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
对比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基石,按照过去人们通常的理解是道家以哲学为主,儒家以思想为主,而释家则以宗教为主。

还有一种理解是儒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道家与释家都称为宗教。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对哲学的基本概念还比较模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还认识不到位。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广义而又很难表述的问题,但又是每个研究哲学的人都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尤其是我们正面对着曹雪芹的这部绝世经典,如果对哲学定义都含糊不清的话,那就很难从根本上去解读《红楼梦》的整个哲学体系。

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之后,哲学也就随之产生了,但那不过是一种自发的、零星的、朦胧的哲学思维而已,而哲学成为一种体系,并通过一定的载体问世,最早的要算是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在易经里也包含了很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哲学理念,孔子的《论语》也是这样,但都不象《道德经》那样成为专门的哲学理论体系。

不过在当时还没有人提出“哲学”这个词汇和概念,只是被世人当作一种高深莫测的思想来加以膜拜。

“哲学”这一词汇最早是出现在古希腊文里,当时的意思是“爱智慧”。

根据这一概念,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哲学应该就是一门研究智慧的学问。

希腊着名的哲学家伯拉图,他对哲学的经典注解就是:“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只有神才配拥有它,我们人类只能是爱智慧。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有一句比较着名的话:“哲学几乎就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3年5月给哲学的定义为:哲学是人理性的工具,哲学从起源就肩负着解决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有关各门类知识总结的问题的使命。

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对什么是哲学,阐明了自己的理解和描述,但总是让人感觉非常模糊,还是不能很清晰很具体地知道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曹雪芹的《红楼梦》虽然是一部小说,却给人一种全新的认识和启发,尤其是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富含哲理的十六个字,让我们品悟到了哲学的基本概念。

我认为所谓的哲学,是指探寻和研究人类起源、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学问。

根据这一哲学概念的表述,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探寻人类的起源,二是研究人类的现在,三是规划人类的未来。

这三大课题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能够涵盖古今所有的哲学领域,哲学所涉及到的任何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从这三大课题中找到相应的归属。

结合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课题,我认为尽管儒释道思想在哲学上的成就和对人类的贡献各不相同,但都是将哲学的三大课题作为探寻和研究对象的,都总结出了诸多客观规律,并提供给世人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方法论。

在此,我们不妨就针对哲学的三大课题,将儒释道思想体系放在一起,作一番对比分析,这样我们的思路也许会更清晰一些。

一、对人类生命起源的探知
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人类的起源,因为这是与人的世界观紧密相连的。

通过对人类生命起源的探寻和研究,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客观规律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服务。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切规律的法门,道法自然,是指道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天法道,那就是说天必须遵循道的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地法天,则是说地要遵循的是天、道和自然三方面的规律。

以此类推,人法地,就是说自然、道、天、地这四者,所有的客观规律,作为我们人类都必须将其挖掘出来,然后才能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这些规律就是哲学家们首先要探寻和研究的课题。

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道家思想认为人类的生命与万物同源。

尽管人在掌握了自然规律之后,对万物又会产生能动性的改造和创造作用,但究其本源都归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的《道德经》)庄子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念:“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
儒家思想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并没有道家那么明确和刻意地去探寻,而是模糊地归结为“天”和“命”,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是儒家思想所秉承的基本观念。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诗经·大雅》)“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儒家的这种“天命”论,曾被后世之人误解为宿命论。

事实上儒家的“天命论”与道家的“道生论”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命都不是由我们自己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大自然和客观规律决定的。

释家思想认为生命来源于无始无终的轮回,一切众生都有各自的“前生”和“来世”。

正是由于这种观念,释家思想才一直被唯物主义者排斥在外,将其划归唯心主义的阵营,其实这也是一大误解。

道家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也就是说大自然中的气在客观规律的作用下聚合成形为生命,当生命终结之后又散化为气回归到大自然中。

那么释家的轮回思想则是在这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即回归到大自然中的气,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在客观规律的作用下,又会重新聚合为生命,新生命之中虽然不是原来之气的全部,但其中一定会含有许多重要的遗传信息,这才是所谓的“前生”和“来世”的概念。

二、对人类生命存在的研究
哲学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也就是如何活在当下,这个问题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

这个问题无论是儒、释、道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尽管是异曲,但最终还是同工,其结果无非就是包括两种:出世和入世。

出世则独善其身,入世则兼济天下。

然而在芸芸众生之中,真正能做到勇退出世或积极入世的,毕竟还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痛苦并快乐地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

所以,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便成了哲学中不可避免的一大主题。

各家对于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研究,都是基于其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也就是说对生命起源的认识不同,其对待生命的存在方式也就不同。

