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2节第3节人文地理学基础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1)
第一章绪论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
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白兰士:主要特色是人地关系理论和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方面,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关系论”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麦金德: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专业名词解释资料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第1章绪论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 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
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
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WORD版)参考资料
内容提要本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各种活动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构建教材体系,按人地关系主要领域和问题设置章节,建立一个联系各人文地理要素或现象的解释体系,以探讨和总结人地关系,是一部通论性的人文地理学教材。
本教材与目前中学使用的新教材密切结合,特别适合作为师范院校大学本科地理专业的人文地理学教材,也可作为非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公共课程教材,还可供中学地理和环境教育课的老师以及经济、规划等专业人员作参考。
成员及分工主审陈才主编陈慧琳副主编黄成林郑冬子绪论陈慧琳贵州师范大学第一章陈慧琳贵州师范大学第二章黄成林安徽师范大学第三章梅林东北师范大学第四章李诚固东北师范大学第五章陈亚颦云南师范大学第六章殷红梅贵州师范大学第七章彭贤伟贵州师范大学第八章周国富贵州师范大学第九章秦丽杰东北师范大学吴贞丽东北师范大学第十章郑冬子信阳师范学院前言这本《人文地理学》教材是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学生及大学非地理专业普及人文地理科学教育的新教材。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
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两者之间构成的关系体。
人地关系的性质、内容、结构、演变深刻地影响着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20世纪里,尤其是该世纪中后叶,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强调人地关系理论体系在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然而,我国的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传统是强调分支学科和经验知识介绍,忽视基本理论教学。
怎样将这一强一弱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是摆在人文地理教学改革面前的实际课题。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庞大,如果仅将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基本内容集中于同一本教材内,难免结构繁杂、论述冗长,不利于理论的完整表达和探讨。
因此,迫切需要一本理论性或者通论性的基础教材,以便更好地显示出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层次,有利于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科体系的全面认识。
在这方面,这本教材做了实质性的工作。
根据教育部师范司有关面向21世纪高师教材改革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以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地理教师这一特定目标,适应人文地理学在新形式下发展需要,经贵州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五院校10多位教师通力合作,完成了这本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 复习资料
第二节 人口分布于迁移
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类创造一切生产
1.人口分布(P84)
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自然环境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
赖以进行的基础。可以说,自然因素始终是人口分布的
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体 5.矿产资源。
测量人口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前述的人口算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密度(亦称粗密度)。此外,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 2.人口迁移(P89)
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提出了人口 概念 对人口迁移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是指人
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指标。法国 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
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岸指向、平原指向。
(4)印度模式 先是高位静止阶段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 中国人口分布 — 胡焕庸线
3.人口与发展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
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P82)
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
人口与经济发展(P83)
的关系 哈特向: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俄国: 巴朗斯基、萨乌什金:主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区 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 费根、康斯坦丁诺夫: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 经济科学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P10-P14): 美国 谢佛 区域学派 苏联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 中国人文地理的发展(P14-P18) 近代:竺可桢、胡焕庸、李旭旦 复兴人文地理 现代: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
人文地理学提纲
人文地理学提纲第1章绪论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p4第4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p18第2章第2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p35思考题3. 习题√第3章第1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p47第3节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p55思考题2. 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1)经验主义方法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是重点,区域研究最为典型,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①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③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3)人本主义方法论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
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
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4)结构主义方法论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
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第4章思考题2. 期末试题39√第6章第3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p174思考题6. 期末试题41√第7章第2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第3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第8章第3节语言的传播与影响第10章第5节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思考题4. 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1)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①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
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外汇收入,改善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②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独立、冲突和共生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 绪论
区域学派
费根、康斯坦丁诺夫、瓦秀金 经济学派
目录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1 人文地理学的直观印象
1.2 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学
汉语中的“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 幽明之故。 英文中的geography一词源自希腊文geo(大地)和graphein(描述),描述地球表面 的科学。最早使用"geography"的人为埃拉托色尼,他此用词来表示研究地球的学问。
域活动、经济地域活动、政治地域活动、旅游地域活动及各种人类地域 活动的复合等。 人文地理学研究涉及自然、人文、技术方面的内容,需要借助专门研究 成果(人口学、旅游学等)其本身服务。部门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 科更能说明这一问题。所以人文地理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全球气候变化、区域环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中不断完善 交叉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分支
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2.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而人文地理学承担地理学研究对象中的
一部分,即研究人类活动地域系统。 二分法:人文、自然 三分法:人文、经济和自然 四分法: 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英国学者弗里曼)
2.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2)人文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地域系统(人文环境),而
人类活动地域系统是由人类创造的,受社会经济规律制约,尤 其是受地域性社会经济规律制约。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第1章绪论
经济与地理的关系
地域分工
01
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形成了地域间的分工和专业化
生产。
区位优势
02
企业选址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
资源等。
经济发展水平
03
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
异。
社会与地理的关系
01
社会结构
地理环境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存在 差异。
播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的学者开始关注宗教教义在不同地
