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
县xx年度土地变更调查预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县xx年度土地变更调查预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为准确掌握xx年度全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成果现势性,为xx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暨遥感监测工作打好基础,经研究,决定开展我县xx年度土地变更调查预调查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未规定的,依据国土资源部、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通过开展xx年度全县土地变更调查预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同时,为xx年度卫片执法工作摸清底子。
以xx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年末数据库为基础(即xx年现状图),以xx年9月30日为标准时点,根据实际变化的每一块土地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如实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重点是对辖区的新增建设用地图斑、设施农用地及临时用地图斑和属 __进行逐一核实、调查,调绘实地建设范围和地类,确认图斑变化情况,如实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根据年度土地复垦、开发及原有耕地整治项目补充耕地范围界线,逐地块实地核实耕地变化情况,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农民自主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新增耕地情况,如实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对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变更界线标注。
对确因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原因,导致农用地表土层破坏,短期内无法通过简单治理恢复耕种的,按照现状认定地类的原则,实地调查其位置、范围和地类,拍摄实地照片,提供各镇人民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开具的灾毁、塌陷或重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等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填写《农用地变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
(一)工作要求各单位要保证调查成果的全面、客观、真实、准确,对所有需要变更的图斑,必须在3个不同方位拍照片,要注意照片的清晰度、图斑的整体效果和周围相关地类信息情况,认真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和《农用地变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收集相关举证材料和审批文件。
对新增建设用地要提供相关审批文件,对耕地变化情况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2015-09-29_全国土地变更调查非常规变更流量审查实施方案(定)
附件全国土地变更调查非常规地类变更审查实施方案为准确掌握和更新全国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一步规范非常规地类变更和审查工作,优化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程序,完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制度,依据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范与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内容为保证年度变更调查工作顺利推进,在年度常规变更调查工作前,错峰开展非常规地类变更及审查工作,提高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效率,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变更调查成果审查程序,创新和完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制度。
非常规地类变更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一)因自然环境变迁、行政或人为因素所致农用地变化为未利用地,非常规性农用地等内部地类变化;(二)零米线、行政界线、调查区控制界等调整;(三)调查数据库质量优化、城乡地籍一体化数据库融合等造成的地类面积变化。
二、工作原则和技术路线(一)工作原则。
1. 坚持错峰审查的原则。
为避免每年变更调查工作时间紧,审查任务重的问题,按照日常土地调查及流程化地类审查程序,及时、准确完成常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后,集中梳理、汇总各类非常规性变更数据,并在每年下半年集中错峰开展非常规性变更申请的审查,以保证年度变更调查能够按时顺利推进。
2. 坚持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审核的原则。
非常规流量中往往涉及农、林、水、环保等多部门的业务和职责。
在开展非常规性变更工作中,应坚持多部门共同审核的原则。
涉及相关职能部门职权时,由相关职能主管部门出具地类认定或变更的意见或证明材料,出具单位对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 坚持逐级审核把关的原则。
非常规性变更由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实际调查取证,实地核实地类变化情况,对报送材料真实性负责;市级负责对县级成果进行检查;省级负责核实把关,确保报送材料准确、规范、齐备;部负责最终审核,确认地类认定与年度变更结果。
未经申报和部最终审核同意的非常规变更流量,一律不纳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
(二)技术路线。
根据审查工作原则,采用省级核实把关与国家审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为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将非常规变更流量审查的权利和责任下放到省,对于重点地类或流量较大、问题敏感的变更,在省级把关基础上,国家组织进行审查;充分发挥农林水等职能部门的专业审核作用,在认定专业部门出具证明材料有效性的基础上,国家利用最新以及历史年度的遥感影像和调查数据库,对地方报送的非常规变更流量进行内业技术核查;充分应用现有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变更与审查的效率,保证变更结果的准确性。
2015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实施方案讲解
②对新建道路以及对原有农村道路图斑改扩建,路基已确 定并已基本贯通的,应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 一步规范农村道路地类认定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 ﹝2013﹞581号)要求进行变更;对大型机械作业的农区 、牧区,其农村道路的路面宽度可适当放宽到 8米;对道 路类型监测图斑路基未确定或道路未贯通的,可纳入以 后年度变更,并在《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中 填写相应“原因类型”编号并说明情况。(⑿道路类型 图斑(7类图斑)路基未确定或道路未贯通的,填写“12” )
《 全国土地变更调查非常规地类变更审查实施方案》对确 因长期自然环境变迁、重大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导致农用地变 化为未利用地,以及数据库成果优化、城乡地籍一体化数据 库融合等原因需进行变更的,属于非本年度发生的流量变更, 各地应根据非常规地类变更审查有关程序和要求,以省为单 位,提前以专报形式向部申请变更,经部内外业审核同意后, 在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上报时,随同部审查通过出具的相关意 见等材料一并报送,并纳入当年变更流量。未经提前专报和 部审查未通过的,一律不得进行变更。
①“2015PJ”图斑变更,不得超出2014年部套合的“批而 未用”土地范围,必须与套合地类保持一致,且不得与范围 外的其他图斑合并。 ②属于2014年度部套合的“批而未用”土地范围内的土地利 用图斑,除变更为“2015PJ”外,不得发生其他变化。
