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59417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07.png)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3柳州期末]小明很容易从人群中分辨出妈妈的说话声,这主要是他很熟悉妈妈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2.如图是可用蒲公英顶起的最轻金属结构——微晶格材料,它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组合,并且可以从超过50%的压缩量中恢复,由此可知微晶格材料具有的特点是()A.密度小、弹性差B.密度大、弹性差C.密度小、弹性好D.密度大、弹性好3.[2024重庆期中]剑鱼在海洋中游动的速度可达270 dm/s;跳羚在地面上奔跑时速度为1.57 km/min;蝙蝠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50 km/h。
其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剑鱼B.跳羚C.蝙蝠D.无法比较4.[情境题体育赛事]2024年跳水世界杯分站赛第二站,柏林站中我国选手获得10 m跳台单人赛冠军。
由图估测,她手中金牌的直径约为()A.0.85 cmB.8.5 cmC.85 cmD.850 cm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员从地球到宇宙空间站,身体的质量变小了B.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C.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6.[2023岳阳期末]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球上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B.铁块熔化成铁水,质量不变C.1 kg钢材比1 kg木材所含的物质多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手中粉笔体积变小了,但质量不变7.[2024怀化期末]小明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去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他对下列现象中分析错误的是()A.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B.海市蜃楼——光的折射C.水中倒影——光的反射D.彩虹——光的直线传播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冰箱内能维持较低的温度,是因为制冷剂在冰箱内汽化吸热B.用干冰人工降雨,干冰熔化吸热,使周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C.给高烧病人擦拭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D.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放热9.[2023阳泉期末]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550 mL水恰好能满装的瓶子一定能装下550 g的食用植物油B.冬天室外的水管被冻裂,是由于管内水结冰时密度变大、体积也变大导致水管被撑裂C.为减轻质量且耐用,钓鱼用的渔竿使用密度大、强度高的材料制造D.吃抿曲面时,我们总能发现香油漂在汤面上,是由于香油的密度小于汤的密度10.[2023泰安新泰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2023-2024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276f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4a.png)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尽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6.80cm B.1.80cm C.7.80cm D.1.8cm2.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B.上课时,学校大喇叭里传出的优美的歌声C.音乐厅里众多乐器演奏的交响乐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3.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C.受油机D.蓝天上的白云4.“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5.关于物质的熔化,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下降B.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却不再升高D.晶体在熔点熔化时不需再吸热,温度也不再升高6.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室外也会直接变干,俗称“冻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汽化7.对密度定义式ρ=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8.“地面的水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成小水滴或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A.汽化液化凝固云B.蒸发液化凝华雨C.蒸发液化凝华云D.蒸发凝华液化雨9.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10.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A.a点B.b点C.c点D.d点11.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12.用一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16.2℃B.18.1℃C.19℃ D.20℃13.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水中游的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褐海燕最快D.三者一样快1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15.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在盛满水的杯子里,从杯中溢出10g水,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里,溢出煤油的质量为(注: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A.8g B.10g C.12.5g D.4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16.完成单位换算:1.2km=m,15min=s,36km/h=m/s.17.实验室通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18.在数字后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初二同学平均身高约160,步行的速度约1.2,一个篮球的质量约0.6.1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角为度,折射角入射角(大于/小于/等于).20.某小组同学用卫生球做实验,研究萘的熔化过程,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中BC段表示过程,在开始计时第6min,萘处于状态,由图象还可以知道萘的熔点是℃.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图3分,共9分)21.如图所示中画出了通过透镜前后的光线,请在图中方框内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22.如图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3.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的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将游码放到.(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玉镯的质量是g.(3)按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积是cm3.(4)玉镯的密度为kg/m3.2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25.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的平均速度为8m/s,后3s的平均速度为10m/s,求运动员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26.有一个容器的容积是40cm3,里面装潢了某种液体,小明想测量该液体的密度,从中取出了20ml 该液体,并测出它的质量为16.4g,求:(1)该液体的密度;(2)容器内这种液体的总质量.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尽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6.80cm B.1.80cm C.7.80cm D.1.8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5.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5.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末端刻度值为6.80cm,金属块的长度为6.80cm﹣5.00cm=1.80cm.故选B.【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B.上课时,学校大喇叭里传出的优美的歌声C.音乐厅里众多乐器演奏的交响乐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考点】噪声及来源.【专题】声现象.【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解答】解:A、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学生必须听的声音,不属于噪声;B、上课时,学校喇叭的歌声虽然很优美,可是会影响学生正常听讲,属于噪声;C、去音乐厅就是为了听交响乐,不属于噪声;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枪炮声是表演的需要,不属于噪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概念的理解,以及噪声与生活实际的结合.3.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C.受油机D.蓝天上的白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被研究物体“加油机”与哪一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个物体就应该是所选择的参照物.【解答】解: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和受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若以广场上的受检官兵、天安门城楼、蓝天上的白云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它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点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所以,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审题,逐一分析.4.“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根据“水中月”、“镜中花”成像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水中月”、“镜中花”都属于平面镜成像,因此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现象,此类型的关键是对光学现象进行分类记忆,此题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常见.5.关于物质的熔化,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下降B.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却不再升高D.晶体在熔点熔化时不需再吸热,温度也不再升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解答】解:物质分晶体物质和非晶体物质.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熔化的特点,要知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6.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室外也会直接变干,俗称“冻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汽化【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称为物态变化.要弄清是哪种物态变化,关键是要分清是从哪种状态转化成哪种状态.【解答】解:冻冰的衣服也会干,即冰变成水蒸气,从固态转化成气态,没有经过熔化阶段,属于升华现象.故选:B.【点评】学生对此类填写物态变化题目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分清物质的前后状态,凭自己的感觉随意乱填,就很容易出错.7.对密度定义式ρ=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A、B、C都是错误的.而选项D符合对这一特性的描述.故选D.【点评】ρ=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8.“地面的水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成小水滴或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A.汽化液化凝固云B.蒸发液化凝华雨C.蒸发液化凝华云D.蒸发凝华液化雨【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地面的水汽化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故选C.【点评】掌握风、云、雨、雾、霜、露几种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风:空气密度不均匀造成的.云:水蒸气的液化或凝华.