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明教授:简明中国文学史知识课件
《高一文学常识》课件
![《高一文学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9c46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4.png)
文化差异与互动
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差 异和互动,有助于更好地理 解和接受文学成果。
语言文化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应了 解外语以及其背后的文化背 景,避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文学常识中的文学奖项
1 诺贝尔文学奖
2 文学界的奥斯卡--
布克奖
是文学界最高奖项之一,
3 茅盾文学奖
是中国文学界最权威的
曾授予莫言、村上春树、
应用场景
文学常识是课堂教学、科 研写作和文学鉴赏的基础。
文学常识的重要意义
提高思维能力
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可以拓展 思维,培养推理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提升文化素养
文学常识是个人文化素质的重 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社交和 交流的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可以培养个 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鉴赏能力。
文学常识的分类
《长恨歌》
唐代史诗,描写了唐朝皇帝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现代文学中的诗歌代表作品
作品
《登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烽火戏诸侯》
作者
岳飞 白居易 毛泽东
简介
表达了壮志凌云、激昂向上 的精神风貌。
借古原草之比,抒发离别时 的伤感和思念。
是一首描写三国时期军事斗 争的戏曲诗歌。
文学常识中的小说解析
高一文学常识 PPT 课件
本 PPT 课件将带您探索文学常识的重要性和分类,介绍古代和现代文学的经 典和代表作品,以及文学常识对学生的启示。
什么是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定义
文学常识是指读者必须掌 握的有关文学作品的基础 知识。
包括的内容
文学常识涉及文学类型、 文学史、文学名著、文学 理论和文学思潮等方面。
文学类型
《文学常识复习》课件
![《文学常识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f6ac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d.png)
戏剧
以表现人物关系和冲突为主, 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反映社 会问题和道德伦理。
散文
以抒发个人感受和思考为主, 形式自由多样,不受韵文限制 ,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
文学的特征
形象性
文学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这些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 格。
情感性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现实主义文学
总结词
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客观描写现实生活, 揭示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代表作品有 《红与黑》等。
VS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注 重客观描写现实生活,揭示社会和人性的 复杂性。它主张通过客观描写现实生活来 反映社会和人性的真实面貌,强调对现实 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 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 司汤达的《红与黑》等。
《文学常识复习》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文学基本概念 • 文学作品分析 • 文学流派与思潮 • 文学常识应用 • 文学常识复习方法
01 文学基本概念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 形式,通过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抒 发情感等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达 思想感情。
文学的起源
总结词
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复习,提高复习效 率。
详细描述
重点复习法要求学生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 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这种 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核心内容 ,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复习 效率。同时,重点复习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应对考试中的重点题型和常见考点。
做题练习法
浪漫主义文学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b2f72515901020206409c65.png)
(2)代表:关汉卿、马致远等。 (3)特点: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三、明清小说 1.兴起: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唐宋时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如唐传奇,宋话本。 3.繁荣: (1)时间: 明清 时期。 (2)原因: 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 市民 阶层扩大。
素养目标(教师备用)
[主题立意]中国古代的文学,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 貌和作者心声,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和史料,了解我国古代诗歌与小说发展的历程,认识不同时 期文学作品的特点以及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分析时代变迁对文学的影响, 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素养。 (2)通过欣赏诗歌中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思想情感,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和 爱国主义情感,强化家国情怀。 (3)结合史料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文学作品的时代性,既能够从文学作品 中看到历史现象,又能够分析文学作品高于现实的虚构性。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材料三 这一时期(明清)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 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以致三教九流进入文学 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
——冯天瑜等著《绘画中华文明史》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诗经》怎样的艺术风格? (2)材料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小说取材有何特点?
