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1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广播电视概述第一节广播电视的定义一、广播电视的定义(什么是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电子传播媒介,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只传送声音的,叫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

既传送声音,又传送图像的,叫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广播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划分为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和国际广播。

广播新闻的定义广播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的定义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一、基本规律:二、特殊规律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1、直线律(线性传播规律)报纸新闻是平面展开在报纸上,按空间顺序编排文字信息,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有选择地阅读。

广电新闻是按时间顺序直线传播的,受众只能顺着时间观看或收听,不可逆转.2、顺序律报纸新闻为了突出重大的信息,让人先睹为快往往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按新闻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编排整条新闻的段落;广播电视新闻在表述事物发展过程时,一般顺着时间顺序,不打乱顺序段落结构.3、完整律人的听觉对于声音语言有一种完整性的要求,这种要求称为完整律。

广播电视新闻在运用人物现场讲话声或记者现场采访的对话声时,必须运用完整的意思,不可断章取义。

第三节、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一、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一)广播新闻的传播优势1.快捷及时,先声夺人广播新闻制作过程比印刷媒介比如报纸要简略,传输,接收环节少,免去排版,印刷,装订,运输,发行等工序。

与电视比,广播新闻的制作和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庞大的直播设置装备,只需具备现场的音响发射装置。

广播新闻中的现场报道、现场实况传播等,可以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几乎同步进行。

在突发大事件的新闻传播中,广播在时效性上更是屡屡扮演了先声夺人角色。

如美国总统里根遇刺的报道等.2.广泛渗透,伴随性强广泛渗透(传播范围)电波的特性,使它不受地域,位置等因素干扰,使广播的传播范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在与卫星结合后,电波传送的信息可以覆盖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中国广播电视简史

中国广播电视简史

(四)地方广播电视志各具特色
80年代兴起了编纂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 电视志。目前,公开出版的省级广播电视志 已达19种,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 广播电视单独成志,第二种是广播电视与报 纸合为新闻志,其上限多为50年代,下弦为 80年代中期,资料比较丰富。有些地方厅、 局、台等还编印了一批本地广播电视史书。
(11)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 北京广播学 院等 档案出版社等出版1985年。 (12)第四战线——国民党中央台掇实 学起等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 汪
(13)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1—4集 中国广播电 视出版社83、86、90、95年 (14)中国解放区广播史 赵玉明主编 出版社1992年 中广电
3、艾知生、刘习良主编《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十四年· 广播电影电视卷》。
4、关于当代广播电视史的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编写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郭镇 之著《中国电视史》、中央电视台于广华主编的《中央 电视台简史》和杨伟光主编的《中央电视台发展史》四 本。 5、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50周年,中央三台台庆 以及地方台的台庆而编印出版的大型画册《半世纪的历 程》为代表的一批纪念性书刊画册。
1981
(6)第一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大连)1987年
(7)第二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南京)1991年
(8)第三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福州)1994年
(9)第四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黄山)1997年
(10)第五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北京延庆)2000年9月
5、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统治区的广播史研究工作基 本处于停止状态。除一本《中国广播无线电事业概况》外, 在赵君豪的《中国近代之报业》、任白涛的《综合新闻学》 等书中尚有一些有关广播事业的发展的记载 。 6、1947年11月间,国民党政府新闻局编印了一本题为《广播事 业》的小册子,介绍抗战期间和战后两年国统区的广播事业 概况。 7、抗战胜利之际,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后,为了向国统区 听众介绍解放区的广播事业,延安(陕北)台先后播出的《介绍 XNCR》、《大家都来说话——XNCR周年纪念广播》、《陕 北台二周年告听众》等以及《XNCR陕北阶段工作的简单总 结》等文国解放区广播史的研究起步于60年 代初。70年代曾经对延安台的早期历史作过 一次比较集中的调查研究,但受文革影响而 中断。1980年底,在中央广播事业局主持召 开的纪念人民广播创建4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 了要编写解放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出版 了《中央人民广播回忆录》四集、《解放区 广播历史资料选编》、《延安(陕北)新华 广播电台广播书稿》等回忆和资料汇编的书 刊。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播电视新闻学第⼀章⼴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1、⼴播的发明与发展1)初创时期(1865-1928)☆1895年,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利的马可尼分别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线电接收机。

☆1906年圣诞节前⼣,美国匹兹堡⼤学物理学教授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线电⼴播室⾸次成功进⾏了⽆线有声⼴播。

