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a65cc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9.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整理《劝学》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本中的重点文言文,下面是学习啦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盼望对你有关心。
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行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眠。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酰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小说通用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小说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3164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b.png)
《动物游戏之谜》的解读
总结词
介绍动物行为的科普文章
详细描述
《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介绍动物行 为的科普文章,通过对动物游戏的深 入研究,揭示了动物行为背后的奥秘 和自然规律。文章语言生动有趣,适 合中学生阅读。
01
小说主题与意义探 讨
小说主题概述
01
02
03
小说主题
通过对小说情节、人物形 象和语言的分析,探讨小 说所表达的主题。
01
小说阅读技巧
人物分析
总结词
理解人物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心理 变化
详细描述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内心独白等 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 机节发展的影响。
情节梳理
总结词
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和逻辑 关系
详细描述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情节,把 握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理 解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 系,探究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
能力。
读书指导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献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方法。在小说教学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小说相关的书籍或文献,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的背景、作者
生平、文学流派等。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水浒传》片段:《林教 头风雪山神庙》
《呐喊》片段:《药》、 《故乡》
《边城》片段:《边城》
必修三小说篇目概述
《红楼梦》
《呐喊》
《水浒传》
《边城》
《欧也妮·葛朗台 》
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 ,以贾、史、王、薛四 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通过描绘众多人物的生 活和命运,展现了封建 社会的腐朽和衰败。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e5b7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8.png)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重点字词的学习是我们阅读的基础知识点,那么关于高中语文字词及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仅供参考。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aa120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6.png)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1. 蜀道难李白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翻译:啊!何其高竣,何其峭险!蜀道难走比登上青天还要难,古蜀国先王的事迹久远渺茫。
岁月漫漫过去四万八千年,蜀道还未能与秦地相通人烟。
西边太白山上只有一条鸟道,才能从秦地横越过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压死迎亲的五壮士,才能修成栈道与陡峭山路相接,上有高峰神仙也要绕路而行,下有河川冲波倒流漩涡转动。
翱翔高飞的黄鹤尚不能越渡,攀援敏捷的猿猱更一筹莫展。
青泥河的小路曲折又蜿蜒,走一百步就要绕路而行,伸手可触星辰快快屏住呼吸,用手抚住胸口坐在地上叹息。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tuān)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
其险也如(若)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翻译:请问你这次西方游历何时归?山路险道峭岩实在难以攀登。
只听见古树枝头飞鸟在哀号,雄雌相随林间飞绕徘徊不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924f5771fe910ef02df8d5.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林黛玉进贾府》【学考目标】掌握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特别是古今异义词把握文章基本内容【自主复习】文学常识曹雪芹,名,字,号,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又名《》,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以四大家族的故事为背景,以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这篇文章选自《红楼梦》第回,原回目是。
给加点字注音人烟阜盛敕造台矶攒珠髻绾着豆绿宫绦翠幄厢庑游廊珠玑安箸抱厦厅懵懂轩峻壮丽忖度赤金盘螭两靥杜撰盥沐惫懒錾银黼黻解释下列词语阜盛一射之地敕造不经之谈黼黻惫懒乖张内帏纨绔与膏粱布让万几宸翰可怜辜负好韶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熟悉文章内容本文以为线索,围绕的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为我们初步展示了贾府的并对进行了初步描述,构思巧妙。
【达标检测】1.下面加点字音、形有误的一项是()A.敕(chì)造放诞(dàn)忖(cǔn)度盘螭(chī)B.惫(bèi)懒便(biàn)宜錾(zàn)银两靥(yè)C.丝绦(tāo)(juàn)烟幺(yāo)儿轩(xuān)昂D.宸(chén)翰黼黻(fú)内纬(wěi)膏梁(liáng)2.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与现代汉语同义的是()A. 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45e5ed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7.png)
饿殍( piǎo )
文章结构 1段 提出问题
2、3、4段 分析问题
5、6、7段 解决问题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焉耳矣:都是句末助 词,重叠使用,加重
梁惠王说:
之:取独。
于:介词,对于
语气。
“我对于国家,
①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
很尽心呀。河
河内:今黄河以北的地方。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
大丈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走进经典《孟子》
《孟子》是记录孟子仁政、民贵君 轻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是模仿《论语》而著的,主要记录孟子 的言行。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 著作,共7篇。与《论语》相比,初具议 论文的特征。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 体,描画也更细致。
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
“孝”,敬爱兄长为“悌”。义:道理。 颁:通“斑“,头发花白。戴:顶着东西。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
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如
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却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
衣,食:动词,吃穿。 黎民:百姓。 然而:这样却。 王:动词,为王。使 王,这是不曾有过的事。
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分。
思考
孟子是如何回答梁惠王 的疑问的? 你认为效果如何?