(3)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 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 超过了前代。 (4)代表作品: 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 》。 ②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编)【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编)【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83cfb5d52d380eb62946da3.png)
第1编上古文学概说0.1 复习笔记“上古文学”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时代里的文学。
其现存最早的作品出现于周初,最晚的出现于战国后期,代表作家为楚国的屈原、宋玉。
上古文学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其特色是在民族文化的厚实的土壤上形成的,而古民族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崇群体而抑个人的深固观念、注重具体和感受的思维特点、汉语言文字的印记、我国文学的自发阶段和异化的滥觞。
一、崇群体而抑个人的深固观念(一)成因1.自然条件严酷的自然条件对人类先辈的思想特点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巨大的天灾面前,只有充分发挥群体的作用,人们才能更好生存。
因此,对个人来说,必须全心全意地奉献于群体而毫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产生并留存下来的殷代和周初的文献中,这类崇群体、抑个体的观念显得很突出。
2.生产方式决定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是当时的生产方式。
人类开始在世界上出现时,是以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这一时期被称为石器时代,它前后延续了二三百万年。
其间又可分为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所采用的集体耕种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也决定了这种崇群体而抑个人的观念。
(二)具体表现1.殷代和周初(1)崇群体而抑个人与祖先崇拜相结合。
在《尚书·盘庚》中,殷代的君主盘庚就一再告诫臣下要“黜乃心”“听予一人之作猷”,君主则要“惟民之承”“奉畜汝众”。
倘若君和臣都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已经死去的祖先就会向他们降下惩罚。
(2)君主应抑制自我而把群体放在第一位。
在《尚书·无逸》中,周公把“克自抑畏”“徽柔懿恭,怀保小民”等作为君主必须遵守的原则。
2.春秋、战国时期(1)主要思想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法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群体而抑个体的。
(2)推行方法儒家通过“礼”、法家通过“法”将崇群体而抑个人与恪守等级制度、服从长上的观念相结合。
中国文学常识PPT课件
![中国文学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0933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5.png)
南宋词
以“抚时感事”为主的辛派词人时期
辛弃疾生当南宋衰世,有出将入相之才,满怀抗金 报国的凌云之志,但受朝廷妥协苟安政策的羁缚, 壮志难酬,郁愤深积,只得将一腔爱国情怀寄之于 词,使宋词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达到了光辉的高 度。他继承东坡词的豪放风格而加以发展,尤其是 他驾驭语言的功力极深,能将经史子集之语熔铸入 词而一如己出,前人称其“以文为词”,后世属于
《墨子》《韩非子》
先
《庄子》
秦散《左传》 Nhomakorabea文
历史散文 《国语》
《战国策》
13
秦汉文学
14
辞赋
两汉文学
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
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乐府民歌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的第一叙事长诗。 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16
两汉文学 诗歌
欧阳修倡导平易流畅、注重气骨、长于思理的诗风,
形成宋诗的自身特点。北宋诗坛上影响最大的两位诗
人是苏轼和黄庭坚。苏轼诗说理抒情,进一步发展
了宋诗好议论、散文化的倾向。黄庭坚和他的江西诗
派的诗歌宗尚杜甫,重视诗法。陆游是宋代最伟大的
爱国诗人,他的诗篇最感人的是表现了他老而不衰, 死而不渝的抗敌复国的爱国壮志。到宋末,文天祥、 汪元量等人的爱国诗篇,浩气磅礴,为这期诗坛增 添了最后一抹光彩。
55
清代文学
小说
曹雪芹《红楼梦》 吴敬梓《儒林外史》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戏曲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56
近代文学
57
反帝爱国和民主主义成为文学 的基本主题,显现出强烈的政治 性、战斗性。 维护封建统治、抗拒新思潮的 正统文学,虽然日渐陷于窘境, 但仍在不断挣扎。
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第二次阶段考试
![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第二次阶段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3cfdc73f172ded630a1cb60a.png)
古代文学第二次阶段考试(简明中国文学史作者:骆玉明)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曹植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抒情小赋是(《洛神赋》)。
2.南朝出现的诗体永明体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3.萧统的《昭明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4.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钟嵘称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5.江淹赋今存二十八篇,而最为世人所传诵者,是《别赋》和《恨赋》。