☆1907年,美国⼈李·德·福斯特(⽆线电之⽗)发明三极管,⽤于⼴播播⾳。

他⾼兴地宣称:“我发现了⼀个看不见的空中帝国。

”☆1920年11⽉2⽇,美国匹兹堡西屋电器公司开办的商业⼴播电台开播,呼号KDKA,它被公认为世界上第⼀座⼴播电台。

2、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1935年阿姆斯唐发明调频⼴播,调频电台随之出现。

这种⼴播的优点是⾳质好,不易受⼲扰,可以提⾼⼴播收听效果。

☆1927年,荷兰为维护殖民统治,开始向海外殖民地⼴播,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办对外⼴播的国家。

3、竞争时期(1970年以后)☆⾯对电视的冲击,⼴播开始努⼒发挥⾃⾝优势,注意⼒集中于以下⼏个⽅⾯:①注重时效性、⼴泛性、服务性、参与性、多样性等②重视对“黄⾦时间”的合理利⽤③创办多套节⽬④使⽤多种语⾔播⾳⑤办专业台⼴播⑥加强对外⼴播2、电视的发明与发展☆1817年布尔兹列斯(瑞典)——硒☆1873年约瑟夫·梅(英国)——硒的光电转换能⼒☆1884年保罗·尼普柯——“尼普柯板”,形成现代电视雏形☆1907年罗津格(俄国)设计世界上第⼀台电⼦显像电视接收机☆1923年弗拉基⽶尔·兹华伊⾦(俄国)发明光电摄像管和显像管☆电视之⽗——约翰·洛克·贝尔德(英国),1925年从斯⾼⾄伦敦传送图像成功。

☆1930年,英国BBC电视设备进⾏试验⼴播,播出舞台剧《花⾔巧语的⼈》⼜译《⼝含⼀朵鲜花的勇⼠》,这是世界上第⼀部电视剧。

☆1936年11⽉,英国⼴播公司(BBC)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宫建成英国第⼀座正式的电视台,也是世界第⼀座正式的电视台。

《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

《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

跨国广播电视的发展
01
跨国广播电视的出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广播电视逐渐出现,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
渠道之一。
02
跨国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
跨国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卫星直播、网络广播和跨国电视频道
等。
03
跨国广播电视的影响
跨国广播电视对国际关系、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差异、政治干预和市场竞争等挑战。
04
广播电视与社会文化
广播电视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传播信息
广播电视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 渠道之一,对大众的文化认知和
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塑造娱乐
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 ,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大 众的审美观念和娱乐方式产生影响 。
引导消费
广播电视广告宣传产品和服务,引 导大众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市场 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的广播电视
1 2 3
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逐渐与互联网 融合,出现了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等新形式。
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互联网时代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收 听或收看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 台与其他受众互动。
广告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使得广告模式发生了变革,出现了基 于大数据的精准广告投放等新形式。
02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早期无线电广播的传入与兴起
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发明
19世纪末,无线电技术开始出现,随后逐渐发展出无线电广播。
外国无线电广播的传入
20世纪初,外国商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广播电台,开启了中国无线 电广播的历史。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二次电 子
灯丝:6.3V,0.6A。 (12寸以下12V,0.085 至0.089A。) 阴极:几十V至100V 栅极:低于阴极几十伏。 截止电压-20V至-90V 加速极:120V至400V 聚焦极:0V至400V 第二、第四阳极:9KV至 16KV
灯丝
阴极 栅极 (加速极) 第一阳极 铝 荧光粉 膜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1956年,法国亨利· 法莱西博士提出了另一种由NTSC制 迪· 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彩色电视制式SECAM制,1960年被法国采 用。 1960年,西德德律风根公司的赫尔· 伯鲁赫工程师提出了 PAL制,1966年西德和英国确定PAL制为国家标准,我国采用 PAL制。 1965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 在天津712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 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 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 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 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条, 并涌现出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荧 光 屏
(聚焦极)
第三阳极
铝膜
高压嘴
管颈
锥体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2)电→光转换 无信号作用时:
电子束扫描方向
负极性信号作用于阴极:
电子束扫描方向
低电平重现 高亮度图像
等亮度光栅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第四行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1.2 电视扫描原理
1.2.1 行扫描和场扫描 扫描:电子束在显像管屏面上有规律 的运动 行扫描正程:电子束从左往右运动。 行扫描逆程:电子束从右往左运动。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规律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规律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规律在现代社会中,广播电视事业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广播电视事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规律,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展望。

一、技术创新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广播电视行业经历了模拟到数字的转变,这种技术变革极大地提升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内容的丰富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播电视行业也开始向新媒体方向发展,通过网络播放、点播等方式,实现了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可以预见,未来技术的不断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二、市场竞争加剧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进步随着广播电视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各种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层出不穷。

这种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广播电视媒体注重内容的创新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从而提高了收视率和用户满意度。

因此,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内容为王,体验至上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内容。

