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现状与对策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现状与对策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方,具有丰富的蒙药资源,这些资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内蒙古自治区的蒙药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对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现状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自然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药材生长。
目前,该地区已发现的药用植物有数百种,其中不乏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蒙古草原特有药材。
蒙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中医药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内蒙古自治区的蒙药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首先,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草原被开发为城市和农田,导致了蒙药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其次,过度的采伐和乱砍滥伐现象也造成了蒙药植物数量的急剧减少。
再者,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蒙药资源的繁衍和生存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对策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蒙药资源,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蒙药资源保护。
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政策,禁止滥伐滥采、过度开发等行为,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建立和完善蒙药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蒙药植物的监测和保护。
2.调整农业结构,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农牧结合、草原生态畜牧业等保护性农业模式,减少对草原资源的破坏。
3.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
加强对蒙药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适应性,提高蒙药资源的繁育和种植技术。
此外,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和生物技术,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4.加强科普与教育。
通过开展蒙药资源的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蒙药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此外,加强蒙药资源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发展。
5.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积极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吸引资金和技术进入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蒙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蒙药材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蒙药材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0•【字号】内政办发〔2016〕150号•【施行日期】201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蒙药材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内政办发〔2016〕150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27号)精神,加强我区蒙药材中药材保护,促进蒙中药产业科学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立足我区特色道地蒙药材中药材资源,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谋发展,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产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依靠科技支撑,科学发展蒙药材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保护野生蒙药材中药材资源,推动生产流通现代化和信息化,努力实现蒙药材中药材优质安全、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促进全区蒙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区蒙药材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建立,资源监测站点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旗县级蒙药材中药材产区;蒙药材中药材科技水平明显提升,质量持续提高,濒危野生蒙药材中药材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大宗特色道地蒙药材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蒙药材中药材种植养殖产量年均增长10%;蒙中药生产企业使用产地固定的蒙药材中药材原料比例达到50%,列入国家百强蒙中药生产企业主要蒙药材中药材原料基地化率达到60%;蒙药材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流通环节规范化集中仓储率达到70%,质量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蒙药资源持续利用的探讨_额尔德木图

收稿日期:2011-03-09;修回日期:2011-05-11作者简介:额尔德木图(1979-),男,蒙古族,内蒙古医学院学报编辑。
通讯作者:程立新,编审,E -mail :lx6928@163.com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010059蒙药资源持续利用的探讨额尔德木图1,高荣2,张硕3,程立新1(1.内蒙古医学院学报,内蒙古中呼和浩特010059;2.内蒙古医学院药学院 3.中国药科大学)摘要:蒙医药是蒙古民族的珍贵遗产,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药主要来自于大自然,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等。
植物类药是蒙药材中最重要的部分、次之动物类药。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掠夺式的采挖蒙药,致使蒙药资源处于濒危状态。
本文探讨了蒙药资源的利用现状,并提出蒙药资源持续利用的几点对策,希望为蒙药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蒙药资源;持续利用中图分类号:R2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13(2011)03-0222-03MONGOLIAN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Eerdemutu ,GAO Rong ,ZHANG Shuo ,et al.(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Hohhot 010059China )Abstract :Mongolian medicine is a precious heritage of Mongolian and Medical motherland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eat treasure.Mongolian medicine mainly from nature ,including plants ,animals ,minerals and medicine.Mongolian medicinal plant medicin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cond animal medicines.However ,due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predatory excavation Mongolian peo-ple ,resulting in the endangered Mongolian resourc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Mongolia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made several Mongolian measures ,hoping to Mongo-lian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蒙医药是蒙古民族的珍贵遗产,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而发展起来的医药知识,在发展过程中在原有的传统医药学基础上吸收了各兄弟民族医药精华而形成为今天的有蒙古民族特点的蒙医药学。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作者:田伟刚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1期摘要:蒙药是指内蒙古人民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累积下来的医药配方,所采用的药材大多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常见的医药资源,但是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加重、野生药材乱采滥挖严重、种植业的发展、药材质量标准不健全、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等问题,限制了蒙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蒙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现状与对策展开分析。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资源发展对策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地区,地形主要以高原地貌为主,海拔高,区域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受到经纬度和地形的影响,存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与干旱等多种气候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但是如何合理应用蒙药资源是现代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现状1.野生中蒙药资源稀缺,保护意识不高随着临床医学对天然药物的推崇以及传统中医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中蒙药作为传统中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但是许多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大量的乱采滥挖导致野生中蒙药资源不断减少,同时也造成了土壤荒漠化。
随着时间的变化,中蒙药的分布和产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文献指出,过去科尔沁平原、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西部每年麻黄产量大约为500吨,但是随着乱采滥挖的影响,导致野生麻黄产量和质量不断下降,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相比,现在麻黄产量约降低了一半左右。
这同样也造成了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1]。
2.人工栽培缺乏专业指导中蒙药材种植是提高药材产量的主要渠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药材种植在内蒙古自治区受到了广泛的推广以及大众的支持。
但是目前中蒙药材种植比较散,规模小且技术含量低,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生产出来的药材品质不佳,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土壤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限制蒙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建设中蒙医药药材基地的建议

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建设中蒙医药药材基地的建议自然资源是蒙古族地区的重要禀赋,蒙医药药材基地的建设对于提升地区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振兴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蒙医药药材基地时,我有以下建议。
首先,要充分发挥蒙古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
蒙古族地区山川纵横,物产丰富,拥有大量珍贵的草药资源。
因此,应该对这些自然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同时,还可以在基地周边种植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珍稀草药,提高基地的药材种植品种多样性。
其次,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基地建设中,应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药材种植技术和药物提取技术,提高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要加强对蒙医药药材人才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组织培训班等方式,提高药材种植和加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地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交通、供水、电力等方面。
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地,要加大对路网和电力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基地的连通性和运输效率。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基地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基地的运行效率。
第四,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合理规划用地,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药材种植和加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种植和采摘方式,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捕捞。
同时,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禁止非法猎捕和植被破坏行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最后,要加强基地的宣传和推广。