6.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批评专著,他把文章看作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7.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8.《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
9.白居易的感伤诗中的两首长篇抒情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10.左思作《咏史》八首,他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左思风力”11.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孔稚珪《北山移文》13.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4.《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山水诗。
15.晚唐词人温庭筠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任氏传》标志了唐传奇小说艺术的成熟.16.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沈氏声律论又被简称为“四声八病”说。
17.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好宏大的文学批评著作。
18.吴均的《有宋元思书》是南朝最杰出的写景小品之一。
19.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论冯延巳“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评论李煜的词为“伶人之词”,评论周邦彦为“诗中老杜”。
20.词是合乐而歌的新体诗。
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目前认为曹丕的(《()》)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A.燕歌行B.陌上桑 C.白马篇 D.短歌行2、“建安七子”中以()的文学成就为最高。
A.陈琳 B.刘桢 C.曹植D.王粲3、东晋时期流行的诗歌是()。
中国文学教学大纲doc
![中国文学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e50d852f25c52cc58bd6beb3.png)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2011年制订)课程编号:英文名: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类别:专业课前置课:大学语文、文学概论后置课:当代中国文学名篇赏析、唐诗宋词赏析学分:4学分课时:80课时主讲教师:选定教材: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课程概述:《中国文学史》课程是为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重点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总结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发展规律;阐明重要作家作品和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并评价著名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活动,分析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增长其文学知识,活跃艺术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并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生存意识、忧患意识以及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文学鉴赏、文章写作在内的各种基本能力。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熟悉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基础知识;对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艺术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历代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及其得失,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价。
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阅读、分析和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
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操,以及文化与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设置的专业课,与中文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选等课程有所区别。
教学中既应具备宏观、系统及开阔的视野,又要把握深浅适度,做到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之对于中国文学史这门学科的了解,能从以往较为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全面的理性认识,并养成敢于创新的思维品格。
因受课时限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其自学方法。
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笔记
![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ae21d4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7.png)
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笔记河姆渡遗址:代表长江流域文化仰韶遗址:代表黄河流域文化上古时代文化活动由巫、史掌握Epic:史诗第一章诗经与楚辞诗经: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思想内容:1、时光流逝引发的生命意识2、爱情与婚姻生活3、战争和劳役4、政治批评和道德批评艺术特点:1、抒情诗为主流2、反映现实生活3、表达感情克制而平和诗六义:《周礼》载:大师“教六义”,《毛诗序》“诗有六义”,内容和顺序同,均指风、赋、比、兴、雅、颂。
