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探析
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初探
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初探作者:陈军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18期摘要在社会大家庭中,未成年人既是一个不容割裂的组成部分,同时又不断地给予这个社会不容小觑的发展推动力,更是未来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希望。
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都还处于未完全发育阶段,所以纵观世界各国,都对未成年人给予了充分的法律保护。
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范围中,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是否能够在此过程当中降低其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将会对许多犯罪青少年的人生产生莫大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来我国法律方面的一部著作——《民法总则》,调低了最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因此也让这一举措备受关注。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民法下调作者简介:陈军,江苏大桥律师事务所,四级律师,研究方向:刑事类、公司事务类。
中图分类号:D9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6.250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接收新闻内容的范围愈加宽广,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特别地,由于未成年犯罪事件屡见报端,因此这一话题也成为了社会大众心心念念的社会议题之一。
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未成年人犯罪以及进一步思考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能否充分适应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实际。
随之,能否下调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也成为了各个会议桌上的常见话题。
一、未成年人概念在不同社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感染熏陶下,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成年的定义各有不同。
美国由于其独特的联邦制,使得各个州均制定了适合其自身的法律条款,所以各个州也对未成年人的年龄作出了不同的限定。
而在美国获得其国家当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州支持的普通法当中,就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如下的划分。
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反思
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反思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中,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话题更是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焦点。
这一议题涉及到法律、教育、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增多,让人们对现行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产生了质疑。
一些极端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其犯罪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令人震惊和痛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越来越高。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个别严重犯罪案件就仓促地做出决定,而应该全面、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
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确定,更涉及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以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现行法律规定一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基于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足够的认知和控制能力。
如果轻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能会导致一些本可以通过教育和矫正重回正轨的未成年人被过早地贴上犯罪的标签,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体系是否存在不足,导致部分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学校教育是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品德和法制教育?家庭教育是否存在缺失,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社会教育资源是否丰富多样,能够满足未成年人的成长需求?如果我们能够完善教育体系,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引导,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的发生。
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迅速,未成年人接触到的内容良莠不齐。
网络、影视作品中的暴力、犯罪等不良信息,可能会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社会的贫富差距、家庭结构的变化、社区环境的不稳定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
我们需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让未成年人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
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并非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根本之道。
当今中国,应当还是不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应当还是不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正方辩词):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首先,我们要明确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根据现行法律,中国刑事责任年龄为14岁,而与此相比,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刑事责任年龄都普遍高于14岁。
然而,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14岁以下的少年也可以做出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少年犯罪者的回归社会的机会。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为发现和预防少年犯罪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年龄较小的少年犯罪往往滑过了法律的漏网,无法承担刑事责任。
这给犯罪分子们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逍遥法外,再次威胁社会安全。
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我们能够及早介入,及时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远离犯罪道路。
最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能够提高社会的安全感。
年龄较小的少年犯罪所犯下的罪行可能同样令人震惊,但因他们年幼而不能承担刑事责任,社会会对此感到愤怒与不满。
这种感觉会导致对法律的信任和社会秩序的动摇。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将能让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增加社会对少年犯罪问题的认知,推动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和维护。
总而言之,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举措。
我们相信,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社会利益,更好地保护和教育少年犯罪者,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全。
谢谢!二辩(正方辩词):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正方认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必要的,我们会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国际视角和司法教育角度来阐述我方的观点。
首先,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个时期相对而言,法制建设相对滞后,青少年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
而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加强对于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引导。
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对待,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其次,国际视角是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角度。
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刑事责任年龄上调至16岁甚至是18岁。
试论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
试论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广泛关注。
刑事责任年龄作为判定未成年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重要标准,其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社会公共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问题,分析现行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利弊,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法律体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益参考。
