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第十一章温里药授课教案
最新中药药理学-第十一章-温里药PPT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中药药理学-第十一章-温里药PPT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3a16b925c52cc58ad6be1d.png)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
抗炎、镇痛
• 附子、乌头、干姜等具 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1
第二节 常用药物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2
附子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附子
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附子可抑制寒冷引起的鸡 和大鼠的体温下降,延长生存 时间,减少死亡数。
• 1)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 2)促消化作用 • 3)利胆、止吐、抗溃疡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6
(1)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 大多具有增强胃肠功能,健胃驱风作
用。
• 干姜、肉桂、吴茱萸、丁香、胡椒等 性味辛热,含有挥发油,对胃肠道有 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使肠管兴奋,增 强胃肠张力,促进蠕动,排出胃肠积 气。
中药药理学-第十一章-温里 药PPT课件
第十一章 温里药
• 1.了解温里药的含义、分类;掌握温 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2.掌握附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药理、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 3.熟悉肉桂、干姜的主要药理作用。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
第一节 概述
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功效,治疗里 寒证的中药,称为温里药。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9
(2)对心率的影响
• 附子对异搏定所致小鼠缓慢
型心律失常,能改善房室传导, 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对甲醛所致 家兔窦房结功能低下,也有一定 的改善作用。 • 干姜也有加快心率作用,但吴 茱萸提取物能减慢心率。
授课教案_中药药理学11_温里药
![授课教案_中药药理学11_温里药](https://img.taocdn.com/s3/m/e11e38eb4afe04a1b071de5f.png)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学年:2006-2007学期:第2学期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题目:温里药时数:3学时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1、掌握温里药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附子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和不良反应。
授课组织形式:课堂讲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授课教师:焦亚斌授课时间:2006-2007年度第2学期26周内容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一、授课内容:1、第十一章温里药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2、掌握代表药附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和不良反应三、本次课的重点、难点:㈠重点:1、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2、附子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和不良反应㈡难点:1、附子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附子的不良反应四、教学内容安排:㈠教学程序:1、温里药概述2、附子㈡主要内容:1、温里药的定义及其对里寒证的治疗意义2、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3、附子的主要成分4、附子的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心,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心肌保护作用、抗寒冷和提高耐缺氧能力)(2)抗炎镇痛(3)对阴虚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影响(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5、附子的现代应用(1)休克(2)缓慢性心律失常(3)风湿性关节炎6、附子的不良反应一、教具:1、板书2、多媒体幻灯片二、时间分配:1、总2课时约80分钟三、使用教材:中药药理学沈映君陈长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四、参考书:1、中药药理学沈映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2、中药药理学刘清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3、中药药理学侯家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2页内容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㈢小结:1、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2、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㈣复习思考题:1、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2、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是什么?㈤下节课预习范围:1、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2、理气药的代表药物㈥后续课程介绍:焦亚斌教研室药理撰写日期2007.4.9。
《中药药理学》第十一章温里药授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第十一章温里药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5782b12b160b4e777fcf01.png)
《中药药理学》第十一章温里药授课教案授课章节第十一章温里药授课学时2讲授方多媒体教学条多媒体法件教学目标:1.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温里药的概念、临床适应症及常用的试验方法;2.理解里寒证的中医病机及现代医学对其的认识;3.掌握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和常用药物附子、干姜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难点: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教学要点:第一节概述1.温里药的概念、分类及临床适应症。
2.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二节常用药物1.附子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2.干姜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思考题 / 作业:1.温里药的分类及主要药理作用。
2.附子强心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制。
3.附子对血管、血压的作用、物质基础及机制。
