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第1讲
织物组织设计教材(PPT93页)
![织物组织设计教材(PPT93页)](https://img.taocdn.com/s3/m/cad66055941ea76e58fa04d9.png)
组织结构中,对组织结构来说,无处没有变化与统一 的学问。
变化是指组织图中各组成部分的区别、各组织点的差 异等。如经纬组织点本身的不同,由组织点而形成的
浮长线与组织点的均匀排列效果的不同,浮长线排列 的曲与直、左与右 、正与反等的不同、组织点排 列明与暗的不同,结构紧密与松弛的不同等等,相
既要了解一般的美学常识,又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
既要借鉴与古人的设计经验,又要大胆地实践与创新;
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际经验。
二、原组织的变化设计
平纹变化组织
方平组织变化设计 方平组织嵌入平纹的设计 改变经纬浮长(增减组织点)的设计方法 平纹变化小花纹组织 经重平纬重平的混合分区设计
底片对比法
底片对比法
夹花斜纹
缎纹变化组织
加强缎纹 花纹加强缎纹 变则缎纹 镶嵌小花纹的缎纹组织
织物组织设计教材(PPT93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 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织物组织设计教材(PPT93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 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设计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 经面组织与纬面组织点的对比 b. 交织点疏和密的对比 c. 粗犷与细腻组织的对比 d. 组织经处理产生凹与凸的对比
a. 经面组织与纬面组织点的对比
b. 交织点疏和密的对比
c. 粗犷与细腻组织的对比
d. 组织经处理产生凹与凸的对比
(二)均衡与对称法则
均衡法则:
a. 组织的结构均衡
b. 图像的视角均衡
对称法则:
a. 轴对称设计
b. 中心对称设计
对称设计的优点:
❖ 在能使花纹变大变清晰的同时还能节省 使用的综片数; ❖ 减少和防止因交织点不均匀产生织造病 疵; ❖ 方便工人生产操作等。
针织物设计——精选推荐
![针织物设计——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c3a0df3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4.png)
针织物设计 第一节 针织物结构参数设计 针织物主要结构参数包括线圈长度、密度、平方米重量、纱线细度、未充满系数等内容。
针织物的这些工艺参数是工艺设计中最主要的依据之一,也是分析织物性质,计算各工序用量或产量的依据。
一、纬编针织物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一)线圈长度 针织物线圈长度是针织物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针织物的密度,而且对针织物的脱散性、延展性、耐磨性、弹性、强力等性能有影响,对控制织物质量,改善服用性能有密切关系。
不同的组织结构,其线圈长度的计算方法不同。
纬平针织物可采用下式计算: B A P d P B d A l 1005.78257.1+⋅+=++=ππ (式12-1) 式中 l ——线圈长度,mm;A——圈距,mm; B——圈高,mm; P A ——横密,纵行/50mm; P B ——纵密,横列/50mm; d——纱线直径,mm。
另外,线圈长度也可以用拆散的方法测量其实际长度,或根据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近似的进行计算,也常在编织过程中用仪器直接测量输入到每枚针上的纱线长度。
(二)密度 密度是我国目前考核针织物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一定纱支条件下,针织物的稀密程度可以用针织物的密度来表示。
它反映针织物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与织物组织结构、线圈长度和纱线线密度有直接关系。
通常以横密和纵密表示。
横密是沿线圈横列方向在50mm 内的线圈纵行数。
