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李卫的生平简介
李卫简介
![李卫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3aa9373c850ad02de804140.png)
李卫简介篇一:历史上的李卫竟是买官上位的历史上的李卫竟是买官上位的?历史上的李卫历史上的李卫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一个重臣,在雍正在位期间,他凭借着自己圆滑的头脑,很得雍正帝的喜爱。
历史上的李卫最初只是买了个小官,在自己的家乡任职。
后来,雍正去江浙地区查巡水灾,正好遇到了李卫,雍正在与李卫接触的时候发现李卫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物,就想要得到这个人。
在康熙年间,雍正与八阿哥还有十四阿哥争夺皇位,身边急需要一些贴身的人员,因此在雍正看到到李卫的聪明之后,就将李卫带到了北京,李卫成为了雍正帐下的一员。
最初的时候,李卫只是在雍正府中为雍正出谋划策,当时势力最大的是八阿哥,雍正无法为李卫安排合适的官职。
历史上的李卫最显赫的时候是在雍正登基以后。
雍正继位后,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八阿哥与十四阿哥的势力还在朝廷中存在,并且他们处处给雍正出难题,使得雍正在朝廷上行使一系列措施很难。
这个时候,李卫已经被雍正任命了职务,李卫开始帮助雍正打击八阿哥的势力。
李卫是以聪明而出名的,李卫这个人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李卫却喜欢学习,总是向一些有能力的人请教问题。
李卫在处理问题上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能力的。
李卫特别善于缉捕盗贼,在浙江任职的时候,当时浙江境内有很多盗贼,李卫率领兵丁严加管理,斩首了当时最有名的盗贼甘凤池,使得浙江境内安定下来。
李卫是几品官李卫是清朝雍正年间的重臣,在雍正在位期间,他平步青云,成为皇帝的得力手下。
李卫本来是雍正府邸内的一名家奴,但是因为雍正在争夺皇位的时候,身边缺少人手,就用了自己的家奴来替自己效力。
那么李卫是几品官呢?李卫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和太子太傅的职衔。
直隶总督是管理着当时的直隶、山东、河南三个省份的军政、漕运等事务,权利非常大,是清朝封疆大吏的首臣。
直隶总督在当时是从一品,因此李卫在当时的官衔是从一品。
清朝的官衔分为九品,每一品有正负之分,李卫的直隶总督一职就是从一品。
虽然有官品之分,但是官职的实际权力相差很大。
李卫:掌握当官最高精髓的天赋秉异之人
![李卫:掌握当官最高精髓的天赋秉异之人](https://img.taocdn.com/s3/m/c941c8d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2.png)
李卫:掌握当官最高精髓的天赋秉异之人李卫当官,但他当得比正经八百受过专业官僚培训的人高出不知多少等级。
这种不是正宗科举出身的野路子,实际是很少很少的,所以推荐李卫的十三爷胤祥和提拔李卫的雍正爷胤禛,才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李卫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2月2日,出生在江苏丰县的大户人家,他家科举之路都是不顺,倒是李家先祖在明朝就以军功起家,才到江苏定居,积累下来的财富足够了。
李卫从小就在豪富的环境下,吃得浑身高大,身长六尺二寸,一米九的大个子,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膂力过人。
他从小对四书五经、参加科举的技艺,都统统不感兴趣,就是在家舞刀弄枪,遛狗玩鸟,也看书的,看的都是资治通鉴这类蛮实用的书。
李卫就一直玩玩玩到30岁,朝廷有战事,青海要用兵,国家需要庞大的军费,谁交钱就可以入仕途。
李家就拿钱出来,给李卫买了监生资格,从监生身份捐了个兵部员外郎。
在康熙朝,李卫就开始当官了,花钱买的官大多数都是混日子的庸才,而李卫是康熙朝意外刮到的头等奖。
在康熙朝李卫算是芝麻小官,从员外郎升为户部郎中,干活非常出色,赈灾活很难搞,很多饥民要是吃不饱饭就会闹,怎么分配粮食,怎么防止有人浑水摸鱼,怎么让所有灾民都能吃上粥,这些需要筹划得当,是个技术活,李卫却干得有声有色,调度有方,并且他个人操守非常好,当地显贵要请他吃饭送礼,他都一概回绝,李卫的眼光很高,不在乎这种蝇头小利,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主宰一方的封疆大吏。
这个愿望,雍正替他实现了。
贵人就是雍正的铁杆十三弟胤祥。
要不是胤祥极力推荐李卫是才品兼优是独当一面的大才,雍正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既然弟弟这么推荐,说明此人绝对有料。
从来没正经八百接受过儒家教育的李卫,做事就大砍大杀,不懂温良恭让为何物?在京城,就不给亲王面子,亲王要回扣,李卫和他吵,亲王硬是要收,那李卫只能把回扣装在盒子里,然后盒外贴这个亲王的名字,展示在外面,人家都看见了,亲王不要面子的啊?结果恨得牙痒痒表态以后不再收回扣。
李卫墓志铭内容
![李卫墓志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84e7d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6.png)
李卫墓志铭内容
摘要:
1.李卫墓志铭的概述
2.李卫的生平及成就
3.李卫墓志铭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
李卫墓志铭,是清朝雍正年间名臣李卫的墓志铭文。
李卫,字又玠,号坦园,清朝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