观众对于内容的要求不仅仅是新鲜和吸引人,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真实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近年来,纪实类节目、综艺类节目等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因为它们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感的呈现,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赏体验。

此外,传统节目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出互动环节也成为一种新的尝试和亮点。

因此,广播电视媒体需要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观众对于内容的需求。

四、平台整合实现共赢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播放平台,它们通过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的整合,实现了跨平台的传播。

这种平台整合不仅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也为广告商和内容生产者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机会。

通过平台整合,广播电视媒体实现了与观众更紧密的互动,促进了观众与内容之间的互动和共创。

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孔令达

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孔令达

• 二、为什么要强调文化在广 播电视发展中的作用
争论:一派是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 “科技万能论” 另一派认为科 技发展的实现必须有相适应的文化 环境。 结论:文化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力是 巨大的。
• 三、狭义文化在广播电视发展 中所扮演的角色
(1)公众文化素质与广播电视发展 的关系。
a.居民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成为广 播电视稳定受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b.受众的文化程度取向和品位影响节 目的编排制作。
对策:a.广播首创利用电话采访获取最新 消息; b.电视大力加强深度报道,创立各 种深度报道的名牌节目; c.文字字幕在电视屏幕上成熟起来。
• 二、第二层面的竞争:广播电视行业内部 的竞争 广播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包括广播 与广播、广播与电视、电视与电视的竞争。 1、广播行业内部的竞争
a.播出量与发射功率之争
• 二、第二层面的竞争:广播电视行业 内部的竞争 3、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
(4)技术之争 a.采用微波传送技术的中继站及其传送网 络; b.西方国家出现全国性电缆电视系统; c.直播卫星系统DBS研制开发应用成功; d.数字化成为电视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
• 三、第三层面的竞争:广播电视和 第四媒体的竞争
(2)节目之争 a.新闻等领域之争。 b.节目的购买之争(购买重大文体活动的 转播权之争)。 c.其他影视节目的购买之争。
• 二、第二层面的竞争:广播电视行业 内部的竞争 3、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
(3)经济管理和人才之争 a.开发自我应变能力的新型管理模式; b.电视节目的质量与人才的质量成正比发 展。
• 二、广播电视需要先进管 理
行政管理、生产管理、设 备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 理、产品(新闻、广告等) 管理……
• 三、生产力中的人的发展推动 广播电视发展(重点)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与工作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与工作原则
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推动新闻传播变革
数字化技术使得音视频内容制作、传输和接收更加高效便捷,网络化技术则实现了新闻 内容的实时更新和全球共享,改变了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观众接收习惯。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助力新闻生产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环节的应用,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和质量;大 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背景资料和
服务人民群众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众,反映人民心声,满足人民精 神文化需求。
真实性原则
确保新闻真实
广播电视新闻必须真实、准确、 全面、客观,不得虚构、夸大或 歪曲事实,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
性和可信度。
深入调查研究
加强新闻采访和调查研究工作,掌 握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事实真相 ,为新闻报道提供有力支撑。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与工作 原则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 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 传播规律探究 • 工作原则解析 • 实际操作指南 • 案例分析:成功实践分享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广播电视新闻是通过无线电波或 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新闻传播 工具。
特点
时发现和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话题,引导社会舆论。
02 03
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包括 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以 适应新闻传播变革的需求。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立 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应注意其规律性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应注意其规律性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应注意其规律性
文/ 鸿铎 周
党 的 十 一 届 三 中 以来 ,随 着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力度 的 不 断 增 大 和 市 场 经 济 的 不 断 成 熟 ,我 国 的传 媒 体 制 改 革 也 多 次 出 现 高 潮 ,对 于 传 媒 业 的发 展 ,特 别 是 对 于 传 媒 产 业 的 发 展 起 着 重 要 的推 动 作 用 。 但 是 ,在 传 媒 体 制 改 革 的过 程 中 还 存 着 许 多 有 待研 究 的 问题 ,急 需 要 从理 论 的角 度 提 高 传 媒 人 的思 想认 识 , 以便 按 照传 媒 发 展 规律 有 效 地 深 化 传 媒
是 一 个 关 系 到 广 播 电视 传 媒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重 大 问题 , 必须 认 真 研 究 , 以便 运 用 科 学 的 方 法妥 善 解 决 。
成 立 ;2 0 年 1 月 下 旬 上 海 广 播 电视 台挂 牌 ,2 1 年 起 09 O 0O
正 式 运 营 ;2 1 年 5 3 日 ,北 京 广 播 电视 台成 立 。 近 一 0O 月 1
广 电移 动 电视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重 庆 汇 金 置 业 有 限 公 司 等 构
成 。 不 久 之 后 的2 0 年 1 , 国 家 广 电 总 局 明 确 指 出 -从 05 月
台 ” 的 模 式 ,使 我 国 广 播 电视 传 媒 改 革 呈 现 出 了 从 “ 势 。 那 么 , “ 化 ”是 广 电 台
型 )、 广 播 电 视 总 台 、 广 播 电视 台和 一 种 制 度 ( 播 分 制
在 管理 体 制 方面 ,我 国 广 播 电视 传 媒 曾推 出 过 三 大 模
式 , 即 广播 电视 集 团 ( 业 型 )、广 播 电视 总 台 、 广 播 电 事 视 台 :在 运 营机 制 方 面推 出 了 制播 分离 机 制 。 1 9 年 6 9日,我 国首 家城 市 广 电 集 团— — 无 锡 广 播 9 月 9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共同的渊源,都是在以广播电视为 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电影学等一样属于大众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但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虽然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分属不同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领域。新闻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电影
信号发射机房
发射天线
接收天线
大楼上的接收天线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 机接收天线,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空间传播(直接 传播)等主要方式。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地波传播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天波传播 直接传播
波长(λ)= 光速(c)/ 频率(f) c≈3*108米
声音信号
振幅和传播距离
无线电波的分类 无线电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调幅
声音信号
调频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机 接收天线。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广播电视发展史

