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阴潜阳法治疗中风痴呆30例

合集下载

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40例

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40例
参 考 文 献
[ 1 ] 蒋戈利 , 石学敏 , 张存 生 , 等. “ 醒脑 开 窍 法 ” 针 刺 治 疗 假 性延 髓 麻 痹 的 l 临床 及 实 验 研 究 [ J ] . 天津医 药 , 1 9 9 2 , 2 0 ( 3 ) :
1 68 一 l 71 .
无言》 中记 载 : “ 咽喉者 , 水谷 之道 ; 喉咙者 , 气之 所 以上
6 2
陕西 中医 2 0 1 3年第 3 4卷第 1 期
咽, 连舌 本 , 散 舌下 ” ; 足 少 阳胆 经 别 “ 上挟 咽 ” ; 足 厥 阴 肝 经“ 循 喉咙 之后 , 上 入 颃颡 ” 。奇 经八 脉 中 , 督脉“ 自
疗 假性球 麻痹 在 血 沉 方 程 K 值 的改 善方 面优 于单 纯 药 物治 疗 , 说 明针刺 能 明 显 降低 血 液 的浓 稠 性 和黏 滞
学 分析 , 两组 总有效 率 比较有 显 著性 差 异 ( P%0 . 0 1 ) ,
两 组显 效率 以上 比较也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 0 . 0 1 ) , 在 血沉方 程 K值 的改善 方面 优 于单 纯药 物 治疗 , 说 明舌
直接 或间接 与舌 、 咽喉部 相联 系 。关 于舌 咽部 与饮食 、
性 。
少腹 直上 者入 喉” ; 任脉“ 至咽 喉 ” ; 冲脉 其 上 行 的一 支 论 假 性球 麻 痹 又称 假 性 延髓 麻 痹 , 是 由双

出于咽喉 上部及 鼻道 ; 阴跷 脉循 行 “ 至 咽喉 ” 交 贯 于 冲
脉 。综上 所述 , 本 病 症 与 舌 咽部 多条 经 脉 关 系 密 切 。 通 过针刺 舌下 局部可 同 时刺激 多条经 脉 , 疏 通气 血 , 调 整阴阳, 改善吞 咽 困难 、 饮 水作 呛 、 语 言 蹇 涩症 状 。针 刺舌 下 又有局 部取穴 之 意 。舌 咽乃 发音 器 官之 一 ,又 是食 人 之 门户 ,针 刺 舌 下 可 调 舌 体 、 咽 部 之 经气 ,有 利 于症 状的改 善 , 实有 整 体与 局 部相 结 合 之意 ,从 而

温潜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温潜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分 ×1 0 0 %。评定标 准 : 精神症状消失 , 减分率 ≥ 7 5 %为痊愈 ; 精 神症状基本消失 ,减分 率 ≥ 5 0 % 为显效 ;精神症状减轻 , 减分率 ≥ 2 5 %为有效 ;减分率 < 2 5 % 为无效 。
2 结果
数达 1 5 0万 ,P S D的发病率也 随之增高 。据 报道 ,P S D约 占 中风患者 的 1 / 3 ,约 6 0 % 的中风患者在发病 后 2年 内均可 出
《 中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o 卷第2 期( 总 第2 4 8 期) 2 0 1 3 年1 月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温潜 法治疗 中风后抑郁 症疗 效观察
朱 明龙 ① 王润 嵩①
【 摘 要 】 目的 :观察温潜法治疗脑 中风后抑郁症 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中医温潜 法治疗 本病 4 6 例 。结 果:总有效率为 9 1 . 3 %。结果:
中风后 抑郁症 ( P o s t S t r o k e D e p r e s s i o n ,P S D)是 脑 中风
2 0 g 、赤芍 。痰郁 明显者加半夏 1 5 g 、茯苓 1 5 g 、瓜蒌 1 5 g 。 1 周为 l 疗程 ,一段 为 4疗程 。
剂 ( T C A) 、单胺 氧化酶抑制剂 ( MA O I S)为主治疗 ” 。但 因
本组 4 6例患者 均为本 院住 院患者 ,其 中男
2 5例 , 女2 1 例, 年 龄最 大 7 5岁 , 最小 4 0岁 , 平均 ( 5 5 . 1 ±6 . 4) 气 血郁滞不 畅 ,肝气失 其条达 ,神 明失其清展 而情绪低落 , 岁 ,病程 1 . 4 ~ 1 4 . 1 个月 ,汉米 尔顿抑郁量 表 ( H A MD)评 分

“四冲穴”阴中隐阳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36例

“四冲穴”阴中隐阳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36例

针2 0 ai r n 。操作 2 : 金津 、 玉液 , 施 术前 让患 者用 生理 盐 水 漱 口, 带好 橡胶 手套 , 用 夹舌 钳将 患者 整 个舌 体 向上 翻并 顶住 , 暴露 出舌底 部静 脉 , 取0 . 3 0 am×4 r 0 am 毫 r
针, 对 准金 津 、 玉液二 穴快 速点 刺 。
陕 西 中医 2 0 1 5年第 3 6卷第 7 期
9 1 7
“ 四冲穴 " 阴 中 隐阳 法治 疗缺 血 性脑 卒 中后 失语 3 6 例
孙 晓峰 刘 兢 △ 李 雪青▲ 河北 省唐 山市 工人 医院 (唐 山 0 6 3 0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四冲 穴” 阴 中隐 阳 法 治疗 脑 卒 中后 失语 的疗 效 。方 法 : 本 研 究 将 符合 纳入 标 准 7 2例 患者 随机 分 配为二 组 , 即“ 四 冲 穴” 阴 中隐 阳法 治 疗组 及 单 纯针 法 对 照组 , 每组 3 6例 。
例) ; 第 2小 组一 中 风后 3 0 d至 6 0 d ( 各1 8例) 。第 1小 组 治疗 组 1 8例 患 者 中男 性 8例 , 女性 1 O例 ; 平 均 年 龄: 6 o . 7 ±1 2 . 9岁 。对 照组 1 8例患者 中男 性 1 0例 , 女
性 8例 ; 平均 年龄 : 5 7 . 9 ±9 . 1岁 。第 2小 组治 疗组 1 8
两组每 天 治 疗 一 次 , 7 d为 1个 疗 程 , 每 个 疗 程 之
间间 隔休息 1 d , 共 4周 。
例 患者 中男性 8 例, 女性 1 O例 ; 平 均 年龄 : 6 5 . 1 ±1 3 . 8
患者 到就诊 时 之 时 间 , 治 疗 组 和对 照组 内 各 划 分 为 2 小组 。分组 方法 为 : 第 1小组一 中风 后 1 d至 3 0 d ( 各 1 8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及发病
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分析血管性痴呆发病相关因素。