他历任云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巡抚,以及河道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为清朝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卫的生平及成就:
李卫生于清朝康熙年间,他起初在康熙帝的宫廷中担任侍卫。
后来,因为表现出色,逐渐升迁至云南巡抚。
在任期间,他积极整顿治安,发展经济,深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
此外,李卫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任职期间,都取得了显著的政绩。
他还曾担任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淮河等水系,使得河道畅通,减轻了水患。
在军事方面,李卫在西北地区担任将领,参与抗击准噶尔部的侵略。
李卫墓志铭的意义和价值:
李卫墓志铭详细记录了李卫的生平事迹,对于研究清朝历史以及李卫的生平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从墓志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卫在政治、军事、水利等方面的卓越才能和显著成就。
同时,墓志铭还反映了当时清朝的政治制度、社会风貌以及历史背景,为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历史趣谈揭秘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 李卫后代都有谁
![历史趣谈揭秘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 李卫后代都有谁](https://img.taocdn.com/s3/m/37054216f78a6529657d531e.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李卫后代都有谁
导语:很多人想知道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是什么?其实李卫和年羹尧都是雍正皇帝手下的大臣。
在雍正还是亲王时,李卫和年羹尧都是雍正的家奴,但是这
很多人想知道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是什么?其实李卫和年羹尧都是雍正皇帝手下的大臣。
在雍正还是亲王时,李卫和年羹尧都是雍正的家奴,但是这个家奴并不是家丁的意思。
在清朝,很多王爷在王府里收拢了一些有能力的人替自己办事情,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这些人在当时被称为家奴。
李卫和年羹尧在当雍正家奴的时候,替雍正办了很多事情。
雍正去江南查巡水灾的时候,向当地的盐商募集资金,但当地的盐商都站在八阿哥一边,同雍正作对。
雍正没有钱,就没法安置灾民。
这个时候,雍正想到了李卫和年羹尧,让他二人秘密截获了盐商同八阿哥的信件,拿着信件迫使盐商们捐资。
雍正当上皇帝以后,李卫当上了封疆大吏,年羹尧去了西北,镇压西北叛乱。
在那时候,二人深得雍正的信任。
据史书记载,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他们两个都是雍正的手下,经常在一块替雍正办一些事情。
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虽然是朋友,但是两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异,李卫是个文人,很机灵,做事情活络。
而年羹尧是个武将,当上一方大员后开始骄傲起来,纵容手下作奸犯科。
李卫和年羹尧最终的结局也反映出了二人性格的不同。
李卫度过了安定的晚年,一直受到皇帝的信任。
而年羹尧却因为自傲自大受到皇帝的忌惮,最后遭到众臣的弹劾,被皇帝赐死在狱中。
年羹尧在临死的时候,李卫曾去监狱中看过他。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历史上的李卫:李卫到底是如何当官审理案件的
![历史趣谈:历史上的李卫:李卫到底是如何当官审理案件的](https://img.taocdn.com/s3/m/2a1410d88bd63186bcebbce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的李卫:李卫到底是如何当官审理案件的导语:李卫是江苏徐州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
李卫当官,并非是科举正途,而家里花钱给他买了监生资格,靠捐钱捐来李卫是江苏徐州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
李卫当官,并非是科举正途,而家里花钱给他买了监生资格,靠捐钱捐来的。
由于小时候没太读书,即使后来官做得挺大,李卫还是会闹些错别字的笑话。
李卫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人却十分聪明,他手下的师爷起草完公文奏章读给他听后,他总能一针见血的把问题要害找出来,然后口述让师爷们修改,大家对此都十分服气。
李卫升堂审案的时候,更是才思敏捷,判决如流,丝毫没有文盲的嫌疑。
《小仓山房文集》里的《李敏达公卫传》中说,李卫生来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臂力过人,貌似于一赳赳武夫(大异于徐峥扮演的形象),走在街上也很容易辨认,因为李卫脸大如盆,鼻孔中通,不同凡人。
不过,李卫虽然武人身材,却长得脸色白皙,只可惜是个麻子脸,煞是可惜。
李卫长得体魄雄健,自幼喜好习武,他做官后,曾自建了一勇健营,在当地募集一些壮汉,专门练习搏杀之技。
李卫每次带领勇建营外出捕盗时,自己也身披金甲,执铁如意,亲自指挥,过上一把瘾。
