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治文献综述
摘要:土地整治已经成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从土地整治模式、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相关技术4个方面总结了现在的研究进展,继而提出了土地整治的研究展望。关键词:土地整治、研究综述、研究展望
literature review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Abstract: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has become the gripper and platform that promot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and realiz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study, from the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mode,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planning,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planning,and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technolog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Key words: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adjustment literature reviews literature prospect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战略储备[1-2]。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土地需求刚性上升与供给刚性制约的矛盾日益加剧。在新形势下,土地整治不仅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大举措,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适时开展土地整治现状研究,关注土地整治国内外研究进展,不断拓展土地整治的内涵外延,使之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
土地整治是借助一系列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土地整理、开发及复垦的统称,具体内容包括农用地整治、城镇工矿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复垦。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土地整治已经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逐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节约优先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1.1 土地整治模式研究
国外开展土地整治实践的历史比较悠久,相关的模式研究也比较成熟,主要
有:农业主导型和产业带动型土地整治模式[3],基于乡村空间重构和改善乡村景观的城镇引领、村庄整合模式[4],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土地整治的作用及实施不同的村庄整治模式所带来的成效[5],基于参与人土地产权调整意愿而采取不同的土地重新分配方案的整治模式[6]。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土地整治模式的研究较多,部分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和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两分两换”模式[7];大都市特色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8];整体“拆旧建新”、滚动发展“拆旧建新”、归村并点、村庄内部改造控制型和“城中村”改造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9];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小块并大块”及“结对并地”模式[10];基于“三整合”、农村空心化“生命周期”、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的区域差异性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一整三还”综合模式和统筹协同决策模式[11];城镇推进型、乡村更新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等城乡土地整治模式[12];基于规划的外部性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影响,根据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社会经济实力相应的整治模式[13];基于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及其决策因素的整治模式[14]。
1.2 土地整治规划研究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土地整治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复杂工程,是对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的综合调整,规模大、时间长,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加以引导,否则将直接影响其成效,难以达到预计目标。因此,规划是土地整治的关键,是其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有序开展该项工作的基本依据。
“土地整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历史记载中,德、法、俄等欧洲国家的土地整治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至19世纪,甚至更早的1250年。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治是以德国1953年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整理法为标志的。随后,土地整治事业在很多国家都开展起来了。德国首先编制国土规划,此后,英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陆续进行了国土整治与规划的工作,规划的内容不断丰富,对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整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土均衡开发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土地整治规划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土地整治工作
的不断推进,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土地整治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我国目前土地整治实践缺乏规划设计支撑,尤其是村镇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无规划可依,缺少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相关综合设计规程;提出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土地整治规划是有效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应尽快建立健全全国、省、市、县四级规划体系,要加强规划监督检查,杜绝随意修改、变更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15];研究了以生态为导向的土地整治空间优化与规划设计模式,并根据生态功能分区以及土地整治强度,将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分为重点保护区域规划设计和优化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规划设计等类型[16];基于新农村建设生态景观建设需求,提出了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17];研究编制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整治规划,对因地震灾害损毁的耕地、废弃建制镇和村庄用地、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等统筹作了整理复垦安排,为灾后土地整治活动提供了规划依据[18];采用信息技术,基于建立的土地整治规划规则库,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表达土地整治规划知识,以增强规划操作的可视化和规范性[19];通过平原区及丘陵区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影响研究,完善了土地整治规划理论,同时也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优化提供了思路[20]。指出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评价是土地整治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21];认为没有进行合理乡村土地整治规划的市地重划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方面[22]。1.3 土地整治评价研究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土地整治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实践中需要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学科的支持。在土地整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国外学者大多认为评价指标体系要重点考虑到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通过采用指标评价法和应用GIS对土地景观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土地整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时空尺度,土地景观分析与土地整治工程相联系,景观的发展不仅与土地改良有关,而且受乡村景观管理加强和人类活动增加的影响[23]。在土地整治实施成效评价研究方面,认为通过土地整治降低了农业用地零碎度,减少土地细碎化,有效促进了乡村人口转移,是推进乡村地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工具[24];农业土地的细碎化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土地整治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取决于整治区域农民的满意度和参与程度,而耕作半径大小、农业基础实施完善程度、工作条件是影响土地整治中农民满意度和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25];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