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组织培养技术介绍
蓝莓组织培养
![蓝莓组织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d9771833169a4517623a375.png)
蓝莓组织培养方案1、植物介绍:1)供试材料来源:选取长势旺盛的幼嫩枝条,去除多余的叶片,切取除顶芽外的第3节~第10节作为外植体。
提供的材料希望老师可以从组培室提供。
2)技术路线:外植体处理→接种→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移栽2方法步骤:1)外植体的剪取与消毒程序的筛选:切取除顶芽外的第3节~第10节作为外植体段去叶片留叶柄→流水冲洗30min→75%酒精浸泡30s→0.1%升汞溶液消毒3~7min→无菌水冲洗4~5次→用滤纸吸去水分→将茎段切成带有1~2个腋芽的小段2)初代培养基的筛选:选用MS为最基本的培养基,根据需要的不同,添加激素6-BA、NAA、ZT。
3)增殖培养基的筛选:以MS为基本培养基,按激素6-BA、NAA、ZT含量的不同,诱导增殖培养基设4系列处理(培养基1~4号),生根培养基设2系列处理(培养基5~6号),培养基配方表如下:表中培养基蔗糖含量:分化和继代培养基为30g/L,pH值5.6~5.8,在115MPa气压下灭菌20min。
4)生根培养基的筛选不同的培养基进行生根的优势也不一样,根据大量的材料表明1/4 MS中的小苗生根均明显优于全量的MS培养基,所以用激素以IBA0.5mg/L效果最好,生根情况好且所需天数也最短。
最适培养基应该为1/4 MS+IBA 0.5mg/L5)试管苗移栽试验:当苗根长到1~1.5cm时,打开瓶盖,取出小苗,洗净培养基。
用多灵菌500~800倍浸泡30min左右,然后栽入0.1%高锰酸钾消毒过的苗床上。
苗床基质分5个处理,分别为沙:草炭土=1:1、沙:蛭石=1:1、纯沙、纯蛭石、腐苔藓。
(根据资料查找以腐苔藓为基质最好,成活率达80%以上,草炭土和沙半量也可达50%的成活率。
)。
浅析蓝莓盛世组培快繁技术
![浅析蓝莓盛世组培快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b81a932cf84b9d529ea7a17.png)
园艺园林浅析蓝莓盛世组培快繁技术孙淼淼(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 庄河 116400)摘要:本文以盛世茎段作为外植体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诱导率、增殖倍数的影响。
通过研究蓝莓盛世品种茎段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确定各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蓝莓盛世品种组培快繁提供依据。
关键词:蓝莓;盛世;外植体蓝莓,又称越橘,因其果实中富含花青苷、鞣化酸等抗氧化物质,具有缓解眼疲劳、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颇受全球消费者青睐,被列为人类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堪称21世纪“世界水果之王”。
蓝莓盛世品种是2000年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选育出的,树体生长健壮,丰产性强,平均单果重2.37克,果实天蓝色,果蒂痕小且干,质地极硬,风味甜且高抗茎干溃疡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该试验以蓝莓盛世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采自辽宁省农科院大连分院试验基地。
1.2 实验方法无菌株系的建立:晴天上午取温室内生长健壮、腋芽饱满的一年生枝条,去掉叶片,剪成1.0~1.5厘米长的单芽茎段,用饱和洗衣粉澄清液浸l0分钟后,再用自来水冲洗3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30秒,无菌水洗1次,再用0.1%升汞灭菌6~1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放入带3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待茎段上的水被滤纸吸附后,将单芽茎段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
诱导培养基筛选:不定芽诱导以W P 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玉米素Z T(0.3,0.5,0.8,1.0,1.5)毫克/升,添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 A30.5毫克/升与生长素I A A0.3毫克/升添加蔗糖30克/升,琼脂4.6克/升,将培养基p H值调至5.4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1500~3000勒克斯,培养温度25℃。
诱导试验每个处理只接种了10个单芽,3次重复,20天调查其污染率与诱导率。
增殖培养:增殖培养以W P 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玉米素Z T(0.3,0.5,0.8,1.0,1.5)毫克/升,添加一定浓度生长素I A A0.3毫克/升,糖30克,琼脂4.6克调p H值至5.4,待诱导出来的不定芽长高至2~3厘米时,接种到设定的培养基上,每处理接种3瓶,每瓶5个1.0~1.5厘米单芽茎段,3次重复,60天调查增殖倍数及生长势。
蓝莓组培快繁技术实例 · 附配方
![蓝莓组培快繁技术实例 · 附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12615a0887c24028905fc312.png)
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
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
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本试验以蓝莓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并通过瓶外生根技术,建立起植株再生体系。
1 材料与方法1.1 外植体材料及培养条件1.1.1 外植体选择高灌蓝莓半木质化茎段。
1.1.2 外植体预处理及灭菌剪取蓝莓半木质化枝条,立即去掉上部叶片带回室内,剪成带有一个叶芽2-3厘米长茎段,在流动自来水中冲洗20-3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2-3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吸干水后在0.1%升汞中消毒5-8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吸干水分,剪去茎段两端约0.5-1厘米,立即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中。
1.1.3 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改良WPM + ZT 1.0mg/L增殖培养基:改良WPM + IAA 0.1mg/L + ZT 2.0mg/L复壮培养基:改良WPM + IBA 0.1mg/LWPM具体改良为:以硝酸钙 684mg/L、硝酸钾 190mg/L、EDTA铁钠 73.4mg/L和盐酸硫胺素0.1mg/L代替原WPM培养基中的硫酸钾、氯化钙、硫酸亚铁和乙二胺四乙酸钠。
以上培养基均加蔗糖3%,琼脂0.7%,pH值5.2。
