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0075-19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要求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要求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20051 总则1.0.1 为合理设计防火堤、防护墙,保障储罐区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地上储罐区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

不适用于非液态储罐区的设计。

1.0.3 储罐区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文档3 防火堤、防护墙的布置3.1 一般规定3.1.1 防火堤、防护墙的选用应根据储存液态介质的性质确定。

3.1.2 防火堤、防护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

且必须密实、闭合。

文档3.1.3 进出储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宜从防火堤、防护墙顶部跨越或从地面以下穿过。

当必须穿过防火堤、防护墙时,应设置套管并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也可采用固定短管且两端采用软管密封连接的形式。

3.1.4 沿无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沿土堤或内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土堤内侧或培土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8m,且沟内应有防渗漏的措施。

沿防护墙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3.1.5 每一储罐组的防火堤、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

防火堤内侧高度大于等于1.5m时。

应在两个人行踏步或坡道之间增设踏步或逃逸爬梯。

隔堤、隔墙亦应设置人行踏步或坡道。

3.2 油罐组防火堤的布置3.2.1 立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该罐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或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注:高架立式罐(指罐环梁顶面到场内地面距离大于1.5m的罐)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下述高度的一半;该高度等于罐壁高度与环粱顶面到场内地面距离之和减去1.5m。

3.2.2 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

3.2.3 同一个油罐组内的总容量及油罐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固定顶油罐组及固定顶油罐与浮顶、内浮顶油罐的混合罐组,其总容量不应大于120000m3。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其中: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γg,γy和γT分别是自重载荷,静水压力和静土压力载荷的分系数,其值根据表5.1.4确定。

SGK-根据堤防主体自重荷载标准值计算得出的效果值;Syk-根据静水压力负荷的标准值计算出的效果值;STK-根据静态土压力负荷的标准值计算出的效果值。

5.1.3在计算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应按以下公式计算荷载作用与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5.1.3.jpg其中:γg,γy和γT分别是自重载荷,静水压力和静土压力载荷的分系数,其值根据表5.1.4确定;γeh-水平地震作用的部分系数,该值根据表5.1.4确定;SGE-根据堤防主体重力载荷的代表值计算得出的效果值;Sgy-根据静水压力负荷代表值计算出的效果值;SGT-根据静土压力负荷代表值计算出的作用值;Segk,seyk和setk分别是根据水平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水平水动压力的标准值和水平动土压力的标准值计算的效果值;ψ-组合值的系数,可以取为0.6。

5.1.4荷载作用和地震作用作用基本结合的局部系数应满足下列要求:1.计算截面强度时,应按表5.1.4采用分系数。

当该结构的自重载荷效应对该结构的承载力有利时,将γG设为1.0;将γG设为1.0。

2.检查稳定性时,所有分项系数均取1.0。

表5.1.4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的局部系数考虑组合伽玛G伽玛Y伽玛TE堤坝全液状态下荷载作用的基本组合一分二之一一分二--地震作用和其他荷载作用的基本组合一分二之一一分二一分三注意:表中的“-”符号表示未在组合中考虑负载或作用效果。

[文章描述]5.2荷载,地震作用和内力的计算其中:PYK是沿液深分布的每米堤防长度的静水压力的水平载荷的标准值(KN / m2);γy是堤坝中的液体重量,取10kN / m ﹤0.6;Z-液深(m);PYK-计算长度以上每米堤长的静水压力合力标准值(KN / M); HY-计算的截面与液面之间的距离(m);MYK-弯矩的标准值(KN·M / M),高于计算截面的每米堤长的静水压力合力(KN·M / M);H0-从计算出的截面上方每米堤防长度的静水压力合成位置到计算出的截面(m)的距离。

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而这些工业设施都离不开各种储罐,这些储罐不仅储存大量危险化学品,且容易引发事故,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一些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更是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加强罐区安全管理措施,以更有效的方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罐区防火堤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适用性。

根据罐区物质的种类不同,需要设计防火堤的高度、宽度和纵横间隔距离,以及堤坝防渗能力等强度标准。

同时,在人员密集区域的边缘,必须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以避免其他储罐的泄漏污染到周围的河流或水源,造成水污染。

其次,罐区防火堤的构造必须考虑到防火的原则,以最大程度减少起火后的破坏范围。

同时,需要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如安装自动灭火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等,以确保火灾能够及时、有效地被扑灭,避免事件逐渐扩大。

最后,罐区防火堤的成本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可维护性、可更新性等因素。

仅仅降低成本而
忽视设计规范,会存在极大的危险性,也可能导致企业的长期获益受损。

总的来说,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规范必须科学合理地考虑到灾难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防范措施的质量和有效性。

相关标准应该切实提高,健全罐区安全监控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从而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标。

液氨储罐规范要求

液氨储罐规范要求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液氨储存、装卸环节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进一步规范液氨储存、装卸的安全生产行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等,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境内从事液氨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等企业的液氨储存、装卸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第三条新建、改建、扩建液氨储存、装卸装置和设施,属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范畴的,应严格遵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获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第四条涉及液氨储存、装卸的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液氨的储存、装卸装置和设施,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工艺和设备设施。