雾、露是水蒸气的液化.霜是水蒸气的凝华.9.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物靠近镜,像也靠近镜,物远离镜,像也远离镜,像与物到镜的距离总是相等的.【解答】解:(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2)某同学从远处走向平面镜,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像到平面镜的距也减小,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也是减小的.故选A.【点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这些特点可以理解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充分利用数学上对称的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0.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A.a点B.b点C.c点D.d点【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在图中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是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由于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凸透镜应放在c点才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斑”是光通过空隙而照射到的地方,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果.【解答】解: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就是小孔成像,是太阳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小孔成像,注意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只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注意.12.用一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16.2℃B.18.1℃C.19℃ D.20℃【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刻度均匀说明温度的变化也是均匀的.当实际温度从0℃变为100℃时,显示的温度是从﹣2℃变为了103℃,增加了105℃.所以实际温度升高1℃,示数温度就增高[103﹣(﹣2)]÷100=1.05个分度值,等量关系为:1.05×实际温度+(﹣2℃)=显示的温度.【解答】解:设室温的实际温度是t℃,由题意得:[103℃﹣(﹣2℃)]÷100×t+(﹣2℃)=19℃,解得:t=20℃.故选D.【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本题的难点在于得到实际变化温度和显示变化温度之间的关系.13.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水中游的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褐海燕最快D.三者一样快【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v=求出褐海燕的运动速度,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解答】解:猎豹的速度:v1=40m/s;旗鱼的速度v2=108km/h=108×m/s=30m/s;褐海燕的速度v3==≈83.3m/s;v3>v1>v2.可知,褐海燕速度最大.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物体速度的换算.1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判断成像情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掌握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光达到地球上,几乎接近平行光,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成一点,会聚在主光轴上,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是20cm,焦距f=20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U=5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点评】本题首先判断焦点,再判断焦距,最后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15.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在盛满水的杯子里,从杯中溢出10g水,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里,溢出煤油的质量为(注: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A.8g B.10g C.12.5g D.4g【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将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已知溢出水的质量,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溢出的水体积,即可得金属球体积,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里,溢出的煤油体积与金属球的体积相等,则利用m=ρV即可求出溢出煤油的质量.【解答】解:根据可得溢出的水体积:V===10cm3=V金属球,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里,则V排=V金属球,则m煤油=ρ煤油V排=0.8g/cm3×10cm3=8g.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解本题的关键是溢出的液体体积与物体的体积相等这一特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16.完成单位换算:1.2km=1200m,15min=900s,36km/h=10m/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解答】解:①因为1km=1000m,所以1.2km=1.2×1000m=1200m;②因为1min=60s,所以15min=15×60s=900s;③1km/h=m/s,所以36km/h=36×m/s=10m/s.故答案为:1200;900;10.【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单位换算的方法及换算过程,应注意只对单位进行换算,倍数不能参与到计算中.17.实验室通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专题】实验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实验室中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此外还有吨、克、毫克.【解答】解:实验室中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此外还有吨、克、毫克等.故答案为:托盘天平;千克.【点评】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它的概念、符号、单位及测量等都应熟练掌握.这些都是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18.在数字后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初二同学平均身高约160cm,步行的速度约1.2m/s,一个篮球的质量约0.6kg.【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质量及其测量;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根据对常见物体和相关物理量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解答】解:初二同学平均身高约160cm左右,步行的速度约1.2m/s左右,一个篮球的质量约0.6kg.故答案为:cm;m/s;kg.【点评】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1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角为60度,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大于/小于/等于).【考点】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据此可求出入射角的大小;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来判断折射角的大小.【解答】解:读图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答案为:60;小于.【点评】明确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知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0.某小组同学用卫生球做实验,研究萘的熔化过程,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中BC段表示熔化过程,在开始计时第6min,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由图象还可以知道萘的熔点是79℃.【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从图象上来分辨,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应该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的阶段;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使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也是在不断地升高.(2)抓住晶体熔化图象的几个关键点:①AB段:物质处于固态,还没有开始熔化;②BC段: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呈固液共存态,对应温度为熔点;③CD段:物质熔化成液态.【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物质BC阶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物质是一种晶体,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呈固液共存态,熔化是从第4min开始到第8min结束,因此在开始计时第6min,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对应温度为熔点,即对应温度为熔点79℃.故答案为:熔化;固液共存;79.【点评】观察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时,一定要学会找关键点,包括时间的关键点,和温度的关键点,并整体观察变化的趋势,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图3分,共9分)21.如图所示中画出了通过透镜前后的光线,请在图中方框内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根据图示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可以确定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发散了还是会聚了,从而可以确定透镜的种类.【解答】解:左图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但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应填凹透镜;右图中,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应填凹透镜.如图所示:【点评】本题利用了两种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来确定透镜的类型.不要把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弄混了.22.如图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作图题.【分析】本题有两种作法: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B、SC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第二种作法:先过A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左侧指向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同理画出反射光线CD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7663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c.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A.将运动得越来越慢B.将立即停止运动C.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D.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2、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3、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A.0.1s B.0.2s C.0.38s D.0.4s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5、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LB=2:1,重力之比为GA:GB=3:2,则A对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3:8 B.3:1 C.2:3 D.3:46、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7、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不会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只受重力,一定竖直向下运动C.弹簧测力计只能沿竖直方向使用,不能倾斜使用D.