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中建史习题集答案汇总
![中建史习题集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ad82a7731b765ce050814dd.png)
一释义1【抬梁式木构架】P42【穿斗式木构架】P43【“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寝宫,后面是市场和民居,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
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开窗户造方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开窗户造方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最后的是总结上面所讲,“有之以为利”这里的“有”可以被解释为有利条件,“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无”可以被解释为使得有利条件发挥作用。
“有无相生”5【三朝五门】P5326【方城明楼】P5337【间架、副阶周匝P536】8【斗栱】P2769【华栱P534、昂P278、抄P534、栿、枋P307/275】10【露明造、草架、彻上露明造、草栿P536、明栿P535】11【梭柱、阑额、普拍枋、绰幕枋、驼峰】P53512【月梁P533 中、卷杀P535上】13【升起】P534上14【侧脚】P535中15【须弥座P203 上、叠涩P357 下】16【叉手P532中、托脚P280】17【斗子蜀柱P533 中、人字拱】18【阙P537 中、乌头门P533 下】19【九踩斗拱P532 中、橑檐枋P537下】20【槽P537下、缝P537 中】21【分心槽P533 上、金厢斗底槽P535 下】22【鸱尾P287/536 上】23【和玺彩画P315 上、.旋子彩画P315 中、.苏式彩画P317 上】24间,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前面临街一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门。
中建史第七版-第一章复习题
![中建史第七版-第一章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99acbdaf1ffc4fff47ac7d.png)
中建史第七版-第一章复习题中建史第七版第一章复习题13级建筑学3班 2016.03.11 题目:苏潼,武安炜,金意,黄超选择题1、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2、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A)A 《营造法式》B 《木经》C 《冶园》D 《工程做法》3、唐宋以前,不属于斗拱的作用(D)A用料大 B布置稀疏C突出结构作用D突出装饰作用4、不属于隋代宇文恺的建筑成就的(B)A观风行殿、行城B编修《营造法式》C隋大兴规划D最早使用建筑模型、比例严谨的图纸推敲方案5、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B)A 小雁塔B 摩尼殿C 飞云楼D 西安钟楼6、(A)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 山西佛光寺大殿B 山西应县木塔C 蓟县独乐寺山门D 河北正定隆兴寺1.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木经》),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佑国寺)塔。
2.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清代用“(斗口制)”作标准。
3.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其中楼阁式砖塔系由楼阁式木塔演变而来。
4.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5.隋唐时期建筑的特点:a.城市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b.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c.木构架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经定型化。
d.建筑的艺术加工真实、成熟,色调简洁明快,门窗朴实无华。
e.斗拱的结构技能极其鲜明。
f.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
g.设计与施工有了进一步发展。
简答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取材方便。
适应性强。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施工速度快。
便于修缮和搬迁。
缺陷:木材越来越稀少。
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2.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书:佛光寺大殿体现出宏伟雄大的唐风。
斗栱尺度巨大,屋面坡度较平缓,柱高与面阔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中建史问答题
![中建史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a6e1790b1c59eef8c7b4a0.png)
1、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特征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取材方便,易于加工,富有自然天趣和人情味。
2)保持构架制原则,以柱、梁屋架等组成的结构骨架与墙体等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内部空间可自由分隔,门窗设置不受限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创造斗拱这一独特的结构形式4)采用模数制的方法,各种构架可标准化批量制作并进行现场拼装,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并有助于各种工作之间的整体协调。
5)有较好的整体结构性能,抗震效果良好。
6)单体建筑标准化,其外观均由阶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屋顶形式为显示建筑特点的重要标志,因此形成外部轮廓特征明显,迥异于其他建筑体系的特质。
7)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
