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48630b770bf78a64295459.png)
3.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
子数为175的超重原子。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
差是(A )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
•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 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 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 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 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 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 成了中性原子。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知识讲解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汤姆生原子模型 1904年
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电子云模型
1927-1935年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 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 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 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原子有核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 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在 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 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 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 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 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中子
原子
位正电荷,________不带电,所以整个________不显电性。
课堂练习1 核电荷数(Z)=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H
101
C
666
分子种类
H2 H2O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2
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原子的结构》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原子的结构》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2e0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4.png)
科学研究
原子钟的精确计时为科学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 持,如测量光速、验证相 对论等。
原子结构与材料科学的关系
材料性能与原子结构
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如金属材料的导 电性、陶瓷材料的耐高温性等。
新材料研发
通过改变原子结构或排列方式,可以研发出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 ,如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保持其不可分割性。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原 子核。
原子核外有一定数量的电子绕 核运动,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 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 不计。
波尔的分层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不是任意的,而是分布在不 同的能级上,形成分层结构。
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会吸收或发射特定频率 的光子。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了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还原性质。
元素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例如, 碱金属元素由于原子半径较大,电子云密度较小,因此熔点、沸点较低
,密度较小。
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性质也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卤素元素由于原子半径较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较强,因此 电负性较大。
原子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性质与电子的分层结构密 切相关。
现代电子云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状态用电子云来描述,电子云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分布。 电子云的形状和大小与原子轨道有关,不同轨道的电子云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决定,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04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结构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4
![原子的结构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4](https://img.taocdn.com/s3/m/5a90147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e.png)
原子核
位的正电荷
原子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
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 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原子显不显电性? 不显
观察表3-1,归纳总结:
1.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是质子、中子、电子。 (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3.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4.原子的种类不同,其质子数也不相同
物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均是0.4mol-0.3mol=0.1mol,剩余反应物均是0.2mol-0.1mol=0.1mol,容器容积为10L,
则平衡常数K= = =100,B项正确;
A.若A是CO,则B是Fe2O3
C.②③④ D.①②③
故选:A。
第三层(1个) 解析:钠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不稳定,易失电子形成钠离子,钠离子最外层8个电子,稳定。
观看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的模拟动画。
氢原子的结构 (1个电子)
行星绕太阳运功
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它们 会相互碰撞打架吗?电子在核外的排布会 有什么特点?
电子在核外是分层 排布的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电子层:1 2 3 4 5 6 7
=8+8 =16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注意: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 2、单位:为1(一般不写) 填写表格
原子
原子核
相对原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子质量
核外 电子数
氢
1
0
1
1
碳
6
人教版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_优质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_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4ea6c4a8114431b80dd825.png)
氢 和电子所1 带的电量相0 等,但电 1
氦 性相反,2 所以原子不2 显电性。 2
碳
6
6
6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铁
26
30
26
探索新知 一、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奥秘
观察下表 ,你又能获得哪些信息?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1
0
1
氦
2
2
2
2
钠
11
11
12
11
氯
17
17
18
1909年至1911年,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 他的合作者通过α粒子的 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 结构的核式结构学说。
a粒子轰击金箔视频
探索新知 一、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奥秘
原子的发现历程 3.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学说?
即:在原子的中心有一 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 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 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 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 阳运转一样。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上核。
探索新知 一、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奥秘
原子的结构
原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 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带正电)
所带正电荷数称 为核电荷数
(带正电) 中 子
(不带电)
电 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 (带负电)单位负电荷
探索新知 一、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奥秘
思考2:原子是由带电的粒子构成的, 那么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
知识回顾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
原子的结构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原子的结构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063dd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f.png)
( D )6.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2.(1)4.5 (2)D (3)胶头滴管 (4)丁
(2)4 (3)5∶7 3.B [解析] 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蜡烛会熄灭;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降低;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实验中会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
(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省略不写) 。
(4)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是: _千__克__或__克____ 。
12
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26kg
1.993x10-26kg × 1
该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 C )1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进行判断,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A.16 g
B.2.657×10-26 kg
C.16
D.1.66×10-27 kg
( D )12、已知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a kg,一个氧原子质量为bkg, 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与乒乓球体积相比 相当于乒乓球与地球的体积相比
原子核
原子
原子的质量也很小
10
资料: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使用都很不方便,怎么办?
