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看文化建设
从甘青宁地区多民族共有文化符号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从甘青宁地区多民族共有文化符号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者:杨文笔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23年第04期【摘要】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构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花儿”是甘青宁地区多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民歌符号,充分体现了甘青宁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对于“花儿”这一西北多民族共有文化符号的解读,既是从文化本位的角度对于西北花儿的本质属性进行正本清源,更能从经验案例中提供一个各民族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知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学理依据。
【关键词】甘青宁地区;共有文化符号;中华民族;“花儿”【作者】杨文笔,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宁夏银川,750021。
【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3)04-0030-0009一、问题的提出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就必然要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路径,拓展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夯实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学术研究。
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既要从历时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宏观历程中提炼共有历史经验,也要从共时维度在微观层面推动开展各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多样性活动载体,更要挖掘一些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集中展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共创中华文化的历史事实,这对于各民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1]9如何突出和树立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就需要深入到各民族群众共同经历的社会生活中去,深入挖掘和展现在各个层面各民族共享的一些现有文化符号,利用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视角对这些各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符号的文化意义进行解读,观照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路径,为当下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经验借鉴价值的鲜活案例。
人类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人类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人类学专业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挖掘,为其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人类学专业的角度,探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研究。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人类学专业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发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
例如,藏族的传统服饰、傣族的歌舞、哈尼族的民居建筑等,都展示了各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特征。
二、人类学专业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1. 文化调查与记录人类学专业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将其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包括了语言、民俗、宗教习俗、史诗传说等方面,为后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2.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类学专业帮助少数民族寻找其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与当代社会相结合,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研究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可以在当代社会中发展相对应的文化产业,为少数民族提供经济来源,同时保护和传承文化。
3. 促进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人类学专业的研究不仅限于对单一民族的研究,还包括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多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激发出新的文化创意和创新,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人类学专业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尽管人类学专业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1. 文化冲突与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类学专业需要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考虑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以确保传统文化的发展不被边缘化和消亡。
2. 文化自主与尊重在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时,人类学专业需要充分尊重和倾听民族的意愿和需求,避免对民族文化的侵害和歧视。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范文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类的精神世界及文化产物,尤其是一代代积累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与保护。
本文将依托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研究与探讨。
我们将首先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我们的讨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成果,如民俗、习俗、庆典、手工艺、音乐、舞蹈等,它包含了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文化的表达方式等。
它既是人们精神的反映,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人类学以人的文化行为为研究对象,关注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文化人类学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首先,文化人类学强调人的主体性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人不仅是传承者,也是创造者。
人们通过交流和互动来学习并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对非遗的传承。
其次,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和社会的互相构建关系对于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变迁都影响着文化的表达和传播,这直接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例如,有些民俗活动和节庆因受到新的生活模式和社会习俗的影响而面临消亡的风险。
然而,对于有良好社会支持和环境条件的传统技艺来说,尽管社会环境和人的价值观可能发生了变化,但由于它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依然得到了持续的传承和保护。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及保护措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包括个人层面的技艺掌握和社会层面的文化认同两个方面。
个人层面的技艺掌握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学习和实践,而社会层面的文化认同则需要通过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推广。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活动,例如设立非遗节庆活动、组织非遗展示展览等。
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在人类社会中,每个民族和群体都有着独特的文化。
而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其特征在于它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独特性。
而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则是对这些独特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一个学术分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它的意义和现状。
一、什么是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而少数民族文化则是人类学中一个细分的领域。
在人类学视角下进行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和对比来展示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异同。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通常会去研究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文化传承、历史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内容,以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特征、特点、趋向和发展状况。
二、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意义1. 保护和传承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遭受到了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通过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这些文化的内涵、意义和价值,从而寻找到保护和传承它们的方法和手段。
2. 增进文化多元性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还有一个意义在于通过对多样性的展示和彰显,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增进多元文化间的交流,推动各种文化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 推进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可能会引发文化冲突,影响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和平与发展。
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特点和趋势的了解,可以打破文化壁垒和隔阂,推动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的进展。
三、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现状由于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涉及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在不同的地区和学科之间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民族教育的文化人类学解释
民族教育的文化人类学解释
马丽君
【期刊名称】《青海民族研究》
【年(卷),期】2006(072)004
【摘要】文化人类学是近年来备受我国学者关注的新兴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于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为民族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契机.在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中,民族教育的概念、民族教育的模式、民族教育的课程改革、民族教育的研究方法都获得了新的解释.