8)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
木构建筑体系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破坏生态环境,不易形成大跨度空间,耐久性、防腐性、防潮性较差,且易于失火。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基址的选择,甚至出现了风水术,讲求与环境的和谐,采用因地制宜的手法来营造建筑。
2、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1)注重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强调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
2)淡于宗教而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古建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社会性。
3)具有“亲地”和“恋天”的倾向,建筑不同于西方的石构建筑体系,不盲目追求高峻而遵循“百尺为形”的人性化尺度,以“和”为美而非以“崇高”为美。
4)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和“实用理性”精神,一般性建筑不求万世永存但求满足现世需要,以木构为主流的建筑传统可以反映这种文化心理,而陵墓、佛塔等一些有永恒含义的建筑则用砖石建造。
5)对“精神居住”的关注基于“物质空间“,物质空间是有限的,而其所表达的文化意境是无限的,后者正是中国古代建筑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6)注重建筑群体的“整体协调“,单体建筑的”个性表达“服从前者”。
中建史试题(附答案)
![中建史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5c6242b307e87101f69680.png)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5.宋代的“材”为C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A 晋B 冀C 苏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中建史简答题主要总结
![中建史简答题主要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b59d1259eef8c75fbfb3e0.png)
建筑历史问答题整理真题部分以课本作为归纳顺序绪论1.木构架建筑能够长期,广泛使用的原因?科技层面和文化层面2.建筑群,庭院组合,并且举例说明3.抬梁式与穿斗式构造4.屋顶形式与等级关系概况5.唐宋建筑的区别与联系20046.清代主要艺术成就20017.就个体建筑而言,明清时期比唐宋时期的建筑有哪些发展?968.中国古代木建筑的技术成就,以唐宋建筑为例(封建中期)95城市建设9.文字和图说明唐长安规划特点和内容以及对国外城市的影响200510.北京城市规划理念200511.评说《考工记》2005 9512.元明清城市变化与统治者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200113.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规划特点以及规划思想上的异同199914.古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的多民族特点199615.封建中期中国城市发生乐什么样的社会变革,引起变革的原因是什么?96 16.明清北京城的略图并说明其规划的特点92 9117.叙述明清北京与唐长安在城市规划上的传承关系18.宋东京在中国城市历史上的地位住宅和聚落19.某地民居为例,比较官式做法与非官式做法的区别98宫殿,坛庙和陵墓20.古代宫殿设计理念(宫殿反映出的哲学思想)2005 200121.天坛设计理念200522.明清皇家陵墓在总体布局上的200423.论述宫殿,坛庙,陵墓在其建筑思想上有什么区别(不同建筑文化意义)98 24.文字和图来说明天坛在总体布局,建筑设计的特点和他们的设计思想94 25.比较唐乾陵与明长陵的特点9426.用文字和图来说明北京紫禁城规划,宫殿建筑的特点以及其设计思想93 27.中国坛庙艺术特色28.比较应县木塔和天坛祈年殿的结构特点29.文字和图说明清紫禁城规划和宫殿状况30.举例说明明清两代皇家陵墓在总体布局,建筑设计方面的情况和他们的特点31.分析唐乾陵和明长陵的特点32.分析明十三陵的艺术特点33.中国古代皇陵的设计思想34.关于晋祠圣母殿要注意宗教建筑35.早期石窟寺的种类特点以及外来影响(让我想起了佛塔)200536.分析天坛祈年殿与独乐寺观音阁结构的异同200137.佛寺布局及其宗教含义199938.列举唐宋明清时期四种不同的佛寺平面说明他们在佛教建筑发展中的地位94 39.我国佛塔产生的经过并说明佛塔种类和特点9340.晋祠圣母殿平立面41.唐宋明清四种不同的佛寺平面,说明他们在佛教建筑发展中的地位??42.佛光寺大殿平立面及其艺术特色43.观音阁平利剖面44.佛宫寺释迦塔的特点(包括结构特点)45.开元寺双石塔,登封嵩岳寺塔,立城神通寺四门塔以及北京庙应白塔的形制46.河北赵县陀螺尼经幢立面47.佛教寺庙和伊斯兰清真寺平面形制的不同园林与风景建设48.颐和园前山水体空间布局延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一书中的什么传统?对这种传统对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的影响加以阐释。
中建史复习
![中建史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ca2d17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a.png)
14、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
(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3)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
祖右礼”,在宫城之前东西两侧置太庙及社稷坛)
2.坛庙分三类:
(1)第一类是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其中社稷坛祭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国土和政权。)
(2)第二类是祭祀祖先。
(3)第三类是先贤祠庙。(例:孔子庙、诸葛武侯祠、关帝庙)
3、住宅构筑类型:①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②竹木构干阑式③木构井干式④砖墙承重式
⑤碉楼⑥土楼⑦窑洞⑧阿以旺⑨毡包
