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辅导2-精品医学课件 (2)

合集下载

精神疾病基础知识二PPT课件

精神疾病基础知识二PPT课件
受贿、玩忽职守等不良行为,给国家、单位造成不 可挽回的损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又说不 出犯罪的具体内容与经过。
按妄想的内容分类
▪ 被洞悉感:病人认为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
被别人知道了,但是说不出是怎样被知道的。
▪ 关系妄想:病人把周围环境中一些实际与他无关的现象,
认为与他本人有关。
▪ 联想贫乏(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虚,概念和词 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应答反应。
联想障碍
▪ 病理性赘述:联想过程迂回曲折,过分的详细,拘 泥于细节,特点是“拖泥带水” 常伴行为也拘泥于 细节。
▪ 病理性简述:陈述过于简单,可利用的概念减少。
持续言语:思维活动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表现为
给患者提出一系列问题时,每次重复第一次回答时所 说的话。
思维逻辑结构障碍
(1▪)妄象想是一征种坚性信不思移、不维接受:事实与将理性一的纠个正的思具想;体概念与抽象概念混淆,但 二者间有某种联系。 如患者出门看见一条狗、电视上看见主持人等突然认为每种特殊意义的事情将要发生等。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妄想的内容是个人所独有的; 注意狭窄:指注意范围显著缩小,有意注意减弱。 情绪低落或病理性抑郁:负性情绪增强,以持续的与所处境遇不相称的情绪低落,历时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为特征,从高兴不起 来、无愉快感、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出现木僵状态。
联往想往▪奔 伴逸有情(联思想绪维奔奔逸变逸、)言:语化思增维多无活。动常量的:增多情和转感变快的速。变化大,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哭笑无
(2)妄想的内容与自我有关;
常,喜怒莫测,常夹杂一些古怪动作。 病例1 女,38岁,衣着整洁,合作有礼,表情轻松愉快,不时高歌,众病友为之鼓掌喝彩,病人更加手舞足蹈,唱个不停。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精品医学
27
二、臂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位置:
斜角肌间隙
前股 内侧束 锁骨后方
中干 前股 上干
腋腔
后股 下干
精品医学
28
(二)分支
1、腋神经
臂丛后束
腋神经
三角肌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孔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 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精品医学
14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精品医学
15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传导同侧 躯干核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或辨别性触觉。
楔束
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 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 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出现站立 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 丧失。
对第1腰椎
精品医学
9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尾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精品医学
1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 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
延髓下部的顶为后 索及薄、楔束核

神内2小讲课 癫痫ppt课件

神内2小讲课 癫痫ppt课件

10
单 纯 部 分 性 发 作
• 部分性运动性发作:肢体局部 抽搐、Jackson癫痫、Todd麻 痹、持续性部分癫痫 • 体觉性发作:麻木感或针刺感 自主神经性发作:多汗、呕吐、 苍白、潮红等 • 精神性发作:各种类型的遗忘 症
11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 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意识恢 复约5~10分钟
14
辅助检查
• 脑电图检查 发作时有特异性脑电图改变,
对本病诊断最有价值。 • 影像学检查 确定脑结构异常或病变,有助 于继发性癫痫的病因诊断。 • 实验室检查 可了解病人有无贫血、低血糖 及寄生虫病等。
15
治疗要点
• 癫痫发作时治疗以预防外伤及并发症为原 则,发作间歇期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原则 (最好单一药物治疗) • 常用抗癫痫药物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苯巴比妥、乙琥胺、托毗酯和 拉莫三嗪等。
• 分三个时期: • 强直期: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骨骼
肌呈持续性收缩,持续10~20s
• 阵挛期:全身肌肉节律性一张一弛地抽动、阵
挛频率由快变慢,持续约1min
• 惊厥后期:抽搐停止后病人生命体征逐渐恢复
正常,病人进入昏睡,然后逐渐清醒
12
三、癫痫持续状态(又称癫痫状态)
• 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发
• 癫痫部位能精确定位的,可进行手术治疗。
16
治疗要点
• 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应尽快制止发作,保持 呼吸道通畅,立即采取维持生命功能的措 施和防治并发症。可选用下列药物:①地 西泮为首选药物。成人剂量为10-20mg缓慢 静脉注射。②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③ 氯硝安定。④异戊巴比妥钠。⑤利多卡因。
17

