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各地高考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3(含答案解析)

13(2018广东茂名一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物体的温度升高,表示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C.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答案:B14(2018广东茂名一模).如图所示,一开口向右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气缸中间位置有一挡板,外界大气压为P。
初始时,活塞紧压挡板处。
现缓慢升高缸内气体温度,则图中能正确反应缸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的P—T 图象是答案:C33.(2018江西景德镇二检).【物理—选修3—3】(15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两个物体只要温度相等,那么他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相等;B.在自然界能的总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C.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D.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E.1kg的0o C的冰比1kg的0o C的水的内能小些(2)(9分)如图所示,A、B气缸的长度均为60cm,截面积均为40cm2,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
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
原来阀门关B ACD闭,A内有压强P A=2.4×105Pa的氧气.B内有压强P B=1.2×105Pa的氢气。
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求:Ⅰ.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Ⅱ.活塞C移动过程中B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假定氧气和氢气均视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33答案(1)ACE(2)解:对A部分气体有P A LS=P(L+X)S对B部分气体有P B LS=P(L-X)S可解得X=20cm P=1.8x105Pa活塞C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外界对B中气体做功,而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内能不变,故B中气体向外界放热2(2018上海青浦区期末)、下列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车床上车刀切削工件后发热 B.擦火柴时火柴头温度升高C.用肥皂水淋车刀后车刀降温 D.搓搓手就会觉得手发热答案:C3(2018上海青浦区期末)、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1℃,也可以说温度升高1KB.温度由摄氏温度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T升至2TC.绝对零度就是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为零时,用实验方法测出的温度D.随着人类制冷技术的不断提高,总有一天绝对零度会达到答案:A10(2018上海青浦区期末)、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先发生等容变化,接着又发生等压变化,能正确反映该过程的图像为下列图中的()答案:A18(2018上海青浦区期末)、如右图所示,上端封闭的玻璃管插在水银槽中,管内封闭着一段空气柱l,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若使玻璃管绕其最下端的水平轴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和管内气体长度l将()A.h增大 B.h减小 C.l增大 D.l减小答案:BD3(2018上海松江区期末).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C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 0(平衡位置)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D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答案:C4(2018上海松江区期末).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可点燃艾绒。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BWA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如图2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随着两个分子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答案:ABCD解析:答案 B解析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但斥力变化比较快,r=r0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r<r0,引力小于斥力,合力为斥力;r>r0,引力大于斥力,合力为引力,选项A、C错误,B正确.若r<r0,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选项D错误.2.(2012·浙江卷)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 、b 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B .a 、b 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C .b 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 点多一次D .b 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 点少一次答案:ABCD解析:解析:在横波中,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选项A 错误;相差一个波长的两质点的起振时刻刚好相差一个周期,选项B 错误;前一质点总是带着后一质点振动,所以b 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a 点少一次,选项D 正确,C 错误.答案:D3.(2013·四川树德中学高三3月月考)如图所示,一细束由黄、蓝、紫三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a 、b 、c 三种单色光,∠A 大于c 光在棱镜中的临界角而小于b 光在棱镜中的临界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光为紫光B .在三棱镜中a 光的传播速度最大C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用a 、b 、c 三种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c 光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最大D .若复色光绕着入射点O 顺时针转动至与AB 面垂直时,屏上最终只有a 光答案:ABCD解析:解析:根据黄光、蓝光、紫光的折射率关系知,a 光为黄光,选项A 错误;由n =c v知,a 光在三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大,选项B 正确;由条纹间距Δx =L dλ知,c 光波长小,亮条纹间距小,选项C 错误;由于∠A 大于c 光在棱镜中的临界角而小于b 光在棱镜中的临界角,所以当复色光绕着入射点O 顺时针转至与AB 面垂直时,光线从三棱镜射到AC 面上时,只有c 光的入射角大于其临界角,即只有c 光发生全反射,屏上最终有a 光和b 光,选项D 错误.。
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含解析)