纵密为沿线圈纵行方向在50mm 内的线圈横列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B P A P B A 50,50== (式12-2) 式中 P A ——横密,纵行/50mm;P B ——纵密,横列/50mm;A——圈距,mm;B——圈高,mm。
当已知横密P A 时,利用密度对比系数C可求出纵密C P P A B =。
当原料为棉纱时,纬平针组织的C=0.78~0.83;添纱衬垫组织的C=0.77~0.89 ;棉毛组织为C=0.8~0.85。
(三)未充满系数 未充满系数表示针织物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直径对其稀密程度的影响。
第一章经编针织物基本组织
![第一章经编针织物基本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465ad68584254b35eefd34ad.png)
二、垫纱运动图
点-针头投影 上方-针钩前 下方-针背后
点列
横向-线圈横列 纵向-线圈纵行
点间编号
三、 垫 纱 数 码
012012
该组织的垫纱数码 表示为:1-0/1-2//
012
0 12
第四节 单面经编织物的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
线圈结构图垫纱运动图垫纱数码一线圈结构图直观形象繁琐费时二垫纱运动图在点纹纸上根据导纱针的垫纱运动自下而上逐个横列做出垫纱轨迹需画出构成织物组织的每一把梳栉的垫纱运动图点针头投影上方针钩前下方针背后横向线圈横列纵向线圈纵行二垫纱运动图点间编号该组织的垫纱数码表示为
第一章
经编针织物基本组织
准备意匠“点纸” 。
帘,而经 编车间需 要大空调。
对原料、生产机件及生产环境要求高 。
第二节 经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特性和分类 三、经编织物的用途和分类 分类途径 针床数 机器类型 用途
第二节 经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特性和分类
一、按针床数分
单针床(产品:单面经编织物 ) 双面经编织物
双针床(产品: 单面经编织物
第二节 经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特性和分类
二、经平组织和变化经平组织
2、 变化经平组织: (1)经绒组织:三针经平组织,每根经纱隔一针轮流垫纱成圈。
01 2 3 0 1 2 3 组织纪录:开口线圈:0-1/3-2//
闭口线圈:1-0/2-3//
第四节 单面经编织物的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
二、经平组织和变化经平组织
2、 变化经平组织: (1)经绒组织
三针四列经缎 0 1 2 3 4 5 6 7
针织服装的编织工艺设计概述(ppt 137页)
![针织服装的编织工艺设计概述(ppt 1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00c021603b3567ec102d8ac2.png)
毛
起
起口空转:
头
完成起口操作后,按工艺
要求编织几个横列的管状
组织俗称打空转。
织有空转的起口衣片,其 起口边具有圆滑、饱满、 光洁、平整、美观、坚牢 等特点
34
3、纱起头顺序: (1)先使一个针床上的舌针1上垫纱。 (2)用起针梳钩子2在针间钩住纱线并施加一定的张力。 (3)下一行程垫入纱线形成线圈横列,并连续编织3-
针针钩,以防手指被钩住。
50
第四节 针织服装的编织工艺 设计内容
编织工艺设计是整个针织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款式、规格尺寸、测 量方法、编织机械、织物组织、密度、成衣与染 整设备及成品重量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制定 出的合理操作工艺和生产流程,以保证羊毛衫产 品的质量和产量。
收针辫子?
明 收 针
暗 收 针
2、拷针:把线圈直接从针上脱下,织针退
出工作。 特点:方法简单、效率高,但线圈易脱散, 一般下机的衣片需要裁减后成衣,因此原料 消耗大。
46
3、持圈式收针:织针退出工作,线圈既不转移也不脱掉, 仍保留在针钩里 • 特点:收针缝合处平滑,没有收针花。 • 用途:用于局部编织和形成立体结构。
11
(二)裤类 1. 裤腰围 裤腰口或罗纹下3cm处横量。 2.裤长 裤腰边至裤脚边的长度(平铺)。 3.前(后)直档 由前(后)裤腰边至裤档底 直量。 4.横档 档底单腿横量。 5、裤口大 裤口处横量。 6.裤口长(罗纹) 裤口接缝(罗纹交接)处 至裤脚(罗纹)边。 7.裤腰宽(阔) 由裤腰(罗纹)接缝处至裤 腰(罗纹)边。