(2)4 (3)5∶7 3.B [解析] 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蜡烛会熄灭;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降低;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实验中会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
(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省略不写) 。
(4)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是: _千__克__或__克____ 。
12
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26kg
1.993x10-26kg × 1
该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 C )1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进行判断,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A.16 g
B.2.657×10-26 kg
C.16
D.1.66×10-27 kg
( D )12、已知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a kg,一个氧原子质量为bkg, 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与乒乓球体积相比 相当于乒乓球与地球的体积相比
原子核
原子
原子的质量也很小
10
资料: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使用都很不方便,怎么办?
化学人教版九上3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课件
![化学人教版九上3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aa5c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5.png)
A.abcd
B.abc
C.bcd
D.ad
课堂练习
2.不显电性的一组粒子是( D )
A.质子、中子、电子 B.原子核、原子、分子 C.中子、电子、原子 D.中子、原子、分子
课堂练习
3.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氦的原子结构模型。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B )
课堂小结
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知识点 1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结构
原子
不带电
不带电
原子核
居于原子中心
质子
每个质子带1个 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1个 单位负电荷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知识点 1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结构
1.核电荷数是什么?
核电荷数指的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是由质子 核中子构成的,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 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知识点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
原子核所带电荷电性 质子数(核电荷数)
第二电子层 第一电子层
电子层容纳的电子数
第三电子层 (最外层)
知识点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氢、氦不属于金属原子),易失 去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 2.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多于4个则易得到电子, 化学性质不稳定 3.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氦是2个),不易得也不易失, 化学性质稳定
原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核外 电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排布规律:分层 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识点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2bab5f5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d.png)
定义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随堂训练
1.已知某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BD )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2.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D ) A.质子和电子 B.核电荷数 C.中子和电子 D.质子和中子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原子核是由6个中子和 6个质子构成的 B.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的 C.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概念 D.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 子数之和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导入新课
1808年,道尔顿在古代原 子观点和科学实验的基础 上系统地提出了原子论。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 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子。在此基 础上,他提出了一种原子模型,认 为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带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其中。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 α粒子散射实验。1911年,他提出了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带正 电荷部分的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 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
不带电 1个单位负电荷
质量 1.6726×10-27kg 1.6749×10-27kg 质子质量的1/1836
1 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数 量相等、电性相反。
2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
3·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观察下表,你又有什么发现?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1. 原子的质量很小; 2. 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 3. 如此小的数据书写、使用均不方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课件(第一课时)(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课件(第一课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851ee210a6f524cdbf856c.png)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7时5分 11秒上午7时5分07:05:1121.11.9
α
α 粒子束发生偏转示意图
粒 子 束 现象: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不改变原来方向, 一小部分改变了方向,极少数粒子反弹。
➢为什么大多数带正电的α粒子能够穿透金 箔而不改变方向?
A 2、原子核中肯定含有
A、质子 B、质子和中子 C、中子 D、电子
D 3、原子是由 A、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B、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质子和原子核构成的 D、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4、判断题:
√ ( )⑴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 ( )⑵钠的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核外有11个电
子,钠原子不显电性。
一切物质都是由 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 子——原子构成。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 再分的实心球。
汤 姆 森 的 原 子 模 型
汤姆森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他认为 原子中存在更小的微粒,原子是可分的。
卢瑟福
直到1911年,
著名科学家卢瑟 福通过α粒子散射 实验,得出了原 子的结构。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第一课时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α
α 粒子束发生偏转示意图
粒 子 束 现象: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不改变原来方向, 一小部分改变了方向,极少数粒子反弹。
➢为什么大多数带正电的α粒子能够穿透金 箔而不改变方向?