4.干姜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及机制。
教学小结:第十一章温里药第一节概述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温里药具有辛散温通、散寒止痛、补火助阳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
温里药味辛性温,多入脾、胃、肝、肾经。
里寒证常见两方面病证:①脾胃虚寒证由寒邪入里,脾胃阳气受抑引起,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道疾病相似;二是心肾阳气虚弱,症见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甚则心肾阳衰,症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亡阳证”,与现代医学中的心功能不全、休克相似。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里寒证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病变有关。
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下: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强心温里药对心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和正性传导作用。
附子中提取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研究发现,其为β受体部分激动剂(部分激动剂对相应的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 , 但内在活性不强),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里药(1)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里药(1)](https://img.taocdn.com/s3/m/2d5f58a85f0e7cd185253608.png)
[不良反应]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常用药物
吴茱萸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功效与药理]
•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镇痛和抗炎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⑴胃:抑制胃排空运动, • ⑵肠:促进肠肌收缩, • ⑶抗溃疡作用。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2、其他药理作用
• ⑴镇静作用 • ⑵局麻作用:刺激局部皮肤,使感觉神
经末梢先兴奋,后麻醉,失去知觉。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8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 ⑵其强心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⑵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
• 扩张血管:
• 去甲乌药碱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
血液循环。 • 作用包括使冠脉血流量、脑血流量、股
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升压和降压
• 升压和降压作用: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现代应用]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常用药物
肉桂
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ppt第十一章温 里药(1)
[功效与药理]
• 1、对心血管作用 • ﹙1﹚强心 • ﹙2﹚扩张外周血管,降压 • ﹙3﹚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中药药理学11章 温里药
![中药药理学11章 温里药](https://img.taocdn.com/s3/m/613828b4f5335a8102d220ec.png)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2.其他药理作用
中
药
增强免疫功能
药
抗动脉粥样硬化
理
学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现代应用】
中 药 药 理 学
1.休克: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2.腹泻:虚寒型小儿腹泻、慢性肠炎 3.肝病:重症黄疸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 4.心功能不全:治疗肺心病等所致的心功能不全 5.其他:
•成分:挥发油(桂皮醛、桂皮酸、乙酸桂
中• •
皮酯、乙酸苯丙酯) 肉桂甙、香豆素、鞣质等
药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
•
活血通经
药
理
学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药理作用
中 药 药
1.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1)强心-----兴奋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促进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释放,心率加快 2)血管血压的影响——扩张冠脉、脑血管、外周血管, 血压降低 3) 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对阳虚动物-----肾上腺中胆固醇含量降低肉桂制剂及有效成分能兴奋β受体-cAMP系统,升 高血中cAMP; 抑制cGMP系统。
理
学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现代研究
中
1 对中枢系统的影响: 镇静
2
延缓衰老
3 抗菌作用
药
药
理
学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中 •临床应用:阳萎、宫冷,腰膝冷痛,肾 虚作喘,阳虚各证。
中
第一节 常用药物
药
药
附子、肉桂、干姜
理
学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中药药理-11章-温里药-2015-农大
![中药药理-11章-温里药-2015-农大](https://img.taocdn.com/s3/m/af8e991216fc700abb68fcc0.png)
肉桂
与功效主治相关 的药理作用
抗凝血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其他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
对消化系统影响 对内分泌影响
延缓衰老 抗菌作用
肉桂
1.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1)强心:肉桂可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 使豚鼠离体心脏的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2)对血管和血压影响:肉桂、桂皮醛等对动物外
(2)促消化
干姜:直接刺激口腔和胃黏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胃液分泌、↑胃蛋白酶活性和唾液淀粉酶活性→ ↑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丁香、高良姜、草豆蔻:↑胃酸分泌、↑胃蛋白酶 活力。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3)利胆、止吐、抗溃疡
● ● ●
干姜、肉桂、高良姜:促进胆汁分泌 干姜浸膏、吴茱萸、丁香:止吐 干姜、吴茱萸:抗胃溃疡
干姜
7.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姜酮、姜烯酮等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 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 明显抑制作用。
8.其他药理作用 ●镇静催眠 ●解热作用 ●利胆保肝 ●促进免疫功能
中药药理学
第11章 温理药 2007.4
38
干姜
小结