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含解析)专题目录专题01 ······物理常识单位制专题02 ······直线运动专题03 ······相互作用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05 ······曲线运动专题06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07 ······功和能专题08 ······动量专题09 ······静电场专题10 ······稳恒电流专题11 ······磁场专题12 ······电磁感应专题13 ······交流电专题14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专题01 物理常识 单位制1.(2019·北京卷)国际单位制(缩写SI )定义了米(m )、秒(s )等7个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系导出。
例如,由m 和s 可以导出速度单位m·s –1。
历史上,曾用“米原器”定义米,用平均太阳日定义秒。
但是,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采用物理常量来定义则可避免这种困扰。
湖北省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湖北省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C.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D.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B.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核外电子跃迁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守恒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3. 在离水平地面h高处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落地时小球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速率为v,那么,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 )DA.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fX B.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C.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增加 D.重力做功为mgh4.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航空工程进入了一个新高度,图示是“嫦娥四号”到达月球背面的巡视器。
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4:1,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6:1。
则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BA. 2:3B. 3:2C. 4:1D. 6:15.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D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6. 一个匝数为100匝,电阻为0.5 Ω的闭合线圈处于某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从某时刻起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图所示规律变化。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CG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单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4s末的速度为8 m/s.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在第8s末的速度一定是16 m/sB、质点在前8s内的位移一定是64 mC、质点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D、质点在前8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8 m/s答案:B解析:B2.(2014·广州模拟)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 A和2.0 V.重新调节R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 A和24.0 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A.32 W B.44 WC.47 W D.48 W答案:ABCD解析:解析:当电动机停止转动时,此时电动机相当于一个纯电阻,所以由题中的两表读数,可以计算出电动机的内阻为:r =U I,代入数据得:r =4 Ω,重新调节R 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根据题中的两表读数,计算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UI -I 2r ,代入数据解得:P =32 W ,B 、C 、D 错误,A 正确.答案:A3.(2013·甘肃3月诊断)如图是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在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B .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C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D .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答案:ABCD解析:解析:木炭包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因此径迹在其右侧,A 错.设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递带的速度为v ,则炭包达到共同速度时,所用时间t =v μg ,运动的位移x 1=v 2t =v 22μg ,传送带运动的位移x 2=v t =v 2μg ,径迹长L =x 2-x 1=v 22μg,由此可知D 正确.B 、C 不正确.答案:D4.(2014·大庆模拟)如图6所示,不计重力的轻杆OP 能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 端用轻绳PB 挂一重物,而另一根轻绳通过滑轮系住P 端。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EOZ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如图8所示,圆O处在匀强电场中,场强方向与圆O所在平面平行,带正电的微粒以相同的初动能沿着各个方向从A点进入圆形区域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从圆周上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其中从C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带电微粒的动能最大,图中O为圆心,AB、CD是圆的直径,∠AOD是锐角,则()图8A.从弧DB射出的粒子动能都大于初动能B.从B点离开的粒子动能最小C.从D点离开的粒子动能小于初动能D.从弧ACB内射出的粒子速率都不相同答案:ABCD解析:答案 C解析根据题意,从C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动能最大,说明从A到C电场力做功最多,C点等势线应与OC垂直,即电场线应为DC方向,如图所示.所以A的等势线在DO之间,所以若从D点离开,其动能应减少,所以C正确.由图可知DB 弧线中在A 点等势线与D 点等势线之间射出的粒子动能小于初动能,在A 点等势线与C 点等势线之间射出的粒子动能要大于初动能,A 错误.根据等势线性质,从B 点离开的粒子动能比初动能要大,所以B 错误.过B 做等势线,发现在ACB 弧中有个交点B ′,根据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可知,弧B ′B 内有速率相同的地方,D 错误.2.理想变压器上接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其中一个与该变压器的原线圈串联后接入交流电源,另外两个并联后接在副线圈两端。
已知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A .1:2B .2:lC .2:3D .3:2答案:B解析:B 【解析】三灯都正常工作,则电流相等,由此可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流比1212I I =,对于单匝输入单匝输出的变压器,由于功率相等,12p p =,得1221u I u I =,得:1221u u =,选项A 正确。