地球附近的物体如果只受一个力,那肯定就是重力9、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10、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1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12、图中的电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13、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14、《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15、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0ecf4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b.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适宜人类的环境温度约为37C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真空中光速约为340m/s D.成年男子身高约为170mm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超声波能击碎入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3.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为凝华的是()A.露的形成B.冰雪消融C.干冰变小D.冰花的形成4.如图所示,甲乙两车自左向右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每间隔10s拍摄一次两车的位置,对两车运动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行驶1200m甲车所用时间长B.0-20s乙车行驶的路程长C.30-40s乙车的平均速度是30m/s D.甲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原色光混合成的B.日食現象可用光的反射解释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电视遥控器通过发射紫外线控制电视机6.如图所示,在白板上画有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杯下半部分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将玻璃杯远离白板,下方箭头看起来会变小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放大镜D.下方箭头是通过水杯形成的虚像7.小珠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水 1.0×103水银13.6×103冰0.9×103干松木0.5×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铅11.3×103A.1kg煤油用掉一半后密度将变为0.4×103kg/m3B.1kg水的体积是10-3m3,它凝固成冰后体积变为0.9×10-3m3C.一个瓶子如果能够装lkg水银,那么它一定能够装得下1kg水D.若一个体积为2cm3铜球的质量是16g,则此铜球是空心的二、填空题8.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9.如图所示,是某口罩生产线的局部图,口罩由传送带匀速传送。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完整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7a276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3.png)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完整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 若说他是静止的, 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 船舱B. 河水C. 迎面驶来的船D. 河岸上的树木2.一个初中学生在地球上的重力最接近()A. 5NB. 50NC. 500ND. 5000N3、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 如图所示, 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 确认相关信息后, 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 “刷脸”时, 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 “刷脸”时, 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4.在通常情况下, 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A. 20次B. 40次C. 70次D. 140次5.下列几种情况中能使受到浮力变大的是()A. 潜水浸没在水中后继续下潜B. 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C. 从水银中取出铁球放入水中D. 人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6.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 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 它传播得就快, 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 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C. 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D. 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 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7、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 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判断()A. 小球A带正电B. 小球B带正电C. 小球B可能不带电D. 小球A可能不带电8、如图所示, 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 物重G=1N, 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A. 1N, 0B. 0, 1NC. 2N, 1ND. 1N, 1N9、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 调节横梁平衡时, 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 这时应该()A. 将游码向左移动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将游码向右移动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10、用力推课桌的下部, 课桌会沿地面滑动, 而推课桌的上部, 则课桌可能会翻倒,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 与力的大小有关B. 与力的方向有关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与受力面积有关11.关于物体的重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 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 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C.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12.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 形影相随, 亲密无间B. 海市蜃楼, 虚无缥缈C. 镜中生花, 脱离实际D. 水中捞月, 一无所得13、如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 物重G=5N, 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A. 5N, 0NB. 0N, 5NC. 5N, 5ND. 5N, 10N14、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后, 两灯都能正常工作, 灯L1, 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 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A. 2: 1B. 1: 2C. 3: 2D. 2: 315.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 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 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 上升的电梯B. 地面C. 商场内的收银员D. 货架上的商品二、填空题(每题2分, 共10分)1.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以色, 香, 醇, 浓, 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小明周末参观醋厂, 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 这是________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79ee7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c.png)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 力B. 速度C. 时间D. 加速度2.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A. 水银柱下降B. 橡皮筋被拉长C. 粉笔灰飞扬D. 水蒸气液化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B.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C.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D.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有关4. 下列物理现象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是()A. 球在斜面上滚动B. 橡皮筋被拉长C. 弹簧被压缩D. 钟摆的摆动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B.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C.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D.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3.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4.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5.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的力,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3.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
4.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
5.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2.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 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4.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5. 简述惯性的概念。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10N,另一个力为5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2. 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20N,另一个力为15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96c2a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c.png)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距离2. 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牛顿?()A. 功B. 力C. 动能D. 功率3.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水中的倒影C. 雨后的彩虹D. 阳光下的影子4. 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焦耳?()A. 功B. 力C. 动能D. 功率5. 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帕斯卡?()A. 压强B. 力C. 动能D. 功率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2.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3. 功是力在物体上做的功。
()4.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5.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
2.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3. 功是力在物体上做的功。
4.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5.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简述功的计算公式。
3. 简述功率的计算公式。
4. 简述压强的计算公式。
5. 简述力的合成和分解。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受到10N的力,它的加速度是2m/s²,求物体的质量。
2. 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它的动能是200J,求物体的质量。
3. 一个物体在1秒内做了100J的功,求它的功率。
4. 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是20N,它的接触面积是4m²,求它的压强。
