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乙型肝炎主要通过以下4种途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中乙型肝炎主要通过以下4种途径传播:
一、母婴传播一般认为人群中的HBsAg携带者中约有1/3来源于母婴传播,也就是我国人口中至少有3千万的HBsAg携带者是通过母亲传染子女而形成的。HBsAg阳性尤其HBsAg及HBeAg双阳性的母亲对子女的传染性极大。母亲主要通过下面方式传染给子女:
(1)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新生儿。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吸入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和阴道分泌物而被传染,另外,也有可能通过婴儿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受染。分娩过程中感染乙肝病毒的新生儿,出生后如不预防,90%~100%将变成HBsAg携带者。如进行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便会得到有效的预防。
(2)在子宫内传染给新生儿(宫内传播)。主要通过胎盘传染,若胎儿已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出生后再预防就无效了。因此,应在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怀孕后期(7、8、9三个月)每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中和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减少宫内传染的几率。
(3)产后感染新生儿。新生儿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也可被传染。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联合接种,能有效阻断这种传染。
二、经皮传播(血液传播或医源性传播)由于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中,因此经血液传播也是一重要途径。包括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文身、扎耳眼儿、牙钻、被针头意外刺伤、共用刮脸刀及牙刷等。
三、性接触传播HBsAg阳性男性精液肯定有传染性。黑猩猩阴道内放入HBsAg阳性病人的精液后感染了乙肝的实验更直接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婚前检查乙肝病毒标志是非常重要的。
四、其他传播方式除以上3种传播途径外,当口腔黏膜(包括牙龈)破损时有可能经口感染。通过昆虫也可能传播。
现在我给你说说乙肝的新认识:如果满意即可采纳. 据说,乙肝传播有三种途径,即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唾液传播。然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庄辉院士等专家指出,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唾液是不可能传播乙肝的。所以,一块儿吃饭不用担心会传染上乙肝。近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刚刚完成了在北京、广州、南京、杭州、长沙、成都等六大城市进行的抽样调查,这是迄今我国第一次针对乙肝患者的现状进行大范围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都认为,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共同进餐或其他唾液传播方式进行传染,其中与乙肝患者一起进餐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庄辉院士指出,这个认知上的误区必须要纠正,唾液是不可能传播乙肝的。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斯崇文教授说,按照中国人的进餐传统,一般都喜欢围坐于一张桌子吃“感情餐”,盘中菜肴你夹一口我夹一口,筷子上的唾液难免会有交叉,为此,很多人担心会传染乙肝。其实,乙肝的传播途径除了母婴垂直传染以外,平行传染途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血液和性途径传染,这种传染可以通过共用牙刷和剃须刀等方式进行,因为对于牙龈出血、口腔内有破损者等情况的人,均有可能通过血液渗透感染上乙肝病毒。据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翁心华教授介绍,这次全国范围的调查是在二级以上医院里与患者面对面进行的,而且被调查者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他们基本上可以代表目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认知水平。本次调查发现,
约有1/3乙肝患者将治疗目标定为不切实际的“彻底清除乙肝病毒”,50%以上的患者错误地认为,一起吃饭会传染乙肝,35%的患者认为乙肝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以上这些认识都反映出患者对于乙肝的致病原因、传播途径和慢性化的认识上存在严重误区,这些认知上的误区也恰恰是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乙肝歧视现象的根源。我国目前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虽然形势严峻,但公众对乙肝疾病的总体认知水平却不容乐观,由此导致许多治疗上的误区。调查中发现,目前乙肝患者中,仅有19%的患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这一正确的治疗方式,其他绝大多数患者均采用的是保肝降酶的错误治疗方法。专家们特别强调,乙肝患者需要终生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是一辈子的事。当然,说一块儿吃饭不会传染乙肝,在于讲明科学道理,并不是说鼓励人们可以放心多人混餐了,因为毕竟还有其它胃肠传染病是经口传染的,健康卫生的方式还是分餐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