区的传播和影响。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探索。这一时期的学者开始关注人类社会和 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增加,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城市化、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等方 面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学者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人文地理学研究。
现代方法
综合方法
人文地理学还注重综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以及实证和规范方法 ,以全面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引入了遥 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使得对 地理现象的观测和分析更加精确和深入。
PART 02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REPORTING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问题 。这一研究领域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环境人文地理学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人文地理学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领 域的研究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结课作业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地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二是近代地理学、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
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性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把地球表层作为人类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理环境。
人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三大主题(1)、人地关系的传统。
(2)区域研究的传统。
(3)空间分析的传统。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一)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它还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二)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当然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
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三)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的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一个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进入出现不同学派、学说纷出、各种学科建立并形成体系的时期。
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 A.von洪堡和C.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
人文地理学讲义[1].第1-4章
人文地理学本课程参考书目:[1] 张文奎编著. 人文地理学概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金其铭,张小林,董新编著. 人文地理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赫维人,潘玉君. 新人文地理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翟有龙,李传永主编. 人文地理学新论.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5] 陈慧琳主编. 人文地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 张善余著. 人口地理学概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 城市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宋金平主编,聚落地理专题.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编著. 中国文化地理学概述(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王恩涌,王正毅,娄耀亮等编著. 政治地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 孙文昌,陈元泰. 应用旅游地理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2] James People & Grarrick bailey. Humanity. West Public Company。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空间系统”。
本教材的定义:“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第1页)在地理学中,侧重于研究地表自然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作用的为自然地理学,而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社会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作用的为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是指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的人文地理学,而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主要指社会文化地理学,重点是研究文化的空间特征和相互影响。
赵荣《人文地理学》 课件讲义
思考题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
研究趋向?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
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n 社会性 n 区域性 n 综合性
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 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 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 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 文因研素究,地其理中区社域会就生要产剖方析式不和同社区会域经内济部制的度是最 基结本,的区因域素之。间人的文联地系理以学及的它社们会之性间还发突展出变地化反映 在的其制历约史关性系上。。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 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 区综域合特性征的以特及点条来件源的于研地究理,事区物域的划多分样的性理、论整体性。 人和文方地法理的学研是究从,地以域及的地角图度的去编研制究等人,文都现是象区的。这 些域人性文的现体象现内。容繁多,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 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 认真细致地综合,从总体特性进行研究,注重各种 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 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洪 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 人类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近代 — 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31301010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英文名称:Human Geography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学分: 4适用对象:地理科学本科二年级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涵盖经济、人口、宗教、语言、民族、民俗、行为、自然、政治等诸多内容,且涉及到现实社会中许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如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人口流动、宗教信仰、文化产业化和新经济等。
同时,由于它所探索的是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因而受不同空间尺度的影响较大。
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还需要人们从发展中来考察人文现象。
所以,与一般学科不同,人文地理学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综合特征,在研究视角上又具有鲜明的时空性。
由于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综合性和交叉性强,人文地理学对丰富学生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大有裨益。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也是本科教育地理科学主干课程、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门课程实践应用较强,发展空间较为广阔,对学生视野的开阔,求知欲的激发和创新力的启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1.一般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以及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特点。
2.了解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时期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各阶段特点和演变规律,培养学生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主要人文要素的时空变化和空间差异,以及各部门人文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文化和内涵和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人文事象的能力。
3.牢固掌握人地关系基础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优化协调对策。
4.应所学理论知识,对当代全球人地矛盾和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地问题有系统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以讲授为主,客观许可时运用多媒体,另外也可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来弥补单一讲授法的不足。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地球表面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差距,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地关系、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形成、发展、变化与分布规律的科学。
2、地理学的发展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二是近代地理学,德国最早在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二战后,地理学形成了人地关系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等。
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地理学进入“革命”时期,先后出现了计量革命、理论革命、行为革命等思潮,学术空前繁荣,学科流派纷呈,引入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较多,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等。
3、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并不研究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人文现象的所有方面,例如人文现象的时间序列、社会关系、组织机构等。
从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本质出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
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 人类的因果关系。
.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近代 — 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
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人口
自然生物环境
技术
社会组织
.