蒙医药药材基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该加大对基地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参与展览会和开展科普活动等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蒙医药的独特魅力和健康效益。
同时,还可以开展相关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促进基地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蒙医药药材基地对于提升蒙古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振兴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对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31号建议的答复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对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31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公布日期】2017.04.06•【字号】内商办函〔2017〕294号•【施行日期】2017.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对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31号建议的答复内商办函〔2017〕294号郝艳涛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建设全区道地蒙中药材交易平台的建议》收悉,现综合我厅及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意见答复如下:一、内蒙古大唐药业有限公司在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建设全区道地蒙中药材交易平台,鼓励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蒙中药材实体商业和电子商务同时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加快我区道地蒙中药材的流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们将按照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支持。
二、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食药监〔2013〕208号)明确规定:“除现有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外,各地一律不得开办新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设立中蒙药材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属于国家明确的中药材专业市场,需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委的相关审批。
三、针对近年来,各地商品现货交易市场违反《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的事件呈多发频繁趋势,我区为切实做好各类交易场所监管工作,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按照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系会议第三次会议关于开展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活动要求,以及国家联系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系会议第三次会议纪要〉的通知》(清整联办〔[2017〕]30号)精神,自治区政府部署了我区清理整治专项活动,并明确在清理整治专项活动期间(2017年3月至7月)自治区暂停批设各类交易场所。
内蒙古: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把自治区建成国家中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内蒙古: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把⾃治区建成国家中药⼯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医药卫⽣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业对药材资源的需求⽇益增加。
随着城乡居民⽣活⽔平的提⾼和⼤众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近年来,中医和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品、保健品消费快速增长,使中药材⽣产、供应⾯临着严峻挑战。
为充分发挥我区中药材资源优势,进⼀步做好⾃治区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种植,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中药⼯业的重要原料基地,为⾃治区⼯业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
今年9⽉⾄10⽉间,⾃治区经信委消费品处对部分盟市中药材种植情况进⾏了调研。
调研情况如下: ⼀、全区野⽣药材及中药材种植资源情况 内蒙古⾃治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独特,⼟质⼟壤多样,冬季漫长严寒,春季风⼤⾬少,⼤部分地区⽇照时间长,特别适合野⽣药材⽣长和中药材种植。
据调查统计,全区分布和蕴藏着2324种具有药效的野⽣植物、动物和矿物。
其中可⼤规模开发利⽤的品种有232种。
我区分布的道地中蒙药材品种有102种,如⽢草、⿇黄、防风、黄芪、黄芩、⾁苁蓉、北沙渗、桔梗等都是我区道地中蒙药材,在全国乃⾄世界都⾮常著名。
内蒙古⾃治区野⽣药材蕴藏量以西部的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最多;东部以⼤兴安岭西侧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和⾚峰市较多。
西部野⽣的多以⽢草、⿇黄、苁蓉、苦⾖⼦为主。
其中野⽣⽢草655万亩,半野⽣60万亩、苦⾖⼦40万亩、⿇黄草26.5万亩。
东部野⽣防风、黄芩、黄芪、苦参、柴胡、⾹青兰、桔梗、苍术、⾚芍基本处于濒危状态,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兴安盟地区还有⼀些少量的储存。
内蒙古⾃治区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北⽅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区。
这次我们调研的东部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峰市,锡林郭勒盟12个旗县,主要种植品种有黄芩、⽢草、黄芪、防风、苦参、⾚芍、桔梗、沙参、党参、板蓝根、柴胡等。
西部调研的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6个旗县,主要种植品种有苁蓉,⽢草、⿇黄、枸杞、苦⾖⼦等。
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分析实施报告

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分析实施报告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种植基地是指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合适的种植区域内,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的一种种植模式。
GAP种植基地分析实施报告将对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实施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中药材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消费需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野生采收和非规范种植,导致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应运而生。
本报告将对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现状分析1.基地选择:GAP种植基地应选择地理位置适宜、土壤条件良好、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区。
基地的选择对中药材的生长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种植技术:GAP种植基地应采用先进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包括优质种苗的选择、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种植技术的正确运用可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3.质量控制:GAP种植基地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农药使用安全、农残限量等方面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4.检测分析:GAP种植基地应加强对中药材的检测分析,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的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实施报告1.建立GAP种植基地针对中药材种植基地选择不合理的问题,应进行地方调查和评估,确定合适的基地建设地点。
并确保基地的土壤质量良好、水源无污染、气候条件适宜。
2.推广先进种植技术3.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确保农药使用安全。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防止污染物对中药材的影响。
4.强化检测分析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检测分析,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检测。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地道药材万亩连翘GAP基地技术承包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地道药材万亩连翘GAP基地技术承包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我国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而连翘作为一味地道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神奇功效。
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攀升,万亩连翘GAP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旨在通过技术承包的方式,提高连翘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科技化水平,为我国中药材产业贡献力量。
二、项目目标1.实现万亩连翘种植基地的标准化建设,确保药材质量稳定。
2.提高连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技术承包方案1.种植技术指导:组建专业团队,为基地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从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管理、采收等环节,制定详细操作规程,确保种植过程标准化。
2.育苗技术: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提高连翘种苗质量和成活率。
同时,开展种苗繁育研究,为基地提供优质种苗。
3.病虫害防治: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连翘生长健康。
4.质量检测:设立质量检测中心,对基地种植的连翘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确保药材质量符合GAP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
5.信息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万亩连翘GAP基地信息管理系统。
实时监控基地种植情况,提高管理效率。
四、项目实施步骤1.前期筹备: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项目策划、申报、审批等工作。
同时,开展基地选址、土地流转、基础设施construction等工作。
2.技术培训: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种植基地建设:按照GAP标准,建设万亩连翘种植基地。
包括土地整理、灌溉系统、道路建设等。
4.质量监控与检测:建立质量检测体系,确保药材质量符合GAP 标准。
5.产后加工与销售:开展连翘产后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五、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自然灾害风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地抗灾能力。
同时,开展保险业务,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711号(农业水利类270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711号(农业水利类270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11.08•【文号】国中医药提字〔2021〕80号•【施行日期】2021.1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711号(农业水利类270号)提案答复的函国中医药提字〔2021〕80号咏梅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道地药材(中蒙药材)质量及生态种植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及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一是我局自2011年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以来,已在全国31个省2700余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汇总了全国近1.3万多种野生药用资源的种类、分布信息,总记录数2000万条、基于100多万个样方的调查数据;收集了药材样品、腊叶标本、种质资源36万余份。
此外,已初步建成了由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心、65个监测站组成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全国建成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2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基本摸清了调查区域的中药资源本底情况,形成了我国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长效发展机制。
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珍稀濒危中药材实施迁地引种、人工种植、野生抚育等技术,形成了一套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迁地引种药用物种的技术体系,在药材原生或相似环境中增加种群数量,使资源量能够为人们采集利用,并保持群落平衡。
二是国家林草局2019年启动了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下一步将根据普查结果,科学设立种质资源监测点,逐步建立种质资源监测体系。
同时国家林草局已将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种质资源保护列为野生植物保护“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之一,将组织开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专项调查与监测;支持建设种质资源库,逐步保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建设野生植物资源监测网络。