不过,雍正对他的武人形象颇不以为然,有一次李卫向雍正主动请缨,要上西北战场冲杀一番的时候,雍正不屑的说,我知道你不是这块料,别多事了。
《名人轶事》里说,雍正上台不久,发现各省钱粮亏欠甚多,便下诏清查,各省官员闻讯十分恐慌。
李卫当时做浙江总督,立刻召集了幕僚们来商议对策,手下那些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李卫便说:“不请钦差大臣来吧,皇上一定不相信我们;但要是钦差大臣来了,而我们生活常识分享。
李卫督浙
![李卫督浙](https://img.taocdn.com/s3/m/3e16f76a0b1c59eef8c7b441.png)
作者王一胜 ,男,浙江省社 科院政治研究所 副研 究员,历史 学博 士 ( 州 3 0 0 杭 1 0 7)。
生 3囫 簋期
李 卫在 浙江 几 年 ,虽 然配 合雍 正 整治 浙江 的士 风 民气 ,所作所 为有 冒进邀功之嫌 ,但他也关心 民间 疾苦 ,革 除弊政 ,开发海岛 ,兴修水利 ,令行禁 止 , 因此得到 了浙 江人的好评 。 李卫 到 浙江 之后 ,发 现前 几任 巡 抚和地 此 ,不采取 强硬的措施是无法解 决问题 的。
其 中的原 因 ,第一 是 巩 固刚 刚建立 的王朝 ,因 为江浙是反清复 明的中心 ;第二是 为了开疆拓 土的需
深得雍 正信任 ,两人却傲物气盛 ,相互对峙 ,势 同水 火。尤其是李 卫 ,雍 正深知他恃 才傲物 ,多次训 谕而 不能改正 ,但 雍正还是对李卫信赖有加 ,将其视为派 往浙 江的合适 人选 。 李卫 主政 浙江后 , 方面是 整治吏 治 、 一 整顿士风 、 打击朋党 ,一系列文字狱大案 ,很 大部分的 目的是为 了驯 服江 浙士 人 ,保 证 中央 赋税 的征 收。另 一方 面
要。清代初期频繁用兵边疆 ,经过康雍 乾三朝 ,已经
平定 了西北 、东北 、西南 和台湾 的领土 ,使 中央实际
控制的疆域达到 了历史上最 为广 阔的地步 。而开疆 拓
土就需要财政 的支撑 ,江浙是 明清两代 财赋的主要来
源地 ,因此历来是税赋最重 的地 区 ,拖欠 和抗 交的情
是改革赋税制度 、修建海塘 、改革盐政 、开发海岛 ,
正就从清查各地财 政的漏洞开始 ,大刀阔斧地整顿吏
负担 ,增加 国家收入 ,打击私盐运销 ,弹劾罢免 了多
历史趣谈:雍正年间的大臣李卫和年羹尧的真实关系怎样的
![历史趣谈:雍正年间的大臣李卫和年羹尧的真实关系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c02b42cf76a20029bd642dc2.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雍正年间的大臣李卫和年羹尧的真实关系怎样的
导语:李卫是雍正年间的大臣,他本来是雍正府上的一名家奴,后来随着雍正当上皇帝,他开始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
清朝李卫虽然不懂
李卫是雍正年间的大臣,他本来是雍正府上的一名家奴,后来随着雍正当上皇帝,他开始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
清朝李卫虽然不懂得书文,但是却会做官,懂政治,任上做了不少的利民事情。
清朝李卫是江苏人,很熟悉浙江与江苏的当地情况,在江浙任职的时候,他负责追查当地的私盐问题,当地的很多盐商勾结京城里的阿哥,行不法之事。
李卫到任后,开始大力整治盐商,不畏惧京城里的权贵。
清朝李卫还善于缉捕盗贼,浙江当地有很多盗贼,每任的官员都无法肃清盗贼,李卫上任后,加强兵丁训练,开始缉捕盗贼。
当时浙江有个闻名的人物名叫甘凤池,这个人武艺高强,曾经参加过康熙年间的朱三太子谋反案。
后来,李卫派人严厉追查,终于杀掉了甘凤池。
李卫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籍,因此他非常喜欢读书人。
在浙江做官的时候,当地的读书风气很浓厚,李卫经常与当地的读书人在一起,彼此讨论时政。
李卫还经常资助当地的贫穷书生,让他们能够去北京赶考。
李卫在晚年的时候,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
雍正一直很信任自己的这位得力干将,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
乾隆很尊重这位老臣,李卫去世后,乾隆命内侍陪着李卫的灵柩回故里,并命令沿途的百姓去祭奠他。
清朝李卫在自己的一生中,为百姓做了很多的事情,是一个清官。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不识字的李卫是怎么做上雍正朝一品大员的?
![历史趣谈:不识字的李卫是怎么做上雍正朝一品大员的?](https://img.taocdn.com/s3/m/25248c3fbcd126fff7050bc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不识字的李卫是怎么做上雍正朝一品大员的?
导语: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有一部历史大剧席卷中原大地,此后掀起了一股拍皇帝的热潮。
这部剧就是二月河老师的小说《雍正王朝》改编得雍正王朝。
在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有一部历史大剧席卷中原大地,此后掀起了一股拍皇帝的热潮。
这部剧就是二月河老师的小说《雍正王朝》改编得雍正王朝。
在里面有两个男人非常引人注目,这两个人开始都是雍亲王府的潜邸奴才(家奴),在雍亲王成为雍正之后,一个做了封疆大吏,一个做了盐务大员。
他们一个叫做年羹尧,一个叫做李卫。
但实际上怎么回事呢?年羹尧的祖父年仲隆松锦会战中被俘,和族人一起被收编入汉军包衣佐领下成为满人奴隶,顺治年间考中进士脱离奴籍,隶属于镶白旗在后来的改旗事件中变为镶黄旗。
李卫出身于富商之家,是买官上位。
年羹尧也许勉强能算得上包衣出身,那李卫就跟包衣实在搭不上边了,我想有个词更适合用在他们两个身上了——门客。
