐
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也体现了提高学习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
谈谈对哲学的理解
![谈谈对哲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55186ab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8.png)
谈谈对哲学的理解
1. 哲学啊,不就是对生活那些深奥问题的思考嘛!就像我们每天为啥要吃饭睡觉一样,哲学就是在追问生命的意义呀!比如说,我们为啥活着呢?这多让人着迷啊!
2. 哲学可不只是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哦,它就像夜晚的星空,让我们仰望并好奇。
想想看,我们怎么判断对错呢?这不就是哲学在起作用嘛!
3. 哲学呀,就如同在迷雾中寻找方向的指南针!我们总在纠结选择哪个工作,这背后不就是哲学在引导我们思考嘛,难道不是吗?
4. 哲学啊,简直就是打开我们心灵之门的钥匙!像我们为啥会爱上一个人,这里面哲学的道理可深着呢,多有意思呀!
5. 哲学是个神奇的东西呀,它好比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
比如说我们的价值观,不就是哲学的一部分吗?这多值得我们去探究啊!
6. 哲学啊,不就是在帮我们解答那些看似无解的谜题嘛!就像我们怎么面对困难,这里面哲学的智慧可不少,你说呢?
7. 哲学,那可是生活中的宝藏啊!我们常常思考人生的目标是什么,这不就是哲学在发挥作用嘛,多让人沉醉其中啊!
8. 哲学呀,就像一首深奥的诗,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比如我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就是哲学的探讨范畴吗,多神奇啊!
9. 哲学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呢,它好像是引领我们前行的灯塔!我们怎么和他人相处,这里面哲学的道理可多了去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10. 哲学啊,其实就是在挖掘我们内心深处的秘密!像我们对自由的渴望,这就是哲学要研究的呀,多吸引人啊!
我的观点结论:哲学就是让我们不断思考、探索生活中各种深刻问题的学问,它无处不在,丰富着我们的人生。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8e0db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d.png)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教育哲学是指对教育及其所涉及的问题、理论和实践进行哲学思考和研究的学科。
对
于我个人而言,教育哲学是一种对教育意义和实践的深入思考,是一种对教育理念、目标、方法和手段进行哲学探讨的学科。
在我看来,教育哲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对教育
的关怀和探索,它不仅关乎学校教育,更涉及到社会、家庭和个体的教育问题。
下面我就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哲学对于我的意义在于,它为我提供了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理论框架和方
法论。
通过学习教育哲学,我能够了解到不同学派、流派对于教育问题的看法和理论,能
够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和启示,加深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哲学也为我提供了一
种思考教育意义和目的的范式,使我在实际教育实践中能够更加明确和自觉地把握教育的
本质和价值。
教育哲学对于我的意义还在于,它使我得以从哲学的高度思考和审视教育问题。
教育
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多维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个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更涉及到
哲学认识和价值观念。
而教育哲学则为我提供了一种从哲学的高度思考和审视教育问题的
途径,使我能够把握教育领域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解决教育问题。
教育哲学对于我的意义还在于,它激发了我对教育的热情和责任。
通过学习教育哲学,我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于个体、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了我对教育事
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我深知,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够让更多的人获得优质的
教育,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进步。