5.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是10N,另一个力是20N,求它们的合力。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分析功、功率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0ddac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6.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忽略空气阻力, 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 不受力,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 不受力, 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 受到重力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受到推力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如图题图所示, 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 甲大B. 乙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3.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 A, 该用电器可能是()A. 手机B. 节能灯C. 遥控器D. 电饭锅4、如图所示, 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 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 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C. 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D. 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是晶体, 乙物质是非晶体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 不吸热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 其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A.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 且B.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 且C. 两物体在15 s相遇, 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 两物体在20 s相遇, 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7、如图所示, 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 则该桌面()A. 右面高, 左面低B. 左面高, 右面低C. 左右相平, 前高后低D. 左右相平, 前低后高8、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 某同学身高170cm, 体重60kg, 他的体积约为()A. 0.006m3B. 0.06m3C. 0.6m3D. 6m39、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 如图所示, 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实验, 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 瓶中水越少, 海绵凹陷越明显B. 乙图实验, 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 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C. 丙图实验, 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 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 丁图实验, 向外拉活塞, 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 可知气压减小, 水的沸点升高10、将地面上的一本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到课桌上, 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A. 0.02JB. 0.2JC. 2JD. 20J11.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小丽做了一些测量, 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 身高16mB. 质量40kgC. 体温37℃D. 1min心跳75次12.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 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 它传播得就快, 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 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C. 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D. 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 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13、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 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 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 发现吸管被推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 两者带同种电荷C.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 吸管得电子带负电A.D.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 吸管失电子带负电14.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 一段时间后, 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 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乙车为参照物, 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 以甲车为参照物, 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 以地面为参照物, 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 以地面为参照物, 乙车一定向北运动15、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 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 如图所示.移动光屏, 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二、填空题(每题2分, 共10分)1.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 规定汽车礼让行人. 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 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 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 是为了___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2.在春季运动会上, 班级的男同学吹气球时发现: 用手轻轻一压, 气球就变扁了, 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用手轻轻一推, 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 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这个力叫做________, 方向是________。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5230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8.png)
11.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用的措施是:人不动,使照相机离人些,镜头(选填“往里缩”或“往外伸”)一些。
C.凝固D.汽化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C.医生用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音调
D.在教室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听起来更响亮,是因为回声可以加强原声
A.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大约为30m/s
B.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有50g
C.石家庄地区5月份平均气温约是37℃
D.教室的高度约3m
7.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左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秋季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考试范围:八年级上册;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9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在相同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
(3)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时,小高将一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f3286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4.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如图所示, 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 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 水管中有一气泡, 随水向右快速运动, 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a点时大B. b点时大C. 一样大D. 均有可能2、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 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以滑雪板为参照物, 运动员是运动的B. 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 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 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 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 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A. 35℃B. 30℃C. 33℃D. 37℃4、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 8: 1B. 4: 3C. 4: 1D. 2: 15.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 B. C. D.6、如图所示, 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 在这个过程中()A. 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 玻璃棒带正电荷, 验电器带负电荷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7、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 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 透镜成的是虚像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8、如图, 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 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力的作用点B. 力的大小C. 力的方向D. 力的单位9、如图甲所示, 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 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 0~2秒, 物体没有推动, 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 4~6秒,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10、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需要放热B. “斜月沉沉藏海雾”,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需要放热C.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需要吸热D. “已是悬崖百丈冰”,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需要吸热11、忽略空气阻力, 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 不受力,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 不受力, 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 受到重力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受到推力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2、如图所示, 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 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 由图象可知()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D. 