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施工工艺框图
涵洞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涵洞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9fcda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c.png)
涵洞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1.基底处理方法及工艺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基。
开挖时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必要的放坡和设挡板支护,基槽成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签证后,连续作业以免基底暴露时间过长降低承载力。
基础开挖处理完毕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
涵洞基底下设螺杆桩、水泥土挤密桩、CFG桩、1.0m厚6%水泥改良土垫层进行换填处理。
1.1.1.基础换填施工换填处理施工工艺见图2.5.3-1。
图2.5.3-1 换填施工工艺流程图⑴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浮土、积水、泥浆及垃圾等杂物,并在换填范围内两侧按1:0.5的坡度开挖边坡。
挖除换填厚度、范围按设计要求进行,若施工中发现设计换填底以下仍存在软弱土层或人工弃土时,全部清除至硬底。
将基底大致整平,推成坡度为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半挖半填地段或路堑地段挖除换填时,注意保证换填底部纵横向的排水坡度,以避免局部积水、淤水。
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时,留有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换填底应平整,排水通畅。
⑵分层填筑:置换材料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按照经过试验确定的合格填料和经过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
⑶摊铺整平:为了保证压实均匀和填层厚度符合规定,填料采用推土机初平,刮平机进行二次平整,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⑷洒水或晾晒:换填所用材料含水量直接影响压实密度。
在相同的碾压条件下,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密实度最大,填料含水量波动范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3%范围内,超出最佳含水量2%时应晾晒,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应洒水。
洒水采用洒水车喷洒,晾晒采取自然晾晒。
⑸机械碾压:碾压是保证换填层达到密实度要求的关键工序。
碾压按照“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
施工前,应注意在两侧地面上挖临时排水沟,避免雨水流到换填开挖出的基坑内。
1.1.2.螺杆桩施工螺杆桩施工工艺及方法见2.5.1.6章节。
涵洞施工工艺及施工框图
![涵洞施工工艺及施工框图](https://img.taocdn.com/s3/m/31c22f9e7375a417876f8fad.png)
涵洞工程施工1、盖板涵施工应用经纬仪放出中线及基础开挖边线,用挖掘机挖基,人工清理基础及边坡,进行基础底基夯实。
灰土处理,然后再精确放出基础平面尺寸,支模绑筋,经检验后,浇注砼基础。
浇完后养护,拆基础模板。
基础砼强度达到75% 时,即支墙身模板。
墙身施工时应注意结合部凿毛、沉降缝的一致。
墙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钢管肋,模板支好经检查后浇注砼,插入式振捣器捣密实。
浇注时要控制每层厚度为30 厘米,持强度达到80% 时拆模。
盖板集中在预制厂预制,模板采用钢模,盖板预制后在场内编号堆放。
盖板养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80% 时起吊堆放,并注意堆放支点位置。
台帽上经测量放出准确位置后才能安装盖板。
而后浇注桥面砼,桥面砼要严格控制标高,横坡和平整度,并注意覆盖养生。
回填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夯实至设计标后,再进行边坡施工。
2、钢筋砼管涵施工工艺管涵施工前,首先用经纬仪放出轴线和基础开挖线,用人工或机械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再用人工进行清理修整,然后进行基底处理。
基础处理后,用经纬仪准确放出轴线,确定基础平面尺寸支基础模板,经轴线,标高检查无误后,浇注垫层砼。
在基础施工时注意横坡和沉降缝的设置。
然后养生、拆模。
到一定强度采用吊车安装涵管。
安装涵管内径平顺,管身应与基础管座接触密实,使管受力均匀。
管缝不大于 1 厘米,并用沥青麻絮填塞。
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一致,应用沥青麻絮塞实。
管外侧接缝应用20 号砼箍缝并很好的养生。
基础砼强度达到80% 时,支端墙模板,浇注砼。
浇注砼时应注意模板支撑牢固及线型美观。
端墙砼强度达到70%时,进行灰土分层压实回填。
然后做锥坡土体,砌片石,最后要整修交验。
3、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公路能否保持行车平稳、舒适,构造物台背回填质量有时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所以根据我们从事高等级公路的施工经验,强调和抓好构造物台背回填是我们高度重视的一道工序。
1•用于回填的全部材料,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填料既要能被充分压实,具备良好的透水性,且不含有草根、腐植物或冻土块等杂物。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3da787c0b4c2e3f56276315.png)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13.1.1工艺概述框架桥(涵)指涵身、底板和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的涵洞,当涵洞顶面无填土时,也称为框架桥(结构示意见图13.1.1-1)。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其地基处理一般采用明挖、换填、强夯、砂桩、粉喷(旋喷)桩加固等措施,或采用其它桩基形式。
本工艺适用于框架(桥)涵基础以上结构的施工,关于基础施工可参考第 2 章有关内容。