3.如图,竖直放置、开口向下的试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气体,若试管自由下落,管内气体(A )压强增大,体积增大(B )压强增大,体积减小(C )压强减小,体积增大(D )压强减小,体积减小答案:B解析:B【考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完全失重【解析】初始时,水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封闭气体的压力之和与外界大气压力等大反向;当试管自由下落时,管中水银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加速度为g 竖直向下,所以封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等大;由此可知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的体积减小,B 项正确。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BLN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单选)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 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答案:D解析:D2.(2012·天津卷)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向N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 .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A.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B.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C.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D.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答案:ABCD解析:课时作业33 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题型:1.单选题}{√题目}(2014·泉州模拟)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A .磁感线从磁体的N 极出发,终止于S 极B .磁场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某点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C .沿磁感线方向,磁场逐渐减弱D .在磁场强的地方同一通电导体受的安培力可能比在磁场弱的地方受的安培力小{答案}解析:磁感线是闭合的,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N 极出发,到达S 极,A 错;磁场的方向与通电导体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B 错;磁场的强弱与磁感线的疏密有关,沿磁感线方向,磁场不一定减弱,C 错;由安培力F =BIl sin θ(θ为I 与B 方向的夹角),当B 较大而θ角较小时,F 安较小,故D 项正确.答案:D{√题目}(2014·黄冈质检)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折成平面梯形框架,ab 、cd 边均与ad 边成60°角,ab =bc =cd =L ,长度为L 的电阻丝电阻为r ,框架与一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相连接,垂直于框架平面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则框架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大小为( )A .0B .5BEL 11r C.10BEL 11r D .BEL r{答案}解析:总电阻R =3r ·2r 3r +2r+r =115r ,总电流I =E R =5E 11r 梯形框架受到的安培力等效力为I 通过ad 边时受到的安培力,故F =BI ·ad =BI ×2L =10BEL 11r,所以C 选项正确. 答案:C{√题目}如图所示,长为2l 的直导线折成边长相等,夹角为60°的V 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 的电流时,该V 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
【高考模拟】2019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月) 物理(word版有答案)

2019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 理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均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大小为F 1和F 2,方向如图所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甲、a 乙、a 丙、a 丁,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a a a a >>>甲丙乙丁B .a a a a >>>丁丙乙甲C .a a a a >>>乙丙丁甲D .a a a a >>>丙乙丁甲2.如图所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A .7A B. C. D .10A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的卫星,其质量大小关系为m 甲=m 乙<m 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丙的周期相同,且小于甲的周期B .乙、丙的线速度大小相同,且大于甲的线速度C .乙、丙所需的向心力大小相同,且小于甲的向心力D .乙、丙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且小于甲的向心加速度4.如图所示,水平导线中有电流I 通过,导线正下方电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电流I 的方向相同,均平行于纸面水平向左.下列四幅图是描述电子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正确的是甲乙 丙丁F 22-6I /a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木板甲,木板的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光滑,木板甲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乙,物块乙与木板甲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用水平恒力F 将物块乙从木板甲的一端拉到另一端,当物块乙与木板甲分离时,木板甲的速度为υ.要使υ减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增大物块乙的质量m B .增大物块乙上受的力FC .增大木板甲与物块乙间的动摩擦因数μD .在木板甲长度L 不变的条件下,减小其质量M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6.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是两只相同的灯泡,电感线圈L 的直流电阻与电阻R 阻值相等.则开关sA .接通瞬间,通过灯泡甲的电流大于乙的电流B .接通瞬间,通过灯泡甲的电流小于乙的电流C .断开瞬间,通过灯泡甲的电流等于乙的电流D .断开瞬间,通过灯泡甲的电流大于乙的电流7.如图所示,a 、b 、c 为匀强电场中的三点,b 为a 、c 连线的中点.一个电荷量为q 的负电荷,在a 点受到的电场力为F ,从a 点移动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小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F qB .a 、b 、c 三点中,a 点的电势最高C .该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D .该电荷从c 点移动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增加W8.乘座列车时,在车厢内研究列车的运动情况,小明在车厢顶部用细线悬挂一只小球.当列车以恒Ie IeA.B.C.D定速率通过一段弯道时,小明发现悬挂小球的细线与车厢侧壁平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B .外侧轨道与轮缘间没有侧向挤压作用 C .小球不在悬点的正下方,偏向弯道的内侧D .放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支持力垂直于桌面,但不竖直向上9.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物块A 和B 用细线连接后,再用轻弹簧将A 悬挂,A 和B 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物块A 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剪断细线时,物块A 的加速度大小为gB .