第二章设计管理第一节场所选址第六条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其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在进行区域规划时,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根据所在企业及相邻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

第八条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禁止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稠密区附近。

液氨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石油自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平安消费管理规则标准号:SY5225-1994替代规范号:Syn5225-87发布单位:中国石油自然气总公司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自然气总公司技术监视局平安处、成功石油管理局平安处、成功石油管理局采油厂前言本规范是依照国度、石油自然气行业有关石油与自然气防火防爆的规范与规范,结合全国各油气田在石油与自然气防火、防爆方面的实际阅历,对Syn5225-87停止修订的规范。

修订后的规范,添加了前言和第2章援用规范。

原第2章改为第3章,重新编写添加了新的内容和表1、表2、表3。

原第3章改为第4章,修正调整了局部外容。

原第4章改为第5章,删去了原4.3中预防静电与避雷的内容,并添加了5.2湿蒸汽发作器,把原4.2原油集输及贮存改为5.3。

原第5,6章改为第6,7章,内容有局部增删,一般语句停止了较大修正。

原第7章改为第8章,文字作了较大修正,把原规范中各章的储油罐何处灌区的防火防爆内容和防静电、防雷电内容以及加热炉内容都归结到8.6和8.7中。

原第8章删去,工业动火的分类等级划分,审批顺序及权限、现场监护按SY5858-93«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平安规程»。

删去了附录B〔补充件〕。

这次修正规范删去了与平安有关的内容,并简化了文字。

本规范从失效之日起,同时替代SYn5225-87。

本规范的附录A是规范的附录。

本规范由石油工业平安专业规范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自然气总公司技术监视局平安处、成功石油管理局平安处、成功石油管理局采油厂。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志安、李俊荣、么德清、何绍雄、沈积仁、董国永、张富均1 范围本规范规则了石油与自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平安消费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自然气钻井、开发、储运消费作业。

浅海石油自然气的钻井、开发、储运消费作业亦可参照执行。

2 援用规范以下规范所包括的条文,经过在本规范中援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64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64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64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4.03.31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64号
•【施行日期】2014.12.01
•【效力等级】部门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364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51-2014,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2、3.1.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国家标准《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 -2005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年3月31日。

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定

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定

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陆上原油管道输送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原油管道输送投产及运行的全过程。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 74-8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J 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83-93 原油与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Y/T 0060-92 油田防静电接地设计规定SY 0075-93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SY 0031-95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SY 5858-93 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SY 5225-1994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SY/T 5920-94 原油库运行管理规范SY/T 5918-94 埋地钢质管道沥青防腐层大修理技术规定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1989年3月12日第33号令3 输油站3.1通常安全规定3.1.1输油管线与输油站的改、扩建工程应按GB 50183,防火防爆应按SY 5225。

3.1.2输油站生产区与生活区应隔开,并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3.1.3输油站应建立,完善下列安全管理制度:a)三级安全教育制度;b)人员、机动车辆入站管理制度;c)外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d)岗位责任制;e)领导干部安全承包责任制。

3.1.4不应用汽油、香蕉水与其它有机溶剂在岗位上擦洗设备、衣服与地面。

载热物体上不应放置易燃物。

3.1.5在油气区内应安装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仪,并定期检查。

3.1.6油品化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3.1.7生产区内动火应按SY 5858。

3.2试运与投产试运、投产之前应制定试运投产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3工艺流程启动、停运与切换3.3.1输油工艺流程的运行与操作应按SY/T 5920。

★山东省液氨储存与装卸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山东省液氨储存与装卸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TLV(Threshold Limit Values)值是指毒性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指标.TLV 表示的是当某种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小于这一阈值时,充分且持续暴露于该环境中的工人的健康不会受到伤害。

参考这个值时必须以国家颁布的标准为准,且应采用最新的修正值。

TVL 包括以下两部份:平均阈值(TLV-TWA):这个值表示环境中以时间加权的平均浓度值。

绝大多数工人按 8 小时每天, 40 小时每周的安排在这个环境中工作时,不会有健康方面的问题。

瞬时阈值(TLV- STEL):这个参数被定义为一个 15 分钟的加权平均值,在一个工作日的任意时刻工作场所中某种有害气体的浓度都不得超过其指定的阈值,即使在这一天中总的加权平均值达到了平均阈值。

一天之中超过平均阈值且低于瞬时阈值的次数不得大于 4 次,每次的持续时间必须小于 15 分钟。

液氨的阈值GB50160-92,1999 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22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 50140-2005建造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15603-1995常用化学危(wei)险品贮存通则GB 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GB 11651-1989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7681-1999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GB 50057-1994.2000 版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AQ3021-2022 AQ3021-2022 AQ3022-2022 AQ3023-2022 AQ3024-2022AQ3025-2022AQ3026-2022AQ3027-2022AQ3028-2022SH 3063-1999SH 3007-1999 SH 3047- 93TLV-TWA(ppm)25LEL(%vol)15气体名称氨化学式NH3备注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T 23003-92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检查规程HAB 003-2001 液氨挪移式压力容器检修安全规程 SY 0075-93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SH/T 3081-2003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SH 3097- 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 3093-1999 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对本规范条文中要求执行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一)表示要求很严格、 非这样做不可并具有法定责任时, 用词为 “必须” (must);(二)表示要准确地符合标准而应严格遵守时,用词为: 正面词采用“应” (shal l);反面词采用“不应”或者“不得” (shall not)。