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长为12-16时/天。
2 结果与分析2.1 初代诱导培养将处理好的外植体立即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5-6天叶芽开始萌动,10天开始展叶,20天腋芽长到1厘米长,30天腋芽长到1.5-2.5厘米长。
2.2 继代增殖培养将初代培养长出的茎剪成1.5-2厘米长茎段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
30-35天增殖5-7倍,增殖苗生长健壮。
2.3 复壮培养将继代苗剪成1-1.5厘米茎段,转接到壮苗培养基,复壮培养30-40天,复壮苗高5-6厘米且粗壮。
2.4 瓶外生根培养2.4.1 苗床准备苔藓经过挑选,剔除粗硬部分,将细柔苔藓在500倍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0-15小时。
蓝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蓝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https://img.taocdn.com/s3/m/e71338e8524de518964b7dd6.png)
蓝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摘要:利用蓝莓的茎段或茎尖为材料,在MS和MPS培养基上添加相应组合比例的激素,快速繁殖蓝莓植株体。
同时探索蓝莓离体繁殖影响因素,筛选蓝莓离体所需最佳启动、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1立题依据1.1研究的目的筛选出适宜蓝莓外植体的培养条件等影响因素。
进一步探索不同的激素对蓝莓外植体组织培养、所育苗质量的影响及生根情况,探索最适合蓝莓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激素组合及比例。
总结其组培培养的应用技术,为今后蓝莓的育种工作及基因工程技术奠定基础。
1.2研究的意义蓝莓果实皮薄、风味酸甜可口,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
蓝莓果实中含有较多的花色素苷、黄酮等生理活性成分,能有效防止脑神经衰老、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增强心脏功能,而且在明目及抗癌等方面也具有独特功效。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
蓝莓作为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效的水果,是21世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果树品种之一。
蓝莓所含的花青甙类色素具有色泽艳丽、加工稳定性高的特性,是迄今已被利用的最佳天然色素之一,被广泛用于药物或高级美容用品的生产。
在美国,蓝莓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水果中的皇后”和“世界第三代水果”。
蓝莓鲜果和加工品在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市场上深得销售者喜爱,虽然价格昂贵但仍供不应求。
一些专家学者开展了对其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以期产业化快速培育蓝莓种苗。
因此研究其高效繁殖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我国种植的蓝莓在生产上通常采用组织培养和扦插相结合的育苗扩繁方法。
应用组培方法扩繁速度快,适宜于优良品种的快速扩繁。
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到1997年,从美国、加拿大、芬兰、德国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70余个,其中包括兔眼蓝莓、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红豆越橘和蔓越橘六大类型。
1989年,蓝莓组培育苗获得成功,采用组培脱毒技术对所选优良品种快速扩繁,并解决了蓝莓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扩繁技术后,在长白山建立了5个蓝莓引种栽培基地。
蓝莓栽培与管理技术
![蓝莓栽培与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89ac5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a.png)
修剪与疏花
修剪
修剪可以控制蓝莓植株的生长高度和形状,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修剪时要保留 向上生长的枝条,修剪掉交叉枝、病弱枝和向下生长的枝条。
疏花
蓝莓的花量较大,要及时疏花,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一般 每个花序留2-3朵花即可。
03
蓝莓管理技术
越冬管理
灌封冻水
在入冬前,对蓝莓植株灌封冻水,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 确保植株安全越冬。
贮藏保鲜
在果实贮藏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并注意通风换 气,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同时需要注意防止果实腐 烂和变质等问题。
04
蓝莓栽培常见问题与对策
品种选择问题
总结词
蓝莓品种繁多,选择合适的品种是蓝莓栽培成功的关键。
详细描述
在品种选择上,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选 择。不同品种的蓝莓对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深入 了解和掌握不同品种的特性,以便选择最适合的品种。
高效栽培技术
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国气候特点的蓝 莓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
精深加工技术加强蓝莓精深加来自技术的研究和开 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 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智能化装备
应用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实现蓝莓 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 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
THANKS
蓝莓栽培与管理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蓝莓基本概述 • 蓝莓栽培技术 • 蓝莓管理技术 • 蓝莓栽培常见问题与对策 • 蓝莓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蓝莓基本概述
蓝莓定义与分类
定义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是多年生低矮灌木或小灌木 ,果实呈蓝色或深蓝色,具有浓郁的特殊香气。
蓝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蓝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041ace059eef8c75ebfb31a.png)