4、不同地区土楼的共同之处:①土楼以祠堂为中心,是客家聚族而居生活的必需内容,供奉祖先的中堂位于建筑正中央;②无论是圆楼、方楼、弧形楼,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章
1、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①以适应地缘(如当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活动为主;②以家族(原始社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2、明清两代,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江南地区的住宅,则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沿纵轴线布置,但方向并非一定的正南北。
2、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早期道观,可以建于元代中期的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为代表。道教的圣地,最著名的有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和山东崂山。
3、我国中土的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两大类型。
中建史(abbs)
![中建史(abbs)](https://img.taocdn.com/s3/m/61b320630b1c59eef8c7b49a.png)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春秋三国南宋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北-隋-唐-五代-辽――元-明-清战国朝金原始奴隶社会封建(前)封建(中)封建(晚)一、原始社会:(六、七千年前~公元21世纪)隧人氏:“用火的开始”天然洞穴(周口店)==>最早的居住遗址有巢氏:“住屋开始”“上者营窟,下者为巢”“构木为巢,冬窟夏庐”伏羲氏:“渔猎之始”618“结绳记事”735建立“数字“概念296三阶幻方“均衡为美”神农氏:“农业之始”(稳定)中国文化纷争时轩辕氏:“华夏之始”龙凤图腾1、建筑类型:◆住宅◆祭祀建筑◆神庙2、建筑结构:①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巢居“构木为巢”②木骨泥墙建筑:(黄河流域)<――半穴居<――人工穴居<――天然洞穴◆墙体多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屋顶往往也是树枝扎结的骨架上涂泥3、建筑材料:◆木、泥◆泥土经火烧陶化以防潮◆仰韶时期出现白灰面,仰韶晚期已有使用(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白灰抹面(室内墙面和地面)普遍使用龙山时期◆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土坯砖4、建筑实例:①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六、七千年前◆干阑式建筑◆我国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技术的实例②陕西临潼姜寨村遗址◆仰韶时期◆居住区的住房共5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小房子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做环形布置。
③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仰韶时期◆分三个区域:南――居住区北――墓葬区东――制陶窑区④郑州大河村F1-4遗址◆仰韶时期◆分隔成几个房间⑤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时期◆白灰抹面、大空间、大跨度⑥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屋遗址◆“吕”字形平面◆一夫一妻制,面积缩小,面积分工,私密性加强◆材料:出现石灰面的广泛使用(防潮)⑦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国最早的神庙遗址⑧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原始社会祭坛遗址◆莎木佳祭坛◆阿善祭坛二、奴隶社会:(BC21世纪~前476年)1、夏:(BC21世纪~BC16世纪)◆夏之前,尧舜之“禅让”制大禹传子不传贤,制国制家不分使中国文化较早地脱离神性(神境削弱)◆祖先崇拜:代替了图腾,神的崇拜◆九鼎:在观念上有神权下降,人的地位提高的倾向2、商:(BC16世纪~BC11世纪)开始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①城市、宫殿:◆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商代宫殿遗址)•“华夏第一殿”•夯土台8cm高,区别高低上下层的方式•封闭庭院、廊院,“庭院格局”突出“门”和“堂”;土木结合“茅茨土阶”形态•永定柱造•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走向定型◆郑州商城:最早的城市遗址◆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羡道: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西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
中外建筑史—中建篇
![中外建筑史—中建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ff5354e53a580217fcfebd.png)
中外建筑史课后习题班级:风景园林171第一章一.填空题:1.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驱是乐嘉藻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机构是中国营造学社二.3.中国营造学社的两位骨干、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是梁思成和刘敦桢。
4.单体建筑平面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间和出廊。
二.判断改错题:1.民间建筑面阔方向的开间数--律取阳数。
(×)2.间在平面中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尽间、梢间。
(×)3.平面为正方形的建筑是正式建筑。
(×)三.名词解释:1.间答:两柱之间的空间;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2.副阶周匝宋代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梁子。