年羹尧在康熙中后期大放异彩,做上了四川总督。
在九王夺嫡的事件中他虽未公开表明站在哪一边,始终保持中立,但是恐怕他已得到过雍正的某种暗示,甚至达成了某种协议。
这并不是凭空猜测,恰好有一件事证明:年羹尧凭着自己在西北军事上的威慑,很好的防范了当时对胤禛夺取皇位的第一威胁人物——皇十四子胤祯。
只是在局势未明的情况下久经官场的年羹尧也不会贸然支持还是雍亲王的胤禛。
李卫在康熙末年担任户部郎中一职,雍正元年任职云南盐驿道,因政绩突出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监管盐务事。
雍正三年任浙江巡抚,兼两江盐务使,雍正五年任浙江总督。
请注意李卫是一直管
生活常识分享。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李卫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李卫](https://img.taocdn.com/s3/m/fea9362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b.png)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李卫李卫(1688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号恰亭,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人物评价:《清史稿》:“世宗以综覈名实督天下,肃吏治,严盗课,实仓库,清逋赋,行勘丈,垦荒土,提耗羡,此其大端也。
卫受上眷最厚,以敏集事。
然当时谓卫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
”雍正帝:“嘉许之怀,笔莫能罄。
……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
”乾隆帝:“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轶事典故:不畏权贵当李卫还是微末小吏时,就表现出一种不畏权贵的刚直。
他任户部郎中时,管理银库事务。
有某位亲王的属下对于收缴的白银都要每千两额外加收十两作为库平银。
李卫屡次谏阻都不听,于是在走廊上置一柜,写着“某王赢钱”,写上这是某某亲王的“赢余”,指明是非法收入,使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
雍正也正是欣赏李卫的这一点,即位后大加重用。
雍正十一年(1733年),李卫弹劾时任内阁首辅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之弟、步军统领鄂尔奇营私扰民、鱼肉百姓,经调查属实,李卫获得雍正帝嘉奖。
乾隆二年(1737年),李卫奏疏称,诚亲王府护卫库克同安州百姓争抢土地,情况属实,乾隆帝嘉奖李卫秉公执法,李卫被赏赐四团龙补服。
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弹劾河督朱藻的贪污劣迹,其弟朱蘅要挟地方官吏并插手赈灾之事,经吏部尚书讷亲、刑部尚书孙嘉淦查证,情况属实,最终对朱藻、朱蘅二人绳之以法。
尊重文人由于李卫的官是捐来的,并不是科举出身,所以他大字不识几个。
李卫为什么要把两个堂弟从江苏押到杭州?有什么用意
![李卫为什么要把两个堂弟从江苏押到杭州?有什么用意](https://img.taocdn.com/s3/m/8ee9654eff00bed5b9f31d83.png)
李卫为什么要把两个堂弟从江苏押到杭州?有什么用意本文导读:李卫是江苏省铜山人(今属徐州丰县),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李卫不是四阿哥胤禛在扬州办事时收的家奴,李卫家里有的是钱,靠捐官进入官场。
因成绩显著,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任李卫为浙江巡抚,而不是《雍正王朝》里的江苏巡抚。
两年后,李卫任浙江总督。
李卫成为封疆大吏,最高兴的无疑是李卫的亲戚们,认为家里有了大靠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李卫在浙江当总督,管不了江苏,但李卫有两个堂弟李信枝,以及李怀谨依然横行乡里。
他们到处说我堂兄在浙江当总督,皇上的心腹,你们谁活腻了尽管去告!谁敢去惹李卫?那些被李氏兄弟欺负的人,只好自认倒霉。
李卫在浙江当总督,听说两个堂弟在家乡胡闹,非常生气。
说他们这么闹,往小了说是给我李卫抹黑,往大了说是给朝廷、给皇上抹黑。
李卫派人千里奔赴铜山,把两个惹事的堂弟押到杭州。
李卫把两个堂弟劈头盖脸臭骂一顿,然后下令把他们关了起来,说什么时候意识到错误,什么时候出来。
这一关,就是一年多。
李卫没想到按下葫芦浮起瓢,两个堂弟抓起来,又有一个堂弟惹事了,而且麻烦更大。
堂弟李绾和别人争夺田地,李绾不占理,他却说:家里出了个浙江总督,我就占理!说完,就指使弟弟把对方打成重伤。
康熙末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影响到了朝廷的统治。
雍正帝尤其重视对土地的管理,比如摊丁入亩。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堂弟仗自己的势,抢地伤人,影响极坏。
按李卫的脾气,完全可以严惩李绾。
问题在于,李绾的父亲,也就是自己的堂叔年纪大了,抓了李绾,堂叔万一出事怎么办。
可如果不管李绾,李卫觉得上对不起皇帝,下对不起百姓,还连累自己背黑锅。
怎么办?对雍正帝这样的皇帝,耍心眼会适得其反,不如实话实话。
李卫上了折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雍正帝。
他这么做,倒不是把球踢给雍正帝,而是告诉雍正一件事:必须以国法严惩李绾,否则国将不国。
但是堂叔必须有人来照顾,李卫说可以让自己的堂弟,也就是李绾的亲弟弟李绮回乡照顾其父。
此人和羹尧被雍正器重,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