• (3)挂锤不易太重,门幅窄的挂中间,门幅宽的挂在两 边,并且两边的重锤要轻重一致。
• (4)手摇横机时用力要均匀,速度平稳,以免漏针、撞 针。
第一章 针织概述(2)
![第一章 针织概述(2)](https://img.taocdn.com/s3/m/f3c893cd6137ee06eff918d7.png)
每一方格代表一个线圈,
方格内的不同符号代表不 同的颜色。
结构意匠图
定义:将成圈、集 圈和浮线用规定的 符号在方格纸上表 示出来。 ×—正面线圈 ○—反面线圈 · —集全悬弧 □—浮线(不编织)
多用于表示单面织物。
1.意匠纸中每一方格代表一个针织物结构单元, 它可以表示不同含义(1)表示不同颜色、不同 纱线编织的线圈; (2)表示不同性质的结构 单元。 2.意匠格中所用符号的含义没有统一的标准,必 须要在使用时注明其含义;
特点:
直观,能够清晰地看出针织物结构单元 在织物内的连接与分布
绘制复杂,仅适用于较简单的织物 主要用于教学和研究
2.意匠图
定义:将针织物结构单元组合的 规律,用规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 上表示的一种方法。 类型:1.花型意匠图 2. 结构意匠图
花型意匠图
花型意匠图用于表示提
花织物正面的花型与图案。
3.一般只需反映织物的一个完全组织,且必须至 少反映一个完全组织;
4.在双面织物中,意匠图通常只反映织物的正面 效应,如需反映反面效应,则必须画反面意匠图。
特点:
比线圈结构图简单明了,易于在生产中 使用
不能反映出针织物结构的具体形态,且
难以反映双面织物的编织情况
3.编织图
定义:将织物的横断面 形态,按编织的顺序和
二、针织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进厂----络纱、络丝(或直接上机加工) 或整经----织造----染整----成衣
其中,络纱或络丝可有可无,具体应根据纱线的质量与性能是否满足编 织工艺要求而定。此外,有些针织厂只生产毛坯布,即没有染整与成衣
针织毛衫设计 课件《针织毛衫设计》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
![针织毛衫设计 课件《针织毛衫设计》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bf36457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f.png)
23
第五章 针织毛衫装饰设计
二、添加装饰物产生的装饰及效果 为了消除针织毛衫造型中的单调感,通常采用一些附加的装饰手
段来弥补针织毛衫造型的不足。因此,在针织毛衫的设计中除了直接 利用编织的组织结构来组成花型图案之外,还可以用添加装饰物的方 法来设计形成毛衫上的各类装饰效果。 (一)运用拉链形成的装饰效果 (二)运用纽扣形成的装饰效果 (三)运用金属形成的装饰效果
13
第三章 针织毛衫造型设计
二、针织毛衫廓型的分类
(一)合体紧身型 (四)Y 型
(二)H 型
(五)X 型
(三)A 型
服装廓型是以最简练、直接的形式来体现服装的基本风格,是服装设 计的根本与基础。针织面料的线圈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柔软性和透 气性,具有舒适、亲肤、抗皱和易携带等特点,因而针织毛衫的款式设计 应重点把握面料的性能,有效利用线圈结构的特殊性,用流畅的线条和简 洁的造型来强调针织毛衫所特有的舒适感,不宜一味为了复杂而盲目堆砌, 从而失掉针织服饰本身自然、慵懒、随性的品类特性。
11
第三章 针织毛衫造型设计
一、针织毛衫的造型要素
(一)点 (二)线
(三)面 (四)体
二、针织毛衫的形式美法则
(一)比例 (二)平衡与对称 (三)节奏与韵律
(四)对比与调和 (五)视错
12
第三章 针织毛衫造型设计
第二节 针织毛衫外部轮廓设计
针织毛衫因线圈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外部轮廓设计既要考虑款式结构 的造型性,还需注意把握其组织、材料以及处理工艺对针织毛衫本身保型性 的影响与制约。其中,造型性是实现针织毛衫廓型意图和塑造廓型美感的必 要条件;保型性则是维持毛衫廓型持久的保障。
14
第三章 针织毛衫造型设计
针织服装设计2PPT课件
![针织服装设计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9777ce10a6f524cdbf8556.png)
.