油库防火堤设计和使用管理

油库防火堤设计和使用管理

采用粘土砖砌筑的防火堤是一种比较理 想的防火堤,其耐火性能好,在高温条件 下强度和密封性能没有明显变化,能保证 火灾条件下防火堤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 防火堤和砖砌防火堤,应在堤内侧培土或 喷涂隔热防火涂料。
砖砌防火堤和钢筋混凝土防火堤,其基 础埋深不宜小于0.5米,对于土质防火堤, 地面以下0.5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的压实 系数不应小于0.95。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和使用管理
石油库储罐区防火堤的作用,是在油罐 发生泄漏事故或火灾事故时,防止油品外 流和火势蔓延,是石油库安全的一道重要 屏障。火灾危险性为甲、乙、丙类的液体 储罐,应设置防火堤。由于防火堤比较简 单,往往人们对它不够重视,在施工建设 和日常管理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应该发 生的问题。
沿防火低内测设置排水明沟时,沟壁外 侧与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小于 0.5米。 每个储罐组的防火堤,应设置不少于两处, 且为不同方位的越堤人行踏步。目前,安 监部门要求储罐区增加隔堤,形成每罐一 隔,单罐单堤的布局,这种布局对储罐区 的越堤人行踏步设置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建设时,应注意罐组至少有一处人行踏 步设在外堤上。
防火堤的高度,应高于1米。低于2.2米, 同时应尽量使罐区内的地坪低于罐区外的 地坪,并且将罐区外环形消防道路提高, 这样在罐区外自然的构成第二道屏障,防 止事故状态下事故液外溢。防火堤必须采 用不燃材料建造,进出储罐组的管线、电 缆宜从地面以下穿过,当必须穿过防火堤 时,应设置套管并使用不燃材料对缝隙进 行密封。
建造防火堤的材料主要有泥土、毛石、 钢筋混凝土、粘土砖等。土质防火堤,截 面一般为梯形,并在土堤表面种植草皮或 铺贴彩砖防止土壤流失。采用毛石砌筑防 火堤的主要是一些老油库,石料在着火后 的高温作用下由于热膨胀和热分散作用, 很容易开裂塌落,甚至完全破坏。目前的 新建油库已很少采用。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浏览次数:628日期:2010年3月15日11:14摘要: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条文说明]GB -2005XXX2005-03-17发布2005-07-01实施3.2油罐组防火堤的布置3.2.1本条规定油罐罐壁到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对于隔堤到油罐罐壁的距离,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操作要求确定,规范不再作出规定;对于高架立式罐的罐壁到防火堤内侧堤脚线的距离,以注解的形式加以规定。

3.2.2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侧堤脚线之间留有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是考虑到消防作业时的通行要求,便于对事故油罐的各个侧面进行扑救,同时,也能减小事故油罐组对相邻油罐组的影响。

3.2.3本条为油罐区成组布置的规定:1、2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油罐的容量越来越大,浮顶油罐单体容量已达m3,固定顶油罐也达到了m3,所以适当提高油罐组总容量有利于采用大容量油罐,以减少占地。

3一个油罐组内油罐数量越多,其发生火灾事故的机会就越多;单个油罐容量越大,火灾损失及危害就越大。

为了控制一定的火灾范围和火灾损失,故根据油罐容量大小规定了最多油罐数量。

4油罐布置不允许超过2排,主如果考虑油罐失火时便于扑救。

如果布置超过2排,当中间一排油罐发生火灾时,因四周都有油罐,会给扑救工作带来一定艰巨,也大概导致火灾事故的扩大。

储存丙B类油品的油罐(尤其是储存润滑油的油罐),其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极小,至今没有发生过火灾事故,所以规定这种油罐可以布置成4排,以节约用地和投资。

3.2.4油罐组防火堤内有用容积的规定,主要动身点是:1固定顶罐,油品装满半罐的油罐如果发生爆炸,大部分是炸开罐顶,因为罐顶强度相对来说要小些,而且油气聚集在液面以上,一旦火灾爆炸,掀开罐顶是多见的,而罐底和罐壁则往往保持完好。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在19起油罐火灾导致油罐破坏的事故中,有18起是破坏罐顶的,只有1次是爆炸后撕裂罐底的(撕裂原因是罐内中心柱与罐底板焊死)。