![此人和羹尧被雍正器重,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https://img.taocdn.com/s3/m/ca31046ffe4733687e21aa4a.png)
此人和羹尧被雍正器重,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相信大家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李卫当官》,而对于李卫,肯定有不少人都好奇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这个人,其实确实是有的,而且还是在用雍正皇帝身边极受欢迎的一位。
《李卫当官》李卫李卫,清代名臣,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为官清廉,极受雍正皇帝赏识,在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他就是雍正手底下的一员了。
都知道雍正这人对臣子及其苛刻,但是他对于李卫却一直都是宠爱有加。
而当时,李卫和年羹尧都是同一时期在雍正手底下工作的一员,只是两人最终结局完全不同。
年羹尧雍正当上皇帝之后,李卫当上了封疆大吏,而年羹尧去了西北,镇压西北叛乱。
原本两个人都是深受皇帝信赖的,而且两个人的关系也是相当不错,还经常一起替雍正办事,不过两个人的性格却是有很大的差异。
李卫是一个文人,做事情很活络、很机灵。
而年羹尧是一个武将,他当上一方大员之后就变得骄傲了起来,纵容手下作奸犯科。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他们最终的结局天差地别。
《李卫当官》剧照在总结李卫的工作成绩的时候,雍正对他大加赞美,说他不只是自己的功臣,还是自己的恩人。
而年羹尧却因为自傲自大受到皇帝的忌惮,最终遭到大臣们的弹劾,被皇帝赐死在监狱里面。
李卫似乎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年羹尧临死时,李卫还曾到监狱中看望他。
李卫晚年的时候,他坐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雍正也是一直信任这一位得力干将,雍正死后,乾隆也是很尊重这位老臣,甚至在李卫死后,乾隆还派内侍陪着李卫的灵柩回故乡,命令沿途的百姓都去祭奠他。
李卫李卫这个人,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管是在什么职位,他都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但是一开始的李卫,并不是那么的完美,期间雍正曾在李卫身上花过很多心思,因为李卫的出身十分的简单,他和朝廷的任何党派都没有瓜葛。
在李卫大力整顿云南的盐政,擒拿了浙江影响最大的盐枭时,虽然雍正对他很是赞赏,但他更担心李卫的行为会引起别人的不满,雍正曾多次告诫李卫,待人处事要谦和有礼,不要有盛气凌人的感觉。
历史趣谈:李卫 出生豪族 并非是雍正藩邸的奴才
![历史趣谈:李卫 出生豪族 并非是雍正藩邸的奴才](https://img.taocdn.com/s3/m/37e8611f16fc700abb68fcf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卫出生豪族并非是雍正藩邸的奴才
导语:李卫这个名字,近年来为大家所熟知,影视剧中的他不拘一格,以幽默另类的形象深得人心,然而历史上真正的李卫却颇有不同。
李卫是雍正的宠臣
李卫这个名字,近年来为大家所熟知,影视剧中的他不拘一格,以幽默另类的形象深得人心,然而历史上真正的李卫却颇有不同。
李卫是雍正的宠臣不假,但却不是雍正藩邸的家奴,也不是一开始就深受雍正信任的。
李卫字又玠,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他的先祖在明初以军功起家,世袭锦衣卫职,后来由浙江迁至江苏铜山定居。
李卫是雍正朝最受宠信的大臣,与田文镜相同,都不是科举出身,但是田文镜为汉军,李卫则是出身汉人豪族。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出资捐纳兵部员外郎,两年后调入户部郎中,康熙六十一年任命为直隶驿盐道。
雍正即位以后,李卫改任云南驿盐道。
此后李卫眷遇与日俱增,屡受褒奖,从雍正二年到五年,李卫从布政司一直做到了浙江总督。
雍正皇帝在朱批中盛赞李卫:
李卫秉公持正,实心奉职,与田文镜同一轨辙,为朕所倚信之督臣,百凡领其教益而行。
很多人认为李卫的获宠是因为他和雍正藩邸旧知的关系,其实并非如此。
和田文镜一样,李卫也不是雍邸旧人,故宫档案中有李卫的密折为证:
其一:其初次召见,问臣出身家世,乃户部事务甚多,不敢琐读。
其二:朕向在藩邸,亦未交接一人,是以践祚后三年内所用大小臣工,皆从舆论中搜罗鉴拔者居多。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清朝目不识丁的重臣李卫身上有何特质让雍正欣赏
![历史趣谈:清朝目不识丁的重臣李卫身上有何特质让雍正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50e9e2ba32d7375a417804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目不识丁的重臣李卫身上有何特质让雍正欣
赏
导语:历史上的李卫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一个重臣,在雍正在位期间,他凭借着自己圆滑的头脑,很得雍正帝的喜爱。
历史上的李卫最初只是买了个小官,在
历史上的李卫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一个重臣,在雍正在位期间,他凭借着自己圆滑的头脑,很得雍正帝的喜爱。
历史上的李卫最初只是买了个小官,在自己的家乡任职。