神内2小讲课癫痫

神内2小讲课癫痫
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部分精神疾病可能出现躯体症状,如抽搐、痉挛等,需排除癫痫发 作的可能。
03
癫痫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药物治疗是癫痫治疗的 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 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癫 痫发作。
02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药 物剂量,以达到最佳治 疗效果。
03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包括 嗜睡、恶心、呕吐、头 晕等,但大多数副作用 轻微且短暂。
激等,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癫痫的遗传学研究
03
通过对癫痫患者的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了一些与癫痫发病相关
的基因突变,为癫痫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癫痫的精准诊断
进一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提高癫痫的精准诊断水平,为个性 化治疗提供依据。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
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研发出更多具有靶点选择性、疗效好、副作 用小的抗癫痫药物。
谨慎选择。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生酮饮食、神经调 控治疗等。
神经调控治疗包括电刺激、迷走神经 刺激等,适用于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
生酮饮食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来控制癫 痫发作,适用于部分儿童癫痫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需要进 一步研究和评估。
04
癫痫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进行体检
神内2小讲课-癫痫
• 癫痫概述 • 癫痫的诊断与评估 • 癫痫的治疗方法 • 癫痫的预防与护理 • 癫痫的科研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癫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 电引起的慢性疾病,通常表现为 反复发作的抽搐和意识障碍。

生理学课件之神经-class2

生理学课件之神经-class2

1. 递质的鉴定 鉴定标准 • 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 • 递质储存于突触囊泡内, 冲动到达时释入突触间隙 • 递质作用于后膜受体后能发挥其生理作用 • 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方式 (如重摄取) • 有特异的激动剂和拮抗剂能分别模拟和阻断其效应 2. 调质的概念 • 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与调制作用(modulation) 中枢神经递质 外周神经递质
② 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 -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 GABA):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 GABA受体:
Characteristics of GABA Receptors
Type Category
GABAA Receptor GABAB ReceptorGABAC Receptor
美加明(mecamylamine)、六 N1受体拮抗剂;神经节 治疗高血压
烃季铵(hexamethonium)
阻断剂类降压药
十烃季铵(decamethonium)和 N2受体拮抗剂 戈拉碘铵(gallamine
triethiodide)
肌松药
2. 单胺类递质
单胺类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多巴胺、5-羟色胺和组胺等
神经活 形成 反射形 数量
动级别

适应性 预见 完成反射所 性 需脑结构
非条件反 初级 射
先天 较固定 有限 遗传
比较有 完 有 大脑皮层 习得 易变 建可退) 善
(四) 反射的中枢整合--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
➢ 单突触反射(monosynaptic reflex):在传入神经元和传 出神经元之间,即在中枢只经过一次突触传递
分类 胆碱类 胺类 氨基酸类 肽类

神经症(2)精品PPT课件

神经症(2)精品PPT课件
症病例的6.7%,居第四位。其中女性患 病率(2.78‰)高于男性(0.24‰)
国外资料 一般居民患病率为2~4.7%;终身患病率
为5%
15
焦虑症的机制学说
1.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5-羟色胺能、γ-氨基丁酸
2.乳酸盐
血中乳酸盐含量的升高可能于焦虑发作有关
3.受体
惊恐发作时患者出现的心悸、多汗、颤抖等症状都是β-肾上腺素 能受体大量兴奋的征象
神经症
1
神经症(Neurosis)
概述:定义和概念,分类,流行病学, 病因学,治疗原则
介绍几种类型的神经症:焦虑症,强迫 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
2
定义和概念(1)-描述性定义
神经症为一组没有任何可证实的脑 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为基础的精神障 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 使其心理和社会功能受到妨碍。病人对 现实社会的检验能力没有损害,能够觉 察到这种冲突并因此而深感痛苦.
8
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 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另 有规定;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 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 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心境障 碍等。
9
神经症的流行病学(1)
国外资料 在 正 常 居 民 中 终 身 患 病 率 为
天津对75498名居民的调查(1986):检出神 经症患者1011名,患病率为13.4‰,其中男性 为3.2‰,女性为28.8‰
近年北京地区的调查:35.2‰
11
神经症的治疗原则
消除或减轻症状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其 人格成熟

最新:医学神经部分课件-文档资料

最新:医学神经部分课件-文档资料

橄榄后沟 (上)
上N节
(鼓室丛)
耳神经节
下N节
下泌涎核 孤束核 疑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颈静脉孔
腮腺

橄榄后沟
三叉N脊束核
孤束核 迷走N背核
下神经节
疑核
声门裂以上 粘膜感觉喉内支 腺体分泌
喉外肌 喉外支
上神经节
颈静脉孔
耳部皮肤
迷走神经
Vagus n.
声门裂以下 黏膜感觉 腺体分泌 喉返N 喉内肌
迷走N 后干 (右)
核下性损害可见病例舌肌萎缩, 核性损害可见明显的肌束颤动, 核上性损害则仅见伸舌向病灶对侧偏斜; 双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舌受限或不能
运动系统检查
运动系统检查包括肌营养、肌张力、肌力、 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姿势及步态等
1.肌营养
观察和比较双侧对称部位的肌肉外形及体 积,有无肌萎缩及假性肥大。
引起幻嗅。
Ⅱ 视神经 Optic nerve
视交叉 (间脑)
视N管
视神经盘
(节细胞轴突汇聚)
2.视神经
主要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
(1)视力: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种,分别用国际远视力表 或近视力表(读字片)进行检查。
几米指数、眼前手动:嘱患者在一定距离内辨认手指的数目 或移动(,记录其距离以表示视力;