内蒙古中草药种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人们对中草药的医用和保健作用日趋重视,由此拉动了中草药种植业的蓬勃发展。
虽然市场上对中草药的需求量连年增加,但伪劣中草药仍充斥着市场,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由于中草药野生资源的稀缺,自然栽培将是未来中草药的主要源头,但在自然栽培过程中,常常出现因未能真正认识植物的生长习性而盲目引进或在非道地产区栽培、栽植方式非标准化、重生产而轻品质等问题,使得中药材和饮片的整体品质下滑形势更加严峻。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栽培药物的品质,更好地指导自然栽培,并使培育的药物品质更接近于野生资源,是中草药评价的首要目的。
2007年中医立法开始实施,至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颁布实施,中国药物研究领域已经出现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契机,至今已有200多种常用大宗药材实现大规模种植[1]。
2009—2020年,全国中药材栽培规模由118万hm 2扩大到了341万hm 2,2020年人工种植中药材410万t [2]。
郭兰萍等根据中草药的特性,从生态农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中医生态化农产品开发方法,包括“拟境种植”和“不向耕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暗、不负风景常绿”的农产品开发思想[3-5]。
内蒙古中草药种植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对当地的环境适宜性,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1现状内蒙古中药材来源丰富,且道地药材种类较多,尤其在乌兰察布大苍山和蛮罕山区域、赤峰和通辽罕山一带、小兴安岭地区和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地乃至鄂尔多斯市与阿拉善区域,另外还有少数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品种分布在各盟市[6]。
据统计,内蒙古区域内药用植被有2200余种,常见的蒙医药物300余种,《我国医药百科大全蒙医学》收载437种类,《内蒙古蒙医药规范》收载322个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厅药物规范(蒙药分册)》收载57个种类。
而内蒙古因具有复杂多变的地质特点、气候特性和土壤特性,尤其适合有长日照、温差大、喜寒冷、耐干燥收稿日期:2023-02-24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0GG003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22年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2022YFDZ0035)。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1年第46号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1年第46号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03•【字号】2021年第46号•【施行日期】2021.09.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1年第46号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起草了《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即日起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9月3日—9月17日。
联系人:苏志梅联系电话:0471—6946617、6944929(传真)邮箱:********************.cn附件: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1年9月3日附件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巩固我区中医药(蒙医药)改革发展成绩,总结经验做法,破解存在问题,更好地发挥中医药(蒙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蒙)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夯实中医药(蒙医药)人才基础(一)提高中医药(蒙医药)教育整体水平。
调整优化自治区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蒙医学)学科专业布局,逐步建立以中医药(蒙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蒙)后西的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中医(蒙医)疫病课程。
加强中医药(蒙医药)拔尖人才选拔培养。
将中医(蒙医)思维培养和临床技能培训,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内容。
重点支持中医药(蒙医药)院校“双一流”建设,打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中医药(蒙医药)一流本科专业。
布局建设中医(蒙医)养生学、骨伤学、康复学、心理学、中西医结合、蒙西医结合等服务生命全周期的本科专业。
内蒙古自治区蒙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蒙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科技部《“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加快蒙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我区蒙药材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促进蒙中药科技成果转化,保障蒙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蒙古自治区蒙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建设宗旨是探索蒙中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模式,促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动区域蒙中药产业发展,为推进蒙中药产业“生产集约化、技术高新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体系化、市场多元化”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
第三条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是围绕我区蒙中药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按照“集成资源、引导示范、突出特色、提升品牌”的基本思路,建立一批特色鲜明、技术先进、产业链长、示范带动明显的蒙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第四条通过示范基地建设,突破濒危稀缺蒙中药材繁育技术和野生抚育关键技术,创新一批适宜我区道地蒙中药材种植的集成技术,提升道地蒙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示范推广蒙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科技创业、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承包和建立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促进蒙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自治区科技厅为蒙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示范基地的规划和管理。
自治区科技厅设立蒙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专家委员会,负责示范基地建设的指导和咨询。
第三章条件及要求第六条示范基地是蒙中药材科技资源要素聚集的载体,是蒙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野生资源抚育科技提升的传播源和辐射源。
要突出特色,加强蒙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内涵建设,将基地建设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考虑,强化基地在蒙中药材种植布局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要引导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管理和成果各类创新要素向基地聚集,并将试验示范成熟的技术向周边辐射与推广应用。
内蒙古蒙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蒙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蒙药材产业链存在“断链”现象、规模化和规范化种植程度较低、土地流转费用高、种植机械化水平低等,并从深入开展蒙药材资源普查、优化蒙药材企业营商环境、建设优质道地蒙药材种植基地、加快培育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促进内蒙古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蒙药材;问题;对策;内蒙古中图分类号F326.12;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2)06-0218-04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2.06.06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roblems Existing in Development of Mongolian Medicine Industry in Inner Mongolia andIts CountermeasuresYI Na(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110)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ngolian medicine industry in Inner Mongolia,including the phenomenon of "broken chain"in Mongolian medicine industry chain,low level of large-scale and standardized planting,high land transfer costs,and low level of planting mechanization,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carrying out the resource survey of Mongolian medicine,optimiz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Mongolian medicine enterprises,building high-quality authentic Mongolian medicine planting bases,speeding up the cultivation of key enterprises,further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transfer of land management rights,and increasing financial subsidi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ongolian medicine industry in Inner Mongolia.Keywords Mongolian medicine;problem;countermeasure;Inner Mongolia内蒙古蒙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易娜(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蒙药材产业优势明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宜蒙药材生长[1]。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合作协议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合作协议甲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乙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技术和市场资源,乙方在土地资源、人力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合作建设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基地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合作目标。
1. 共同建立符合中药材GAP标准的种植基地,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推动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2. 通过合作,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整合,提高双方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合作内容。
(一)基地建设。
1. 乙方提供位于________________(详细地址)的土地作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用地,土地面积约为______亩,土地性质为______(耕地、林地等),土地使用期限为______年,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计算。
2. 甲方负责基地的规划设计,包括种植区域划分、灌溉排水系统、道路设施等建设规划,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确保基地建设符合中药材GAP标准要求。
3. 双方共同投资基地建设所需的资金,其中甲方投资占总投资的______%,乙方投资占总投资的______%。
具体投资金额及支付方式将根据基地建设进度另行协商确定。
(二)中药材种植。
1. 甲方根据市场需求和基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确定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包括但不限于______、______、______等。
2. 甲方负责提供中药材种植所需的种苗、肥料、农药等物资,并按照中药材GAP 标准制定种植操作规程,指导乙方进行种植管理。
浅谈蒙药资源的合理应用

2 1 进一 步规范理论体系 . 要做 到合 理应 用必须 有完 整 的、系统 的 、规 范 的理论 体 系。这是 首要 的工作 ,也 是必 须加 强 的工作 。在蒙 药 的 研究过 程 中,不能 单 纯追 求 开发 蒙 药新 剂 型 、开发 新 药 , 应从基础理 论研 究人手 ,以传 统 的蒙医 药理论 为指 导 ,以 临床疗效为 客观 指标 ,以现代科 学技 术 为研究 手段 ,多学
志 ,20 0 6,5:5 3—5 . 4
用 动物 10 以上 , 中蒙药应用 的有 6 种 。内蒙古地 0种 其 6
矿资源也很 丰富。应按 照 国家有 关法 律法规 进行 实质 性评
价 和质量标 准的制定 ,为今 后更 好地 开发利 用 资源提 供 了 技术上 的支持和保障 。
2 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应 用
蒙 医药 造福 人类 的 目的。
参考 文献
我区蒙药材 品种 多达 20 20余种 ,较常用 的有 14 , 32种
其 中许多是 内蒙古 著名 的地 产药材 ,如黄 蔑 、麻 黄 、肉从 蓉 、沙 棘 、锁阳 、瑞香狼 毒等 ,疗效 确 切可 靠 ,闻名 国 内
外 。另外 ,有药用价值的 国家重点 保护植物有 狭叶瓶 小草 、
药 ] 。然而 ,由于生态 环境 的破 坏 ,人们 抢夺 式 的采挖 蒙
资源优势并进一 步开发 利用 蒙药 ,逐 步提高 蒙药在 市场上 的竞争能力 。
2 2 进一步加强蒙药化学及药理 的研究 .
