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的民俗学思考
妈祖研学感言作文
![妈祖研学感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b76e1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a.png)
妈祖研学感言作文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妈祖文化的研学活动,收获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感悟。
通过这次研学,我更加了解了妈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深刻感受到了妈祖精神的伟大。
妈祖,原名林默,是中国福建地区的著名海神,也是广泛信奉的民间神祇。
她一生致力于保护海上渔民,传说她能预知海上风云变化,常常为渔民们指引方向,避免灾难。
通过了解妈祖的历史,我意识到她不仅是一个神话人物,更是人民心中象征着慈悲、智慧与勇气的存在。
在研学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妈祖庙,看到许多信徒虔诚地向妈祖祈祷,场面十分感人。
庙里的每一尊妈祖像都精雕细琢,神态安详,仿佛给予每一位信徒无尽的庇护。
我也在这里许下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敢前行。
妈祖的精神让我深刻反思自己。
她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精神让我感动,而她帮助别人、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激励着我面对挑战时不退缩。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希望能够像妈祖一样,关心他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不忘感恩身边的一切。
这次妈祖研学活动不仅让我对妈祖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妈祖的精神将伴随着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妈祖文化实践心得体会
![妈祖文化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5ce705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3.png)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妈祖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已经传承了千余年。
妈祖,又称天后圣母,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海神信仰。
近年来,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妈祖文化的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我对妈祖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妈祖文化的历史渊源妈祖文化起源于宋代,当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航海事业蓬勃发展,渔民们为了祈求海上平安,便将妈祖视为海上守护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妈祖信仰逐渐传播至全国各地,成为我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妈祖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精神。
二、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涵1. 尊重自然:妈祖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在妈祖信仰中,海是生命的源泉,妈祖被视为海神的化身,渔民们通过祭祀妈祖来表达对海洋的敬畏之情。
2. 爱国情怀:妈祖文化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
妈祖信仰起源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但后来逐渐传播至全国各地,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
妈祖信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3. 诚信为本:妈祖文化强调诚信为本,倡导人们诚实守信、恪守道德。
在妈祖信仰中,妈祖被视为诚信的化身,渔民们通过祭祀妈祖来表达对诚信的崇尚。
4. 勤劳勇敢:妈祖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品质。
妈祖信仰起源于渔民,渔民们以航海为生,面对海洋的浩瀚和危险,他们需要具备勤劳勇敢的品质。
妈祖信仰将这些品质融入其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三、妈祖文化的实践体验在参加妈祖文化实践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1. 亲身体验祭祀仪式:在活动中,我们亲身参与了妈祖祭祀仪式。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我们感受到了妈祖文化的神圣和庄严。
祭祀仪式中的每一环节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2. 学习妈祖故事:活动中,我们聆听了关于妈祖的传说故事。
这些故事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良、诚信等。
妈祖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妈祖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ad6c2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5.png)
妈祖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参观妈祖庙时,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人们对祖先崇拜的虔诚之情。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从实地了解妈祖庙的历史渊源,进一步认识到了妈祖文化在海南地区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让我对于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妈祖庙的建筑风格庄重古朴,气势磅礴。
庙内供奉着妈祖神像,供桌上摆满了香炉、果盘以及信徒献上的鲜花和供品。
在庙内,我看到了许多虔诚的信徒跪拜磕头,祈求妈祖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
他们的信仰之心无比坚定,而我也被他们的虔诚所感动。
在妈祖庙内,我还见识到了一些妈祖信仰的习俗和仪式。
信徒们会排队拜谒妈祖神像,烧香祭拜,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在参拜仪式中,舞龙舞狮队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给人们带来喜庆和吉祥的氛围。
参加这些活动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妈祖文化面前,大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妈祖的敬仰和追思之情。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在妈祖庙附近,有很多摊位出售各种特色的小吃、纪念品和民间艺术品等。
我看到了很多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在这里交流、品味美食,相互之间没有国界和审美的差异,大家都团结在一起共同庆祝妈祖的节日。
这让我深感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传统价值的传承有着无比强大的凝聚力。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更加明白了妈祖文化对于当地人民来说是多么重要,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妈祖庙的存在和妈祖信仰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到了对历史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凝聚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我深感自己在妈祖庙社会实践中的收获良多,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见识,更让我对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明传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妈祖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妈祖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db712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a.png)