“批而未用”图斑变更的具体变更方法参见《2015年度土地 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要求》。
2、“批而未用”图斑变更
对2013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批而未用”土地, 2015年实地已建设的,应按照已有变更调查技术要求,将实 际建设部分,在数据库中标注为“PJ”属性。对2014年度 由部套合形成的“批而未用”土地, 2015年实地已建设的, 根据“批而未用”图斑(单独图层)的建设范围,在2015年 度增量数据中,标注为“2015PJ”属性,并按照下列要求 进行变更。
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
单一线状地物就是只有一条渠或路,
如宽度变化较大时,需要在宽度变化处
分段丈量,应将变化的始末位置用编号 箭头分段,并注记在工作底图上,如图 所示:
(2) 线状地物调查-单一线状地物
单一线状地物表示规则
1.线状地物,宽度大于或等于图上2mm时,依据影像按图斑调绘;度小于图 上2mm时,按《规程》中相应线状地物的线状符号半依比例尺调绘和表示。 2.线状地物交叉时,上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从上向下俯视,上面的线状 地物连续表示,下面的断在交叉处。面积计算时,只计算上面线状地物的面积。
形成图斑。其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
土地利用 现状调查
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内容
用地管理 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用地管理信息调查,查清年度内各 信息调查 类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批情况、用地合法性情况、“批而未用”土地情 况、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情况等日常用地 管理信息。 数据库更新 依据年度变更调查结果和日常变更结果,按照数据库建设的国家 标准和规范,实时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每一年度,年底按统一时点 要求,全面更新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数据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开展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数据的分析工作,对年度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及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计划安 排使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违法用地与土地督察等情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对策与建议,编写分析报告。
土地变更调查的目的
开展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目的是,掌握全国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 况,保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 现势性,实现变更调查成果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耕地目标责任考核、土
地执法督察等相关工作中的“一查多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检查办法
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检查办法(试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二O一O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 (1)第二条适用范围 (1)第三条检查制度 (1)第四条检查的依据 (1)第五条检查程序 (2)第六条检查的要求和职责 (3)第七条提交检查的成果 (3)第八条检查内容 (5)第二章检查方法 (7)第九条检查方法 (7)第十条县市自查 (8)第十一条地州(市)复查 (9)第十二条自治区抽查 (11)第十三条巡查 (12)第十四条地方复核 (13)第三章质量评价 (13)第十五条评价 (13)第四章其它 (13)附录1 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检查确认表 (14)附录2 报告模板 (15)附录3 检查表格 (16)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质量,杜绝地方上报的变更调查成果存在技术或人为因素造成数据失真,瞒报虚报情况,确保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制定本方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的质量检查。
第三条检查制度对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实行自检、复查、抽查及地方复核制度。
检查工作分别由各级国土资源局负责,县级负责自检、地方复核,地州(市)级负责复查,自治区负责成果抽查。
另由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负责对各地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各阶段成果实施巡查。
第四条检查的依据1、《土地调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8号2、《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19926、《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1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7—20078、《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19979、《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1、《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2010年10月12、《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2010年10月第五条检查程序(一)县级自查各县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建设用地、规划、耕地保护、执法监察、地籍等相关科室及调查承担单位,对内外业调查成果进行全面自检,并形成自检报告,填写确认表,并签字盖章,做为调查成果上报。
2015龙胜各族自治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方案
2015年度龙胜各族自治县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方案为准确掌握2015年度全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上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
为保证本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2015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县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龙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根据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5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监测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36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淅厅办公室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5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5〕410号)要求,做好用地管理信息的核准和补充备案;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新增建设用地斑和新增耕地图斑的外业调查,确定各类图斑变更范围,并提供变更范围线的矢量数据;填写并上报《