近年蒙药药理研 究取 得 了可喜 的成绩 ,成 为蒙 医药现 代研究极为活跃 的领 域 。然 而蒙 医药 现代 化 、科学化 研究 任 重而道远 。通过蒙药化 学及药 理的研究 从分掌握 蒙
[]高建萍 ,云学英 ,马文喜.三 种蒙药 中微 量元 素含 量与疗 效相 关性 分 8
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

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话题。
中药材GAP基地是指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进行建设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其目的是提高中药材生产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本文将对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现状进行探讨。
我国是中药材生产和使用大国,中药材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药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然而,我国中药材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药材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等,其中药材质量的保障成为市场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高中药材生产质量,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得到了广泛。
截至目前,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设了一批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基地管理不规范等。
下面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介绍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陇西县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生产县,中药材种类丰富,素有“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陇西县积极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建设了多个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这些基地在规范化生产、质量保障和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中,陇西县和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甘草基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该基地在GAP认证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拥有完善的生产、管理、监测等环节,为甘草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该基地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基地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不够等。
针对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和质量。
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
加强对基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基地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

第18卷 第1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18 No.1 2003年2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eb.2003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Ξ巴根那(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1)摘 要: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生产现状、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建立G AP示范基地的原则、品种与基地布局、研究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对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 AP示范基地建设有重要参考意义.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资源丰富,且地道药材品种多,影响较大的地区有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大青山与蛮罕山地区、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区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区.品种有沙棘、麻黄、枸杞、甘草、黄芪、远志、知母、黄精、玉竹、肉苁蓉等多个品种.因此在这地区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是有必要.关键词:蒙药材生产;G AP示范基地;内蒙古地区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85(2003)01-0072-05Production of G enuine Mongolian Crude Drugs and Construction ofGAP Demonstration B ase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 egionBagenna(College of Traditional Mongolia Medicin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028041,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some questions such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of Mongoliancrude drug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developing the production of genuine Mongo2lian crude drugs;the principles of set up the G AP demonstration bases;breeds of crude drugs anddistribution of bases;the contents of research and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so on,which haveimportant and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to both developing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Mongoliancrude drug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G AP demonstration bases.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2gion is abundant in source of Mongolian medicine,and breed of crued drugs are various.Some areasare renowned for its source of Mongolian crude drugs,which include:The region of HelanshanRerduosi Plateau;the region of Daqingshan and Hanshan;the Hanshan region of Chifeng andTongliao;the region of Daxinganling and Hulunbeier prairie;the region of Xilinguole prairie.Breedof crude drugs include:Shaji(Hippophae rhamnoides L.)、Mahuang(Ephedra sinica Stapf.)、G ouqi(Lycium barbarum L.)、G ancao(G 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Huangqi(Astragalusmongholicus Bunge)、Yuanzhi(Polygala tenaifolia willa.)、Yuzhu(Polygonatum odoratumDruce.)、Huangjing(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Roucongrong(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etc..In short,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demonstration plant bases in above mentioned area.K ey w ords:Production of Mongolian crued drugs;G AP demonstration base;Inner Mongolia region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经验.我区蒙药资源丰富,素有“天然药物之乡”之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应当努力研究开发,Ξ收稿日期:2002-11-10作者简介:巴根那(1960-),男(蒙古族),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人,教授,主要从事蒙药方剂及新药开发研究.造福人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中指出“加强重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开展中药材规范化、产业化种植研究,积极支持濒危药材的繁育研究和珍稀药材的替代品研究,开展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视中药材种植资源的保护,加强生态效益显著的中药材研究与技术推广,发挥中草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同时内蒙古自治区把蒙药开发产业化做为自治区经济增长点来主抓.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蒙药材生产及G AP 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域广泛,涉及学科多,难度大,周期长,需要多部门多行业的密切配合.每一种药材从野生、种植、采收、加工、炮制、成药的生产,在成分、质量和疗效上都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因此,蒙药材生产及G AP 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不能单打一,应当跨越部门和行业界线,组织有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协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合理分工,各有侧重,突出重点,合力攻关,注意互相衔接,互通信息,避免课题重复和抵消力量,缩短科研周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1 内蒙古自治区药材生产的基本情况和地理优势蒙药材品种繁多,有植物、动物、矿物;有野生、家种家养;有当年生、多年生;地区性及季节性强等特点.不完全统计内蒙古自治区内药用植物近2200种,常用蒙药材约三百多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收载437个品种,《内蒙古蒙药材标准》收载322个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收载57个品种.经过近年来全区药材资源普查,有药用价值的品种较多,如甘草、肉苁蓉、花锚、肋柱花、芯芭、多叶棘豆、蒙古山萝卜花等.