面神经核 上泌延核 孤束核
面神经 Facial n.
内耳门 膝神经节
翼腭N节
泪腺
脑桥延髓沟 (中)
茎乳孔
下颌下N节
舌前2/3 味觉
舌下腺
下颌下腺
5.面神经
是混合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为主,尚支配舌前2/3的 味觉纤维。
(1)运动功能:首先观察患者的额纹、眼裂、鼻唇沟和口角 是否对称,然后嘱患者做皱额、皱眉、瞬目、示齿、鼓腮和吹 哨等动作,观察有无瘫痪及是否对称。一侧面神经中枢性瘫痪 时只造成对侧下半面部表情肌瘫痪;一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则 导致同侧面部所有表情肌均瘫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刺激类型编码
不同类型的感受器具有不同的适宜刺激,并 投射到中枢的特定部位
2.刺激部位编码
感受野 Receptive field: 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受存 在空间范围,感受野越大, 分辨率越低 不同感受野的感受器,投 射到中枢的不同部位
3.刺激强度编码
强刺激引起更大幅度的感受器电位,增加传入神 经动作电位频率,还能募集更多的感受器参与反应
Temporal Summation
Spatial Summation
4.刺激持续பைடு நூலகம்间编码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Adaptation
恒定强度持续刺激感受器,感受器电位幅度降 低,传入神经动作电位频率降低,主观感觉减弱
快适应感受器 Phasic receptor 环层小体,麦纳斯小 体,嗅觉感受器等
γ-氨基丁酸(GABA)是分布最广的中枢抑制递质 GABA受体 促离子型:GABAA、GABAC,Cl-通道开放,Cl-内流 促代谢型:GABAB,K+通道开放,K+外流 GABAA受体有很 多镇定、催眠药的 作用位点
3.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ACh
乙酰胆碱在中枢作为兴奋性递质 胆碱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脑干、丘脑、前 脑基低部 在中枢的主要作用:传递感觉、运动信息,调节 觉醒和睡眠状态,促进学习与记忆
G蛋白偶联受体与第二信使
激活第二信使可引起细胞内基因转录和 代谢变化,效应时间长
2.受体的亚型 Subtype
一种神经递质的受体通常有多个亚型,不同亚 型在组织分布和功能上存在差异
意义:一种递质能选择性的作用于多种细胞, 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3.突触前受体 presynaptic receptor
传入神经 动作电位
感受器电位 Receptor potential 感觉神经纤维或感受细胞上产生的过渡性的电变化
感受器电位的特征
局部电位,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短距离 传递,没有不应期 携带外界刺激信息(强度、持续时间) 传入神经动作电位频率由感受器电位幅度决定
(二)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adequate stimulus
5.阿片肽 Opioid peptide
内源性:β-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 外源性:吗啡、海洛因
功能:镇痛,引起精神愉悦,抑制呼吸, 止咳,呕吐
五、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1.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反射的基本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中 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信息顺序传递过程
Monosynaptic Reflex
NMDA受体特点
1.对谷氨酸反应较慢,但 电导高,对Na+、K+、Ca2+ 都能通透 2.膜外侧有甘氨酸结合位 点,是开放所必需的前提 3.通道受Mg2+阻塞,膜去极 化到一定程度才能解除 4.氯胺酮结合位点,使离 子通道变构抑制 5.过度激活,造成Ca2+超载, 导致神经元死亡
2.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
二、躯体感觉 somatic sense
浅感觉:
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深感觉(本体感觉):
位置觉、运动觉
4.痛觉 Pain
由真正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不 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Pain is whatever the experiencing person say it is, existing whenever he says it does.”
•伤害感受器:TRP channels,P2X/Y,ASIC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Coding function
感受器可以将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 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序列中。
刺激信息包含的基本属性 刺激类型 Modality 部位 Location 强度 Intensity 持续时间 Duration
神经递质的受体可以存在于突触前膜,对 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有反馈调节作用
•自受体 Autoreceptor
•异质受体 Heteroreceptor
4.受体的调节
negative feedback
to maintain homeostasis
Normal downregulation
upregulation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 感,这种特定的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感受器的分类
•机械感受器 Mechanoreceptor •化学感受器 Chemoreceptor •温度感受器 Thermoreceptor •光感受器 Photoreceptor •伤害感受器 Nociceptor
(二)神经系统受体 Receptor
通常位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与 递质特异结合,引起生物学效应的膜蛋白
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agonist and antagonist
agonist
antagonist
1.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机制
离子通道型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促离子型受体
促代谢型受体
ionotropic receptor Metabotropic receptor
(2)毒蕈碱型 Muscarinic receptor ,M型 G蛋白偶联受体,阿托品阻断
功能:
•心脏活动抑制,骨骼肌血管舒张; •支气管,消化道平滑肌收缩,消 化腺、汗腺分泌增加,膀胱逼尿 肌收缩,虹膜环形肌收缩
2.外周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及功能
G蛋白偶联受体,分为α,β型 α受体以兴奋为主(除了小肠平滑肌) β受体以抑制为主(除了心肌)
第九章 神经系统功能
第一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原理
生理学教研室 丛滨海 讲师
三、神经递质及受体概述
神经递质 Neurotransmitter 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引起突触后神经 元或效应细胞产生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递质受体 Receptor 神经元或效应细胞膜上 与递质特异识别的蛋白 质结构
分布情况 •αβ分布比例不同 •α2突触前; •β1心肌细胞, •β3脂肪细胞
(二)中枢主要的递质与受体
1.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谷氨酸(Glutamate)是分 布最广的中枢兴奋性递质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
促离子型:KA、AMPA、NMDA 促代谢型:mGluR
谷氨酸结合受体后引起阳离子通 道开放,使突触后神经元去极化
3. 突触前易化 presynaptic facilitation
轴突B释放递质引起 轴突A递质释放增加, 间接使突触后神经元C 的EPSP幅度增大、兴 奋性提高
突触前的调节主要 都是影响了突触前末 梢Ca2+内流或对Ca2+内 流的反应敏感性有关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感受器 Sensory Receptor
伤害感受器不存在适宜刺激
不同感受器换能的一般原理
刺激使感受器细胞的膜离子通透性发生改 变,进而使膜电位变化
•机械感受器:机械门控离子通道 •化学感受器:化学门控离子通道或G蛋 白偶联受体 •光感受器:光化学反应 •温度感受器: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s: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 channels
2.神经递质的分类
1.胆碱类:乙酰胆碱