思考题
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
扩散的特征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
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 论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
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 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 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
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摘要 第1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2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3节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思考题
.
内容摘要
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 多类型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规范了人文地理学 研究的一般程序,然后从哲学角度介绍了对人 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四个哲学流派: 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 哲学流派;最后全面分析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 究方法,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统计分析、 计量方法等;另外还强调了研究技术和手段在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 (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 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 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
地
生理
经济活动
时间轴线 (形成过程、 发展规律、 演变趋势)
社会活动
空间轴线(空间结构、空间分布)
人种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 商业地理学 交通运输地理学 信t-modernism geography
代表人物: 索加
观点: 反对传统的、规范的、普适的地理规律研究。
第三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
古代人文地理:
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思想等。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 学”(Geographe)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 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 具有奠基意义:
洪堡(A.Humboldt l769—1859,德国) 开创研究性地理学, 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因果原则 综合原则 比较原则 李特尔(K.Ritter 1779—1859)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人地关系协调论、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 心理学的分析方法; 研究手段的变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n 战后初期,区域学派的观点占上风; n 20世纪50、60年代,计量地理学 n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倾向,行为地
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整理
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人”“地”概念:“人”:人文现象与人类活动“地”:空间分布、过程、结构与规律。
2.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其他社会学科的差别(1)立足于空间的概念。
人文地理学区别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键之处。
(2)强调人地关系的观念。
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
3.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三阶段)一、古代阶段二、近代阶段15-18世纪地理学大发现~~二战结束主要学派:环境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三、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1)与其他社会科学互动(2)新的研究方法与手段(3)新的研究内容与方向5.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1)理论构成1、综合理论部分2、专论部分3、通论部分(2)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6.人文地理学应用1、经济区划及规划2、城市区划及规划3、社会问题研究与分析第二章人文地理学一、基本概念1.空间人文地理学中有绝对的、相对的和相关的空间概念。
绝对的空间:“一个清晰、自然、真实或经验的实体”。
相对的空间:事物间一种联系,或其中的一个方面,并受时间和过程制约。
相关的空间:将空间看作和时间一样,是一种框架,或参照系,即空间包含在客体之中。
2.地方地方是由人或物占据的部分地理空间。
区位既可以指某一绝对的位置(如经纬度),也可以用地点或位置等所表示的相对位置。
区位分析的几何要素:运动,路径,节点,节点层次,域面,空间扩散模式3.距离(一)直线距离:来自于测量和几何学的概念,反映空间上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长度单位来度量。
直线距离的概念:(1)和早期地理的绝对空间哲学结合在一起,绝对空间的度量是均质性和恒定性的。
(2)常用在理论模型中(3)但上述模型在实证过程中,与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对比时,发现,几何上的直线距离必须用时间、费用、社会相互作用等变量来替代(二)时间距离:(1)受交通方式影响,运行同样的直线距离所消耗的时间有很大差别。
人文地理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Daniels P, Bradshaw M, Shaw D and Sidaway J (eds).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 Issues for the 21st Century [M]. Second edition. Harlow, England: Prentice-Hall, 2005. http:///
49491研究人地关系环境学派以拉采尔白兰士为代表a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b以白兰士为代表的人地相关论c以拉采尔为代表的地缘政治学d以巴罗斯为代表的人类生态论50502研究景观人文景观景观学派以德国施吕特尔美国的苏尔为代表3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区域学派以德国的赫特纳赫美国的哈特向为代表4研究产业区位区位学派以韦伯廖什为代表51511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525253535454555556565757585859596060相邻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成为明显的趋势传统的学科界线变得模糊
人文地理学 Human Geography