三.简答题:1.出廊的四种做法和等级。
(1)无出廊式--四等(2)前出廊式--三等(3)后出廊式--二等(4)周围廊式--一等2.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型是什么?有哪些优点?基本型:一明两暗优点:(1)提供适宜的居住面积;(2)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3)良好的空间组织;(4)良好的通风采光;(5)可用规整的梁架结构;(6)有利于群组的良好布局。
3.庭院式建筑组群的构成机制有哪两种?画简图示意。
(2)廊院式(1)合院式第二章一.填空题1.台基的四个构成要素包括台明、台阶、月台和栏杆。
2.平台式台明根据包砌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砖砌台明和满装台明。
3.台阶的类别根据做法不同可以分为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和礓礤。
4.台基的组合有垂带石、象眼石和砚窝石三种。
二.判断改错题:1.台明的长宽尺寸要求“下檐出”大于“上檐出。
( ×)2.台明的做法按等级从高到低为须弥座一砖砌台明-满装石作。
(×)3.无论等级高低,台阶的做法中都有砚窝石。
(√ )三.简答题:1.台阶中栏杆的作用是什么?(1)防护安全;(2)分隔空间;(3)装饰台基;(4)丰富剪影;(5)尺度标志。
四.论述题:1.试分析说明台基的作用。
(1)构造功能:防水避潮(2)结构功能:稳固屋基(3)调适构图(4)扩大体量(5)调度空间(6)标志等级(7)独立建坛第三章一.填空题1.抬梁式构架是梁柱支撑体系,靠自重来稳定建筑;穿斗式构架是檩柱支撑体系,靠穿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中建史复习01
![中建史复习01](https://img.taocdn.com/s3/m/d2aa5b5de518964bcf847c5d.png)
简答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过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经历了哪几朝代?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1、原始社会阶段(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原始人群阶段、母系社会—仰韶文化、父系社会—龙山文化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前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中期)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后期)元、明、清2 考古发现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在哪个朝代?遗址在何处?有什么特点?默画平面图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出现在陕西岐山凤雏村的西周建筑遗址。
其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
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
前堂与后室间用廊子连接。
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
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
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
屋顶已采用少量的瓦。
3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在哪个朝代,为何图?有什么特点?最早的总平面图是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中出土98cm*48cm*1cm的“铜版错银兆域图”。
推测制图年代为公元前308年,距今2300余年。
是按一定比例绘制的。
表示了陵墓的总平面布置:王、后、夫人五墓横列,墓上各有享堂,五堂立于同一土台上,其外有两道宫墙环绕。
4 汉代建筑方面的成就是什么?1木架建筑渐趋成熟,斗拱普遍使用。
2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3西汉时,都城长安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有很大发展,说明石窟有几种类型,并举出几个实例1、塔院型:以塔为石窟中心的石窟,将窟的中心柱刻成佛塔形象例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2、佛殿型:石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的石窟,例如山西太原天龙山第十六窟3、僧院型: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在石窟中放置佛像,周围凿若干小窟,每个窟供一僧打坐,例如敦煌第285窟6隋唐长安都城建设有何特点?1、总结各朝经验,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1)宫城居中、对称布置(2)城郭制度、三套方城(3)封闭里坊制(4)独立设市2、总结我国建筑群体及城市布局的经验,明显加强城市中轴线的作用,突出城市的主体建筑,是道路、市场对称,使城市布局完整统一。
中建史答案
![中建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90815d804d2b160b4ec0bf.png)
中建史答案名词解释1.明堂——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2.干栏——上层住人、下层圈畜的房屋,一般用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下层无遮拦,史书上称为“干栏”。
3.盘龙城——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
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积75400平方米。
遗址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民居点和小型墓地。
4.姜寨——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
位于陕西临潼临河北岸。
5.天井——宅院中房子和房子或房子和围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院落6.廊院——用廊子连成的院落。