图13.1.1-1 框架涵结构要素13.1.2作业内容框架桥(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涵身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桥面系施工(框架桥)、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1.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13.1.4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3.1.4-1。
图 13.1.4-1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1.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涵洞的平面位置。
⑶调查开挖区域及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
2.材料准备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及模板等数量满足需要,质量符合要求。
3.机具准备挖掘机、混凝土运输车、钢筋加工机具、木工机具、混凝土浇筑机具、吊装机具等。
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时应选取经联测后符合要求的基准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为依据,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
涵洞基坑临时放样点应在场地平整完成以后进行,临时平面点位应距离基坑开挖上边缘5m 左右,并设置明显的标志,避免开挖和运输机械的破坏。
根据测量放样的临时平面点,采用石灰粉等绘出基坑开挖的上口边线,基坑开挖交底中应明确开挖坡度,以便控制基底开挖边线满足施工需要。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a82e4c1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04.png)
1 施工工艺技术1.1 框架涵施工工艺框架涵施工流程如图1.1-1所示。
图1.1-1 框架涵施工流程图1.1.1 基坑开挖(1)首先按图纸进行施工放样,测设出涵洞的轴线以及开挖线,并将轴线控制桩延长至基坑以外加以固定,以便校核。
(2)测设基坑平面位置及标高,确定开挖范围。
弃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渣场。
开挖至基底以上30cm停止机械开挖,改为人工开挖(保证基底不被扰动)。
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检测基底承载力。
(3)基础开挖时,查看周围有没有受影响的建筑物和管线,是否有足够的放坡条件,是否土体相对稳定。
基槽开挖按设计进行放坡开挖,每边各预留50cm宽工作面。
(4)基坑顶面应在两侧各设置一道50cm高土埝,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1.1.2 基坑降水基底设置临时砖砌排水沟,在基础标高最低处设置0.8m×0.8m×1m集水坑,通过排水沟收集槽内积水,采用潜水泵将积水排至密闭式运泥浆运输车,运至拌和站集中处理,集水坑上口铺设木工板,预留电机下放口,并设置警示标牌。
1.2 混凝土垫层浇筑经监理检查验收换填地基承载力合格后,及时浇筑箱身底板混凝土垫层,垫层分段平置。
支设基础模板,按沉降缝间隔分段进行基础砼浇筑。
基础砼由拌合站集中拌和,用12m³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通过天泵配合人工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人工整平。
1.3 钢筋绑扎1 钢筋加工及安装1)钢筋加工统一由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钢筋焊接时,焊缝有效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焊缝厚度不小于0.3d,焊缝宽度不小于0.8d。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2)钢筋安装时,要清除钢筋表面的锈蚀、灰尘、松散锈皮、油漆、油脂或其它杂质。
3)所有进场钢筋均要待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所有钢筋要准确安设,当浇注砼时,用支撑将钢筋牢固的固定。
钢筋应可靠地系紧在一起,不允许在浇筑砼时安设或插入钢筋。
铁路涵洞施工工艺
![铁路涵洞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8627c1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a.png)
铁路涵洞施工工艺第一章框架涵施工涵洞开工前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核对.涵洞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进行基础施工.涵洞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同意后进行基础施工.涵身在现场分节立模浇筑,碗扣式脚手架支撑,分层浇筑砼,插入式振捣密实.涵洞施工完成后,当涵身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对称进行涵背回填。
1。
1。
明挖基础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底部预留20cm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基坑开挖有水流涌出时,要配足抽水设备,禁止基坑被水淹泡,以免降低基底的承载力。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草袋围堰等不同的基坑防护方法. 1。
2。
地基检测及地基处理在涵洞开挖至基底标高时,根据施工图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现场复核,对地质不符的基底,根据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判断,对基底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方法进行现场勘测,报告监理工程师,重新评价地基条件,确定涵洞地基的处理措施.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根据基底的不同地质情况,选用N10轻型动力触探、N63.5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方法进行现场勘测,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基条件评价.设计无地基处理的涵洞在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涵洞施工.承载力检测不合格的地基,根据设计单位确定的处理方案,按规范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施工完成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频次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合格后开始涵洞施工。