1
第一讲 面料自身设计
.
2
• 针织面料主要在弹性、透气性、扩散性、 卷边性等方面有很大特点,总的来说,针 织服装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穿着时适体, 既能勾勒出人体的线条起伏,又不妨碍身 体的运动,但也伴有不够稳定等缺陷。 随 着新原料、新工艺的开发,计算机的引入, 新型针织面料不断涌现 。
.
73
• 四、统调色配色技巧
• 提炼出复杂色彩中的共有色素,强化其色 彩共性,从而产生一体的感觉,这种着装 配色,整体上看来,色彩共性像一种气氛 笼罩在服装造型上,具有整体统一感 。
.
74
.
75
.
76
.
77
.
78
• 五、节奏配色技巧
• 节奏本来是音乐舞蹈中的术语,被借用到 服装造型艺术中上,通过视觉上重复出现 的强弱现象表现。 1、装饰色的节奏 2、 层次的节奏 3、色彩呼应的节奏
.
53
.
54
2、装饰工艺
针织服装的装饰工艺一 般均为无虚线提花, 这 种装饰工艺其成品重量 轻,花形自然柔美, 常 常用于一些高档或轻薄 的针织服装或有虚 线提 花,这种工艺图案纹样 丰满,色彩变化 丰富, 图案纹样的形式有一定 的自由度。
.
55
.
56
第五章 针织服装的色彩搭配技巧
.
57
• 由于针织物的单元结构是线圈,而线圈的 变化组合方式是多变的,所以针织物的针 法也变化丰富。 不同的针法使得针织面料 具有不同的纹路和肌理,形成情趣各异的 图案和质地。
.
25
.
26
.
27
.
28
.
29
第二讲 面料镶拼设计
[精品]针织学1
![[精品]针织学1](https://img.taocdn.com/s3/m/332cc03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4.png)
针织学1(纬编)Knitting technology(Part 1-Weft Knitting)第一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一章纬编概述(§1针织与针织物、§2纬编针织物分类与表示方法)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开设课程的目的(2)学员的希望当堂了解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希望,并对当前国内外针织工业的现状、针织产品的发展作概要性介绍。
(3)教师的希望掌握针织的基本概念,掌握针织物的组织结构、性能、外观效应,了解常用针织设备的结构、功能,成圈机件的配置、功能及工作原理,初步具备分析针织产品的能力。
(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验。
(5)评价方法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占80%,结合平时的作业,占20%。
(6)课堂授课要点:① 针织及其基本概念② 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③ 针织线圈基本结构单元④针织物的基本概念⑤针织物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⑥纬编针织物的分类⑦纬编针织物的表示方法(方法介绍、举例),如:线圈图、意匠图、编织图、三角配置(7)难点:㈠针织物的认识辨别㈡纬编针织物的表示方法(8)思考题:1、线圈由哪几部分组成,纬编针织物的结构有何特征?2、舌针、复合针和钩针的特点和主要应用?3、编结法和针织法的成圈过程分为哪些阶段,两者有何不同?4、如何来获取针织物的线圈长度,它对针织物性能有什么影响?5、比较针织物稀密程度有哪些指标,应用条件是什么?6、纬编针织物组织分几类,各有何特点?7、表示纬编针织物结构的方法有几种,各自的适用对象?第一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一章纬编概述(§3 纬编针织机、§4针织机的一般结构与机号)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针织机的分类1、机种用途2、常见型号及制造商3、纬编机的主要技术参数4、针织成圈过程的概念和理解② 针织机的主要机构与功能③ 机号的概念、机号与可加工纱支的关系④ 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与织前准备1、络纱的目的2、络纱的要求3、卷装形式4、络纱设备与工艺⑤针织生产的工艺流程(经编、纬编)(2)难点机号与可加工纱支的关系(3)思考题:1、纬编针织机一般包括哪几部分,主要技术规格参数有哪些?2、机号与可以加工纱线的细度有何关系?3、常用的纬编针织机有几类,各自的特点与所加工的产品是什么?4、针织用纱有哪些基本要求?5、筒子的卷装形式有几种,各适用什么原料?