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设施农用地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临时用地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拆除图斑核实记录表》和《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等调查表格;负责收集、整理和完善变更调查所需提交的各类证明材料,主要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实地已拆除图斑、未变更监测图斑等类型的举证材料;负责县级调查成果的汇总分析;协同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制作县级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开展成果汇总和分析等工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切实做好我县2015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龙胜县201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组长:石天宇副组长:冯百林梁朝标陈勇成员:石儒浪胡如海崔如军谭周辉黄朝华梁婕杨俊霄领导小组负责组长部署2015年全县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督促各股室、乡镇国土所按要求开展工作,协调解决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015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内业核查细则
行政区划县区总个数相对较少的省市,如北京市、天
津市、上海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适当减少抽样检 查县区的个数。
(一)样本县区抽取
(一)样本县区抽取 2. 样本县确定 (1)样本县起点确定 按照行政区划代码,将全省的行政县区按自然数顺 序排列,由2个人分别抽取自然数顺序的百位十位和个 位后,进行组合,确定样本县区的起点。比如:某省
)、D二级类,11类的监测图斑。
自动套合叠加:将上述遥感监测图斑与增量数据和
基础数据库中的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以及临时用地 图层叠加,计算重叠部分占监测图斑面积比例。
(一)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2.推填土及简易临时建筑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检查方法:
(1)地方已变更或部分变更为建设用地、设施农用
地或按临时用地上图的,通过检查。
③ 对按照设计范围整段变更为公路或铁路用地,影
像表现为分段施工建设的,可通过检查;对道路变更
宽度为影像量测路面宽度130%以上的,记录为错误图 斑。
(三)耕地图斑检查 1. 检查新增耕地图斑变更正确性。依据遥感影像, 检查新增耕地图斑与影像的一致性。对检查图斑明显
为非耕地的,记录为错误图斑。
(三)耕地图斑检查 2.对地方标注为“土地整理田坎等新增耕地”(ZZL) 的图斑,不在土地整治项目区内的,记录为错误图斑。
图斑核实记录表》中“省级部门审核意见”栏填写“实地
已拆除,通过审查”的,国家级内业检查予以直接通过, 否则记录为错误图斑。
(二)新增建设用地图斑检查 依据遥感监测图斑和部综合监管平台备案信息,检 查地方报送的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变更的正确性。将新
增建设用地图斑与遥感监测图斑和部综合监管平台中
的建设用地审批备案信息套合,计算重叠部分占变更 图斑面积比例。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的策略分析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的策略分析摘要:国土调查可确定土地应用范围及开发价值,为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关键参考数据。
结合此实际情况,本文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出发,探讨三调流程,结合实际工作特征,重点论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及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的实施策略,以期把握三调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出其实际职能,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策略引言:国土调查作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重要制度,对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具有实质性价值,在国土调查中,应当融入各类先进技术设备,促进调查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为三调提供高效的辅助,发挥三调工作的实际职能,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质量。
通过明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方向,精准把握有效工作策略,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1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背景于2019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正式得以实施,在此次工作中,提出了统一时点更新数据信息的任务,此任务为顺利展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在国土调查会议当中,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土地情况展开调查,进行内容上的补充。
运用先进调查技术实施国土调查工作,集中管理和创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形式。
在进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时,构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实施一系列管理工作。
基于三调查的背景下,集合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应当把握调查技术的应用要点,对工作理念、手段进行革新,为合理、科学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做出了铺垫与辅助作用[1]。
2 国土变更调查技术流程在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中,主要包含准备工作、数据的预处理、外业调查举证及质量检查等多个阶段。
2.1准备工作在进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历年来土地变更调查影像资料、土地开发复垦整治资料、用地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安排技术人员准备变更调查数据建库软件,调查举证硬件设备;结合国家出台的政策,编制工作方案、技术方案。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建议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建议
帕孜来提·阿力甫
【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
【年(卷),期】2018(0)11
【摘要】全国国土调查是对全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实施的一项彻底清查活动,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活动成功开展的前提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正在顺利的进行,新疆地区属于我国的国土大区,对新疆地区开展的国土调查及其年度变革调查工作进行深入践行,从而使新疆地区土地资源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突出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影响新疆地区开展有效而对国土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的因素仍然比较多,因此,应该针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其年度变更工作提出相应的有效建议.