1.3.框架涵身施工框架涵涵身断面按二次进行砼浇筑,第一次先浇筑底板砼(含下梗肋),第二次浇筑边墙及顶板砼。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施工用模板,内模采用定制大块钢模板,且模板内侧要密贴PVC板,内模支撑采用三铰拱式桁架;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拼装而成,并通过竖向工字钢、对拉钢筋及底板预埋钢筋构成支撑体系.在模板支立时,对上下梗肋的模板要加固牢靠,模板接缝处要紧塞较厚的双面胶带,慎防漏浆影响砼内实外美效果。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644bdd9da38376baf1fae3f.png)
2.7.4 框架桥(涵)施工方法及工艺框架桥(涵)施工工艺见下图:框架桥(涵)施工工艺框图2.7.4.1 基底加固根据设计要求主要采用换填、重力碾压等方式加固地基。
2.7.4.2 基础明挖采用挖掘机明挖,自卸车倒运弃土,人工清底,施工时备用抽水泵准备排水。
涵洞底部地基必须夯填密实,密实度不小于95%,地基土不得渗水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开裂,要求地基承载力不低于设计。
2.7.4.3 垫层砼垫层采用人工立木模,小木桩外支撑,集中供应砼,吊车吊料斗灌注砼,人工捣固密实,洒水养护。
级配碎石垫层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制,按20cm 一层的C30混凝土分层填筑,振动压路机碾压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2.7.4.4 模板模板采用小型木模板及大块组合钢模。
2.7.4.5 钢筋制作与绑扎 施工准备 地基加固 监理检验签证定位放线 基坑开挖 浇筑底板砼 翼墙浇筑 防水层施工 浇筑边墙及顶板砼 监理检验签证台背路基过渡段填筑附属工程施工钢筋在钢筋棚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图纸现场绑扎,严禁漏绑。
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塑料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
2.7.4.6 砼灌注分二阶段施工,第一阶段施工底板和边墙踢脚,第二阶段施工边墙及顶板。
混凝土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准确计量,集中拌合,用砼输送车运送砼,泵送砼到灌注部位。
为确保施工质量,采用斜向水平推进法施工,上层与下层浇筑水平距离保持2m左右,且从底部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且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应插入下层5~10cm左右,间隔小于其作用半径,不得漏捣和重捣,边振边逐渐提高振捣棒,并避免碰撞模板。
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墩身预埋钢筋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浇至设计高程后,振捣时观察砼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即可缓缓抽出振捣棒,防止砼内产生空洞。
2.7.4.7 拆摸养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顶面进行修整。
接长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
![接长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294564f0722192e4536f6e9.png)
接长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本标段部分框架涵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长施工,临近既有线的需对既有线进行加固处理。
1线路防护对接长涵首先按设计要求进行线路、边坡防护。
采用扣轨梁等防护措施进行线路防护,利用43kg 钢轨桩进行基坑边坡防护,并申请施工慢行。
扣轨梁数量及密度先进行验算,必要时加设临时支墩。
在既有涵洞的出口路堤上施工钢轨桩,涵洞顶部打入钢轨桩,桩顶高出路基坡面约0.2m ,桩间距0.8—1.0m ,桩的入土深度一般在原地面以下2m 。
钢管排桩防护示意图如下图2.5.2-13。
2接长施工在接长框架涵施工时,根据框架涵的间隔距离采取跳隔的施工方法,即相临立交涵洞不能同时开工,必须给当地群众留下过往通道,做到交通施工两不误。
涵洞主体竣工后,尽快与原路顺接。
钢管排桩防护示意图(1)、拆除既有框架涵的翼墙、八字墙后,检查框架涵接长处土质变化的情况,并检查原有圬工有无缺陷及倾斜,如有则分析原因,并对接长框架涵基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框架涵基础、墙身、顶板等施方法及工艺: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新既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方法①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当挖至高于基地0.3m~0.4m时,用人工继续开挖并修整成型。
②地基处理:依设计要求进行基底换填改良土或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
③基础施工:基础混凝土施工前将基坑底部浮土清理干净,立模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终凝后,采用草帘或麻袋覆盖并浇水养护。
气温低于5℃时不浇水养护。
④顶板支架:利用WDJ型碗扣支撑架。
⑤铺顶板底模:底模采用组合钢模板上铺塑胶板,组合模板得保证了底模的钢度,塑胶板面积大且表面平滑,且施工时不需涂刷脱模剂,能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⑥钢筋加工及绑扎:钢筋在加工场统一加工,吊装到底模上进行绑扎和进一步焊接,整个钢筋骨架要确保稳固,防止受外力而产生变形。
⑦混凝土浇筑框架箱身采用就地浇筑,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底板与边墙相交处以上30cm处,第二次浇筑边墙和顶板。
框架涵
![框架涵](https://img.taocdn.com/s3/m/3fe2a230376baf1ffc4fad32.png)
施工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名称 桥涵工程主送单位 工程部 部位 框架涵接收单位日期一、钢筋砼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灌注侧墙、顶板砼、养护防水层及沉降缝出入口铺砌及顺沟、顺路过渡段施工检查、验收制作试块检查砼试块强度制作试块 安放模板检查定位灌注底板砼、养护基础施工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侧墙、顶板钢筋绑扎、立模检查砼试块强度安放钢筋钢筋制作二、具体施工工艺1、由项目部测量班负责本涵的施工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涵洞的中心位置及纵横轴线,现场核对图纸所示的涵洞的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既有沟槽、排水渠道的连接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审定。