【总页数】4页(P18-21)
【作者】马丽君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
【相关文献】
1.跨文化交际教育:民族教育若干问题探讨——教育人类学的认识 [J], 崔延虎
2.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原住民及少数民族教育与人类文化多样性"专题会议综述 [J], 陈·巴特尔
3.作为文化解释的人类学影视片--人类学影视片发展走向探析 [J], 艾菊红
4.解释人类学:论格尔兹及其《文化的解释》 [J], 张胜洪;刘晓静
5.朝鲜族学生选汉校:急剧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适应——安图县民族教育的社会人类学实地研究 [J], 张敦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人类学视角解析蒙古族资源利用的文化传统》范文
《从人类学视角解析蒙古族资源利用的文化传统》篇一一、引言蒙古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传统与资源利用的方式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
这些传统不仅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历史见证。
本文将从人类学视角出发,深入解析蒙古族在资源利用方面的文化传统,探讨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二、蒙古族资源利用的背景与特点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其地理环境以草原为主,气候条件复杂多变。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蒙古族形成了独特的资源利用方式。
他们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同时也善于利用草原、河流等自然资源进行农业、渔业等生产活动。
此外,蒙古族还擅长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如音乐、舞蹈、服饰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三、蒙古族资源利用的文化传统(一)畜牧业的资源利用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他们充分利用草原资源进行牧业生产。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蒙古族形成了独特的饲养技术和管理经验,如合理分配草场、选育优良品种等。
同时,他们还通过放牧、捕猎等方式获取食物和其他资源。
这种资源利用方式不仅使蒙古族人民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共生,还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二)农耕文化的互补尽管蒙古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但他们也懂得农耕的重要性。
在有条件的地方,他们通过引水灌溉、选种施肥等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弥补了草原土地资源有限的不足。
此外,蒙古族还善于利用河流等自然资源进行渔业生产,丰富了食物来源。
这种农耕与畜牧相结合的资源利用方式,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全面认识和利用能力。
(三)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利用蒙古族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音乐、舞蹈、服饰等。
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他们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桥梁。
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蒙古族人民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文化资源,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同时,他们还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方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和乡村文化建设——以云南省乡村文化业为例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年第3期(总第110期)民族学与人类学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和乡村文化建设——以云南省乡村文化业为例孙美缪(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昆明650091)摘要:文化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民族乡村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乡村文化建设就是生存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是指对资源的认识能力、在多种经济形态上的生存能力和对制度的重构和建构的能力等;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少数民族加强文化建设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自我发展能力;乡村文化建设:生存方式中图分类号:C9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922(2009)03-0127-06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化以不可阻挡之势,“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少数民族在应对这一急剧变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选择。
他们自身所固有的文化及生活秩序,一下子被暴露在整个市场经济面前,维持原有平静的生活状态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博取一席之地呢?这是乡村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必然选择。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文化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革,乡村文化建设和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成为乡村社会结构转变的基本要素。
认识乡村文化建设和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深刻内涵,对民族村寨在现代化背景下如何融人主流社会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路径。
一、作为生存方式的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文化”可以说是涵义最为广泛的一个词汇。
无论是我国古人所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还是泰勒(T yl or,E.B.)在1871年的《原始社会》中把文化定义为“人们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2】,这些都未能详尽其含义。
尽管人们对文化一词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统一的定义,尽管在文化的界定上还有许多差异,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文化是人创造的,广义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可以纳入文化范畴。
人类学视角下的社会文化现象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社会文化现象研究社会文化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比如宗教信仰、婚姻习俗、食品文化等等。
人类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旨在研究人类的生活和文化现象,探究不同社会、文化、地理和历史背景下人类的共性和差异性。