但是,内蒙古目前蒙药材生产和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还很低,与国际市场和蒙药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大量药用资源尚待开发利用,野生药源越来越少,稀有名贵动物药材资源枯竭,许多家种药材种植、饲养技术多靠传统经验,落后于我区农林牧业现代生产技术,影响药材质量和生产发展,因此生产出的药材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内蒙古发展蒙药材生产和基地建设的优势很多,如自然地理条件优势、药材商品优势、资源开发优势和医药工业生产优势等,这都为“十五”期间进一步加快发展蒙药材生产和基地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由于人们对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和回归自然的企盼,对天然药用需求日益增多,当今国际植物药(含蒙药)正以年增长10%以上的速度发展,这都要求我们抓好机遇,按G AP 要求生产大量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绿色蒙药材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从源头上把好蒙药材、蒙药饮片、蒙成药、标准提取物及其他相关产品的质量.为此,“十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按照G AP 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规范,建设一批以优质地道蒙药材品种为骨干的G AP 生产示范基地,在全区逐步做到蒙药材生产的标准化、工程化和现代化,为自治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 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生产的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为中心,以基地为基础,以经济为纽带,以科技为依托,建立中药材骨干品种商品生产基地”的方针,这是国家发展中药材(包括蒙药材)生产的指导思想.在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生产上,我们应根据上述方针,认真把握好6条原则:(1)市场导向的原则.发展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能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不能一哄而上,不能只管种不管销.不论什么品种,市场需求就是药材发展的方向,各地对现有的药材品种要逐个全面分析进行排队,审时度势,找准市场位置.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及时调节品种的生产.要以销定产,以销定购,减少药材生产的盲目性.(2)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蒙药材生产要以增加效益为中心.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的品种,要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份额,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优势尚不明显的品种,要努力走联合之路,多形式地挖掘潜力,减少风险,获取更大的效益.(3)有利于产业化的原则.推进蒙药产业化发展是自治区蒙药工作的重点之一.加快蒙药产业化发展,一是抓一批优势品种,这些品种应是有市场、有规模、有影响、有经济效益的.二是做好地道药材生产基地与药材(医药)公司、制药(保健、美容)厂的结合,逐步探索出有利于药材生产流通的新体制,推进我区蒙药农业产业化.为此,建设优质蒙药材及G AP 示范基地必须要有相关企业参加,并逐步做到以企业为主体.(4)发挥地道药材品牌优势的原则.内蒙古传统的优势地道药材品种很多,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目前有很大影响的品牌并不多.我们应加强科技投入,规范基地建设和品种生产,生产优质蒙药37第1期 巴根那: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 AP 示范基地建设 47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2003年材,抢注优势蒙药材品牌,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规模,及时开发新品种,上规模、上档次、树品牌、争效益.(5)重视产地最佳生态环境原则.生产基地应按蒙药材产地适应性原则选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应十分重视“地道药材”的地理学和原产地概念.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周围不得有污染源,应远离交通干道或周围设有防护林带等.即应选择各品种的最佳生产地区建立生产基地.(6)以传统名义地道蒙药材为骨干品种的原则.G AP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蒙药材品种必须是我区传统的名优地道蒙药材,它们应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特别是国家确定在我区建立生产基地的品种,以及参与全国药材市场调拨的品种,或是近年来兴起的有很大经济效益和开发前景、且在我区有较丰富资源的药用品种.3 试验基地与品种内蒙古自治区内蒙药资源丰富,且地道药材品种多,影响大的地区主要有乌兰察布大青山与蛮汉山地区、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兴安岭地区和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和鄂尔多斯与阿拉善地区,此外,还有少数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品种分布在各盟市.根据上述原则,“十五”期间选定10~15个品种在G AP生产基地中进行规范化种植试验.3.1 试验基地3.1.1 呼和浩特大青山与蛮汉山地区:本地区药用植物有沙棘、小茴香、芫荽、文冠木、杜松、麻黄、枸杞、甘草、黄芪、防风、园枝卷柏、问荆、华北大黄、王不留行、土三七、内蒙黄芪、白鲜、柴胡、远志、角蒿、华北蓝盆花、党参、艾蒿、牛蒡、知母、黄精、玉竹等.建议在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县分别建立生产示范基地,上述品种中重点生产沙棘、小茴香、芫荽和蒙古黄芪.在乌兰察布盟兴和县、察右中旗和武川县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黄花、防风、柴胡、黄芩、秦艽、知母等.3.1.2 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因赤峰市地处东北、华北、大兴安岭植物区系交汇地带,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繁多.根据调查统计维管束植物有113科、404属、868种,被子植物有104科、389属、847种,单子叶植物有19科、94属、218种,赤峰与通辽北部罕山地区有马鹿、野猪、黄羊、狍子、狼、狐狸、野兔、青羊、盘羊、猞猁、豹子等动物共7目、70种.野生植物中,可供人类直接食用的淀粉类、糖类植物较多,属于乔木、灌木果实类的有蒙古柞、沙枣、核桃楸、酸枣、刺梅果等.野生维生素类植物,主要分布在天然次生林区,有花盖梨、枣、桑、山葡萄、山里红、山丁子、薄叶山楂、欧梨、东方草梅等.赤峰地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有白屈菜、酸枣、北五味子、桔梗、沙参、甘草、远志、麻黄、柴胡、独活、防风、白鲜、黄芩、知母、龙胆、苦参、旋复花、茜草、薄叶大黄、藿香、茵陈蒿、车前子、益母草、芍药、枸杞、蒺藜、蓝盆花、黄精、玉竹、百合、祁洲漏芦、花锚、多叶棘豆、硬毛棘豆、地锦草、瑞香狼毒等100余种.建议在赤峰与通辽北部罕山地区建立马鹿、野猪等动物为主生产示范基地.在天然次生林区建立以野果为主种植示范基地,种植花盖梨、枣、桑、山葡萄、山里红、山丁子、薄叶山楂、欧梨、东方草梅等.低山丘陵地区建立以茶类植物为主的种植示范基地,种植茶类、多叶棘豆、蓝盆花等常用药材,沙丘灌丛草原地区以固沙为主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沙棘、地锦草等植物.通辽市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建立特产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1.3 大兴安岭及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本地区药用动物为数不少,就经济和药用价值来讲,主要品种有黑熊、马鹿、麝、獾、狍子、狐、狼以及人工驯养的马鹿、花鹿、驯鹿等.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据资料记载,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多达500种以上.其中包括药用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副食用植物、果品植物等.药用植物200多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就有130余种,如黄芪、防风、桔梗、赤芍、黄精、玉竹、柴胡、龙胆、知母、人参、党参、苦参、平贝、五味子、金莲花、天麻、兴安杜鹃、东北细辛、草乌、越桔(红豆)、笃斯等.建议以大兴安岭山坡针叶林或高山地带建立红豆产业为主的生产示范基地,开发红豆系列品牌产品;以大兴安岭西、北麓有苔藓的低地、潮湿的阴坡疏林内或高山带建立笃斯为主的生产示范基地,主要种植笃斯、金莲花、赤芍、平贝、花锚等.3.1.4 锡林郭勒大草原:锡林郭勒盟以典型的草原面积所占比重最大,它广泛地分布于锡林郭勒高平原及啊巴嘎玄武岩台地上,其最基本的群落类型是大针茅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两个群系.建议在东乌珠穆沁旗的宝格达山至西乌珠穆沁旗的他本庙一带天然次生林地区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种植肋柱花、花锚等当地特产药材.3.1.5 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药材资源丰富,可入药品种多达378种,采集收购有112种.其中,梁外甘草驰名中外,麻黄、银柴胡、远志、冬花等是全国地道药材.甘草、麻黄品种优良.建议在原有药材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准格尔、伊金霍洛和达拉特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冬花、党参、黄芪等;建立鄂托克、乌审和杭锦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银柴胡、麻黄、甘草等.在巴盟乌拉山、狼山地区和阿拉善贺兰山地区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种植特产药材.在阿拉善地区建立发菜、甘草、苁蓉、锁阳种植示范基地.3.2 研究的品种及内容参照G AP 规范及我区已被上级科技部门立项确定进行规范化种植研究的品种的有关内容来确定.3.2.1 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 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是蒙药材标准化的基础,要根据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 AP )的要求,逐步制定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地道药材品种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其内容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具体要求,如品种基源的鉴定,种植的优良度,特别是传统地道优良种质的保存、孵化及繁殖.根据不同品种生产发育的要求,制定各自的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如种子质量标准、种苗分级标准、种子检疫、播种密度、施肥标准、种耕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初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操作规程.地道药材规范化研究特别要对品种、商品外观、化学和生物检测指标、农药残留量及安全使用标准以及对重金属、微生物污染、异物、掺杂物提出明确指标,通过研究逐步建立起内蒙古优质(地道)蒙药材规范化生产体系,以规范全区地道药材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和确保内蒙古地道药材商品及以其为原料的蒙成药、保健食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2.2 建立地道药材生产基地 结合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选择符合G AP 要求的、最适宜地道药材生产且无污染的地道生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对原有的老生产基地可按G AP 标准审查、合格后予以认定.