二、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理论基础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最低年龄。
它是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高度关注。
对于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从生物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获取的便捷,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速度普遍加快。
他们更早地接触和理解社会,更早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科学角度讲,适当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其合理性。
从法律公平性和正义性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虽然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特殊的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完全逃避法律责任。
特别是在一些严重犯罪中,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他们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再次,从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的角度考虑,通过设定合适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对那些严重违法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惩罚,以防止他们继续犯罪,同时也可以对其他未成年人产生警示作用。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我国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趋势。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调整其刑事责任年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既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也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的重要举措。
关于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论文模板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的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一、刑事责任年龄概述 (1)(一)案情引入 (1)(二)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 (2)(三)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类型 (3)(四)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的学说及其意义分析 (4)二、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7)(一)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分析 (7)(二)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10)三、境外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考察 (11)(一)美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11)(二)日本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12)四、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建议 (14)(一)将无刑事责任年龄下降至12周岁 (14)(二)完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对8种罪名的解释 (15)(三)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制度”完善刑事责任认定体系 (16)关于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网络文化的日益繁杂,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开始出现低龄化、暴力化和犯罪形态多样化的趋势。
但在1997年刑法制定至今,因《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限制导致许多未成年犯罪人未能受到适当的法律制裁,同时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因此,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制度刻不容缓。
当今中国,应该还是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应该还是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我作为正方第一辩,将为大家分析当今中国是否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能够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未成年人接触到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多。
然而,现行的刑事责任年龄限制让那些滥用未成年人的人利用漏洞逍遥法外。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些犯罪行为是未成年人自身的选择,但是在存在不良环境的引导下做出的选择。
这种情况下,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便能追究那些滥用未成年人的人的刑事责任。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
通过参与刑事诉讼过程,未成年人将会更加深入地了解犯罪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增强对法律的敬畏心和遵守意识。
同时,这也是他们成长和改正错误的机会,有助于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走上正确的道路。
最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治安的维护。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逐渐增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早地介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惩罚和教育,降低再犯率,有效维护社会治安,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当今中国必要的一步。
它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并且有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治安的维护。
因此,我们坚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行之有效,并对当今中国产生积极的影响。
谢谢!正方辩词二辩: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我作为正方第二辩,将继续阐述当今中国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理由。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符合国际社会的趋势和国家发展需求。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已将刑事责任年龄设定在16岁以下,我们的国家应该与时俱进。
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和成果,以实现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当前中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比较突出,犯罪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
当今中国应该VS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应该VS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们反方认为,中国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而不是为了保护罪犯。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只会让更多的未成年人涉入犯罪,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都是不利的。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能解决犯罪问题。
真正需要解决的是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
如果我们只是把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而不去解决根本问题,那么犯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
未成年人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惑,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保护和指导。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会让未成年人面临更大的压力和不良影响,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我们反方认为,中国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反方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作为反方二辩,我要强调的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能解决犯罪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只会让更多的未成年人涉入犯罪。
未成年人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惑,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保护和指导。
如果我们把刑事责任年龄降低,那么未成年人面临的诱惑和压力会更大,犯罪的风险也会更高。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
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和家庭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把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而不去解决根本问题,那么犯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我们应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强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和管理,让未成年人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最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还没有成熟,他们需要更多的保护和指导,而不是更多的惩罚和压力。