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进行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包括药物、针刺等。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行“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

6周后运用智能及行为检测量表评价疗效。

另外,临床上观察了137例中风病人,其中40例血管性痴呆出现,97例单发中风,对这两部分病例进行各种因素的比较。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 0%高于对照组46. 7%,统计结果表明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 05) 。

临床病因相关因素分析中,具有下列一项或几项因素(内向固执型性格、发病次数≥2次、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额颞项枕丘脑部位的梗死、脑白质疏松)的患者与普通中风患者相比,易发生痴呆(P<0. 05) 。

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于血管性痴呆疾病的治疗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记忆力、定向力与计算力。

与普通中风相比,VD发病的相关因素有:内向固执型性格、发病次数≥2次、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额颞顶枕丘脑(尤其是额、颞、丘脑)部位的梗死以及脑白质疏松。

中风的中医护理

中风的中医护理

脑中风的中医护理中风(脑血管意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在所有疾病中,其致残率高居第一。

中风一旦发病,再发率很高,再次中风的患者预后更差,70-80%常导致严重的致残或死亡。

因此,中风患者预防再发显得特别重要,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噼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似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又“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故称为“中风”,又名“卒中”,“类中”等。

西医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脑血管疾病,均属本证论治范畴。

中风常于急性期病情迅速变化,进而威胁生命。

因此,及时采取救治措施,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把握病情的轻重关系到抢救的成败。

特制定学习计划如下:一、学习脑中风的病理机制、辩证论治二、重点学习脑中风的辩证施护三、脑中风的护理、养生指导、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褥疮护理四、脑中风的功能训练、语言训练五、脑中风的出院指导、用药指导六、脑中风护理的注意事项【病因病机】1、积损正衰:老年体弱,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思虑劳心太过,气血亏损,精气耗散,致使阴亏于下,阳亢于上,阳亢化风,气血逆生,上蒙元神,突发本病。

2、饮食不节:嗜酒肥甘,或劳倦伤脾,或形盛气弱,中气不足,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欲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或肝阳素旺,横逆犯脾,痰湿内生,或肝火内炽,炼液成痰,以致肝风夹痰火,横窜经络,蒙蔽清宫,而见突然昏扑,㖞僻不遂。

3、情志失调:五志过极,心火暴盛:或素体阴虚,水不涵木,复因忧思恼怒所伤,肝阳暴张,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乱逆,心神昏冒,卒倒无知。

4、气虚邪中:脉络空虚,风邪入侵,中于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

本病病位在心(脑)、肝、肾,涉及脾、经络。

病理表现为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严重者则可从实转虚。

中风急性期可分为中脏腑和中经络两类症候。

中经络者无神识昏蒙,病情清浅;中脏腑除经络症状外,常有神识昏蒙,病情深重。

马有凤主任医师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病经验

马有凤主任医师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病经验

马有 凤 主任 医师 , 从 事 中 医 临床 工 作 3 O余 年 , 曾
跟 随石学 敏 院士 、 廉 玉麟 、 刘新 桥等 名老 中 医学 习 中医 和针 灸 。 自从 事 中医工 作 以来 , 以 内经 为理论 指导 , 吸 取各 家 之长 , 对 内科常 见病 的治疗 具有 丰富 的经验 , 对 中风病 的认识 及 见解较 为独 特 , 现总结 如下 。 1 病机 治 法 中风 病 的针 刺 治疗 , 由来 已久 , 历
马有凤 主 任医师 在 内经 《 素问 ・ 至 真 要 大论 》 “ 诸
寒之 而热 者 取 之 阴 , 诸 热 之 而寒 者取 之 阳” 及 王 冰 注 “ 壮水 之 主 , 以制 阳光 ; 益火之源 , 以消 阴翳 ” ; 叶 天 士 《 临证 指南 医案 ・中风 》 中风 病 机 为“ 阳化 内风 …… 精 血衰 耗 , 水 不涵 木 , 木少滋荣, 故肝 阳偏 亢 , 内风 时起 ,
8 6 8

陕西 中 医 2 0 1 3 年第 3 4卷第 7期
名 老 中 医经 验 ・
马有 凤 主任 医师 育 阴潜 阳针 法治 疗 中风 病经 验
张 立华 马有凤 天津 市 宝坻 区中 医医院 ( 天津 3 0 1 8 O 0 ) 摘 要 介 绍 马有凤 主任 医师育 阴潜 阳针 法治疗 中风病 的 经验 ; 依 据理 论“ 阴 阳互根 、 阴阳互 生” 的理
诊断 : 脑 梗塞 , 2级高 血压极 高危 ( 中风 中经 络 肝
肾 阴虚 , 风 阳上 扰 ) 治则 : 滋 阴潜 阳 , 熄 风 通 络 。方 药 : 镇肝 熄 风 汤 加 减 药 物 处 方 : 白 芍 、天 门冬 、玄 参 、龙 骨、 牡蛎、 代赭 石、 牛膝 、 菊 花 、地 龙 各 1 5 g , 龟 版 、僵

老年人脑梗痴呆,就是阴阳两虚!一张方子,补阴补阳,挽回神机

老年人脑梗痴呆,就是阴阳两虚!一张方子,补阴补阳,挽回神机

老年人脑梗痴呆,就是阴阳两虚!一张方子,补阴补阳,挽回神机我们中华民族,最讲究孝道。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深,如何为老人尽孝,保养他们的身体,是很多身为儿女者牵挂的事儿。