在人类学视角下,探究社会文化现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社会文化现象的本质社会文化现象即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文化、习俗、习惯等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现象。
通俗的说,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方式,以及这些行为和思想所表达出的文化意义。
社会文化现象的本质在于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结果。
二、社会文化现象的功能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文化传承。
社会秩序的维护通过形成一定的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念来达成。
文化传承通过社会习俗、传统文化等手段来传递文化信息,保留文化历史和文化认同。
此外,社会文化现象具有人类社会发展、定义社会地位、心理安慰、展示身份、凝聚社会等多种功能。
三、人类学视角下的社会文化现象研究,包括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角度。
其中文化人类学是最主要的研究角度,其聚焦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联系,关注日常生活、宗教、婚姻、家庭、儿童、妇女等内容。
社会人类学着重于分析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等方面,考察社会变迁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
民族学着眼于文化组合的总和——民族及其内部的差异,考察文化、历史、神话、语言、文学、宗教等方面。
考古学则是研究文化遗址和文物的记录。
四、案例分析以中国的婚姻文化为例,可以通过人类学视角来分析其文化背景和文化传承。
中国的婚姻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婚姻是传宗接代的重要手段,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男女婚姻属于家族、血统的事情,不仅影响两个人,也影响两个家族的命运。
婚姻习俗的传承和演变主要通过“过大礼”和“喜酒”等传统仪式得以延续。
从人类学视角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从人类学 的视角来考察 人类体育文化 的各 种现象和发展规 律具有特殊 意义。民族传统体 育作 为一 种具有 民族性 、 域 性浓 郁 特 征 的亚 文 地 化形 态 , 于它 与 现代 体 育 在 形 态 特 征 、 则 制 由 规 度、 功能结构 、 组织方式 、 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较 大的差异 , 具有与现代体育迥异的地域性文化符 号 与标 记 。要 将 民族 传 统 体 育 的个 别 现 象 与人 类体育的普遍规律结合起来 , 从人类体育 的一般 规律来 考察 、 揭示 民族 传 统 体育 形 成 、 变 、 展 演 发 过程 中的 内在 结 构 , 以探 寻 民族 传 统 体育 发 展 的 特殊 规 律 。 因 此 , 民族 传 统 体 育 的研 究 过 程 在 中 , 须 借 助 人 类 学 的 有 关 理 论 与 方 法 进 行 分 必 析 。人类学研 究具 有 超 越 时空 的 特性 , 由于不 同 人种 、 同 民 族 生 活 在 不 同 的 人 文 与 自然 环 境 不 中 , 个 民族 的 传 统 体 育 活 动 也 呈 现 出千 姿 百 各 态 、 迥 异 的特 色 。 因此 , 助 人 类 学 理 论 与 风格 借 方法 来分 析 和 阐释 各 民族 的体 育 现 象 与 发 展 规
20 0 9年 第 3期
N O. 20 3, 09
学
术
探
索
20 0 9年 6月
J un., 009 2
Ac ade i Expl at on m c or i
从人 类 学视 角看 民族 传统体 育文化
饶 远 , 玉 文 张
( 南师 范大 学 体育学院 , 南 昆明 6 09 ) 云 云 50 2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范文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篇一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非遗的传承不仅是文化的延续,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旨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非遗传承的文化人类学基础文化人类学以人类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注重文化传承、发展及变迁的过程。
非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过程受文化人类学理论的指导。
非遗的传承涉及到文化认同、社会记忆、口传心授等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在非遗的传承过程中,这些概念和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非遗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非遗传承的现状与问题当前,非遗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非遗传承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此外,非遗传承人才的断层、资金匮乏等问题也是制约非遗传承的重要因素。
四、非遗传承的路径与方法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非遗保护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为非遗传承提供法律和资金支持。
其次,应加强非遗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此外,还应加强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使非遗得以代代相传。
同时,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等,为非遗的传播和保护提供新的途径。
五、文化人类学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文化人类学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可以深入了解非遗的实际情况,为非遗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文化人类学可以揭示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此外,文化人类学还可以为非遗传承提供理论支持,指导非遗传承的方法和途径。
从传播人类学视角看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以贵州为例
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余年来催生了西部各民族文化产业 的大繁荣 、大发展 。在新时期 国家高度重 视民族 团结与民族繁荣、民族富裕与民族平等的背景下 ,积极促进西部各 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增
进 各 民族 友好交 流 和凝 聚 民族 情感 、提 高 民族 认 同与 国家认 同 的最佳 路径 。 当前 我 国对 贵 州经济 发 展 的高度 重视 为贵州 民族 文化 的开 发提 供 了史 无前 例 的大好 时 机 。正如 安 东尼 ・ 登斯 所 言 , “ 吉 我 们 必须 要从 文化 角度 来关 注全 球化 的到 来 ” … 当今 ,中 国 已跨 有效 的 ” 方式传 播且 又 被 全世 界 所认 同是 当前 亟 待 解 决 的一 个 重 要 问题 。本 文不 避 浅
Ta【 g Gu z o sa x mp e l n ih u a n e a i l
L oKu jn u ni
Absr c :Th t i u t r sr oe n t e eh i e g a hia n io me t I sa r s a c a f ta t e ehn c c lu e i o t d i t n c g o r p c le vr n n . ti e e r h p t o h h
【 关键词 】传播人 类学 ;贵州;民族 文化 ;品牌 ;塑造
【 作
者 】 罗坤谨 ,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 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 导师。贵 阳, 504 500
【 中图分类号 】C5. 【 988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1 4 44 (02 2 04 — 0 0 — 5X 21)0 — 08 06 0
s mi to a h t h p t ni u t r lbrnd e nain p t o s a e e h c c lu a a .