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13.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 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 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 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 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 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 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 空调制冷时, 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14、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后, 两灯都能正常工作, 灯L1, 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 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A. 2: 1B. 1: 2C. 3: 2D. 2: 31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 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B. 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D.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 共10分)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 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 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2、将一底面积为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 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 如图甲所示, 在此整个过程中, 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__N, 木块重力为________N, 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N。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321195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3.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不是力学的基本单位?A. 牛顿(N)B. 焦耳(J)C. 千克(kg)D. 秒(s)2.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其动能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A. 质量、速度、时间B. 质量、速度、距离C. 质量、速度 D. 质量、加速度3. 下列哪个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 小孔成像B. 彩虹C. 镜子中的像D. 海市蜃楼4. 下列哪种电路元件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A. 发电机B. 电灯C. 电动机D. 电热水器5. 下列哪个过程是放热反应?A. 燃烧B. 融化C. 汽化D. 照射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其动能大小与时间无关。
()3.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4.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5. 水在0℃时结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能量的单位是______。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4. 水的密度是______,冰的密度是______。
5. 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组成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3.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
4. 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5. 简述声音的传播原理。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求其动能。
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3. 一条电阻为10Ω的导线,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导线两端的电压。
4. 一定质量的水从10℃加热到100℃,求水吸收的热量。
5. 一辆自行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速度为10m/s,求自行车行驶100m所需的时间。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2(解析版)(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2(解析版)(人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82b298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e.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2(解析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6章。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如图中的光现象成因相同的是()A.水中筷子向上折B.胡杨树水中倒影C.彩虹D.人影【答案】B【详解】图中是杯弓蛇影,其原理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水中“折筷”,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透明物体的影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冰”是雪融化形成的B.“月落乌嘀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雪”是水凝华形成的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答案】D【详解】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故A错误;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故B错误;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故C错误;D.露是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液化形成的。
故D正确。
故选D。
3.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端午节荆州人会在古城九龙渊举行龙舟赛。
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划桨(如图)。
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朵的B.用更大的力击鼓,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鼓声传进附近的会议室,影响会议,此时鼓声是噪音D.观众主要根据音色区分号子声和鼓声【答案】B【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是传声介质,所以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朵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响度是声音的大小,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鼓声传进附近的会议室,影响会议,对参会者造成了妨碍,因此鼓声是噪音,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比赛时,观众区分号子声和鼓声主要靠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e0eee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1.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课桌的高度约为1.5mC.室内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40℃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2.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振动停止,发声体仍能发声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我们之所以听不到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够大3.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B.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月食、日食是因为光的折射C.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缘故D.在河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鱼”和“云”分别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4.城市电动助力车在确保安全规范骑行的前提下既能方便市民出行,也保护城市环境,减少尾气排放。
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张华记录了骑行电动助力车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C.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的慢D.在0~6s内运动的路程是10m5.“冰城”哈尔滨的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在1月份平均气温约为零下19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用冰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在t=3min时,乙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停止吸热,温度不变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高明氢能源列车正在驶离站台,坐在车厢里的乘客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7e38f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1.png)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2. 下列关于力的测量,正确的是()A.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胡克定律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先调零,再测量C.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指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力D.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平行3. 下列关于二力平衡的条件,正确的是()A.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B.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一条直线上C.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D.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4.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压强是指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B. 压强是指物体受到的压力作用效果C. 压强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D.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A5.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力B.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C.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D.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6. 下列关于浮沉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B.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C.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液体的形状的大小关系D.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取决于物体的体积与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7. 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功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的大小B. 功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的效果C. 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D. 功的计算公式是W=Fs8.