广播电视发展史
7.中国电视事业发展:
1)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诞生。P76
2)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确定了采取广播卫星覆盖全国的方针。P77
3)台湾:
a)1962年开播的教育电视台是“中华电视台”的前身。P81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1.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宣告诞生,开始试验广播,当晚播出的新闻节目有工农业战线代表的座谈会和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试播4个月后,9月2日正式开始广播。P8
2.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广播开始。同年10月1日,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进行彩色电视节目微波试传成功。P9
3)广播事业从国民党创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1928年8月1日下午,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P60
4)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创始于延安。同年12月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P62
3.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p16-17
1)国营制度型(国家拥有经营型)。广播电视完全由国家控制,从人事调配、传播内容到经费支持,均由政府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
主要国家有:俄罗斯、罗马尼亚、朝鲜、古巴、越南、法国、新加坡、印尼、印度、土耳其、西班牙等。
2)公共制度型(公共机构经营型)。国家不直接参与管理,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商业财团所有,而是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的联合体进行管理。
i.儿童节目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ii.暴力电视节目对青年人乃至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电视语言的符号构成系统

电视语言的符号构成系统

电视语言的符号构成系统:一:可视性系统:1造型语言【景象语言】(形体,表情,服饰,色彩,空间,图表,特技)2文字语言(屏幕文字、画内文字)二:可听性系统(音乐,音响,语言)一、基本分类影视中的声音,从声源可分为人声(语言)、音响、音乐三部分。

语言【人声】:是信息的载体,市广播宣传最主要的手段。

指广播中的人物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所发出的有声语言。

作用:播报信息;营造节目内容的过度;提供艺术情境;营造作品情节。

音乐:影视作品中经过加工的、要通过演奏演唱才能形成的声音音响:指影视作品中除了人声、音乐之外,在影视时空关系中出现的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音乐音响是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提高传播效果的辅助手段。

二、人声(一)对白(二)独白(三)旁白(四)解说词其中独白、旁白和解说词是画外音(画外叙述声)的主要形式(一)、对白即影视人物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主要作用:1,交代剧情2,塑造人物形象3,传达潜台词的丰富内涵(二)、独白指剧中人物在画面中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表述,也称“内心独白”指艺术片中人物独自表述或倾吐自己内心活动的人生语言。

也就是人物在屏幕中对内心活动的自我表述形态。

独白与文字在表达上有着某种程度的共通之处(三)、旁白是叙述人跳出叙事情境对故事的评价,在情感色彩上更为客观,以叙述情节、交代故事信息为主要功能。

这是一种画外传来的人声语言形态,由于有声语言能有效的通过暗示唤起群众的想象。

因此,画外音可以交代画面不亦表现的场面。

功能:叙事、转换时空、体现导演风格(四)、解说词是指从客观叙述者的角度,直接用人声来交代说明或评论的一种画外音表达方式。

解说可以节省不必要的画外语言,并且可以丰富,引申画面语言的表现力,还可以增强电视艺术作品的文学性和纪实性。

解说直接交流的对象使观众,因此在这种解说中,往往能促进观众的理解和共鸣。

要求简洁、客观,信息明确。

三、音响比如动作音响、自然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特殊音响等从艺术创作来源可以分为:自然音响、人造音响音响语言可以在时间上形成一种自然的联系,使画面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

