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ppt1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 闻的内容。
思 考 题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 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 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 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作 业 布 置
运用所学有关新 闻知识,写一则 新闻,报道发生 在你自己身边的 新鲜事,300字左 右。(注意:要 符合新闻的结构 和要素) 完成语文作业本 中第一课的作业。 预习《芦花荡》, 扫清字词障碍。
新闻概念: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记叙文 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 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明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的 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
泰坦尼克号遇难 [合众国际社伦敦1912年4月20日电]北大西洋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 事件:“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载着一 千多人沉入大海。 午夜时分,该船与一座冰山正面相撞,享有盛誉的防水船却无济于 事。事故发生时,泰坦尼克号正在以21海里的时速在有冰海域快速 前进——有人也许会说是在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前进着。数小时 后,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船在乐队若无其事的伴奏声中从海 面上消失了。 五天前,当这艘船驶离英格兰的南安普敦开始它开往纽约的处女航 时,船上大约有2340名乘客和船员。在事故中大约有1595人遇难。 只有745人得救,其中很多是妇女和儿童。如果船上的救生船不是 只够一半的人使用的话,得救的人会更多。有两只满载从泰坦尼克 号逃下来的人的救生船被泰坦尼克号下沉时形成的漩涡卷进海底。 显然,大多数乘客没有意识到出事。船与冰山相撞时,轮船只是稍 稍颤动了一下,没有激烈的颠簸。一开始,乘客们对此并没在意, 他们仍在舱内穿衣服,准备去吃饭。 阿奇博尔德· 格雷西上校可能是在泰坦号上等到最后而又幸存下来的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 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 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 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 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 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归纳总结: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
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 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整体感知:
1、根据新闻的结构,划分本文的结构。 2、思考本文主体可划分几个层次? 3、归纳出本文的新闻“六要素”?
第一层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
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第二层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
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
城南逃的变化。
第四层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
问 题 讨 论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
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 括了全文?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衔接的呢?
标题
标题
课文结构 第1、2两句
中路军
其余部分 西路军
导语
主体
东路军
主体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承上启下句
议论句(分析原因)
自读课文:
对照地图,复述三路 大军的渡江情况。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新 闻 的 五 个 结 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语言品味: 1、认真思考讨论“研讨与练 习三”中1、2题,然后在全文中 举例说明: 2、 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 的准确性?
毛泽东
请在文中划出这 则新闻的的六个要 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 的导语和主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 时间 中原我军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 原因 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 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 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 和 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 结果 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 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 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导语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 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不是,因三路军加起来是一百万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 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不含”指不包括,体现语言确凿无误的特点。“均”指“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 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注音: è 鄂 ( è )豫( yù)绥靖(suí ) 阻遏( zǔ)( è )泄气( xiè ) 溃退(kuì)歼灭(jiān )管辖( xiá) dāng)上当( dàng) 锐不可当( sài )瓶塞( sāi ) 要塞( sè sāi 阻塞( )堵塞( )
江阴 江阴 芜湖 芜湖
安庆
九江
质疑析疑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大胜利。
第五层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Leabharlann Baidu
语言品味: 结合“研讨与练习三”中第三组语 句思考:课文原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什么意思?比另一句好在哪 里?
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 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 有关 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 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 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 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 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 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 验、感 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