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磁兼容国标

合集下载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目前,适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准种类繁多,本文将从国际标准、地区法规及指令、国家标准选取与电磁兼容相关内容,以方便业界研究与应用。

一、国际标准1.CISPR 2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该标准由CISPR/D技术委员会发布,对汽车电子零部件的辐射骚扰和传导骚扰的参考限值要求、测量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进行了论述。

2. ISO 11452 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产生的电骚扰——零部件试验方法。

该标准是研究汽车电子零部件抗扰度测试方法的系列标准,依据ISO官方网站的最新信息,共分为11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则和定义,2005年颁布,版本为3.0。

第二部分为装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2004年颁布,版本为2.0。

第三部分为横向电磁波小室,2001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四部分为大电流注入,2005年颁布,版本为3.0。

第五部分为带状线,2002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六部分为平行板天线,1997年颁布,版本为1.0,但是该标准已在2002年9月17日撤销。

第七部分为射频功率直接注入,2003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八部分为磁场抗扰度,2007年颁布,版本为1.0版。

第九部分为便携发射机,文件编号是ISO/DIS 11452-9,DIS代表该部分还处在国际标准草案阶段。

第十部分为对扩展音频范围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性能,2009年颁布,版本为1.0。

第十一部分为混响室,文件编号是ISO/DIS 11452-11.2,该部分亦处于草案阶段。

ISO 11452系列标准主要研究不同频率范围,汽车电子零部件度电磁骚扰的抗干扰能力,针对耦合路径的不同,测试设备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厂家和实验室在标准使用上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

3. ISO 10605:2008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安装在道路车辆内的电子模块的静电放电(ESD)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放电情况:装配过程中的静电放电、维护人员产生的静电放电、司乘人员产生的静电放电。

汽车电磁兼容性——GB18655-2002发展

汽车电磁兼容性——GB18655-2002发展

谈汽车GB18655-2002及发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徐立研究员级高工EMC 标准GB18655-20022目录1.概述2.主要内容3.试验手段4.适用产品5.TEM小室方法6.与相关标准的关系7.发展变化8.结束语GB18655-200231、概述国家标准GB18655-2002:•名称:《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技术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考查汽车及其零部件产生的各种电磁骚扰对车内无线电接收机的骚扰程度,并以骚扰限值形式加以限制GB18655-20024概念理解•车载接收机:是指在有电磁骚扰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正常工作或运行的各种承受体。

如:声音和电视接收机、无线电话、地面移动通讯等设备;•车辆的含义包括:轿车、客车、乘用车、载货车、电动车辆、农用拖拉机、工程机械车辆等。

GB18655-200252、主要内容2.1 标准概述–国家标准GB18655-2002于2002年02月22日批准发布,2003年03月01日开始实施,属国家强制性标准,等同采用CISPR25第一版;–本标准规定了150kHz ~1000MHz 频率范围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适用于任何车辆和大型装置及其电子或电气零部件,其限值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免受同车内的零部件或电子模块产生的电磁骚扰。

GB18655-20026标准主体内容•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车载天线接受到的发射的测量•第三部分:车辆零部件和模块的测量•附录A :天线匹配单元——整车试验•附录B :零部件试验屏蔽暗室的校准过程•附录C :电流探头要求•附录D :抑制骚扰的说明•附录E :TEM 小室尺寸•附录F :人工电源网络原理图GB18655-20027电磁骚扰的特性分类•在本标准中,按电磁骚扰的特性和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了分类,将骚扰分成宽带骚扰和窄带骚扰,•将骚扰源按其特点、持续时间长短划分成三种类型,并给予不同的限值要求。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是对汽车和其相关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的一种测试方法。

随着现代汽车中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加,如导航系统、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无线通信装置等,汽车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应运而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解释和说明什么是汽车电磁兼容测试,并探讨为什么需要进行这种测试。

随后,将介绍目前存在的几个重要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包括国际汽车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标准以及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标准。

最后,将给出关于进行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流程与方法的建议,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并解释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以及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知识,并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关于汽车电磁兼容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标准,并掌握进行该类测试的流程和步骤,在实践中提高对汽车电磁兼容性能的评估和验证能力。