广播电视新闻你学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新闻你学复习资料

1、我国第一家广电集团:无锡广电集团第一家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我国最早的的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我国第一个评论节目是《观察与思考》2、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三位一体:1997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肯定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机制3、广电新闻传播规律(三个)(1)直线律:按时间直线传播(受众必须服从,无法更改的);(2)顺序律;新闻传播必须按顺序传播(3)完整律: 播内容必须完整(4)电视特有的:①近距离亲切律②分立对位③原生态信息传播。

4、传播符号分类:概念: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可称为广电的传播要素,是广电传播的表现形式,它能够体现出一定的意义并能够为受众所感知。

语言符号: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5、广播新闻音响来源(两类)实况音响:又叫现场声或同期声,是在广播电视节目录制现场采集的音响。

后期制作配音的音响效果:又叫音效,可以强化、放大声音对于人的主观心理的作用,创作主观化音响。

6、我国广播电视体制(3个)a、国有广播体制: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出资、建立、管理、代表官方b、公共机构经营(公营):公共服务,为公众提供新闻,有少量广告c、商业广播电视机构:由财团或个人所有,主要以盈利为目的节目管理方式:事前控制事后惩罚强制禁用7、卫星电视的起源和发展概念:是在卫星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覆盖区域转发功率较大的广播电视信号,使该地区内的广大用户能够直接接收电视信号的新型广播方式。

起源:卫星起源于苏联。

第一个通过卫星直接接收电视节目的国家是加拿大。

1965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商业通信卫星。

发展:①模拟信号逐渐发展为数字式压缩信号;②传播普通信号到高清晰电视广播信号;③集体接收向个体接收转变;④信号的开放传输到加密锁码信号传输,接收端采取相应的锁码技术;⑤单纯节目覆盖功能到利用卫星进行节目交易、双向同步播出、与有线电视联网等。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和工作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和工作原则

(4)第四层次
T1〉T2,而且本媒体报道该新闻事实旳时 刻晚于其他媒体,时效性最低。
B、主要性 指新闻事实变动旳影响、意义和主要程度。
(1)地域 新闻发生地与新闻事实本身可能有某种特
殊旳关联,构成新闻旳特殊背景。
一般来说,受众对发生在本地(本国)旳 新闻会予以尤其旳注重。
(2)利益关系
新闻所传达旳信息是否与自己有利益关系, 这种利益关系是深还是浅。
以追求节目旳新奇、时髦为主要目旳旳心理 动机。希望看到新旳、前卫旳节目体现形式、 节目形态、主持风格、编排方式等。
e 求以便动机
以追求提升收视率,降低收视成本为主要目 旳旳心理动机。
受众希望节目旳编排符合自己旳收视习惯和 心理逻辑,节目安排旳时间恰好是自己旳休 闲时间等。
f 满足嗜好旳动机 以满足个人特殊偏好为目旳旳收视动机。
g 从众收视动机 为保持与别人步调一致而收看某类节目旳收
视动机。
C 趣味性
广播电视新闻能够激发受众爱好旳原因在 于契合了受众旳某种收视期待,这种期待由 受众“求同”和“求异”旳双重心理易引起他们
旳爱好,如: a 作为人旳最基本旳情感
同情、正义、爱心……
(3)需求旳层次。 马斯洛提出旳需求旳五个层次。
自我实 现需求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受众因为不同层次旳需求而引起旳收视动机 有:
a、求实动机
以追求节目旳使用价值为主要目旳旳收视动 机。在收看节目时,受众尤其注重节目旳效 用、质量,注重节目是否能给自己带来愉悦 感或对自己旳工作和学习提供帮助等。
(2)第二层次
T1〉T2,但是某媒体报道该新闻事实旳时 刻早于其他媒体,此为独家新闻,时效性仅 次于现场直播。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杜志红】部分简单整理来源:施羽洛™sama﹏♥的日志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科技进步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受众需求是广播电视发展的支撑媒介竞争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动力社会变革是广播电视发展的依据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一、传播的快速性与声画的易逝性二、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三、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四、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1、报道新闻、传递信息2、宣传政治、表达舆论3、传授知识、教育启蒙4、提供娱乐、传播文化5、广告服务、发展经济广播电视的负面功能1、疏远人情:看电视时间平均4小时,人际关系冷漠。

亲情淡漠、邻里不相往来;2、麻醉作用:“沙发上的土豆”、“容器人”;3、误导少儿:色情和暴力节目诱导青少年犯罪;4、同化文化:消除了文化的多样性;5、虚化现实:分散了人们对重要现实问题的注意力;6、塑造浅薄:“单向度的人”,浅阅读能力广播电视为迎合最大面受众,不断降低文化品位,内容流于表面、肤浅甚至低俗。

7、影响健康:形成惰性、伤害视力、弱化体能。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广播语言的要求:1)必须口语化。

