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剖析
试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试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试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形象。
这些形象在塑造中国女性形象的同时,也反映了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和女性的认知。
本文试图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的刻画方式及其背后的意义。
首先,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往往充满了神秘感和异域风情。
她们身穿传统的中国服饰,如旗袍、长裙等,给人以一种传统和古老文化的印象。
这种形象的刻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好莱坞电影市场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和需求。
观众对于中国这个古老东方文明的了解有限,因此电影制片方倾向于利用传统形象作为突破口,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其次,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往往有着强烈的性别特征。
她们被描绘成美丽、温柔、柔弱的角色,常常需要依靠男性拯救或保护。
这种形象的塑造反映了西方观众对中国女性的传统印象,即固守于家庭和情感的角色。
这一刻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中国女性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反映了西方观众对中国女性权利和地位的不完全了解。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影片《花木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部电影中的主角花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的女性,她冒险去战斗,拯救了家族和国家。
花木兰的形象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中国女性形象,传递出了女性自尊和自信的力量。
这种类型的电影被认为是在尝试将中国女性从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展现她们的多样化和积极向上的一面。
另外,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也在诠释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些作品通过刻画中国女性来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电影《卧虎藏龙》中,女主角展现了中国武术的精髓,而电影《大闹天宫》中的白雪公主则展示了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
这些作品通过中国女性形象为西方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而又独特的中国,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综上所述,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在塑造中国形象以及满足西方观众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媒体视域中的好莱坞华裔女影星形象——以黄柳霜为例
媒体视域中的好莱坞华裔女影星形象——以黄柳霜为例媒体视域中的好莱坞华裔女影星形象——以黄柳霜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制片厂和演员培养基地,好莱坞的影响力无可比拟。
然而,长期以来,在好莱坞的电影中,华裔女影星的形象一直备受争议,受到了媒体视域的制约。
本文以黄柳霜为例,探讨媒体如何塑造和捕捉好莱坞华裔女影星形象,以及如何反映和影响观众对于华裔女性的认识。
一、媒体塑造华裔女影星形象的困境媒体对于好莱坞华裔女影星形象的塑造存在困境。
首先,媒体往往将华裔女性刻画为传统的东方女性形象,如温柔、害羞、被动、柔弱等。
这种固有的刻板印象不仅局限了华裔女影星的角色选择,也对于她们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困扰。
其次,媒体也常常将华裔女性“花瓶化”,将她们作为装饰或配角出现,强调她们的外貌,将其物化为一种曲线和美感的代表,而忽视了她们的演技和内涵。
这种物化华裔女影星的现象也带来了观众对于她们真正价值的误解。
在这样的媒体视域下,华裔女影星黄柳霜一直在努力挑战刻板印象和突破自我,以展示自己的多面性和表演才华。
她在好莱坞的电影中塑造了许多截然不同的角色形象,例如《千年之恋》中的坚韧女律师,以及《断背山》中的独立女性。
黄柳霜不仅扮演着正面的形象,她也尝试挑战并演绎一些暗黑、复杂甚至颠覆性的角色。
通过不同性格和形象的塑造,黄柳霜试图打破传统观念和对于华裔女性的固有印象。
二、媒体反映和影响观众对华裔女性的认识媒体在呈现华裔女影星形象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反映和影响观众对于华裔女性的认识。
媒体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使得观众对于华裔女性有一种“如影随形”的认知,将好莱坞华裔女影星的形象与普通华裔女性混为一体。
这种认知往往扭曲了观众对于华裔女性多样性和个体差异的认识,使得观众对于华裔女性的刻板印象更加难以摆脱。
与此同时,媒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好莱坞电影对于观众的塑造和思维习惯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华裔女影星黄柳霜的形象被广泛传播和模仿。
她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好莱坞华裔女性演员圈的范围,也延伸到了普通观众和媒体从业者之间。
《2024年从电影《沙丘》看好莱坞类型化华人形象》范文
《从电影《沙丘》看好莱坞类型化华人形象》篇一一、引言电影《沙丘》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的同名科幻小说,于近年上映后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与讨论。
作为一部融合了科幻、冒险和动作元素的电影,其不仅仅呈现了复杂的故事情节和精良的制作,也涉及了对于不同文化背景角色的刻画。
在这部电影中,好莱坞对于华人形象的塑造成为了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电影《沙丘》中如何类型化地呈现华人形象,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与商业考量。
二、电影《沙丘》中的华人形象塑造在《沙丘》中,华人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他们的形象塑造却具有鲜明的类型化特征。
这些角色往往被刻画为身怀异能的战士、智者或者被边缘化的角色。
他们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技能,但往往被放置在特定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框架内。
1. 战士与智者形象在电影中,华人角色往往被赋予了超凡的战斗能力和智慧。
他们作为战斗的主力军,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技巧和意志力。
同时,他们也被描绘为掌握着先进知识和技能的智者,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支持。
2. 被边缘化的角色然而,在《沙丘》的设定中,华人角色也常常被边缘化。
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等级的底层,或是被剥夺了权利和自由的群体。
这种类型的角色通常是为了突出电影的矛盾冲突和剧情张力。
三、好莱坞类型化华人形象的文化与商业考量好莱坞在电影制作中对于角色的塑造往往涉及到文化与商业的考量。
在《沙丘》中,类型化地呈现华人形象,一方面可以满足西方观众对于异域文化的想象和好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电影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
1. 文化考量好莱坞通过类型化地呈现华人形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西方观众对于异域文化的想象和好奇。