【总页数】2页(P164,166)
【作者】帕孜来提·阿力甫
【作者单位】和田地区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新疆和田 8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
【相关文献】
1.全省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暨日常土地变更调查推广会在焦作召开 [J], 张涛
2.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顺利实施——在全省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部署培训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J], 李志民
3.康定市林地变更调查动态分析及工作建议 [J], 李卫东;李辉;陈万才;高飞
4.浅谈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建议 [J], 杨丽萍
5.持续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河南开展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J], 王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rcGIS在变更调查中影像截图批量制作的统一方法
ArcGIS在变更调查中影像截图批量制作的统一方法作者:李松崔洪昊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02期摘要:从无棣县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入手,分析变更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检查、处理流程,结合GIS技术,数据库技术,设计调查影像批量截取技术。
最后得出批量截取技术相对于单个图斑的截取在工作流程上和工作效率上的优势。
关键词:土地变更调查;批量截取;土地利用规划;GIS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变更调查的主要任务是以201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开展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全面汇总形成全国(除港、澳、台地区)31个省(区、市)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保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扩大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应用范围,实现国土资源“以图管地”的精确调查与有效监管,满足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和“批、供、用、补、查”日常监管的需要,为国土资源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二)研究目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原始工作数据有当年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疑似图斑矢量数据、相应表格数据。
为确定图斑变更方向,需要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建设用地批次数据等,分析图斑占用的地类情况、占用基本农田情况、报批情况,结合影像特征和拍摄的现场照片进行分析判断。
(三)研究意义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变更调查工作中图斑影像的查看可以采取纸质影像和电子影像相结合的方式。
获取图斑的纸质影像通常做法是,在软件中搜索到图斑,采用qq截图或系统截图,粘贴到word文档中,打上图斑编号,保存并打印,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图斑的纸质截图,若对其他图斑截图,需要重复以上操作。
2015年部下发我县的监测图斑(含北海新区)有1100多个,虽然按照省厅对变更差错率的要求,可以着重分析监测面积大于1亩的图斑,但这样的图斑也有620余个。
620个图斑分工成3组,每组200余个,熟练的话一个截图操作20秒,制作word,输入图斑号15秒,每个图斑间隔5秒,全程最快需要40秒,一共需要40*200=8000秒,合133分钟,2小时12分钟,一个人做就需要6个小时36分钟,这里尚未计算人员休息时间和其他时间消耗。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建议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建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建议一、前言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土地资源数据。
年度变更调查则可以跟踪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将就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完善贡献力量。
二、深入理解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1. 定义及意义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指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系统、全面、准确的调查和监测,以获取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趋势。
其意义在于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工作内容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的调查。
这些内容的调查将为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重要数据。
3. 建议在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时,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因数据失真而影响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建议1. 定义及重要性年度变更调查是指对土地利用状况和资源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和调查,以及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调整和优化。
这项工作对于掌握土地资源利用的实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2. 工作内容年度变更调查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监测、土地资源数量的动态变化、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和优化等方面的调查。
这些内容的调查将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3. 建议在开展年度变更调查时,需要重视对土地资源动态变化的监测和调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提高调查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总结和回顾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共23页)
附(Fu)件:2021年度全国地盘(Di)变动查询拜访与遥感监测实施方(Fang)案为准确掌握2021年度全国地盘操纵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全国地盘查询拜访〔以下简称“二次查询拜访〞〕成果现势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盘打点法、地盘查询拜访条例及实施方法,在二次查询拜访成果根底上,采用卫星遥感、地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全国范围开展地盘变动查询拜访与遥感监测工作,更新地盘查询拜访数据库。
