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本知识点梳理(2018年版)
毛概知识总结2018版
毛概知识总结2018版前言2018年,是中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毛概作为全国大学生必修课程,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对毛概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供学习和理解。
毛概的核心内容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毛概课程的核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这是一套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变革的根源等基本原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理论体系。
其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得出的一套关于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原理、方针和政策。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群众,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毛概的学习方法1.系统性学习:毛概是一门系统的课程,需要全面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
学习毛概时,要按照教材的章节和次序进行学习,注意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思维框架。
2.多角度思考:毛概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实践案例和观点分析。
学习毛概时,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实际意义。
3.实践应用:毛概是一门联系实际的课程,在学习的同时需要联系时事和社会实际,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写作业、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加深对毛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毛概的应用领域1.政治理论学科:毛概作为政治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政治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毛概的核心概念和思想可以为政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
2.党建和思想教育:毛概是培养中国大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课程。
毛概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18版
毛概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18版一、历史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了全国政权。
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雏形。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中国革命的实践创造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2.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运用是形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条件。
3.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
4.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
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点1. 社会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实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重要措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推翻资产阶级专政2. 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打破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束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重视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3. 革命道路和战略•根据具体国情选择革命道路和战略•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基本战略•根据阶级斗争形势进行战略调整和政策制定4. 党的建设•建设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地位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3.毛泽东思想的实践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五、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的意义1.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仍然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以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2.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3.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精神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毛概2018知识点总结
毛概2018知识点总结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特殊国情和长期实践所总结出的独特社会主义理论。
它包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
这些理论指导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它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丰富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 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理论是指中国共产党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党的立党之本、培训之基,也是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基础。
这些理论包括了党的性质、党的历史使命、党的奋斗目标、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纲领、党的各项政策。
党的基本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行动指南。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遵循、努力探索的一个阶段理论问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是指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的一个具体阶段,又是指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壮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制定的宏伟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政治保持政治稳定、社会保持社会和谐。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毛概2018版重点整理
毛概2018版重点整理毛概教材共有八章,每章节重点如下1、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2、第二章一化三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3、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4、第四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第五章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6、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7、第七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基本命题提出时期。
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时期。
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时期。
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时期。
8、第八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018版毛概知识点整理
2018版毛概知识点整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2018版毛概的知识点整理: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五四运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毛泽东思想的结合。
3. 中国革命传统与毛泽东思想的渊源。
4.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5. 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不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1.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方法论。
2. 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动力和发展的火花。
3.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
4. 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形式。
5. 党的建设是保证党指导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三、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革命实践:1.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2. 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战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4.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5. 三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四、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1.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发展。
2. 实事求是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发展中国家的最新经验。
五、评价和运用毛泽东思想: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
2. 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3. 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意义。
4. 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以上是2018版毛概的知识点整理。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毛泽东思想,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8版毛概知识点总结(精选五篇)
18版毛概知识点总结(精选五篇)第一篇:18版毛概知识点总结(1)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
(3)他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规定了是听党指挥枪而不是挺强智慧党的原则(4)他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党的显著标志。
(5)他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6)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史决议)(7)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8)近代中国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的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9)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10)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2)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13)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14)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8版毛概重点
18版毛概重点前言: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在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⑦还包括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等内容,都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1,加上党自身的建设,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实事求是含义:实事求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群众路线定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6]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5.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毛概》2018版知识点整理
毛概2018版重点整理本文所标注页码以2018版教材为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六个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四)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形成过程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两个主题补充:【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全国人大十九届二次会议: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写进宪法【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写入党章作为全党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写入党章(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评价时间地点:邓小平主持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知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1)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维护、始终遵循(2)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2018版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2018版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以下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要点: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鼓励人们广泛发表意见、批评缺点和错误。
然而,在表达意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党的政策的声音,这引起了毛泽东的警觉。
2.大庐山会议:1959年,毛泽东与刘少奇等领导人在庐山召开了会议,批判了右派分子的错误言论和行为,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一大二公”的方针。
3.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毛泽东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旨在解决党内的问题和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这场运动导致了混乱和动荡,使教育、经济以及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4.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化:1977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高考,并正式提出了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的章程。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体系化和纳入正式的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毛泽东思想主要有以下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1.阶级斗争:毛泽东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决定因素。
他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个不同类型的矛盾,并指出要正确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
2.群众路线:毛泽东强调要充分发动群众,认为群众是革命的主体力量。
他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观点,鼓励人民群众有威力的力量。
3.武装斗争:毛泽东认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通过武装斗争来实现。
他强调军队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军队的指战员必须像鱼和水一样密切结合。
4.党的领导:毛泽东强调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地位,党员必须具备纯洁性和革命性。
他提出了“红旗带头、红星照耀、红军打胜仗”的指导思想。
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革命斗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基础。
毛概各章知识点总结18版
毛概各章知识点总结18版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其历史地位本章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重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包括党的早期组织、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领导地位,包括中国红军的创建与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等。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担当和作用,包括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军中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领导作用,包括党的组织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的重要问题。