如果我们把刑事责任年龄降低,那么未成年人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不良影响,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当今中国,是还是否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是还是否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同学,我代表反方辩论队第一辩,请允许我以反方的立场发表我的观点。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涉及到对未成年人的惩罚和教育问题,我们认为现行刑事责任年龄设置是科学合理的,不应轻易调整。
首先,根据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的大脑发展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行为冲动易受控制。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会使得一些青少年过早地卷入犯罪活动,并且缺乏理智思考后果,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犯罪行为。
其次,在社会成员责任共同体中,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他们的行为负有一定责任。
如果过早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将使得监护人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监管时更加迟缓,未能尽到履行应有的职责。
这导致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中可能免于一定程度的追责,容易产生道德以及法律上的混乱。
最后,我们应注重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教育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
通过加强校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远离犯罪的引诱,避免违法乱纪。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不应该降低。
我们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完善教育机制上,让未成年人远离犯罪,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谢谢!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辩论队的第二辩,我将就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再次陈述反方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未成年人在思维、判断和意志形成等方面不如成年人成熟。
他们对于社会规则和道德法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较低,因此不应与成人一样对其行为做出同等的法律负责。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的扩大。
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对于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后果认识较为有限,容易受到其他不良分子的利用。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会增加青少年参与犯罪的风险,从而使社会治安问题进一步恶化。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刑事责任年龄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对于未满18岁的人,适用的法定责任年龄。
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刑事责任年龄设为18岁,以此确保未满18岁的青少年不会因其行为而被判刑或者受到刑罚。
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国家存在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的情况。
那么,究竟是否需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呢?下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于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难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
因此,未成年人在行为上也很容易受到现实情况、家庭环境、社会氛围、自身性格等多方面的影响。
如果这些行为被定为犯罪并加以惩罚,很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承受心理上的创伤或者生理上的伤害。
因此,从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出发,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尊重和保护,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当做“犯罪分子”加以惩罚。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可以更好地提高社会的预防效果。
社会上一些行为不良的年轻人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比如犯罪、吸毒、暴力等,这些行为往往还会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如果能够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就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的安全性。
而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采取些针对未成年人的预防措施,比如教育、心理辅导等,就可以更好地预防那些因生活压力引发的不良行为。
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预防机制。
最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可以更好地促进人道主义的精神。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政府会对未成年人采取无情的打压措施,对其进行残酷惩罚,甚至包括拘禁、枪杀等。
这种打压往往会破坏社会的公信力,并导致人权的践踏。
相反,如果我们可以采取更加人道的方式来处理未成年人的问题,比如指导、团体辅导、康复治疗等,就可以让这些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并给予这些未成年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这也是保护人权和提高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年龄降低
区域治理RULE OF LAW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二大队 周少波摘要:全国人大常委会降低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原来的14周岁下调到12周岁,即现在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变动将会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并促进全社会增强对未成年的教育管理。
但要消除未成年犯罪土壤仅仅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不够,还需全方面的努力与改进。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中图分类号:D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3-0060-0002一、法条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规定我国在1979年制定的第一部刑法将14周岁定为刑事责任年龄,这一年龄也契合世界上较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因此40年过去了,这一年龄首次下调。
但《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降低未成年刑事责任年龄持严谨态度,规定了严格的追责标准。
针对12周岁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形式只有犯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罪,入罪的标准是以上两种行为导致了人死亡或者是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在程序上也加以了限制,即需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
同时《刑法修正案(十一)》将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外的处罚方式进行了修改。
由原来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修改为“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和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刑罚外处罚方式的修改,并进一步加大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但也随处体现对刑罚处罚的限制,从而避免了打击面过宽。
二、刑事责任年龄修改的影响(一)有效打击未成年犯罪行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高速发展,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教育更早更全面,很多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生更是有“小大人”的心智水平,能初步认识犯罪、理解犯罪。
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下,犯罪低龄化现象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迫需解决的问题。
当今中国是否应该降低刑责年龄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是否应该降低刑责年龄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降低刑责年龄。
首先,降低刑责年龄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
如果未成年人知道自己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他们可能会更加大胆地犯罪。
这将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降低刑责年龄会削弱法律的威慑力。
如果未成年人知道自己不会受到惩罚,他们可能会更加不尊重法律。
这将导致社会的法制环境的恶化。
最后,降低刑责年龄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未成年人犯罪后不受到惩罚,他们可能会认为犯罪是可以被容忍的。