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A 的速度最大C .物块A 所受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D .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量等于物块A 的机械能增加量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10.(8分)在测量某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测量,并多测量几组数据.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实验的电路连接;(2)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数据如下表,请你在图乙中描出金属丝的U -I 图象.甲乙(3)实验过程中,小明长时间保持电路闭合.从实验误差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这是因为▲ ;(4)实验时,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端(选填“左”或“右”);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再拆除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11.(10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 Z.(1)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由于操作不慎,当砝码盘及砝码下降一段时间后,某同学用手托住,小车继续拖着纸带在木板上运动,但没有到达滑轮处.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从纸带上点迹分析,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甲单位:cm乙(2)图乙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计数点3对应的速度大小是▲,小车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是▲.(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中,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小车所放的位置、接通电源与放开小车的先后顺序及小车运动的控制等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小车应尽量远离打点计时器,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B.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一直到与滑轮相撞为止C.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D.小车应尽量放在打点计时器与滑轮的中间,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4)某同学用正确的实验方法,采集到若干组实验数据,并作出如图丙所示的a—M图象,但无法准确直观得出a—M之间的关系.为了探究合力一定,物体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将a—M图象进行转换,现请你在图丁中作出转换后的图象.12.选修3-5(12分)(1)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的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箔片不张开.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箔片张开,移走紫外线灯,用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箔片张角减小;改用红外线灯照射锌板,结果发现验电器箔片不张开.则说明▲A.用紫外线灯照射后锌板带正电B.用红外线灯照射后锌板带负电C.红外线的频率小于锌的极限频率D.紫外线的频率小于锌的极限频率(2)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吴健雄用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两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衰变方程是:,其中是反电子中微子,它的电荷量为零,静止质量被认为是零.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生的核电荷数Z是▲ .在衰变前是静止的,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和的运动径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和,那么衰变过程将违反▲ (选填“动量”或“电荷”)球瓶M O丁O丙守恒定律.(3)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5.4kg的保龄球,撞上一只原来静止,质量为1.7kg的球瓶.此后球瓶以3.0m/s的速度向前飞出,而保龄球以1.8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假设它们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05s.求:①碰撞后保龄球的动量;②碰撞时保龄球与球瓶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13.【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全做,则按A小题评分.13A.[选修3-3](12分)(1)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用4个基本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其中摩尔用阿伏伽德罗常数(N A)定义.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则▲A.已知物质分子的数目就可以确定物质的量B.已知物质的体积就可以确定每个分子的体积C.已知物质的质量就可以确定每个分子的质量D.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就可以确定分子的直径(2)根据固体不同的性质将它们分为晶体与非晶体,如果某固体对某个物理量呈现各向异性,则它一定是▲ ;谚语“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指的是盛水的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的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小水珠.形成小水珠时,水液化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蒸发的速度.(3)如图所示为大炮的一种复位装置示意图.开炮时,炮管反冲带动连杆活塞使空气压缩,此过程空气跟外界没有热传递.反冲结束后,被压缩的空气推动活塞使炮管复位.设开炮前封闭的空气压强为P1,热力学温度为T1,体积为V1.炮Array管反冲使空气的热力学温度为T2,体积压缩为V2,气体内能增加△U.求:①反冲后空气的压强;②反冲过程中油对气体做的功.细线13B .[选修3-4](12分)(1)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 ,从空气中沿半径方向射入玻璃半圆柱后,一部分光沿OA 方向射出;另一部分光沿OB 方向射出.则 ▲ A .OA 为黄光,OB 为紫光 B .OA 为紫光,OA 为黄光 C .OA 为黄光,OB 为复色光 D .OA 为紫光,OB 为复色光(2)在阳光照射下,孔雀的羽毛色彩斑斓,仔细研究时发现孔雀羽毛上有很多细缝,产生这种色彩斑斓是光的 ▲ 现象;到电影院看立体电影时,工作人员会给你一副眼镜,这是利用了光的 ▲ 现象.(3)湖面上停放甲、乙两条船,它们相距30m ,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沿两船连线方向传播,观察到甲船从开始振动的1min 内上下震荡30次,而乙船在这个时间内上下震荡28次.求: ①这列波的周期;②水波在水面上传播的速度.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5分)如图所示为电流天平,可以用来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它的右臂挂着电阻为R 的矩形线圈,匝数为n ,线圈水平边长为L 处于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内.