后来,雍正去江浙地区查巡水灾,正好遇到了李卫,雍正在与李卫接触的时候发现李卫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物,就想要得到这个人。
在康熙年间,雍正与八阿哥还有十四阿哥争夺皇位,身边急需要一些贴身的人员,因此在雍正看到到李卫的聪明之后,就将李卫带到了北京,李卫成为了雍正帐下的一员。
最初的时候,李卫只是在雍正府中为雍正出谋划策,当时势力最大的是八阿哥,雍正无法为李卫安排合适的官职。
历史上的李卫最显赫的时候是在雍正登基以后。
雍正继位后,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八阿哥与十四阿哥的势力还在朝廷中存在,并且他们处处给雍正出难题,使得雍正在朝廷上行使一系列措施很难。
这个时候,李卫已经被雍正任命了职务,李卫开始帮助雍正打击八阿哥的势力。
李卫是以聪明而出名的,李卫这个人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李卫却喜欢学习,总是向一些有能力的人请教问题。
李卫在处理问题上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能力的。
李卫特别善于缉捕盗贼,在浙江任职的时候,当时浙江境内有很多盗贼,李卫率领兵丁严加管理,斩首了当时
生活常识分享。
清代总督李卫与西湖
![清代总督李卫与西湖](https://img.taocdn.com/s3/m/411f8d0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7c.png)
清代总督李卫与西湖清代浙江总督李卫(1686-1738年)并非科举出身,却能官至总督,深得雍正信任,没有出色的政绩是很难成就的。
李卫主政浙江时做了不少益事,西湖上许多景点至今仍能找到痕迹。
李卫,字又玠,江苏桐山人(今徐州),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出身于宦门世家。
康熙五十六年,捐了个监生,入赀为员外郎。
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被雍亲王胤祯相中。
当时官场乌烟瘴气,户部有位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须加收平余十两。
李卫屡谏无效,便在户部走廊放一个柜,上书“某王赢钱”四字。
令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收回扣。
李卫这种直勇任事,给尚处备位的雍正印象至深。
未久,雍正继位,任命李卫为云南盐驿道。
清廷财赋收入分四大块,一是钱粮,二是盐课,三是关税,四是杂赋。
“裕国丰财,莫如盐法”,可是私盐泛滥,影响国课。
因而,皇帝经常发布“裕课必缉私”谕旨。
不过,盐法痼疾由来已久,缉私举步艰难。
李卫接任云南盐务初时,盐政弊端重重,缉私列诸省之首。
时有:“天下盐政之弊,未有胜于云南者也,一是官卖之弊;二是私盐之黑。
”李卫主操云南盐务,加强巡缉,打击盗卖,改革税赋,卓有成效。
次年,就被擢升布政使掌管盐务。
雍正三年至八年(1725-1730年)李卫调任浙江巡抚,后升任总督。
在浙期间,李公治海塘,筑湖堤,惩贪官,清积欠,多行善,济危困,赈灾难,劝农商,使浙江经济为之改观。
海宁自翁加埠至尖头山近百里海塘,在险要塘段筑石塘、柴塘近2300丈,缓和了危急形势,并修建了鱼鳞石塘。
随后,又设塘兵、把总等员弁分驻沿塘修护海塘。
在海塘上,李卫“招民垦田,设灶煎盐,官为收卖;渔舟入海,给牌察验;鱼盐徵税,充诸项公用”。
到任时,西湖淤塞严重,李卫下令疏浚西湖,并用湖泥筑了一条湖堤。
清《湖山便览》载:“雍正九年督李公卫因港中沙滩成平陆以通里六桥接。
广三丈自此西行通洪春桥边,百七十丈,则犹李公故迹也”,后人称“李公堤”。
雍正初年,清廷推行“摊丁入亩”,也就是改变官府按人头收缴税款方式,采取每户拥有土地亩数来计算税收。
历史趣谈:李卫当官:最没文化的李卫为何成为一代名臣?
![历史趣谈:李卫当官:最没文化的李卫为何成为一代名臣?](https://img.taocdn.com/s3/m/6c56bb7fcaaedd3383c4d3e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卫当官:最没文化的李卫为何成为一代名臣?导语:人生犹如一台戏,戏台上贪官清官纷纷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有一番气象。
一般提及名臣,总是想起这个人一定是饱学之士,要么是学富五人生犹如一台戏,戏台上贪官清官纷纷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有一番气象。
一般提及名臣,总是想起这个人一定是饱学之士,要么是学富五车,要么是运筹帷幄,反正不管怎么说胸中的才气是第一位的。
其实这也未必,好的大臣只有要用心做事,没有花花肠子,肯动脑,照样能做一代名臣,清朝的李卫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李卫没有学历,按现在的话说最多也只是个初中生,学历很低,本来没资格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可是阴差阳错,皇帝偏偏喜爱这样的人。
事情要从源头谈起。
李卫是江苏徐州人,小时候家里就很富有。
富裕人家的孩子自然要娇惯,小时候的李卫就喜欢练武,看见书本就犯晕。
不想祸事来了,老爹死去了,从此李卫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无人管束。
这样也好,有侠义心肠的李卫经常和朋友在一起练练拳脚,有时也在酒楼茶肆听艺人说评书,谈起忠臣良将往往肃然起敬。
不过当时清廷正值太平盛世,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想振兴自己的门楣谈何容易。
机会总是有的,不久,李卫花钱捐了个监生,后来又花钱做了户部员外郎,从此李卫渐渐步入了仕途。
户部员外郎本是从七品的官员,李卫的上司是一个亲王,每当户部有进出银两的时候,这位亲王就会克扣一部分银两中饱私囊。