但很多时候,老人得病,又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

甚至有些时候,严重的病情会让我们感到绝望。

比如说,老年人多见的脑梗型痴呆吧。

我给大家说个故事。

你看看,这家人和患者的遭遇,你是不是觉得眼熟。

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医案记载姓周,当时是71岁。

大概在10个月之前,家人忽然就发现,他在看报纸的时候,常常倒着拿。

按说,老人家也是个知识分子,看书读报一辈子了,怎么可能故意倒着看报纸呢?与此同时,家人还发现,患者有些时候言语对答不畅,问他什么,他说不出来,所答非所问。

比如说,你问他,晚上想吃点什么。

他却说:“什么啊?没有什么,我还能干什么……”。

这样的事儿,反复发生了好几次。

这个时候,家人就已经觉得不对了。

再后来,患者的问题日益严重。

表情常常呆滞,而且自己总说看不清东西,到了晚上刚刚睡觉,他一骨碌爬起来,大吵大嚷,非说现在已经天亮了不可。

另外,老人家的性格开始改变。

从前相对随和的他,变得比较固执,容易发怒。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每到吃饭的时候,他就把饭菜放在自己身边,只能自己吃,别人不许碰。

家人一看,这不行啊,还是去看医生吧。

到了医院的神经科,经过检查,老人家很快被确诊为“双侧脑梗塞”和“多发梗塞性痴呆”。

怎么办?治吧!西药吃了一大堆,根本不好使。

后来,家人准备带他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弦细而稍数,舌质偏红,舌苔薄白。

整个人表情淡漠,语言表达迟缓,神情呆滞,说话没什么逻辑,情绪不太稳定。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熟地15克,山萸肉、石斛、麦冬、五味子各10克,菖蒲30克,远志6克,茯苓15克,肉苁蓉12克,肉桂3克,制附子6克,巴戟天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7剂以后,脑袋开始清醒,神识有所改变,语言开始变得流利。

自拟滋阴柔肝潜阳方治疗卒中后焦虑症32例

自拟滋阴柔肝潜阳方治疗卒中后焦虑症32例
为总有效率。
文 章 编 号 :0 4— 4 X(0 0 1 2 3 —0 10 7 5 2 1 )2— 1 3 2
【 摘要 】 目的 观察 滋阴柔肝潜 阳方治疗脑卒中后 焦虑症
的 临 床疗 效 。 方法 将 卒 中后 焦 虑 患者 ( 医辨 证 为 阴虚 火 中 旺 、 。 交 型 )5例 随机 分 为 两组 。 照组 3 例 , 心 肾不 6 对 3 以氟 哌 噻 吨美 利 曲辛 片 治 疗 , 疗 组 3 治 2例 , 滋 阴柔 肝 潜 阳方 加 以
自 拟滋阴柔肝潜阳方治疗 卒中后焦虑症 3 例 2
张 富汉 崔 应麟
中图 分类 号 :7 3 9 文 献 标 志 码 : R 4 芍 1 g甘 草 6 。 以上 2, 5, 5, 2, 2, g 药 物 使 用 自动 煎 药 机 煎 煮 , 服 , 日 1 , 2次 口服 。 温 每 剂 分 两组 均
因病机 , 历代 医家论述颇多。肝郁化火必然会上助心火 、 下耗肾
水 , 致 心 肾不 交 , 明 肝 肾 阴虚 而致 心 肾 不 交 是卒 中后 焦 虑 的 导 说 病机 转 归 。 中 医学 认 为 , 藏 血 , 节 血量 , 阴 中 之少 阳 , 喜 肝 调 为 性 达, 主疏 泄 , 系 着 全身 气 机 的活 动 。可 见 肝具 有 调 和 机 体各 项 关 机 能作 用 , 之 勿太 过 和 不 及 , 使 中风 后 , 风 、 火 相杂 , 肝 痰 加之 肝
1 资 料与 方 法
2 2 两组 不 良反 应 比较 .
治疗 组 3 2例 中发 生 睡 眠 障 碍 2例 、
口干 1 例和 胃肠道症状 1例 , 总不 良率为 1. 0 ; 25 % 对照组 3 3例 中发生睡眠障碍 6例 、 乏力 1 、 例 口干 2例 、 胃肠道症状 2例 , 总 不 良率为 3 . 3 。 3 3 % 两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 P .1。

(完整版)中风的辨证论治

(完整版)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

中医认为中风常因本体先虚,阴阳失却平衡,气血逆乱,痰瘀阻滞,肢体失养所致。

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滞脉络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久则患肢枯瘦,麻木不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用什么药效果好?以下是详细介绍:(1)、心肾阳虚型表现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心肾阳虚型治宜滋阴补阳,熄风开窍。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心肾阳虚型方选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芪各30克,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石斛各12克,远志、菖蒲、麦冬、牛膝各10克,五味子、制附子、全蝎各6克。

偏肾阴虚,骨蒸劳热者加桑枝、鳖甲、地骨皮;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仙茅;气虚甚者加党参或人参。

(2)、肝阳上亢型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型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型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生赭石、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丹参各30克;玄参、生地、夏枯
草、生麦芽各15克,黄芩、栀子、川芎各10克,生甘草6 克。

热象明显者加龙胆草、生石膏;头痛眩晕者加钩藤、菊花、白蒺藜;言语謇涩加菖蒲、郁金、天竺黄;肢体麻木,伸屈不利或震颤者加蜈蚣、全蝎、白花蛇;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益气养阴活血补肾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4例临床观察