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线圈中的电流为I 时,在t 时间内通过线圈横截面的电荷量q ;(2)当线圈中通过逆时针方向电流I 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然后使电流反向,大小不变,这时需要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m 的砝码,才能使两臂再达到新的平衡.请用n 、m 、L 、I 计算出磁感应强度B 的表达式;(3)剪断细线,矩形线圈由静止下落,经一段时间,线圈的上边离开磁感应强度为B 1的匀强磁场前瞬间的速度为υ.不计空气阻力.求线圈离开磁场前瞬间,感应电流的电功率P .15.(16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倾角为30°的斜面体,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细线悬挂,细线与斜面平行,水平推力作用在斜面体上,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所有的接触面均为光滑.当撤去水平推力后,小球推动斜面体向左运动,经t 1时间两者分离.分离后,再经t 2时间小球第一次向左摆到最大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30°.重力加速度取g .求: (1)撤去水平推力前,细线所受的力F ;(2)撤去水平推力后到两者分离的过程中,小球减小的机械能△E ;(3)撤去水平推力后到小球第一次向左摆到最高处的过程中,斜面体发生的位移大小x .16.(16分)如图所示,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内只存在辐射状电场,电势差为U .在半径为R到3R 的圆环区域内只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现有粒子源发射器放置在O 处,向外发射初速度为υ0,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甲进入电场加速,经t 0时间从A 处进入磁场.(1)求粒子甲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υ1;(2)当粒子甲进入磁场时,粒子源发射器开始转动,发射方向转过α角(α<π)时再次发射同种粒子乙,恰能与粒子甲以最大速度对面相碰.求粒子源发射方向转过角α的时间t 1;(3)撤除加速电场,并将粒子发射源移到图中A 处,向各个方向发射初速度为υ0的粒子.在保持圆内、外半径不变的前提下,有何种办法使粒子均能从磁场外侧射出,写出你的方案及理由.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2019年福建省莆田市砺青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年福建省莆田市砺青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9.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不断向后退,这是因为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 )A.所乘坐的汽车 B.地面上的建筑物C.道路旁的树木 D.路边站着的人参考答案:A2. 将质量为m=lkg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对物体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其大小变化如下图所示,在3秒之内物体位移最大的力的图是()参考答案:B3. (单选)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则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为().B.C.D.参考答案:甲乙丙三个轮子的线速度相等,根据a=求出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解:甲丙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a=知甲丙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r3:r1,甲的向心加速度,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甲乙丙三个轮子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大小,根据a=可求出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两圆环A、B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A为均匀带电绝缘环,B为导体环.当A 以如图所示的方向绕中心转动的角速度发生变化时,B中产生如图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则()A.A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减小B.A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增大C.A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减小D.A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增大参考答案:BC5. (多选)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o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 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1m。
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 取10m/s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滑的整个过程中A球机械能守恒B.下滑的整个过程中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D.系统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J参考答案:B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木块A 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 点时,重物B 刚好接触地面. 将A 拉到P 点,待B 稳定后静止释放,A 最终滑到Q 点. 分别测量OP、OQ 的长度h 和s. 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 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 关系的图象.(3)实验测得A、B 的质量分别为m = 0. 40 kg、M =0. 50 kg. 根据s -h 图象可计算出A 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滋的测量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冶或“偏小冶).参考答案:7. 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α、β、γ三种射线的贯穿本领和电离本领各不相同,图为这三种射线贯穿物体情况的示意图,①、②、③各代表一种射线。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CTU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单选)以v=36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 a=42
/m s 的加速度。
刹车后3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A.12 m
B. 90 m
C.12.5 m
D.162 m
答案:C
解析:C
2.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下图所示,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飞出,同时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则这个实验( )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一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二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答案:ABCD
解析:解析:该题考查对平抛运动及其分运动的理解,同时考查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实验中A球做平抛运动,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地说明A球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和B球相同,而不能说明A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项正确.A、C、D 三项都不对.