从传播人类学视角看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_以贵州为例_罗坤瑾
从传播人类学视角看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以贵州为例罗坤瑾【摘要】民族文化根植于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从地域环境中追溯民族文化之根是塑造民族文化品牌的研究路径。
瑰丽神奇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贵州独特的人文景观。
世居于此的各民族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瑰宝。
然而,在民族文化的挖掘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明显的缺陷与误区,以致使贵州民族文化产品陷入到一种形式华丽而品牌形象却十分不佳的尴尬境地。
本文拟从传播人类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贵州各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塑造民族文化品牌的传播路径。
【关键词】传播人类学;贵州;民族文化;品牌;塑造【作者】罗坤谨,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贵阳,550004【中图分类号】C95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048-006The Shaping of Ethnic Cultural Brand from the Perspectiveof Dissemination Anthropology———Taking Guizhou as an exampleLuo KunjinAbstract:The ethnic culture is rooted in the ethnic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It is a research path of shaping ethnic cultural brand that trace back to the root of ethnic culture from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Magnificent wonderful Karst landforms of Guizhou created a unique human landscape.The peoples living in the area left a lot of precious ethnic culture and artistic treasures.However,there are some defects and er-rors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national culture,leading the ethnic cultural product of Guizhou into an embar-rassing plight that magnificent surface and weak brand image.The author re-inspect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in Guizh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semination anthropology,and explores the dis-semination path to shape ethnic cultural brand.Key words:dissemination anthropology;Guizhou;ethnic culture;brand;shaping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余年来催生了西部各民族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新文科建设与知识生产能力提升——以人类学
首先,学科的研究对象划分人为地切断了事物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学科设置最 基本的方法是把自然和社会进行分类,将其分别划归为各个学科的专属研究对象。诸 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神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均按 此标准划分而成。众所周知,世界万物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其 中社会现象之间及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更为复杂。将各类自然和社会现 象割裂开来归至不同学科的专属研究领域,形成学科之间井水不犯河水的“疆域化” (territorialisation),极易引导研究者和学习者把研究对象从相互联系的存在状态中抽离 出来学习与分析,被细分了的学科“一叶障目”,导致知识面的窄化和片面化。
·பைடு நூலகம்·
新文科建设与知识生产能力提升
渐远,呈现出明显的“异化”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地 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也包含着积 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所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 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形式。分工越发达,积累越增加,这种分裂也就发展得越尖锐。”1 这一对社会分工的反思,同样适用于学科的分化和细化,即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分工。
关键词:新文科;学科;知识生产;“从实求知”;知识建构
作者何明,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昆明650091)。
近年来,新文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展开,成为高等学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的重要议题和共同实践,在不长的时间内井喷式地涌现出大批案例。其中多数具有实 质性的创新价值,但也存在根本性问题无人问津、实质性议题讨论不深、学理性分析 不足等缺憾。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拟以人类学(anthropology)和民族学(ethnology)1 的知识生产为中心,探索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求教于大方之家。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育与文化差异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育与文化差异研究教育与文化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其之间的差异又是不可忽视的。
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教育与文化差异,可以揭示不同社会中的教育模式、教育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等问题。
本文将通过人类学的方法,探索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
第一部分:人类学视角下的教育研究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各个方面的学科,其不同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使得其在研究教育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人类学家通过对不同文化中教育行为、教育制度、教育价值观念等的观察和研究,揭示了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对其他社会中的教育实践的比较,发现了教育差异的存在。
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社会中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过程,它通过传授知识和价值观念来影响个体的行为、态度和思维方式。
不同社会对于知识和价值观念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了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差异。