●干姜温中散寒功效,主要与促进胃肠消化功能、
抗溃疡、胃肠解痉、止吐、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有关。 ●干姜回阳通脉功效,主要与其强心、扩张血管、增 加血流量、抗血栓等药理作用相关。 ●干姜的利胆保肝、抗缺氧、抗病原微生物、促进免 疫等作用,与其温中回阳、燥湿等功效有一定关系。
感觉神经末梢呈兴奋现象,产生瘙痒和灼热
感。继之麻醉,丧失知觉。
小结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功效主要与其强心、抗 休克、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肾上腺皮质系 统的功能、抗寒冷等作用相关。 ●附子逐风寒湿邪功效与其抗炎、镇痛、抗寒冷、
第十一章温里药
![第十一章温里药](https://img.taocdn.com/s3/m/0a2be38cd1f34693daef3eee.png)
教学目的 掌握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附子、 肉桂、干姜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附子、肉桂、干姜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教学重点 温里药的药理作用; 附子、肉桂、干姜的作用。
第一节 概述 一、与温里药有关的概念
温里药
里寒证
脾胃虚寒证 心肾阳虚
里 寒 证
1、寒邪入里,脾胃阳气受抑所出现的脾 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 呕吐、泄泻等,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道 疾病相似。
2.其他药理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 抗炎作用 镇痛
(2)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3)抗休克
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对多种休 克均表现出良好的对抗作用
(4)抗心律失常
附子有显著的抗缓 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5)心肌保护作用
附子水煎剂对大鼠在 冰水应激状态下内源性儿 茶酚胺分泌增加所致血小 板聚集造成的心肌损伤有 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心肌 细胞结合膜、单胺氧化酶 的异常变化得到一定的恢 复,并能减少机体内能量 的消耗。
(6)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 来自7)抗炎、镇痛干姜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疾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主要成份
姜烯、姜醇、姜烯酮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抗炎
2.其他药理作用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血清药理学
1973年-小管卓夫-消旋去甲乌药碱
血清药理学:
1988年由田代真一提出。 给动物灌胃---取血---分离 血清----体外实验。
陈长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第十一章温里药授课教案
第十一章温里药
第一节概述
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温里药具有辛散温通、散寒止痛、补火助阳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
温里药味辛性温,多入脾、胃、肝、肾经。
里寒证常见两方面病证:①脾胃虚寒证由寒邪入里,脾胃阳气受抑引起,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道疾病相似;二是心肾阳气虚弱,症见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甚则心肾阳衰,症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亡阳证”,与现代医学中的心功能不全、休克相似。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里寒证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病变有关。
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下: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强心
温里药对心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和正性传导作用。
附子中提取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研究发现,其为β受体部分激动剂(部分激动剂对相应的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
2、对心率的影响
附子对异搏定(静注过量或过速,可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停搏)所致小鼠缓慢型心律失常,能改善房室传导,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干姜也有加快心率的作用;但吴茱萸提取物能减慢心率。
3、抗心肌缺血
附子、肉桂、吴茱萸等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垂体后叶素及结扎冠状动脉所致的大鼠或犬急性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
附子、干姜等还能延长动物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提高耐缺氧能力。
4、改善循环
胡椒、干姜、肉桂等含挥发油或辛辣成分,能扩张体表和内脏血管,改善循环,使全身产生温热感。
温里药“助阳”、“散寒”等功效主要与其改善循环作用有关。
5、抗休克
附子、肉桂、干姜及其复方对失血性、内毒素性、心源性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等休克均能提高动脉压,延长实验动物存活时间,提高存活百分率。
温里药抗休克的作用机理主要与其强心、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有关。
二、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双向)
大多数温里药均具有健胃驱风,增强胃肠功能的作用。
干姜、肉桂、吴茱萸等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使肠管兴奋,从而促进胃肠蠕动,排出胃肠积气;另一方面,干姜、肉桂、吴茱萸
又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对胃肠平滑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2、促消化
干姜的芳香和辛辣成分能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和胃黏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胃液分泌增加,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及唾液淀粉酶活性,从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丁香、高良姜、草豆寇等可增加胃酸排出量,提高胃蛋白酶活力。
3、利胆、止吐、抗溃疡
干姜、肉桂、高良姜等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干姜浸膏对硫酸铜所致的犬呕吐有抑制作用,吴茱萸、丁香亦有止吐作用;干姜、吴茱萸等还有抗胃溃疡作用。
三、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影响
附子、肉桂、干姜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肾上腺中维生素C和胆固醇的含量降低,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附子还能兴奋下丘脑,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释放增加。
四、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附子、肉桂、吴茱萸等有镇静作用;附子、乌头、花椒有局部麻醉作用;附子、肉桂、干姜能兴奋交感神经,使产热增加。