蓝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作者:张健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5期张健(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110034)蓝莓(blubbery)又名浆果越橘,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灌木果树。
由于果实呈蓝色,原产和主产于美国而俗称美国蓝莓。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蓝莓商品化生产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竞相引种栽培,目前已形成以美国、加拿大为主产区,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紧跟其后的世界蓝莓生产格局。
蓝莓属一类色香味俱全的小浆果,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克,最大重5克,果实呈蓝色,被白色果粉,果肉细腻,种子极小,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香气清爽宜人。
蓝莓果中含有花色素苷、黄酮等多种多酚类生理活性物成分,其抗氧化活性在40余种水果和蔬菜中最高,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抗炎症、提高免疫力、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
蓝莓的种植栽培始于美国,目前位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无论从栽培面积、产量、技术研发、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
我国蓝莓栽培技术始于20世纪末,因为蓝莓对生长条件要求比较苛刻,苗木繁殖又比较难,使得蓝莓的发展受到限制。
蓝莓属杜鹃花科植物,繁殖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组培,它能够实现工厂化育苗,在短期之内就大量的繁育出我们需要的苗来。
与常规的蓝莓苗繁育相比,组培蓝莓的增殖提高十倍以上,而且提高了果实的质量,也增加了数量,是革命性的变革。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外植体选长势旺盛的幼嫩枝条,除去所有叶片,切取除顶芽外的第3~10节作为外植体。
1.2不同灭菌剂与方法的灭菌效果将外植体表面用洗衣粉洗净,自来水冲洗30分钟,75%酒精浸泡30秒,0.1%升汞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作灭菌处理。
2试验采用的培养基2.1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将外植体一叶一节接种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1周后开始萌发,6~8周后长成4~5厘米的新梢,侧芽同时也萌发出5~10个丛生芽。
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
![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1b1e43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1.png)
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蓝莓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水果,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被称为“金色蔷薇”。
蓝莓种植技术越来越发达,蓝莓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蓝莓的种植技术非常复杂,从种子到种植要经过多个环节。
其中,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是最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此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是指在蓝莓种植过程中,采用种子到植株的移栽技术,将蓝莓种子栽种到苗圃中,经精心除草和施肥,使苗圃中的植株快速生长发达。
移栽过程是种植蓝莓的关键步骤,必须在适当的时期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植株快速发达,达到种植效果。
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主要有三个:第一步,准备苗圃。
要选择一个干净、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温度适宜的苗圃,在苗圃中进行适当的深耕处理,使其肥沃、松软,以便蓝莓苗移栽成功。
第二步,栽种苗圃。
蓝莓种子一般是从蓝莓果实中收集的,在苗圃中,要把蓝莓种子播种在种植层上,然而,要注意,不要在一个地方集中播种,否则蓝莓苗无法得到充足的空气和光照,影响蓝莓苗的生长发达。
第三步,施肥施水。
在栽种后的第一次施肥时,要添加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和有机肥料,使土壤营养充足,对蓝莓苗的生长有利。
此外,蓝莓苗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要定期施用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便使蓝莓苗发达健康。
移栽炼苗技术虽然复杂,但是其重要性还是不能忽视的,它直接影响到蓝莓果实的生长发达,因此,必须正确执行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为蓝莓种植者提供良好的植株条件,以便将蓝莓种植的结果发挥到最大。
从以上可以看出,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非常重要,它能够让蓝莓种植者更加有效地种植蓝莓,最终获得质量较高的蓝莓果实,以及丰富的蓝莓果实收入。
总之,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非常重要,能够帮助蓝莓种植者更快更有效地提高蓝莓果实的品质,从而为农民获得更大的收益。
因此,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应努力推广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蓝莓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蓝莓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https://img.taocdn.com/s3/m/53169b4cb307e87101f69645.png)
mut l ain o lse h o swa / + I A . / R oigrt 0 , vr ln o t51 ; l pi t f u trs o t s1 4 MS B 0 5mg L. o t ae1 0 e eypa tro - 0 i c o c n
W he ir p o a a e ln lt t l de eo e o t s s e s w e e ta fr e o pln i g be f n m co r p g t d p a te s wih wel v lp d r o y t m r r nse r d t a tn d o —