答案:B
3.如右图所示,一带电小球质量为m,用丝线悬挂于O点,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最大摆角为60°,水平磁场垂直于小球摆动的平面,当小球自左方摆到最低点时,悬线上的张
力恰为零,则小球自右方摆到最低点时悬线上的张力为()
A.0 B.2mg。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BTJ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
合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示,则物体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速度达到最大值的时刻是 .()
解析:
2.(2014·佛山高三质量检测)如图3所示,起重机将货物沿竖直方向匀加速吊起,同时又沿横梁水平匀速向右运动。
此时,站在地面上观察,货物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4中的()
图3
图4 答案:C
解析:解析:选C 货物向右匀速运动,向上匀加速运动,其运动轨迹为曲线,并且是抛物线,曲线应向加速度方向弯曲,故C 正确。
3.(2014·连云港质检)一个质量为m 的小铁块沿半径为R 的固定半圆轨道上边缘由静止滑下,到半圆底部时,轨道所受压力为铁块重力的1.5倍,则此过程中铁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图5-4-7
A.1
8mgR B.1
4mgR C.1
2mgR D.3
4
mgR
答案:DE
解析:解析:选D 在半圆底部,由牛顿第二定律,1.5 mg -mg =m v 2
R ,解得v 2=0.5 gR 。
由功能关系可得此过程中铁块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mgR -1
2
m v 2=0.75 mgR ,选项D 正确。
4.(201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如图1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图1。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CSJ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单选)某同学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了频率为50 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A.0.01 s B.0.02 s C.0.1 s D.0.2 s答案:B解析:B2.(2013·福建卷)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 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关系的图线是()答案:BEF解析:解析:分子间作用力f的特点是:r<r0时f为斥力,r=r0时f=0,r>r0时f为引力;分子势能E p的特点是r=r0时E p最小,因此只有B项正确.答案:B3.“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和3.4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C .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D .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答案:ABCD解析:选A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 Mmr 2=m v 2r =mrω2=mr ⎝⎛⎭⎫2πT 2=ma ,整理可得周期T =4π2r 3GM,线速度v = GMr,角速度ω=GM r 3,向心加速度a =GMr2,设地球的半径为R ,由题意知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半径是r 1=7R ,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半径是r 2=4.4R ,由比例关系可得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 734.43≈2倍,故A 正确;同理可判断出选项B 、C 、D 均错误。
4.(2014·安庆模拟)如图2是被誉为“豪小子”的华裔球员林书豪在NBA 赛场上投二分球时的照片。
现假设林书豪准备投二分球前先屈腿下蹲再竖直向上跃起,已知林书豪的质量为m ,双脚离开地面时的速度为v ,从开始下蹲到跃起过程中重心上升的高度为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从地面跃起过程中,地面对他所做的功为0B .从地面跃起过程中,地面对他所做的功为12m v 2+mghC .从下蹲到离开地面上升过程中,他的机械能守恒D .离开地面后,他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答案:ABCD解析:解析:选A 球员从地面跃起的过程中,地面对脚的支持力作用点位移为零,支持力不做功,A 正确,B 错误;林书豪从地面上升过程中,消耗自身能量,其机械能增大,C 错误;离开地面后,林书豪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均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D 错误。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CM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单选)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中国有可能在建的第二艘航母将直接采用核动力,吨位也直达100000吨,并直接采用电磁弹射的方式起降战斗机。
假设该航母总长330米,跑道长200m,处于静止状态.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5m/sB.10m/sC.15m/sD.20m/s答案:B解析:B根据公式222av v x-=可以求出选项B正确。
2.(2013·西城区二模)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1 kg的物块放在木板上.已知物块和木板间有摩擦,而木板足够长,若两者都以大小为4 m/s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所示),则当木板的速度为2.4 m/s时,物块正在()A.水平向左匀减速运动B.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C.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D.处于静止状态解析:由于木板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因为木板的质量大于物块的质量,初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二者的总动量方向向右,所以物块应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到零时,再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木板一直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当二者达到共同速度时,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当木板的速度为2.4 m/s 时,由动量守恒可得M v-m v=M v′+m v″,代入数据解得此时物块的速度为v″=0.8 m/s,所以物块正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本题正确选项为B.答案:B3.(2012·安徽理综)如上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答案:ABCDF解析:解析:根据题意,放在斜面上的物块沿斜面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在沿斜面方向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θ-μmg cosθ=ma①,在物块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后,在沿斜面方向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sinθ-μ(mg+F)cosθ=ma0②,由①②易知a0>a,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答案:C4.下列关于热力学温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273.15℃,叫绝对零度B.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和摄氏温度是相同的C.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D. 1℃就是1 K答案:ABCD。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EMA