2.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释说明:2.1 什么是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是指针对汽车内部和外部的电子系统以及整车进行的一系列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在不受无线电频段干扰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这些测试旨在确保汽车在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时不会干扰其他设备,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抵御来自其他设备的干扰。

2.2 为什么需要进行汽车电磁兼容测试?随着现代汽车中使用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特别是通信和导航系统等,其对于无线频段的敏感性也逐渐增加。

若没有经过充分测试和防护措施,这些电子系统可能会相互干扰或者受到来自其他设备的干扰,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驾驶员误操作、引发交通事故或者导致其他系统功能失效。

因此,进行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是为了确保无线通信和导航系统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相互干扰。

这也有助于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emc整车试验标准

emc整车试验标准

emc整车试验标准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整车试验标准是指对整
车的电磁兼容性进行测试的一套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MC整车试验标准:
1. ISO 11451-2:包括对整车引擎舱中的电磁辐射和传导干扰
进行测试的标准。

2. ISO 11452-2:包括对整车车身或驾驶室中的电磁辐射和传
导干扰进行测试的标准。

3. CISPR 25:关于整车电磁辐射和传导干扰测试的国际标准。

4. GB/T 21437:国内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标准。

5. SAE J551:北美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对整车辐射干扰、主动阻抗干扰、传导干扰、总线通信干扰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

测试内容包括静态电磁性能、连续电磁性能、瞬态电磁性能等。

这些标准的目的是确保整车在正常操作时不会对周围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造成干扰,也不会受到外部电磁环境的影响而失效。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极大地促进了各类电气、电子和信息设备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对于今天的汽车产业,应用电子技术的程度已成为提升汽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变速系统、制动系统、调节系统以及行驶系统中,对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随着汽车电气设备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内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

同时,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和器件,特别是半导体逻辑器件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经常发生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相互干扰的情况。

当电磁干扰发生时,轻则导致受干扰的敏感电子设备功能发生降级,重则导致其功能失效,给汽车的安全行驶造成严重影响。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国外对汽车的电磁兼容问题非常重视,很早就开始了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制订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电子EMC标准体系及其应用情况,并就我国目前的汽车电子EMC标准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见解,希望对完善国内汽车电子EMC标准体系有一定的益处。

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类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地区、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现国际上制定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化组织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地区标准主要是欧洲ECE法规和EEC指令。

国家性标准协会有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德国邮电部(FTZ),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英国标准协会(BSI),日本民间干扰控制委员会(VCCI),上述标准协会的作用是与国际标准协调,并且制定各国家自己的标准。

国际上各大型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电磁兼容标准,如美国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宝马、梅塞德斯-奔驰公司,法国的标致-雪铁龙公司等,其企业标准比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要严格很多,例如通常国际标准对于汽车抗扰度的要求通常为24V/m,而一些汽车公司则规定为100V/m—200V/m。

汽车emc测试标准

汽车emc测试标准

汽车emc测试标准汽车EMC测试标准。

汽车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是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因此对其电磁兼容性的测试要求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汽车EMC测试的标准和相关内容,以帮助汽车电子设备制造商和测试机构更好地了解汽车EMC测试的要求和流程。

首先,汽车EMC测试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地区性标准。

国际上,汽车EMC测试的主要标准包括ISO 11452系列标准和ISO 7637系列标准。

ISO 11452系列标准主要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包括对辐射场和传导场的抗干扰测试;ISO 7637系列标准则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电气系统中的抗干扰能力,包括对电源线干扰和电气压脉冲的测试。

而在地区性标准方面,欧洲地区主要采用EN 55025标准,美国地区主要采用SAEJ1113系列标准,中国地区主要采用GB/T 18655-2010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为汽车EMC测试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其次,汽车EMC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辐射发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传导发射测试、传导抗扰度测试等几个方面。