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快慢B. 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符号是J/sC.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W/tD.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Fv9.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B.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差值C.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和D.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乘积10.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B.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C. 杠杆的分类包括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D. 杠杆的分类包括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和省距离杠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及答案参考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及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d6252e6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f.png)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一共16个小题,每题2分,共3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能读50个字左右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D.校运会上,同学们跑完100m所用的时间大约就是1min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篇优美的诗句出自李白的《望南天门》,这两句诗中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和行船B.都是行船C.行船和岸D.都是岸边3.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在这个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C.斜面应保持较大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D.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过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4.以下实验不能阐述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是(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B.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取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抽掉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5.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在学校周围植树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6.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图像所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海波的熔点是48℃B.海波只有在BC段需要吸收热量C.海波在48℃时一定处于液态D.海波熔化过程经历了7min7.为使电子器件正常工作,常用热管进行降温。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c15a2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0.png)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题,计45分)1.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
A. 匀速直线B. 无规则C. 匀速圆周D. 加速直线2.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惯性的是()。
A. 跳远运动员助跑B. 跑步时人用力蹬地C. 举重运动员举重物D. 跳水运动员跳板3.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不受力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C.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总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物体受平衡力时,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只有一个物体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最多有两个物体D.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可以是任意多个5.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D.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6.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强是物体受到的压力B. 压强是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C. 压强是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乘积D. 压强是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商7. 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B. 浮力总是竖直向下C. 浮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D. 浮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8. 关于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是力在物体上做的功B. 功是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C. 功是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与力的乘积D. 功是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与力的比值9. 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B.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位移C.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位移与力的乘积D.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位移与力的比值10. 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10c4b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8.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为1.5m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C.人的正常体温为38.5℃D.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m/s 2.下图所示的是课本中的几幅插图,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是物体发出的光直接进入我们的眼睛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每条光线都不遵循反射定律3.下列各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瓦片上出现一层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4.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所属视力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5.小明突然感觉自己所坐的校车在后退,其实校车并没有动。
他有这种感觉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是()A.校车旁边的路面B.自己所坐的校车C.坐在身边的同学D.旁边先行的校车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传播速度比光快B.弹吉他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D.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7.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 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A.1%B.10%C.90%D.99%二、填空题8.一块冰在室温下很快化成水,冰变成水属于______(填相应的物态变化),需要______(“吸热”或“放热”),在此过程中,体积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9.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敏的新铅笔上,小敏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93b9df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4.png)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 速度B. 力C. 质量D. 加速度2.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能不变B. 物体的势能不变C. 物体的速度不变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3.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4.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浮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浮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浮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5.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B. 压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压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压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6.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C.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零D.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为零7. 下列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反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反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8. 下列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物体上9. 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B. 功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功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功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0.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功率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功率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功率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功率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1.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能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能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能量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2. 下列关于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势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势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势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3. 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动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动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4. 