妈祖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近日的一次社会实践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妈祖文化,并参与了一些相关的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妈祖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海洋生活的影响,也对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结合我所见所闻,分享我对妈祖文化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首先,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感受到了妈祖文化的浓厚历史底蕴。
在福建和台湾的一些地方,我们参观了一些古老的妈祖庙宇和神像,这些庙宇建筑古老典雅,神像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据导游介绍,这些庙宇大多建于宋、元、明等古代,见证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是妈祖信仰的重要场所。
通过参观这些古老的建筑,我感受到了妈祖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信徒对妈祖的虔诚崇拜。
其次,我也体会到了妈祖文化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据了解,在中国南海沿岸地区,妈祖文化是当地居民的重要信仰之一,各种妈祖文化活动和庙会更是举国闻名。
特别是在台湾,妈祖文化更是被认为是其文化的一部分,每年的妈祖诞辰日更是当地的重大节日之一,各种庆祝活动和民俗表演层出不穷。
这些活动和庙会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宗教信仰的慰藉,也成为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一大推动力。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妈祖文化对当地社会生活和经济的重要影响,也认识到了宗教文化在当地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妈祖文化对海洋生活的影响。
妈祖文化是中国南海沿岸地区的海洋文化之一,其核心是崇拜和信仰妈祖女神,以求海上平安和丰收。
在实践中,我了解到妈祖信仰在海洋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渔民和海员都会在出海前前往妈祖庙祈祷,以求安全归来和风调雨顺。
这种信仰和习俗已经深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成为了海洋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妈祖文化与海洋生活的紧密联系,也领悟到了宗教信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妈祖文化社会实践,我对妈祖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妈祖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也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活和海洋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cc757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4.png)
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通过参与妈祖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妈祖信仰对于当地居民的重要意义。
这次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妈祖信仰的内容、观察妈祖庙会的举办过程以及参与妈祖文化传承活动。
首先,妈祖信仰在当地人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对妈祖都充满着敬仰和崇拜之情。
这种信仰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被视为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妈祖庙会是当地居民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人们会在这个时候一起祈福、表达感恩之情。
其次,妈祖文化的传承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
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当地居民举办了歌舞表演、传统戏曲演出、船舶巡游等活动,以此来弘扬和传承妈祖文化。
尤其是表演和演出中的歌曲和舞蹈,能够生动地展现出当地人对妈祖的敬仰和对海洋的依赖。
这些活动不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激励着年轻一代对妈祖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最后,妈祖信仰也对当地社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庙会和其他相关活动,当地人有机会互相交流,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此外,庙会还带动了当地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社区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妈祖信仰与当地社区的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并对当地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次妈祖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妈祖信仰对于当地社区和居民的重要作用。
妈祖信仰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
种文化传承和社会凝聚的力量。
我相信,妈祖信仰将在当地继续发扬光大,为社区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妈祖信仰——妈祖文化的核心思想
![妈祖信仰——妈祖文化的核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2bae0e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6.png)
妈祖信仰——妈祖文化的核心思想妈祖文化的信仰功用从最开始的海神信仰文化发展至今有了更多的信仰功能,这都是现代社会发展所赋予的新的功能。
那么,在现如今的妈祖信仰文化中,其信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店铺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妈祖信仰——妈祖文化的核心思想】1、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大陆和台湾,同根共祖,千余年文化传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意识。
妈祖是中国的“神”,妈祖之爱国也决定了其信众的爱国。
1989年5月6日,200余名台湾同胞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妈祖祖庙;1997年1月至5月,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103天,驻跸36个宫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0万人次的朝拜,在台湾岛内引进了巨大反响。
2002年7月25日,妈祖金身直航澎湖,万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热泪盈眶。
2004年10月21日早上8点,湄洲妈祖金身从莆田市湄洲岛妈祖祖庙起驾,在54位护驾团的陪同下,从长乐国际机场乘飞机飞往澳门,参加第二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
2005年,连战和宋楚瑜先生分别为湄洲妈祖祖庙题词:“神昭海表”,和“圣德配天”。
这就是妈祖信仰的凝聚功能。
如今,妈祖已成为海峡两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征,成为统一祖国,沟通两岸往来的和平女神。
妈祖信仰中的这一功能还将继续发挥作用,直至祖国的完全统一。
2、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
浩瀚宇宙,苍莽无垠,而人却是宇宙的主宰。
尽管因地域,种族,文化根柢的差异,派生出审美观、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但作为“生”的本能,人性对于善恶美丑之认知却趋于大同。
妈祖信仰在诸多方面适应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认同,如扶危济困,治病救人,赐人以平安吉祥等等。
这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更是一种观念的教化。
“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有授,有传。