我对哲学的理解论文
![我对哲学的理解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70ef0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a.png)
我对哲学的理解论文尽管“政治哲学”的源头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精神中宁静清晰的理性主义,然时至今日,“政治哲学”依然是一个意义较为含混的术语。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我对哲学的理解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我对哲学的理解论文篇一尽管“政治哲学”的源头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精神中宁静清晰的理性主义,然时至今日,“政治哲学”依然是一个意义较为含混的术语。
“政治”和“哲学”本身就是涵义丰富乃至歧义丛生的两个字眼,学界对于由这两个字眼所组成的“政治哲学”的理解自然也就见仁见智。
就字面意思理解,“政治哲学”就是政治学与哲学的融合,然而“政治哲学”决不是简单的“政治+哲学”,因为哲学与政治常常相去甚远。
柏拉图与黑格尔都崇尚理念,但前者发明了有浓重伦理色彩的理想国,而后者则把国家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基点上;霍布斯与洛克都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但前者主张集权与专制,而后者却将分权与民主视为现代国家的基石。
本文试图在梳理总结中外学者对“政治哲学”这一术语理解诠释的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回归施特劳斯的分析理路,分别从“政治”的维度和“哲学”的维度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结构人手,以绵力对“政治哲学”重新理解。
一当今学界有着许多的政治哲学流派和政治哲学家,然而综观中外学界关于政治哲学的基本内涵、本质特点、学科性质等基本问题,尚未形成相对公认的看法。
大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基本观点。
第一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政治哲学是从哲学方法论的视域出发研究政治世界的最深层本质与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以哲学的方式探讨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的一种理论知识体系”。
它无法归于任何一门经验的社会科学之下,它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寻根求源、广泛而系统的方式探讨人类政治生产的问题。
”在西方,秉承历史主义与理性主义传统的政治哲学家们殊途同归,都不约而同地将政治哲学看作是哲学的当然组成部分。
前者如乔治·萨拜因,他认为政治哲学不仅包括对于产生它的事物态势所作的事实方面的论述,更要“包括大体上可以称为因果关系性质的论述,即意为一种事情比另一种事情更可能出现,或容易产生;它还包括对某事应当发生或者发生某事才是合情合理的论述”;后者如施特劳斯对“政治哲学”术语有着堪称经典的认识:“政治哲学就是要试图真正了解政治事物的性质以及正确的或完善的政治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理解的“哲学” ——从苏格拉底、笛卡尔、尼采、胡塞尔说开去倪梁康如今人们对哲学或形而上学的最常见指责是它过于虚幻浮夸、不具实用价值。
哈贝马斯 [Habermas] 1和阿道尔诺 [Adorno] 曾撰文讨论过同一个问题:「哲学有何用?」所以我也在拙文「二十世纪:一个过渡的时代」中斗胆申言:「二十世纪的社会心理和时代精神于我看来就在于,哲学的功用,乃至文化的功用受到讨论,成为问题。
」我认为讨论哲学的功用问题,或者说,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自黑格尔之后的现代哲学乃至后现代思潮的标志。
但它与哲学的原本意义实际上是不相干的。
哲学从一开始并且在它的长期发展中都是究虚而非务实的。
这当然要从头说起才行。
我们通常说,人类的历史至今大致有五千年上下。
而在公元前的五百年前后,具体地说是从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二百年的五百年里,雅斯贝尔斯 [Jaspers] 所说的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产生了。
在这个时期,中国生活着老子、庄子,同时产生了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
在印度生活着释迦牟尼,《奥义书》正在写作之中,并且印度的哲学已经达到了欧洲哲学从未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还是在这个时期,在伊朗生活着查拉图斯特拉 [Zarathushtra],并且正在阐释着他的关于两种对立原则的学说,在巴勒斯坦出现了预言家。
最后,在古希腊出现了荷马 [Homer] 和一大批哲学家和悲剧作家。