这将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形成,不利于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降低刑责年龄。
谢谢大家!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辩手,我是反方二辩。
我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降低刑责年龄。
首先,降低刑责年龄会导致社会的不公正。
如果未成年人犯罪后不受到惩罚,那么同样年龄的成年人犯罪后也应该不受到惩罚。
这将导致社会的不公正和法制环境的恶化。
其次,降低刑责年龄会影响未成年人的教育。
如果未成年人知道自己不会受到惩罚,他们可能会更加不尊重法律和道德。
这将影响他们的教育和未来的成长。
最后,降低刑责年龄会增加社会的成本。
如果未成年人犯罪后不受到惩罚,那么社会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处理犯罪问题。
这将增加社会的成本和负担。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降低刑责年龄。
谢谢大家!三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辩手,我是反方三辩。
我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降低刑责年龄。
首先,降低刑责年龄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如果未成年人犯罪后不受到惩罚,那么社会将失去对未成年人的管控和管理。
这将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不安定。
其次,降低刑责年龄会影响社会的安全。
如果未成年人犯罪后不受到惩罚,那么社会将会出现更多的犯罪行为。
这将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降低刑责年龄会影响社会的道德规范。
如果未成年人知道自己不会受到惩罚,他们可能会更加不尊重法律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当今中国,应当还是不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应当还是不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很高兴能够在此向大家阐述我反方的立场——中国不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在当今社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不仅难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也无法实现有效社会控制和预防犯罪的目标。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会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与正常成长。
犯罪行为处罚的本质是为了惩罚和教育,但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发展尚不完善,往往难以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和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性。
过早地将他们纳入刑事责任体系,可能会导致对其心灵的伤害,并引发长期的心理问题。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难以实现有效社会控制和预防犯罪的目标。
犯罪是一种社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惩罚,还要关注背后的社会原因。
将过早的责任归咎于未成年人,无助于解决造成犯罪的根源问题。
相反,我们应该加大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和社会关怀,以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意识和道德观念。
在现实层面上,目前中国的社会治安问题还不容忽视。
不少犯罪行为往往是由成年人的影响和利用所导致的。
如果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能面临更多未成年人被犯罪分子利用的风险。
这不仅会对未成年人个人造成伤害,也会对整个社会治安带来更大的隐患。
综上所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
我们应该更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加强教育和社会关怀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这才是真正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谢谢!辩论赛反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反方的二辩,我将继续为大家详细阐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于当今中国并不合适。
我们认为保持现行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原因如下: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的滥用。
仅考虑到个别未成年人的成熟程度,而忽视社会整体情况以及刑法立法的稳定性,容易引发误伤的结果。
如果对未成年人实施过重的刑事责任,将不仅对他们个人的未来产生长远影响,也可能给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讨论愈演愈烈。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更在于建立起一个更加公正、合理且有效的社会刑事责任体系。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是社会中最为脆弱的群体之一,他们因为年龄尚未成年,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而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便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在争议案件中的权益,避免他们受到不必要的刑事追诉和惩罚。
因为一旦未成年人因犯罪行为被制裁,他们的前途和发展都将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切身利益,也会对未来的社会秩序造成重大的危害。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于提高社会刑事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现实情况下,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常常受到多种限制和变数的影响,如法律知识的匮乏、司法资源的缺乏、规范的缺陷等等。
这一点体现在,一些未成年人被迫承担不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不仅对他们的人生前途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也会对社会秩序和稳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建立更加合理、公正和稳定的刑事责任体系。
最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于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数量不断上升,纵然法律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但实际效果却有限。
因为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并不是有效限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对于那些至关重要的罪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制裁。
因此,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并切实增加长效的预防性措施。
综上所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不仅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也在于增强社会刑事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更在于切实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因此,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防范和教育,并借鉴国际先进做法,适时修改和完善我国刑事案件责任年龄的相关法规。
对刑事责任年龄下调的理解和看法
对刑事责任年龄下调的理解和看法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时,法律规定的最小年龄,这
个年龄一般是用来判断未成年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和判决刑罚。
目前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为 14 岁,但近年来,一些人提出了下调刑事责任
年龄的观点,认为 14 岁过大,应该降低到 12 岁或更低。
对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我认为应当全面地考虑其减少未成年犯
罪的作用和未成年人的成长情况。
首先,未成年人的认知和责任能力
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外部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避免他
们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必须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成长和教育。
未成年人的认知和责任能力存在差异,有些犯罪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
或者因为未成年人对行为后果不太清楚。
因此,下调刑事责任年龄需
要更加注重向未成年人宣传教育和法律知识,帮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
和法律意识。
另外,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还要充分考虑社会安全因素。
如果刑
事责任年龄过早下调,可能会对社会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更多未成年
人可能会参与犯罪,等待社会的将是更大的危险。
综上所述,刑事责任年龄下调需要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认知与责
任能力、成长教育和社会安全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下调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与权益;另
一方面,下调也需要完备的法规和教育措施,避免犯罪现象进一步升级,损害公共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慎重和全面地考虑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以此来确保全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的实践研究——以特定情形之标准为切入点
064当代思潮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的实践研究——以特定情形之标准为切入点近几年来,未成年人恶意犯罪案件数量显著上升,引发社会上对于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重新审视。