风、雅、颂为《诗经》的三大部类,赋、比、兴为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赋即铺陈,比是比喻。
兴是起兴,一种发端,思绪无端飘移联想。
进一步,又兼比喻、象征、烘托等用法。
楚辞:西汉刘向编。
楚文化特点:1、生存环境的优越性2、仍盛行巫教3、较少压抑,显得活跃《诗经·周南》的《汉广》可能是楚国歌谣的远祖。
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九章》九篇《九歌》十一篇《招魂》是否屈原作品有争议《离骚》:对楚国政治给以激烈抨击,并针对此提出自己理想中的“美政”。
前半部分主要写作者与楚国统治集团的矛盾。
后半部分借助神话材料,以幻想形式表现了他的内心活动。
《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涉江》可认作山水诗的滥觞。
宋玉:《九辩》楚辞的特色:1、作者的个性印记2、打破四言,句式自由,篇幅洪大3、表达感情的手段多样化4、爱美的情感和华美的词藻第二章先秦散文严格地说,先秦散文并不是文学作品,但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很重要。
因为:1、先秦散文显示了上古时代书面语言的成熟。
2、文学史的初期,非文学类型的作品也常常包含了文学因素甚至文学性很强。
一历史散文早期的《尚书》,形同档案;后期的《战国策》,接近小说。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其中《盘庚》篇可能最为古老,已有生动比喻。
《尚书》从商到西周的文献都“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中世文学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中世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e254dce3fd0a79563c1e72ea.png)
第2编中世文学·发轫期概说0.1 复习笔记一、中世文学(一)发端中世也称中古,是指以封建制为基础的时代。
历史学界以春秋、战国之交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端。
但是文学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所以在文学上,把秦汉文学作为中世文学的开始。
(二)特色同西方一样,中国的中世文学也受到较严格的限制。
这种限制来自两个方面:政治的压力和儒家思想的统治。
大抵说来,秦代是单方面地依靠政治的权威,从汉代起则两手都用。
(三)分期从秦汉开始的发轫期,从魏晋开始的拓展期,从中唐开始的分化期,每一分期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特色。
二、中世文学的发轫期(一)专制独裁政体的桎梏秦汉处于封建社会的早期,采取中央集权的专制独裁政体,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
在文学上,重视自身的意识和批判的精神有所减弱,但文学的娱乐功能及其对艺术美的追求却较前有所发展,文学的门类及体裁较前增加,表现手法也较前多样,为以后文学的演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1.专制独裁的政体(1)秦朝的独裁政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①政治经济上秦帝国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的建制,开辟道路。
秦又修筑长城,以巩固国防,这都有利于当时和后世。
②思想文化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烧去《秦纪》以外的各国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及“百家语”,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
(2)汉朝的独裁政体①汉初七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汉朝以黄老思想来治理国家,使社会经济与文化都得到较迅速的发展。
②汉武帝时期,重建了严厉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独裁政体,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来统一全国的思想,儒学成为一种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严格维护封建秩序,特别是皇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体系。
武帝死后,这种统治格局和思想统制的局面在汉王朝基本保持下去。
③从东汉中、后期起,以豪强为主的地方势力日益抬头,经过东汉末期黄巾起义以及地方势力与一度掌握中央政权的大臣董卓的战争,终于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简明中国文学史(第一章至第三章) 读书报告
![简明中国文学史(第一章至第三章) 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fb9121bd64783e09122b64.png)
《简明中国文学史》(第一章至第三章)课程读书报告意识,一种为了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对抗外部侵扰等的群体意识,而不是当今社会对国家概念的理解,这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等当时客观物质性所决定的,在我看来,是没有主次或者没有优劣之分的,它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也是一个时代宝贵的财富,由于这样的群体意识的出现,以及客观上种群、部落的融合,使得国家这一个概念逐渐清晰(这里的国家概念是当时的国家概念),因此,可以说,中华文化,不是能等同于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流域的文化实质上是多个部落或者种群融合后,形成并发展变化的概括,这不是单纯的总和,不是不同种群或者部落文化的叠加,而是在种群或者部落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演变的过程,相互汲取精华而得的。
正如《圣经》中,希伯来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一样,它不是单一的几个不同区域的叠加或者总和,而是在内部,物质上,精神上的融会贯通。
所以,正如《简明中国文学史》(作者:骆玉明,2004年出版,2006年第二次印刷)在第一章提到的,“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之间并无显著的主从关系”,“中华文明是多元并起、逐步融合的”。
但是也正如骆玉明先生所说的那样,“黄河流域的文化显然占了主导地位”。
夏、商、周王朝文化被看为中华文化“正统”的代表说明了这一点。
造成之一点的原因,就是之前我所认为的关于人们所处的时代特征,社会状况,物质水平等客观状况。