2019最新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 质量为m 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的力F 作用下,从固定斜面的底端A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上滑,经B 点时速率为v ,此时撤去F ,物块滑回斜面底端时速率也为v ,斜面倾角为θ,A 、B 间距离为x ,则( ) A.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θsin mgx ; B.整个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x ;C.上滑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22121mv Fx D.从撤去F 到物块滑回斜面底端,摩擦力做功为θsin mgx -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先系统再部分,系统分析221mv Q Fx +=总,可以求出总Q ,作为已知,而上滑和下滑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均为总Q 的一半,分析起来就简单了。
【试题来源】 2015届高三(6)班,正答率 。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电阻为r 的金属圆环,放在图示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圆环直径为l ;长为l 、电阻为r /2的金属棒ab 放在圆环上,以v 0向左匀速运动,当ab 棒运动到图示虚线位置时,金属棒两端的电势差为( ) A .0 B .Bl v 0 C .Bl v 0/2 D .Bl v 0/3答案:ABDE 解析:解析:ab 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l v 0,画出等效电路图:则U =IR =13Bl v 0故答案为D. 答案:D3.两个底面积都是S 的圆筒,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桶内装水,水面高度分别为h 1和h 2,如下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现把连接两桶的阀门打开,最后两桶水面高度相等,则这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等于( )A.12ρgS (h 1-h 2)2 B .ρgS (h 1-h 2)2 C.14ρgS (h 1-h 2)2 D .ρgSh 22答案:CE解析:解析: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把连接两桶的阀门打开到两桶水面高度相等的过程。
全国卷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10稳恒电流含解析40

稳恒电流1.(2019·江苏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2 Ω.断开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 ;闭合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 V ,则电源的内阻r为A .1 ΩB .2 ΩC .3 ΩD .4 Ω【答案】A【解析】开关s 断开时有:,开s 闭合时有:,其中,解得:,3V E =2ERR r =+2R =Ω1r =Ω故A 正确。
2.(2019·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第二学期三模)用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图中R为电阻箱。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了测量电动势和内阻,至少需要测量6组数据B .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为了得到线性图象,可以作U 与R 的图象C .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为了得到线性图象,可以作1/U 与R 的图象D .因电压表内阻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原理E =U +r 可知,方程中有两个未知量,则为了测量电动势和内阻,至少需要测UR 量2组数据,选项A 错误;根据E=U+r 可得,则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为了得到线性UR 图象,可以作的图象,选项BC 错误;因电压表内阻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选项D 正确。
11-U R 3.(2019·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水壶的铭牌。
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该铭牌上获取的信息,得出该电热水壶A .只能在220 V 电压下工作B .正常工作5 min 耗电约0.5 kW·hC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6.8 AD .用多用电表测量其电阻值约为32Ω【答案】C【解析】该水壶可以在220 V 及之下的电压下工作;故A 错误;工作5 min 时,消耗的电能为:W=Pt =1.5 kW×h=0.125 kW·h ;故B 错误;由铭牌信息可知,额定功率为1 500 W ;额定电压为220 V ;560则由P=UI 可得:;故C 正确;金属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用多用电表测量其电阻值小于额定电阻,额定电阻为:,所以用多用电表测量其电阻值小于32 Ω;故D 错误;故选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故改用脚蹬车匀速前行。
设小明与车的总质量为100kg,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 g取l0m/s2。
通过估算可知,小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
A. 10W
B. 100W
C. 300W
D. 500W
2.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A、B、C三点,三点连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AB边竖直,BC
边水平,D点为BC边中点。
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A点水平抛出,轨迹经过D点,与AC 交于E点。
若物体从A运动到E的时间为t l,从E运动到D的时间为t2,则t l : t2为
A. 1 : 1
B. 1 : 2
C. 2 : 3
D. 1 : 3
3. 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内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因前
方有障碍物,为避免相撞,小车刹车制动,在小车整个运动的过程中,A、B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随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A、B两物体间存在摩擦力
B.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B物体相对小车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C.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A相对B一定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
D.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A.B两物体间- -定存在着沿斜面方向上的摩擦力
4.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
程中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5.图示为一带电粒子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运动的一段轨迹,A 、B 为轨迹上的两点。
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其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v o ,方向竖直向上,到B 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粒子重力不计。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 B . C . D.