道家思想在人类生命存在方式的问题上,着重于一个“真”字,追求一个“真我”的境界,即返朴归真。

道家认为,既然我们人类与万物同源于道,聚则有我(为生),散则无我(为死),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因为拥有了生命而欣喜若狂,因为失去了生命而痛苦,“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庄子·齐物论》)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重视和珍惜已经存在着的“真我”,顺天应道、远离祸患、返朴归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真我”的境界,才能摆脱名和利等的一切束缚而实现“逍遥游”,才能达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最高境界。

在人类生命存在方式问题上,儒家思想则注重于一个“乐”字,提倡“乐在其中”,也就是要快乐地活在当下。

儒家认为,既然我们生命是不以人类意志而改变的天命所赋予,那么我们就应该为拥有了生命而感到快乐,就应该快快乐乐地活着。

正因为儒家有这样的达观快乐情怀,所以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感到快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卫灵公》)这些都是儒家思想“安贫乐道”的真实写照。

释家思想在人类生命存在方式的问题上,看到的是一个“苦”字,人生活在世间实际上就是在苦海中轮回。

释家思想认为虽然世上有无量的苦,但这些苦并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生来灭,都是因缘而起,这个因缘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七情六欲的圆周运动,说到底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所以,要想脱离苦海,唯一的办法就是摒弃七情六欲,人活着就要努力做到六根清静,远离七情六欲的纷扰。

三、对人类生命终结的规划
哲学所面临的第三大问题就是如何规划人类的未来。

相对于前面两个方面,这个问题更富有挑战性,必须在充分研究了人类的起源和现在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客观规律来规划我们人类的未来。

不仅要让死了的人死得其所、死得无悔,而且要让活着的人活得潇洒、活得充实。

任何一种能成为体系的哲学思想,其对前面两大课题的理解,最终都会集中体现到第三大课题上来,也就是说第三课题是前面两个课题的归纳、总结和延伸,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种思想观念的大汇总。

道家思想既重视个体本我的生命,也非常重视群体他我的生命。

在对待个体本我生命的未来方面,虽然看淡了生死,但还是主张以抱朴守弱、清静无忧的方式来对抗死亡,以实现与道同体、与天地同存的超越。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天下莫柔弱于水”、“上善若水”、“绝学无忧”、“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死而不亡者寿”等等。

这些论调充分展示了道家思想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

那么在对待人类群体的他我方面呢?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会按照其本来的运行轨迹进行发展变化,我们人类应该顺应这种自然的运行轨迹,而不应该总是要刻意去改变这种轨迹。

所以,道家反对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有为”,并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无为而无不为”等“为无为”的处世哲学。

他们反对一切战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同时道家还为我们的未来规划了一种小国寡民式的田园生活:“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与道家这种消极避世思想相对的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虽然儒家也很重视和关爱个体的生命,希望能安贫乐道地活在当下,但他们更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就是说与民同乐、以仁者爱人的心去关爱别人,才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尽管他们会因为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而流露出“天丧予!”的悲痛,也会因为生命苦短、时不我待而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但是为了仁和义,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

儒家认为人只有在充分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精神上的永存。

因此,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周室衰落、诸候纷争、礼崩乐坏的前提下,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的观点,并为我们规划了一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模型。

尽管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会重用他,但他仍然以积极的
心态“待贾而沽”,不知疲倦地奔走游说于列国之间。

虽然孔子的政治生涯是很失败的,但他却实现了自己精神的永存,他的言论、他的理解和抱负,已经全部融合在《论语》之中而永存于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的万代子孙!
如果我们简单地用“出世”和“入世”来形容道家和儒家思想的话,那么,释家思想就是“行出世之道,怀入世之心”。

所谓行出世之道,意思是说人要想摒弃七情六欲,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要尽可能地远离红尘俗世的干扰。

世人将加入佛教的人称为“出家人”就是这个道理,而一般的佛教寺院也大都建在深山密林之中,或是远离尘世的偏僻之地,目的也就是要为“出家人”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静修场所。

所谓怀入世之心,并不是说人已出家心里还想着红尘之事,而是说出家人修道成佛的目的是要入世拯救万民,要有普济众生的宏愿。

世上众佛在成佛之前都有发下大愿,这些大愿都是为世间大众所发,却没有一条是为他们自己的。

而且佛教中的“舍身”思想,与儒家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完全一样的。

因此如果我们仅仅从弃世厌世的角度来看待佛教的话,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我们更应该从救世的角度来理解佛教。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儒、释、道思想体系无一不是以哲学的三大课题作为研究对象的,都是将修身和济世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的。

只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理论表述、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有侧重而已。

所以,这三家思想体系,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存和源远流长,这决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一种客观的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