辐射发射测试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工作状态下对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情况,主要包括辐射发射电磁场强度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外界电磁环境干扰下的工作稳定性,主要包括辐射场抗扰度测试;传导发射测试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对外界电磁环境的传导干扰情况,主要包括传导发射电磁场强度的测试;传导抗扰度测试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外界电磁环境传导干扰下的工作稳定性,主要包括传导场抗扰度测试。

这些测试内容的全面覆盖,能够有效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最后,汽车EMC测试的要求和流程需要严格遵循标准规定和测试方法。

在进行汽车EMC测试时,需要准备好符合标准要求的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确保测试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最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

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

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辆及其电气/电子部件的电磁发射限值、抗扰性能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N 、L类车辆及其电气/电子部件。

O类及其它车辆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GB/T 2925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电气/电子部件electrical/electronic sub-assembly,ESA带有相关电气连接,能实现一项或多项规定功能的电气/电子设备或组件。

2.2车辆线束vehicle wiring harness车辆安装的供电电缆、总线系统(如CAN)电缆、信号或有源天线电缆等。

2.3抗扰度相关功能immunity related functions指受到骚扰后影响安全、动力系统正常工作等方面的若干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功能:a)直接控制车辆的相关功能,示例如下:——导致某些设备性能降低或改变(例如:发动机、变速器、制动器、悬架、动力转向系统、限速装置);——影响驾驶员的位置(例如:座椅或方向盘定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例如:近光灯、刮水器)。

b)保护驾驶员、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相关功能,例如:安全气囊和安全约束系统。

c)受到骚扰后,引起驾驶员或其他道路使用者误判的相关功能:——视觉信号方面:如转向灯、制动灯、示廓灯、后位灯、危险警告灯指示器等的误动作,以及驾驶员可直接观察到的有关a)或b)某些功能的警告指示器、信号灯或显示器的错误信息。

——声音信号方面:如防盗警报、喇叭等的误动作。

d)车辆数据总线的相关功能,如影响有关节点安全功能数据的传输。

e)受到骚扰后,影响车辆重要指示和记录数据的相关功能,如车速表、里程表、行驶记录仪。

3 要求3.1 一般要求4.1.1 车辆及其ESA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使车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本标准要求。

3.1.2 车辆应进行辐射发射和辐射抗扰试验。

ESA应进行辐射和传导发射试验,以及辐射和传导抗扰试验。

试验前检测机构和制造商应共同制定试验计划,计划至少包括受试设备的运行状态、激励功能、监控功能、判定准则以及有意发射。

ECE_R_10_关于车辆电磁兼容性能认证的统一规定

ECE_R_10_关于车辆电磁兼容性能认证的统一规定

2.5
“参考限值”:指产品型式认证和产品一致性的极限值所参考的标定水平。
2.6
“参考天线”:对于 20 ~ 80MHz 频率范围,指在 80MHz 频段的一对短型平衡共振偶极子;对于高于
80MHz 频率范围的,指调到测得频率的平衡的半波共振偶极子。
2.7
“宽带电磁干扰”:指电磁干扰信号的带宽比接收器的通频带宽。
企业秘密
ECE
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汽车标准法规中文译本
REGULATION No.10
关于车辆电磁兼容性能认证的统一规定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4.2.2.2 电气/电子部件(ESA)型式认证的通知表格的样式包含在附录 3B 中。
4.2.3
为了拟定 4.2.1.2 条或者 4.2.2.2 条中提及的通知表格,批准该认证的缔约方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使用由 认可的试验室准备与本法规的条款一致的报告。
4.3
按照本法规,对车辆型式或者电气/电子部件( ESA)型式的认证批准或认证拒绝均应以符合本法规附
证标志。该标志应该包括:
5.3.1
在一圆圈中加大写字母“E”,并在“E”的右侧标有批准认证的国家代号;(1)
5.3.2
带有字母“R”、破折号及认证号的本法规号标注在 5.3.1 条所述的圆圈的右侧。
5.4
型式认证标志的示例如本法规的附录 1 所示。
5.5
当 ESA 安装在车辆内部时,符合上面 5.3 条的 ESA 的标志无需可见。
3.1.5
与 3.1.4.条一致的车辆选择方法应限于预计用于实际生产的车辆/电气/电子系统组和。