第二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1.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教育差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文化,它们之间的教育差异也是广泛被讨论的话题之一。
在东方文化中,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的影响下,教育更加强调纪律、遵守传统以及家族责任。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体主义和民主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教育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与自由。
这种差异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等方面都体现得非常明显。
2. 农业文化与牧业文化的教育差异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两种主要文化类型,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在教育方面有所体现。
农业文化更加注重农业知识和务农技能的传承,教育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生存技能的培养;而牧业文化则更加注重游牧民族的生存技能、异域经验的传承和家族制度的规范。
这种差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目标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第三部分:文化差异对教育的影响文化差异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既塑造了各种教育模式的形成,也决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念的形成。
学做视觉民族志阅读札记
《学做视觉民族志》阅读札记一、视觉民族志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视觉民族志,作为一种以视觉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图像、影像等视觉资料来探究特定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特征、历史变迁与社会生活。
其基本概念涵盖了视觉文化、民族志、图像分析等多个领域,强调以视觉元素为切入点的文化研究和民族志实践。
在理论框架方面,视觉民族志融合了民族学、社会学、文化研究、视觉文化分析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以图像和影像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等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探究民族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视觉民族志也重视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不断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中寻找平衡和发展。
视觉文化与图像分析:视觉民族志以视觉文化为研究核心,涉及图像、影像的生成、传播、接受等方面。
通过对视觉资料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民族志方法与实证研究:视觉民族志强调运用民族志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等实证手段,获取一手资料,从而深入探究民族文化生活的实际情况。
文化研究与跨学科视角:视觉民族志注重从多学科视角进行文化研究,包括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传媒学等。
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揭示视觉文化与民族生活的内在联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觉民族志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还注重实践应用。
通过实际项目运作,将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推动视觉民族志在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视觉民族志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为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视觉资料的深入研究,揭示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视觉民族志定义与特点在开始探索《学做视觉民族志》的丰富内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视觉民族志的定义与特点。
视觉民族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特定群体的视觉文化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以揭示其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含义。
其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对表象的视觉呈现,更是深入到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符号、图像、影像的解读和分析。
人类学视角下的艺术与文化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艺术与文化研究艺术和文化是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重要途径。
通过人类学的视角来探究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创作、交流和认知的方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本文将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艺术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和贡献。
一、艺术的文化内涵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内涵。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展现了各自的特色和独特性。
通过研究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洞察到不同文化对美的不同定义、审美标准以及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创作,揭示文化观念、信仰和价值观的表达。
例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自然和人的和谐、观音菩萨的形象等,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崇尚和谐、尊重自然、追求智慧的价值观。
而在非洲部落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丰富多样的雕刻和纹饰,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崇拜,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对部落身份和人际关系的认同。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体现了社会、历史和地理环境对人类创作的影响。
通过艺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在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方瓷器的影响,也可以看到西方金属工艺品的影响,这些交融体现了当时文化交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借助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学家通常采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等方法来深入研究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些方法使得研究者能够置身于被研究文化中,与当地人建立联系,亲身体验和感受当地的艺术与文化。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人们还经常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形式进行比较,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文化环境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文化—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看民族文化受到的影响