养基 为 最好 , 生根 率 达 1 0 ,并 且每 株 可达 5 1 0 ~ O条 根 ; 栽 基 质 以腐 苔 藓 为 最好 , 活 率 达 8 以 移 成 0
上 。
关键词 : 莓 ; 织培养; 蓝 组 快速 繁 殖
Tis e Cu t r n pi o a a i n o he Bl e e r s u lu e a d Ra d Pr p g to f t u b r y
t a / M S 6B 1 5 / + NAA .2 / + Z . / steb s c l r du t d c h t1 3 + - A . mg L 0 mg L T 1 5mg L wa h e t ut eme im o i u e u n
p oie a in b d r m t u e . Pr p g to o fiin s eg i e . T h e tc lu e m e i m o r l r to u s fo ist b r f o a a in c efce twa ihttm s e b s ut r d u f r
蓝莓育苗技术
![蓝莓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78207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8.png)
蓝莓育苗技术黄富才(安徽省怀宁县林业局,安徽怀宁246121)摘要:蓝莓,有水果之王之称,营养价值极高,安徽省怀宁县境内多浅山丘陵,土壤呈现微酸性,气候温和湿润,是蓝莓种植的天然基地。
从县情和蓝莓食用价值出发,早在2004年怀宁县就在黄墩镇试种并获得成功,近年来怀宁县把蓝莓产业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力实施蓝莓产业发展攻坚战,全域推进蓝莓种植,全面推动蓝莓产业延链升级,蓝莓已为怀宁乡村振兴搭建大平台。
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引进培育蓝莓种植加工企业114家,鲜果加工能力达2万t,蓝莓种植规模、鲜果产量超全省一半,成为长三角最大蓝莓种植区。
随着蓝莓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对蓝莓苗木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现将我县常用的蓝莓绿枝扦插、组培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蓝莓;育苗技术中图分类号:S6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4-0003-021绿枝扦插育苗1.1扦插季节蓝莓绿枝扦插育苗在6-7月进行。
1.2扦插基质用草炭:河沙按1∶1的比例制作成基质,也可单纯用草炭扦插。
1.3插穗准备1.3.1穗条选择在蓝莓新梢生长点变黑停止生长时期(即黑尖期)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营养枝条或萌蘖条。
1.3.2制穗剪取4~8cm长,径粗0.2~0.4cm,芽眼2~3个的插穗。
顶端保留叶片1对,去掉下部叶片。
上剪口距第一节芽眼0.5~1.0cm,下剪口紧靠最基部的节,分品种按20~40支捆扎。
随插随剪。
1.3.3穗条扦插前处理扦插前将穗条下端剪平绑扎成捆,然后用600~8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
约5s后取出,将穗条切口向下直放,再用1000mg/L 生根粉或1000~2000mg/L吲哚丁酸溶液速蘸处理3—5s。
1.4圃地准备苗圃地应设在塑料大棚或温室内,选好圃地后,把地耙平,进行土壤消毒,做到地平、土碎、无草根、石块,然后作平整的苗床,苗床的规格可根据当地具体条件而定,通常长5~6m,宽1m 为宜。
蓝莓的栽培技术和种植要点
![蓝莓的栽培技术和种植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33ab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a.png)
蓝莓的栽培技术和种植要点蓝莓是一种高效的果树,常被作为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选择。
然而,蓝莓的栽培也是需要技术的,以下是蓝莓的栽培技术和种植要点。
一、选择适宜的土壤和地点蓝莓生长在酸性土壤上,如Ph值在4.5到5.5之间的土壤,因此在种植时需要选取酸性土壤。
同时,蓝莓喜欢阳光和适量的水分,需要选择一个露天空地或相对开阔的地方,避免遮阴和积水。
二、扦插或育苗进行繁殖一般情况下,蓝莓的繁殖方式有扦插和育苗两种方法。
扦插是通过将蓝莓的条枝扦插到生根剂中,再将其转移到土壤中培养,培植出幼苗。
而育苗则是通过第二年将蓝莓枝条从母株上切下,种到育苗土中,待两个月后,幼苗长到8-10厘米时,再将其种在室外,并进行定栽。
无论是扦插还是育苗,都需要注意及时浇水,避免植株死亡。
三、控制适量施肥蓝莓的施肥要适量,逐渐增加肥料浓度,慢慢追肥。
如果肥料过量,会导致叶子发黄,严重时还会引起植株的死亡。
蓝莓种植一般会施加几种常用的肥料,如含钾、磷、氮的肥料,还可以施加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四、定期喷雾治疗病虫害蓝莓比较容易遭受一些病虫害,如蓝莓浆果蛀螟、红蜘蛛等,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喷雾治疗,并注意维持生态平衡,避免非必要的化学药品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
五、开花后修剪蓝莓的生长时间很长,常常需要修剪来促进其更好的生长,特别是在开花后,可以剪去生长不良的枝条,促进花芽的长势,从而让蓝莓的产量增加。
六、及时采摘果实蓝莓是一个高产的果树,每年可产出数百千克的果实。
当果实成熟后,需要及时采摘,否则会影响到蓝莓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采摘的方法是用指甲轻轻地拨开果皮,如果果实可以轻松掉下来,说明已经完全成熟,可以立马采摘。
在采摘时,需要注意不要损伤果实或树龄较小的枝条,以免影响下一年的结果。
七、雪灾时及时施药如果发生了雪灾,最好进行进行适量的抗霜剂施药。
这么做可以帮助蓝莓抵御寒冷侵袭,增加其抗寒力,同时避免植株的死亡或受损。
蓝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蓝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a58c842e45c3b3567ec8b3a.png)
张 健
( 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10 3 ) 0 4 1
蓝 莓 (lbey又 名 浆 果越 橘 , bubr) 为杜 鹃 花 科 ( f aee 、 橘 属 ( ac i 多 年 E cca )越 i V ci u n m) 生 灌木 果树 。南于果 实呈 蓝 色 , 产和 主产 原 于 美 国而俗 称美 国蓝莓 。 2 纪 3 自 0世 0年代 美 同率 先实 现 蓝 莓 商品 化生 产 以来 ,加拿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1 外 植体 . 选 长 势 旺 盛 的 幼嫩 枝 条 ,除 去所 有 叶
片 , 取 除顶芽 外 的第 3 1 切 ~ 0节作 为外 植体 。
・
8 ・ 岁月花开花落 , 蔬菜科技带你走 向致富之路
2 增 殖培 养 . 2
莓 果 中含有 花色 素苷 、 酮等 多种 多 酚类 生 黄
理 活性 物 成分 ,其抗 氧化 活 性在 4 余 种 水 0
将丛生芽 切割 成 2厘米 左 右茎 段 ,
每瓶 接种 4节 , 入 继代增 殖 培养 基 中 转 继 代增 殖 培 养 , 3个月 后 可 分 化 3 ~ 0
增殖 培养 基 为 WP Z 1 mg 。 M+ T . / 0 L
23 生 根培 养 .