对涵洞外所放桩位埋设护桩,并用混凝土包裹并严加保护;同时在雨后或者现场怀疑被破坏时,必须经测量班复测,确保放样准确无误;高程点引至涵洞旁边不易破坏的地方。
施工放样图如下示:日照南1234日照南1234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按1:1.25放坡;基坑底面按涵洞基础设计平面尺寸加宽50cm 开挖;在基坑底四周加设30×30cm 排水沟,涵洞进出口各设一个的集水井,收集基坑内的地表水及地下水。
基坑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的方法。
基坑开挖过程中,机械开挖至离基底有30cm时,则采用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基底土层降低承载力。
基底整平时按各个涵节之间的高差设置台阶。
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容易坍塌的土质时采取木板桩、挡板等措施进行支护。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①做好轴线控制点及临时水准点的布设工作,复核其夹角、高程是否准确,若有疑问及时与主管领导联系。
②用白灰线撒出开挖范围,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施工。
③与领工员联系确定弃土位置和基坑内水排放位置,提前准备防、排水设施。
④人力开挖机具设备及机械施工设备准备齐全。
基坑开挖的安全质量措施齐备。
3.基础混凝土施工根据施工图纸测设垫层模板位置,用组合钢模或竹胶板木模做边模,然后浇筑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分隔缝,分仓跳搅)。
框架桥(涵)施工
![框架桥(涵)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2d018d6e192e45361066f576.png)
框架桥(涵)施工13.1.1 工艺概述框架桥(涵)指涵身、底板和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的涵洞,当涵洞顶面无填土时,也称为框架桥(结构示意见图13.1.1-1)。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其地基处理一般采用明挖、换填、强夯、砂桩、粉喷(旋喷)桩加固等措施,或采用其它桩基形式。
本工艺适用于框架(桥)涵基础以上结构的施工,关于基础施工可参考第 2 章有关内容。
图13.1.1-1 框架涵结构要素13.1.2 作业内容框架桥(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涵身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桥面系施工(框架桥)、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1.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13.1.4 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1.4-1。
图13.1.4-1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1.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涵洞的平面位置。
⑶调查开挖区域及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
2.材料准备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及模板等数量满足需要,质量符合要求。
3.机具准备挖掘机、混凝土运输车、钢筋加工机具、木工机具、混凝土浇筑机具、吊装机具等。
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时应选取经联测后符合要求的基准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为依据,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
涵洞基坑临时放样点应在场地平整完成以后进行,临时平面点位应距离基坑开挖上边缘5m 左右,并设置明显的标志,避免开挖和运输机械的破坏。
根据测量放样的临时平面点,采用石灰粉等绘出基坑开挖的上口边线,基坑开挖交底中应明确开挖坡度,以便控制基底开挖边线满足施工需要。
框架涵施工工艺
![框架涵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9eea8d47c1cfad6195fa72d.png)
13.1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标准13.1.1工艺概述框架桥(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底板和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形式的涵洞,一般作为过水涵洞或人行通道。
在涵洞顶面无填土时,也称为框架桥,框架桥桥面系结构形式同一般客运专线桥面系。
框架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
涵洞施工前,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框架涵结构要素见图13.1.1。
图13.1.1 框架涵结构要素13.1.2作业内容框架桥(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涵底板施工、涵身及涵顶板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桥面系施工(框架桥)、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1.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框架涵各部位偏差,应符合表13.1.3-1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1.3-2的规定。
2、涵身直顺,顶板平直,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
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
涵洞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