言则宣,教则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则忘言”(张君房《云笈七签》),当一种理念为民众所接受后,教化则退居其次,而观念(对真、善、美的认同)则生根、开花、结果。
妈祖信俗海洋民俗的认识和理解
![妈祖信俗海洋民俗的认识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087c1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b.png)
妈祖信俗海洋民俗的认识和理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妈祖信俗是中国海洋民俗中的一种重要信仰文化,也是海洋沿线地区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
它源于中国沿海地区,主要流行于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妈祖信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民俗是沿海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它凝聚了人民对海洋的崇敬和依赖。
作为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一部分,海洋民俗既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海洋民俗的研究和传承,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进海洋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妈祖信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海洋民俗的特点和意义两个方面,对这两种海洋文化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其历史渊源、核心价值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海洋文化的认识,提升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视。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探讨妈祖信俗和海洋民俗的知识,以促进民众对这两种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海洋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方式和逻辑结构。
一个好的文章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本文将从妈祖信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海洋民俗的特点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最后对妈祖信俗和海洋民俗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具体的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引言1.1 概述在此部分,将简要介绍妈祖信俗和海洋民俗的基本情况,引起读者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此部分将详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组织框架。
1.3 目的在此部分,说明本文的撰写目的,即希望通过对妈祖信俗和海洋民俗的认识和理解,扩展读者对海洋文化的认知。
第二部分:正文2.1 妈祖信俗的起源和发展在此部分,将详细介绍妈祖信俗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相关传说故事,帮助读者了解妈祖信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妈祖实践心得体会
![妈祖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399c7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3.png)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妈祖信仰源远流长,妈祖作为海上女神,被广大渔民、商贾和船员视为守护神。
近年来,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妈祖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我对妈祖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妈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实践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 妈祖信仰的普及妈祖信仰在我国沿海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每个沿海城市都有妈祖庙。
在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当地的一座妈祖庙,看到众多信众虔诚地祈祷,心中充满了敬畏。
妈祖信仰的普及,使得妈祖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2. 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文化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道德规范和文化传承。
妈祖被尊为“海神”,寓意着平安、善良、勤劳和勇敢。
在实践活动中,我了解到妈祖文化倡导“慈航普渡、救苦救难”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3. 妈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妈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例如,妈祖庙会、妈祖文化节等活动形式多样,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众参与。
此外,妈祖文化还被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妈祖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动漫等,使得妈祖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
二、妈祖实践活动的意义参加妈祖实践活动,让我对妈祖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以下是我对妈祖实践活动意义的总结。
1. 增强民族凝聚力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族信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通过妈祖实践活动,我们共同缅怀妈祖的丰功伟绩,传承妈祖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2. 传承道德规范妈祖文化倡导的道德规范,如慈航普渡、救苦救难等,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些道德规范的力量,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3. 丰富文化生活妈祖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如妈祖庙会、妈祖文化节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98b47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d.png)
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作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信仰在华人社会中具有深厚的影响力。
妈祖信仰源远流长,融入了中国的宗教、道教、儒家等诸多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
作为妈祖的信徒之一,我有幸参与了妈祖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妈祖信仰的精髓和社会意义。
在这次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体会到了妈祖信仰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下面我将结合实践的情况,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妈祖信仰教会人们传统美德。
妈祖被认为是海上保护神,她的故事和传说中体现了坚韧、勇敢、宽容等传统美德。
在妈祖的故乡福建,每年妈祖诞辰都会举行盛大的妈祖庙会,成千上万的信徒涌向妈祖庙,燃烛行香祈福祭神。
他们在参与祭祀的过程中,不仅表达了对妈祖的虔诚,也传承了传统的美德。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也体会到了妈祖信仰对我的影响,它教会我对待他人要宽容、勇敢面对困难、坚韧不拔。
这些传统美德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影响,让我们在社会中更有担当、更有底气。
其次,妈祖信仰传承了陈旧的社会关系,保留了社会和谐。