1.王好战,请以战喻
投其所好,便于启示
层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层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
推 动
提出别人熟悉的问题来激发思考。
3.王如知此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思考
孟子的论辩技能
1.用对方熟悉的“战”设喻,便于启示 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2.“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民 不加多”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梳理】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梳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c951b4d1f34693daef3e43.png)
必修三【知识梳理】语文《林黛玉进贾府》《祝福》《林黛玉进贾府》1、重点字词:阜盛fù:(人家)兴盛;阜,多。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纳罕hǎn:感到奇怪。
轩xuān峻:高大貌。
憨hān顽:天真顽皮;憨,朴实天真。
懵měnɡ懂:糊涂,不明事理。
纨袴wánkù:纨绔,富家子穿细绸裤,借指富家子。
潦倒:颓丧;这里指不约束检点行为。
嗔chēn视:怒时瞪眼看。
草莽:杂草;这里指没有才学。
颦pín:皱眉。
杜撰zhuàn:虚构、编造的。
忖度cǔnduó:推测。
劳什子:北方方言,东西、物件。
盥ɡuàn沐:洗浴。
翠幄Wò敕Chì造便biàn宜惫bèi懒放诞dàn 嫡dí亲狡黠xiá内帏wéi 两靥y è宫绦(tāo)錾银(zàn)驯(xùn)骡罥(juàn)烟2、古今异义:偏僻古偏激不端正今偏远交通不便之地 / 便宜古方便今价钱低态度古神态今对事情的看法 / 风流古风韵今有功绩又有文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风骚古姿容俏丽今妇女举止轻佻 / 可怜古可惜今值得怜悯,怜悯,不值得一提《西江月》二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似贬实褒)4、文学常识:曹雪芹,名霑(zhān ),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大约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或二十九年(1764),确切的生卒年尚待考证。
在“曹雪芹印”中有这样一首诗: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褴(lán)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目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53c733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6.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目录目录是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
那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具体目录你知道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目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修三目录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2 祝福 (鲁迅)3* 老人与海 (海明威)第二单元4 蜀道难 (李白)5 杜甫诗三首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登高 (杜甫)6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7*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马嵬(其二) (李商隐)第三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9 劝学 (《荀子》)10* 过秦论 (贾谊)11* 师说 (韩愈)第四单元12 动物游戏之迷 (周立明)13 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加来道雄)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名著导读红楼梦 (曹雪芹)高老头 (巴尔扎克)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相关知识积累带*是略读课文高中语文必修三必背篇目1.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óng)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2.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书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1c8eb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0.png)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书愤》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书愤》这首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对陆游的《书愤》进行深入解读,理解其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歌的意境和寓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陆游及其诗歌创作的背景,理解《书愤》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学会从字词、句子、篇章三个层面分析诗歌。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书愤》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诗歌意境的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书愤》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以及陆游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书愤》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陆游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诵读:让学生齐读《书愤》,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诗歌的背景、作者生平,详细解读诗歌内容,讲解生僻字词。
4. 例题讲解:分析《书愤》中的名句,讲解其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例题进行模仿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书愤》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书愤》2. 主要内容:时代背景:南宋,抗金战争作者生平:陆游,爱国诗人诗歌意境:抒发愤世嫉俗之情,表达爱国之志艺术特色:激昂、豪迈、抒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书愤》中的生僻字词。
分析《书愤》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选取《书愤》中的名句进行鉴赏。
2. 答案:生僻字词:详见教材注释。
主题思想:抒发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其爱国情怀。
名句鉴赏:例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陆游的其他诗歌,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必修三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910b32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5.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必修三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必修三课本的目录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内容概览:
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聚焦于古典文学,包括《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等经典作品。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涉及唐诗宋词,包括《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琵琶行并序》、《李商隐诗两首》等。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涵盖了古代散文,包括《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等经典篇章。
第四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关注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包括《动物游戏之迷》、《宇宙的边疆》以及《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等文章。
此外,这个单元还注重表达交流的训练,如“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等学习建议。
总的来说,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必修三的课本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古典文学到现代科普文章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课文课件可自由选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课文课件可自由选课](https://img.taocdn.com/s3/m/dfb5503fccbff121dd36832a.png)
课文讲解
第二课时
环境描写
知识链接
小说三要素
外貌(肖像、服饰、神态)、语言、动作、细节、 心理……
人物:
情节: 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课文讲解
• 环境描写的作用: •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时代特征、社会风貌。 •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 第四回—贾史王薛 社会背景
• 第五回—太虚梦游 隐喻结局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宁国府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 敷 贾 敬
(邢夫人)
贾珍-贾蓉 贾惜春 贾琏
(秦可卿)
贾 赦 贾 政
(王熙凤)
贾迎春 贾珠
巧姐
贾兰
(贾母) 荣国府
(李纨)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
(王夫人)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第一单元 · 第一课
1
林黛玉进贾府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通过分析黛玉行踪来整体了解贾府环境,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及 出场来把握写作技巧。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 方法。
作品简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红楼”即朱门 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