益气养阴活血补肾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4例临床观察

氢 麦角 碱 片剂 , / , 1mg次 3次/ ; 组 均 3个 月 为 1 d两
他疾病 , 如老年性痴呆 、 路易体病等;2 严重的心肾功 ()
能不全 , 消化性溃疡活 动期 , 活动性癫痫 ;3 诊断为 明 ()
确抑郁症患者 , 汉密顿 抑郁量 表 H D M S评分 > 8分 , 或 有其他精神 障碍 的患者 ;4 存 在干扰药物评价 的其他 () 疾病或其他药物使用者 。
2 8 4
G a g i d c l o r a , e . 0 1 V 1 3 No 2 u n x Me ia u n l F b 2 1 , o . 3, . J
益气养 阴活血补肾法治疗血管性痴呆 3 4例临床观察
余 天 智
( 西壮族 自治 区江滨 医院 , 宁市 广 南 50 2 ) 30 1
两组比较差畀有统计学意义( 00 ) P< .5 。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能力、 认知 能力改善好 于对 照组 。结论 补 肾中药治疗 V D有肯定疗效。
益 气养 阴活血
【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中医药疗法; 益气养阴; 活血补 肾; 甲磺酸双氢麦角碱 【 中图分类号】 R79 1 .3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05 - 0 (0 10 - 4 - 23 34 2 1 )2 2 8 3 4 0 0
主 。笔者 2 0 0 5~20 0 9年采 用 益 气 养 阴 、 血补 肾法 活 治 疗血管 性痴呆 患者 3 4例 , 疗效 满意 , 现报 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诊 断及排 除 标 准 . 血 管性 痴呆 患者 6 8例 , 断 诊
药汤 剂 。太子参 3 、 0g麦冬 l 、 5g五味子 1 、 5g山茱萸 1 、 杞子 l 、 2g枸 5g淫羊 藿 1 、 5g 黄芪 3 、 芍 1 、 0g赤 2g 地龙 1 、 0g葛根 3 、 0g丹参 3 、 地 黄1 、 Og熟 5g制何 首乌

育阴潜阳活血通络法治疗脑梗死35例临床研究

育阴潜阳活血通络法治疗脑梗死35例临床研究
c n o r u . v o d e e t f i i . o t l o p Ha eg o f c so p d r g l
[ y r s Y ynQi y n ; ou ogu ;naci Kewod ] u i a ag Hu x e n lo If t n n T r o
率为 7 . %。差异有显著性 ( < . 。结论 :育 阴潜 阳、活血通络法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法还具有 良好 的调脂作用, 42 8 P 00 5) 其疗效可 能与该法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 、改善微循环 、抗脑缺血 、保 护脑神经细胞作 用有 关。 【 关键词 】 育阴潜 阳;活血通络;脑梗 死
我们于 2 0 0 7年 3月 ̄2 0 0 9年 1月,以育 阴潜阳、活血通 络法 治疗 阴虚阳亢型脑梗死患者 3 ,取得 良好效果,同时 5例
设对 照 组 进 行 疗 效对 比观 察 ,现 总 结报 告如 下 :
2 方

21 治 疗方 法 .
对 照 组采 用 西 医常 规 治 疗 ,拜 阿 司 匹林 10 , 口服 每 日 0 mg
[ s at Abt c]Obet e T vs gt c nclf c t aignac o yY ynQi y n u x e o gu eayMehd : 0 r jc v :oi et ae l iae eto r t frt nb u i a agH ou n l t r . to s7 i n i i sf e n i i n T oh p

1 临床 资料 11一般资料 . 入选者均为我院神经 内科住院患者 ,发病时间均在 一周 以 内,共 7 。以偏瘫伴或 不伴 口眼歪斜、语言不利 等为主要 O例
临床 表 现 ,无 意 识 障 碍 ,经 详 细 询 问病 史 、神 经 系 统检 查及 头

滋阴潜阳汤治疗肝阳暴亢型缺血性中风

滋阴潜阳汤治疗肝阳暴亢型缺血性中风

1356滋阴潜阳汤治疗肝阳暴亢型缺血性中风武秋娣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210029)关键词:滋阴潜阳汤;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疗法2007年5月~12月,采用滋阴潜阳祛痰开窍法治疗肝阳暴亢风痰上扰型缺血性中风61例,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总结于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61例,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52~82岁,平均73.1岁。

所有病人在发病后5小时~14天确诊并开始服药。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符合缺血性中风之肝阳暴亢风痰上扰型。

临床表现如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或不语,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有力。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第三次修订的《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和头颅CT检查结果[1]。

排除标准:除外经检查证实脑肿瘤、脑外伤及血液病等导致脑出血,除外高血压性脑出血或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服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和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完全性判断者。

1.3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用丹参注射液20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 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2周。

在此基础上合用滋阴祛痰汤,其组成:石决明、生牡蛎、代赭石各30g,嫩钩藤、滁菊花、炙龟板各12g,怀牛膝、白芍药、京玄参各15g,胆南星、明天麻、石菖蒲各9g,川贝粉3g(分两次吞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7剂为1疗程,共4疗程。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自身临床症状(包括上肢近端、远端肌力,下肢近端、远端肌力以及综合功能)等比较,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5疗效评定标准按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08-18)中有关中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执行[2]。

采用计分法,主要评定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

评定标准:治疗前满分28分,起点分高不超过18分,其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以百分数表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张学文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学术经验

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张学文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学术经验

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张学文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学术经验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张学文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学术经验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研究学术立治则张教授在繁忙的教学、临床实践中,对中风、脑病、急症、温热病及疑难病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并提出许多新的学术观点,如认为温病的特点是热毒证,可用《千金方》清热解毒十二法:泻火法用青葙子丸和三黄散;益气法用茵陈汤加人参;养阴法用治消渴除肠胃实热方和干地黄汤;辟秽法用太乙流金散;凉血法用犀角地黄汤;疏风散邪法用连翘汤和犀角汤;燥湿法用白头翁汤或地榆汤;祛瘀法则以黄连、犀角与蟅虫、蒲黄配伍;芳香化浊法用五香连翘汤;开窍安神法用紫雪丹等;熄风法用大黄泻热汤;通利法用八正散或地肤子汤等。