另外,在一个油罐组内,同时发生一个以上油罐破裂事故的几率极小。

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

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

表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及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依照检查状况整顿建议备注1防爆泄压设备能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2除去静电设备能否达到设计《建设项目 ( 工程 ) 完工查收方法》 ( 计建设 [1990]1215 号 )规范要求?《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HG20237-94)喷淋水能否投用,能否达到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11-91)设计规范要求?《安全查收评论导则》( 安看管技装字 [2003]79 号 )安全封断设备能否按设计设《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6)4置,能否达到设计规范要《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求?(SH3063-1999)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能否按《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5设计设置,能否达到设计规查完工查收记录(GB3836-1991 、-1997 、 -2000)范要求?和现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订正版 )生产操作工人健康状况投产6《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防火规范》(GBJ160-92)(1999 年修前后有无变化?订版 )消防设备、消防站布局能否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能知足救火要求?(GB16297-1996)消防水压、水量能否切合设8《工业公司设计卫生标准》计规范要求?(GBZ1-2002)通信、报警设备能否敏捷可9靠?防灾系统能否能预防当地的10风、雷、震、水等灾祸?表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续1)序号检查项目及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依照检查状况整顿建议备注10消防布局合理,操作工会使用11盲板安装,拆掉能否制图、挂牌建卡安全阀、防爆膜放空管附件齐备,并伸到室外12高于建筑物2m以上13污水排出有水封井,并与下水管之间有切断阀14装置内所有暂时电源均已拆掉15电气、仪表、通信、照明设备均切合防爆要求液面计、压力表、温控仪显示、记录控制正常16并已校验工艺操作DCS等的计算机控制,报警系统正常17运转并保证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还能正常操作装置内通信、消防、紧抢救护系统能否与指挥18中心及各部门联锁19电缆沟排水设备与下水道应分开,排水通畅《石油化工公司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火灾报警控制通用技术条件》(GB4717-8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查有关资《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料和现场设计规范》 (GB5006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器装置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257-9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厂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HG23013-1999)表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续2)序号检查项目及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依照检查状况整顿建议备注20当仪表停电、停气时,应备有紧迫电源,保证事故不发《石油化工公司可燃气体和生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21查有关资料电气的电缆仪表安装均要切合防火设计要求(SH3063-1999);和现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22进入易燃易爆场所的配电室、操作室电缆沟及穿管线应范》 (GB50116-1998) ;采纳沙子或其余资料封死架空的电缆线能否采纳防火涂料或阻燃型电缆并用防23火盒分区部署24装置配电房应有防备小动物或可燃气体进入举措设备或建修建物接地的防雷、防静电、防触电能否完25整?测试能否切合要求?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表及其余各样检测报告仪表能否26已联校完成?各罐区试压、试漏、吹扫、打砂、防腐、置换、氮封等27能否完成?各罐区防雷、防静电设备及呼吸阀、阻火器、安全阀、28采样阀、消防等附件能否齐备完满?29装卸台防静电设备能否完美靠谱?《火灾报警控制通用技术条件》 (GB4717-8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器装置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257-9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化工公司防静电接地设计要求规程》 (HG/T20675-1990表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续3)序号检查项目及检查内容检查方检查状况整顿建议备注检查依照法31储罐的防火堤能否完好并切合规范要求?《常用化学危险品储藏通32罐区的排水设备能否有水封井?则》 (GB15603)33储罐壁内防腐涂料能否切合防静电规定?《石油化工公司罐区安全技查有关特别要求的易燃、易爆及有毒物料的储藏能否切合设计术管理规范》 ( 试行,中石化34资料和要求?1998 安字 70 号 )现场《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35装置、罐区等危险部位能否已设置了安全标记?要害部(SY0075-93)位围墙、戒备线能否齐备?《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消防水管网能否循环通畅?消火栓、水量、水压可否满36足紧迫状况下办理事故的要求?现场消防设备和器械的配置能否切合规范要求?灭火蒸37汽等能否所有配齐、配件齐备、地点能否适合?建筑物的构造、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的数目、安全分散38距离能否切合防火要求?39异样状况下危险物质的排放和办理有无隔绝举措?外因惹起的自然灾祸预防举措能否完美( 如防雷、防洪、40防震、防风等) ?41污水系统的水封井能否已投用?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3016-92)《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查收规范》(GBJ128-90)《石油化工公司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定》 (SH3007-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92)。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