A 2、原子核中肯定含有
A、质子 B、质子和中子 C、中子 D、电子
D 3、原子是由 A、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B、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质子和原子核构成的 D、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4、判断题:
√ ( )⑴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 ( )⑵钠的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核外有11个电
子,钠原子不显电性。
一切物质都是由 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 子——原子构成。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 再分的实心球。
汤 姆 森 的 原 子 模 型
汤姆森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他认为 原子中存在更小的微粒,原子是可分的。
卢瑟福
直到1911年,
著名科学家卢瑟 福通过α粒子散射 实验,得出了原 子的结构。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第一课时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629e336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d.png)
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c
课后练习
1.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2.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几种原子的构成
从上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4)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则原子种类不同。
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得到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1”,一般不读出也不写出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
粒子种类
质 量
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
质子
知识点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科学实验证明: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并不说明原子中没有带电粒子,而是质子所带电荷与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原子种类
答:氮:14.0 硫:32.1 氯:35.5 钙:40.1
课后练习
1.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2.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几种原子的构成
从上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4)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则原子种类不同。
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得到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1”,一般不读出也不写出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
粒子种类
质 量
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
质子
知识点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科学实验证明: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并不说明原子中没有带电粒子,而是质子所带电荷与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原子种类
答:氮:14.0 硫:32.1 氯:35.5 钙:40.1
3.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5dc87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e.png)
—马青.基于化学史的原子结构教学实 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9
玻尔
玻尔模型
他 们 说
谢谢大家!
人教版初三上册 化学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01 锂初问
航天电源
玻璃
冶金
陶新瓷能源 汽车
润滑
电瓶车 用途
数码 电产池品
核聚变 决定 反映
密度小
我是由什么构成的?
化学性质 活泼
决定
性质
结构
反映
02 锂原子又问
我还能再分吗?
我有3个质子 4个中子
……
初尝试—制作锂原子结构模型
铁丝
扭扭棒
彩泥
棉签
胶带
1919年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
1932年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中子
你
核外电子(-)
会 学
原子
质子(+)
原子核 (+)
中子(不带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我显电性吗?
我有3个质子 4个中子 3个……电子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 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由锂走向天下
剪刀
你 展 示
03 锂原子再问
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发现原子结构的奥秘?
他
1803年,道尔顿提出:
们
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是原子,原子是不可
说
再分的实心球体。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道尔顿
实心球模型
他
1897年,汤姆生在原子 内部发现了电子,1904
们
年提出枣糕模型。他认
说
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 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2 原子结构(共5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2 原子结构(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38bfc67c1cfad6185fa705.png)
四 Na原子与Cl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怎样 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点燃
钠 + 氯气
氯化钠
Na Cl2
NaC
Na +11 2 8 1 失去1电子 Cl
+17 2 8 7
Na+ +11 2 8
阳离子
1.离子
Cl-
静电作用
-
Na+ Cl
+17 2 8 8
阴离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 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Na +11 2 8 1
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Na+ +112 8 原子失去电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Cl +17 2 8 7
Cl- +17 2 8 8 原子得到电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3.离子符号的意义
2Mg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 单位的正电荷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间的关系,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学会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 4、了解离子的概念及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重难点:
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的排布
知识回顾
1.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
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 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主持测定了铟 、铱 、锑、铈、铕、 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 为相对原子质量数据标准。
《原子的结构》课件 人教版1
![《原子的结构》课件 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afedaac451e79b89680226fd.png)
电子层 1 2 3 4 5 6 7
离核远近 近
远
电子能量 低
高
【思考】能否用一个更简明的图形来表 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 点呢?
1、原子结构示意 图
原子结构的简明表示
原子核 电子层
最外电子层
该电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
⑴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排8
原子的结构
第一课时
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 再分,那么原子本身还
能再分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 原子的内部结构吧!
α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的构成
高速 运动 的电子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原子弹就是利用了原子核裂变 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氖(Ne)
氩(Ar)
【稳定结构】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这样的结构叫8电 子稳定结构。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2电子也是稳 定结构(如: He)。
总结: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 最外层电子
类
数
得失电子趋 势
化学性质
结论
金属 一般小于4 易失去电子 易发生
元素
化学反
非金属元 素
一般大于3 (氢为1)
一、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不显电性)
原子核 (带正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质子 (带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想一想:
He
原子带有电荷,为何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因为原子中正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 反,相互抵消,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结构 (1)-优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结构 (1)-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8b6e0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8.png)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2个) 稳定结构 不易得失最外层电子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不稳定 易失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 不稳定 易得电子
总结规律: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通常,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 相似。
下列原子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反 应中最外层电子数将如何变化?