ECE R10 就电磁兼容性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

ECE R10 就电磁兼容性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

4.1.1.2 通过对单独的 ESA 进行检测来对车辆型式进行认证。
车辆制造厂可以通过向认证主管部门证明所有相关(见本法规的 3.1.3 条)电气/电子系统或 ESA 已经 认证,并根据附属的条件安装而获得对车辆的认证。
标题:电磁兼容性能
第1版 1999 年 8 月
比亚迪汽车
法规号: 10
标准情报室第 3 页
2.12
“ESA类型” 就电容兼容性能而言,是指在下述方面没有本质区别的 ESA:
2.12.1
ESA 所具有的功能;
2.12.2
3
3.1
电气和/或电子部件的总体布置。
认证申请
车辆型式的认证
3.1.1
车辆制造厂应提交一份有关车辆电磁兼容性能的车辆型式的认证申请。
3.1.2
资料文献的样式请参阅附录 2A。
4.2.1.2 车辆型式认证的通知表格的样式包含在附录 3A 中。
4.2.2
电气/电子部件(ESA)
4.2.2.1
如果电气/电子部件(ESA)的样品能够满足本法规第 6 条的要求,那么应通过电气/电子部件的型式的 认证。
4.2.2.2 电气/电子部件(ESA)型式认证的通知表格的样式包含在附录 3B 中。
3.1.4
按照车辆制造厂与行政管理部门所达成的共同协议,制造厂应从该方案中选出代表提交认证的型式的审 核认证的一车辆。车辆的选择方法应该使用制造厂所提供的电气/电子系统。如果车辆制造厂与行政管 理部门所达成的协议认为与第一辆代表车辆相比,不同的电气 /电子系统可能对车辆的电磁兼容性能产 生明显的影响,制造厂应该从该方案选取一辆或更多的车辆。
3.2.4
如果负责车辆型式认证试验的技术服务部门亲自进行该试验,如果有必要,在与制造厂就有关整体布置 的可能变动、元件的数量及传感器数量进行讨论之后,制造厂应该提供代表提交认证的 ESA 系统的样 品。

(完整版)汽车电磁兼容(EMC)系列标准.整理DOCX

(完整版)汽车电磁兼容(EMC)系列标准.整理DOCX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1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类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

现国际上制定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化组织有: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英国标准协会(BSI)。

上述标准协会的作用是与国际标准协调,并且制定各国家自己的标准。

3.地区标准主要是欧洲ECE法规和EEC指令。

4.美国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宝马等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电磁兼容标准,这些企业标准比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要严格很多,例如通常国际标准对于汽车抗扰度的要求通常为24V/m,而一些汽车公司则规定为100V/m—200V/m。

1.1汽车电磁兼容国际性标准ISO1.1.1ISO11451(整车)ISO11451《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整车测试法》(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vehicle test methods)。

该标准为抗窄带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整车测试方法。

ISO11451包括4部分。

分别为:ISO11451-1《第1部分概述和定义》ISO11451-2《第2部分车外辐射源》自由场ISO11451-3《第3部分车内内部发射机仿真》模拟车载发射机ISO11451-4《第4部分:大量电流注入(BCI)》BCI1.1.2ISO11452(零部件)ISO11452《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零部件测试法》(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Component test methods)该标准为抗窄带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干扰零部件测试方法。

汽车电子电器的EMC标准及测试方法解读

汽车电子电器的EMC标准及测试方法解读

汽车电子电器的EMC标准及测试方法解读汽车电子电器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车辆的性能、安全和舒适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车内电器电子元件数量的增加和近年来无线电设备的广泛使用,车内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在汽车电子电器设计和生产中,必须遵守一定的EMC标准以保证汽车电器的正常使用和减少车辆故障率。

下面将详细解读汽车电子电器的EMC标准及测试方法。

1.汽车电器的EMC标准EMC意为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它是一个测量汽车电子电器与其周围环境互相发射和接收电磁能力的参数。