这种呈现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
同时,这也反映了好莱坞对于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2. 商业考量在商业上,类型化地呈现华人形象也可以为电影带来更多的价值。
通过将华人角色塑造成英勇、智慧或异能的形象,可以增加角色的吸引力,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华人形象是指在美国电影中出现的中国人、华裔或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角色形象。
在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可以分为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两种。
这篇文章将会对这两种形象进行分析。
正面形象:在美国电影中,出现过许多正面的华人形象,这些形象总的来说比较积极向上,让人们对中国文化和华人社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首先,有一些角色凸显了华人社会的勤劳和努力拼搏精神。
例如著名的电影《千与千寻》,主角千寻和父母都勤劳节俭,她们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大家都很用心地经营着。
这种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华人社会中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勤劳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其次,一些电影人物展现了华人社会的智慧和才华,例如电影《慕尼黑》,戈登·伍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人所扮演的角色不仅精明能干,而且懂得应对危机,充满智慧。
他们的出现使得观众对华人社会的智慧和才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另一方面,在美国电影中也出现了大量负面的华人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被刻画成“怪异”、“危险”、“陌生”等。
首先,有一些角色被刻画成了狡诈和阴险。
例如电影《金钱风暴》,大部分华人人物都被刻画成了狡猾、奸诈、无情和具有毁灭性的力量,这种形象让人们对华人社会产生了偏见和误解。
其次,一些角色被刻画成了低俗、肮脏和恶劣。
例如电影《金钱帝国》,有一些华人人物在电影中形象猥琐、肮脏和野蛮,这种形象使得观众对华人的印象更加恶劣。
总结:在美国电影中,虽然出现了许多正面的华人形象,但也存在大量的负面形象。
这些负面形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误解和偏见,而且也挫伤了华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因此,我们需要在电影中塑造更加客观真实的华人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华人文化。
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呈现与反思分析
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呈现与反思分析【摘要】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呈现中国元素,如中国功夫、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物。
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呈现与反思分析,探讨了这种现象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中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文化的刻画,中国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方式,以及这些元素对观众的影响。
文章还考察了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看法,以及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借鉴与反击。
文章总结了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呈现与反思,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通过这些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存在意义,以及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中国元素、呈现、反思、分析、文化刻画、运用方式、观众影响、中国观众看法、借鉴、反击、结论、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好莱坞电影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电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深受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与关注。
在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崛起和中国观众在国际影视产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开始在电影中融入中国元素,试图吸引中国观众并占领中国市场。
本研究将从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元素的呈现入手,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刻画、运用方式以及对观众的影响进行分析,还将了解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看法,以及中国电影对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借鉴与反击。
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呈现与反思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元素的呈现方式以及对观众的影响,探讨这种呈现背后的文化意涵和价值取向。
通过调查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态度和看法,以及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借鉴与反击情况,进一步探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呈现对于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和影视产业发展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传媒文化研究和国际影视合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和分析,旨在揭示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呈现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反思和启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和影视产业的发展。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探究引言好莱坞电影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之一,其制作和传播的影片不仅在美国本土受到瞩目,同时也被海外观众广泛接受和喜爱。
然而,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形象屡屡受到争议和质疑。
本文旨在探究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如何被呈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期从更广泛的角度熟识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形象的塑造。