盥(guàn )
颦(pín) 两靥(yè) 金螭(chī) 丝绦(tāo)
懵懂(mě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原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4c7f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7.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原文《师说》是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一篇力作,高中学生在语文必修三课本中会学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基础练习1. 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年十七,好古文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2. 下列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3.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于余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ú,阿谀,奉承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巩固练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4.蜀道难》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4.蜀道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efde3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1.png)
2、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表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巨、表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二)、认识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自青年时,漫游全国。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大志。天宝初,因贺知章推举,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产生,被牵累,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故。
明确:关于本诗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自己的看法,答案不确定,教师可以点拨,但不要强加自己的观点于同学们。
(五)、作业设置 1、背诵诗歌。意在通过背诵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自行配乐朗诵,拍成小视频传到抖音上以供品评借鉴。
(六)、板书设计开篇:主旨句一见一叹 高 蜀道来历 难行 蜀道高峻二叹 险 景物凄清一一以“何时还”起 可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照应三叹 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戒 杀人惨景一一以“早还家”结结尾:主旨句三见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一定的特殊体验和看法,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还没有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的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诗歌这一含蓄细腻以情感见长的文体,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激发审美乐趣,增强鉴赏诗歌的能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红楼梦》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红楼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11fb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6.png)
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 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 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 们去。”(三十回)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 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 “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 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 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曹家几代人世袭江宁织造,成为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 后被抄家,从此一蹶不振。曹雪芹一生经历了家庭极盛而衰 的过程,饱尝人世艰辛世态炎凉,这给他创作《红楼梦》奠 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
从《红楼梦》的第一回来看,曹雪芹对这部小说似乎考虑过好几个书名,文 中提及的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乾 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以前,此 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 书名。
在小说的第一回,作者就以神话为象征,写女娲补天 时,炼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巨石,单剩一块未用, 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灵性已通, 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 叹,日夜悲号惭愧”。后有一僧一道将此石化为一块 小小的美玉,携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它就是贾 宝玉出生时口中所衔的“通灵宝玉”,也是“宝玉” 本人。
(宝玉)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 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听 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 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 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 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课文背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课文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a541262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6.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课文背诵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秋兴八首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马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过秦论节选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6《琵琶行并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6《琵琶行并序》](https://img.taocdn.com/s3/m/07ffd71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8.png)
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用 “冷灰残烛”,表明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阖座的人触动离 情。正是在这样的惨淡气氛中,十岁的冬郎触发了诗思,飞快 地挥写成送别的诗章。这就是本篇头两句对当年情景的追述。 别宴的情况交代简略,重点突出冬郎题诗,是为了主题的需 要。
记事已毕,下面转入评赞。怎样才能不陷于一般的套语 呢?诗人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冬郎父子比作凤凰,以“雏凤 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转化为具体的形 象。光这样还不够生动。诗人又联想到,传说中凤凰产在丹 山,它爱栖息的是梧桐树。经过想象的驰骋,便构成这样一幅 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 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 显得更为悦耳动听。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写照!看了这幅图 画,冬郎的峥嵘年少和俊拔诗才不都跃然纸上了吗?
7.了解背景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遭受权贵打 击贬官至江州任司马后次年的作品。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而愤 懑、感伤,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积心 底。一个萧瑟的秋夜,当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 其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天 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 泪,纵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千古绝唱《琵琶行》。
诗篇一问世,即广为传播,远扬塞外。唐宣宗曾在白居 易去世后作悼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直 至今天,虽历时千载,仍传诵不衰。其中有关琵琶弹奏技能的 描写,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境域,因而本篇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 形象描画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8.开阔视野 古诗词中常用表达技能 (1)乐景写哀情 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 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伤、凄楚的情绪。 如: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19c5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e.png)
• 第四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 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 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 你本是天上的绛珠仙子,终究要回到离恨天,人间的忧 伤再痛你也不会理会了。只是病神瑛的痛哭是否勾起你共 读西厢的记忆?从今往后忧伤孤独的紫鹃是否会让你想起 曾几何时的姐妹深情?潇湘馆的千竿幽竹更待何人赏玩?