2)力求形象化。

3)应该规范化。

4)感知清晰化。

避免同音相混(如证件/政见、注明/著名);不用简称略语;简洁明快;质朴平实;响亮乐感。

电视节目制作方式ENG方式(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设备组成:一台便携式摄录一体机制作特点:前期拍摄,后期编辑(迅速、灵活、轻便)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小型化的、可移动的电视制作系统。

设备组成:三台(或以上)摄像机、切换台制作特点:多机拍摄、同时编辑、现场完成制作——磁带/直播主要是采用电视录像车(转播车)进行外景实况录制这是最具电视特点、最能发挥电视独特优势的制作方式ESP方式(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在电视演播室制作节目,其良好的综合性,方便于进行各种的电视制作。

广播电视学概论_笔记

广播电视学概论_笔记
电视语言的语言构成:电视声音与画面
电视中声音的作用:1)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亲切感;2)声音叙述内容具有自由性,能够打破画面的时空局限。3)声音能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刻画描写人物心理;4)声音能够发挥结构的功能,使画面连接顺畅自然。5)声音能是静止的画面动起来;6)声音可以创造独立的形象,造成观众的心理互渗性与心理演绎性。
广播的音响:广播音响是指出语言、音乐以外的其他声音,包括自然环境的音响,人的各种动作的声音等等。
广播音响的作用:a原汁原味的音响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感。b特定的音响能表现时间和空间。c能够渲染、烘托环境气氛;d能够表现新闻人物、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刻画人物心理。f声音有时具有蒙太奇式的功能。
广播音乐的作用:a以独立的音乐节目形式存在,充实广播的文艺板块;b作为一种有效的编辑手段,使广播节目系统连贯有序。c音乐的美感效应能够渲染环境,使节目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4服务性节目的特性:a强烈的功利性;b传播的重复性;c公开的劝服性;d昂贵的付费性
5广播电视播出广告的原则:a思想性原则;b真实性原则;c艺术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e促销性原则;f经济性原则
广播语言的作用:a播报信息;b营造节目内容的过渡;c语言的语音语调可以为广播艺术作品提供特定的艺术情境;d语言的表述营造了广播艺术作品的情节。
播音员的工作特性:a是广播电视传播的最终实现者;b是把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再者。c是联系社会各阶层的桥梁和纽带。d是规范语言的推广者。
新闻播音的特点要求:a准确;b平实;c富有节奏感;
我国的主要播音方式:a播读式;b播讲式;c谈话式
主持人:主持人是串播、播讲人员的异化。它的特征是,1节目的直接播出者、代表者。2节目的参与者。3节目的组织者和串连者。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教材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教材
➢ PAL制
PAL制是西德一些欧洲国家在NTSC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成功 的,采用逐行倒相扫描的方式。这种制式的电视机性能最佳, 收看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每帧由625行扫描线组成,场频 为50赫兹。
• 特点:这种制式的电视机性能最佳,收看效果好,但成本较 高。
➢ SECAM(塞康)制
wSeElCcAomMe制t是o 由us法e 国th人es1e9P56o年we首rP先o提in出t t,em19p6la6t年es定, N型e的w一种彩色 C电o视nte制n式t d,e在sig该n制, 1式0中ye色ar差s信ex号pRer-iYe和ncBe-Y 是逐行顺序传送的,
域传送声像节目的过程,通称为广播(Broadcast)。包括声 音广播、电视广播。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共同的渊源,都是在以广播电视为
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广播电w视elc学o和me新to闻u学se、th电e影se学P等ow一er样Po属in于t t大em众p传lat播es学, N的ew分支学科。
➢ 地波传播 ➢ 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叫地面波或地波。这种电波容易被
地球和地面障碍物所吸收。所以要想使电波传播得更远,必 须w采e用lco波m长e t较o u长s的e t无he线se电P波ow。er无Po线in电t t广em播p用lat的es中, N波ew、中短波 主要是靠地面传播的,它们的波长是较长的。
视清晰度的极限。
A
B
C
S1
传 输 通道
S2
C
A1
B1 1
光 电 元件 板
图像顺序传送系统示意图
电 光 元件 板

广告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广告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广告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广告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察,以下是主要的规律和特点:1. 技术驱动:广告的发展总是与技术的革新紧密相连。

新的传播技术和媒介形式不断为广告创新提供可能,如印刷术、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设备等,都极大地推动了广告的传播效果和表现形式。

2. 多元化与碎片化:随着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分化,广告的传播渠道和内容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和碎片化。

广告主需要整合多种传播渠道,制定更加精准的广告策略,以触达特定的目标受众。

3. 创新与创意:创新和创意是广告发展的核心动力。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需要不断尝试新的创意和表现形式,打破传统的广告模式,创造出更具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广告作品。