李卫看不下去,就劝说这位亲王收敛一下,可亲王仍然我行我素。
李卫是个急脾气,又没有多少文化,但他深知自己没有太大的根,无法跟这位亲王硬来。
就在户部的门口写上“某王盈钱”的字样,来来往往的官员都知道李卫的意思,大家笑笑走了,亲生活常识分享。
雍正想提拔李卫,吏部说没位子,雍正霸气举动
![雍正想提拔李卫,吏部说没位子,雍正霸气举动](https://img.taocdn.com/s3/m/0f7c20461711cc7931b716ac.png)
雍正想提拔李卫,吏部说没位子,雍正霸气举动本文导读:但是历史上的李卫和影视剧中的李卫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李卫是出身在江苏一户富裕人家,康熙五十六年,30岁的李卫捐资,也就是花钱买了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的官职,两年后,李卫担任了正五品的户部郎中。
后来雍正帝即位,根据《清史稿·列传八十一》的记载:世宗即位,授直隶驿传道,未赴,改云南盐驿道。
雍正二年,就迁布政使,命仍管盐务。
三年,濯浙江巡抚。
四年,命兼理两浙盐政。
李卫这些历任的官职中,直隶驿传道是正三品,云南盐驿道是从三品,布政使是从二品,巡抚是正二品,巡抚又兼任两浙盐政的地位更高,可以发现,李卫这升官的速度实在是惊人,就算李卫有钱,可是他并没有什么背景,就能达到这个速度,不到八年间就从一个闲散的员外郎坐到了二品大员的位置,不得不令人佩服。
要知道很多读书人以及官宦子弟,一辈子也只是混个闲散官职当当而已。
我们还可以发现,李卫担任的这些官职多是跟盐务有关,古代的盐务对于国家财政收入来说是重中之重,雍正放心将两浙的盐务交给李卫直接管理,这得是多大的信任。
按照一般来说,当一个臣子能力太强的时候,皇帝势必要怀疑臣子会不会自恃功劳,目中无人,对其进行打压,但是李卫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都没有那么绝对。
当李卫做到浙江巡抚兼任两浙盐政的时候,雍正不仅没有趁着李卫做好本职工作的间隙将其搁置,而是迅速将其提到了一品大员的位置。
清朝,外派文官的最高官职就是总督了,但是当时其实全国并没有总督位置的空缺,但是雍正可是皇帝,他想给李卫一个大官根本不难。
雍正五年的时候,雍正将闽浙总督分为浙江总督和福建总督,李卫就担任浙江总督兼巡抚,管理整个省的军政。
民政、河道、粮饷等事务。
虽然雍正作为一个皇帝,他提拔李卫更多是出于公心,不过能有魄力将总督职位一分为二,还是很霸气的举动。
中国历史故事-历史上真有李卫这个人吗?他是怎样的人?有几个老婆?
![中国历史故事-历史上真有李卫这个人吗?他是怎样的人?有几个老婆?](https://img.taocdn.com/s3/m/2a6beb0a0b1c59eef8c7b4aa.png)
中国历史故事-历史上真有李卫这个人吗?他是怎样的人?有几个老婆?2000年,一部由著名演员徐峥主演的电视剧《李卫当官》在大陆热播,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康熙年间,江南大水。
李卫家中遭灾,他的母亲在与灾民哄抢粮食的时候,被官府捉拿。
在即将行刑之时,李卫将钦差宝剑拿走,假扮钦差救出母亲,顺便破了贪污大案的故事。
这部电视剧刚开始播放,就创造了高收视率,后来还拍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托这部电视剧的福,许多人都认识到了李卫这么一位,为民请命,机智超群的清朝官员。
人们在被电视剧吸引的同时,都不经会想历史上是否真存在着李卫这么一个官员,历史上的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历史上还真就有李卫这么一个官员,而《李卫当官》便是以真实的李卫为原型而创造的,虽然其中许多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设置有所不同,但是却都是为官清廉,为国为民的好官。
李卫生于公元1687年,去世于公元1738年,字又玠,江南铜山人。
清朝康熙五十六年的时候,通过捐资得员外郎之职。
后来在雍正年间,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
后来因为管理地方盐政工作颇有成效,所以升官迅速,没有多久就任浙江巡抚之职,兼管两浙盐政。
在浙江任职期间,李卫重点打击了私盐泛滥的情况,清缴了私盐势力,保证了官盐的销路。
并且还缉拿了不少的盐枭和反清贼首,功绩很大。
而他在浙江地区修筑海堤,保证人民生活安全的工作,又得到了当地许多老百姓的爱戴。
李卫后升任直隶总督一职,乾隆三年在总督任上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清史稿》评价李卫:“世宗以综核名实督天下,肃吏治,严盗课,实仓库,清逋赋,行勘丈,垦荒土,提耗羡,此其大端也。
卫受上眷最厚,以敏集事。
然当时谓卫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
”李卫虽然是在康熙朝进入仕途,但他发挥才能,建功立业却是在雍正和乾隆两朝,重点是雍正朝。
雍正和乾隆这对父子,对于李卫本人的评价都不低。
雍正帝:“嘉许之怀,笔莫能罄。
……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
”乾隆帝:“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清朝最幸运官员 从五品升到一品 娶四个老婆
![清朝最幸运官员 从五品升到一品 娶四个老婆](https://img.taocdn.com/s3/m/dbfafe473b3567ec102d8ace.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最幸运官员从五品升到一品娶四个老婆
导语:有个电视剧相比大家都看过的,叫做《李卫当官》,徐峥演的李卫深厚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李卫这个人呢?实际上是有的,不过他不想...