《刑法修正案(十一)》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修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和收容教养的规定: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
另一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刑法保护,包括修改奸淫幼女犯罪,对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等严重情形明确适用更重刑罚。
平衡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教育惩治未成年人犯罪双方之间的利益诉求,需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
解决长期存在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意犯罪问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检验和探讨。
如何把握特定情形之标准,是否应当做扩大解释,将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和个别下调进行合理结合是否能够有效改善“一刀切”的现状。
因此,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的具体内容,针对实施阶段问题进行讨论,为刑事立法司法进言献策,为未成年人的教育惩治提供思路,是笔者写作的核心要义。
第1章 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提出真实案件大连故意杀人案。
2019年10月,辽宁省大连市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
年仅十岁的女童被害身亡,经过公安机关侦查,嫌疑人为未满十四周岁的蔡某某。
案发当天蔡某某将补课后路过的女童骗到自己家中,欲与她发生性关系。
遭到拒绝后,蔡某某便对其进行殴打,后来又向其上身刺了五六刀,确认死亡后将其拖入住处对面的灌木丛中,还将自己的作案工具扔到了垃圾桶内。
在杀人后,蔡某某认为自己不满十四周岁不需负刑事责任。
盐城13岁少年杀害生母案。
盐城市建湖警方发布通报称,2019年3月18日,建湖县居民杨某被发现死于家中。
经调查发现3月16日晚,邵某因不服杨某管教,禁止他玩手机并督促其学习,双方发生激烈冲突,致杨某身亡。
案件归纳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从大数据看我国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及其特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案件有所上升。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后问题研究》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后问题研究》一、引言近年来,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关于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讨论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后可能面临的问题,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的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呈现出低龄化趋势,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成为了一种应对措施。
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提前对低龄犯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惩戒,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然而,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后的问题1. 教育问题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后,将有更多低龄未成年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这些未成年人,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改造,使其重新融入社会,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也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 司法实践问题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后,司法实践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确定低龄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保证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等。
这些问题需要司法部门加强研究和探索,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
3. 社会舆论问题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能会引发社会舆论的争议和质疑。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更多的未成年人心理失衡、产生反社会行为。
因此,需要加强公众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
四、解决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后的问题的对策1. 加强教育和改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同时,对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应采取有效的教育和改造措施,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2. 完善司法制度司法部门应加强研究和探索,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同时,应加强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估和鉴定,确保其得到合理的处理。
《刑法修正案十一》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立法评析
《刑法修正案十一》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立法评析作者:黄鑫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05期摘要:《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个别下调。
作为对社会现状及公众呼声的回应,《刑法修正案(十一)》旨在有效地惩治与预防低龄未成年人的恶性犯罪,纠正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在特别程序规定上的逻辑性错误,但具体犯罪类别设置过于保守,情节犯的限制条件也显得冗余。
解决的方案,一方面,将检察机关的核准作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并对应地将应负刑事责任改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将行使核准权的主体由检察机关变更为最高人民法院。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十一)》;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年龄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5-0064-03《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1]指出,中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在持续下降后,某一阶段趋于稳定,现已呈现逐年增加的情况。
需要警惕的是,这其中的数据还不包括因未达到原刑法规定的最低责任年龄而不负刑事责任的低龄未成年人。
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引起社会舆论哗然:2018年底,湖南沅江—12岁男孩将母亲杀害;2019年10月,大连13岁男孩蔡某某将某10岁女童强奸未遂后杀害抛尸;2020年4月,仅半年不到的时间,类似的案情又在安徽郎溪发生。
这充分说明,眼下有限度地下调刑事责任年龄是必要和紧迫的。
为此,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制定了新规:“已滿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可以看出,立法者在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也做了诸多严格的限制,力争充分发挥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
一直以来,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如何进行处理,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观点。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对于未成年人所能承担的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
目前,普遍的刑事责任年龄都在18岁左右,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那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到底有没有必要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体现在未成年人认知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的不足上。
根据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认知和行为控制方面的发育一直持续到20岁甚至更长时间。
对于那些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还不够完善,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
在特定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而犯下错误的行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成年人一样的心智能力和责任意识。
在面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时,应该考虑他们的认知和控制能力的不足,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很有必要的。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对于未成年人进行更有效的教育和帮助上。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背后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和家庭问题。
对于那些犯罪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往往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对于社会规则的认同,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帮助来引导他们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如果将未成年人过早地纳入刑事责任体系,可能会使得他们陷入泥沼之中,失去重新振作的机会。