第二章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实践本章重点介绍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
重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任务和原则,以及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关系。
•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包括对农村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包括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民主和宗教信仰自由等。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党组织的建设和整风运动等。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主要任务本章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主要任务。
重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矛盾,包括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和基本路线。
•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包括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包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等。
第四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本章重点介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问题。
重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国家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宪法的重要作用以及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18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18一、中国革命的历史前提1.1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特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特点是指在旧中国社会中存在着一系列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前提。
主要特点包括:•封建农民经济结构:旧中国以农村为主体,农民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力。
•封建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封建宗法等制度束缚着社会发展。
•帝国主义侵略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受到严重压迫。
1.2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旧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推动和中国内部的地主资本主义经营等原因,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的萌芽迹象。
•商业资本主义发展:商业活动的增加,商业资本活跃。
•工业资本主义初步形成:工业生产开始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2.1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的迅速发展:学生运动充满爱国主义情绪,引起了更广泛的社会动员。
2.2 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次的困难与挫折,但也取得了众多的胜利和成就。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与国民党合作,成功推翻北洋政权。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领导了全国人民,成功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3.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后,建立起来的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国家。
•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归整个人民所有,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消灭剥削和社会阶级: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共产主义的目标。
•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保障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毛概重点知识梳理2018版
毛概重点知识梳理2018版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强调对世界的全面的、系统的、历史的认识。
它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强调事物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的。
2.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比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以满足全体人民共同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标的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个人私利为目标。
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而资本主义制度强调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
3.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方面的规律。
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我国仍然处于初级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
其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非公有制经济则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路线,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
基本纲领则是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和战略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 新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毛概》教材知识点归纳整理(2018版)-2018版毛概课本
2018版毛概教材知识点整理前言:本复习文档是根据2018版毛概教材内容和老师所划重点吐血整理而成,希望能帮到大家的毛概复习。
大家考试的时候别忘了带2B铅笔哦,因为选择题应该还是机器阅卷~ 最后祝咱们: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第1-4章)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形成和发展1、历史条件:十月革命开辟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并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战”后两大阵营对立;实践基础是中共领导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教训;2、发展过程(易作为细节知识点在选择题中考查):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的。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3)遵义会议(1935年)以后:《实践论》《矛盾论》系统分析党内“左”“右”错误思想根源,《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并在1945年中共七大写入党章;(4)解放战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以后:《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思想,得到丰富与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1、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详见第二章):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基本点: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与有革命要求但易动摇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它与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构成三大法宝;(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系列思想与方针(6个关于,7-8页,理解熟悉就好);(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将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纪律严明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十大军事原则等;(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详见第9页)(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国际战略与外交工作的理论2、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需要我们深入实一、形成的依据1、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变革生产关系;2、近代中国革命时代特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步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二、实践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与基本纲领1、总路线(1948年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毛概重要知识点2018版
毛概重要知识点2018版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毛泽东思想深入阐述了阶级及阶级斗争这一基本的社会法则。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思想强调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军事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许多重大创新。
3.紧密围绕工农群众:毛泽东思想强调中国革命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必须始终紧密围绕工农群众。
第三部分: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1.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规定了新的中国的根本方向。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毛泽东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等。
3.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毛泽东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继续进行阶级斗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瑰宝,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它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中国革命中,毛泽东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指导了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
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重要性。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18版毛概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依据时代特征: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革命时代特征(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实践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a)对象:帝国主义(首要对象),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动力:工人阶级(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c)领导: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d)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e)前途:社会主义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纲领——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4)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4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其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关系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毛概笔记重点归纳2018
毛概笔记重点归纳2018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组织形式。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和发展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特点是公有制经济,其中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者所在的其他形式的所有制。
这三种所有制形式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要素。
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包括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法律制度和文化教育等方面。
2.1 政治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选举产生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的方式包括行使立法、行政和监察权力。
2.2 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群众特色。
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理论。
2.3 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等。
它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法律体系。
2.4 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化教育体系。
它包括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旨在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三、社会主义历史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历史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南。
这一指导思想包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的毛泽东同志开创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新阶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时间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深远的历史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目标: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条件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的过程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国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要和中国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①名族独立②人民解放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领导基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4.初步探索的意义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5.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①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十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③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论述了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创立作出的独创性贡献。
④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了宪法。
2.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程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提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特征: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
③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检查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发展要抓住机遇。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③坚持科学发展⑤“三步走”战略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
⑥改革开放理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试验。
1984年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
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⑨“一国两制”⑩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七章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①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②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③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2003年7月,胡锦涛在全面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经验时明确指出:“我们要更好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