在远古时期,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主导产业,而农业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靠天吃饭”,由于人类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有效利用所谓的客观的天气或者自然状况,这也是农业经验积累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恶劣的条件下逐渐成熟的农业生产。
而商周人要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泛滥的河水带来的水患等等。
另一方面,他们需要面对来自更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或者武力掠夺。
综上两个条件使得商周的群体意识不断增强,一同面对恶劣环境和生存竞争的要求逐渐强烈,这样的客观需要使得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出现和发展。
上海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上海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e813563d10661ed9ad51f34c.png)
上海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院系代码:(001)院系名称:理学院联系人:范义莲联系电话:66132510院系代码:(002)院系名称:文学院联系人:聂琳媛联系电话:66133115院系代码:(003)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联系人:徐可珈联系电话:66133062院系代码:(004)院系名称:管理学院联系人:应惠菁联系电话:66137927院系代码:(006)院系名称:法学院联系人:江晓双联系电话:66132117院系代码:(007)院系名称: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联系人:张丽红联系电话:56332164院系代码:(008)院系名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人:盛青联系电话:56334261院系代码:(009)院系名称: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系联系人:赵婷婷联系电话:56331513-15 精密仪器系联系人:陆筠联系电话:56331180自动化系联系人:邓红联系电话:56331638院系代码:(010)院系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系联系人:孙莺联系电话:69982824 电子系联系人:张文竹联系电话:56336270 金属材料系联系人:王春燕联系电话:56338074院系代码:(011)院系名称:环境及化学工程学院联系人:朱惠娟 联系电话:66136908院系代码:(012) 院系名称:生命科学学院联系人:苏洁 联系电话:66132665-83院系代码:(013) 院系名称:美术学院联系人:汪珍琦 联系电话:66133637院系代码:(014)院系名称:影视艺术技术学院联系人:洪代星联系电话:56333674院系代码:(015)院系名称:悉尼工商学院联系人:王少飞联系电话:69980028-9312院系代码:(016)院系名称:社会科学学院联系人:纪谦玉联系电话:66132442院系代码:(018)院系名称:土木系联系人:黄瑾联系电话:66132265院系代码:(032)院系名称: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联系人:储艳新联系电话:66135215院系代码:(034)院系名称:数码艺术学院联系人:孙维联系电话:69982541院系代码:(037)院系名称:社会学院联系人:陈小红联系电话:66135202院系代码:(095)院系名称:力学所联系人:麦穗一联系电话:56331451院系代码:(098)院系名称:微电子中心联系人:杨修琳联系电话:56331272院系代码:(101) 院系名称:经济学院联系人:陈齐洁 联系电话:66137926/院系代码:(103) 院系名称:图情档系联系人:杨智勇 联系电话:66134781。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中世文学·分化期 第4章~第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中世文学·分化期 第4章~第](https://img.taocdn.com/s3/m/15e860be5f0e7cd1852536a7.png)
圣才电子书
二、唐五代民间词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一)概述
唐五代民间词是清末在敦煌石室所发现的。因为它们在敦煌石室是与很多其他的歌词混
杂在一起的,所以,除了有一种唐人写本《云谣集杂曲子》肯定为词总集外,其他的是否是
词,研究者的意见还有很大分歧。
言,有的俚俗,有的朴素,有的明快,有的已颇有情致,这大致反映了在语言上的演进过程,
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中语言俚俗、朴素的就一定时代早。
(三)词作
唐五代民间词内容广泛,既有政治大事,又有日常生活,与唐五代文人词的只写日常生
活不同。不过,唐五代民间词中最能显示出其艺术成就的,仍是写日常生活情况和内心感受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4 章 词的兴起及其任情唯美的倾向
4.1 复习笔记
词是在唐代形成的,到了五代时期已相当繁荣。在词史上受到高度评价的词人李煜也是 在五代就开始词的创作的。
一、词的起源 词在开始时是配合一种特定的音乐而歌唱的曲词。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当时这种特定 的音乐就是燕乐,起源于隋唐间。 (一)燕乐的兴起 在隋唐之间,燕乐兴起。燕乐“是北方中国音乐被胡乐化的抒情音乐”,是在北朝音乐 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种音乐具有很强的感人作用,所以很快就流行起来。除了庙堂应用 的音乐以外,在一般的场合所用的逐渐都成了燕乐。 (二)词的产生 燕乐需要与它相配合的歌词,而中国原来的诗歌都不能与这种音乐很好地配合。变通的 办法就是在把诗与燕乐配合时,根据乐调的需要,将诗中的某些诗句及其某些词语重复歌唱。 但这种做法会使原诗的内容的美受到影响,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原有的长处。要彻底 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按照乐曲的特点来创作歌词。 沈括和李之仪对此都有相关的记载,但是他们所说的是文人填词的情况,民间作词恐怕 还在文人之前。所以,词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还没有定论,目前只能说词的形成不可能 迟于唐德宗时期。
我们的国家 文学与情感