中石化某某油库安全评价报告书XX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二○○四年八月目录前言 11概述 31.1安全评价的目的、原则、依据和内容 3 1.1.1评价目的 31.1.2评价原则 41.1.3评价依据 41.1.4评价范围 71.1.5评价工作内容 71.2评价工作程序 82.企业基本情况 92.1油库基本概况 92.2油库平面图 102.3库址地质条件 122.3.1地质构造 122.3.2地下水及其影响 132.4气象条件和防雷防静电测试情况 14 2.4.1气象条件 142.4.2防雷防静电测试情况 152.5地质、地震情况 172.6电源条件 202.7消防情况 232.8交通运输条件 252.9水源供给及排出 252.10取暖和茶炉供水 25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263.1工艺流程简介 263.2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 283.2.1汽油 283.2.2 柴油 303.2.3煤油 313.3自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33.3.1防静电对油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33 3.3.2静电的危害与消除 333.3.3雷电危害与防范 433.3.4 地震及其预防 523.3.5 洪涝及其预防 553.4油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573.4.1石油库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573.4.2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673.4.3电气火灾危险性分析 733.4.4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 813.4.5高空坠落伤害危险性分析 843.4.6车辆伤害危险性分析 883.4.7中毒伤害危险性分析 893.4.8重大危险源分析 944.评价方法的选取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944.1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944.2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 954.3安全检查表使用说明 965.单元现场安全评价 965.1安全管理及组织单元 965.1.1安全管理及组织机构分析 965.1.2安全管理现场检查 995.1.3安全管理单元评价小结 1065.2公共设施单元 1075.2.1 公共设施安全因素分析 1075.2.2油库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及安全检查 108 5.2.3公共设施单元评价小结 1115.3卸车单元 1125.3.1卸车单元危险性分析 1125.3.2 罐车卸车现场安全检查 1145.3.3空气压缩机贮罐危险性分析 1195.3.4 输油泵危险性分析 1225.3.5卸车单元评价小结 1255.4 储存单元 1265.4.1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 1275.4.2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 1335.4.3事故树分析(FTA) 1365.4.4储存单元安全检查 1445.4.5储存单元评价小结 1475.5 付油单元 1475.5.1付油设备、设施安全检查 1485.5.2付油设施单元小结 1525.6电气设施单元 1525.6.1电气现场检查 1525.6.2电气设施单元评价小结 1575.7化验单元 1585.7.1化验现场检查 1585.7.2化验单元小结 1605.8防雷、防静电单元 1605.8.1防雷、防静电现场检查 1605.8.2防雷、防静电单元评价小结 1645.9消防、给排水、取暖、通风单元 1655.9.1消防、给排水、取暖通风设施安全检查 1655.9.2消防、给排水、取暖、通风单元评价小结 1765.10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单元 1775.10.1主要物质的毒性危害 1775.10.2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现场检查 1775.10.3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单元评价小结 1796 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1796.1锅炉房 1796.2 卸油区 1796.3储存设施 1806.4计量 1806.5劳动保护 1806.6其它 1817.安全评价结论 181附件:1.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2.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3.营业执照4.油库安委会名单5.企业负责人培训证书6.安全管理人培训证书7.各种安全设施检测报告前言受中石化某某油库委托,临汾市天平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承接了“中石化某某油库安全评价”的任务。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一、油罐区防火堤的设计目的和范围二、油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要求1.设计原则:(1)保证油罐区防火堤的强度和稳定性;(2)控制火灾蔓延速度,防止火势扩大;(3)降低火灾带来的温度影响,保护周围设备和建筑;(4)确保消防设备的畅通和供水能力。

2.基本参数及防火堤形式:(1)油罐区防火堤应由防火墙和油罐湖组成。

(2)防火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能够容纳可能泄漏的油料。

(3)防火堤应围绕油罐区完整布置,形成封闭的防火区域。

3.防火墙的设计:(1)防火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

(2)防火墙的设计应满足抗火等级要求,并采用耐火材料进行施工。

(3)防火墙应具备一定的高度和宽度,以有效隔离油罐区和周围环境。

4.油罐湖的设计:(1)油罐湖的设计应考虑泄漏油料的容量,并采取防漏措施。

(2)油罐湖应具备合理的排水装置和泄漏收集装置。

(3)油罐湖的排水系统应能够迅速将泄漏物排出,以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害。

三、油罐区防火堤的施工要求1.施工材料的选择:(1)防火墙的主要材料应为耐火材料,具有耐高温和防火性能。

(2)油罐湖的材料应具备耐腐蚀性和防泄漏能力。

(3)其他施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具备相应的阻燃和耐高温性能。

2.施工工艺与技术:(1)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3)施工现场的管理应科学合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四、油罐区防火堤的验收与监督1.验收标准与要求:(1)油罐区防火堤的验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防火墙和油罐湖的尺寸、强度、外观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3)防火堤的材料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监督与检查:(1)施工期间应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2)使用阶段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防火堤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关于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的详细介绍,该规范的出台和实施对于预防油罐区火灾的发生,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_附录C

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_附录C
2)事故存液池、应急事故水池、清净下水排放缓冲池等事故排水收集设施位置合理,能自流式或确保事故状态下顺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日常保持足够的事故排水缓冲容量;且
3)设抽水设施,并与污水管线连接,能将所收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6.6.4应急事故水池宜采取地下式(地下式水池有利于收集各类事故排水,以防止应急用水到处漫流)。
2)《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3)
5.3.1装置围堰
5.3.1.1凡在开停工、检修、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含有对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碳四及以上液化烃泄漏、漫流的装置单元区周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50mm泄漏液体的特性,在围堰内设置集水沟槽、排水口或者在围堰边上设置排水闸板等作为配套排水设施。宜在集水沟槽、排水口下游设置水封井。
5.4.2.3中间事故缓冲设施应设抽水设施(电气按防爆标准选用),并与污水管线连接,按系统排送能力选用适当流量的抽水设施。当污染物是液化烃、挥发性有毒液体时,须经处置达到允许标准后才能排入污水系统。
5.4.2.4中间事故缓冲设施应预留检修孔和爬梯;宜设浮动式分离收集器、液位检测仪、集液区,方便对分层污染物的处理和物料回收。
7.2.3厂区雨排水应设置管道系统有组织排入外部水体,事故状态下由切换阀门切到事故缓冲设施。必要时在切换阀门前的检查井还应设置沉泥槽。
7.2.4雨排水管道与生产污水管道、生活污水管道要确保不发生串漏。
3)《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3)
7.7.4管线上的事故切换阀宜在地面操作,应设远程控制、手动双用阀闸,并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操作。
5.4.2.5中间事故缓冲设施火灾危险类别按丙类进行平面布置;在事故状态下按甲类进行运行管理。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SY0075—93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3—03—27发布1993—09—01实施1 总则1.0.1 为了统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厂、站、库油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要求,确保油罐区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地上油罐区的新建和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设计。

