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
SARS疫情
2002年至2003年期间,SARS疫情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国爆发,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 亡和社会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
H7N9疫情
2013年,中国多地出现了H7N9禽流感疫情,对禽类养殖业和公众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THANK YOU.
2023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ontents
目录
• 突发事件概述 •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 •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与对策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突发事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 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 众健康的事件。
分类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保障公众健康
突发事件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和预防。
社会稳定
突发事件可能对社会发展稳定产生影响,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和解决。
突发事件的历史与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突发事件
1
鼠疫、天花、霍乱、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 等。
科学决策
根据事件性质、规模和影响,科学制定应对方 案和措施。
3
资源调配
紧急调集医疗、防疫、物资等资源,确保事件 应对工作顺利进行。
处置措施
控制传染源
01
迅速隔离患者和疑似病例,追踪密切接触者,防止疫情扩散。
切断传播途径
02
根据疫情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PPT精品医学课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PPT精品医学课件
•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等重点监测的疾病也 被纳入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1.1传染病疫情报告基本知识
疫情报告要求
•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都应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 •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首诊医
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负责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 •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 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 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由采供血机构相关人员 填写报告卡 • 传染病报告卡由报告单位传染病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管理。
24小时报告时限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 携带者的报告
•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 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1.3疫情报告时限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 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 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 现场调查核实: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 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 核实,并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 息应及时删除。
•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 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ppt课件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ppt课件

❖ 6、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 7、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 8、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 9、医源性感染事件
❖ 10、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11、自然灾害
❖ 12、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ppt课件.
4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 突发性----不知什么时间、地点会出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地(市)范围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 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及以上市(地)。
(3)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霍乱在一个地(市)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地 市,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 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3)其他危害严重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pt课件.
10
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
(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 围在一个县(区)以内。
(2)霍乱在一个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例以下。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报告。
(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未出现死亡。
ppt课件.
7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Nhomakorabea❖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 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分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现场调查PPT课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现场调查PPT课件

.
7
H省某镇乙脑疫苗 接种引发群体性反应
2002年6月19日,H省M市实验中学的刘XX因 皮疹,伴有头晕被父母送进了当地医院,经医生检查, 诊断为注射疫苗后的反应;6月23日,医院已有近60 名疫苗反应的患者。
29日卫生局致家长的公开信,说疫苗的注射对 学生的健康不会有影响,但家长的猜疑反而越来越重。 在二十多天时间里,不断有学生被送进医院,最多时 接近1000人。家长的情绪越来越失控,并有过激的 行为。
• 动物间发生传染病暴发或流行,人间疫情局部扩散,或出现二代病例; •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区)以外的地区; • 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 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100人以上,或轻度放射损伤人数20人以上,
• 霍在县 ( 区 ) 域内发生 ,1 周内发病 10 例以下; • 动物间发生传染病暴发或流行 , 未出现人问病例; •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30-100 人 , 无死亡病例报告; •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 人以下 , 未出现死亡; • 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 10—50 人 , 或轻度放射损
上,或极重度放射损伤人数5人以上; •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12
严重突发公பைடு நூலகம்卫生事件(Ⅱ级)
• 在边远、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地区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疫情波 及2个及以上乡(镇),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5例及以上,并在其它 地区出现肺鼠疫、肺炭疽病例;
•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地(市); • 腺鼠疫发生流行,流行范围波及2个及以上县(区),在一个平均潜

优选突发公共事件pptppt(共29张PPT)