![我们的国家 文学与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3bd5b6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4.png)
从古代的碑铭、游记、笔记到现代的随笔、散文、杂文,中国散文以其自由、灵活、多样化的形 式,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通过阅读这一章,我不仅领略到了中国散文的艺术魅力, 更体会到了散文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在骆玉明教授的解读下,这些散文变得活灵活现,仿佛能 够让我们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到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情感。
在“小说天地”这一章中,骆玉明教授详细地探讨了中国小说的演进历程。从古代的短篇小说到 现代的长篇小说,从传统的武侠小说到现代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国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大支柱。
通过阅读这一章,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小说的起源和发展,更领略到了小说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 思想深度。在骆玉明教授的解读下,这些小说变得更具吸引力,让我们更加渴望去了解那个时代 的人物和故事。
在第三章“剧坛春秋”中,骆玉明教授对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和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 指出,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 切相关。从汉唐的“角抵戏”到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再到近代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中国戏曲在 不断地演变和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手法。
《我们的国家:文学与情感》这本书让我深刻地领略到了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不仅对中国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正如骆玉明教授所说:“文学是 人类心灵的归宿,也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史著作,更是一部情感宝典。 它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情感的温暖,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我们的国家:文学与情感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新课标)八年级语文学科《简明》教学课件包
![(新课标)八年级语文学科《简明》教学课件包](https://img.taocdn.com/s3/m/9d5c2666336c1eb91a375d51.png)
语言得体解题注意点: 1、礼貌用语彩得体(口语、书面语)。 4、感情色彩得体(褒义、贬义、中性)。 注意说话者的地位、身份、文化素质、生活 经历;听者的身份、相关场合、表述目的。
解题要点:陈述对象一致。
解题思路
排序题
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 个人的损失。 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 是亿万人民的损失。 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 能创造的奇迹。 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 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 A、 ⑤ ② ① ③ ④ B、 ④ ① ② ⑤ ③ D、 ④ ② ① ⑤ ③ 解题思路 C、 ① ② ③ ⑤ ④
不重复、不啰嗦、不矛盾、不含糊(无歧义)
连贯: 前后主语(或话题)一致
前后语句连接顺当 过渡自然 符合事理
得体:
礼貌用语得体、文体色彩得体 语体色彩得体、感情色彩得体
知识能力要求: 排序题 不重复、不啰嗦、不矛盾、不含糊(无歧义)
简明:简要、明确。
衔接题
改错题 连贯:前后主语(或话题)一致 表达题 前后语句连接顺当,过渡 自然,符合事理。 得体: 礼貌用语得体、文体色彩得体 语体色彩得体、感情色彩得体。
注意点
表达题--短信 根据情景,在下面空格内写上简明得体的话语。 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在本届 世乒赛男子半决赛中,虽经努力拼搏,但 仍以3:4的微小差距惜败奥地利选手施拉 格,请你发一条短信息鼓励他。 参考:拼搏精神永远值得学习,虽 败犹荣,胜败乃兵家常事。
短信特点 短信示例
短信一般特点:
表达题--口语转述
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写出张琳的转述语,要简 明、连贯、得体,不要超过45字 李蓉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因病住院,她 的同桌好友张琳星期天到医院探望她。李蓉请 张琳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教语文的王老师, 并让张琳代自己向王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 希望王老师能批改好,好让张琳后天来时带给 她。第二天,张琳把李蓉的作文交给王老师时, 对王老师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结:人们谈到魏晋文化,常用的一个表示 变化的动词是“自觉”。日本学者铃木虎 雄于1925年出版的《中国诗论史》中首先 提出中国文学于建安时代进入自觉阶段, 鲁迅1927所作讲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 及酒之关系》中,也说:“曹丕的一个朝 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 近读朱东润师作于1942年而于去年刚印行的遗著《八代 传叙文学述论》,亦有“传叙(即传记)文学底自觉”一 章,并连带说到这和书法、绘画艺术的自觉乃是同步现象。 而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写成于上世纪60年代)一 书中更具体地说明:中国的绘画,虽可以追溯到远古,但 对绘画作艺术性的反省,因而作纯艺术性的努力与评价, 还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的事情。与中国的文学、书法 一样,中国的绘画只有在这时才获得了一种艺术精神的自 觉。李泽厚的名作《美的历程》(1981)在列举魏晋时 期哲学、文学、书法诸领域内“飞跃”性的变化之后,又