•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 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 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 枉凝眉 • ——《红楼梦》主题曲
•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 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 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 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 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 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那一僧一道对 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玉和黛玉爱情的 幻灭就是一条注脚。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 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账 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 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
• 潇湘馆黄昏人静,你千愁万绪,堆上心来。想着自己双亲早逝, 与宝哥哥尚未放定。幽怨入梦被魇住,噩梦醒来惊动了窗外幽竹 上的露水。你第一次吐了红,多愁多病的身怎禁得起你长久的忧 虑!杯弓蛇影,你也太多疑了,就为了一个“潦倒不通世务,愚 顽怕读文章”的宝哥哥,你竟然绝食。就在你虚弱得连抬手的力 气都没有之时,宝哥哥的亲事却放定了。没有了你,她也不活的 外祖母促成了“金玉良缘”。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3老人与海ppt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3老人与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7517720740be1e650e9ae1.png)
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场面
海明威借助《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之口喊 出一个男子汉的宣言: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失败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失败者, 它只意味着你暂 时还没有成功;
失败并不表明你是一个弱者,它只意味着你有敢 于尝试的勇气;
失败并不能说明你的能力,它只意味着你还少了 一点运气;
杀死两条星 鲨,大鱼被 吃掉四分之 一
杀死犁头鲨 星鲨受重伤
,刀子被折 ,大鱼剩一
断
半
第五次
鲨鱼 一群
短棍 舵把
大鱼只剩下 残骸
老人先后几次与鲨鱼搏斗?结果如何?
用鱼叉杀死一条鲭鲨
失鱼叉,鱼被吃四十磅
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
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
刀子折断
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
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
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
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
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者、作品及创作背景。 •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 3、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 4、感知小说的思想内涵,归纳小说的主旨 • 5、了解小说的写作特色。
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长吻
大马林鱼
鲭鲨的齿吻
灰鲭鲨
白斑星鲨
星鲨
犁 头 鲨
•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 1、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 2、感知小说的思想内涵,归纳小说的主旨 • 3、了解小说的写作特色。
人物形象分析:描写方法
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
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da1a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6.png)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4)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文学作品的情感;(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本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古代诗歌;第二单元:现代诗歌;第三单元:散文;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戏剧;第六单元:文言文。
2.课文目录:第一单元:《雨霖铃·寒蝉凄切》、《长恨歌》、《登高》、《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二单元:《再别康桥》、《雨巷》、《致橡树》、《乡愁》;第三单元:《荷塘月色》、《我的叔叔于勒》、《故都的秋》、《我的叔叔于勒》;第四单元:《祝福》、《边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雷雨》;第五单元:《茶馆》(第一幕)、《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六单元:《劝学》、《师说》、《六国论》、《赤壁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4)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2)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3)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古代诗歌(1)导入: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4)写作训练:以诗歌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2.第二单元:现代诗歌(1)导入:介绍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4)写作训练:以现代诗歌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3.第三单元:散文(1)导入:介绍散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分类;(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散文内容,体会散文情感;(4)写作训练:以散文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4.第四单元:小说(1)导入:介绍小说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分类;(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小说内容,分析小说情节;(4)写作训练:以小说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5.第五单元:戏剧(1)导入:介绍戏剧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戏剧的分类;(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戏剧内容,分析戏剧情节;(4)写作训练:以戏剧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6.第六单元:文言文(1)导入: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文言文结构;(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生字词和重点词语学习: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凄切’这个词吗?它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解释:“‘凄切’形容的是一种悲伤而深切的感情,大家可以在哪些诗句中感受到这种情感呢?”(2)课文内容理解与中心思想概括:教师引导:“请大家阅读《长恨歌》的第一段,然后告诉我,这段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3)文学作品欣赏与文学常识: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苏轼是谁吗?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豪放洒脱,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表现出强烈的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登高》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3个句子:,,。
2.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4.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5.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
,。
6.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
,。
7.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
8.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
,。
,。
9.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10.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11.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12.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
13.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
,。
14.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15.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16.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其?。
,。
17.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18.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19.《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20.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
21.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2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3.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的感喟。
24、《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诗中有四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它们是:⑴,;⑵,;⑶,;⑷,。
25、《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
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26、《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
”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27、《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
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
但这都是概述性的描写。
28、《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表现了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
29、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0、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文中还运用环境描写来间接表明“我”内心异常苦闷的句子有“,。
,。
?。
,。
?。
”3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
32、《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侧面描写的句子是;第二次当“”结束弹奏后,诗人用“,”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作者又用“。
?”作侧面描写。
3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写那若断若续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锦瑟》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的诗句“,”,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5、《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
6、《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
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7、《锦》诗中“,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劝学》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荀子·劝学》中“,”,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的境界。
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10、《荀子?劝学》中“,”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1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1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1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1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1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1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1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1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