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课程变革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即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第一节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

一、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

影响较大的价值取向有三种:①以经济发展为本;②以社会发展为本;③以人的发展为本。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发展基本趋势之一。

二、倡导全人教育

倡导全人教育,即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的教育。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的近代教育基本特征是非人性化、划一化、规格化,其学校是一种“工厂型学校”。新课程要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必然要求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第二节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本次课程改革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校文化等方面来阐述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

一、反思“课程是学科”的传统观念,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走向。新课程改革奉行的课程观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这意味着:(一)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时,“课程”的意义、“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生成。这个过程开始于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框架的设定,止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

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视课程为经验,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主宰和限制,真正找回了失落的主体意识。把课程作为经验来处理,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二、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涵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完整性植根于生活的完整性。

“整体的人”的形成不是各学科知识简单相加的结果,也不是条分缕析的理性思维的还原。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

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亦具有目的性价值。这对学生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个体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个体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19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学校课程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学术科目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容置疑的主体与核心。学术科目基于“科技至上”的原则,秉承功利主义的态度,把自然、社会、他人都当作可以利用理性原则加以操纵和控制的对象,从而把儿童完整的生活要素(个体、自然与社会)加以割裂和肢解。

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人格统整的人。

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例如,作为新课程亮点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就是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进行的。当自然、社会与自我彼此交融,归属于学生整体的课程生活时,课程的意义得以澄明:“学校课程的宗旨不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学术科目的专家……学校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我们关切自己与他人,帮助我们在公共领域成为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私人领域成为对他人负责的个体,运用智力、敏感与勇气思考与行动。”

三、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所谓科学世界,是指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构成的世界。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又是内在的、历史的统一。然而,回溯历史,审视现实,却发现科学世界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起着主宰作用,并日益被强化,这导致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割裂,导致了学校教育知识的非人性化现象。“人”的发展需求呼唤着课程改革踏上回归生活世界的旅途,统整学生的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一)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如何恰当处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之一。“惟科学主义”成为支配20世纪课程改革的主导价值观,受科学世界支配的课程体系也就成为“惟科学主义”的传播者,这种课程越来越脱离生活世界,进而导致教育中生活意义的失落。

(二)凸现课程的综合化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体现为: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恢复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

其次,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

再次,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通过上述种种努力,期望学生所建构的不再是分科的、割裂的学科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统整的知识与学问。新课程实现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整,保证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