7.生起——当心间柱高不动,次间,梢间,尽间檐柱相对当心间檐柱依次升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使檐口形成一条缓和的曲线,屋脊也用生头木将脊樽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8.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斗拱最下层构件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为斗口。
在已经模数化的中国古建筑中,斗口是带斗拱建筑各部位构件的基本模数。
9.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由于施工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10.坞壁——中国古代为防御而修建的小城堡﹐又称坞堡﹐前后开门﹐门上和堡的四隅建有楼橹﹐略如城制而规模甚小﹐城内有住宅或屯兵。
11.槐衙——指古代长安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高大气派,人称“槐衙”。
12.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13.都料——汉唐时期,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作"都料"。
14.马面——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墩台称为“马面”。
书P5115.砖细——是指将砖进行锯、截、刨、磨等加工的工作名称16.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
中建史提纲答案
![中建史提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1195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4.png)
中建史提纲答案华侨大学中国古代建筑史纲复习提纲(2011年)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生土建筑体系(窑洞式建筑,土墙平顶、土胚拱顶式建筑),石构建筑体系(碉楼式建筑),毡包式建筑体系(蒙古包),木构架建筑体系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抬梁式木构架—多见于北方柱子上搁置梁头(有斗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栱上)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穿斗式木构架—多见于南方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井干式木构架—东北、西南等林区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受木材长度限制之故,通常面阔和进深较小干阑式木构架—炎热潮湿的山区或水域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生活层架空,防潮、防虫蛇野兽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优点:1.取材方便,易于积累储备材料2.工期短,易施工3.便于修缮、搬迁、扩建4.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5.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6.适应性强(气候、地形、功能)缺点:1.木材消耗量大,致使生态环境恶化2.易遭火灾、腐蚀(白蚁)、腐朽3.简支梁体系,空间体量和功能受限4.存在技术局限4、庭院的作用及其多元功能作用:营造宁静、安全、私密的生活环境方便采光、通风、排泄雨水提供室外活动场所种植花木,美化生活多元功能:空间聚合、气候调节防护戒卫、场所调适礼仪伦理、审美怡乐自成天地、引入自然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1.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多为单数)柱网和结构布置简洁明确2.真实暴露梁架、柱子等部件,结构可见3.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4.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建筑外观须和平面、结构同时考虑:-决定进深时要考虑屋架梁长度和檩条数量-画立面时要确定剖面梁架,得出屋顶高度。
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官式建筑:工官掌管建造官员统一掌管设计、预算、施工等建造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建筑式样统一,无地区差别性人力、财力、技术集中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平民间建筑: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因地制宜,地方特色鲜明建筑式样变化多端呈现我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面貌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李诫:宋,字明仲,官至“将作监”,编修《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为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颁行的一套规范。
中建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建史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82c5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b.png)