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的演变1. 中国形象的早期呈现早在上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开始尝试将中国元素引入到电影中,通过刻画中国人的形象来吸引观众。
然而,这一阶段的中国形象往往被夸大和刻板化的描绘,以满足当时美国观众对“玄妙东方”的好奇心理。
2. 中国形象的转变与多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逐渐多元化。
从严肃的历史剧、爱情片到战争片、动作片,中国形象开始呈现出更加真实和立体的特征。
电影《红高粱》、《卧虎藏龙》等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刻板印象,而是展示了中国人的情感、智慧和心里世界。
3. 对中国形象的新定义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好莱坞电影开始尝试更加深度地了解中国,以更准确地呈现中国形象。
例如电影《功夫熊猫》中所描绘的中国功夫文化和漫画电影《大圣归来》中呈现的中国神话故事,都体现出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和尊重。
二、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原因分析1. 文化的差异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本土文化的产物,其制作和创作团队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较大。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其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在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中国形象屡屡带有西方观众的主观认知和刻板印象。
2. 市场的需求好莱坞电影是一项商业活动,其制作和推广需要思量到观众的需求和口味。
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观众数量使得好莱坞电影期望通过呈现中国形象来吸引中国观众的注意。
这也导致了一些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过于商业化和符合传统观念。
三、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影响1. 误导观众认知好莱坞电影作为全球观众较为熟识的电影品牌,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对于西方观众对中国的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呈现多种多样。
从历史上看,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刻画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转变。
尽管在一些早期的电影中,华人形象给人以负面的印象,但近年来的电影作品中,华人形象开始多样化和积极向上。
20世纪初的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主要表现为“鬼魂人物”。
《Ghosts》(1915)就是一部典型的例子。
这些形象常常被戴上面具,并在剧中扮演一些神秘和恐怖的角色。
这样的刻画给人一种恐惧和陌生感,暗示华人是可怕的“异类”。
在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电影中,华人形象开始呈现为“虎妞”(China doll)。
这些角色通常是典型的亚洲女性,被塑造得柔弱、温顺、需要被保护。
她们是白人男性主角的情人或配角。
这样的描写使人们将华人视为“外国异族的女性”,给人一种依附和性化的形象。
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的电影中,华人形象开始随着华人社区的日益增长而多样化。
在《金瓶梅》(The World of Suzie Wong)等电影中,华人形象展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面貌,如妓女、艺术家、移民工人等。
这些角色的刻画虽然较为真实,但仍受到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逐渐呈现多元化和积极向上的趋势。
《黑豹》(Black Panther)中的亚瑟王、《功夫梦》(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中的李梅亭等角色都是积极向上的形象,他们坚强、智慧、勇敢,并且不再被局限于传统的刻板形象。
虽然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呈现已经逐渐多元化,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电影中的华人角色仍然被定义为“亚洲人”的代表,缺乏个性化和独立性。
华人形象在电影中的描绘仍然会受到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影响,如华人是商人、算命师、功夫高手等。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正逐渐多样化和积极向上发展。
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对多元文化的认可和接纳。
未来,随着华人导演和演员们在电影界的继续努力,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具有积极意义和丰富内涵的华人形象出现在银幕上。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刻板印象变迁——以《傅满洲》与《青春变形记》为例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刻板印象变迁——以《傅满洲》与《青春变形记》为例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特定群体的刻板化、模糊化的印象。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呈现可以说是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电影对于华人形象的处理一直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但也有一些电影尝试着去展现更加真实和多维的华人形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进行分析。
过去的美国电影对于华人形象的处理常常把他们描绘成为“异类”或“他者”。
早期的中国人角色通常是成为背景或配角,他们被赋予了一些经典的华人特征,比如黑色辫子、穿着中国传统服饰和使用中国传统的礼仪。
这些形象经常被用来增加电影的娱乐性和情节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巩固了刻板印象和偏见。
在电影《终极夺命追捕》中,华人角色经常被描绘成为冷酷而残忍的黑帮分子,这种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华人完全不符。
近年来,一些电影开始尝试打破这种固有的华人形象。
电影《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中的华人角色点燃了华人角色在电影中的形象变革。
该角色具有复杂的人性和情感,不再被简单地刻画成为一个特定的“异类”。
一些电影还试图展现华人社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电影《敦刻尔克》中,华人角色被刻画成为一名英勇的士兵,他在战争中表现出了英雄主义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种形象的出现使观众看到了华人在不同领域的多样性,并打破了以往华人形象的单一性。
一些电影还试图展现华人作为主角的故事。
电影《寻龙诀》讲述了一个华人学者在寻找神秘宝藏的冒险之旅。
这种电影可以说是在美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不仅打破了以往华人角色只是配角的刻板印象,还为华人角色赋予了主动性和复杂性。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经历了从刻板印象到多样性的变革。
过去的华人形象往往被赋予了一些特定的华人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开始尝试展示华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种变革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华人社群,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认同感。