为包管本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Yi)、工作目标通过开展(Zhan)全国地盘变动查询拜访与遥感监测工作,掌握2021年度全(Quan)国31个省〔自(Zi)治区、直辖市〕土(Tu)地操纵变化情况,更新地盘查询拜访数据库,保持二次查询拜访成果的现势性;适应“一张图〞建设和“批、供、用、补、查〞的国土资源打点新形势,满足地盘打点日常业务的现实需求,实现监管方式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扩大查询拜访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地盘根底数据资料的社会化效劳程度,有效保障地盘有效参与国家宏不雅调控,满足经济社会开展的迫切需要。
二、工作任务〔一〕遥感监测。
国家统一采购2021年8月至2021年1月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数据,组织加工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与2021年二次查询拜访尺度时点遥感正射影像图叠加阐发,提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将2021年遥感正射影像和监测图斑等信息,分期分批分发处所,为处所开展年度地盘变动查询拜访提供根底资料。
〔二〕地盘变动查询拜访。
各地操纵部(Bu)下发的遥感监测成(Cheng)果,结合本年度建设用地审批、地盘整理复垦开发等情况,以2021年12月31日(Ri)为统一时点,按照地盘变动查询拜访的有关要求,实地(Di)查询拜访并填(Tian)写地盘变动查询拜访记录表。
全面查清2021年度内全国各类地盘操纵变化情况,重点掌握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耕地等变化情况;结合当前新一轮地盘操纵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更新底子农田上图成果,掌握年度的底子农田现状情况。
全国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案-2015版20150415
全国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案-2015版20150415全国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案(试行)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五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任务 (1)第二条技术路线 (1)第三条变更时点 (3)第四条调查内容 (3)第二章技术要求 (6)第五条参照标准 (6)第六条地类划分 (7)第七条地类变化原因 (8)第八条遥感判读 (12)第九条数据库结构 (12)第十条其他要求 (12)第三章变更方法 (15)第十一条资料收集 (15)第十二条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处理 (16)第十三条遥感影像处理 (16)第十四条遥感影像判读区划 (16)第十五条核实调查 (18)第十六条属性因子记载 (19)第十七条林地变化数据库结构 (20)第十八条数据汇总 (20)第四章质量检查 (21)第十九条组织方式 (21)第二十条检查内容 (21)第二十一条检查数量 (22)第二十二条质量评定 (22)第五章统计汇总 (23)第二十三条统计汇总要求 (23)第二十四条成果统计 (23)第六章成果要求 (27)第二十五条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 (27)第二十六条林地变更调查成果统计表 (27)第二十七条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 (28)附件一林地变更调查统计表 (29)表1 各类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 (29)表2 公益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 (31)表3 商品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 (32)表4林地与非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 (33)表5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 (35)表6 林地保护等级变化分析统计表 (37)附件二 (38)表1 林地数据库属性结构表 (38)表2 林地变化图斑因子属性填写要求 (40)表3 遥感判读区划图斑因子数据库结构 (48)表4 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属性记录表 (49)表5 林地变化数据库增加的属性字段结构表 (50)全国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案为规范全国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统一主体技术方法,明确调查成果要求,确保成果质量,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国土资发〔2011〕155号2011年度变更调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准确掌握201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规定,部署开展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以201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开展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全面汇总形成全国(除港、澳、台地区)31个省(区、市)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保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扩大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应用范围,实现国土资源“以图管地”的精确调查与有效监管,满足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和“批、供、用、补、查”日常监管的需要,为国土资源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按照《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见附件,以下简称“实施方案”),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主要任务包括:遥感监测,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核查,数据库质量检查与更新以及数据汇总、统计与分析。
(一)遥感监测。
部统一采购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影像数据;以县区为单位,加工制作2011年度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与2010年度遥感影像底图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叠加,监测2011年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形成2011年度遥感监测成果。
分发各地辅助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二)土地变更调查。
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用地管理信息两个方面的调查工作。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应以县(市、区)为单位,以日常变更为基础,结合年度新增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成果,调查年度各类土地利用的实际变化情况,实地核实监测图斑变化情况;结合本年度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国土综合整治以及执法监察等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工作情况,收集掌握各类用地管理信息。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9.14•【文号】自然资办发〔2024〕44号•【施行日期】2024.09.