中建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建筑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B2. 下列哪个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作?A. 故宫B. 秦始皇陵C. 颐和园D. 大雁塔答案:A3. 我国最早的建筑材料是什么?A. 石头B. 木材C. 陶土D. 竹子答案:C4. 下列哪个朝代对中国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A. 春秋时期B. 宋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C5.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黄土夯筑”主要用于建造什么?A. 宫殿B. 寺庙C. 房屋D. 防御工事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四合院是以什么形状的庭院为中心的?答案:方形2. 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是“飞檐”,飞檐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遮阳避雨3. 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檐口装饰是什么?答案:斗拱4. 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双层建筑形式,又被称为什么?答案:重檐式建筑5. 中国传统建筑常使用的红色屋顶,代表着什么含义?答案:吉祥和繁荣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和石材为主要材料,在结构和布局上讲究和谐与均衡。
其特点包括飞檐、斗拱、黄土夯筑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古代、中古代和近代三个阶段的演变。
古代的建筑以殿堂庙宇为主,如故宫;中古代的建筑注重寺庙和园林的建设,如乐山大佛和颐和园;近代建筑则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2. 中国古代建筑中所重视的“气势”和“意境”分别是指什么?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建筑的气势和意境。
气势指建筑在视觉上所表现出来的庄严、威严和宏伟的感觉,通过建筑整体布局、高度、厚重的梁柱等元素来体现。
意境则是指建筑所营造的一种情调和艺术感受,通过建筑的造型、装饰、材料等来表达。
3.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风水”理念对建筑的布置和设计有何影响?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也在建筑中有着重要作用。
风水理念认为地理环境和方位对人的生活和命运有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周围环境的气场和地理特点。
中建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建史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8506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b.png)
中建史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下列哪位皇帝是中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a) 中建永帝b) 中建文帝c) 中建景帝d) 中建武帝答案: a) 中建永帝2.中建史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a) 春秋战国b) 秦汉三国c) 隋唐五代d) 宋元明清答案: a) 春秋战国3.中建史学家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a) 《左传》b) 《史记》c) 《春秋》d) 《战国策》答案: c) 《春秋》4.以下哪位历史人物在中建时期活动?a) 孔子b) 刘备c) 韩信d) 王羲之答案: a) 孔子5.中建时期的经济发展以什么为主?a) 冶铁业b) 农业c) 商业d) 渔业答案: b) 农业第二节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中建史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答案: 中建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53年,相当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中国诸国的兴起。
中建时期的特点是战国割据、百家争鸣、思想繁荣等。
2.战国时期的军事兵器有哪些进步和发展?答案: 战国时期的军事兵器进步与发展非常显著。
出现了重要的兵器如战车、弓箭、长矛、戈、钺等。
战车的使用使得军队在战场上具备了更高的机动性和火力。
弓箭的制作和使用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增强了射程和穿透力。
此外,长矛、戈和钺等近战武器的改进也使得战士们在近战中更具优势。
3.中建时期的哪位思想家提出了“寡人之国无以为君”的政治主张?答案: 中建时期的思想家韩非提出了“寡人之国无以为君”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君主应该通过合理的政策和制度来统治国家,在内政和外交上追求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个人兴趣。
第三节论述题请结合中建史的时代特点,简要论述中建时期的思想繁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中建时期的思想繁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家和学派相互竞争和较量。
这种思想的多元性和辩论的激烈性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建史复习
![中建史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3e0acf14693daef5ef73d49.png)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一、中国古代建筑概况1、我国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3、中国古代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群组织、园林设计、民居、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有卓越的创造,形成一种成熟、独特的体系。
二、中国古建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阶段(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阶段是建筑形成的初期。
历经原始人群阶段,母系社会—仰韶文化,父系社会—龙山文化。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我国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
这个时期城市、宫殿建筑从产生到发展。