好莱坞电影中的华裔女性形象解读——以《喜福会》和《摘金奇缘》为例
好莱坞电影中的华裔女性形象解读——以《喜福会》和《摘金奇缘》为例好莱坞电影中的华裔女性形象解读——以《喜福会》和《摘金奇缘》为例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华裔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选择之一。
然而,在这些电影中,华裔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备受争议。
本文将以《喜福会》和《摘金奇缘》两部电影为例,解读其中的华裔女性形象,并分析塑造这些形象的因素和影响。
通过对这两部电影的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好莱坞电影中的华裔女性形象,并引发对于种族和性别议题的思考。
《喜福会》是一部由玫瑰·特雷别克执导、金·卡达夏主演的喜剧片。
影片以中国新年为背景,围绕一个美籍华人家庭的故事展开,既展现了华人传统文化的魅力,又揭示了华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处境。
影片中的华裔女性形象多样性丰富,从传统的善良贤惠的妻子到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都有涉及。
然而,这些形象大多是通过刻板化的方式呈现的。
例如,主人公的妻子在影片中经常扮演传统家庭妇女的角色,她勤劳贤惠,照顾丈夫与家庭,缺乏个人独立性。
这种形象的塑造既体现了传统的家庭价值观,也呼应了好莱坞电影对于“故事标准化”的偏好。
与《喜福会》不同,《摘金奇缘》则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华裔女性形象。
这部电影根据凯文·克旧书所改编,由琳·阳主演,讲述了一个华裔女孩从纽约到新加坡,与家族阶层斗争的故事。
《摘金奇缘》中的女性形象迥异于传统的刻板印象,展现了华裔女性的聪明、独立和勇气。
在这部电影中,女性角色有着强烈的个性和追求。
她们既是事业上的佼佼者,也是家庭生活中的支持者。
然而,即使这样,影片在呈现华裔女性形象时,仍然陷入了“族裔冲突”的陷阱中。
面对华人社区的压力和家族的期望,女主角始终在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之间徘徊。
这种形象的塑造既是对华裔文化传统的尊重,又体现了女性角色在前进道路上的困境。
那么,好莱坞电影中的华裔女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有哪些因素和影响导致了这些形象的出现?首先,好莱坞电影作为商业电影,有着追求市场成功的需求。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刻板印象变迁——以《傅满洲》与《青春变形记》为例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刻板印象变迁——以《傅满洲》与《青春变形记》为例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刻板印象变迁——以《傅满洲》与《青春变形记》为例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好莱坞电影制片人的眼球。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开始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电影中,并使用中国演员、制作人和中国背景的故事来吸引中国观众。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常常被刻画为刻板、歪曲和颇具偏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刻板印象正经历着变迁和转变,充满着希望的变革当前已在发生。
首先,让我们回顾过去。
20世纪早期至中期,中国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
这种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导致好莱坞电影刻画中国人的形象充满了负面刻板印象。
中国人在电影中常常被描绘为怪异、野蛮和残忍的角色。
例如,1955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白毛女》中,中国人被描绘为残酷的地主和军阀,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负面印象。
这种刻板印象不仅被用来制造紧张感和冲突,也通过长时间的重复在观众心中形成了固定印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并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这种变化也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反映。
例如,2007年上映的电影《傅满洲》改变了以往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二战期间投奔美军的中国士兵傅满洲的故事。
电影中,傅满洲被刻画为一个充满正义感和责任心的角色,他为了保护同伴和他们的使命而勇敢战斗。
这种形象突破了以往对中国人的负面刻板印象,为观众展现出中国人在艰难时期所展示的勇敢和英雄主义。
另一个例子是2019年上映的电影《青春变形记》。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学生们在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举行的机器人竞赛上一路摸爬滚打,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该片以中国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为中心,并展现了他们在竞争中面临的挑战和成长。
《青春变形记》改变了中国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使观众们意识到中国年轻一代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好莱坞科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它们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这些形象不仅反映了电影制作人的审美观念,也揭示了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和性别议题的复杂态度。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探究这些形象如何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电影工业的发展。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包括角色的类型、性格特征、行动能力以及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等。
我们将分析这些形象如何随着时间和电影类型的变化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反映了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和认知的变迁。
我们还将探讨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对观众的影响,包括她们如何激发观众的共鸣,如何塑造观众的性别观念,以及她们如何影响观众对于科幻电影这一类型的接受度和期待。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她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文化和社会。
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研究,为电影制作人和观众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以推动科幻电影在塑造女性形象上的进步和创新。
二、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特点在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宇宙中,女性形象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逐渐从边缘化的角色发展为影片的核心力量。
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早期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常常被描绘为弱者,需要男性角色的保护和拯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女性角色开始在科幻电影中担任重要角色,她们不再仅仅是男性的附庸,而是成为了影片中的独立个体。