在继 代增 殖 培养 基 中生 长 的苗 , 一 部 分用 以继 续增 殖 , 另外 转入 生根 培 养 基进 行生 根培 养 。 2厘 米长 的新梢接 取 种 到生 根培 养基 上 , 接种 后首 先黑 暗处
大 、 大利 亚 、 兰 和 日本 等 五大 洲 的 3 澳 荷 0多
1 不 同灭菌 剂与方 法 的灭菌 效果 . 2
将 外植 体 表面 用洗 衣粉 洗净 , 自来 水 冲 洗 3 钟 ,5 0分 7%酒 精 浸 泡 3 0秒 , 01 .%升 汞 浸 泡 5分 钟 ,无 菌 水 冲 洗 5 次, 作灭 菌处 理 。
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
![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2c95128af45b307e87197af.png)
12 渗 透层设 置 .
渗 透 层 处 于组 培 苗床 的负 一 层 , 一 由
cca) aee 越桔 属 ( a i oee 植 物 , 世 界第 三 代 高 级 水 Vc n da) ci 是
果, 具有很 高 的经 济 价 值 和 较 大 发 展 空 间 的一 种 新 型 果 树 。组 织培养 快速育 苗技 术 的研 究推广 , 于 大规 模 的繁 对
Ke r s B u b ry is e c l r ;R f e s e l g;S b tae r t y wo d : l e e r ;T su ut e u e n e di i n u srt ai o
蓝莓 ( leer) Bu br 又名 越桔 、 y 蓝浆 果 , 杜 鹃花科 ( r 属 Ei —
殖 蓝莓 苗 , 引种 国外 优 秀新 品 种 , 短 蓝莓 成 品 苗 的繁 殖 缩 周 期 , 受地理 环境 和地 区性 季 节 的 限制 , 以在很 短 的 不 可 时 间里 , 速 我 国蓝 莓 产 业 的发 展 有 着 非 常深 远 的 , 以免影响基
质 的使用 时 间。 13 人工基质 配置 蓝 莓 的根 系 是 须根 系 , . 比较适 合 生 长在疏松 多孔 、 富含有机 质 、 的人 工基 质 中 , 酸性 一般情 况
蓝莓组织培养瓶内复壮瓶外生根快繁技术
![蓝莓组织培养瓶内复壮瓶外生根快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85ac989d0d233d4b14e69ca.png)
北方园艺2009(4):161~162果园・栽培技术・第一作者简介:姚平(1962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果树栽培。
E 2mail :ldxynxyyp @ 。
收稿日期:2008-12-27蓝莓组织培养瓶内复壮瓶外生根快繁技术姚 平,孙书伟(辽东学院农学院,辽宁丹东118003) 摘 要:将经过复壮的组培苗剪成2cm 左右的茎段,置于100mg/L I BA 溶液中并立即捞出,于温室中扦插到以苔藓为基质苗床上,立即扣小拱棚保湿。
前1周应保持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之后2周保持相对湿度85%~90%,温度保持在20~28℃。
20d 后逐渐揭开保湿的塑料膜。
40d 生根成活率可达70%~80%。
关键词:蓝莓组培苗;复壮;瓶外生根中图分类号:S 663.20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09)04-0161-02 蓝莓是越橘中蓝果类型的俗称,因此也常被称为越橘,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兴果树树种。
果实除了含有常规的糖、酸和维生素C 外,还富含维生素E 、维生素A 、维生素B 、SOD 、自由基、熊果苷、花青苷、蛋白质、脂肪等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以及丰富的钾、铁、锌、锰等微量元素。
据最近研究,越橘果实具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因此,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越橘果树的栽培历史不到一个世纪,最早始于美国。
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越橘引种栽培工作。
2001年后,除吉林农业大学外,大连理工大学、山东果树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从国外引进蓝莓品种200多个,同时开展了蓝莓的品种试栽研究和苗木繁育技术的研究。
目前,组织培养快速繁育已成为蓝莓苗木繁育的主要途径。
针对蓝莓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种类很多,培养效果差异很大;组培苗瓶内生根率不高,瓶外生根技术还没有完整报道,近2年来,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总结如下。
《蓝莓高效种植技术与管理办法》
![《蓝莓高效种植技术与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ed0c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d.png)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蓝莓高效种植技术与管理办法》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蓝莓高效种植技术与管理办法》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蓝莓高效种植技术与管理办法》一、引言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的水果,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和喜爱。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日益追求,蓝莓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旨在介绍蓝莓的高效种植技术与管理办法,以期为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蓝莓产业概述蓝莓作为一种新兴水果,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
目前,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已超过10万亩,且每年以约10%的速度增长。