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卢瑟福实验α 粒子轰击金箔
(1911年)
大多数带正电的α粒子穿过金箔,一小部分改变
原来的方向,极少数被反弹回来。说明原子内部 有较大空间,在其中心存在体积很小的正电粒子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 原子的构成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区域内出现,这些区域叫 作叫做“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 内运动的,此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原 子 核 外 电 子 的 运 动 与 排 布
原 子 核 外 电 子 的 运 动 与 排 布
原 子 核 外 电 子 的 运 动 与 排 布
原 子 核 外 电 子 的 运 动 与 排 布
3、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的电性由质子决定, 因此原子核带正电,数目跟质子相等。
观察表格(表4-2 ) ,思考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质子数 1 6 8 11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7
1、不同种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 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中子、电子数都不同。
+12
2 82
失去2 个电子
+12
28
M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金属元素的原子
+3 2 1
Li
+4 2 2
Be
+11 2 8 1
Na
+12 2 8 2
Mg
+13 2 8 3
Al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 少于 4个,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容易 失 电子,
性质不稳定。
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1 1
H
+5 2 3
B
+6 2 4
C
+7 2 5
N
+8 2 6
O
+9 2 7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钾 19
20
19
你能从中发现那些规律?
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结构中的规律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 质子、中子、电子。
2.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5.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
以氧气为例描述物质的构成
2.原子结构示意图 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例,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质子数
电子层
电子数
原子核
图3-2-1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 子
电子经常
层 活动的区域
原 子 核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离核远近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二、核外电子排布
1、排布规律 (1)分层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第一 层,电子不超过2个)。 (3) 能量由低到高
C 核外电子是由内往外分层排布的
D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继续闯关
2. 下图所示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3 , 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 有 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3 个 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改原子容易 失 电子。
+13 2 8 3
Al
你能挑战
3.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试回答:
1)X的值为 35 ,
❖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原子子核核 上。 [注意] 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原子分类 稀有气体
金属 非金属
最外层电子数 8 个(He
为 2 个) 一般少于 4 个 一般多于 4 个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
7.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 展的,如 果课堂 活动与 学生动 脑脱节,活动与 学生情 感、态 度、价 值观的 培养脱 节,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 么这种 课堂活 动只能 说是一 种教学 资源的 浪费.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
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 C ) Br
+12 2 8 2
Mg
A
+7 2 5
N
B
+17 2 8 7
Cl
C
+16 2 8 6
S
D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一般大于或 等于4个
结构 稳定性
相对稳定 结构
不稳定 结构
不稳定 结构
化学 性质
不易得失电子
性质稳定 元素的
易失电子
性质活泼
化学性 质决于 原子的
易得电子
性质活泼
最外层 电子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核外电子 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规律
电子由内往外依次填充
Na
Mg
Al
Si
+15
+16 285
286
+17
287
+18
288
P
S
Cl
Ar
下面我们讨论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
1.稀有气体的原子
+2
2
He
+10
28
Ne
+18 2 8 8
Ar
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氦有 2 个电子),
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F
+14 2 8 4
Si
+15 2 8 5
P
+16 2 8 6
S
+17 2 8 7
Cl
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都 多于 4个,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 电子, 性质不稳定。
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原子 分类 稀有 气体 金属 原子 非金
属 原子
最外层 电子数
8个 (He为2个)
一般 少于4个
得失电子倾向
化学性质
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结构 相对稳定
易 失去 最外层电子 易 得到 电子
不稳定 不稳定
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 示意图
原子的构成
核
不 带 电
带正 电 电荷 荷
数
原 子
原 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核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
原子核
核外
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问题导学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新知预习
一、原子的构成
原原子子核核
质质子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
正正
1.原子
中中子子 (不带电)
核核外外电电子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 负负 电荷)
电荷)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质子子数数 = 核核外外电电子子数数 ,所以整 个原子不显电性。
质子
氧
氧
原子核
8
氧
分
原
气
子
子
中子 8
核外电子 8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1)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
(3)最外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
最多容纳
个2电子)。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1.由构成 分子 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__化__学_性__质_____ 的__最_小_____粒子。例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水__分_子___。
2.原子是__化__学_变__化_____中的最小粒子。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_原__子_____,原子又可以 结合成新的__分_子_____。
各层最多容纳2n2个
第一层≦2个,最外层≦8个
3.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He2个) 性质稳定;
2).金属原子最外层小于4个,易失电子; 3).非金属原子最外层一般大于4个,易得电子。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原子呈电中性,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电子层
原子核
+12 子数)
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H
+2 2
He
+3 2 1 +4 2 2
Li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