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春秋。
我国奴隶社会建筑特点:(1)城市、宫殿、陵墓建筑形成并在平面布局上已形成了均衡对称(2)、形成了木构架外观形式及固有特征(3)、建筑制度、工官制度建立(4)、建筑施工方法上的手段五法:“矩定方、规定圆、绳定直、水定平、垂定正。
”(5)、建筑材料:瓦、砖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前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在奴隶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城市、宫殿建筑,并且园林建筑、佛教建筑出现。
(中期)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后期)元、明、清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较迟缓,各时期建筑发展虽缓慢、但均有所进步。
各朝代概况商特征: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阶段。
主要成就:1、甲骨文2、青铜器3、木构建筑、夯土技术城市遗址:1、成汤都城—西亳 2、郑州商城3、湖北武汉黄陂县盘龙城 4、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宫殿遗址:1、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这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规模较大、较规整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表示中国传统的院落建筑群开始定型。
中建历史整理
![中建历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ed6947e45c3b3567ec8b95.png)
⑦公输班:春秋时期即东周,鲁国著名木、石匠师。
⑧瓦当:始见于周,瓦垄在檐口处的勾头。
第四章的重点内容与复习题
一、识图(之一):
注:识图的要点是:①图名②产生的朝代③所在地名④主要形体(造型)⑤它的空间特征或象征意义。
二、解释名词:
1兵马俑坑2兆域图3齐都4长乐宫5闾里6霸城门7辟雍8墓阙9藻井10石窟11黄肠题凑12如意栱13茂陵14表15辟邪16高台建筑17秦始皇陵18浮屠19砖拱20建康21邺城22
29抄:华栱出挑称“抄”;有“单抄”、“双抄”“三抄”的说法。
30板门:隋唐以前多用板门,一般为拼版木门。
31栌斗:宋《营造法式》中称一组斗栱为一朵;每朵斗栱最下边的大垫块称栌斗;
32额枋:位于柱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南北朝以前置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可两根叠用,下边的叫由额,其中间用由额垫板。
4.解释下列名词:大房子;木骨泥墙;半穴居;庐;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半坡遗址;长安县客省庄半地穴住宅遗址。
大房子:旧石器时代晚期北方仰韶文化中氏族首领、老、幼、病、残等非对偶夫妻使用的公房。
木骨泥墙:内木柱密排,编制、捆扎,敷以草泥。
半穴居:,平面方形,园角,直壁,穴深800mm ,室内对称地支上二~四裉柱子,中央有个圆形大火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部分习题答案
1、长江流域的建筑形式为(A)
A干阑建筑
B木骨泥墙
C毡包
D穹顶建筑
2、清真寺属于(C)
A土墙平顶
B土坯拱顶
C穹窿顶
D帆拱顶
3、(B),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A拜占庭建筑
B中国建筑
C希腊建筑
D罗马建筑
4、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D)A干阑
B毡包
C井干
D窑洞;
5、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6、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7、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8、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A )
A、《营造法式》
B、《木经》
C、《冶园》
D、《工程做法》
9、不属于木构架的建筑优点(D)
A取材方便
B适应性强
C轻质抗震
D不耐虫蛀
10、唐宋以前,不属于斗拱的作用(D)
A用料大
B布置稀疏
C突出结构作用
D突出装饰作用
11、不是按斗拱的位置分的(C)
A柱头铺作
B补间铺作
C室内铺作
D、角铺作
12、当建筑物非常高大而出檐相应加大时,斗拱出挑的距离也要相应(A)A加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都不是
13、不属于中国古代屋顶的特色(C)
A富有弹性的檐口曲线
B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
C平屋角以及硬山
D灿烂夺目的琉璃瓦
14、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C )A、宇文恺
B、李诫
C、蒯祥
D、也黑迭尔
15、天坛的屋项形式是( C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攒尖式
D、复合式
16、天安门的屋项形式是( B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复合式
17、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木塔)的高度约为(C) 米。
A、57
B、67
C、77
D、87
18、宫殿、衙门、公馆、军营及仓库属于那类建筑(A)
A官式建筑
B礼制建筑
C教育建筑
D市政建筑
19、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建筑属于那类建筑(A)
A园林与风景建筑
B礼制建筑
C教育建筑
D市政建筑
20、城楼、墩台等属于那类建筑(A)
A防御建筑
B礼制建筑
C教育建筑
D市政建筑
21、不属于隋代宇文恺的建筑成就的(B)
A观风行殿、行城
B编修《营造法式》
C隋大兴规划
D最早使用建筑模型、比例严谨的图纸推敲方案
22、不属于中国古代工官的是(C)
A隋代宇文恺
B明代蒯祥、徐杳
C鲁班
D宋代李诫
23、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24、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安阳洹北遗址
25、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 )
A、青龙
B、白虎