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4〕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有关直属单位,各有关派出机构,部机关有关司局:按照《土地调查条例》及《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部决定开展2024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为保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成果现势性,在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通过开展年度全国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已另行发文部署)和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全面掌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国土利用变化情况,进一步夯实国土调查成果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底数、底版和底图的工作基础,扎实做好《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l—2035年)》评估、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数据准备,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2024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以2024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通过开展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提取地类变化信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结合自然资源监测等各项监测监管、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及地类对接、日常变更及自然资源管理等成果,统一制作调查底图,开展实地调查举证,全面掌握年度地类、面积、属性及相关单独图层信息的变化情况,更新县级国土利用数据库,形成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
二、总体要求(一)提高认识,确保成果真实准确。
各地要始终高度重视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这项基础性工作,严格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统一标准,坚持实地现状认定地类原则,落实“分阶段分层级”全过程质量管控机制要求,全面查清国土利用现状。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统一登记制度,满足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部研究制定了《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见附件),现予印发。
请根据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2012年12月7日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方案按照2011年部第97次专题会议精神,以及2012年研究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会议和第20次部长办公会议的要求,为确保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更新全国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等别状况,掌握年度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变化情况,保持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逐步建立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统一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
二、工作任务(一)定期全面评价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土地等级每6年调整1次”的要求,依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采用《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的技术方法,每6~10年为周期,对所有现状耕地的质量等别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建立县级、省级、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纳入国土资源“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立耕地数量质量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类:上年度“拟拆除图斑” ,后时相影像 存在明显建设特征。
(一)遥感监测生产
第七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没有明显建设,后时相影像有明显道 路或大型沟渠特征(包括在建推土、搭建桥墩等);或前时相影像明显 在建,后时相影像有道路或沟渠明显建成特征(包括路面硬化、运行使 用等)。
(一)遥感监测生产
督察局 填写
督察认 定地类 14
图斑 类型 4
备 注 13
1
(二)下发用地管理信息。
在遥感监测成果上,空间套合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 统2011~2015年度验收土地整治项目区范围界线、历 年来增减挂钩备案系统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备案系统中新 增耕地验收项目区范围界线,分发各地辅助开展年度新 增耕地调查。同时,部将随同遥感监测成果一并套合下 发综合监管平台农转用勘测定界范围界线,增减挂项目 建新区范围界线,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建新区范围界线 和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项目的场地平整区范围界线 等新增建设用地管理信息。 各地根据本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各类项目实施情况,及时 完善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报备的各类用地管理信息。各 类报备信息补充备案截止日期为2016年1月31日,限 期内未完成报备的,将不作为本年度部综合监管平台备 案信息。
(一)遥感监测生产
1B类图斑: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 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 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
(一)遥感监测生产
1C类图斑:指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水面等。水 库堤坝等水工建筑与水库水面应分开提取,且水库水面应在 属性项“tz”中标注 “S”。
建设特征(往年“临时用地”未完全拆除)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两个类型。 9A类指往年“临时用地”仍保持原状。 9B类指往年“临时用地”在原基础上扩建、加高等进一 步规模扩大。
第十类:新增高尔夫球场用地。分为A、B两个二级类。 A类指前时相无高尔夫球场,后时相新建球场。 B类指在已建高尔夫球场基础上向外扩建部分。
(一)遥感监测生产
1A类图斑: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 1A类:图斑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农村居民点、 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ZZ)、学校、运动场、机场(JC) 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 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新增 的标注(ZZ、JC)用于国家统计,与变更无关)
(三)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
(三)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
1.准备工作。
(1)总体控制
(2)制定方案 (3)资料及设备准备 (4)制作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底图
(三)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 (2)“批而未用”图斑变更 (3)开展耕地现状变化调查。 (4)开展其他现状变化调查。 (5)开展地类信息专项调查标注