有 二 十 多 年 的 历 史 ,少 数 民族 地 区凭 借
着 特 殊 的 文 化 资源 对其 进 行 开 发 利 用 。
民族 传 统 文 化 是 指 少数 民族 在 社 会 生 产 和 生 活 中 创 造 的物 质 、行 为 、精 神 和 制
民族 地 区 一般 为经 济 比较 落 后 的 地 区 , 所 以人 们 看 到 由 于 民族 旅 游 开 发 可 以带
化 ,旅 游 开 发 与 民族 文 化 变 迁 的 关 系是 双 向的 。 任何 事情 都 是 有 利 有 弊 的 ,因 此 ,旅 游 开 发 对 民族 文 化 变 迁 的 影 响犹
当地 人 民 提 供 了 更 多 的 就业 机 会 、增 加
了 民族 地 区 收 入 以 及 转 变 了人 们 的传 统
开 发 在 给 民 族 地 区 带来 了许 多 收 益 的 同
时 ,也 给 少 数 Βιβλιοθήκη 族 的 文化 带 来 了许 多 变
观 念 等 。 由 于 受 到 各 方面 的影 响 ,少 数
如 促 进 了民族 地 区 的产 业结 构 调 整 、给
形 态 的 宗 教 制 度 、 宗族 制 度 、道 德及 约
定 俗 成 的 规 范 等 。 可 以看 到 ,民族 旅 游
民族 地 区 旅 游 开 发也 逐 渐 兴 起 ,在 民 族
地 区旅 游 开 发 给 民族 地 区带 来 经 济 增 长 的 同时 ,对 民族 地 区 的各 方 面 也 带 了 一 定 的影 响 ,特 别 是 对 民族 文 化 带 来 的 影 响 ,这 些 影 响 到 底是 好 还 是 坏 逐 渐 引 起 了人们 的 关注 与重视 。
民族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民族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民族学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民族和民族文化现象,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旨在对民族学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一、民族学的理论发展1. 经典理论在民族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经典理论对这一领域的理论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提出了民族的阶级属性和民族斗争的重要性。
2. 文化人类学视角随着文化人类学的兴起,民族学的研究范畴也得到了扩展。
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强调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对主义,充分考虑了文化的动态变化和交流。
二、民族研究的方法与手段1.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研究者可以直接接触到被研究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重要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特点和内涵。
2. 档案与历史研究民族研究还需要依赖档案和历史文献的研究。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与解读,可以还原出民族的历史演变过程,丰富研究者对民族的认识与理解。
三、民族与国家关系研究1. 民族认同与国家建构现代国家形态的建立与发展对民族认同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关研究探讨了民族认同的形成与维系,探讨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影响。
2. 民族冲突与和解民族冲突是当代世界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研究民族冲突与和解的原因与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相关研究除了关注冲突原因外,还探讨了各种和解策略与机制。
四、民族文化传统与变迁1.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是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关研究围绕着如何有效保护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讨论和实践。
2. 文化变迁与社会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过程中,民族文化也面临着变迁和调整。
研究重点关注文化的转型与变迁对民族认同、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结论通过对民族学领域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到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民族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通过对民族和民族文化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人类社会多样性和文化传统的理解与认识。
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在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中,民族与民族关系是一个重要领域。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民族是指具有共同文化、历史、语言及其他社会特征的一群人。
民族关系则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
本文将从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民族与民族关系的研究,并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民族的概念与特征民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指代了具有独特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的人群。
一个民族通常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特征。
这些特征既是民族身份的标志,也是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产生联系的基础。
二、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演变民族关系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这种关系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日益增多,这种交流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也可能引发冲突与对立。
三、民族关系的重要性研究民族与民族关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了解,还有助于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发展。
通过研究民族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关系,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研究民族关系还有助于改善不同民族之间的误解和偏见,促进社会的多元共存。
四、民族关系对社会的影响民族关系的好坏与稳定与否对社会的发展和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民族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促进社会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而不良的民族关系则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与冲突,妨碍社会的发展。