五、抗炎、镇痛
附子、乌头、干姜等还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综上所述,温里药的强心、升压、扩血管、增加血流量和增强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等作用是其补火助阳、温里祛寒的药理学基础;而抗溃疡、增强胃肠功能、调节胃肠运动、抗腹泻、抗炎、镇痛等作用是其温中止痛的药理学基础;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抗凝血等其温通血脉的药理学依据。
第二节常用药物
附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附子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为主。
此外,还分离出具有药理活性的消旋去甲乌药碱、氯化甲基多巴胺和去甲猪毛菜碱等。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
有毒。
归心、肾、脾经。
一、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附子能上助心阳、
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1、强心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去甲乌药碱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也有强心作用。
去甲乌药碱对离体和在体心脏,正常和衰竭心脏,均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2、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此作用可被心得安(阻断心脏的β受体的作用)所阻滞。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研究证明,去甲乌药碱是降压成分,具有兴奋β受体及阻断α1受体的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α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α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有效成分。
3、抗休克
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对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等均能提高平均动脉压,缓解休克症状。
抗休克的有效成分除与其强心的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相关外,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α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氯化甲基多巴胺为α受体激动剂,亦有强心升压作用。
可见,附子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强心,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关。
4、抗心律失常
附子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去甲乌药碱能改善房室传导,加快心率,恢复窦性心律。
附子剂量过大,可导致心律失常,应引起注意。
5、心肌保护作用
去甲乌药碱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
6、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附子冷浸液和水煎液均能抑制寒冷引起的鸡和大鼠体温下降,延长生存时间,减少死亡数。
此作用与附子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有关。
附子注射液腹腔注射能延长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
7、抗炎、镇痛
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乌头碱类生物碱也有抗炎作用。
附子是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发挥抗炎作用的。
另有实验发现,动物切除双侧肾上腺后,附子仍有抗炎作用,说明附子除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外,本身可能还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乌头碱既是毒性成分,又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
8、对阴虚、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影响
研究表明,阴虚证表现为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功能偏亢;阳虚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
甲状腺机能减退阳虚证模型动物,附子能减少M受体数量,降低 cGMP系统反应性,使之趋于正常。
甲亢和氢化可的松所致阴虚证模型动物,附子可使β受体数量增加,cAMP系统的反应性进一步升高。
所以,附子可使阴虚证进一步恶化,使阳虚证得到改善。
另外,虚寒证时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 含量降低,5-HT的含量升高。
附子升高脑中NA、DA含量,降低5-HT的含量,提示附子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递质来调整机体到平衡状态。
9、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附子煎剂可抑制胃排空,但却能兴奋离体空肠自发性收缩活动,此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故可能与兴奋胆碱能神经有关。
10、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附子多糖对HL-60(人白血病)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且诱导HL-60细胞向粒细胞方向分化。
此外,附子粗多糖灌胃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最好,而附子酸性多糖腹腔注射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疗效最好,两者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二、其他药理作用
1、镇静生附子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所致的小鼠睡眠时间。
2、局麻附子能刺激局部皮肤,使皮肤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呈兴奋现象,产生瘙痒与灼热感,继之麻醉,丧失知觉。
除上述作用外,附子还有增强免疫、抗血栓形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延缓衰老等作用。
三、现代应用
1.休克四逆汤、参附汤治疗各种休克均有肯定的疗效。
2.缓慢型心律失常
3.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腰腿痛、神经痛
4.偏头痛用附子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四、不良反应
附子的毒性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
人口服乌头碱0.2 mg 即可引致中毒,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 mg。
常见的中毒症状主要以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表现为主,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眼花、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畏寒。
严重者出现瞳孔散大,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手足抽搐,躁动,大小便失禁,体温及血压下降等。
附子炮制后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大大降低,毒性也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