不适用于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凝液罐区的防火墙设计。

油罐区的防火堤改造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防火堤的建筑,应在满足耐燃烧性、密封性和抗震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占地、投资、地形、地质及气象等条件,还应考虑到罐组容量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周围环境特点及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施工及生产管理、维修工作量及施工、材料来源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使其达到坚固耐久、经济合理的效果。

1.0.4 在防火堤的设计中,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与规定。

2 术语、代号2.1 术语2.1.1 有效容积——一个油罐组由防火堤所围成的容积。

计算时应扣除其内各油罐(最大一个罐除外)防火堤计算高度以下的体积和全部建、构筑物及各种基础、配管等的体积之后的容积。

2.1.2 防火堤高——在总图布置中由防火堤外侧地面至防火堤顶面的垂直距离。

2.1.3 防火堤基脚线——系指防火堤边坡与其内、外设计地面的交线。

2.2 代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P L,P E,P d——各种荷载水平分布值;P A,P B,P G——各点土压力水平分布值;P t,P E,P L,P d,P tE——各种荷载计算截面以上水平合力;M t,M E,M L,M d,M tE——各种荷载对计算截面的弯距;G1——每米堤长计算截面以上堤身自重荷载标准值;G——总垂直荷重设计值;P——总水平荷载设计值;M——总的作用于基底的倾复力矩设计值。

2.2.2 抗力及材料特性R H——基底摩擦阻力;P P——被动土压力;M w——稳定力矩;——土的内摩擦角;γL——液体的重度;γt——土体的重度;H1——计算截面以上液体深度或堤高;H0——计算截面以上合力作用点至计算截面的距离;H L——总的液体深度;H——堤高;α——内培土水平段宽度;β——培土坡面与地面夹角;d——基础埋深;B1——防火堤平均厚度;e——垂直合力作用线至基础前端的水平距离;C——土的粘结力。

液氨储存与装卸安全生产技术规范(2篇)

液氨储存与装卸安全生产技术规范(2篇)

液氨储存与装卸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液氨储存、装卸环节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进一步规范液氨储存、装卸的安全生产行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发生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等,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境内从事液氨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等企业的液氨储存、装卸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第三条新建、改建、扩建液氨储存、装卸装置和设施,属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范畴的,应严格遵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____》,获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第四条涉及液氨储存、装卸的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液氨的储存、装卸装置和设施,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工艺和设备设施。

第二章设计管理第一节场所选址第六条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其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在进行区域规划时,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根据所在企业及相邻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

第八条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禁止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稠密区附近。

液氨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液氨储罐要求规范要求

液氨储罐要求规范要求

液氨储罐规要求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液氨储存、装卸环节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进一步规液氨储存、装卸的安全生产行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发生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等,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适用于省境从事液氨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等企业的液氨储存、装卸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第三条新建、改建、扩建液氨储存、装卸装置和设施,属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畴的,应严格遵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获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第四条涉及液氨储存、装卸的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液氨的储存、装卸装置和设施,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工艺和设备设施。

第二章设计管理第一节场所选址第六条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其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标准规的要求。

第七条在进行区域规划时,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根据所在企业及相邻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

第八条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禁止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稠密区附近。

液氨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石油化工企业准储运设施设计防火标

石油化工企业准储运设施设计防火标

6.2.3 储存沸点低于45℃的甲B类液体宜选用压力或低压储罐。

6.2.4 甲B类液体固定顶罐或低压储罐应采取减少日晒升温的措施。

6.2.4A 储存温度超过120℃的重油固定顶罐应设置氮气保护,多雷区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50000m3的浮顶储罐应采取减少一、二次密封之间空间的措施。

6.2.5 储罐应成组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同一罐组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当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1000m3时,火灾危险性类别不同的储罐也可同组布置;2 沸溢性液体的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同组布置;3 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可与液化烃的全压力储罐同组布置;4 可燃液体的低压储罐可与常压储罐同组布置。

5 轻、重污油储罐宜同组独立布置。

6.2.6 罐组的总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浮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600000m3;2 内浮顶罐组的总容积:采用钢制单盘或双盘时不应大于360000m3采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及其与采用钢制单盘或双盘内浮顶的混合罐组不应大于240000m3;3 固定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00m3;4 固定顶罐和浮顶、内浮顶罐的混合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00m3;5 固定顶罐和浮顶、内浮顶罐的混合罐组中浮顶、内浮顶罐的容积可折半计算。

6.2.7 罐组内储罐的个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含有单罐容积大于50000m3的储罐时,储罐的个数不应多于4个;2 当含有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m3且小于或等于50000m3的储罐时,储罐的个数不应多于12个;3 当含有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m3且小于10000m3的储罐时,储罐的个数不应多于16个;4 单罐容积小于1000m3储罐的个数不受限制。