第五类:2014年及以往“P(批而未用)”图斑,本年 度影像表现为新增建设特征的图斑,根据后时相影像特 征,细分为ABC三个二级类。其中,属于2014年“P( 批而未用)”范围内的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在“tz”属性 项中标注“2014”。 A 类指有新增建筑/构筑物特征的图斑,包括前时相为推 土或农村居民点,后时相新建或翻建的; B 类指有新增建设推填土特征的图斑,包括前时相农村 居民点,后时相拆除后重新推土建设的; C 类指范围内无任何新增建设特征的P图斑,包括前后时 相均为农村居民点。(用于国家统计,没给地方发)
遥感原始数据 正射影像图
纠正、 配准、 融合
(一)遥感监测生产
2. 遥感监测信息提取。 将2015年度遥感正射影像与2014年度遥感正射影像叠 加对比,并参考2014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等基础资料, 按照统一的图斑提取原则和要求,分类提取新增建设用 地图斑。
(一)遥感监测生产 变化信息提取
在“tz”属性项中标注“Y+宽度”,如:该类型一条路面宽度为10 米的道路,在“tz”属性项中标注“Y10”;
(一)遥感监测生产
7B类:指新增在建道路(推平的道路)
7B(WY)
以及虽然道路已连通、路形基本规则、宽度基本确定, 但路面仍为未压实的土面、不平整、未硬化、铺油等后 期路面处理阶段(此类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WY” ,如:该类型一条路面宽度为10米的道路,在“tz”属 性项中标注“WY10”) 。
(一)遥感监测生产
(一)遥感监测生产
将遥感监测成果及时分发各地辅助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和执 法检查工作。遥感监测成果包括: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 图、遥感监测图斑、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见附 录2)。
(一)遥感监测生产
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的10大种类型: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 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 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 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 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 工厂等较大规模建筑。 第五类:2014年及以往“P(批而未用)”图斑,本年度影像表 现为新增建设特征的图斑,根据后时相影像特征,细分为ABC三个 二级类。其中,属于2014年“P(批而未用)”范围内的新增建设 用地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2014” 第六类:上年度“拟拆除图斑” ,后时相影像存在明显建设特征。
①对实地已发生动工建设的,应结合实际情况,按建设 用地、设施农用地分别变更,或按临时用地上图。其中 ,对实地为建设用地的,按建设用地变更;对实地为设 施农用地的,按设施农用地变更;对于实地为临时用地 的,应调查该地块的范围和面积,按照单独图层方式, 录入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和更新数据包中; 对于监测图斑为推填土类型、遥感影像伪变化以及2015 年12月31日前已拆除的遥感监测图斑,应维持原地类, 并在《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中说明未变更原 因类型及实地情况。(不需要地方提供现场未建设的实 地照片)
3A类:图斑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 设的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 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 3B类图斑: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部分大型建设项目或建筑 物,其他低层建筑或小型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 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大型建设项目内部 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 3C类图斑:指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等; 3D类图斑: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 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 3E类图斑:指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 3F类图斑: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
(一)遥感监测生产
7C类:指在建或建成的大型开发建设区域内部路网
(一)遥感监测生产
7D类:指在建或建成的大型沟渠(如南水北调等)
第八类:前时相为海水覆盖,后时相影像为围填海 。
行政界线以外的图斑没给地方发放,行政界线以内的围填 海图斑要在变更调查时响应。
。。
(一)遥感监测生产
第九类:往年“临时用地”,后时相影像有明显
第七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没有明显建设,后时 相影像有明显道路或大型沟渠特征(包括在建推土、搭 建桥墩等);或前时相影像明显在建,后时相影像有道 路或沟渠明显建成特征(包括路面硬化、运行使用等)。 第八类:前时相为海水覆盖,后时相影像为围填海。 第九类:往年“临时用地”,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 征(往年“临时用地”未完全拆除)。 第十类:新增高尔夫球场用地。分为A、B两个二级类。 第十一类:新增光伏用地。
(一)遥感监测生产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 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 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较大规模 建筑。
(一)遥感监测生产
根据影像特征第三类再细分为ABCDE五个类型,细类图 斑解释同第一类相同。(新增的标注用于国家统计 ,与变更无关)
(一)遥感监测生产 变化信息提取
(一)遥感监测生产
追踪监测以往相关图斑。 (1)监测往年临时用地变化情况。依据最新遥感影像, 检查往年临时用地图斑的变化情况,对影像表现为未拆 除恢复的图斑,分类提取2015年度遥感监测图斑。 (2)监测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卫片执法检查拆除 图斑变化情况。依据2015年度遥感影像,检查2014年 度土地变更调查和执法检查拆除图斑是否已拆除。对影 像表现为明显建设特征、未拆除恢复的,分类提取2015 年度遥感监测图斑。
2015年度变更调查实施方案讲解
2014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 主要任务:
(一)开展遥感监测。 (二)下发用地管理信息。 (三)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和基本农田上图。 (四)开展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省级全面检查。 (五)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成果内业抽样检查。 (六)开展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和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 (七)更新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与现状数据汇总。 (八)开展用地管理信息套合标注和数据统计分析。
第十一类:新增光伏用地。
(一)遥感监测生产
遥感监测成果包括:1、正射影像图
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省(区、市) 市 县(区) 第 页共 页
(一)遥感监测生产
2、《遥感监测信息核实记录表》
遥感监测情况 行政 序号 代码 2 监测 图斑 号 3 中心点坐标 X 5 Y 6 前 7 时相 后 8 监测 面积 (亩) 9 变更情况(地方填写) 变更 后地 类 10 变更 范围 情况 11 未变 更原 因 12
(一)遥感监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