有个电视剧相比大家都看过的,叫做《李卫当官》,徐峥演的李卫深厚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李卫这个人呢?实际上是有的,不过他不想电视剧里的一样,是个小混混,真实的李卫出生在富贵家庭,但不爱读书,所以识字不多,也不想电视剧中那样一个字不识。
一开始李卫自己花钱买了个官来当,结果康熙微服私访恰好来到江苏徐州丰县,见到李卫后觉得此人头脑灵活,可以重用,便想提拔他,后来把他带到北京,后来不知怎么的,李卫就跟了胤礽,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康熙死后雍正继位,李卫得到皇帝的重用,任命他为直隶驿传道,在工作中李卫果然做出了不少政绩,雍正二年他被提升为任布政使,负责整个地区的财政税赋,雍正之所以把这个职位给他,是因为他不贪污。
雍正四年,当时两浙地区很多私盐贩卖,扰乱的国家的经济市场,后来在李卫的大治整顿下,严防两淮私盐从镇江府入侵浙盐行销区,以此保障浙盐的销路,李卫有取得了政绩,从五品的员外升职到朝廷一品要员。
李卫除了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之外,在情场也是赢家,据说他娶了四个老婆,个个貌美如花,这个跟电视剧中的不一样,在《李卫当官》电视剧中,李卫的老婆叫岳思盈,本是个大家闺秀,因为父亲被杀去告御状,后来在李卫的帮助下救出了母亲和弟弟,最终为了报答李卫的恩情,便以身相许了。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名臣李卫的生平简介
![清朝名臣李卫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0e4790a65ce05087732135f.png)
清朝名臣李卫的生平简介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清代名臣。
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名臣李卫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卫(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江南铜山人(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雍正时期,与鄂尔泰,田文镜并称为“三大模范”。
李卫康熙年间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浙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乾隆三年病逝,谥敏达。
李卫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苏丰县一家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识字不多,好习武,武艺精湛,善于治盗。
史载“凡盗之巢薮、火伴,访制如绘。
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并往调教,即时擒获。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
《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
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
”据《小仓山房文集》载,李卫在户部供职期间干了一件让当时还是亲王的胤禛刮目相看的事: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力叫攵平余十两。
李卫屡次谏阻都不听,于是在走廊上置一柜,写着“某王赢钱”,使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
雍正十分看重李卫“勇敢任事”的优点,一继位就任命李卫为云南道盐驿道,次年擢升为布政使掌管朝廷重要税源的盐务雍正三年1725年又被擢升为浙江巡抚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李卫“寻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翌年,朝廷又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
”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雍正十年又内召署理刑部尚书,寻授直隶总督。
李卫在浙江期间,雍正全面推行“摊丁入亩”。
在到浙江之前,浙江巡抚曾试图推行,因地主土豪的阻挠而作罢。
其上任后,明确表示了坚定的改革决心。
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在任上制止了一些富户刻意制造的骚乱,自此“摊丁入亩”得以实施。
雍正枥力称赞李卫,甚至在奏折上批道“此筹是,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名臣李卫的生平简介
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清代名臣。
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名臣李卫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李卫(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江南铜山人(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雍正时期,与鄂尔泰,田文镜并称为“三大模范”。
李卫康熙年间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浙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乾隆三年病逝,谥敏达。
李卫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苏丰县一家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识字不多,好习武,武艺精湛,善于治盗。
史载“凡盗之巢薮、火伴,访制如绘。
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并往调教,即时擒获。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
《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
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
”据《小仓山房文集》载,李卫在户部供职期间干了一件让当时还是亲王的胤禛刮目相看的事: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
李卫屡次谏阻都不听,于是在走廊上置一柜,写着“某王赢钱”,使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
雍正十分看重李卫“勇敢任事”的优点,一继位就任命李卫为云南道盐驿道,次年擢升为布政使掌管
朝廷重要税源的盐务。
雍正三年1725年又被擢升为浙江巡抚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李卫“寻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翌年,朝廷又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
”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雍正十年又内召署理刑部尚书,寻授直隶总督。
李卫在浙江期间,雍正全面推行“摊丁入亩”。
在到浙江之前,浙江巡抚曾试图推行,因地主土豪的阻挠而作罢。
其上任后,明确表示了坚定的改革决心。
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在任上制止了一些富户刻意制造的骚乱,自此“摊丁入亩”得以实施。
雍正枥力称赞李卫,甚至在奏折上批道“此筹是,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
此时,天下督抚与朕心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
”雍正七年(1729年)正月到九月,其侦破了一起以江宁人张云如以符咒迷惑百姓的反清复明集团,张云如与其党甘凤池、陆同庵、蔡思济、范龙友等人被逮捕。
乾隆三年(1738年)八月,在随皇帝拜谒泰陵时,突发肝病,十月,乾隆帝允准其解任调养。
然而未及还乡,即吐血身亡,年五十二岁。
乾隆帝深为悼念,遂谕曰“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谥号“敏达”。
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很多人想知道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是什么?其实李卫和年羹尧都是雍正皇帝手下的大臣。
在雍正还是亲王时,李
卫和年羹尧都是雍正的家奴,但是这个家奴并不是家丁的意思。
在清朝,很多王爷在王府里收拢了一些有能力的人替自己办事情,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这些人在当时被称为家奴。
李卫和年羹尧在当雍正家奴的时候,替雍正办了很多事情。
雍正去江南查巡水灾的时候,向当地的盐商募集资金,但当地的盐商都站在八阿哥一边,同雍正作对。
雍正没有钱,就没法安置灾民。
这个时候,雍正想到了李卫和年羹尧,让他二人秘密截获了盐商同八阿哥的信件,拿着信件迫使盐商们捐资。
雍正当上皇帝以后,李卫当上了封疆大吏,年羹尧去了西北,镇压西北叛乱。
在那时候,二人深得雍正的信任。
据史书记载,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他们两个都是雍正的手下,经常在一块替雍正办一些事情。
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虽然是朋友,但是两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异,李卫是个文人,很机灵,做事情活络。
而年羹尧是个武将,当上一方大员后开始骄傲起来,纵容手下作奸犯科。
李卫和年羹尧最终的结局也反映出了二人性格的不同。
李卫度过了安定的晚年,一直受到皇帝的信任。
而年羹尧却因为自傲自大受到皇帝的忌惮,最后遭到众臣的弹劾,被皇帝赐死在狱中。
年羹尧在临死的时候,李卫曾去监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