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连网方式为面向连接的。报文交换通过接收,必要时存储并继续传送消息来对其进行路由选择的一种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的,它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

信元交换在异步转移模式中使用的一种固定长度的分组交换技术。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2.计算机网络是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协议的控制之下,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为目的的系统。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交换功能: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混合交换网

作用范围:广域网(WAN)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无线)个人区域 PAN

使用范围:公用网专用网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2.带宽原义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1).模拟信号带宽--表示允许信号占用的频率范围。单位:HZ、KHZ、MHZ

如:话音的带宽为3.1 KHZ(300 HZ ~3.4 KHZ )

(2).数字信号带宽--表示数字信道发送数字信号的速率,即比特率或数据率或传输速率,也称为吞吐量。单位:比特/秒,bit/s,bps

●更常用的带宽单位是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

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

●请注意:在计算机上表示数据大小和容量时,K = 210 = 1024, M = 220, G = 230,

T = 240。

(2)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发送时延=数据长度(b)/发送速率(b/s)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传播的速率(m/s)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3)利用率。网络当前时延=网络空闲时延/1-利用率。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5、协议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叫做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组成6、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7、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的组成(按顺序)

osi7 应用层6 表示层5 会话层4 传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

tcp/ip 4 应用层 3 运输层 2 网际层 1 网络接口层

OSI RM虽然是国际标准,但是却由于开发周期长,市场较小而失败,并没有具体的商用产品出现。相反TCP/IP虽然不是国际标准,却由于其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而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目前应用广泛的Internet使用的就是TCP/IP,它是有一组协议所构成的四层模型结构。

8、物理层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1)机械特性(2)电气特性,③功能特性④过程特性

9、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的具体内容参数及含义,并能利用香农公式进行计算。

乃奎斯特准则: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成为不可能。1.香农公式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Wlog2(1+S/N) W:信道的带宽S:信道内部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信道内部高斯噪声的功率S/N:信道的信噪比

10、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

1.双绞线

2.同轴电缆

3.光缆(光纤)

11、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原理

频分复用:所有用户在同样时间内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时分复用: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段带宽。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实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

5.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1.xDSL 技术

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3 FTTx 技术

12、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如何解决

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

透明传输: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的前面插入转义字符ESC,而在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这种方法成为字节填充。

差错检测:使用循环冗余检验CRC,在要发送的数据后加n位冗余码。

13、循环冗余检验码的计算

用二进制的模二运算进行2的n次方乘以M的运算,这相当于在M后面加n个0,得到的(k+n)位的术处以首发双方事先商定的长度为(n+1)位的除数P,余数R就是冗余码

14、局域网工作层次及特点

数据链路层,特点: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切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优点: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以很方便的访问全网。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的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的调整和改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

15、网卡的作用及工作层次

将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进行连接。网卡的重要功能:进行串行/并行转换。数据缓存。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安装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以太网协议。物理层

16、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及含义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在以太网中,所有的节点共享传输介质。如何保证传输介质有序、高效地为许多节点提供传输服务,就是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要解决的问题。

17、拓展以太网的方法及特点

①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不同集线器可通信,扩大了覆盖的地理范围。

②在数据链路层实用网桥扩展以太网。过滤通信量,增大吞吐量;扩大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