并指出因虚致瘀、瘀阻脑络是中风发病之根本,分为先兆、急性发作、恢复、后遗症4期,肝热血瘀、气虚血瘀、痰瘀阻窍、瘀热腑实、颅脑水瘀、肾虚血瘀6证,分别采用清脑通络汤(菊花、葛根、草决明、川芎、地龙、赤芍、胆南星、山楂、磁石、鸡血藤、丹参、川牛膝等)、通脉舒络注射液、蒲金丹(郁金、蒲黄、丹参等)、通腑化瘀法(生大黄、枳实、玄明粉、丹参、川牛膝、桃仁、菖蒲、胆南星等)、脑窍通口服液(丹参、赤芍、红花、茯苓、水蛭、麝香等)、桃红四物汤加鹿角胶、鹿衔草、桑寄生、川牛膝、肉苁蓉、丹参、黄芪等。

内科急症不仅以发病迅速、变化急骤而出现高热、昏迷、谵语、抽风、惊厥、剧痛、癃闭,而且以五脏器官损害而出现的亡阴亡阳、气脱血脱、津液枯竭等危重病证,可采用简便迅速和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具体治法有汗、吐、下、开窍、救逆、祛痰、熄风、解毒、止血、针灸、按摩及外治法。

根据颅脑瘀血与水湿痰浊互阻于脑窍的主要病机,提出“颅脑水瘀”论,属气滞者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丹参、赤芍、红花、桃仁、益母草、川芎、川牛膝、茯苓、白茅根、水蛭、麝香等);气虚者用补阳还五汤加茯苓、白茅根、川牛膝、丹参或水蛭、三七;善用川牛膝、白茅根、茯苓、益母草、泽泻等具有活血利水双向调节作用的药物。

分享一张方子,补阳气,治痴呆

分享一张方子,补阳气,治痴呆

分享一张方子,补阳气,治痴呆俗话说:张飞再猛,也怕病魔。

在健康的人,听到,你身患重病。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如果,告诉你,你会老年痴呆,成为傻子。

恐怕,没人接受,谁愿意成为一个傻子。

现在,我就给大家说一张医案故事。

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老年痴呆的。

从前有这么一个79岁的老人,姓林。

在3年前,老伴儿因病离世。

相信谁遇到这个事,打击肯定一样,非常大。

老伴去世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沉默寡言,也不爱说话,食欲越来越差。

后来,家里人发现,老爷子头脑反应速度越来越慢,平时不爱动,问话也不答,而且顺着嘴角往外流口水,小便也失禁,下肢浮肿。

于是,家里人带着他看去医生。

经过检查,确实为老年痴呆。

当时,西医技术设备有限,还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

然后,找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迟、舌苔白腻、身体淡胖,而且四肢畏寒怕冷。

细问得知,患者耳朵听力明显下降,身体疲惫,面无表情,小便失禁,大便也不成形。

了解情况后,医家开了一张方子——人参(先煎)3克,薏苡仁15克,茯苓15克,熟附子10克,干姜10克,炒白术10克,半夏6克,苍术6克,炙甘草5克,肉桂(后下)3克。

水煎服。

结果,患者在服药9剂以后,下肢浮肿有些消退,饭量见长,大便成形。

其余症状没有明显好转。

医家说原方不便,继续投用1个月,并且嘱咐另服金匮肾气丸。

结果,服药1个月后,患者流口水现象大大好转,小便失禁消失,四肢温暖。

此后,医家又改用金匮肾气丸和四君子汤合方进行加减调养。

一年多后,患者生活可以自理,并且能从事简单的家务。

头脑反应也比以前强了很多,。

这张医案是出自1992年的《中医杂志》。

以补益脾肾之阳来治疗痴呆的案例。

其实,中医角度辨,患者显然属于脾肾阳虚。

肾司二便。

肾阳不足,膀胱失约,所以小便失禁。

肾阳不能温照身体,所以畏寒肢冷。

肾开窍于耳。

肾阳虚,耳窍失养,所以耳聋。

脾主运化。

脾阳不足,运化失常,所以便溏,食欲不振。

唇为脾所系。

脾阳不足,口唇收摄之力不强,所以就流口水。

中医院脑病科(内三科)宣传资料—删减后

中医院脑病科(内三科)宣传资料—删减后

东莞市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内三科(脑病科)东莞市中医院内三科(脑病科)是东莞市首批医学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广东省中医脑血管病(中风)重点专科。

近年来学科建设迅猛发展,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均有了质的飞跃。

本专科秉承我院名老中医及其学术继承人的临床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以“坚持中医为主,中西结合”为原则,形成以中风、眩晕、痴呆等为重点病种、特色鲜明的中西医结合专科。

优势病种1、中风我科对脑病(中风)的治疗,具有中西医结合、整体治疗的特色。

对中风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救治”和“整体康复”方案。

根据我院名老中医何炎燊中风急症之“霸道”理论,实施“宣通三焦法”治疗急性中风,“加减防风通圣散”治疗急性中风之“闭证”等特色疗法。

积极开展脑卒中二级预防,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针对病人体质实施辨证施膳等中医防病保健。

达到“未病先治、已病防变”的效果。

2、眩晕我科根据中医“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理论,传承我院何世东名老中医经验,创立“何氏平肝汤”、“何氏化痰汤”,对风、痰证为主的眩晕疗效良好。

3、痴呆我科根据何炎燊老中医“阴精亏于下,风阳亢于上”的痴呆病机理论,以“育阴潜阳法”对中风后痴呆进行治疗,研制了“滋阴健脑片”,应用广泛,疗效满意。

4、头痛我科提出治疗五法:“祛瘀、熄风、豁痰、泻火、补虚”,善用中药汤剂,配合中医特色外治法进行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5、颤证颤证主要表现为头部及肢体摇动、颤抖。

我科认为“肾精亏虚”为其关键病机,主张以“填精益髓、育阴潜阳”为治疗大法,以“滋阴健脑片”口服,结合中药熏洗、针灸等改善肢体僵硬症状,疗效良好。

中医特色我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临证用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注重中医辨证分析和整体调治。