第二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1平针与变化平针组织及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纬平针组织的结构② 纬平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多三角机的编织工艺1、成圈机件及其配置2、成圈过程与各成圈机件之间的关系3、成圈过程各阶段工艺的具体分析(2)难点:㈠舌针成圈机件及其配置关系、成圈过程㈡多三角机的成圈工艺分析(退圈的可靠性,垫纱的可靠性、垫纱纵、横角,压针三角角度的影响因素)(3)思考题:1、平针组织有哪些结构参数,其相互关系如何?2、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3、平针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4、单面圆纬机针的上升动程影响到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垫纱?5、弯纱过程的最大弯纱张力与哪些因素有关?6、圆纬机实际编织时,如何改变线圈长度,调整弯纱三角位置的作用是什么?第二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1平针与变化平针组织及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成圈过程中舌针运动轨迹② 成圈过程中沉降片的运动轨迹③沉降片双向运动技术(形式、特点)(2)难点:成圈过程中舌针和沉降片运动轨迹的意义理解和掌握(3)思考题:1、双向运动沉降片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2、变化平针组织的结构和编织工艺与平针组织有何不同?第三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2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罗纹组织的结构② 罗纹组织的特性与应用③罗纹机的编织工艺1、成圈机件及配置2、成圈过程3、上下针的三种配合方式(2)难点:罗纹机的成圈过程(3)思考题:1. 试述络纱的目的与要求?1、罗纹组织种类有哪些,如何在不同种类的罗纹组织之间比较它们的横向密度?2、罗纹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3、滞后成圈,同步成圈和超前成圈的特点与适用对象?第三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3双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4双反面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双罗纹组织的结构②双罗纹组织的特性与应用③双罗纹机的编织工艺(成圈机件及配置、成圈过程、上下针的三种配合方式)④ 花色双罗纹组织的编织工艺(直条、横条、芝麻点、方格)⑤ 双反面组织的结构⑥ 双反面组织的特性与应用⑦ 双反面机的编织工艺(成圈机件及配置、成圈过程)(2)难点:㈠双罗纹机的成圈过程及其上下针的配合关系㈡双反面机的成圈过程(3)思考题:1.试述多三角机的主要成圈机件及其作用?1、双罗纹组织的结构与罗纹组织有何不同,前者有何特性和用途?2、比较双罗纹机与罗纹机在成圈机件及其配置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双反面组织的结构和外观特征怎样,有何特性和用途?4、双反面机有哪些成圈机件,其如何配置,双反面组织如何编织?5、如要在双罗纹机上编织下列图示的花色双罗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的花型),试画出编织图,作出相应的织针和三角排列以及色纱配置?第四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针织纬编机实验教学授课方式:纺织学院实训楼现场教学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认识和复习针织圆形纬编机、平行纬编机(2)了解针织纬编机的一般结构和性能(3)了解和掌握针织纬编机成圈机件、配置和作用(4)了解针织物形成过程第四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1提花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1、单面提花、双面提花2、均匀提花、不均匀提花3、完全提花、不完全提花②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1、编织方法2、走针轨迹(2)难点: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3)思考题:1、结构均匀与不均匀提花组织有何区别?完全与不完全提花组织有何区别,其反面组织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提花组织如何编织?2、什么是线圈指数,它的大小关系到什么?