C、朱雀
D、玄武
26、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B )A、小雁塔
B、摩尼殿
C、飞云楼
D、西安钟楼
27、( A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蓟县独乐寺山门
D、河北正定隆兴寺
28. 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A、布达拉宫
B、普陀宗乘庙
C、雍和宫
D、席力图召
29.属于圆屋顶的形式是(B)
A歇山式
B圆顶式
C庑殿式
D卷棚式
30. 不属于建筑的单体分为三部分(C)
A屋顶、
B屋身、
C柱基
D基座
第一章习题答案
31、其遗址最早出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的是(A)文化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半坡文化
D河姆渡文化
32、“名黑陶文化,一般是黑色陶器,硬度大,较薄,因其遗址最早出现于山东历城龙山而命名”指的是(B)文化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半坡文化
D河姆渡文化
33、姜寨遗址属于(A)文化的代表。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半坡文化
D河姆渡文化
34、巢居多现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A)等原始文明中。
A河姆渡
B半坡
C仰韶
D龙山
35、不属于穴居的描述的是(C)
A以上周围为“木骨泥墙”
B屋顶和墙壁的结合类似后来的歇山式
C是干阑式的原形
D房屋平面布局以火塘为中心
36、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宫殿建筑(A)
A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阿房宫
C长乐宫
D未央宫
37、宫殿建筑和封闭庭院的首次出现的朝代是(A)
A夏
B商
C南北朝
D西周
38、“副阶周匝”首次出现在(B)朝代
A夏
B商
C南北朝
D西周
39、四合院建筑产生在(D)朝代
A夏
B商
C南北朝
D西周
40、不属于三国、晋、南北朝当时突出的建筑形式(D)A佛寺、
B佛塔
C石窟
D宫殿
41.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 )
A、春秋淹城
B、曲阜鲁故都
C、燕下都故城
D、东汉洛阳。
42. 西安大雁塔属于(A)形式的塔
A楼阁式塔
B密檐式塔
C单层塔
D多层塔
43.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属于(B)形式的塔
A楼阁式塔
B密檐式塔
C单层塔
D多层塔
44.属于单层塔的是下列哪种(D)
A西安大雁塔
B河南登封法王寺塔
C西安小雁塔
D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塔
45. 砖木混合结构的塔(B)
A南京栖霞山舍利塔
B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杭州闸口白塔
D南汉广州光孝寺双子塔
46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A) A河南开封国寺塔
B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杭州闸口白塔
D南汉广州光孝寺双子塔
47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B) A河南开封国寺塔
B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
C杭州闸口白塔
D南汉广州光孝寺双子塔
48. 我国唯一木塔(D)
A河南开封国寺塔
B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
C杭州闸口白塔
D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49. 没有参与元大都建设的(C)
A刘秉忠
B黑迭儿
C宇文恺
D郭守敬
50. 不属于明代建筑成就(D)
A砖已普遍使用,砖的质量和加工技术都有提高。
B琉璃面砖、琉璃瓦质量得以提高
C形成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D建立了元大都
51样式雷是在哪个朝代提出的(B)
A明
B清
C夏
D商
52《考工记》出自哪个朝代(C)
A夏
B商
C西周
D南北朝
53.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出自哪本书(A)
A《考工记》
B《园冶》
C《营造法式》
D《永乐大典》
54不属于春秋时成就(B)
A高台建筑兴起
B墓结构技术精良
C瓦得到普遍使用
D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55秦代的建筑宫殿都有哪些(D)
A未央宫
B建章宫
C长乐宫
D阿房宫
56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密檐式砖塔(A)
A河南开封国寺塔
B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杭州闸口白塔
D南汉广州光孝寺双子塔
57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出现在(C)朝代
A清
B明
C隋
D唐
58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最早(A)
A单层石塔
B单层木塔
C密檐式砖塔
D密檐式木塔
59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 )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60.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
A、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
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安阳洹北殷墟遗址
识图题(绘图题)
1、写出下图所示对象的名称、朝代、地点
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平面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平面隋唐洛阳总平面
唐长安总平面明清北京城总平面河北赵县赵州桥(安济桥),
隋明清北京故宫鸟瞰明清北京故宫午门
2、给下图填空
第一排:重檐庑殿、
庑殿、歇山
第二排:卷棚、悬
山、圆攒尖、四角
攒尖
第三排:硬山
3、写出下图所示的结构形式
叠梁式穿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