通过中药汤剂和中医特色疗法的联合应用,达到“内服外治”的目的。

运用中药敷贴、中药封包、中频、针灸、中药熏洗等外治法,实行“上病下治,内病外治”。

创制了白金片、滋阴健脑片等多种院内制剂。

引阳入阴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的疗效观察

引阳入阴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的疗效观察

引阳入阴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的疗效观察雷亚玲,刘飞向,杨海侠,韩祖成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取60例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㊂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再予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临床疗效㊂结果HAMD评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㊂Barthel指数: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㊂PSQI比较: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得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试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㊂试验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的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且病人依从性好㊂关键词:卒中后;抑郁;引阳入阴;气息导引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图分类号:R743 R255.2文献标识码:B d o i:10.3969/j.i s s n.1672-1349.2017.23.034文章编号:1672-1349(2017)23-3053-03卒中后抑郁(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以兴趣减退㊁情绪低落㊁睡眠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PSD病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失眠困扰,严重影响卒中的预后恢复㊂有研究表明:PSD延缓并阻碍卒中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导致病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㊂临床已逐步认识PSD并重视,该病属于我科中医特色优势病种之一,在治疗及护理过程具有中医特色优势㊂运用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障碍伴失眠病人,发现此法对病人情绪及睡眠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 2016年12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卒中后抑郁障碍伴失眠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㊂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7岁~78岁(59.62岁ʃ2.46岁);病程3个月至4年(1.45年ʃ0.79年)㊂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岁~75岁(57.46岁ʃ2.83岁);病程2个月至3.5年(1.32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0),E mail:ia678@引用信息:雷亚玲,刘飞向,杨海侠,等.引阳入阴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5(23):30533055.年ʃ0.38年)㊂两组病人在性别㊁年龄㊁病程㊁既往史㊁治疗前各量表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1.2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2]及‘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中脑梗死及抑郁诊断标准,拟定为: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存在梗死病灶;抑郁障碍发生在1次或多次中风后㊂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ȡ8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评分ȡ60分;③年龄40岁~80岁;④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4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其他严重影响病人生命的原发性疾病;②同时参与其他临床药物试验病人;③依从性差的病人㊂1.5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予心理治疗㊁药物治疗㊁针灸康复训练及改善微循环㊁营养神经,维持水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同时根据病人具体病情进行言语训练㊁吞咽障碍训练等[4]㊂心理治疗每例病人每周进行1次,每次60min,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动机性访谈和问题解决疗法,配合辅助手段如音乐㊁放松训练等;药物治疗遵医嘱予口服帕罗西汀20mg,每日1次;联合口服艾司唑仑1mg,每晚1次;消除病人顾虑和情绪波动;教会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及睡眠习惯㊂试验组在上述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实施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措施,每例病人每日㊃3503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12月第15卷第23期1次,每次15min;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㊂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步骤:推拿头颈部诸穴,指导病人气息引导:随着操作者以缓慢腹式呼吸方式将气缓慢传送到腹部脐下,任腹部自然起伏鼓荡,吸气时腹部充实饱满,呼气时腹部紧张内裹,使呼吸加深加长㊁自然匀细;通过意识将气徐徐吞吐,使呼吸渐缓(保持在12次/min以下)㊁脉率降低,机体气机升降开合调整至最佳状态㊂推拿过程中将所有注意力专注于呼吸,以意念从足底渐次放松直至头部,最后达到形松神静逐渐入睡状态㊂详见表1㊂表1引阳入阴配合气息导引法操作流程①开天门(推攒竹)两拇指以 一指禅 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由眉心按揉至百会约1min②推坎宫双手大鱼际及拇指,自印堂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作分推至太阳穴,约1min③揉太阳以蝴蝶飞手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太阳穴1min④揉百会拇指按或揉百会穴,约1min⑤勾风池压安眠以中指指端由风池穴勾至安眠穴处,按压1min⑥勾廉泉右手中指由安眠穴顺势勾至下颌廉泉穴,以中指指端勾按1min⑦按承浆以一侧食指固定下颌,拇指按压承浆穴,约1min注:以上步骤可根据病人需要重复2个~3个回合,每个步骤推按30次~50次,按揉速度120次/min~160次/min㊂一般在09:00或21:00进行为宜㊂1.6观察指标1.6.1HAMD评分总分<7分为正常;总分7分~ 16分可能有抑郁;总分17分~24分肯定有抑郁;总分>24分为严重抑郁症,最高分52分㊂1.6.2Barthel指数最高分100分,>60分,则生活基本自理;41分~60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中度残疾;21分~40分,日常生活明显依赖,重度残疾;ɤ20分,生活完全需要帮助,完全残疾㊂1.6.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系统评价睡眠质量包括睡眠质量㊁入睡时间㊁睡眠时间㊁睡眠效率㊁睡眠障碍㊁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7个因子,每个因子计分范围0分~3分,总分范围0分~21分,以7分为正常界值,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㊂1.7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拟定㊂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HAMD评分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HAMD评分减少70%~90%;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HAMD评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HAMD评分减少< 30%㊂1.8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㊂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㊁频率及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㊂检验水平α=0.05㊂2结果2.1两组病人HAMD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而Barthel指数高于同组治疗前(P< 0.01);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㊂详见表2㊂表2两组HAMD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xʃs)分组别nHAMD评分治疗前治疗后Barthel指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017.37ʃ3.4512.14ʃ2.431)67.84ʃ4.3578.65ʃ4.731)试验组3017.28ʃ3.391)9.31ʃ1.541)2)66.89ʃ4.761)89.23ʃ4.991)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㊂2.2两组病人治疗前后PSQI得分比较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PSQI得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1);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㊂详见表3㊂表3两组病人治疗前后PSQI得分比较(xʃs)分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012.30ʃ2.071)10.13ʃ1.641)试验组3012.16ʃ2.488.25ʃ1.271)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㊂2.3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详见表4㊂㊃4503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D e c e m b e r2017 V o l.15 N o.23表4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302(25.6)11(30.2)12(23.3)5(21.4)25(83.3)试验组306(37.2)18(37.2)6(20.9)0(0.0)30(100.0)1)与对照组比较,1)P<0.01㊂3讨论PSD是由于生物㊁心理和社会等共同影响,其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严重影响卒中病人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人生活质量[6];西医治疗PSD虽然疗效肯定,存在较大副作用,病情易反复并产生依赖性,且不能长期起效㊂目前,中医采用非药物传统疗法,如针灸㊁耳针㊁穴位贴敷㊁艾灸㊁拔罐㊁刮痧㊁熏蒸特色技术治疗PSD有明显优势,且受到病人信赖与推崇,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78]㊂有研究结果表明:PSD病人抑郁程度改善,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极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9]㊂马佩芬等[10]研究表明,焦虑㊁抑郁等不良情绪与睡眠关系密切,中医认为由于长期睡眠不足,使经络阻塞㊁气血壅滞不畅㊁心神失养等导致出现生理㊁心理及社会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㊂贾耀鹏等[11]运用具有 滋阴清热㊁养心安神 作用的中药辨证治疗,结果发现可明显改善PSD病人失眠症状,并缓解焦虑㊁抑郁情绪,与单用西药比较更易为病人所接受,依从性增加;寐虽由心,心赖肾之上交,上下相济,阴阳交感,互根互济;心肾不能相济,阴不入阳,是以不眠㊂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通过缓和㊁轻微的连续刺激手法按摩头部穴位,使头部经脉气血调畅㊁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得意相交,则使神有所主㊁心神得安,既往研究证实经穴位点压可明显缩短病人入睡时间[1214]㊂目前较少关于引阳入阴配合气息导引法治疗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临床报道及进展[1516]㊂黄凤等[17]将210例不寐症病人给予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与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比较,结果提示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能明显提高失眠病人的生活质量,且方法安全,具有可操作性㊂本研究针对PSD导致的包括肢体功能㊁情志抑郁㊁睡眠障碍及人际沟通障碍等在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下促进改善具有良好效果㊂与运用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治疗PSD病人比较,可明显改善病人肢体瘫痪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Barthel 指数),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可改善PSD病人的情绪障碍,缩短病人入睡时间,维持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㊂本治疗方案无不良反应,避免西医治疗的局限性,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㊂参考文献:[1]Williams LS,Ghose SS,Swindle RW.Depression and other men-tal health diagnosis increase mortality risk after ischemia stroke[J].Am J Psychiatry,2004,161(6):10901095.[2]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5187.[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788. [4]王少石,周新雨,朱春燕.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8):685693.[5]郑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4.[6]彭灵君.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1,49(28):107108.[7]刘斌.卒中后抑郁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23):27792782.[8]武萌萌,王艳,贾跃进,等.失眠的中医非药物传统疗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4):467469.[9]范慧琴,钱敏,孙美珍.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3):188190.[10]马佩芬,史慧敏,金蕾,等.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76178.[11]贾耀朋,鲁皖晋,王磊,等.盐酸舍曲林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111112.[12]何育风,黄锦军,赖耀铭,等.推拿手法治疗失眠49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6):49.[13]李红,任玉珍.中医辨证按摩改善病人不寐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4C):10951096.[14]李洪涛,赫楠,王丽梅.推拿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41242.[15]滕斐,张永臣.针刺加拔罐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20例[J].江西中医药,2012,6(43):3940.[16]梁妮,何青,刘泰,等.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5):17411744. [17]黄凤,张雅丽.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对不寐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C].上海:第2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4:1 5.(收稿日期:20170421)(本文编辑薛妮)㊃5503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12月第15卷第23期。