妈祖信仰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崇拜和信赖,传承了许多古老的社会关系和礼仪。
在妈祖庙会上,我看到了人们排队顿首,燃烛拜拜、互相敬献花茶的场景,这些传统的社交礼仪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也促进了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传统礼仪文化能够让人们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减少了社会冲突,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再次,妈祖信仰也传承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敬重。
妈祖被尊为海上保护神,她的故事中也充满了东海大战、安抚风浪的神奇情节。
在实践中,我了解到妈祖信仰的核心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敬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妈祖信仰传承的海派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谚语:“妈祖观海”,彰显了海派人民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珍惜。
这样的信仰对于我们维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妈祖信仰带来了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妈祖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妈祖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af4ed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d.png)
妈祖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妈祖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介绍妈祖庙是中国福建省的一座重要寺庙,也是中国妈祖信仰的发源地之一。
妈祖被奉为海上之神,被尊为中国渔民的守护神。
妈祖庙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和学习妈祖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过程妈祖庙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分为三个环节:参观妈祖庙、学习妈祖文化、体验渔民生活。
1. 参观妈祖庙妈祖庙是学习和感受妈祖文化的重要场所。
庙里供奉着妈祖的神像,香烟缭绕,人们虔诚地向妈祖祈福。
我们可以在庙内了解妈祖的故事和传说,并且了解到妈祖的精神。
妈祖是一个勇敢、坚毅、无私的形象,她舍弃了自己的幸福,选择为渔民和海上航行者祈福保佑。
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倡导。
2. 学习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是闽南地区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包括妈祖信仰、庙会、音乐、舞蹈等。
通过学习妈祖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福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承。
在妈祖庙,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妈祖文化的展览和表演,如神像雕塑、山歌演唱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参加妈祖文化的体验活动,如插香、祈福等。
3. 体验渔民生活妈祖庙所在的地区是一个渔民的聚集地,渔民是这里的主要职业。
在妈祖庙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还有机会体验渔民的生活。
我们可以去渔村看渔民的捕鱼工具和技术,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
同时,我们还可以亲自参与捕鱼活动,感受渔民的辛苦和乐趣。
三、心得体会1. 了解和学习妈祖文化对我们的意义通过妈祖庙社会实践活动,我对妈祖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妈祖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渔民的精神和价值观。
妈祖像一个守护神,保佑渔民和海上航行者平安归来。
她的无私和勇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倡导。
通过学习妈祖文化,我们可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体验渔民生活对我们的影响在妈祖庙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机会体验渔民的生活。
我去了渔村,看到了渔民的捕鱼工具和技术,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
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c4419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6.png)
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妈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中国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妈祖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特色鲜明的旅游形式,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近期我参与了一次妈祖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妈祖文化,亲身体验了妈祖信仰对于当地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收获颇丰。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传统宗教的一种,最早起源于福建,后来随着福建沿海地区居民的移民,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妈祖被奉为渔民、船工和海员的保佑神,被广大信仰者视为海上的守护神,可以保佑他们安全出海、丰收捕鱼、风调雨顺。
因此,妈祖信仰在沿海地区特别盛行,形成了独特的信仰文化和祭祀活动。
而在福建,妈祖信仰更是深入人心,被奉为“海洋之母”,“东亚之母”,“南方娘娘”。
妈祖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妈祖信仰对于当地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在福建福州和湄洲岛上的考寨村,我看到了这里的居民对于妈祖的虔诚和热情。
他们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妈祖庙会,为妈祖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这些仪式包括舞狮、舞龙、舞虎、放鞭炮等,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而且,在妈祖的庇佑下,这里的村民相信自己会得到各种好运和保庇,所以他们每年都会为妈祖捐款、献香火,表达对妈祖的感恩之情。
在实践活动中,我还了解到了妈祖信仰对于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在福州和湄洲岛上,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参观拜访妈祖庙会。
由于游客的涌入,当地的旅游产业也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来源和就业机会。
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动妈祖文化旅游的发展,加大对妈祖庙会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同时,一些商家也通过制作和销售与妈祖相关的纪念品,提供特色餐饮和住宿服务,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实践活动中,我还与一些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对于妈祖信仰的理解和感受。
妈祖文化研究报告
![妈祖文化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c809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5.png)
妈祖文化研究报告妈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之一。
妈祖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崇拜的海神,袍泽万世,赐福消灾,保佑渔民平安归航。
妈祖文化研究报告主要从妈祖的起源、妈祖信仰、妈祖文化的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妈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那时妈祖被认为是一个名叫林默交的女子,她因拯救了一位溺水的渔民而被尊奉为神明。