因此,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深入研究民族关系,可以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供有效的指导。
五、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方法人类学通过采用田野调查等方法,深入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强调实地观察和对当事人的深入了解,从而提供更加客观和全面的研究结果。
此外,人类学借助比较研究的方式,将不同民族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民族关系的本质和特点。
六、未来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篇一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生命力,成为了维系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
本文旨在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及其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社会中,被认同为具有文化价值的、以非物化形态存在的各种社会行为、实践和表达方式。
这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这些元素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也是维系一个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三、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人类学通过深入研究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文化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独特视角。
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文化实践,是代代相传的社会行为和文化记忆。
(一)传承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通常是通过家族、社区或民族的代际传递进行的。
这包括口头传承、师徒传承等多种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年长的一代通过讲述故事、表演艺术或教授技艺等方式,将非遗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年轻的一代。
(二)文化认同与传承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能和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认同的传递。
通过非遗的传承,人们得以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这种文化认同是维系一个民族或社区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挑战与对策然而,在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文化的失落、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淡漠、技术革新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等都是非遗传承所面临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机构和媒体,加强对非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7 - 11 - 10 【作者简介 】和少英 (1954 - ) , 男 (纳西族 ) , 云南丽江人 , 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黄彩文 (1970 - ) , 男 , 云南永胜人 , 云南民族大学副研究员 ,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 士生 。
通过上述对文化概念的梳理不难看出 , 民族学 /人类学中文化概念的涵盖面是十分广泛的 , 既包 括了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 , 也包括了精神文化层面 的内容 , 还包括了制度文化层面的内容 。但是 , 民 族学家和人类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更加关注其中最为 核心的层面 , 即人们日常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及其行 为规范 。因为任何社会都必须有一套价值观及其行 为规范 , 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来规范人们的 思想 、言论和行动 。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达 13亿多的泱泱大国来说 , 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 量凝聚起来 , 就更是需要建立一套与社会政治制度 和经济基础相适应 、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 接的 、全体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 范 , 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 本 。胡锦涛同志 2006 年 5 月在云南考察时首次提 出了 “和谐文化 ”的概念 , 所谓 “和谐文化 ”, 是 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 , 以倡导 、研 究 、阐释 、传播 、实施 、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 的文化形态 、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 。它包括思想观 念 、价值体系 、行为规范 、文化产品 、社会风尚 、 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 。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 容 , 是崇尚和谐理念 , 体现和谐精神 , 大力倡导社 会和谐的理想信念 , 坚持和实行互助 、合作 、团 结 、稳定 、有序的社会准则 。[ 7 ]和谐文化是与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形态 , 是全 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 , 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思想基础 。和谐文化中蕴含 的价值理念一旦被贯彻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人们 的日常生活之中 , 将会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 行为准则 , 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 。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 就是要在推进和谐社会 建设的过程中 , 大力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 取向 , 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 引导 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 , 鼓励一切有 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 , 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 的和谐因素 , 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 德规范体系 , 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 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 ,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 。[ 8 ]因此 , 建设和谐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 , 既是 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 也是中国共产党不 懈追求的一个远大目标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提 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 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 , 最终使全国人民都过上丰衣足食 、满意 度较高的现代生活 。