这些女性角色往往拥有强大的能力和智慧,她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团队的领袖或者关键人物。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不同的女性角色在性格、职业、背景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使得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有些女性角色是勇敢的战士,有些则是温柔的家庭主妇,还有些则是科学家、探险家等职业。
华人女星的好莱坞荧屏形象分析
华人女星的好莱坞荧屏形象分析作者:刘莉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17期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强。
近些年,华人女星也纷纷走出国门,向好莱坞进军,试图在美国好莱坞争得一席之地。
从现在享誉西方的“国际章”——章子怡,上溯至美国第一位华人女星——黄柳霜,她们在好莱坞电影中塑造了无数荧屏形象,也将华人女性形象通过好莱坞的舞台推向全世界。
这些具有神秘东方色彩的女性荧屏形象,有长在深闺人未识中国传统的封建女性,有散发魅力的人间尤物,也有冷艳的功夫女郎,虽然她们的形象也是中国女性某一面的反映,但这些角色与真实的中国女性相差甚远。
著名的电影研究专家特纳认为,电影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事件,还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1]而从形象学的角度看,这些荧屏形象“是异国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创作者的特殊感受所创造出的形象。
”[2]实际上,真实的异国形象其实是缺席的。
好莱坞的编剧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依靠自己的想象、经历,用自己集体思想中的自我替换了缺席的异国形象。
最终呈现在荧屏上的异国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异国形象,而是由编剧们靠自己的想象编造出来的混合着本民族文化的想象物。
笔者试图展现华人女星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荧屏形象,并揭示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
一、华人女星的好莱坞荧屏形象(一)边缘化的妓女形象19世纪末,中国在好莱坞荧屏上被描述成为一个古老、闭塞又落后的国度,而黄柳霜——作为第一个华裔女演员,她所扮演的角色大都是舞女、妓女和被抛弃的女性。
她多次充当白人男性的性奴,成为了美国人期待的神秘东方的代表,这不仅满足了本土电影观众的猎奇欲,也满足了西方主义的种族征服的欲望。
1924年,黄柳霜在《巴格达窃贼》中演一个美丽的蒙古女奴。
在电影剧照中,她留着厚厚的刘海,一对乌黑的大眼睛,艳红的嘴唇,背部赤裸,丰腴的大腿上盘着一条毒蛇。
这其实是编剧们按照美国观众的口味所精心设计的东方式的特写,将东方元素嫁接到好莱坞的影视思维上,产生了这种满足本国观众观影欲望的形象。
当代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女性形象塑造
78电影理论Film Theory当代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女性形象塑造不同国家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传承与文化,不同的文化成为了全球人类的共有财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个领域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推进,尤其是影视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只是以震撼的视听或者制造出能够让人身临其境的效果是不能把电影的魅力完全发挥出来的。
还需要在影片中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才能够推进电影事业的发展。
只有把电影构成的所有元素发挥到极致,才能够体现出电影的真正意义。
一、 美国化的华人女性形象西方后殖民主义学者爱德华·赛义德,曾提出东方只是西方人所想象的东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东方。
因此,通过电影来对东方进行展示,是打开东方主义的一把钥匙。
电影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同时也需要结合受众市场需求来迎合受众的艺术观赏性。
因此,这就要求电影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依托于影片的受众思维。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有了改变。
在许多西方文学家有笔下,中国好比是一个神秘的仙境,这样的一种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吸引了西方许多的探险家。
而另一类文学家的笔下,中国好比是一个落后的人间地狱,这种形象的描述在西方社会中引起了一定的优越感。
但是不管是那种形象的描述,都不是真正的中国形象。
[1]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东方形象在西方人眼中依然是凝视以及想象的对象。
这样的一种异域的想象,导致了在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女性形象出现了歪曲。
[2]比如以“龙女”表的形象,就是一种妖魔化的典型,这也成为了后殖民主义时代的特殊产物。
特别在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的时期,加上《排华法案》的影响,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女性形象在西方观众眼中一直都是保持着狡诈、恶毒、美艳的形象。
例如在电影《巴格达大盗》中的女性奴隶,《上海快车》中的中国妓女的人物形象等。
在这个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龙的女儿》电影中“龙女”的人物形象。
这个妖娆的形象以丰富的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所著称,而且“龙女”何 溪【作者简介】何 溪,女,湖南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学方向研究。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一直备受关注和讨论。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华人形象在电影中的表现也逐渐得到了关注和审视。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演变,从最初的刻板印象到后来的多元化和逐渐改变。
华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往往受到文化误读和刻板印象的影响,但也有少数优秀的代表形象为华人形象在电影中的表现带来一丝光明。
随着文化认同和多元文化融合的不断推进,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也正朝着更加积极、多元化和真实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对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刻板印象与文化误读,介绍少数优秀代表形象,探讨华人形象的变革趋势,以及讨论文化认同与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华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以及展望未来华人形象在电影中的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分析,探讨华人在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些角色所反映的社会观念和文化现象。
通过深入挖掘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演变历程及其背后的原因,揭示这些形象背后的刻板印象和文化误读,同时关注少数优秀代表形象的出现与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华人形象的变革趋势,分析华人在美国电影中的文化认同与多元文化融合情况,从而为未来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电影环境提出建议与启示。