蓝莓品种繁多,包括兔眼、矮丛、南蓝等,涵盖了鲜食、加工两大类。
蓝莓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
蓝莓经济价值及市场前景蓝莓富含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蓝莓市场前景广阔。
据统计,我国蓝莓市场需求年增长率约为20%,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蓝莓售价较高,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蓝莓种植的意义和优势蓝莓种植具有多重意义和优势。
首先,蓝莓适应性强,可在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其次,蓝莓种植过程中,采用覆膜、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蓝莓采摘旅游逐渐成为农村休闲旅游的一大亮点,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蓝莓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为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蓝莓高效种植技术与管理办法方面进行探讨。
蓝莓栽培技术要点
![蓝莓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7a962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d.png)
蓝莓栽培技术要点x一、蓝莓栽培技术概述1、需求项目:蓝莓栽培技术要点,2、内容概述:蓝莓栽培技术包括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地块:地块土壤质量良好,有足够的渗水能力,有足够的肥力,选择带有充足多样性的栽培地,以确保蓝莓营养充足。
(2)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根系健壮,灌铺和抗病性好的品种,确保蓝莓质量和产量高。
(3)合理的播种:以蓝莓树苗为单位,在合适的行距和列距下合理播种,确保蓝莓发根生长良好,苗林呈现规整的格型。
(4)灌水施肥:根据地块的灌溉实际情况,合理的施肥灌水,确保蓝莓植株营养充足,发育良好,促进产量的提高。
(5)季节修剪:根据蓝莓植株的季节特性,每年春夏季进行一次节点修剪,清理死亡枝叶,以促进枝叶茂盛,提高蓝莓产量。
(6)控制开花期:为蓝莓营养生长和延迟收获期提供有利的生态条件,控制蓝莓树的开花期和收获期,以最大化的产量。
二、蓝莓栽培技术的实施1、种植技术:(1)把土地开垦:用机械工具开垦土地,深层耕翻,打破土壤结构,把地块做成类似锅底的状态,有助于土壤排水,以及供蓝莓植株发根。
(2)种植蓝莓植株:根据蓝莓的特性,按行距和列距精细种植,要求蓝莓树苗在植株床上的放射密度要大,确保植株呈现规整的格型。
(3)施肥:把肥料拌和在土壤中,每年施肥一次,以保证蓝莓植株的营养充足,促进其发育,蓝莓产量提高。
(4)灌水:根据蓝莓植株的需求和灌溉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灌水,以保证蓝莓植株生长良好,提高蓝莓产量。
2、修剪技术:(1)节点修剪:每年春夏季节进行一次节点修剪,保持蓝莓植株干净,以使蓝莓植株结果丰收。
(2)干枝修剪:及时除去枯死枝叶,促进蓝莓植株的发育,以增加产量。
(3)降花修剪:在蓝莓植株开花期间,控制蓝莓植株花的数量,延迟收获时间,以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4)分枝修剪:清理多余的枝条,避免植株衰退,促进蓝莓植株的营养生长。
蓝莓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蓝莓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891c00c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42.png)
L u n y u a n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橘,是一种多年生的落叶果树。
蓝莓,果实为深蓝色,因此得名蓝莓。
蓝莓在我国的种植时间比较长,主要的种植区域在我国的华东、华中、华南到西南以及东北地区,野山蓝莓主要分布在山地以及不规则的丘陵地带,主要海拔高度为400~1400米[1]。
蓝莓果实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平均每100克新鲜果实内含蛋白质600mg,脂肪550nag,碳水化合物14g,并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Ca、P、Mg、Zn、Fe、Cu含量特别丰富,其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它水果[2]。
本试验以现在种植面积比较大的蓝丰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蓝莓的繁殖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本次试验的材料取自聊城市农科院的自建苗圃内。
1.2试验方法1.2.1初代培养在春季蓝莓刚刚开始发芽时,挑选生长良好,没有病虫害的当年生纸条,用枝剪剪下,然后简称1cm作用长度的小段,一个小段上至少带一个饱满芽,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30min,然后在超净台内用75%的酒精首次消毒处理,时间30s,用无菌水冲洗3-5次,以外植体上完全没有酒精味道为准,然后再用0.1%的HgCl溶液进行二次消毒处理,完成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根据HgCl消毒时间的长短,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0瓶,每瓶1个外植体,重复3次。
45天后统计外植体的生长情况。
1.2.2增殖培养在初代培养基内培养45天后,转移到增殖培养基内(蔗糖含量、琼脂含量、pH、温度、光照时间同上),基本培养基为WPM,根据ZT和IBA的浓度,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20瓶。
每瓶5个,重复3次。
45天后统计外植体的增殖情况。
1.2.3生根培养培养50天,用剪刀分成单株,然后用生根粉蘸根,栽植到生根基质(苔藓)中,大约45天后,其根部就会长出细小的根系。