6.2.8 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6.2.8的规定。

表6.2.8 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注:1 表中D为相邻较大罐的直径,单罐容积大于1000m3的储罐取直径或高度的较大值;2 储存不同类别液体的或不同型式的相邻储罐的防火间距应采用本表规定的较大值;3 现有浅盘式内浮顶罐的防火间距同固定顶罐;4 可燃液体的低压储罐,其防火间距按固定顶罐考虑;5 储存丙B类可燃液体的浮顶、内浮顶罐,其防火间距大于15m时,可取1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Desing specification for Fire-Dike in Tand Farm自1993-9-1 起执行1总则1.0.1为了统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厂、站、库油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要求,确保油罐区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 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地上油罐区的新建和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设计。

不适用于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凝液罐区的防火墙设计。

油罐区的防火堤改造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 3防火堤的建筑,应在满足耐燃烧性、密封性和抗震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占地、投资、地形、地质及气象等条件,还应考虑到罐组容量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周围环境特点及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施工及生产管理、维修工作量及施工、材料来源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使其达到坚固耐久、经济合理的效果。

1.0. 4在防火堤的设计中,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与规定。

2术语、代号2.1术语2.1.1有效容积——一个油罐组由防火堤所围成的容积。

计算时应扣除其内各油罐(最大一个罐除外)防火堤计算高度以下的体积和全部建、构筑物及各种基础、配管等的体积之后的容积。

2.1.2防火堤高——在总图布置中由防火堤外侧地面至防火堤顶面的垂直距离。

2.1.3防火堤基脚线——系指防火堤边坡与其内、外设计地面的交线。

2.2代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P L,P E,P d——各种荷载水平分布值;P A,P B,P<SUB<G< sub>——各点土压力水平分布值;P t,P E,P L,P d,P tE——各种荷载计算截面以上水平合力;M t,M E,M L,M d,M tE——各种荷载对计算截面的弯距;G1——每米堤长计算截面以上堤身自重荷载标准值;G——总垂直荷重设计值;P——总水平荷载设计值;M——总的作用于基底的倾复力矩设计值。

2.2.2抗力及材料特性R H基底磨擦阻力;P P——被动土压力;M W——稳定力矩;(5.1.1)式中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γG,γt,γL——分别为自重荷载、静土压力、静液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取值见表5.1.1 荷载效应组合及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表5.1.1注:验算抗倾和抗滑时,自重荷载的分项系数取0.9。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值见表5.1.1G K,G tK, Q LK——分别为自重荷载、静土压力和静液压力荷载标准值,按5.1.2~5.1.4条规定计算确定;Q iK第I个可变荷载(包括堤身水平地震作用、动脉压力和动土压力等)标准值,按5.1.5~5.1.7条规定计算确定;C G,C t,C L,C Qi——分别为自重荷截、静土压力、静液压力和第I个可变荷载效应系数;φci——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值见表5.1.1。

5.1.2自重荷载标准值按式式(5.1.2)计算:(5.1.2)式中G1——每米堤长计算截面以上堤身自重荷截标准值(kN/m);H1——计算截面至堤顶的距离(m);B1——计算截面以上堤身的平均厚度(m);γ——材质重度(kN/m3)。

5.1.3防火堤内侧所受的静液压力荷载标准值应按式(5.1.3-1,2,3,4)计算确定,计算简图见图5.1.3(5.1.3-1)图5.1.3 静液压力计算简图(5.1.3-2)(5.1.3-3)(5.1.3-4)式中P L——每米堤长静液压力沿液体深度的水平分布荷载(kN/m2)γL——堤内液体重度,取10 kN/m3;Z——液体深度(m);P L——计算截以上每米堤长静液压力合力标准值(kN/m);H1——计算截面至液面距离(m);H o——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静液压力合力位置至计算截面的距离(m);M L——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静液压力合力对计算截面的弯矩标准值(kN·m/m)。

5.1.4防火堤内培土的静土压力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计算简图见图5.1.4。

图5.1.4.1 内培土压力计算简图5.1.4.1图5.1.4中的折线AFD为土压力分布曲线,F为转折点,其压力分布应按式(5.1.4-1)~(5.1.4-8)计算确定:(5.1.4-1)(5.1.4-2)(5.1.4-3)(5.1.4-4)当H1<H2时,P B按式(5.1.4-5)计算:(5.1.4-5)当H1</SUB≥H2时,PB按式(5.1.4-6)计算:(5.1.4-6)(5.1.4-7)(5.1.4-8)式中PAPB——分别为堤顶和计算截面处每米堤长土压力分布值(kN/m 2);PG——土压力分布曲线转折处的每米堤长土压力分布值(kN/m 2);h——培土坡线与堤背延长线的交点A′至堤顶的距离(m);a——培土面水平段的宽度(m);H 1——计算截面以上培土高度(m);H2——压力分布曲线转折点至堤顶的距离(m);β——培土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γt——土体重度,可取18~19kN/m 3;K a——以AB为光滑墙背而填土面为水平时的主动土压力系数,可按式(5.1.4-7)计算或查附录GE.1;Kˊa——以AˊB为假想墙背而填土面与水平成β角时的主动土压力系数,可按式(5.1.4-8)计算或查附表A.2;——培土的内摩擦角(°),当无试验资料时,对于夯实砂土可取30°~40°,夯实轻亚粘土、亚粘土和粘土可取其等效内摩擦角35°,40°和45°。