通过研究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表现,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华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推动电影行业的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发展。
2. 正文2.1 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演变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演变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
最初,华人在美国电影中通常扮演着负面形象,如无赖、奴隶或无能的仆人。
这种刻板印象源自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中国美国移民历史,以及当时对中国人的歧视和偏见。
华人在好莱坞电影中常被描绘为异族他者,与主流白人角色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
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变迁
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变迁好莱坞对于华人女性扮演的角色体现着西方对东方的理解,而产生这一理解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过去所发生的事。
但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升高,中国逐渐在国际论坛上变得炙手可热,因此华人女性也开始在好莱坞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方向。
在有着中国人参与制作的电影中,更是扮演着代表现在中国的形象,积极向上,给人活力和希望。
一、龙女与蝴蝶的一个世纪:好莱坞华人女性形象的变迁在好莱坞第一位远负盛名的中国籍女明星是黄柳霜。
她一生才短短56 年,而在她去世后,美国最大的报刊发表声明,上面写着:在好莱坞最臭名远扬的“坏人”中国女人去世了。
也许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她会背负上这样的一个标志,她的一生大约出演了将近80 部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公映的电影。
但即使她参与了如此多的电影拍摄,她所扮演的却几乎是同一种角色。
她最为出名的电影莫过于她和著名好莱坞影星合作的《上海快车》,她扮演的是一位妖娆阴险的女人。
但回看她的一生,她最为成功的影片莫过于《龙的女儿》,这部影片中无论是她的演技还是她那让人惊艳的形象,都让人眼前一亮。
“龙女”是她所有饰演同类别角色中的一种,一个拥有两个个性的人,但这两种个性仿佛是南极和北极,完全不同。
她的作品中还有一部分是这样的角色,甘心为一个西方男子付出自己全部的女人,这体现在了她的作品《海逝》中,她爱上了一个男人,男人却背叛了她,而她没有一点怨言,也没有再去争取自己的爱情,让自己和她纯洁的爱情消失在了大海中。
对于自己这样的现状,黄柳霜本身也不认同。
她曾在接受访问时说过:“中国是一个拥有过去的国家,是一个在历史上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的国家。
而为什么在好莱坞中国人总要被塑造成软弱、阴险、狡诈的人呢?”直到生命尽头黄柳霜也没能改变或看见改变这一现象。
甚至,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内,这种现象也仍然持续存在。
周采芹,这位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第一位中国学生,曾多次与好莱坞合作,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她主演的舞台剧版的《苏丝黄的世界》。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剖析
2 34 e o t 4  ̄ f as M
知 闻啦j 辱 r
-
乙 - 1 4 - 廊回声 I N E W S W O R L D
人肃然起敬 。 好莱坞在刻 画此类 中困女性
的农妇持 同情 的态度 。 而这种态度又会持 续影 响后续 电影 中的中 国女 性 的形 象刻 画。 由刻板 印象导致的好莱坞 电影对 中国 女性的角色类型 固定化 , 不是一朝一夕就 可以改变的 。 刻板印象的形成也有 中国自 身的原因 , 中国媒体也应该注意塑造多元
连杰 两大 功夫 高手 , 两位女 星刘亦菲 和李 冰冰所扮演 的也都是 “ 打女 ”的角色 。 好莱坞 电影对 于这 一类 功夫 “ 女侠 ” 形象 的塑造 , 有助 于中国女性 的正面形 象
的树 立 。
2 、 妖女
这些 依靠 “ 色 相”的东方 女子 , 镜 头
的性 格 心 理 方 面 的特 征 很 少 有 描 绘 。 这 类
性到底是何种形象? 她们有什么共同的特 点? 又是什 么原 因造 成 的? 本 文从 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想的典型面貌 。 在 刻画这一 类形象时也分
为正 负两 个方面 。 正 面刻 画 , 中 国女性 凭
、
好莱坞 电影 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类
借较好 的容颜 ,被塑造为美 丽 、纯 洁的
的东 方情 调 , 乌黑 的长发 、 娇小的身材 、 血
红的双唇等等 , 是 白人男性 对中国女性幻
的优势 , 可 以给 中国提供帮助 。 这 在一定
程度上使 得好莱 坞倾 向于塑造 一些境 遇 悲惨 的中 国女性形象。 这 主要是为 了凸显 西方的先进文 明以及个人英雄主义。 对这 种 “ 悲 女”的角色塑造大体分 为 两类 。 一是 由中国的封建社会 制度造成 的 悲惨 。 电影 中勤劳勇 敢 的农 妇 , 在封建 制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形象。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塑造的各种国家形象不仅影响着观众对于他国文化的认知,也在无形中塑造着全球的文化认同。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呈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期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影响。
我们将回顾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演变历程,从早期的刻板印象和负面塑造,到近年来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探讨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好莱坞电影在塑造中国形象时所使用的各种符号、元素和叙事手法,以及这些元素如何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相配合。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对全球观众,特别是对中国观众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上,也表现在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和态度上。
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将试图揭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如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如何影响着全球的文化交流和认知。
我们还将对未来的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进行展望,探讨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好莱坞电影如何更好地塑造和呈现中国形象,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本文旨在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深入研究,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影响,为增进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理解和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概述好莱坞电影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制作中心,长久以来一直以其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吸引着全球观众。