滋阴潜阳法合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滋阴潜阳法合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滋阴潜阳法合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0-06-01T17:10:22.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娅[导读]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刘娅(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01331)【中图分类号】R271.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3-0263-02 【摘要】目的观察滋阴潜阳法合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选择病例45例,以滋阴潜阳法合交通心肾法组方治疗。

结果治愈9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8.89%。

结论滋阴潜阳法合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肯定,是治疗本病的基本而重要的治法。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滋阴潜阳法合交通心肾法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组症候群,以月经变化、心烦、潮热、出汗、失眠、心悸、抑郁、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等表现为特征。

笔者运用滋阴潜阳法合交通心肾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观察病例45例,均来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门诊患者,患者年龄 40-58岁,平均49岁,病程3个月-5年。

其中未绝经者30例,已绝经者15例。

排除高血压病、糖尿病、围绝经期精神病等,用药前3个月未用过激素替代疗法及相关保健品。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症状除月经失调外,具有失眠心悸,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情志异常等。

2 治疗方法在滋阴潜阳法合交通心肾治法的指导下,选用:生熟地黄各15g、山茱萸20g、女贞子15g、旱莲草25g、枸杞15g、菟丝子15g、龟板先煎20g、珍珠母先煎30g、鳖甲先煎20g、生龙骨先煎30g、川黄连10g、肉桂1g、地骨皮15g、泽泻15g、炒枣仁20g。