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机械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机械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5.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热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热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热量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6.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内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内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7. 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传递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热传递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热传递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热传递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8. 下列关于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热容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9. 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比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比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比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20. 下列关于热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膨胀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热膨胀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热膨胀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热膨胀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__,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f658d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7.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正在考试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A.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约是0.1sB.监考老师在教室巡考,步行速度约为5m/s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70dmD.读完此题,心平气和,感觉此时体温大概是36.8℃2.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位列“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于2018年10月24日上年9时正式通车。
如图所示,一辆卡车行驶在大桥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该卡车为参照物,卡车司机是运动的B.以后面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该卡车一定是静止的C.以桥上标志牌为参照物,卡车司机是运动的D.以卡车司机为参照物,桥上的标志牌是静止的3.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4.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走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有人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人们通过歌曲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关于唱歌时涉及到的物理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放声歌唱时声音强弱约为20分贝C.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响度越大D.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5.用两套完全相同(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分别对试管中装有少量质量相等的固体M和N进行加热,M和N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物质始终是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肯定都是晶体B.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C.M肯定是晶体,熔化过程用了35分D.若N是晶体,其熔点不低于100℃6.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初春,冰河消融B.仲夏,绿叶挂珠C.深秋,红叶落霜D.寒冬,滴水成冰7.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树下的阴影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成的像B.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色散现象8.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位置不变D.向上移动9.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10.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成了m﹣V图象,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2.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率高B.音色好C.响度大D.速度快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4.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美观 B.为了寻欢作乐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5.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A. B.C.D.6.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如图,则试管里的水()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无法确定7.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8.用一只读数是“39.5℃”的体温计去测一正常人的体温,测量前没有甩温度计,若当时的气温是18℃,测量后体温计的读数为()A.37℃B.39.5℃C.18℃D.36.8℃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B.用凸透镜看地图C.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D.小孔成像10.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1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12.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夜景.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通过照相机所成实像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 mm B.小于50 mmC.等于50 mm D.大于50 mm小于100 mm二、填空题(作图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1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的长度为cm.14.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的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15.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不同.我们能够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发出声音的不同.16.人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前方2米处,以1m/s的速度靠近镜,1秒后人的像与人相距m,像的大小.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和蓝光.18.如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界面的边是空气,折射角为度.19.2011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较少.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需要热量.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光由空气折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是眼,需要选用进行矫正.22.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23.完成图中透镜的光路图.24.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物体AB的像.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3分)25.如图是小华对水沸腾现象进行的实验探究,当温度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了6min为止.通过实验得到下表数据.012345678910时间t/min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99(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如图1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出现的不当之处是:、.(2)其中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如图2中的图所描述一样(选填“A”或“B”),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热量,温度将.(3)图3是实验过程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的大气压应该是(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26.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的焦距是cm,组装器材时,应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2)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如果将蜡烛远离透镜,要想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3)当把蜡烛移到离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的像(填“放大”或“缩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时,小明将透镜向上移动,则屏上的像将向(选填“上”或“下”),小明再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屏上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屏上像的亮度(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四、论述与计算题(共19分)28.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9.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为2.5,那么:(1)它的飞行速度为多少?(2)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30.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动车具有动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优点.(1)以动车车次D3018为例,此趟列车具体行程见下方时刻表,该动车从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途中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完全通过长200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多少米?(3)动车过隧道时,动车全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秒?车站到站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上海始发站09:500南京12:0212:11301合肥13:1913:21457武昌16:11终点站841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识记人步行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等,这些总是出现在估计题目中.【解答】解: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故选A.2.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率高B.音色好C.响度大D.速度快【考点】9F:响度.【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生活中有时人们把声音的高低和大小弄混,要注意理解.【解答】解:题中的“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即响度大,不是音调高.