5.1.4.2当H 1<H2时,土压力合力及弯矩应按式(5.1.4-9,10,11)计算确定:(5.1.4-9)(5.1.4-10)(5.1.4-11)式中Pt——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土压力合力(kN/m);Mt——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土压力合力对计算截面的弯矩(kN·m/m);Ho——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土压力合力作用位置至计算截面的距离(m)。

5.1.4.3当H1≥H2时,土压力合力及弯矩应按式(5.1.4-12,13,14)计算确定:(5.1.4-12)(5.1.4-13)(5.1.4-14)5.1.5防火堤受到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5.1.5.1土筑防火堤和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7度以下的其它型式防火堤,可不进行抗震计算和验算。

5.1.5.2钢筋混凝土防火堤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式(5.1.5-1)~(5.1.5-4)计算确定,计算简图见图5.1.5-1。

图5.1.5-1 钢筋混凝土堤地震作用计算简图(5.1.5-1) (5.1.5-2) (5.1.5-3) (5.1.5-4)式中PE——距基础顶面X米处的每米堤长水平地震作用分布值(kN/m 2);PE——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水平地震作用合力(kN/m);ME——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水平地震作用合力对计算截面的弯矩(kN·m/m);a 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当设防烈度为8度、9度时,分别取0.16,0.32;η1——基本振型参与系数,取1.60;X——计算截面至基础顶面的距离(m);a1,a2——根据X/H值求得的相应系数,见表5.1.5;Ho——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水平地震作用合力作用点至计算截面的距离(m);H——基础顶面至堤顶的高度;B1——堤身平均厚度。

5.1.5.3砖、石砌体防火堤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按式(5.1.5-5)~(5.1.5-8)计算确定,计算简图见图5.1.5-2。

图5.1.5-2 砖、石砌体防火堤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5.1.5-5)(5.1.5-6)(5.1.5-7)(5.1.5-8)式中η1——基本振型参与系数,取1.27;a3,a4——根据X/H比值,求得的相应系数,见表5.1.5;表5.1.5 系数a1,a2,a3,a4数值图a max ——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最大值,当设防烈度为8度、9度时,分别取0.16,0.32。

5.1.6防火堤内液体动压力标准值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计算简图见图5.1.6。

5.1.6 液体动压力计算简图5.1.6.1沿液体深度均匀分布的液体动压力应按式(5.1.6-1)计算确定:式中pd ——每米堤长液体动压力分布值(kN/m 2);amax ——地震影响系数,设防烈度为8度、9度时分别取0.16,0.32; ƒL——动液压力系数,取0.69; HL ——液体深度(m )。

5.1.6.2防火堤计算截面以上液体动压力合力及弯矩应按式(5.1.6-2,3)计算确定:(5.1.6-2)(5.1.6-3)式中Pd——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动液压力合力(kN/m);Md——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动液压力合力对计算截面的弯矩(kN·m/m);H1——计算截面至液面的距离(m)。

5.1.7防火堤培土的动土压力标准值应按式(5.1.7-1,2)计算确定:(5.1.7-1)(5.1.7-2)式中PtE——地震作用时,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的动土压力合力(kN/m);MtE——地震作用时,计算截面以上每米堤长的动土压力合力对计算截面的弯矩(kN·m/m);Pt——土压力合力(kN/m),按式(5.1.4-9)或(5.1.4-12)计算确定。

5.2强度验算5.2.1防火堤应进行截面强度验算和地基强度验算。

5.2.1.1防火堤强度验算的设计表达式如下:(5.2.1-1)式中γo——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按5.1.1条规定计算;R——防火堤抗力设计值,按各有关规范确定。

5.2.1.2进行截面抗震强度验算时,设计表达式应为:(5.2.1-2)式中γRE——防火堤抗震调整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堤,取0.85;对于其它防火堤,取1.0。

5.2.2防火堤的截面强度设计和基础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

5.3稳定性验算5.3.1防火堤的稳定性验算应进行抗滑验算和抗倾覆验算。

5.3.2抗滑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5.3.2.1抗滑验算应按式(5.3.2-1)进行:(5.3.2-1)式中P——防火堤每米堤长所承受的总水平荷载设计值(kN/m),按式(5.1.1)计算确定;RH——每米堤长基础底面摩擦阻力标准值(kN/m),按5.3.2.2款计算确定;R P——每米堤长被动土压力设计值(kN/m),按5.3.2.3款计算确定。

5.3.2.2基础底面摩擦阻力按式(5.3.2-2,3)计算确定:(5.3.2-2)(5.3.2-3)式中G——每米提长传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荷载合力(kN/m);G1——堤身自重荷载(kN/m),按式(5.1.2)计算确定;Gj——基础自重荷载(kN/m);Gt——基础以上土体自重荷载(kN/m);GL——基础以上液体自重荷载(kN/m);μ——基础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应根据试验资料取值;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附录B取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