所有这些轴心时代的人物,为处在襁褓中的人类思想奠定了基础,就像三岁的儿童开始了呀呀学语一样。
以后的人类文化发展,在总体上没有脱出轴心时代思想家的作用圈。
轴心时代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关键生长期,而且它始终还在规定着人类历史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今天主要想来关注一下古代希腊直至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发展。
所谓哲学,今天被用来泛指所有终极性的思维,泛指关于宇宙、人生的基本道理。
但是最确切意义上的哲学,应当是古希腊「爱智」意义上的思考取向。
我们所说的科班出生的哲学家,指的一般是研究在古希腊和以后的西方(欧洲)有关思想中形成的方法和态度。
当然,有人或许会反驳说,中国哲学为甚么就不能称作哲学?印度哲学为甚么就不能称作哲学?将西方哲学才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这是不是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实际上,用一个在欧洲思想中形成的概念来标识一种非欧洲的思维方式,就像我们用逻辑学来称呼印度的因明理论一样,或者用哲学和宗教来称呼佛学一样,这才是不知不觉的欧洲中心主义。
还是让我们回到古希腊哲学上来﹗在哲学产生的同时,甚至可以说是在哲学产生之前,智者学派 [Sophists] 就已经形成了。
究竟是「同时」还是「之前」,这取决于我们将希腊哲学的开端看作是以泰勒士 [Thales, 公元前六四○ - 至五四六年]为始,还是以巴曼尼德斯 [Parmenides](公元前五一○ -四五○年)、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和苏格拉底 [Socrates](公元前四七○ -三九九年)为始。
按照狄尔泰 [Dilthey] 的看法,哲学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的特定范围起源于苏格拉底。
而智者学派的创始者是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公元前四八五-四一五年),他与后面提到的三人基本是同时代人,智者学派从一开始便成为哲学的永恒对手。
所谓智者,在古希腊是指一些非常聪明的人物。
罗素 [B. Russell] 说,本来「智者」这个词并不带贬义,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教授」。
2智者们开设学堂,招募学生,讲授当时的法律、经济、政治等等,以前中国的孔子也做过。
智者实际上是一些以教会青年某些有用本领为生的人。
他们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而且也收入颇丰。
只是由于智者学派在当时主要是为一些有钱商人子女服务,传授他们一些生活的技巧或谋生的机智,故而以后便逐渐带有贬义,也被后人称之为「诡辩论者」,智慧变成了狡诈的代名词。
有一个杜撰的故事说,普罗塔哥拉教过一个年青人,事先约定,这个年青人如果在第一次诉讼里就获胜利,才交学费,否则可以不交。
而这个年青人的第一次诉讼就是普罗塔哥拉控告他,要他交学费。
无论这个青年人说法能够赢得这场诉讼,普罗塔哥拉都会得到学费。
这便是智者的生活机智。
哲学家则与智者不同。
「爱智」3从一开始就不带有功利色彩。
哲学家们大都很落魄。
传说泰勒士出门时常常望着天空,结果没在意脚下的坑而跌跟头,受到一个婢女的嘲笑。
后来柏拉图曾试图实施他的理想国,结果被人抓起来当奴隶出售,还是他的一个学生出钱把他买下来,使他获得自由。
哲学家在现实生活中狼狈不堪的例子很多。
我们这里主要想说苏格拉底:他不但以怕老婆有名,而且非常不潇洒。
传说苏格拉底上街时怕把鞋子穿破,所以常常把鞋子脱下来夹在腋下,赤脚走。
另一个著名的传说是苏格拉底到集市上,看见各种物品丰富觉得很高兴,但他高兴并不是觉得可以买到很多东西,而是因为,居然有那么多的东西是自己不需要的。
与智者相比,哲学家并不教授生活的技巧,苏格拉底甚至认为自己不是教育者,而是无知的提问者。
或许这是智者与哲学家的一个主要区别所在:智者回答问题,哲学家提出问题。
为甚么哲学家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呢?这里我们要说到古希腊的一个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
据说在古希腊戴勒菲 [Delphi](古希腊的宗教中心)的阿波罗神庙(公元前九百年建)的前殿的墙上刻有「认识你自己」的神谕。
其所以将它称作神谕,乃是因为当时和以后的大多数解释者认为,它的原初涵义在于借神祗之口教诲凡人:「认识你自己,噢,人哪,你不是神」。
在这里被强调的是人的必死性、不完善性和有限性。
与此箴言相呼应的正好是阿波罗神庙中的另外两条箴言:「凡事不可过分」和「自恃者必毁」。
此后,苏格拉底曾对这句箴言进行过转释。
他在七十岁时被控「慢神」和「蛊惑青年」,在雅典法庭作下「申辩」,其中提及朋友海勒丰,说海勒丰 [Chaerephon] 曾去戴勒菲的阿波罗神庙求谶,问神,是否有人的智慧超过苏格拉底。
神谶答曰「无也」。
4苏格拉底闻之不信,四处探访,想找到比他更有智慧的人。
但无论是他遇到的诗人,还是政治家,或是手工业人,虽然他们都知之甚多,苏格拉底却都没有发现比他更智慧的,因为这些外在的知识并不是智能。