故选C.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考点】9L:防治噪声的途径;99: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9H:音色;9N:声与能量.【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听到声音的条件包括声源、介质、人耳;声音的利用包括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所以A正确;B、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就是靠音色来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所以B正确;C、听到声音的条件必须满足:一要有发声体振动产生声音,二要有介质传播声音,三要有良好的听觉器官.除此以外,声音的频率还必须在20Hz~20000Hz之间,声音要有一定的响度,只有具备这几个条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所以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C不正确;D、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这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D正确.故选C.4.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美观 B.为了寻欢作乐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考点】1K:蒸发及其现象.【分析】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它们在进行时都需要吸热.【解答】解: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在此过程中水要蒸发,且蒸发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致使宫殿里的温度降低.故选D5.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A. B. C. D.【考点】1C: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金属是晶体,其次再根据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表现在图象上就是晶体熔化图象中,有一段线段呈水平,而非晶体则不断升温.因此对照各图加以分析即可.【解答】解:A、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D、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故选D.6.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如图,则试管里的水()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无法确定【考点】1I: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解答】解:如图:大烧杯中的水吸收火的热量,能达到沸点,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还低于火的温度,还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烧杯中的水能沸腾.开始时试管中的水低于烧杯中的水的温度,能在烧杯中吸收热量,达到沸点后,由于在同一大气压下,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沸点相同,试管中的水无法再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能沸腾.故选C.7.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要判断矿泉水瓶的外壁“出汗”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就需要知道什么叫“出汗”,它是什么状态的,它又是由哪种状态形成的,然后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就可以判断出它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矿泉水瓶“出汗”指的是矿泉水瓶外壁上有水,水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到比较冷的矿泉水瓶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选B.8.用一只读数是“39.5℃”的体温计去测一正常人的体温,测量前没有甩温度计,若当时的气温是18℃,测量后体温计的读数为()A.37℃B.39.5℃C.18℃D.36.8℃【考点】18: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解答】解:由于体温计的构造特殊,液泡上方有一缩口,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未经下甩不会自动下来,用后再次使用必须用力向下甩.正常人的体温低于39.5℃,里面的液体只会上升不会自动下来,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9.5℃.故选B.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B.用凸透镜看地图C.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D.小孔成像【考点】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用凸透镜看地图,属于光的折射的应用,故B符合题意;C、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B.10.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距u=2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1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像的大小由物距大小决定.①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增大、像变大;②成虚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2)首先判断出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所成像的性质,再判断出物体从2倍焦距外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的变化,从而可以判断出像距和像的变化.【解答】解: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所以成实像,而移动时,物距逐渐变小,则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C.12.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夜景.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通过照相机所成实像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 mm B.小于50 mmC.等于50 mm D.大于50 mm小于100 mm【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成像,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v>f.【解答】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的焦距是50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2f>v>f,所以实像到镜头的距离大于50mm小于100mm.故选D.二、填空题(作图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1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A的长度为 2.13cm.【考点】66: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看清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完整,然后认准分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记录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4.00cm,终了刻度值为:6.13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13cm.故答案为:1mm;2.13cm.14.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太阳光的会聚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考点】B4: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15.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我们能够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听不到的,根据蜜蜂和蝴蝶的振动频率判断是否能听到声音,从而判断能否感知到.音色是辨别声音的依据.【解答】解:蜜蜂振动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5~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因此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琴和小提琴发声时,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答案为:音调;音色.16.人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前方2米处,以1m/s的速度靠近镜,1秒后人的像与人相距2m,像的大小不变.【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解答】解:人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前方2米处,以1m/s的速度靠近镜,1秒后人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为:2m﹣1m/s×1s=1m,则像与人的距离为1m+1m=2m;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与距离无关,故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2;不变.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绿光和蓝光.【考点】AP:光的色散.【分析】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解答】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故答案为:色散;绿光.18.如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界面的左边是空气,折射角为60度.【考点】AK: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解答】解:由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故NN′是法线,MM′是界面,则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BON′=30°,折射角为∠AON=60°.由于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界面MM′右边是玻璃,左边是空气.故本题答案为:左;60.19.2011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较少.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2)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答】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答案为:液化;放出.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由空气折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考点】A4: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需要记住的,是3×108m/s.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故光由空气折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减小.故答案为:3×108;减小.21.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是近视眼,需要选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此题应明确以下两点: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由图可知: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需佩戴凹透镜矫正,所以此人应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故答案为:近视;凹透镜.22.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减小(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增大(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像变大时,像距也变大,而物距变小.【解答】解:当照完合影后,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时,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大了,像距也要变大,物距变小,故照相机到小明的距离变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变大.故本题答案为:减小;增大.23.完成图中透镜的光路图.【考点】B6:透镜的光路图.【分析】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图示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由此作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4.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物体AB的像.【考点】AH: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