包涵耕种 、居住 、练习 、留心或注意以及敬奉神 灵等意思 。[ 2 ] ( P321) 泰勒认为 :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 复杂的整体 , 它包 括 知 识 、信 仰 、艺 术 、道 德 、 法律 、风俗等等 , 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可以习得 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 3 ] ( P1)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人 类学家 马林 诺夫 斯基 (B ronislaw M alinow ski) 在 其名著 《文化论 》中进一步发展了泰勒的思想 , 认为 “文 化 是 指 那 一 群 传 统 的 器 物 、货 品 、技 术 、思想 、习惯及价值而言的 , 这概念包容着及 调节着一切社 会科 学 。”[ 4 ] ( P23) 之 后 , 许多 人类 学 家都对文化概念及其理论进行了探讨 。据美国人 类学 家 克 鲁 伯 ( A. L. Kroeber) 和 克 拉 克 洪 ( C lyde Kluckhohn) 1952 年的统 计 , 当 时关 于文 化的定义多达 164种 , 他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 己关于文化的定义 , 即文化是 “构成人类群体独 特成就 (包括表现于器物者 ) 的模式 , 包括外显 的和潜隐的模式 , 也包括属于行为或指导行为的 模式 , 它 是 借 助 于 象 征 来 获 得 并 进 行 传 递 的 。”[ 5 ] ( P6) 克拉克洪还在 《人类之镜 》一书中用 大量的篇幅将文化依次定义为 : ( 1) 一个民族的 生活方式的总和 ; ( 2) 个人从群体那里得到的社 会遗 产 ; ( 3 ) 一 种 思 维 、情 感 和 信 仰 的 方 式 ; ( 4) 一种对行为的抽象 ; ( 5 ) 就人类学家而言 , 是一种关于一群人的实际行为方式的理论 ; ( 6 )
一个汇集了学识的宝库 ; ( 7) 一组对反复出现的 问题的标准化认知取向 ; (8) 习得行为 ; ( 9) 一 种对行为进行规范性调控的机制 ; ( 10 ) 一套调 整与外界环境及他人的关系的技术 , 等等 。[ 6 ] ( P5) 对于民族学 /人类学家来说 , 文化长期以来都被 看作人类的生活方式 , 是经过学习和社会传承而 来的态度观念 、行为模 式以 及器 物 、艺 术等 等 。 近些年来 , 民族学 /人类学家开始注意到文化关 于实际行为的一面 , 以及存在于行为背后的信 仰 、抽象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另一面 , 即认为文化 不是不可见的行为 , 而是人们用以解释经验 、导 致行为并且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观和信仰 。根据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 - 斯特劳斯 ( C. Levi strauss) 等人的研究 , 理念层面 ( The realm of i2 deal) 或象征之力 ( The fo rce of Sym bo ls) 是塑造 人类行为的最关键的因素 。而美国人类学家克利 福德 ·格尔茨 ( C. Geertz) 和澳大利亚人类学家 基辛 ( R. Keesing) 则更是以文化符号 ( Cultural Codes) 来说明人类同文化的关系 , 认为 这套 文 化符号是潜藏在人类行为背后 、指引着人类日常 生活中所思所行的一切东西 。因此 , 近期较为流 行的文化定义便是 : 文化是一系列规范或准则 , 当社会成员按照它们行动时 , 所产生的行为应限 于社会成员认为适合和可接受的变动范围之中 。 此外 , 文化还有着全体社会成员可共有共享 、可 用来相互沟通 、可通过学习得到 、以语言等象征 符号为基础等特征 。[ 5 ] ( P6 - 7)
2008年 1月 第 25卷第 1期
【民族学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Vol125, No11 Jan. 2008
从民族学 /人类学的视角看文化建设
和少英 , 黄彩文
(云南民族大学 党政办公室 , 云南 昆明 650031)
— 17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25卷
一
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和重要 标志 , 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源泉 。我国早 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 “文化 ”这一术语 , 著名 学者刘向在 《说苑 ·指武篇 》中指出 : “凡武之 兴 , 谓不服也 ; 文化不改 , 然 后加 诛 ”。这里 的 “文化 ”含 有 “文 治 ”与 “教 化 ”之 意 。此 后 , 众多学者围绕着 “文化 ”概念及其相关问题又展 开了全方位 、多角度的探究 。在西方 , 英文中的 “文化 ” ( Culture) 一词源自拉丁 文 “Cultura”,
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建 设和谐文化 , 必须注重民族文化的和谐 。仅以云南 的情况为例 , 如果我们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云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18 —
观为基本内容的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 , 它是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因此 , 胡锦涛同志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建设和谐文化 , 培育文明风 尚 ; 弘扬中华文化 ,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推进文化创新 ,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这是很有必要 的 , 也是非常及时的 。
其次是具有开放兼容的特色 。在漫长的历史进 程中 , 云南各民族相互交流 、相互渗透 、相互影 响 , 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 , 兼容并蓄 , 博采 众长 , 吸收融合和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来 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 形成了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的开放兼容的特色 。众多的民族文献 古籍和历史文物 , 给我们留下了各民族文化互相渗 透和影响的大量例证 ; 在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民俗 礼仪 、民族风情 、民族服饰 、节日庆典 、工艺美 术 、民间乐舞 、建筑艺术 、神话传说以及宗教信仰 等方面 , 更是处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特色 。譬如 , 白族的本主教信仰就是由儒 、释 、道 、本主 、巫等 杂糅并存而构成多元的文化组合 , 堪称云南各民族 开放兼容特色的典型例证 。
第 1期 和少英 , 黄彩文 : 从民族学 /人类学的视角看文化建设
南民族文化 , 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 首先是具有丰富多样的特色 。云南是一个多民
族的边疆省份 , 仅 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 25 个 , 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 。其中傣 族 、哈尼族 、白族 、傈僳族 、拉祜族 、佤族 、纳西 族 、景颇族 、布朗族 、普米族 、阿昌族 、怒族 、基 诺族 、德昂族以及独龙族等 15 个少数民族为云南 所独有 , 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众多的民族成 分 、特殊的生存环境及丰富的生物资源 , 造就了云 南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各民族在 “大杂 居 、小聚居 ”的分布格局下长期保持着多元文化 和谐共存的良好态势 , 使得云南一直成为民族学 / 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