4. 数据化与精准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广告的传播和效果评估越来越依赖于数据。

广告主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数据,更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效果的广告策略。

同时,实时数据反馈也使得广告活动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和优化。

5. 整合与协同:在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中,单一的广告形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因此,广告主需要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形成协同作用,以实现品牌传播的一致性和最大化效果。

这种整合营销传播的策略要求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具备跨媒体、跨渠道的整合能力。

6.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随着社会对可持续性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广告活动也开始强调这些方面。

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在策划和执行广告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积极传播正面价值观和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

这既是广告行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提升品牌形象和获得消费者认同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广告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概括为技术驱动、多元化与碎片化、创新与创意、数据化与精准化、整合与协同以及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

这些规律和特点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广告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广西电视台采用投资制作、股份合作、引进资 源等形式,推进非时政类节目的制播分离。
• 5、天津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实现 了电视剧的制播分离。
高质量受众与人才战略
(一)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有利于形成高质量、作为 广播电视产品消费者的受众,从而推动广播电视发 展 1 人对信息需求的增大 2具有高度参与能力的受众 (二)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意味着广播电视从业人员 更高的传播技能和劳动生产率 专业技能、敏锐准确的思维、广播的知识、求实的 调查研究能力、吃苦耐劳的健康体魄、创新意识、 竞争精神、勇气、应变力……
外媒: 中国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打造媒体帝国
《纽约时报》报道,未来数年,中国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发展媒体和娱 乐产业,同时将放松行业监管,希望打造能与美国“新闻集 团”(News Corporation)及“时代华纳”(Time Warner)等国际巨擘一 争长短的媒体帝国。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市场导向、没有政府背景的大型娱乐、新闻及文化企业
• 浙江教育台,中国省级地面频道的老大。 全国的地面频道有“四小龙”——湖南经 视、齐鲁电视台、江苏城市频道和浙江教 育科技频道。
• 浙江卫视改革方程式
• 卫视传统格局第一桌是湖南、江苏、重庆、 安徽;第二桌是山东、北京、江西、上海;
• 重庆台 《亮剑》28次 “英雄台”; • 江苏台 “人间”节目 “情感台”; • 广西台 “女性频道”; • 上海台 “新闻台”; • 安徽 “剧行天下” • 浙江台 文化台
制播分离的实践
• 1、2008年12月2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控股的 “央广智库广告有限公司”挂牌成立。音乐之声 成为中央台制播分离的最早实践者。
• 2、天津广电集团:天津电台交通频道、天津电台 相声频道、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实行制播分离;
• 3、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炫动卡通频道组建了 由集团控股的节目制作公司,频道与公司机构分 设、人员分开、资产和财务分离。目前该频道在 全国20多个城市落地,公司投资生产的动画片超 过1万分钟。
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
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电
影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社 会福利事业等
• 传媒产业:指由传播媒介等信息传播行 业所组成的产业群,它主要包括印刷媒
介的报纸、期刊、图书和电子媒介的广
播、电影、电视、电信、卫星以及其他 传播媒介部门。
•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
• 一、在组织形式上出现了集团化
播电台、电视台。
• 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得出租、转让播出时段。 •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 罚则
• 擅自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教育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传 输覆盖网、广播电视站
• 擅自设立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微波站、卫星上行站
• 擅自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或者擅自制作电视剧及 其他广播电视节目
社会经济环境
•国民经济实力 •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广告市场规模
• 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电视台296座, 承载着2984套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全年 共播出电视节目1360万小时。其中国家 级电视台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 台,每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每个地 级或以上城市至少有一座电视台。
• 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台名、台标、节目设置范围或者节目套 数;出租、转让播出时段;
• 转播、播放广播电视节目违反规定;播放境外广播电视节目 或者广告的时间பைடு நூலகம்出规定;
• 播放未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的单位制作的广播电 视节目或者未取得电视剧制作许可的单位制作的电视剧;