第五周(第1—2次课)国庆长假放假第六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2集圈组织与编织工艺, §3添纱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集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② 集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 集圈组织的编织工艺(色彩效应、结构花纹)④添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全部线圈添纱和部分线圈添纱)⑤ 添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⑥ 添纱组织的编织工艺(2)难点:㈠集圈组织的编织工艺㈡添纱组织的垫纱要求及编织工艺、添纱衬垫的编织方法(3)思考题:1、什么是集圈组织?2、采用集圈组织可形成哪些效应?3、连续集圈次数的多少将影响到什么?集圈组织如何编织?4、添纱组织有哪几种,结构各有何特点?影响地纱和添纱线圈的正确配置的因素有哪些?第六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4衬垫组织与编织工艺, §5衬纬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衬垫组织的结构与分类(平针衬垫、添纱衬垫、衬垫纱的垫纱比)②衬垫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衬垫组织的编织工艺(平针衬垫、添纱衬垫)④衬纬组织的结构⑤ 衬纬组织的特性与用途(2)难点:衬垫组织的编织工艺(3)思考题:1、什么叫衬垫组织?它有什么特性?2、什么叫衬垫比例和衬垫方式?如何利用衬垫纱来形成花纹效应?3、衬垫纱的衬垫方式有哪些?添纱衬垫组织如何编织?4、衬纬组织的纬纱对织物性能有何影响,衬纬组织如何编织?第七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6 毛圈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毛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普通毛圈、花色毛圈)② 毛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毛圈组织的编织工艺(形成毛圈的原理、普通毛圈的编织、花色毛圈的编织)(2)难点:采用双沉降片编织普通毛圈组织的方法;采用预弯纱编织提花毛圈组织的方法。
针织基础知识讲座
![针织基础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157cc16c5da50e2524d7f0f.png)
针织基础知识讲座1、针织和纬编工业上将纱线变成织物的方法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有机织(Weaving)和针织(Knitting)。
所谓针织就是利用织针(Needle),将喂入的纱线弯曲成一系列的线圈(Loop),再将此次生成的新线圈与前次生成的旧线圈相互串套(Looping),就构成都了的针织物(Knitting Fabric)。
这种利用织针成圈,再将线圈串套成布的织造方式就叫针织。
针织作为一门工艺,有多种不同分类,依据织造方式我们把它分为经编针织(Warp Knitting)和纬编针织(Weft Knitting)。
所谓经编是指每根纱线所形成的线圈沿着织物直长方向(径的方向)。
所谓纬编是指每根纱线所形成的线圈沿着织物的横宽方向(纬的方向)。
纬编针织物是用一根或数根纱线分别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成圈系统,然后通过成圈机件将其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
圆纬编和平纬编纬编根据针床形状的不同分为圆型纬编和平型纬编。
本公司的机种即分别是圆机和横机。
顾名思义,圆机指针床是圆形的纬编机,根据针床数的不同,又分为单面机和双面机。
单面机只有针筒一个针床,主要用来编织单面平布(汗布)、珠地布、单面提花布等。
双面机有针筒、针盘两个针床,主要用来编织罗纹布、棉毛布、双面提花布等双面织物。
横机指针床为平形的纬编机,它有两个针床,呈屋脊形配置,主要用来编织外衣成形衣片,我们公司主要用来编织领/袖。
线圈☆线圈(STITCH)☆线圈是针织物的最基本结构单元,要了解针织物必须先了解线圈。
a〃被织针握持的线圈顶部称为“针编弧(The Head)”。
b〃与相邻线圈连接的那一部分纱线,在某些机器上被沉降片握持,所以称为“沉降弧(Sinkep Loop)。
c〃连接针编弧和沉降弧的那部分纱线称为圈柱(Limbs)。
☆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在工艺上,我们通常把显示出线圈柱的那一面作为工艺正面,而显示出针编弧和沉降弧的那一面作为工艺的反面。