对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加强指导、扶持和调研,按照国际、国内市场对商品药材的要求来规范其建设,总结其经验.定期分析基地的地道性,包括历史的地道性、生态的地道性,药材内在质量的地道性等.分析药材的清洁度,有无污染,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分析药材的有效性,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分析农业成本情况,即将当地种药材的经济性(土地价格、劳力费用及其他开支等)和其他地方作比较,是否有明显优势.分析基地的规模,包括基地的组织形式.分析市场客户基础,所生产的药材是否有稳定的市场渠道.分析当地扶贫及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情况,蒙药材的生产扶贫及农牧业产业化调整结合可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基地的建设发展.综合以上分析,即可给各生产基地一客观量化的测评标准,逐步使蒙药材生产做到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工程化.要通过不断分析、总结、逐步制定地道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原则和标准,今后新发展的基地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需经基地申请,当地政府同意,专家进行论证,自治区主管部门批准方可挂牌成为基地,以规范地道药材基地的建设,防止无序、过量的发展.3.3 措施全区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及生产基地建设这一工程的技术强度、难度大,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3.3.1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G AP 工程领导小组:实施G AP 工程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协调工作和采取相关的措施.为此,为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G AP 工程领导小组,建议由科技厅一名副厅长任组长.3.3.2 组建内蒙古地道药材生产营销有限责任公司:为更好地促进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和生产基地的建设,必须要建立畅通的商品营销渠道.以减少盲目性和风险性.为此,建议以科技厅、区经贸委为主,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优质地道药材品种为中心,组织有关人员成立内蒙古地道药材生产、营销有限责任公司,集技术服务、信息指导、产品营销为一体,服务于蒙医药事业,服务于内蒙古的经济建设,服务于广大药农,对药材的种植、加工、保管、运输、质量、销售、信息等进行一条龙的全程科学化管理服务,按G AP 标准,逐步使我区的蒙药材和世界标准接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57第1期 巴根那: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 AP 示范基地建设 67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2003年3.3.3 制定相关政策,确保优材、优价、优用,确保药厂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目前有些药品生产厂家和医院,只顾追求利润,不注重药材质量.按G AP要求生产出的优质药材其成本必定高于一般中药材.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使药厂(特别是名牌厂家)和医院(特别是各地有影响的大医院)优先使用生产基地生产的优质地道药材,并实行优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地道药材生产基地的健康发展.并要制定相关政策,使药材生产基地逐渐成为相关药厂的第一生产车间,确保药厂建立稳固的原料基地.3.3.4 建立种子种苗基地、确保品种真实优良:建立种子种苗基地,发展优质种子种苗,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关系到优质蒙药材生产成败的关键性工作之一.此项工作必须切实抓好.建议由内蒙科技厅牵头,组织全区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在原建的种子种苗基地和地道药材产区择有条件的生产基地中建立,给予科技和资金扶持,由农牧业部门和药监部门认定和监督.合格者发给质量认定书.3.3.5 建立地道药材商品检测中心,对基地产品定期进行检测:通过地道药材检测中心,可定期经常对各基地生产的药材进行质量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了解各基地产品质量信息,确保产品的质量.并应逐步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地道药材商品质量标准.建议自治区药监局委托内蒙古民族大学检测中心或药品检验所完成这项工作.3.3.6 发挥品牌效益,推动G AP迅速发展:有好的药材,还需要好的商品品牌.通过优质地道药材创品牌,通过好品牌促销售,可推动G AP迅速发展.有关品牌的确定,可由药材生产基地和商品营销部门提出申请,由区科技厅、区经贸委及有关部门协商,专家认定,并报商标管理部门审批、注册后定期向社会公布,注册后的品牌,作知识产权加以保护.3.3.7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G AP工程专家指导小组:实施内蒙古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 AP示范基地建设这一项目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必须多学科协同作战.建议由内蒙古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G AP工程专家领导小组,对全区实施这一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咨询和评估等.以确保这一项研究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际同行认可.3.3.8 大力培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目前我区药材生产技术人员严重短缺,而实施G AP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建议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和农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设蒙药材(包括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训班或专业,讲授农学、药学及营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可办在职函授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总之,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资源丰富,地道药材品种多,影响较大的地区有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大青山与蛮罕山地区、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区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区.品种有沙棘、麻黄、枸杞、甘草、远志、黄芪、知母、黄精、玉竹、肉苁蓉等多个品种.因此在这地区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是有必要.参 考 文 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1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132.〔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1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1,2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S〕11998130,52.〔责任编辑 赵贤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 第1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18 No.1 2003年2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eb.2003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Ξ巴根那(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1)摘 要: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生产现状、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建立G AP示范基地的原则、品种与基地布局、研究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对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 AP示范基地建设有重要参考意义.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资源丰富,且地道药材品种多,影响较大的地区有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大青山与蛮罕山地区、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区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区.品种有沙棘、麻黄、枸杞、甘草、黄芪、远志、知母、黄精、玉竹、肉苁蓉等多个品种.因此在这地区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是有必要.关键词:蒙药材生产;G AP示范基地;内蒙古地区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85(2003)01-0072-05Production of G enuine Mongolian Crude Drugs and Construction ofGAP Demonstration B ase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 egionBagenna(College of Traditional Mongolia Medicin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028041,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some questions such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of Mongoliancrude drug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developing the production of genuine Mongo2lian crude drugs;the principles of set up the G AP demonstration bases;breeds of crude drugs anddistribution of bases;the contents of research and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so on,which haveimportant and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to both developing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Mongoliancrude drug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G AP demonstration bases.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2gion is abundant in source of Mongolian medicine,and breed of crued drugs are various.Some areasare renowned for its source of Mongolian crude drugs,which include:The region of HelanshanRerduosi Plateau;the region of Daqingshan and Hanshan;the Hanshan region of Chifeng andTongliao;the region of Daxinganling and Hulunbeier prairie;the region of Xilinguole prairie.Breedof crude drugs include:Shaji(Hippophae rhamnoides L.)