妈祖信仰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妈祖文化。
妈祖信仰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非常盛行,如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妈祖庙会活动。
这些庙会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妈祖信仰在当地人的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希望通过妈祖的保佑,获得平安顺利的好运和丰收满盈的捕鱼。
妈祖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妈祖文化不仅体现了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妈祖文化中的神空、神道、祭祀等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崇拜和尊重的传统观念。
妈祖文化还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如孝道、仁爱、和谐等。
妈祖被尊奉为救助渔民的神明,她的形象代表了母亲般的关怀和保佑。
这种关怀和保佑的理念在妈祖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在中国的海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总之,妈祖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妈祖信仰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非常盛行,每年的庙会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妈祖文化体现了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崇拜和尊重的传统观念。
同时,妈祖文化也展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如孝道、仁爱、和谐等。
妈祖文化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妈祖传说中的民俗观念
![浅谈妈祖传说中的民俗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b936d3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7.png)
浅谈妈祖传说中的民俗观念冯昊引言:青岛天后宫的妈祖陈列馆对有关妈祖的传说进行了布展介绍。
展览前言将妈祖文化定义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
参考《对外交流大百科》、《软科学大辞典》中对“文化形态”的解释说明,“传统文化形态”可以大致定义为:具有世代相传特点的一种整体文化系统,包括一系列物质生产过程及成果、精神生产过程及成果等,具有相对独立性。
妈祖文化“相对独立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即是在变化着的经济、政治环境下,被传承延续了一千五百余年之久。
人们将妈祖文化作为一种风俗、习惯或信仰进行传承。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决定对有关妈祖的文献资料做分析研究。
本文将以有关妈祖的传说为主要样本,从这个侧面展示中国传说中的一些民俗观念。
1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是流行于中国古代的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其主要观点是天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这种思想观念在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中主要用于神化君权,但在中国传说中它也成为了一种民俗观念。
主要表现在“天降神力”和“感应上天”两个方面。
1.1 “天降神力”“天降神力”的含义是上天将神奇的力量赋予选定的人。
这种观念通过一定的情节模式在中国传说中得到体现,其情节设计往往是具有超凡能力的传说人物在出生前后有天文异象相伴,以天文奇观的出现说明天降神力于人。
“天降神力”观念在妈祖传说中的具体表现是妈祖(林默)伴随流星红光降生。
关于妈祖的生平,各种文献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天宝年间生人,另说她生于宋朝建隆年间。
目前史料文献较多并有较高认可度的说法是“宋朝建隆年间说”。
青岛天后宫所展示的妈祖生平就是“宋朝建隆年间说”:“‘妈祖’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畔贤良港的一户林姓人家。
她即要降生的傍晚,邻里乡亲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映得岛屿上的岩石红光四射。
她出生后至弥月间均不啼哭,所以父母给她取名为‘林默’。
林默幼时聪颖异常,表现出通贤神女的精神能力。
她熟习水性,精通医道,洞晓天文,善观天气,且有预知休咎之能力……”天空中化为红光的流星在林默出生时将光映照在她的出生地,因此她在日后表现出通贤神女的精神能力被人们认定是理所当然的,反映出“天降神力”观念。
妈祖信俗 海洋民俗的认识
![妈祖信俗 海洋民俗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c3e92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2.png)
妈祖信俗海洋民俗的认识
妈祖信俗,又称天后信俗、天后文化、妈祖文化等,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
妈祖信俗起源于宋代,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它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对于海洋民俗的认识,妈祖信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海洋民俗是指与海洋相关的民间风俗、信仰和习俗。
它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依赖、敬畏和利用,以及与海洋相关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妈祖信俗中,人们通过祭祀、朝拜、进香等方式表达对妈祖的敬意和祈求保佑。
妈祖被视为海洋的守护神,能够保佑渔民的安全和丰收,也能够保佑航海者的平安。
妈祖信俗不仅在中国沿海地区有着深厚的根基,还传播到了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海洋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总的来说,妈祖信俗是海洋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人们对海洋的敬畏和依赖,以及对海上生活的祈求和祝福。
通过对妈祖信
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民俗的特点和内涵,以及海洋文化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妈祖总结范文
![妈祖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f872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2.png)
妈祖总结1. 引言妈祖是中国海神的化身,被尊奉为航海者的保护神。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受到崇拜,妈祖文化也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中。
本文将对妈祖的起源、妈祖文化的发展以及妈祖信仰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介绍。
2. 妈祖的起源妈祖,原名林默娘,是宋朝福建漳州府云霄县的一个妇人。
据传林默娘天生聪慧,喜欢帮助渔民和船员解决困难,并且有超自然的力量。
后来,她去世后葬于南渡江边。
在南渡江附近的畲族居住地,人们建立了妈祖庙来纪念她,并开始崇拜她为妈祖,以保佑人们的航海和渔业安全。
3. 妈祖文化的发展妈祖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
起初,妈祖信仰只是在福建沿海地区流传,后来逐渐扩展到邻近的广东、台湾等地。
妈祖庙成为传承和传播妈祖信仰的重要场所,庙会和祭祀活动成为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妈祖文化融合了民间信仰、宗教仪式、音乐舞蹈、民俗活动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现象。
4. 妈祖信仰的意义4.1 保佑航海和渔业妈祖信仰最初起源于渔民和船员对航海安全的祈求。
他们相信妈祖能够保佑船只远离风浪和海难,使渔民能够顺利归航,捕获丰收的渔获。
这种信仰带给人们安全感,也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4.2 塑造集体认同妈祖信仰不仅仅是渔民和船员之间的信仰,也成为当地社区和民族的集体信仰。
人们通过参与妈祖庙会和祭祀活动,来表达对共同信仰和文化的认同。
这种信仰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地方文化的传承。
4.3 文化交流与交融随着妈祖信仰的扩散,妈祖文化开始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和交融。