在汽车电子电器设计和生产中,必须遵守以下EMC 标准:(1) CISPR 25:2008.这是一项国际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发射和接收两个方面。

(2) ISO 11452-2:2004.这是一项行业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和要求。

(3) ISO 7637-2:2004. 这是一项国际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电器在各种电源干扰下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要求。

(4) ISO 10605:2008.这是一项国际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电器的静电放电抗性测试方法和要求。

(5) IEC 61000-4-2:2008.这是一项国际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电器的电磁放射抗性和传导抗性测试方法和要求。

2.汽车电器的EMC测试方法汽车电子电器的EMC测试方法有许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1) 发射测试。

这是测试汽车电子电器在运行时是否会产生电磁干扰的方法。

测试时会使用EMC测试设备,将汽车电子电器电源连接到设备上,并进行多种场景下的试验,例如正常行驶、车辆启动时、灯光开启时等。

(2) 接收测试。

这是测试汽车电子电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受到来自外部电磁场的干扰的方法。

测试时会使用EMC测试设备模拟外部电磁场,并对汽车电子电器进行测试。

(3) 静电放电测试。

汽车电磁兼容技术(宣贯)

汽车电磁兼容技术(宣贯)

闪光继电器
雨刮器电机 其他
85
85
24
5
61
80
28.24
5.86
32
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a.发动机在整个频段的表现都不理想; b. 闪光继电器、雨刮电机、暖风电机的不合格频段主要集中在 VHF30MHz~172 MHz和LW频段; c. 在0.15~30 MHz频段,闪光继电器、雨刮电机、暖风电机均 符合部件传导/辐射1级要求; d. 传导骚扰特性符合部件传导1级限值要求,其辐射骚扰特性基 本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e. 闪光继电器、雨刮电机、暖风电机在30~172 MHz频段存在明 显的传导和辐射骚扰,现阶段此类产品多数未考虑电磁骚扰 抑制; f.不同的检测机构测量结果存在差异,有待实验室比对。
28
1994年汽车EMI特性全国普查结果
车型分类 数量 评定原则 测试结果 合格 不合格 合格率(%)
轿车
产品定型检验 8
成批生产检验 产品定型检验 22 成批生产检验 产品定型检验 141 成批生产检验 产品定型检验 33 成批生产检验
29
6
6 0 5 38 66 6 13
2
2 22 17 103 75 27 20
7637 ISO 11451 11452 10605,TR10305 CISPR12 IEC/CISPR ECE EEC SAE 14023-2000 GB 18387-2001 18655-2002
21
CISPR21 CISPR25 R10
95/54/EC, 89/336/EEC
J551 J1113 17619-1998

EMS特性(感受体)
各种电子模块、安全气囊控制器、电子燃油喷射 控制器、信号线缆

7258标准

7258标准

7258标准7258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GB7258-2017《道路车辆电子设备安全要求》的简称。

该标准是为了规范道路车辆上使用的电子设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而制定的。

本标准适用于在车辆上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车载电话、导航设备、车载音响、车载视频等。

本文将对7258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车主和厂家了解和遵守。

首先,7258标准对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做出了具体规定。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对周围的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根据7258标准,车载电子设备应当符合一定的电磁兼容性要求,以确保其在车辆内部的使用不会对车辆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也不会对车辆外部的其他设备和周围环境产生干扰。

其次,7258标准还规定了车载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

车载电子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符合一系列的安全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爆、防震、防水等。

这些安全性能要求的制定旨在确保车载电子设备在日常使用中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安全隐患。

此外,7258标准还对车载电子设备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做出了规定。

人机工程学设计是指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将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等因素纳入到产品设计中,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性。

根据7258标准,车载电子设备的设计应当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原则,包括但不限于按键布局合理、显示界面清晰易读、操作便捷等。

最后,7258标准还对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做出了具体要求。

电磁辐射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辐射,这些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根据7258标准,车载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限值要求,以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7258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GB7258-2017《道路车辆电子设备安全要求》的简称,它对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安全性能、人机工程学设计和电磁辐射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介绍分析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介绍分析