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13.1.4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1.4。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涵底板施工材料准备桥面系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顺接防水层施工涵身及顶板施工端翼墙施工图13.1.4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1.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编制框架涵单项施工方案,对开挖超过2m的深基坑,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应急预案,对开挖超过5m的深基坑,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后实施。
涵洞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涵洞施工工艺流程框图](https://img.taocdn.com/s3/m/48f58c2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60.png)
对称拆除拱架、拱模
施做防水层涵顶对称填土、分层夯实
出入口、八字墙等附属工程施工
检查、验收、
签证石拱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排水
基坑检验
换填碎石土,分层压实碎石土砼基础立模、灌注或浆砌基础
拱涵涵身、台座浆砌
支立拱架,安装拱模
分段对称浆砌拱圈
养护拱圈砂浆强度达80%设计值
监理签证养护养护检查、验收、签证拱圈封顶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线
场地布置
基础开挖
材料准备下基础
现浇管座
圆管预制安装圆管
出入口浆砌
防水层施工
涵洞回填
竣工
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基础开挖
地基承载
地基处理
基础
砌石基础
台墙
砌石基础
预制盖板现浇盖板
盖板安装
防水处理
进出水口
附属砌石工程
护坡砌石
台背回填
交工验收
倒虹吸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测量放线
基坑开挖
基坑整修
基坑检查
铺设砂垫层
现浇混凝土管基安装管节
竖井出入口施工防水层施工
回填土
立模管节预制。
框架涵施工工艺
![框架涵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ea4c68179563c1ec5da71af.png)
框架涵施工工艺13.1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标准13.1.1工艺概述框架桥(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底板和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形式的涵洞,一般作为过水涵洞或人行通道。
在涵洞顶面无填土时,也称为框架桥,框架桥桥面系结构形式同一般客运专线桥面系。
框架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
涵洞施工前,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框架涵结构要素见图13.1.1。
图13.1.1 框架涵结构要素13.1.2作业内容框架桥(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涵底板施工、涵身及涵顶板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桥面系施工(框架桥)、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1.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框架涵各部位偏差,应符合表13.1.3-1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1.3-2的规定。
2、涵身直顺,顶板平直,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
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
涵洞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
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表13.4.3-1 框架涵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3.4.3-2 防水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5处。
13.1.4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1.4。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涵底板施工材料准备桥面系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顺接防水层施工涵身及顶板施工端翼墙施工图13.1.4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1.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公路桥涵主要施工工艺图框
![公路桥涵主要施工工艺图框](https://img.taocdn.com/s3/m/9ae42fa8f61fb7360b4c6585.png)
测 量
挖除换填部位土方
N
检验签证
Yபைடு நூலகம்
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运输 分层碾压
N
Y
检验签证
下道工序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圆(钢)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天然砂砾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级配砂砾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下封层施工工艺框图)
N
Y
N
Y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土工布施工工艺框图)
公路桥涵主要施工工艺图框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路基挖方施工工艺框图)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水平分层填筑。采用机械化作业,施工机械的组合为: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车和洒水车。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换填砂砾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