优选突发公共事件pptppt(共29张PPT)
例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的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出现3人以上人员伤亡,其中死亡1例以上 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救治工 作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程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2)院长(或副院长)视事件性质与程度,决定 是否向区卫生局、人民政府直接报告。
事件发生后
2.指挥机构与职责
(1)应付突发事件指挥部设在现场。
(2)总指挥:由分管院长担任,其职责包括: a、负责紧急动员全院人员参与急救行动;
b、负责命令立即出动各相关应急分队;
c、负责召集急诊救治指挥部成员制定急救方案; d、负责指挥对全院各科及资源进行协调;
(二)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10人以上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 5例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跨市且人员伤亡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的重 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三)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出现5人以上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3
事件发生后
人员组织 护理人员架构 --- b、负责命令立即出动各相关应急分队;
护理部 总护士长 (3)紧急启动临时接收地点
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护士长
科主任
T P R BP SPO2
院办负责人、急诊科主任、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外科主任、麻醉科主任、妇产科主任、供应室主任及车队队长。
流程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黑色-------为已死亡者。
分类、分区处置
依据病人佩带标记分别送至相同颜色区域进行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ppt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ppt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定义: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
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 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 康的事件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特性: 突发性、公共属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的
综合性和系统性 主要危害因素:
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
7
基本理论
判定依据 不同地区疾病的特点 社会反应程度 预警和处置能力 危害程度
8
基本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
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Ⅰ级)——红色 重大(Ⅱ级)——橙色 较大(Ⅲ级)——黄色 一般(Ⅳ级)——蓝色
9
基本知识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 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定,我国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共有11种:
传染病 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 其他中毒 环境因素事件 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传染病菌、毒丢失 预防接种和预防性服药群体性不良反 应 医源性事件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事件
监测方法
利用网络开展监测:“国家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 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开展主动监测: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职业病筛查等 现场或专题调查: 设立哨点监测:医疗机构、流动人口哨点、基础哨点
各类监测点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监测分 为应急状态和常规状态2种,并根据事件进展进行转换或 调整、撤销。
13
基本技能
参与制定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上级有关 预案要求,覆盖各级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
信息公开与透明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及时公开 相关信息,提高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度。
协作与参与
部门协作
社会参与
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应对工作,提高应对效果。
国际合作
信息共享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及时获取最新的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应对经验,提高应对效 果。
3
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程度和防范意 识不断提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情引导。
突发事件的历史与发展
01
我国曾经历过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SARS、2008年汶川地震和 2014年H7N9禽流感等。
02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不断加强能力建设 ,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提高技术水平等。
04
公共卫生体系与作用
公共卫生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 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普遍性和非常规性的特点,其影响范围广、 社会危害大,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
确性。
信息分析研判
02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提出预警建议,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信息报告的反馈
03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并根据反
馈调整报告内容。
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
信息公开透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药品类:能保障针对外伤、出血、休克、心力 衰竭、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肝衰竭等器官功能衰 竭的相应急诊抢救的药品供应,并保证相对恒定数量。 有关救护车存放急救药品物品、内科、外科、妇产科、 儿科出诊箱存放物品及急救小推车备用药品基数、存 药等应列表统计,并定期检查。
(3)备编号门诊病历,手腕带,号码牌,色标牌
使急诊急救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确保急诊工作时效性。
通过持续改进、规范医护人员的每个工作环节,大大提高了 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变事后解决问题为事前预 防为主。
有利于轮转及低年资护士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急诊急救的工 作特性。
进一步增强护士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自己“该做
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三)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出现5人以上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 重病例3例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救治 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出现3人以上人员伤亡,其中死亡1例以 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救治 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院长(或副院长)视事件性质与程度,决 定是否向区卫生局、人民政府直接报告。
13
事件发生后
2.指挥机构与职责
(1)应付突发事件指挥部设在现场。 (2)总指挥:由分管院长担任,其职责包括: a、负责紧急动员全院人员参与急救行动; b、负责命令立即出动各相关应急分队; c、负责召集急诊救治指挥部成员制定急救方案; d、负责指挥对全院各科及资源进行协调; (3)指挥部成员包括: 院办负责人、急诊科主任、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9流程在急救护 Nhomakorabea工作中的作用
流程的核心作用---对服务对象
对病人实行无缝隙连接服务。 缩短病人的就诊时间,增加病人的急救时间。 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
10
流程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流程的作用----对自身建设
有了完善的流程可使全科护士得以全面系统的培训,使急救 质量控制由过去分散状态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使大家 急诊急救工作的认识,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被动到 主动,确保全员参与,获得系统的、规范的培训,更新服务 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12
事件发生后
1.信息处理
(1)突发性重大灾害性事件包括:严重的火灾、 水灾、爆炸事故、建筑物倒塌事故、特大车祸 事故、群体斗殴伤亡事故、集体中毒事故、爆 发性疾病等情况,一旦接到上述通知和急救电 话,必须立即通知抢救室医生、护士,然后通 知科主任、护士长。护士长与科主任根据患者 人数和伤情上报护理部和医务科及分管院长。
什么?怎么做?做的标准和目标是什么?”。
11
事件发生后
在一般情况下, 患者受伤后均在第一时间 内被送到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在短时间内 工作量剧增, 时间紧急, 面对危急、重症 患者能否及时无误地做出诊断和救护直接 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以后的康复 。及时 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5
事件发生后
4.全院资源进行协调。
(1)统一调配全院病床、监护室、手术室 (2)紧急清理院内停车场、辟出检伤处, 如有必要搭建
临时帐篷。 (3)紧急启动临时接收地点 (4)调集治疗车,平车,轮椅等
16
事件发生后
5.人员组织
根据单位时间内同一致病/伤因素就诊人数, 将 抢救分为A、B、C 3类, 伤病员数5--10名为A 类, 主要靠本科室力量自行组织抢救; 伤病员数11--30 名为B 类, 靠相关科室协同抢救; 超过30人为C类, 需全院范围内组织实施抢救。
外科主任、麻醉科主任、妇产科主任、供应室主任及车 队队长。
14
事件发生后
3.常备急救物质及物品
(1)仪器、耗材类:急诊科应配备万能手术床、多 功能抢救床、心电图机、除颤监护仪、呼吸机、洗胃 机、输液泵、吸引器、输氧装置、血压脉搏监护仪、 气管插管设备,以及各科治疗包、穿刺包、导尿包, 各类无菌物品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具等。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1. 突发性和意外性; 2.群体性或社会危害性; 3.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 4.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5.常与责任心不强有直接关系。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哪些?
1.自然灾害 2.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 5.其他事件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 危害情况,将医疗应急救治事件分为特别重 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 级)四级。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一)特别重大事件(I级)
1.一次事件出现30人以上人员伤亡且危重人员 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事故、突发放射事 件和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程 医院接报后的应对 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 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 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 和职业中毒以及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8
流程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1.流程:指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
确定的方式发生发展,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是一 种重复的规律的行为,任何工作都是由不习惯到习 惯再到成熟进而形成重复性工作,流程是工作中的 关键点,把这些关键点连接起来形成流程图。 2.特点:强调规范化,持续化和系统化
2.跨市且人员伤亡特别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
3.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 救治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10人以上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 病例5例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跨市且人员伤亡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