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的活用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的活用现象
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大量出现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关字母词的使用规范等问题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文本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等中文媒体为主要语料来源,对常见外文字母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作出考察。字母词在现代语言生活中使用逐渐普遍,且存在词类活用、语义泛化、二次缩略等现象,应在顺应语言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以规范。
标签:字母词活用现象语言规范
一、引言
词汇作为语言中变化最快,最为敏感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应及时地调整自身系统,以更好地满足言语交际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外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一些人在公众场合说话时常在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在一些报刊媒体上也经常出现一些英文字母词,如“PK”“VIP”“GDP”等。汉语中使用字母词虽然不是什么新现象,但作为借用外来语的一种方式,如此大规模地直接引用字母词还是前所未有的。
自20世纪90年代起,陆续有学者发表文章对字母词的定义、构成、读音规范、使用状况、社会接受度等问题展开讨论。《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西文字母词是否违法等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字母词在当代汉语中的存在与发展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目前,字母词不但没有退出的迹象,反而呈现出“大举入侵”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对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的活用现象做出分析,并结合时代因素谈谈活用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字母词的界定
字母词究竟是不是词,是否属于汉语词汇系统。这是本文讨论字母词活用现象的前提。
学界论述字母词的文章很多,但对字母词给出明确定义的却很少。刘涌泉(1994)认为字母词是指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前者如“B超、卡拉OK”;后者如“CD、UFO”。胡明扬(2002)认为像“X光”“γ射线”之类包含外文字母的词可以称为“外文字母词”或“西文字母词”,而像“WTO、DNA、CD”那样的外文缩略语根本不是“词”,只能说是原装外文缩略语。只有像“GB(国标)”和“HSK(汉语水平考试)”那样才能说是“汉语字母词/语”。刘涌泉(2002)将字母词定义为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或希腊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这一定义涵盖了胡明扬所说的“汉语字母词/语”。
关于字母词是否属于汉语词汇系统,沈孟璎(2001)认为字母词是汉语词汇
的组成部分,起到补充汉语词汇的作用。现代语文词典也需要接纳字母词,字母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相反,戴耀晶(1999)指出在汉语当中夹杂外语词是很难持久的,理由是两种语言的语音或文字系统不兼容,外语词必然会汉化。王崇(2007)对字母词在汉语系统中的地位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字母词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还将经受考验,如果经受了时间的考验,留存下来,就会进入严格意义上的“外来词”行列,扎根于汉语词汇系统。
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汇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外部形式。字母词虽然不使用汉字书写,而是由拉丁字母构成,但这并不能成为决定其不属于汉语系统的必要条件。日语中也有大量从印欧语引入的外来词,它们大部分用假名书写,属于日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有些无论从读音还是语义上都与源语言完全相同,这些词在本质上与汉语中的字母词无异,只不过在书写上,假名比拉丁字母更易被人们所接受。曹学林(2000)认为,字母词中的每个字母虽然是源于不同的外语词,但汉语社会中的人一般都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并且从整体上来理解它们的意思。从读音上看,字母词都可以在汉语语音系统中找到相应的读音,意义上又能为国人所理解,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承认它们是汉语词汇。从语用上来说,字母词语和用汉字表示的音译词语在执行言语交际功能时没有什么不同,有些字母词反而还具有简明、精炼、标准化、专业化等特点。
再从词汇学的角度来说,判断一个语言片段是不是词,主要看其是否具有词汇的一般特点。葛本仪(2001)对“词”的定义如下:词是语言中一种音义结合的定型结构,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具体分析字母词,可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语音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是一种定型结构、可独立运用、是一种最小的单位、是造句材料的单位,这些特点综合起来完全符合上述关于词汇的定义,据此可以判定,字母词应属于汉语词汇系统。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字母词从来源上分为外文字母词(如“GDP”“KTV”)和汉语原生字母词(“HSK”“GB”)。本文讨论前者,即从外语中引入的字母词,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从数量上来看,外文字母词比汉语原生字母词多,内部分类也更为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1.纯外文字母词(如“WTO、VIP、GDP”);2.外文字母+汉语语素(如“卡拉OK、SIM卡、BP机”);3.外文字母+数字(如“MP3、3G、18K”)。汉语字母词则相对比较简单,大都是由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而成的,如“GB、HSK、RMB”等。外文字母词的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产生活用现象的机会也就更大。
从词义上来看,很多外文字母词的意义是外来语的一种浓缩。由于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其在源语言中的含义,因此其中也包含了一些与汉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如“AA制”是“Algebraic Average(代数平均)”的缩写,就是“按人头平均分担账单”的意思,这是源于西方文化的一种消费方式。跨专业、跨文化的
特点,决定了外文字母词在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后更易产生活用现象。
从现有语料来看,字母词活用现象主要集中在外文字母词上。对于汉语字母词来说,其表义固定而明确,缺少发生活用的可能性。例如:“PSC”是汉语拼音“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的首字母缩写,是一个专有名词,在意义上已经没有更多可变的空间。相较于外文字母词,汉语原生字母词的普及率较低,发生活用的可能性也较小。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中的文章作为主要的语料来源,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都是我国主流报刊媒体,其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范性,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汉语的使用现状。其二,出版于一南一北的两份报纸在语言风格和文章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差异,第二,《人民日报》语言严谨、规范,语体风格较为正式;《南方周末》因位于广州,更易吸收外来语和港澳台语言中的新现象。部分来自其他媒体的语料,例句后均已标明出处。
此外,本文选取的是已经在报刊媒体上广泛使用的外文字母词,未涉及网络流行语。
四、字母词活用现象分析
本文选择了十余个常见的外文字母词,通过语料重点考察它们在当今汉语中的使用情况。所涉及的活用现象主要包括词类活用、词义泛化、二次缩略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汉语中外文字母词的使用在不断地发展与演化。
(一)词类活用
外文字母词是否能够划分词类还有待商榷。本文借用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原本指代某一具体事物名称的字母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动词义,如“PS”“PK”“AA 制”“Hi-Fi”“Google”。
1.“PS”
“PS”是计算机软件“Adobe Photoshop”的缩写形式,是一个由Adobe Systems 公司出品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一词最早于2002年在《人民日报》中出现,2008年以后缩写为“PS”,并开始产生活用现象。如:
(1)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出版的电子读物《照相馆的故事》以巧妙的故事构思辅以精美的画面,向读者传授Photoshop软件的使用技巧。(《人民日报》2002-11-03)
(2)非突发新闻类金奖作品、组照《为什么不回家》,因作者声明其中错传了一张经过PS(通过电脑软件修改)的图片,主动申请“红牌”,被取消了获奖资格。(《人民日报》2008-02-27)
(3)回忆2004年2月19日PS照片的经过,张亮感觉犹如“鬼使神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