在这些作品中,中国的形象也经常被塑造和呈现,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形象谱系。
这些形象既有正面的描绘,如古老神秘的东方文明、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负面的刻画,如落后贫瘠的社会现实、野蛮无理的人物性格。
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女性形象的提升
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女性形象的提升【摘要】本文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女性形象的影响及演变。
首先从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女性形象的刻画入手,分析了其演变过程。
随后讨论了中国女性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地位提升,以及女性角色走向多元化的趋势。
接着探讨了在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积极中国女性形象以及她们所展现的突破。
最后总结了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女性形象的积极影响,并指出中国女性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地位持续提升。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女性形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女性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更加自信和独立的形象。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中国女性形象,演变,刻画,地位提升,多元化,积极形象,突破,影响,持续提升1. 引言1.1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女性形象的影响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女性形象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对中国观众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女性形象往往被呈现为具有神秘和魅力的特质,她们通常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充满智慧和坚强的战斗精神。
这种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现了中国女性的自信和魅力,也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视角。
通过好莱坞电影,中国女性形象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形象。
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柔弱女性”,而是展现了不同层面的多样性和独立性。
好莱坞电影为中国女性打破了传统的束缚,让她们能够展现自己的风采和魅力,赢得了更多国际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这种影响不仅改变了观众对中国女性的认知,也激励着更多的中国女性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价值观传递,为中国女性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更美好的形象。
1.2 中国女性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演变中国女性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演变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女性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的刻板印象到如今的多样化和积极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剖析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就掀起了“中国热”,并且经久不衰。
这期间所塑造的中国女性角色从风尘放荡的妓女到身份显赫的贵人,从憨厚朴实的农妇到风韵别致的都市女郎,不一面足。
本文探讨的是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女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她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中国女性女性形象
在研究媒介与性别关系时,对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是非常关键的。
“媒介中女性再现的直观性特点,使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社会性别与媒介内容研究的重点,也是判断媒介是否传递性别平等意识的重要标准。
”①“媒介”与“社会”之间建立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媒介是社会的再现,虽然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显现;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又会反过来影响媒介所要传播的内容和方式。
因此,在电影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是对现实女性建立在某种社会意识上的部分真实的再现。
在好莱坞电影中所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其实就是美国社会对中国女性的一种认识。
那么,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到底是何种形象?她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论述。
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类型
1、侠女
从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的功夫风靡世界之后,“功夫”已然成为中国独有的符号,它也成为华人进军好莱坞的一张王牌,华人影星也大多被贴上“打星”的标签。
这张标签不仅限制着男影星,对女影星也同样适用。
就拿当今蜚声国际的章子怡来说,她虽然是以一部纯情浪漫的爱情剧《我的父亲母亲》成名,但是真正让她在好莱坞奠定国际地位的依然是一部功夫戏――《卧虎藏龙》,凭的是她的“打女”形象。
《功夫之王》里,除了成龙、李连杰两大功夫高手,两位女星刘亦菲和李冰冰所扮演的也都是“打女”的角色。
好莱坞电影对于这一类功夫“女侠”形象的塑造,有助于中国女性的正面形象的树立。
2、妖女
中国女子有着不同于美国白人女性的东方情调,乌黑的长发、娇小的身材、血红的双唇等等,是白人男性对中国女性幻想的典型面貌。
在刻画这一类形象时也分为正负两个方面。
正面刻画,中国女性凭借较好的容颜,被塑造为美丽、纯洁的“仙女”。
相比美国女性而言,中国女性则显得更娇小更顺服,所以这类角色就被西方男子用来填补本国女性在这方面的不足。
负面刻画,中国女子凭借自己的异域风情,
吸引白人男性的注意,这时她们往往充当妓女、间谍这些反面角色,她们是色情、堕落、邪恶的代名词。
香港明星张国荣曾说好莱坞描绘的华人“女人就穿长衫、扮妓女,男人不是扮越南人,就是黑社会。
”章子怡也曾抱怨华人演员“在好莱坞只能演穷人和妓女。
”
这些依靠“色相”的东方女子,镜头关注的只是她们的身材及面容,对于她们的性格心理方面的特征很少有描绘。
这类女性形象留给观众的只是模糊的表面化、符号化的印象。
3、悲女
美国是世界强国,表现在电影里面,难免会经常在中国人面前摆出一副老大哥的姿态,以展示它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可以给中国提供帮助。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好莱坞倾向于塑造一些境遇悲惨的中国女性形象。
这主要是为了凸显西方的先进文明以及个人英雄主义。
对这种“悲女”的角色塑造大体分为两类。