6. 如图所示,abcd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 ,导轨间有垂直于导
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 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 沿平行于cd 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
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lv
sin θ
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
Bv sin θ
r
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B 2lv sin θ
r
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
B 2lv 2
r sin θ
7. 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乙的向心加速度
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8.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共同匀速运动,
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A. 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
B. 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C. 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
D. C对地有向左的摩擦力
9.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已知试探电荷q在场源电荷Q的
电场中具所有电势能表达式为
r kqQ
E
r
= (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r为试探电荷与场源电荷间的距离)。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Q2分别固定在x坐标轴的x=0和x=6cm的位置上。
x轴上各点的电势ϕ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A、B是图线与x的交点,A点的x坐标是4.8cm,图线上C点的切线水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Q1、Q2的电性相同 B.电荷Q1、Q2的电量之比为1:4
C.B点的x坐标是8cm D.C点的x坐标是12cm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4分)
10.(6分)下图是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分别是_________cm和 mm
11.(8分)测量一块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Ω)一块
B.电流表(量程3A,内阻0.01Ω)一只
C.定值电阻(R=3KΩ,额定电流0.5A)一个
D.电池组(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
E.开关两只
F.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为了更准确的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电路。
你认为其中相对比较合理的是(填“甲”或“乙”)电路。
其理由是:。
(2)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上述所测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应为R v=。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42分)
12.(10分)已知地球同步卫星到地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6倍,地球半径为R,地球视为均匀球体,两极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求:
(1)地球的质量;
(2)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13.(15分)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
0.5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
(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振子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
14. (17分)如图,水平放置的金属薄板A、B间有匀强电场,已知B板电势高于A板。
电场强度E=5×105 N/C,间距d=1.25 m。
A板上有一小孔,M恰好在孔的正上方,距离h=1.25 m。
从M处每隔相等时间间隔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m=1×10-3 kg的带电小球。
第1个
带电小球的电量q1=+1×10-8 C,第n个带电小球的电量q n=nq1。
取g=10 m/s2。
求:
(1)第1个带电小球从M处下落至B板的时间;
(2)第几个带电小球将不能抵达B板;
(3)第(2)问中该带电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B 2.A 3.A 4.A 5.C 6.B 7.AC 8.AD 9.CD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4分) 10.1.090 1.170 11.(1)乙(2分);
因为甲图中电压表的内阻大,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小,读数误差比较大 (2分) (2)K 2闭合前后电压表的读数U 1、U 2 (2分) ;
1
21U U R
U (2分)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42分)
12.(10分)解:(1)两极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则,解得;
(2)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的7倍,即为7R ,则,
而,解得.
13.(15分)
解:(1)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对称性可得:T =0.5×2 s=1.0 s
(2)若B 、C 之间距离为25 cm ,
则振幅A =1
2×25 cm=12.5 cm
振子4.0 s 内通过的路程
s =4
T
×4×12.5 c m =200 cm (3)根据x =A sin ωt ,A =12.5 cm , ω=2π
T
=2π
得x =12.5sin 2πt (cm)。
振动图像为
答案:(1)1.0 s (2)200 cm (3)x =12.5sin 2πt (cm) 图像见解析图 14.(17分) 解:(1)t 1=
2h
g
=0.5 s ,
v 1=2gh =5 m/s , a 1=mg -Eq m =5 m/s 2
,
d =v 1t 2+12
a 1t 22,
即2t 22
+4t 2-1=0, 解得:t 2=
6-2
2
s , t 总=t 1+t 2=
6-1
2
s ; (2)mg (h +d )-Eq n d =ΔE k =0,
q n =mg h +d Ed
=4×10-8
C ,
n =q n
q 1
=4,即第4个小球恰好抵达B 板,则第5个小球不能到达; (3)mg (h +x )-Eq 5x =ΔE k =0,x =5
6 m ,
ΔE 机=-mg (h +x )=-2512×10-2
J
=-2.08×10-2
J 。
答案:(1)
6-12
s (2)5 (3)-2.08×10-2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