、Mahuang(Ephedra sinica Stapf.)、G ouqi(Lycium barbarum L.)、G ancao(G 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Huangqi(Astragalusmongholicus Bunge)、Yuanzhi(Polygala tenaifolia willa.)、Yuzhu(Polygonatum odoratumDruce.)、Huangjing(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Roucongrong(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etc..In short,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demonstration plant bases in above mentioned area.K ey w ords:Production of Mongolian crued drugs;G AP demonstration base;Inner Mongolia region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经验.我区蒙药资源丰富,素有“天然药物之乡”之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应当努力研究开发,Ξ收稿日期:2002-11-10作者简介:巴根那(1960-),男(蒙古族),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人,教授,主要从事蒙药方剂及新药开发研究.造福人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中指出“加强重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开展中药材规范化、产业化种植研究,积极支持濒危药材的繁育研究和珍稀药材的替代品研究,开展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视中药材种植资源的保护,加强生态效益显著的中药材研究与技术推广,发挥中草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同时内蒙古自治区把蒙药开发产业化做为自治区经济增长点来主抓.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蒙药材生产及G AP 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域广泛,涉及学科多,难度大,周期长,需要多部门多行业的密切配合.每一种药材从野生、种植、采收、加工、炮制、成药的生产,在成分、质量和疗效上都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因此,蒙药材生产及G AP 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不能单打一,应当跨越部门和行业界线,组织有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协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合理分工,各有侧重,突出重点,合力攻关,注意互相衔接,互通信息,避免课题重复和抵消力量,缩短科研周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1 内蒙古自治区药材生产的基本情况和地理优势蒙药材品种繁多,有植物、动物、矿物;有野生、家种家养;有当年生、多年生;地区性及季节性强等特点.不完全统计内蒙古自治区内药用植物近2200种,常用蒙药材约三百多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收载437个品种,《内蒙古蒙药材标准》收载322个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收载57个品种.经过近年来全区药材资源普查,有药用价值的品种较多,如甘草、肉苁蓉、花锚、肋柱花、芯芭、多叶棘豆、蒙古山萝卜花等.但是,内蒙古目前蒙药材生产和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还很低,与国际市场和蒙药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大量药用资源尚待开发利用,野生药源越来越少,稀有名贵动物药材资源枯竭,许多家种药材种植、饲养技术多靠传统经验,落后于我区农林牧业现代生产技术,影响药材质量和生产发展,因此生产出的药材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内蒙古发展蒙药材生产和基地建设的优势很多,如自然地理条件优势、药材商品优势、资源开发优势和医药工业生产优势等,这都为“十五”期间进一步加快发展蒙药材生产和基地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由于人们对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和回归自然的企盼,对天然药用需求日益增多,当今国际植物药(含蒙药)正以年增长10%以上的速度发展,这都要求我们抓好机遇,按G AP 要求生产大量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绿色蒙药材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从源头上把好蒙药材、蒙药饮片、蒙成药、标准提取物及其他相关产品的质量.为此,“十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按照G AP 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规范,建设一批以优质地道蒙药材品种为骨干的G AP 生产示范基地,在全区逐步做到蒙药材生产的标准化、工程化和现代化,为自治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 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生产的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为中心,以基地为基础,以经济为纽带,以科技为依托,建立中药材骨干品种商品生产基地”的方针,这是国家发展中药材(包括蒙药材)生产的指导思想.在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生产上,我们应根据上述方针,认真把握好6条原则:(1)市场导向的原则.发展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能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不能一哄而上,不能只管种不管销.不论什么品种,市场需求就是药材发展的方向,各地对现有的药材品种要逐个全面分析进行排队,审时度势,找准市场位置.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及时调节品种的生产.要以销定产,以销定购,减少药材生产的盲目性.(2)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蒙药材生产要以增加效益为中心.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的品种,要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份额,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优势尚不明显的品种,要努力走联合之路,多形式地挖掘潜力,减少风险,获取更大的效益.(3)有利于产业化的原则.推进蒙药产业化发展是自治区蒙药工作的重点之一.加快蒙药产业化发展,一是抓一批优势品种,这些品种应是有市场、有规模、有影响、有经济效益的.二是做好地道药材生产基地与药材(医药)公司、制药(保健、美容)厂的结合,逐步探索出有利于药材生产流通的新体制,推进我区蒙药农业产业化.为此,建设优质蒙药材及G AP 示范基地必须要有相关企业参加,并逐步做到以企业为主体.(4)发挥地道药材品牌优势的原则.内蒙古传统的优势地道药材品种很多,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目前有很大影响的品牌并不多.我们应加强科技投入,规范基地建设和品种生产,生产优质蒙药37第1期 巴根那: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 AP 示范基地建设 47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2003年材,抢注优势蒙药材品牌,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规模,及时开发新品种,上规模、上档次、树品牌、争效益.(5)重视产地最佳生态环境原则.生产基地应按蒙药材产地适应性原则选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应十分重视“地道药材”的地理学和原产地概念.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周围不得有污染源,应远离交通干道或周围设有防护林带等.即应选择各品种的最佳生产地区建立生产基地.(6)以传统名义地道蒙药材为骨干品种的原则.G AP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蒙药材品种必须是我区传统的名优地道蒙药材,它们应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特别是国家确定在我区建立生产基地的品种,以及参与全国药材市场调拨的品种,或是近年来兴起的有很大经济效益和开发前景、且在我区有较丰富资源的药用品种.3 试验基地与品种内蒙古自治区内蒙药资源丰富,且地道药材品种多,影响大的地区主要有乌兰察布大青山与蛮汉山地区、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兴安岭地区和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和鄂尔多斯与阿拉善地区,此外,还有少数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品种分布在各盟市.根据上述原则,“十五”期间选定10~15个品种在G AP生产基地中进行规范化种植试验.3.1 试验基地3.1.1 呼和浩特大青山与蛮汉山地区:本地区药用植物有沙棘、小茴香、芫荽、文冠木、杜松、麻黄、枸杞、甘草、黄芪、防风、园枝卷柏、问荆、华北大黄、王不留行、土三七、内蒙黄芪、白鲜、柴胡、远志、角蒿、华北蓝盆花、党参、艾蒿、牛蒡、知母、黄精、玉竹等.建议在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县分别建立生产示范基地,上述品种中重点生产沙棘、小茴香、芫荽和蒙古黄芪.在乌兰察布盟兴和县、察右中旗和武川县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黄花、防风、柴胡、黄芩、秦艽、知母等.3.1.2 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因赤峰市地处东北、华北、大兴安岭植物区系交汇地带,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繁多.根据调查统计维管束植物有113科、404属、868种,被子植物有104科、389属、847种,单子叶植物有19科、94属、218种,赤峰与通辽北部罕山地区有马鹿、野猪、黄羊、狍子、狼、狐狸、野兔、青羊、盘羊、猞猁、豹子等动物共7目、70种.野生植物中,可供人类直接食用的淀粉类、糖类植物较多,属于乔木、灌木果实类的有蒙古柞、沙枣、核桃楸、酸枣、刺梅果等.野生维生素类植物,主要分布在天然次生林区,有花盖梨、枣、桑、山葡萄、山里红、山丁子、薄叶山楂、欧梨、东方草梅等.赤峰地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有白屈菜、酸枣、北五味子、桔梗、沙参、甘草、远志、麻黄、柴胡、独活、防风、白鲜、黄芩、知母、龙胆、苦参、旋复花、茜草、薄叶大黄、藿香、茵陈蒿、车前子、益母草、芍药、枸杞、蒺藜、蓝盆花、黄精、玉竹、百合、祁洲漏芦、花锚、多叶棘豆、硬毛棘豆、地锦草、瑞香狼毒等100余种.建议在赤峰与通辽北部罕山地区建立马鹿、野猪等动物为主生产示范基地.在天然次生林区建立以野果为主种植示范基地,种植花盖梨、枣、桑、山葡萄、山里红、山丁子、薄叶山楂、欧梨、东方草梅等.低山丘陵地区建立以茶类植物为主的种植示范基地,种植茶类、多叶棘豆、蓝盆花等常用药材,沙丘灌丛草原地区以固沙为主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沙棘、地锦草等植物.通辽市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建立特产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1.3 大兴安岭及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本地区药用动物为数不少,就经济和药用价值来讲,主要品种有黑熊、马鹿、麝、獾、狍子、狐、狼以及人工驯养的马鹿、花鹿、驯鹿等.