主讲教师: 联系方式:
,665136 办公地点:行政西前座417
精品课件
前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基本框架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学习要求
精品课件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 3 考核形式:考试
精品课件
课程的基本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卡尔•李特尔(Karl•Ritter,1779—1859年) 《欧洲地理》、《地学通论》 ①确立了地理学的概念和体系; ②提出了人地相关的综合性和统一性思想(人地关系); ③强调地理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返回
李特尔的人地关系思想
李特尔试图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 的地理学。他是最早提出人地相关思想的地理学家。
(三)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术流派
▪ 1.环境学派(人地关系学派)
▪ 观点: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 ▪ 环境决定论 ▪ 或然论 ▪ 二元论 ▪ 适应论 ▪ 人类生态论
①环境决定论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 的发展,即把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拉采尔(F•Ratzel,1844—1904年):提出者和倡导者 森普尔(E•C•Sempie,1863—1932年): 极力宣传者与推崇者
第二节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 古代人文地理学:B•C8(9、10)—A•D1850S ▪ 近代人文地理学:A•D1850S—A•D1950S ▪ 现代人文地理学:A•D1950S—
• 一、古代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萌芽 •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 希罗多德(Herodotus ):称为“历史学之父”,在他的
③二元论
只对地球表面形态进行研究,而人类活动不在地理学研究 范畴之内,截然割裂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联系。 佩舍尔(O•Peschel,1826-1875年) 李希霍芬(F•Richthofen,1833-1905年) 彭克(A•Penck,1859-1949年)
2.区域(A•Hettnen,1859-1941年):创始人。 哈特向(R•Hartshorne,1899-1992)
返回
返回
(四)主要国家的人文地理学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发源地。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或然论。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
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亨丁顿;
巴罗斯 索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文化地理学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
3.景观学派
地理学主要是描述和解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文化景观, 不在于研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主张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观来研究地理 特征。 代表学者:施吕特尔(O•schluter,1872-1952年)
索尔(C•O•Sauer,1889-1975年)
白兰士(Paul•Vidal•De•La•Blache)
▪ 俄罗斯
▪ ①十月革命以前 ▪ ②十月革命以后 ▪ 第一,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了人文地理学。 ▪ 第二,经济地理学内出现了以下派别: ▪ 区域学派: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为代表 ▪ 经济学派: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认为经济地理
学是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 ▪ 第三,割裂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点
因果原则:“凡事必求其因而推及其果” 综合原则:凡研究地理现象之规律,必须从广域乃至全球的视野加以概括。 范围原则:“必自划清地面上各种现象分布之范围入手”
2.明确了研究领域 3.独特的研究方法
(三)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术流派
▪ 1.环境学派(人地关系学派) ▪ 2.区域学派 ▪ 3.景观学派 ▪ 4.空间学派
2、处于描述阶段。地理大发现之前是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而之后是科学地理的酝酿时期,只有19世纪以后,地理学 才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3、提出了一些人地相关的思想,但不系统。 古代时期人文地理学尚处于萌芽时期。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
(一)继往开来 1.洪堡
亚厉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1769—1859年) 代表著作是4卷巨著《宇宙》 ①创立了地理学的因果原则和综合原则; ②创立了植物地理学;发展了气候学与地质学; ③提出了一些人文地理学思想; ④完善了地理野外考察法。
历史书中充满着人文地理学的内容,其代表作《波斯战役记》
。
• 埃拉托色尼:首创西文了“地理学” (Geographe)一词
;测定了地球的周长;被称为“地理学之父。
• 斯特拉波:《地理学》
• (二)人文地理学的徘徊 • (三)人文地理视野的扩大
(四)古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处于统一还未经分化阶段, 且与其它学科相混杂见于著述;
“地球和它的居民有着最密切的相互联系;不了解其他要素, 就不能了解任何一个要素。” 他声称,地理学的中心原理是“自然 的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首先提出了地理学是研究人地 关系的区域科学这一概念。李特尔还进一步阐述了地理学综合性中 的协调(coordination)、相关(relationship)和相互依存( interdependence)等主要原则。他认为:“地理学要免被瓜分,就要 坚持它的中心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各种自然现象和形态同人类的相 关。” “唯有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共同作用,而不是对它们的相互 关系分割看待,始可对人生有所启示。”
他把他所信奉的人地关系论归结为:“地理学研究的目的,要 求人们将活动及其空间作为一个统一的舞台。因而,要叙述的不仅 仅是这个舞台本身,而是它与人的关系。”他认为:地理学者的着
眼 史点的在渊于源研。究地球表面,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追索返人与回其历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形成的标志
1.地理学三原则的建立
《地理环境的影响》
亨丁顿(E.Huntington,1876—1947) 《气候与文明》
②或然论 (人地相关论)
人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关系,环境为人类发展提 供了多种可能,它们能否为人类利用,取决于人类的选 择能力。 白兰士(Paul•Vidal•De•La•Blache,1845—1918年) 白吕纳(Jean•Brunnes,1869—19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