立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确而明晰的认识。
•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力求做到:a) 强调文 史基本功的训练,要求教师注重以坚实的材料说 话,对学生也强调重视对经典文本的精读,排斥 以空泛的概念对文学史作笼统的描述。b)注重培 养人文关怀意识,虽然讲述的是古代文学,但仍 注重古今贯通,引导学生从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蕴 及其历史变化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发掘古 代文学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人文价值, 启发学生的思辩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维的广度与 深度,进而促进学生的人格修养。c)重视知识系 统的完整性和相互贯通,在讲解文学史的同时, 顾及它与思想史、政治史;在以古代文学为课程 基本内容的同时,考虑到它和现代文学之间的内 在关联。
•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 学诗。
• 阳货第十七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背景
• 要点:皇权与士权;英雄与名士;名教与 自然;器量与兴趣。
二、“中国古代文学创新教 学模式” 总结之 “教学理
念”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传统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但我们认为,在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属于传 统文化的一部分、今人对此应抱一分尊重而 不宜随意以现代意识曲解古人的同时,也应 认识到并无理由在价值观上将传统文化与现 代文化作对立的看待;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学 的教学活动不可避免地包含着阐释意义,那 么阐释者具有现代思维本是无可非议的。因 此,在建构上述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 们也注意到确立自己的教学理念。
我们把文学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内容来 看待,认为文学反映着每一时代的精神面貌,体 现了人们的生活理想;文学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 密切相关,它在表达人们的在现实中的痛苦与欢 乐时,也体现了人性自由发展的需要与现存社会 规制的冲突,它从而成为人们创造自身生活的方 式。因此,中国文学史被理解为中华民族精神生 活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课程的教 学活动中,我们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现 代眼光审察古代文学的发展怎样体现着先人情感 生活复杂的变化过程,并逐渐延伸到现代。这一 课程不仅着眼于传授知识,而且希望学生由此建
• 一部《简明中国文学史》,就“题中之义”而言, 有两项目标是要努力达到的。一是它必须是“文 学”的历史,必须坚持文学本位的立场,强调从 文学独特的价值尺度来看问题。所以,通常情形 下,一篇写得很出色的思想性论文并不是文学史 应该关注的对象;我们赞赏一位诗人,也绝不能 只是因为他的诗记录了历史的情形,具有重要的 史料价值。——这些应该放在别的著作中去评说。 另一个目标是如何真正做到“简”而能“明”。 这看起来只是个技术性的问题,操作起来却甚费 精力。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各时期文学演变的 主要特征,重要作家作品在艺术创造上的独特贡 献,是本书关注的核心问题。
提出,“反映在文学—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 乃是“人的觉醒”。余英时的篇论文《汉晋之际士之新 自觉与新思潮》(收入1987年出版之《士与中国文 化》),则自言“斯篇主旨以士之自觉为一贯之线索而解 释汉晋之思想变迁”。
• “文学”实是个边界模糊、内涵复杂的概念。但 就其主要特征来看,可以说它是人类情感在语言 形式中的呈现;文学本质上是基于感性的,它的 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和生命本真密切关联。而人类 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活跃、充满变化的东西,它的 本来状态是含混和不稳定的;在人性发展的过程 中,当新的情感内容在语言形式中得到呈现时, 这实际意味着人对自身情感的一种审视和确认; 而文学世界的扩展与丰富,说到底是显示了人类 生命形态的扩展与丰富。
• 本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修养和 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兴趣,在目前高校教 学受商业文化、实用思想冲击的情况下, 坚持以“立人”为本,拒绝即学即用的短 视眼光,这种立场在大多数学生中得到认 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 孔子论诗
• 泰伯第八 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 子路第十三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简明中国文学史
复旦大学 骆玉明
一、文学史是广义的历史的一个分支。如果我们不能认为历 史的一切变化都是偶然和无意义的,它只是荒诞现象在时间 顺序上的堆积,那么关于历史的描述就必然包涵了价值判断。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能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结底为神的意 志所决定,那么只能说它是人类自我创造的过程。许多现代 历史学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亦有一 种基于人性立场的理论,依据《资本论》、《1844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诸书,它可以最简单地 概括为:人的本质是自由,人类历史的理想结果是达到“每 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虽然不同历史阶段中生产力的发 展水平制约了自由可能实现的程度,人类终将通过物质与精 神的创造实现其自由本质。我想文学史的描述与这种历史观 应该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