• 播放未经批准的境外电影、电视剧和其他广播电视节目;
• 最大的特点是在处于移动状态、时速 120公里以下的交通工具上,保持电视 信号的接收稳定和清晰。
先进的管理理念
• “管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活动进 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
• 宣传属性VS经济属性 • 人员(Men)、金钱(Money)、方法
(Methods)、机器(Machines)、物 料(Material)、市场(Market)士气 (Mo-rale)
• 浙江卫视改革方程式
• 主持人艺人化管理----先确定下8个主持人, 依据影响力享受重点打造待遇;1名经纪人、 2名助理、1名内务、1名外勤
• ‘守正出奇’ ----《我爱记歌词》、《娱乐 星空》、《男生女生》
• 民生节目<涛出心里话>,使用测谎仪;举 办<中国寻亲大会>;请冯小刚在<寻找王> 节目帮着念征婚启事:“黑龙江绥化的于 先生,有砖房、有存款、有‘双保’,有 土地30亩,向全国适龄女性征婚。”节目 购买--- 购买《我的团长我的团》、新版 《西游记》的首轮上星权。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广告价格
• 广告时段 播出时间 5秒 10秒 15秒 20秒 25秒 30秒
• 新闻社区后18:55前 周一至周六18:55前
• 16,000 24,000 30,000 40,800 48,000 54,000
• 传奇奥运前
周一至周五21:00前
• 21,300 32,000 40,000 54,400 64,000 72,000
• 宣传片上两颗水滴,一条鱼滑过,乌篷船、 古琴、大笔如椽,不用看节目就是文化。
• 湖南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独来独往,无 所畏惧。
• 浙江----“慷慨以复仇,隐忍以成事”,不去硬干, 以毅力和机巧的手段去实现目的。
• 收复收视失地-----“巧取豪夺”
• 口号----“中国蓝”
• 体制改革----量化制,记者实行工分制,不能量化 的分成8个等级,实行重奖重罚;节目拨款转向实 报实销;开支和目标任务挂钩,按排名发浮动的 制作费;
广播电视的发展规 律
• 生产力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 • 文化是广播电视发展的依据 • 媒介竞争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动力 • 受众是广播电视发展的支点
生产力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
• 1、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
•2、先进的管理理念支撑
•3、高质量受众与人才战略 •国民经济实力
•4、社会经济环境 •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广告市场规模
1.管理方式的改变 -----加大节目宏观 管理的比重,既要管生产,又要管 审查,既要管节目,又要管效益。 单赢走向多赢 2.管理内容的改变-----广播电视媒体 的管理最终将以时事等各类新闻为 重点和中心 3.管理体制的改变----对外实行合作, 对内实行频道频率制和制片、制作 人制。人事、劳资、养老等管理体 制发生重大变化
90%×90%×90%×90%×90%=59%
• 一、每个栏目瞄准目标对手,争当老大。 • 二、加强自主研发。争取到2010年,浙江卫视在晚间21:
21之外开发一个新的节目带。 • 三、一个披头散发的东西迎面向你走来,你在犹豫,当你
觉得是个机会准备抓它的时候,却抓不住了,因为它的后 脑勺是光秃秃的。这就是机会,稍纵即逝! • 四、电视湘军一听到村口大钟敲响了,大家抄家伙就干; 我们还要回家换一身军装才上战场。所以动作还要快,要 甩了锄头就开枪才行! • 五、奖一百元钱,不如在寒冷的冬天给你的员工端上一 杯热乎乎的咖啡。 • 六、所谓实力观众,从《我爱记歌词》来说就是锁定我 这个年纪的观众。选歌的时候,选《梦驼铃》太老,选周 杰伦的太生,最好是似曾相识又符合潮流的才好。这个翻 翻卡拉OK排行榜就知道了。
•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广播电视管理工作中滥用 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产业化、集团化
• 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即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
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金融保险业、
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
• 中国有三千频道,27个省台,700个市 台,5000有线台.
• 2007年,电视 12.05亿,99.89%拥有率
• 2009年,广播 2450套,95.43%覆盖率
• 中国: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播出大国
• 全国平均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在全国 1974个电视频道中,播放电视剧的频道有 1764个,占总数的89.4%。”电视剧的广告 收入已占全国各级电视台广告总收入的50% 以上
•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年8月1日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 通过并发布,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
• 总则、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
• 广播电视节目 • (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 •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 • (三)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 • (四)有必要的场所。 • 国家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
Oh Blue 蓝蓝地球激情正被点燃 蓝蓝天空蓝蓝湖水最爱是蓝
Oh Blue Oh Blue Is The Colour Of My Heart
• 1.要正确处理广播电视信息产业发展规模和 服务质量的关系
• 2.要正确处理广播电视技术与应用的关系
• 3.正确处理广播电视产业同其他传媒产业之 间的科学联网问题
• 三、在服务方式上除个别环节外,基本上实 现了有偿服务,价格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 四、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使用的工 具基本实现了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化
• 浙江卫视改革方程式
• 卫视总监夏陈安 • 8月收视 第9位 • 改制后 • 9月份 第4, • 10月份 第3 • 网络影响力-----995%,排名全国第2
• 广播电视集团是指以广播电视行业中处于 领导地位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制作部门 为龙头而组成的行业性生产经营集团。
• 1993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发展实业总公司、 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 视报等几家单位集资兴建了“东方明珠” 电视塔,采取股份制形式进行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