例如,妈祖庙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妈祖文化也通过与其他地方宗教和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多元而开放的文化形态。
5. 结论妈祖信仰和妈祖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特色文化的代表。
妈祖以其宽容、和平、祥和的形象,成为人们追求吉祥和平安的象征。
妈祖信仰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有助于保障海洋安全和渔业发展,也为当地社区和文化的传承贡献了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谈谈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涵
![结合材料,谈谈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b0f956d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5.png)
结合材料,谈谈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涵
妈祖文化是中国闽南地区一种深受民众崇拜和尊敬的宗教信仰文化,其精神内涵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守护与救助:妈祖被视为海上之神,她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渔民和船只的安全。
妈祖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之一就是守护和救助。
人们对妈祖的崇拜表达了对海上生活的敬畏与感恩,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的希望和祈福。
2. 家国情怀:除了在船只和渔民的安全上发挥作用外,妈祖也被视为民族和国家的守护神。
妈祖文化强调爱国主义情感,强调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与忧虑。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中国人都会举行盛大的妈祖祭祀活动,表达对家乡和祖国的深情厚意。
3. 互助与关爱:妈祖信仰强调互助与关爱。
在妈祖庙里,信徒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形成了一种亲密的社群关系。
这种关爱和互助精神也体现在信徒与其他人的互动中,无论是在渔民相互合作、互帮互助,还是在妈祖庙里举办的义卖和慈善活动中。
4. 信仰与文化传承:妈祖文化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与信仰相关的文化传承。
这种文化传承体现在庙会、祭祀、戏曲、音乐、舞蹈等各种形式的表达中。
通过对妈祖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人们在信仰上找到了归宿,也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
总的来说,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守护与救助、家国情怀、互助与关爱以及信仰与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这种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信仰寄托、情感支撑和社会凝聚力,并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妈祖信仰看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
![从妈祖信仰看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734e9d979563c1ec4da7167.png)
从妈祖信仰看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9民族学张国平 09033045一、妈祖与妈祖信仰妈祖,是福建话中娘妈的意思,名林默,也是后来朝廷封赐的天后娘娘。
对天后娘娘不呼其名,而称妈祖,是家乡“娘家人”对林默的一种尊崇和亲切称呼。
至于她为何称之为林默,书有记载:莆田“都巡君”林愿之妻王氏“尝梦南海观音予以优钵花吞之,已而孕。
十四月始免身,得妃。
”1“既生之后,却不见啼哭”2“生弥月,不闻啼声,故名默娘。
”3一个满月的婴儿,却从来不哭不闹,这便已经显现了她不同于常人。
后来又记载其聪明颖悟,“八岁就读私塾,辄解奥义”。
善心如流,一副菩萨心肠,常“布席海上济人”、“事乡民以病告”。
深的乡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正是由于她的菩萨心肠,救苦救难,扶危济困,所以她的感人事迹不断为世人所赞颂传扬,经过民间的反复加工和创造,成了一段传扬千年的神话故事,而林默本人也被推崇为后世人们心中的“海上女神”。
妈祖在民间传说中被赋予了解救海难、除寇平患、助人济困、护国保民等神能,其信仰传播迅疾,很快由传说到庙祀、由民间到宫廷、由海岛到内陆、由中国到世界。
在北宋至清末这段帝制时期,妈祖先后被20个皇帝加封了40次,其中清代同治十一年的封号长达64字,即:“护国庇民、妙灵照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嘉佑天后”。
这一封号既概括了妈祖作为海神的主要神能与恩泽,又表明了朝廷对妈祖的敬重。
民间则主要以庙祀的方式表达对妈祖的虔敬,妈祖庙在中国不仅分布在大陆的北起辽宁、南至广东的沿海地区和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等海岛上,而且在内陆的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甘肃等省份也广为分布。
此外,妈祖作为民间信仰早已流布域外,在亚洲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也有妈祖的神宫。
妈祖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妈祖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9025c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8.png)
妈祖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妈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传承,成为福建民俗文化的瑰宝之一。
作为福建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深受当地人民的热爱和崇拜。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妈祖文化,我参加了一次妈祖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入了解了妈祖文化的由来和发展历程,体验了妈祖信仰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相结合的场景,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参加妈祖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之前,我对妈祖文化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之中。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知道妈祖是福建民俗信仰中的一个重要神明,被尊为海上保佑神,主要神传妈祖是唐朝时期的一个普通姑娘,因其善行和能力而被尊为神明。
妈祖庙是人们崇拜妈祖和祈求平安的场所,每年的妈祖诞辰庆典是福建地区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然而,对于妈祖的信仰与实践,我只是听说过,从未亲自参与过。
因此,当我得知能够参加一次妈祖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后,我激动不已。
这次妈祖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我们学校的社团组织提供的,活动时间为一周。
我们一行十人在当地的导游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福州、泉州和漳州等地的妈祖庙,目睹了妈祖信仰与社会现实的和谐共生。
整个活动中,我们分为小组进行观察和讨论,每天晚上还进行了座谈会,以便更好地整理和分享我们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观妈祖庙是这次实践活动的重头戏。
福建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妈祖庙,其中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州妈祖庙是最重要的一个。
福州妈祖庙建于明朝,占地面积较大,可以算得上是全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妈祖庙之一。
庙内供奉有主神妈祖的雕像,还有一些与妈祖有关的历史文物。
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妈祖庙的建筑和历史,让我们对妈祖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而在妈祖庙内,我们亲眼观察到了大量的香客和信徒前来祈福的场景,深感妈祖信仰在当地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还看到了一些香客在妈祖庙内举行祈福仪式,包括烧香、磕头等。