相反,如果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或许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改过自新,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帮助机会,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还体现在纠正不公平和偏见的问题上。
目前的刑事责任年龄通常都在18岁左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未成年人在18岁之前就能够做出成熟的判断和决定,而有些已经成年的青少年却依然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
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分析与立法完善
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分析与立法完善摘要:近几年,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上了刑事犯罪的道路,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多的讨论,而且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当前我国《刑法》中对于未成年犯罪的惩罚是存在年龄界限的,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坚持教育为核心,不用负刑事责任,更多的是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或民事赔偿责任。
本文对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及相关立法设计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立法设计引言未成年犯罪几率的上升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极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从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观察来看,未成年人犯罪的残忍性十分恶劣,手段也非常残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影响。
多数人认为未成年犯罪率之所以提升一方面是因为教育不当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未成年人犯罪惩戒力度低,一些未成年人正是知道自己的年龄尚小且不会负刑事责任而更加肆无忌惮。
因此,也有人提出是否能够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来实现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的控制,基于此,本文对刑事责任年龄降低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一、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一)当代未成年人心理成熟度较高目前《刑法》中所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于1979年而制定的,其订立标准主要是基于当时人体成长特征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符合于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
与当时年代相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使得人体的成长速度有所增快,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处在较为优质的成长环境中,其心理成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未成年人总体早熟率提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更进一步的阶段,因此现行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就无法满足于当前未成年人的管理控制需要,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团伙犯罪形式近几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呈现出团伙犯罪形式,已经不再是性质较低的帮助犯和胁从犯,而是在犯罪过程中更加有了主动性和计划性,以团伙形式的犯罪逐渐增多,在群体中未成年人的犯罪意识会受到鼓舞,因此所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基本问题研究
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基本问题研究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等趋势,使得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基本问题研究,旨在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设定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这一研究不仅涉及法律、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还需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在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既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简要介绍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刑事责任年龄的背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一些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扰,导致其行为偏离了社会规范,进而触犯了法律。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认知和态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在此背景下,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
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它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需要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
在我国,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等严重罪行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等情节恶劣的犯罪,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探析作者:刘强, 郭卿, 孙宝林作者单位: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刊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8,(1)被引用次数:0次1.周征浅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期刊论文]-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2.候会霞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20063.刘珊试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4.孔徙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2003(10)5.李宏峰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相关规定的思考[期刊论文]-嘉兴学院学报 2007(05)1.期刊论文周征.ZHOU Zheng浅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4)就是否应当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实际情况看,我国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其次,采取此做法并不能起到很好成效;再次,如果单纯以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也可以说是成人社会在推卸应负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丧失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挽救的信心,不宜降低刑事责任年龄.2.学位论文李志强当前农村犯罪低龄化问题研究——以河北省农村的部分个案为例2009目前在我国农村的广大地区,犯罪低龄化现象尤为突出。
这些未成年人还未懂得孝敬父母,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因为各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偏离了人生的正确航道,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种现象的频频出现,固然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精神生活危机的加深有关,同时也与中国社会的某种特殊性,如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农村经济和教育落后,大多数农村青年就业前景渺茫,农村家庭结构的缺失,网络媒体的各种负面影响,功利性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渗透等相关。
总之,研究当前我国农村的犯罪低龄化问题,既要考虑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的普遍规律,又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特别是当前中国农村的具体实际,准确把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内在根源,找到教育和挽救未成年犯罪者的有效对策。
<br>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br> 第一部分是犯罪和农村犯罪问题研究的学理依据。
文中界定了犯罪的内涵、类型、特征,然后考察当前我国农村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农村犯罪低龄化趋势所带来的种种危害,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犯罪低龄化的关注和思考。
<br> 第二部分分析当前农村犯罪低龄化趋势的主要成因。
本文认为,目前农村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首先是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的缺位与不适;其次是学校应试教育的乏力与盲区;再次是不良媒体文化的诱惑与教唆;最后是功利性价值观的渲染与渗透。
<br> 第三部分结合前面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农村犯罪低龄化趋势的基本对策。
主要有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切实发挥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和监管职责;改革农村学校教育模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型;坚持刑罚与教育并重原则,提升青少年的知法守法意识;贴近农村生活实际,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及净化网络媒体空间,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等。