市场准入与国际贸易壁垒
市场准入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的实施,提高了汽车的电磁兼容性能要求,有利于提高汽车 的市场准入门槛,保护国内汽车市场。
国际贸易壁垒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的实施,可能对进口汽车的电磁兼容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形成国际贸易壁垒,影响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01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发展趋 势与挑战
新兴技术发展与法规更新
详细描述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加强国际合 作和互认机制建设,共同制定和遵守国际标准。这有助于提 高汽车电磁兼容性能,促进国际汽车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01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汽车制造公司的电磁兼容控 制计划
背景介绍
该公司为提高汽车电磁兼容性能, 制定了一套全面的电磁兼容控制计 划。
重要性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磁干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因 此电磁兼容性已成为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主要法规与标准
国际法规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汽车电磁兼 容性的标准和规范。
国内法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也发布了一 系列关于汽车电磁兼容性的标准和规范。
推动产业升级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的实施,提高了汽车的电磁兼容性 能,提升了汽车的品质和安全性,推动了汽车产业的 升级。
产品设计与生产成本
产品设计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的实施,要求汽车制造商在产品设 计阶段就考虑电磁兼容性的问题,增加了设计难度和 成本。
生产成本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的实施,要求汽车制造商在生产阶 段采取更多的措施来确保汽车的电磁兼容性能,增加 了生产成本。

sae j1113-12 2006

sae j1113-12 2006

Sae j1113-12 2006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旨在保障汽车电子系统在电磁环境下的正常工作,防止电磁干扰对汽车电子设备的影响。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搭载电子设备的汽车,涵盖了电子设备的设计、测试和验证等方面。

文章内容概述如下:1. 标准的制定目的和背景- Sae j1113-12 2006标准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旨在推动汽车电子设备的发展和安全性。

- 电磁干扰是汽车电子设备面临的重要挑战,为了提高汽车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Sae j1113-12 2006标准应运而生。

2. 标准的适用范围- Sae j1113-12 2006标准适用于所有搭载电子设备的汽车,包括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

- 该标准涵盖了车载电子设备的设计、测试和验证等方面,确保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3. 标准的主要内容- 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电磁辐射限值,以及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方法和要求。

- 标准强调了汽车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电子设备在遭受电磁干扰时能够正常工作并不受影响。

4. 标准的意义和影响- Sae j1113-12 2006标准的制定对推动汽车电子设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汽车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汽车电子设备因电磁干扰引起的故障和损坏,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标准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汽车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Sae j1113-12 2006标准在对新型电子设备的适用性和测试方法上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 未来,汽车电子设备在电磁兼容性方面的要求将会更加严格,标准也需要随之进行更新,以满足汽车电子设备发展的需求。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Sae j1113-12 2006标准的背景、范围、内容、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这些信息对于从事汽车电子设备设计与研发、汽车生产制造、电磁兼容性测试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试论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

试论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

试论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摘要: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市场竞争趋势日益激烈,电子设备在汽车上的应用更为广泛,现阶段电子技术应用程度显然成为了衡量汽车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

本文重点解读的是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结合着不同的方面,论述汽车电子相对重要的电磁兼容标准。

关键词: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不管是汽车制动系统还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电子设备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显著,其决定着汽车的可靠性及舒适度【1】。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通常分为以下几类,主要包含着国际标准,如ISO和IEC等,地区标准则主要包含着欧洲的EEC指令及ECE法规,国家标准如美国汽车工程学会等【2】。

一、国际标准(一)ISO11452系列对于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展开讨论,需要站立在国际标准的角度上加以分析。

这种测试的标准所对应的测试项目就是辐射抗干扰测试,主要的目标就是检验汽车电子设备可能对电磁场辐射表现出的抗干扰能力。

现阶段,最新的版本便是2004年11月1日发布的第二版本,在相关的标准中明确的建议最大值是100V/m,频率的范围应该合理的控制于80MHz-18GHz【3】。

辐射抗扰测试应该在电波暗室中进行,辐射的磁场往往是通过天线使信号源所能产生的电磁能量适当的发射出去,不同测试频段运用的天线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天线有双锥天线和对数天线,等等。