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据资料记载,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多达500种以上.其中包括药用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副食用植物、果品植物等.药用植物200多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就有130余种,如黄芪、防风、桔梗、赤芍、黄精、玉竹、柴胡、龙胆、知母、人参、党参、苦参、平贝、五味子、金莲花、天麻、兴安杜鹃、东北细辛、草乌、越桔(红豆)、笃斯等.建议以大兴安岭山坡针叶林或高山地带建立红豆产业为主的生产示范基地,开发红豆系列品牌产品;以大兴安岭西、北麓有苔藓的低地、潮湿的阴坡疏林内或高山带建立笃斯为主的生产示范基地,主要种植笃斯、金莲花、赤芍、平贝、花锚等.3.1.4 锡林郭勒大草原:锡林郭勒盟以典型的草原面积所占比重最大,它广泛地分布于锡林郭勒高平原及啊巴嘎玄武岩台地上,其最基本的群落类型是大针茅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两个群系.建议在东乌珠穆沁旗的宝格达山至西乌珠穆沁旗的他本庙一带天然次生林地区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种植肋柱花、花锚等当地特产药材.3.1.5 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药材资源丰富,可入药品种多达378种,采集收购有112种.其中,梁外甘草驰名中外,麻黄、银柴胡、远志、冬花等是全国地道药材.甘草、麻黄品种优良.建议在原有药材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准格尔、伊金霍洛和达拉特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冬花、党参、黄芪等;建立鄂托克、乌审和杭锦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银柴胡、麻黄、甘草等.在巴盟乌拉山、狼山地区和阿拉善贺兰山地区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种植特产药材.在阿拉善地区建立发菜、甘草、苁蓉、锁阳种植示范基地.3.2 研究的品种及内容参照G AP 规范及我区已被上级科技部门立项确定进行规范化种植研究的品种的有关内容来确定.3.2.1 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 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是蒙药材标准化的基础,要根据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 AP )的要求,逐步制定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地道药材品种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其内容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具体要求,如品种基源的鉴定,种植的优良度,特别是传统地道优良种质的保存、孵化及繁殖.根据不同品种生产发育的要求,制定各自的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如种子质量标准、种苗分级标准、种子检疫、播种密度、施肥标准、种耕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初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操作规程.地道药材规范化研究特别要对品种、商品外观、化学和生物检测指标、农药残留量及安全使用标准以及对重金属、微生物污染、异物、掺杂物提出明确指标,通过研究逐步建立起内蒙古优质(地道)蒙药材规范化生产体系,以规范全区地道药材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和确保内蒙古地道药材商品及以其为原料的蒙成药、保健食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2.2 建立地道药材生产基地 结合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选择符合G AP 要求的、最适宜地道药材生产且无污染的地道生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对原有的老生产基地可按G AP 标准审查、合格后予以认定.对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加强指导、扶持和调研,按照国际、国内市场对商品药材的要求来规范其建设,总结其经验.定期分析基地的地道性,包括历史的地道性、生态的地道性,药材内在质量的地道性等.分析药材的清洁度,有无污染,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分析药材的有效性,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分析农业成本情况,即将当地种药材的经济性(土地价格、劳力费用及其他开支等)和其他地方作比较,是否有明显优势.分析基地的规模,包括基地的组织形式.分析市场客户基础,所生产的药材是否有稳定的市场渠道.分析当地扶贫及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情况,蒙药材的生产扶贫及农牧业产业化调整结合可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基地的建设发展.综合以上分析,即可给各生产基地一客观量化的测评标准,逐步使蒙药材生产做到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工程化.要通过不断分析、总结、逐步制定地道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原则和标准,今后新发展的基地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需经基地申请,当地政府同意,专家进行论证,自治区主管部门批准方可挂牌成为基地,以规范地道药材基地的建设,防止无序、过量的发展.3.3 措施全区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及生产基地建设这一工程的技术强度、难度大,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3.3.1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G AP 工程领导小组:实施G AP 工程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协调工作和采取相关的措施.为此,为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G AP 工程领导小组,建议由科技厅一名副厅长任组长.3.3.2 组建内蒙古地道药材生产营销有限责任公司:为更好地促进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和生产基地的建设,必须要建立畅通的商品营销渠道.以减少盲目性和风险性.为此,建议以科技厅、区经贸委为主,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优质地道药材品种为中心,组织有关人员成立内蒙古地道药材生产、营销有限责任公司,集技术服务、信息指导、产品营销为一体,服务于蒙医药事业,服务于内蒙古的经济建设,服务于广大药农,对药材的种植、加工、保管、运输、质量、销售、信息等进行一条龙的全程科学化管理服务,按G AP 标准,逐步使我区的蒙药材和世界标准接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57第1期 巴根那: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 AP 示范基地建设 67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2003年3.3.3 制定相关政策,确保优材、优价、优用,确保药厂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目前有些药品生产厂家和医院,只顾追求利润,不注重药材质量.按G AP要求生产出的优质药材其成本必定高于一般中药材.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使药厂(特别是名牌厂家)和医院(特别是各地有影响的大医院)优先使用生产基地生产的优质地道药材,并实行优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地道药材生产基地的健康发展.并要制定相关政策,使药材生产基地逐渐成为相关药厂的第一生产车间,确保药厂建立稳固的原料基地.3.3.4 建立种子种苗基地、确保品种真实优良:建立种子种苗基地,发展优质种子种苗,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关系到优质蒙药材生产成败的关键性工作之一.此项工作必须切实抓好.建议由内蒙科技厅牵头,组织全区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在原建的种子种苗基地和地道药材产区择有条件的生产基地中建立,给予科技和资金扶持,由农牧业部门和药监部门认定和监督.合格者发给质量认定书.3.3.5 建立地道药材商品检测中心,对基地产品定期进行检测:通过地道药材检测中心,可定期经常对各基地生产的药材进行质量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了解各基地产品质量信息,确保产品的质量.并应逐步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地道药材商品质量标准.建议自治区药监局委托内蒙古民族大学检测中心或药品检验所完成这项工作.3.3.6 发挥品牌效益,推动G AP迅速发展:有好的药材,还需要好的商品品牌.通过优质地道药材创品牌,通过好品牌促销售,可推动G AP迅速发展.有关品牌的确定,可由药材生产基地和商品营销部门提出申请,由区科技厅、区经贸委及有关部门协商,专家认定,并报商标管理部门审批、注册后定期向社会公布,注册后的品牌,作知识产权加以保护.3.3.7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G AP工程专家指导小组:实施内蒙古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 AP示范基地建设这一项目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必须多学科协同作战.建议由内蒙古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G AP工程专家领导小组,对全区实施这一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咨询和评估等.以确保这一项研究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际同行认可.3.3.8 大力培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目前我区药材生产技术人员严重短缺,而实施G AP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建议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和农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设蒙药材(包括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训班或专业,讲授农学、药学及营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可办在职函授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总之,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资源丰富,地道药材品种多,影响较大的地区有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大青山与蛮罕山地区、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区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区.品种有沙棘、麻黄、枸杞、甘草、远志、黄芪、知母、黄精、玉竹、肉苁蓉等多个品种.因此在这地区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是有必要.参 考 文 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1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132.〔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1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1,2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S〕11998130,52.〔责任编辑 赵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