<br> 本文最后认为,未成年人既是未来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不仅事关心新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新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成败得失,也将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现。
我们相信,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同时产生的。
只要我们密切关注农村犯罪低龄化趋势,深入探究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在解决和预防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构建预防和化解犯罪的防御体系,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方面,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3.期刊论文王志远.古瑞华.WANG Zhi-yuan.GU Rui-hua未成年人非刑处遇的司法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1)近年来少年犯罪不断低龄化,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善非刑处遇措施两种应对方案.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违未成年司法改革的轻缓化政策指向,非刑处遇体系的立法构建远水难解近渴,现实而紧迫的应对措施应当是实现非刑处遇的司法化.4.期刊论文冯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引入和解制度探析-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22(6)一、未成年人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据及实证分析(一)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未成年人犯罪增加和犯罪低龄化问题是当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引起各国的重视.如何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及思维阅历等特点,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方式,实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目的,已成为各国法律理论与实践部门广泛研究的课题.5.期刊论文钟俊.林晓梅.ZHONG Jun.LIN Xiao-mei论犯罪低龄化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改革-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2)追溯中国古代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沿革,研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划分,对于更好地改革完善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既十分必要,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对策.6.期刊论文封其学论我国起刑年龄的降低-法制与社会2010(14)犯罪低龄化是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争对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发育提前,对行为的辨别和控制能力增强,依靠社会的再教育很难达到预防和控制作用.本文认为起刑年龄不再适应国情的需要,有降低的必要.7.学位论文王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实证研究2008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共同性社会问题,它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列世界三大公害。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这一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作为基本国策和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研究。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直居高不下,未成年罪犯数量大幅上升,未成年罪犯占罪犯总体的比例不断增长。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犯罪低龄化;犯罪升级,严重暴力犯罪不断增长;团伙犯罪现象严重;少女犯罪增长迅速的特点。
本文从实证角度,由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入手,结合现实案例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内部原因,即个人原因;二是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又可分为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
为了有效减少和遏止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的势头,本文研究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及预防对策,借鉴其先进经验。
根据我国的国情,笔者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首先要完善立法及司法制度,此外要重点做好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会预防。
8.期刊论文张建军.Zhang Jian-jun我国刑事责任年龄之检视-政法学刊2007,24(4)刑事责任年龄在中外刑事立法中均有明文规定,由于各国的刑事政策和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同,故刑事责任的起始年龄也有较大差异.我国刑法规定该年龄的起点为14周岁,为了适应犯罪低龄化及未成年人身心发育成熟提前等客观形势,有必要将该年龄适当下调至13周岁.9.期刊论文甘霖.GAN Lin广西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与治理对策-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4)广西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形势严峻,体现在犯罪率急剧上升、团伙犯罪问题突出、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低龄化等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上.犯罪原因主要有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家庭环境消极因素影响、学校教育失误及不良文化影响等.未成年人犯罪有个人的原因,但社会原因更多,故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对策应为综合治理.10.学位论文吴晓萍论我国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2008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
作为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刑事责任的起刑年龄如果定得过高,会放纵犯罪,背离刑法的初衷;反之,若定得过低,则可能出现打击面过宽的情况,也不符合刑罚的目的。
世界各国刑法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刑事责任年龄加以规定,我国刑法亦不例外,在第十七条对规定了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不同年龄阶段。
按照这一规定,我国对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似乎已经作了较为明确的划分,并在刑法上基本建立了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雏形,但仔细推敲起来,其中仍有不少问题,由此引来了不绝的争议。
一方面,我国刑法典自1997年修订施行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这十年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趋势也日益加剧,占刑事犯罪的比例不仅逐年增长,而且日益严重,犯案形式和手段日趋成人化、团伙化,暴力程度不断升级,由此引发了应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下限的激烈争论;另一方面,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中的八种犯罪应是罪名抑或是相关的犯罪行为?有没有必要在这一款中增加其他严重犯罪?理论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
即使是在2002年8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一个法律解释--《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中已经明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之后,这种争论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甚至争论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是否有权进行解释”这个问题上。
此外,刑法学界和司法界关于是否有必要专门针对老年人犯罪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问题也展开了一番讨论,越来越多的人撰文指出:“我国刑法中应当明文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甚至有人明确提出了这个刑事责任的年龄上限,如“我国应将年满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规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等。
本文试图从法律规定的沿革、立法价值、社会现实等角度来考察我国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因为刑法中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制度设计,不仅反映了立法者对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立法价值理念,还直接关系到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遏制与预防,对老年人犯罪的制裁与宽宥。
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对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缺陷与不足进行一定程度的检讨,对这一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jxx-xsb200801032.aspx授权使用:南阳师范学院(nysf),授权号:dda9df2e-2113-48cb-a233-9ea100c8615f下载时间:2011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