这些仪式在我看来是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它们展示了人们对神明的敬仰和依靠,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自身命运和生活的期盼。
关于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的思考
![关于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98ac88951e79b8969022609.png)
文 艺 生 活 L I T ER A TUR E L I F E
民 族 文
艺
关于传承和 弘扬 妈祖文化 的思考
朱 婷
( 衢 州市文物保护 管理所 , 浙江 衢州 3 2 4 0 0 0 )
摘 要: 妈祖 文化历 史悠久 , 是 中华 民族文化史上一朵绚丽的奇 葩。妈祖文化的社会 意义影响深远 , 推 动 了经济的 发展 、 维护 了国家的安全稳定。妈祖的尽忠爱 国、 仁爱孝悌、 救危扶 困和助人 为 乐精神 , 体现 了中华 民族 的优 秀精 神 文化。我们 需要传播正面的民族精神 文化 , 不断创新和拓展文化载体 , 将妈祖文化发扬光大。
而诞生 , 发源地为我 国沿海 的福建甫 田。 初始阶段由民间 自行发 展, 拥有广 泛的群众基础之后 , 妈祖受 到朝廷 的重视 , 历朝历代 屡次有褒封 , 由最初 的天妃到海上女神之称 。 由最初的民间信仰 发展 为得到官方的认可 , 由开始的民间祭祀逐渐转为官方祭祀 ,
祖 信仰文化的发展是基 于人们对神祗 的信任 ,这与经济交易 的
许 多儒家思想 。一方面 ,妈祖形象所体现 的正是儒家思想 的精 髓; 另一方面 , 在《 天上圣母经》 中提到“ 一 等人 , 忠烈士 , 日成仁 ,
曰取 义; 忠孝廉 、 并节义 ; 百善行 , 孝为先” 等等 。 妈祖文化有效得 汲取儒学 文化 的精髓 , 将其成为 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才得 以受
进 了妈 祖 文化 的发 展 。
三 、各 地 传 承 和 弘 扬 妈 祖 文 化 的 情 况 — — 以 祭 典 为
例
全世界有 4 0 0 0多座妈祖宫庙 , 共有 9座祭祀妈祖 的宫庙 被
列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其 中福建省 4 座, 天津 、 山东 、 江 也被 视为有效 的统治工具。儒学所说 的核 心内容 即是孔子所提 苏 、 浙江 、 湖南各 1 座。 倡的 “ 仁” 思想 , 包括 了“ 孝、 悌、 忠、 信、 礼、 义、 廉、 耻” 等几个方 福建湄洲妈祖祖庙 , 是全世界所有妈祖宫庙的祖庙 , 是世 界
对妈祖文化的认识
![对妈祖文化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6556e5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1.png)
对妈祖文化的认识
妈祖文化是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浙江等地民间信仰的一种精神文化,是以妈祖为中心的神灵文化。
其起源于北宋,形成于南宋,发展于明清时期。
妈祖信仰在福建沿海地区盛行,并逐渐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
妈祖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近千年来一直与我国诸多和平外交活动、海上交通贸易有着密切关联。
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她以“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为核心,通过庙会、习俗和传说等形式表现出来。
妈祖信仰不仅是一种民间信仰,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信俗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妈祖文化作为民间交流的天然平台和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在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深度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妈祖文化已经成为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文化纽带,其信仰从莆田走向世界,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共同的文化遗产。
总之,妈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过对妈祖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海洋文明的精髓,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祖信仰的民俗学思考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以农为本”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思维导向,而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在考察中国的民间信仰习俗时我们会发现,稳定发展的农业社会,是民间信仰习俗和神话产生的温床。
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常表现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层面。
以物质生产而言,从原始的采集、渔猎到后来的畜牧、农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农业与畜牧业历来是中国社会的两大经济支柱,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民间信仰,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之一。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人们独特的思维和信仰观念,产生了民俗信仰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差别。
特别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信仰习俗,更显得丰富多彩。
以往国外学者在谈到中国神话时,认为中国人缺乏想象力,不宜产生神话。
事实恰恰相反,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世界中,它的传承者们凭借想象的翅膀,纵横驰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灵和神话。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和他庞大的神系是最好的证明。
农业社会是产生信仰和神话的温床。
在中国历史上,汉族很早就进入农耕社会。
农业生产是一种定居式的稳定的生产实践,它很容易形成文化的积淀,出现完整的信仰体系。
中国道教对众多神灵的信仰就是在这种稳定的农耕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和形成的,它的影响遍及中国各个地区和众多的民族,也影响到海外华人社会。
相比之下游牧民族的信仰因受生产方式、地域和民族的局限很大,它的影响必然带有地域性特点。
如中国阿尔泰诸民族的萨满信仰,至今还是局限在游牧民族和半农半牧的民族之中,保存着古老的形式。
所以在谈到中国的民间信仰时,关注社会的经济形态,关注信仰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不仅是一个民俗文化大国,而且也是民间信仰大国,信仰体系庞大,文化内涵丰富。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思想的开禁,一向被视为禁区和“封建迷信”的民间信仰活动,开始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和宽容,政府的文化自觉意识也在一步步提升,目前各级政府已经将民间信仰看做是一种社会的文化资源,注意它的发掘、保护、开发和利用。
在宽松的社会背景下,民众的民俗文化意识迅速得到回归,民俗活动显得空前的活跃。
在学术领域,最近几年来,一向轻视民间信仰的宗教学家,也渐渐关注民间信仰,发表了许多文章,出版了许多专著,探讨宗教的起源和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
民间信仰和宗教历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的民间信仰是宗教产生的基础。
但是在过去的研究中却将它人为地割裂开了。
因为以往的宗教学只研究人为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民间信仰被排斥在宗教研究之外。
这就涉及到如何确定民间信仰的性质,即民间信仰是不是宗教?萨满信仰,妈祖信仰是不是宗教?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究竟是什么关系?关于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过去也曾划定过一些界限。
如:1、宗教(指人为宗教)大都有创始人,如基督教的耶稣、佛教的释迦牟尼等;2、宗教有自己的经典,如《圣经》、《佛经》、《古兰经》、《道德经》等;3、宗教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如佛教的寺庙、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基督教的教堂、道教的道观等;4、宗教有专职的神职人员,如牧师、和尚、阿訇、道士等。
而民间信仰是一种松散的、自发的行为。
人们由于信仰的不同,可以去宗教活动场所理神,也可以在家中设置神龛供奉神灵(如在家中供奉观音或关公),甚至可以供奉祖先神。