根据生根剂的浓度分为4个处理。
每个处理100颗小苗,重复3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莓组织培养技术介绍组培介绍一、组培的概念和重要性(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狭义)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意义:1. 加速无性繁殖;2. 获取脱毒苗;3. 扩大变异范围:(1)克服远缘杂交后代不育性和杂交不亲和性。
(2)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体细胞杂种和胞质杂种。
(3)倍性育种:通过胚乳培养获得三倍体;通过花粉和花药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
(4)结合诱变育种在试管内进行优良变异的诱导.选择和繁殖。
4.加速亲本材料的纯化。
一般选育自交系需4-6代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即为纯合二倍体。
5.种质资源的试管保存。
6.为基因工程的全面实施人工控制遗传方向打下基础。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每个植物细胞都具有形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因为每个细胞都具有全套的遗传基因,无论是性细胞还是体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进行表达。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在实践上并没做到,经过几十年来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细胞的全能性不但在理论上完全被证实,而且为组织培养在实践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须经过几个步骤:成熟细胞(外植体)→分生细胞→胚状体→完整植株。
成熟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出根出芽→完整植株。
成熟细胞(外植体)→诱导侧芽生长→出根出芽→完整植株。
脱分化也就是已经分化定型的细胞,经过诱导成为重新恢复了分裂能力(也就是成为分生状态)细胞的过程。
不但植物体细胞可以表现全能性,花粉在培养条件下也可能进行脱分化,通过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每个植物细胞都具有形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因为每个细胞都具有全套的遗传基因,无论是性细胞还是体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进行表达。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在实践上并没做到,经过几十年来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细胞的全能性不但在理论上完全被证实,而且为组织培养在实践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须经过几个步骤:成熟细胞(外植体)→分生细胞→胚状体→完整植株。
成熟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出根出芽→完整植株。
成熟细胞(外植体)→诱导侧芽生长→出根出芽→完整植株。
脱分化也就是已经分化定型的细胞,经过诱导成为重新恢复了分裂能力(也就是成为分生状态)细胞的过程。
不但植物体细胞可以表现全能性,花粉在培养条件下也可能进行脱分化,通过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四、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1.无性系快速繁殖:应用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技术,快速繁衍珍稀濒危植物,使物种得以保存;以及快速繁殖名优新品种,使其在一定时间内繁衍为一定数量的植株。
2.花药培养和花粉单倍体育种:离体花药--花粉培养的单倍体育种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作物的纯系,从而加快育种过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用花药或花粉培育出的植物已有22科52属160个种,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3.药用植物的工厂化生产:当前各地采用组织培养来加速药用植物(如人参、紫草、贝母、三分三、甘草等)的繁殖生长已获得成功,并投入工厂化生产。
4.种质的保存和基因库的建立:组织培养材料的体积小,利于在低温(如低温冰箱)或超低温(如液态氮)中长期保存。
5.突变体的筛选培育:在组培进程中,基因型易发生变异,人们采用紫外线、X射线、r 射线、对培养物照射,或者在培养基中加入叠氮化合物等,以诱导和提高突变频率,产生人们需要的突变体,供人们筛选培育。
蓝莓组培一、实验室设计1.准备室:(1)进行药品的保存、配置、消毒、分装等。
(2)器具的洗涤、干燥、消毒。
(3)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
2.接种室:进行材料的接种,内置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
外设缓冲间-放置拖鞋、工作服、工作帽等。
3.培养室:植物材料的无菌培养,室内主要有培养架和控制温度及光照的设备。
4.细胞学观察实验室:进行培养材料的组织学、细胞学、观察照相等。
二、常用设备和器材1.高压蒸气灭菌锅:用于培养基、蒸馏水和接种器械的灭菌消毒。
2.超菌工作台:用于培养物的无菌操作。
(由鼓风机、滤板、操作台、紫外灯和照明灯组成)3.接种工具:包括双筒实体显微镜、镊子、剪刀、解剖刀、洒精灯等。
4.培养设备:包括空调机、定时器、温度控制器、增湿机或去湿机、培养架、摇床或旋转床、日光灯、光照培养箱等。
5.化学实验及分析设备:包括天平、酸度计、蒸馏水器、烘箱或玻璃仪器烘干器、电炉、药品柜、冰箱、晾干架等高压灭菌锅手提式灭菌锅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烘干箱电子天秤三、玻璃器皿的选择和清洗1.玻璃器皿的选择*试管- 适合于用少量培养基及试验各种不同配方时选用。