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40例

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40例

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40例
马有凤;运宁宁;张立华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3(034)001
【摘要】目的:观察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育阴潜阳针法治疗,1d1次,14天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经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残疾评价量表,大体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结论: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有滋阴潜阳,健脾祛湿,通经活络的作用.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马有凤;运宁宁;张立华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天津,301800;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天津,301800;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天津,301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祛瘀生新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52例临床观察 [J], 金远林;王海燕;周启棣;吴军君;张莉梅
2.马有凤主任医师育阴潜阳针法治疗中风病经验 [J], 张立华;马有凤
3.育阴潜阳醒脑法治疗急性中风195例 [J], 杨秀清
4.育阴潜阳法治疗中风痴呆30例 [J], 张柱权;莫换好
5.温针灸阴经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30例--附温针灸阳经治疗30例对照 [J], 任晓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 临床 证 候 参 考 中 国中 医药 学 会 内科 延 缓 衰 老 专业 委 员 会 制 定
3 讨 论
的 《 管 性 痴 呆 辨 证 量 表 》 S S D 评 分 , 型 中 含有 血 (D V ) 证 肾精 亏 虚
型的 2 4例 . 阳上 亢 1 肝 7例 , 浊 阻 窍 5例 , 血 阻 络 9例 。 精 痰 瘀 肾 亏 虚 、 阳 上亢 各 自 占总 例 数 的 5 %以 上 。 肝 O 12 治 疗 方 法 ( ) 础 治 疗 。参 照 4 0 5年 中 国脑 血 管 病 指 - 1基 20
两 端 。 者 。 精 亏虚 . 神 失 养 , 为 本 ; 者 为 中风 之 病理 产 物 虚 肾 脑 此 实 ( 血 、 浊 ) 蔽 清 窍 , 神失 用 , 为标 。中 风之 后 , 实 之 邪 瘀 痰 蒙 脑 此 标 易 去 , 本 虚之 亏 难 填 , 本病 以 。 亏 虚及 由此 导致 的心 肝 风 但 故 肾精 阳亢 于上 为 主 , 见瘀 血阻 络 、 浊 阻 窍 等证 。《 问 ・ 气 通 天 兼 痰 素 生
≤2 6分 . 当 MMS 1 2 E2 — 6分 为 轻 度痴 呆 : 0 2 1  ̄ 0分 为 l 度痴 呆 ; 1 1
≤9分 为重 度 痴呆 。 ( ) 契 斯 基 ( ahns i缺 血 量表 评 分 , 4海 H c ii ) k 得
分 ≥7分 。 ( 年 龄 4  ̄ 0 岁 。 ( 日常 生 活 能 力 量 表 ( I) 2 5) 08 6) AD > 0 分 排 除 TA及 蛛 网膜 下 腔 出 血 ; 并 失 语 症 等 不能 作 检测 者 , I 合
2 结 果
其论 述 较 少 . 炎 粲老 中 医认 为“ 何 中风 痴 呆 ” 根 本病 机 在 于 “ 的 阴 虚 阳浮 ” 提倡 以“ 阴潜 阳 ” 早期 十 预 。 笔者 采 用 育 阴潜 阳法 , 育 法
治疗 中风 痴呆 . 取得 较 好 疗效 。现 报告 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7 ・ 60
中 国 中医急 症 2 1 年 1 01 0月第 2 0卷 第 1 0期 J T M. c. 0 1 Vo. 0 N .0 E C O t2 1 , 12 , o1
育 阴潜 阳法 治疗 中风 痴呆 3 0例
张柱 权 莫换 好 广 东 省 东莞 市人 民 医院 ( 东 东 莞 5 3 1 ) 广 2 0 8
病. 与现 代 医 学 所指 的脑 血管 性 痴 呆相 类 似 。 医古 代 医籍 中对Βιβλιοθήκη 中1 统 计 学处理 . 5
应 用 S S 1 P S l. 计 软 件 。 量 资料 以 ( s 5统 计 ± )
表示 , 采用 t 验 。P<00 检 .5为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以及 重 要脏 器 衰 竭 者 。其 巾男 性 l 例 , 性 l 8 女 2例 ; 龄 4 ~ 9 年 87
岁 , 均 ( 36 - .4) ; 平 6 .0 96 岁 轻度 痴 呆 1 + 6例 , 巾度 痴呆 9例 , 度 痴 重
呆 5例 : 梗 死 患 者 2 例 , 出血 患 者 9例 ; 脑 1 脑 合并 冠心 病 9例 , 高血压病 1 7例 , 尿 病 1 糖 4例 ; 呆 病 程 ( 73 _ . ) 月 。 中 痴 1. + 4 个 025
11 临床 资料 .
选取 20 o 9年 3月 一 0 0年 7月 东 莞 市 人 民 医 21
经 对 症 治疗 后 症状 缓 解 。
表 1 治 疗前 后 各 量 表 积分 比较 ( , ) 分
院 中医 门 诊患 者 3 0例 , 符 合 ( ) 均 1 既往 有 脑 卒 中病 史 , 经 头 颅 均
中图分 类 号 : 2 52 文 献 标 志码 : 文章 编 号 :0 4 7 5 2 1 ) 0 1 7 — 2 R 5. B 1 0 — 4 X( 0 1 1 — 6 0 0
【 键 词 】 中风 痴 呆 阴 虚 阳 浮 育 阴潜 阳 关
巾 风痴 呆 是 指 继 发 于 中 风 之 后 而 出现 神 思 迟 钝 、 事 善 遇 忘 、 向不 能 、 解 多误 、 算 力 差 等 为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的 神志 疾 定 理 计
影 像 学 检查 证 实 的脑 血 管 病 。 ( 存 在 中风 痴呆 临床 症 状 , 神 2) 如
思 迟 钝 、 事 善 忘 、 向 能 、 解 多 误 、 算 力 差 等 ; 呆 症 状 遇 定 理 计 痴
发 生 在 脑 卒 中 后 3个 月 内 。 ( ) 易 精 神 状 态 评 分 量 表 ( 3简 MMS E)
见 表 1 表 2 ( ) 知 功 能改 善 ,0例 中 显效 1 , 。 1认 3 2例 , 有效 1 3 例 , 效 5例 , 有 效率 为 8 -3 无 总 33 %。( ) 疗前 MMS C S ADL 2治 E、 S 、
评 分 均 有 改善 ( < .5 。( ) 效 与痴 呆 程度 的关 系结 果 示 轻 、 P 00 ) 3 疗 中度 疗 效 佳 而 重度 较 差 。( ) 良反 应 : ( .7 ) 4不 2例 6 % 出现 腹 泻 , 6
论 》 阴 平 阳 秘 , 神 乃 治 ” 说 明 神 机 的产 生 依 赖 于 阴 阳 平衡 日“ 精 ,
的 维 持 。 何 引 起 阴 阳 失 衡 的 冈 素 , 可 导 致 “ 机 ” 去 主 宰 地 任 均 神 失
南 》 行 抗 血 小 板 聚 集 、 制 血 压 、 制 血 糖 、 制 血 脂 、 食 与 进 控 控 控 饮 活 动控 制 等 。( ) 本方 治 疗 。予 自拟 育 阴 潜 阳汤 剂 龟 板 2 g 石 2基 5,
中风 痴 呆 属 中 医学 “ 证 ” 畴 。 因 复杂 , 总 不 外乎 虚 实 呆 范 病 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