最新版本相对明显的改动就是将标准名加以改变,在原来大电流注入法之上,适当的增加了新的管状波耦合器法。

BCI法体现出实施方便的优势,成本相对低廉,在高频段的时候,BCI法的注入效率会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趋势,使用的效率一般不会超出400MHz。

(二)ISO7637系列本系列的标准重点关注的是道路车辆和挂车间电瞬态骚扰的相关问题,涉及瞬态的发射,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等。

本标准规范了经由传导和耦合所引起的电子设备电骚扰测试方式,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了相关的定义并做出了简单的概述,第二部分则是阐述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第三部分重点是分析了除电源线外的导线通过容性及感性耦合的电瞬态发射。

整车典型工况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整车典型工况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整车典型工况电磁兼容测试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实时频谱分析进行整车电磁兼容测试时可选用的典型工况及对应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类和N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89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 14023-2011 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外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5089-2016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8387-201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27840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试方法GB 34660-2017 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 1589、GB/T 3730.1、GB 14023-2011、GB/T 15089-2016、GB/T 18387-2017、GB/T 27840和GB 34660-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时频谱分析 Real-time spectrum analyze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的高速、无缝频谱分析手段。

4整车典型工况电磁兼容测试方法4.1 整车电磁兼容测试用工况依据被测车型类别,参考T/CSAE XX-2019《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选择对应的测试用工况。

4.2 整车电磁兼容测试方法除车辆行驶状态外,整车电磁兼容测试的试验布置、限值可参考现有标准进行,如:GB 14023-2011 《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外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8387-201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 34660-2017 《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其他整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也可供测试时参考。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介绍分析课件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介绍分析课件
电磁屏蔽
对关键电路和部件进行电磁屏蔽设计,提高 电磁兼容性。
线路布局
合理规划线路布局,减少电磁干扰传播途径 。
接地设计
采用合适的接地方式,确保电路稳定工作, 降低电磁干扰。
生产阶段控制措施
生产设备电磁兼容性
选用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生产设备,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电磁干扰。
生产环境控制
控制生产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源,如电 源波动、静电等。
适用于在加拿大销售的各类汽车,规定了 电磁兼容方面的技术要求,与美国FMVSS 304法规相似。
适用于在澳大利亚销售的各类汽车,规定 了电磁兼容方面的技术要求,包括电磁发 射和电磁抗扰度测试等。
03 中国汽车电磁兼容法规现状及发展趋势
CHAPTER
中国现有汽车电磁兼容相关标准
GB 14023-2011《车辆、船和由内燃 机驱动的装置 无线电骚扰特性 限值和 测量方法》:规定了车辆、船和由内燃 机驱动的装置在150kHz~2500MHz 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
生产工艺控制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和 电磁兼容性。
产品检测
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性检测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
使用阶段注意事项
车辆使用环境
尽量避免在强电磁场环境下使用车辆,如高 压线附近、变电站等。
车辆保养
定期检查车辆电气系统,确保车辆处于良好 的工作状态。
外加设备选择
选用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外加设备,如导航 、音响等。
测量方法。
GB/T 18384.3-2015《电动汽车安全 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规定 了电动汽车在电磁兼容方面的人员触电 防护要求,包括绝缘电阻、电容耦合和
电瞬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磁兼容国标
汽车电磁兼容(EMC)的国际标准通常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等组织制定。

常见的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包括:
1.ISO 11452系列标准:这一系列标准覆盖了车辆和其零部件在
电磁环境中的性能测试,包括耐受电磁干扰、发射电磁干扰等方面。

2.CISPR 25:由国际特种委员会电磁兼容(CISPR)制定,涵盖了
车辆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车辆的发射和抗扰度。

3.SAE J1113系列标准:由SAE International制定,包括一系列
有关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标准,涵盖了从电子设备到整个车辆的范围。

请注意,这些标准的版本和适用范围可能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可能有新的标准发布。

因此,在寻找最新的国标时,建议查阅最新版本的标准文档或咨询相关的标准制定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