2.单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
典 递
3.氨基酸类:谷氨酸、γ氨基丁酸…

4.肽类:阿片肽,下丘脑神经肽,脑肠肽…
5.嘌呤类:腺苷、ATP
6.气体类:NO、CO、H2S 7.脂类:前列腺素…
3.神经调质 Neuromodulator
神经元合成释放的,增强或减弱递质信 息传递效率的化学物质,本身并不直接参 与信息传递。
慢适应感受器 Tonic Receptor 梅克尔盘,肌梭,颈 动脉窦等
适应不是突触疲劳的结果,加大刺激强度,可 以使传入冲动频率增加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适宜刺激 adequate stimulus 换能作用 transducer function 编码作用 coding function 适应现象 adaptation
(一)外周主要的递质与受体
胆碱能纤维: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副交感节后纤维 •少数交感节后纤维 (汗腺、骨骼肌血管)
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
•大部分交感节后纤维
○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
1.外周乙酰胆碱的受体及功能
(1)烟碱型 Nicotinic receptor ,N型 离子通道受体,筒箭毒碱阻断 功能:兴奋自主神经传递(N1);收缩骨骼肌(N2)
2、慢痛(病理性痛):刺激后0.5-1.0s出现的钝 痛,持续时间长, 定位不准确, 常伴有情绪反应
Fast pain vs slow pain
刺激 传入神经 传入速度 神经中枢 感觉特点
快痛 慢痛
机械温度 化学
Aδ类纤维 C类纤维
6-30m/s 0.5-2m/s
四、主要的递质与受体
外周最主要的递质: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中枢最主要的递质: 谷氨酸(兴奋)、 γ-氨基丁酸(抑制)
氨基酸~μM,乙酰胆碱、单胺~nM,神经肽~pM
一些基本概念: •胆碱能神经元 cholinergic neuron •胆碱能纤维 cholinergic fiber •胆碱能受体 cholinergic receptor
Polysynaptic Reflex
六.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中枢易化 central facilitation 神经元去极化 中枢抑制 central inhibition 神经元超极化
1.突触后抑制 (1)交互抑制 reciprocal inhibition
传入纤维的冲动在兴奋一个神经元(屈肌)的同 时,通过侧支兴奋另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而 使另一个神经元 (伸肌)抑制 意义:协调不同中枢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