一是由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悲惨。
电影中勤劳勇敢的农妇,在封建制度的约束下,表现得愚昧又可悲,是时代的牺牲品。
她们往往受到裹脚、买卖婚姻、重男轻女等愚昧观念的迫害,她们的逆来顺受让人怜悯,同时她们的甘于奉献又让人肃然起敬。
好莱坞在刻画此类中国女性形象时,希望借助西方文明来拯救她们。
二是在爱情方面遭遇不幸。
电影中的中国女
子受到威胁时,就会出现拯救她们的白人英雄,实现对中国女子的征服,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这一类型的角色塑造对中国女性的心理特征有很详细的描述,所以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更加立体,但是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传播了中国封建落后的国家形象。
二、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特点及形成原因
1、角色类型单一
近百年的好莱坞塑造了很多不同身份的中国女性形象,均可以归纳到上述的几个类型,但它对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行为模式的女性形象的塑造缺乏差异性的洞察和关注。
也就是角色塑造片面,类型固定化。
对中国女性的描绘较少涉及到律师、医生、商界等这些非传统的职业方面。
这就造成了国外观众对中国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导致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片面、固定化。
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者对中国女性存在着一些固定的看法,表现在电影中是女性角色塑造上的类型固定化和单一化。
由于中美两国信息传播的失衡,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真实情况了解甚少,对中国女性的描述是建立在大量的想象基础上的。
早期阴森恐怖、罪恶滋生的唐人街遍地的妓女又多为华人女性,形成了美国人对华人女性“性放荡”的负面印象。
华裔女演员黄柳霜终其一生也未能摆脱妓女、白人情妇的形象,这也源于
西方社会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内容受到群际关系、群体接触历史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早期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会通过成员接触流传下来,较难改变。
赛义德说:“东方被观看,因为其几乎是冒犯性的行为的怪异性具有取之不尽的来源;而欧洲人则是看客,用其感受力居高临下地巡视着东方。
东方成了怪异性活生生的戏剧舞台”。
②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功夫女郎的武艺是十分羡慕的,但对于19世纪早中期的华人妓女、情妇形象很是憎恨,对中国的农妇持同情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又会持续影响后续电影中的中国女性的形象刻画。
由刻板印象导致的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女性的角色类型固定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刻板印象的形成也有中国自身的原因,中国媒体也应该注意塑造多元化的女性形象,进而间接影响好莱坞对中国女性的形象塑造。
2、形象表达有误差
好莱坞电影的制作者、导演多为美国人,所以拍出的电影会不自觉的打上西方文化的烙印,导致塑造出的形象存在误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电影制作者对中国的现实状况了解不足,导致作品形象与现实不符而出现错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刻画中国的女性形象时掺入了过多西方的东西,导致形象本身不再原汁原味,使观众理解产生偏差。
在电影《花木兰》中,木兰被塑造成了顽皮善
良的邻家女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她对待爱情积极主动,她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欲望,这些与中国北朝民歌中的木兰形象存在着很大的出入。
其实这部电影是“东方外壳下的西方内核”模式。
虽然电影采用的是中国水墨画的风格,中国元素符号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但是电影本身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木兰从军”故事,木兰也不是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花木兰”。
美国电影制作者在借用木兰故事时,对其进行了改编,加入了更有利于西方观众接受的元素。
导致这种误读的原因在于中美的文化模式和思维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文化误读,导致西方的中国形象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某种掺杂着想象与知识的“表征”,是一种能主动选择、表现、生成意义的话语。
“表征”的具体运作方式有三种:反映论的、意向性的和构成主义的。
③好莱坞电影在刻画中国女性形象时所存在的文化误读现象,跟电影的传播者和受众都有关系。
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在拍摄制作电影时,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渗透到作品当中去,再加上本身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女性的了解不深入,造成了“文化误读”现象,刻画出与实际不相符的女性形象。
同时,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又会基于自己的文化知识对电影进行个性化解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文化误读”。
3、态度逐渐友好化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也不是一陈不变的,它在
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过程,呈现出越来越友好的趋势。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是落后、愚昧、腐朽的象征,中国人对鸦片的沉醉更是成为西方人笔下取乐的题材。
因而那个时期的好莱坞电影浓墨重彩地刻画唐人街遍地的华人妓女。
东方女子扮演的大多是西方男子的情妇,或者妓女,她们被符号为具有东方情调的女子,是西方男子的猎物。
近些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美关系的改善促成了这种态度友好化。
传媒的生产和传播都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而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也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它参与建构主流的意识形态。
电影生产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生产的过程,有潜在的政治要求。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商业文化的产物,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媒介之一。
在历史上,好莱坞曾以强烈的种族主义偏见和冷战政治色彩,扮演过“妖魔化”中国和中国人的急先锋④。
今天的好莱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为了赢取更大的市场,在塑造中国女性形象上出现了较大的转变,态度日益友善。
而且积极开发中国题材的电影,不断向华人影星抛出橄榄枝。
□
参考文献
①刘立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
版社,2004:153
②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3
③刘柯兰,《美国电影生态变迁中的中国形象解读》[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
④李希光、刘康:《妖魔化中国的背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传播学2012级硕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