*三角锥瓶- 适用于各种培养(如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大规模培养或一般培养)。
*L形管和T形管- 为专用的旋转式液体培养试管。
*培养皿- 适于作单细胞的固体平板培养、胚和花药培养和无菌发芽。
*角形培养瓶和圆形培养瓶- 适用于液体培养用,如单细胞和原生质体的浅层培养。
*果酱瓶- 常用作试管苗大量繁殖用的培养瓶。
2.玻璃器皿的清洗(1)清洗玻璃器皿用的洗涤剂有肥皂、洗洁精、洗衣粉、和铬酸钾洗涤液。
(2)清洗时先将器皿中的残渣除去,用清水洗净,再用热的肥皂水或洗洁精洗净,清水冲洗干净后用蒸馏水冲洗一次,干后备用。
(3)洗净的玻璃器皿应透明发亮、内外壁水膜均匀,不挂水珠。
四、影响植物组培的因素1.植物因素:(1)基因型,(2)植物年龄,(3)组织和器官的年龄,(4)植物的生理状态,(5)取材年份及生长条件,(6)取材部位及大小。
2.培养基因素:无机盐、有机化合物、植物激素、天然提取物、琼脂、PH值、渗透压、活性炭。
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与否,除了培养材料本身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基的种类、成份等直接影响培养材料的生长发育。
故应根据培养材料的种类和部位,选取适宜的培养基。
3.外植体的选择和灭菌:不同品种、不同器官之间的分化能力有差别,且组织培养是建立在无菌操作基础之上的专门技术,因此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外植体进行灭菌操作,以确保组织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4.环境因素:(1)光照:包括光强、光质、光周期,(2)温度,(3)湿度,(4)气体。
五、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及制作程序(一)、培养基的主要成分:1.无机盐:(1)大量元素:C.H.O.N.P.K.Ca.Mg.S.Cl。
(2)微量元素:Fe.Cu.Mo.Zn.Mn.Co.B.Na。
(3)水:培养基95%是水,应使用蒸馏水、双蒸水或使用去离子水,水应放在塑料容器中。
2.有机化合物:(1)糖(碳源和能源),(2)维生素类:有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6(盐酸砒哆醇)、生物素、烟酸、叶酸等,(3)氨基酸类(有机氮源)。
3.植物激素(生长调节物质):(1)生长素:主要包括IAA(吲哚乙酸)、NAA(萘乙酸)、2,4-D(2,4-二氯苯氧乙酸)、IBA(吲哚丁酸);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胚状体的产生以及试管苗的生根,更重要的是配合一定比例的细胞分裂素诱导腋芽及不定芽的产生;作用的强弱顺序为:2,4-D>NAA>IBA>IAA。
(2)细胞分裂素:天然:6-BA(6-苄基酰嘌呤)、KT(激动素,糠基酰嘌呤);人工:ZT(玉米素)、2-iP(2-异戊烯酰嘌呤);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器官的分化、延缓组织的衰老、增强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生长及显著改变其他的激素作用;作用的强弱顺序为:TDZ,4PU>ZT>2-iP>6-BA>KT。
(3)赤霉素:GA3。
(4)乙烯及乙烯抑制剂。
4.天然提取物(如椰乳、酵母提取物、番茄汁、香蕉泥等),其作用是提供一些必要的微量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和生长激素等。
5.琼脂(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使培养基在常温下凝固,同时不参与代谢。
6.活性炭:加入培养基中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吸附能力,减少一些有害物质的影响,如可以防止酚类物质污染而引起组织褐化死亡。
(二)、1962年Marshing和Shong发明了MS培养基(三)、培养基的制作程序:六、外植体的选择和灭菌(一)、外植体的选择:(1)外植体部位;(2)取材季节;(3)器官和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4)外植体的大小。
(二)、外植体的灭菌方法1、常用灭菌药剂的使用和效果:消毒剂使用浓度/% 清除难易消毒时间/min 灭菌效果次氯酸钠 2 易 5-30 很好次氯酸钙 9-10 易 5-30 很好漂白粉饱和溶液易 5-30 很好升汞 0.1-1 较难 2-10 最好酒精 70-75 易 0.2-2 好过氧化氢 10-12 最易 5-15 好溴水 1-2 易 2-10 很好硝酸银 1 较难 5-30 好抗菌素 4-50mg/L 中 30-60 较好2.灭菌方法:(1)茎尖、茎段及叶片等的消毒:用清洁剂清洗---75%酒精浸泡10-20min---无菌水洗2-3次---Naclo或升汞溶液泡10-15min---无菌水洗3-4次(2)果实和种子的消毒:自来水冲洗10-30min---70%酒精漂洗---2%Naclo液浸10min---无菌水2-3次---取出种子培养(3)根及地下部器官的消互毒:自来水冲洗---纯酒精漂洗---升汞浸5-10min或2%Naclo液浸10-15min---无菌水洗3次(4)花药的消毒:70%酒精浸泡数秒钟---无菌水洗2-3次---漂白粉上清液浸10min---无菌水洗2-3次。
七、外植体接种和培养1.外植体的接种(1)接种室的消毒:用70%酒精喷雾使细菌和真菌孢子随灰尘的沉降而沉降,再用紫外灯照射20min;或用高锰酸钾与甲醛蒸气熏蒸。
超净工作台可用新吉尔灭或酒精擦洗,其它一切器皿、衣物都要经严格的灭菌才能带进接种室。
(2)接种:左手拿试管或三角瓶,右手拿接种针或镊子接种,瓶口要靠近酒精灯火焰、接种动作要快,以免造成污染。
2.培养方法(1)根据外植体不同可分为: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2)根据培养方式不同可分为: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半固体培养、双层培养3.培养条件:温度、湿度、光照、PH值、氧和其它气体4.外植体褐变及其防止:(1)培养基中加入抗氧化剂;(2)用抗氧化剂浸泡外植体后再接种;(3)减少光照强度或在黑暗条件下培养;(4)多次更换培养基达到稀释释效应;(5)加入多胺类物质,如精胺、亚精胺通过刺激细胞分裂,加速组织生长,减少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