可以说民间信仰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
为了区别宗教学的研究领域,民俗学在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宗教”的概念。
这一概念日本学者首先使用,是考虑到民俗学与宗教学对待民间信仰的态度不同。
民间信仰肯定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它甚至包括了巫术、禁忌范畴,但是“民间宗教”研究范围又不限于此,它还应该包括人为宗教在民间的传播。
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如云南的傣族信仰小乘佛教,藏族、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佛教在这些民族中的传播,具有全民的性质,成为民间普遍的信仰,渗透到思想、生活的各个领域。
民俗学不能不关照这种现象。
妈祖信仰也是一种民间信仰,因为它不具备一般人为宗教的全部特征,妈祖信仰虽然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但它还是保持着民间信仰的特征,应属于民俗宗教研究的范畴。
中国的汉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民间奉祀的神灵之多无法统计,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这说明中国的造神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以妈祖信仰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造神运动和它的传承特点。
一、巫术信仰是民间造神的孵化器妈祖信仰,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传承历史。
它的影响不止在中国,而且遍及世界许多地域。
这和妈祖的海神神格有着极大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属于海洋文化的一部分。
妈祖信仰能在漫长的过程中,形成庞大的信仰群,说明妈祖精神感召力的伟大。
妈祖信仰就地域而言,遍布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华人居住的地方,也传播到东南亚各国。
这一信仰的主体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
传说的神化无疑给妈祖信仰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这也是中国造神运动的特点。
考察妈祖的生平得知,这一信仰来自民间传说。
首先是传说,然后是传说的历史化和神化,最后形成普遍的妈祖信仰。
目前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妈祖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
传说媽祖的父親林愿,別名惟愨,曾任職都巡檢,世居莆田縣忠門鄉港里村,告老還鄉後隱居莆田縣湄洲嶼東螺村。
母親王氏,生下一男六女。
林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卒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是生活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一位民间女子。
传说还讲妈祖出生的当天傍晚,满屋红光,晶莹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
由于出生满月间从不啼哭,故取名“林默”。
果真如此,妈祖应该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但是,纵观妈祖传说,她的奇异出世的情节,我们在民间传说中经常见到。
妈祖传说的地域性特点,表现在她的神迹常与海事活动紧密相连。
如说她熟悉水性,能驾云飞越大海,拯救海难;在湄洲湾海域遇风触礁蒙难的船只常得她的救助;她善观天象,预知天气变化,能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她还精通医理,能用草药为人治病,救人防疫减灾。
宋人黄岩孙撰《仙溪志》载,当地有所謂仙妃廟三座,其一順濟,其一昭惠,其一慈感,皆巫也。
順濟謂州林氏女,能知人禍福,即妃也。
《宋绍熙蒲陽縣志》,亦稱妃為里中巫。
由上述記載,又可知媽祖本來是莆田縣的一個女巫,“能言人休咎”,“能言人禍福”,死後被廟祀。
可见妈祖的神迹充满了巫术信仰的特色。
这种由巫变神的传说,将巫视为神灵,设庙祭祀的现象在中国是很普遍的。
林默是否真有其人,清代赵翼的《陔余丛考》卷三十五天妃条和《天妃宫碑记》认为妈祖神通广大,非普通女子所能为,不必认为真有其人。
蔡襄《乞相度公海防备盗贼》奏折中认为:“......海上别无巡检”,北宋莆田沿海没有都巡检职务,所以妈祖非都巡检之女;妈祖是普通民女,而非官家女子。
其实在民间信仰中,妈祖是否真有其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在她身上附会的种种传奇和愿望,这才是民间信仰的核心。
巫术是人类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民间造神运动的孵化器。
妈祖信仰最初的形态是巫术的。
林默娘的“里中巫”身份,是妈祖信仰的原始形态。
妈祖信仰产生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下,与海洋渔业生产及其海事活动密切相关。
當時由于航海技術的落後,渔民因海難喪生者不可計數,所以希望有海上守護神庇佑安全。
妈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适应了人们的希求。
她的能言人间祸福,济困扶危、治病消灾顺应了人们的愿望,所以在她死后立庙祭祀。
此后,她的一个个神迹才接踵而至,并将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
所以民间对巫术的信仰是妈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
巫术在中国民间造神活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民间造神的心理历程神是民众心灵信仰的的产物。
当妈祖从巫的信仰中脱胎出来时,她必须要变换一种身份,升华为神。
许多文献记载,妈祖最初不过是一位懂得巫术的普通民女,死后也只是作为莆田地区的地方神加以奉祀的,影响的范围极为狭小。
但是正如民俗的传播规律告诉我们的,作为妈祖信仰风俗的发动者,既然被崇拜的对象已经产生,就会坚信不移,同时他们还会在无形中为妈祖增光添彩,增强她的影响力,将自己创造的神灵的事迹远播出去。
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妈祖显灵的事迹,引起周围地区的关注,于是更多的信徒参与近来,妈祖信仰便像滚雪球似的传播开来。
有些学者认为,妈祖信仰的产生和远播是北宋以来中国海事活动频繁及朝廷加以利用宣传的必然结果。
北宋时期,中国航海业已日益发达,福建沿海已开始成为航海转运的要地,由于海上航行常常遇到狂风巨浪的袭击,航海人普遍产生了祈求神灵的迫切心理,妈祖信仰便应运而生。
这一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的确,沿海居民捕鱼作业只是一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出海求助神灵的保佑属于正常的心理需求;自宋代以来频繁的海事活动,才是妈祖文化形成的客观环境。
中国的水神信仰由来已久。
因为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古代中国人认为水神属阴,应属女性,而妈祖恰巧又是女性中的人杰和航海者最敬仰的一位海神,因此倍受人们的关注。
海事活动离不开水,特别是明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大开,在航海活动中由于信仰心理的驱动,妈祖屡屡显灵。
如《圣泉救疫》讲,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兴化一带发生瘟疫,无药可治,妈祖托梦给白湖一村民,说离海边不远的地下有甘泉,喝了可以疗愈疫病。
第二天群众前去挖掘并取水饮用,果然灵验。
消息传开后,远近的人都来取水,络绎不绝,染疫的人全都得救了,这口井便被誉为“圣泉”。
《神女搭救》传说,北宋宣和初年,莆田人洪伯通有一次航行在海上,突然遇到飓风,帆船差一点覆没,急忙呼神女搭救,喊声刚刚结束,大海突然风平浪静起来,洪氏躲过了灭顶之灾。
《神女救船》传说,北宋宣和五年,宋朝派使者率船队出使高丽(今朝鲜),在东海上遇到大风浪,其中八条船沉了七条,只剩下使者所乘的船还在风浪中挣扎,忽然船桅顶上闪现一道红光,一朱衣女神端坐在上面,随即风平浪静,使者所乘的船转危为安。
使者惊奇,船上一位莆田人告说是湄洲神女搭救。
《托梦建庙》传说,宋绍兴二十七年秋(1157年),莆田城东五里处的白湖地方,有章氏、邵氏二族人共梦神指地立庙,随后验其地果然是吉地,于是建庙,第二年庙建成。
宋绍兴三十年,海寇侵扰,百姓到庙里祈祷,忽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敌畏惧而退。
后敌人又来侵犯,再次显灵威,很多敌寇被官军擒获。
明代是中国航海事业最为辉煌的时期,据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三次船队遇到海寇掠夺和受到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陷害;一次船队为苏门答刺国生擒;三次船队在海上遇到飓风和险情。
每次都说得到妈祖神灵庇护而脱险。
《天妃神助》传说,永乐七年,钦差尹璋出使,同年钦差陈庆等往西洋;永乐十三年,钦差内官送甘泉于榜葛剌国,同年太监王贵等又奉命往西洋;洪熙元年(1425年)乙未,钦差内官柴山往琉球;嘉靖十一年(1532年),钦差给事中陈侃等人往琉球册封;嘉靖三十七年,复遣郭汝霖等出使;均得天妃神助而安全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