苏格拉底的结论是:「神的谶语〔即认识你自己〕是说,人的智慧渺小,不算甚么;并不是说苏格拉底最有智慧,不过籍我的名字,以我为例,提醒世人,仿佛是说:『世人啊,你们之中,惟有苏格拉底这样的人最有智慧,因他自知其知实在不算甚么』。
」由此而引出苏格拉底的千古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而「认识你自己」在这里首先意味着:人可以并且也应当认识自己的心灵,而且首先是在心灵中包含着知识和理性明察的那一部分。
我们可以将此视作理性自识的一个重要根源所在。
它与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经过理性论证的生活」或「具有理性根据的生活」是一脉相承的。
这条线索日后在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得到贯彻并被导向极致。
柏拉图的「人是理性的生物」[zoon logon echon] 之定义便起源于此。
(如今在后现代氛围中,理性概念虽然已经不像在本世纪初那样带有单纯的褒义,但如果回溯到这个主张的源头,我们仍然有理由在一种极为宽泛的、但却是原本的意义上要求和坚持一种合乎理性的生活。
)在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之神谕的这个解释中,我们首先可以发现一种尚未获得结果的取向:对自身心灵之确然性的追求。
这种追求虽然没有达到肯定性的确然性,但至少达到一种否定性的确然性:即确定自己不能确定甚么。
此外,我们在这里同时还可以发现苏格拉底的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人先有自知之明,而后能进一步鉴别和审视其它的事情和其它的人。
(老子说,「识人者智,自识者明。
」因而所谓明智,在中国古人那里也应当是明先于智、高于智。
)5据此,古希腊的哲学观将哲学看作是一种与人有关的理性思考。
当然,除此之外,在苏格拉底所倡导的理性生活中还包含着另一个命题:「德行基于对善的认识」。
这个命题导致了以后西方文化中一个思想的主导性地位:实践活动必须以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论认识为前提。
但我们在这里暂且不在这个方向上进行我们的思考。
我们还是回到「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上。
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者费其诺又一次回溯到「认识你自己」的古希腊神谕上。
而此时他的意图明显是对这个所谓神谕进行人文主义的背离和反叛:「认识你自己,噢,人哪,你这穿着凡人外衣的神的子孙」。
尽管费其诺在这里所强调的首先是灵魂或精神的不死性和无限性,但后人还是常常将他看作是近现代哲学将主体神化之趋向的最初代表。
但是,就近代之前的整个古代哲学而言,「自身」、「自我」以及「自识」并不是一个明见的论题。
虽然在那时已经有了「心智」和「灵魂」的概念,但它们与「自然」和「物理」并不处在一种对峙的状态中。
这里的关键在于:一方面,作为本原和基础的个体主体性或自我概念尚未出现,另一方面,方法的取向并不明确。
概言之:近代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求自识」和「究虚理」都还没有真正形成。
因此,虽然近代意义上的个体自我意识已经呼之欲出,但在笛卡尔之前仍处在没有苏醒的朦胧状态。
无论是古代还是后古代的哲学,它们都还行进在朝向主体反思和自身认识的途中。
当然,不如此,古代也就不成其为古代,近代也就不成其为近代。
这里的分析主要是想表明,西方近代思维的特性并非一蹴而至,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可以在古希腊早期的思考中找到最初的发源地。
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正是由于近代思维根系所及深远,故而对它的克服也就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向古代思维的回返来完成。
海德格尔 [Heidegger] 在讨论西方思想史(存在论的历史)时希望能回溯到更原初的、前苏格拉底的源头上去,以此来克服近代思维的各种偏颇,主要的理由便在于此。
要想理解世界历史以及世界思想史迄今的发生与展开,近代无疑是一个关键性的切入点。
人类历史之长河流至近代而形成急转,由此而使近代获得了在历史上无可替代的承上启下之地位。
而通常所说的近代,如今大都已经是指欧洲文化史意义上的近代,即以欧洲十六、十七世纪人文主义、自然科学运动为开山的近代历史。
实际上,欧洲其所以成为今日的欧洲,成为如今或被倡导、或被抵制、或被默认、或被挞斥的欧洲中心意义上的欧洲,主要得之于它自近代以降的发展。
无论我们今天如何来评价这种发展,更具体地说,无论我们是用人类知识发展的眼光将它看作是一种长足的进步,还是从伦理传统的角度将它标识为一种道德历史方面的断裂;无论我们是从物质经济的角度将它理解为人类对自己生存之把握能力的形成,还是用生态环境的眼光将它视作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消逝,所有这些看法都不会改变这样一个事实,欧洲的这个变化或裂变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并制约着今日世界的基本现状以及世界未来发展的成败命运。
可以说,自近代起,世界结束了它作为生活世界的历史,进入到后生活世界的发展阶段。
近代之前,各种文化都还处在生活世界的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