针织服装设计第一章.pptx
![针织服装设计第一章.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8879e8dbd64783e09122bcc.png)
• Y型 上宽下窄,形如字母
“Y” 的服装外形,也称倒三
角形、倒梯形。
其特点是以直线和采用衬垫以强调肩部 的上宽下窄形,并加强平面高耸的肩形, 为了突出这一特点,不仅借助各种形式 的衬垫和填充方法,还要采用特殊的结 构处理,如延长肩线等使人的注意力集 中在肩部。
• X型
两头宽,中间窄, 形
第三节 针织服装设计的内 容
• 一 服装现代工业化分流设计的基本流 程
• 1.造型设计(第一服装设计) • 把设计师构思中的服装款式形象的用绘画效果
图的方法表现出来,在款式、造型、色彩、材 料、结构、工艺、穿着对象、环境、功能性等 方面形成一种初步的设计假象,它奠定了服装 设计的基础,把握了设计的总体方向和基本调 子。
2、生活装—适合家庭活动及劳作 穿用的服装(围裙、睡衣、晨衣 等)
3、礼服—分社交服和礼仪服,专用 于参加一些礼节性场合穿用的,要 求造型庄重、优美、华贵,一般采 用高档面料
• 喇叭型
• 这种廓型自胸部始到臀部止为直腰身,臀部 贴紧,臀部以下裙子开散呈喇叭状。其结构 特点是臀部以上为直线结构,腰部没有明显 的曲线,由臀部向宽松的下脚线过渡是借助 迅速扩展的斜裁或加褶以形成喇叭状。裁剪 时,臀部尺寸适中,也可以使臀部贴紧,形 态圆润柔和;借助斜裙或百褶裙,使下摆迅 速扩展,可使造型轻盈、优美,为青年女性 所喜爱。
第二节 针织服装分类与生产工艺 流程
• 一、 针织服装的轮廓造型
针织服装外部造型的轮廓是指人体着装 后的正面或侧面的剪影。服装廓形代表 了一个时代的服饰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 时装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时装的廓形变化 上。
二、影响廓形的因素 肩部 针织服装的肩部造型与梭织服装相比显得柔和、自然 三围(胸围、腰围、臀围) 针织服装不需要借助省、分割线等造型手段,就可 形成非常自然、贴身的腰线。 下摆 衣裙的下摆是针织服装变化较丰富的部位,尤其是 裙摆的变化。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与设计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632a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7.png)
02
经编针织物的设计要素
织物结构的设计
01
02
03
织物结构
经编针织物的结构由线圈 的几何形状和排列方式决 定,包括平纹、斜纹和缎 纹等。
线圈长度与密度
线圈长度和密度对织物的 弹性、耐磨性和尺寸稳定 性有重要影响,需根据产 品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织物厚度与重量
织物的厚度和重量是衡量 其性能的重要参数,需根 据用途进行选择和调整。
纱线的选择与设计
纱线种类
纱线的种类和性能对经编 针织物的外观、风格和性 能有重要影响,应根据产 品用途选择合适的纱线。
纱线细度
纱线的细度直接影响织物 的柔软度、轻盈度和细腻 度,应根据产品需求进行 选择。
纱线颜色与混纺
纱线的颜色和混纺比例对 织物的外观和风格有重要 影响,应根据市场需求进 行设计。
温馨、舒适、环保
详细描述
家居用品的经编针织物设计注重温馨和舒适感,以营造家庭氛围。材料的选择 需注重环保,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设计上还需考虑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以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案例四:医疗用品的经编针织物设计
总结词
无菌、抗菌、可消毒
详细描述
医疗用品的经编针织物设计要求严格的无菌环境,以确保医疗安全。抗菌性能是关键因 素,以降低感染的风险。此外,设计还需考虑材料的可消毒性,以便于清洁和重复使用。
影响其使用寿命。
化学性能分析
抗化学腐蚀性
经编针织物在接触化学物质时,应具备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以保 持其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
抗菌防霉性
经编针织物应具备一定的抗菌防霉性能,以防止微生物滋生和异 味产生。
阻燃性
经编针织物的阻燃性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符合相 关阻燃标准。
针织产品设计教案(9.12)1
![针织产品设计教案(9.12)1](https://img.taocdn.com/s3/m/ab09173e10661ed9ad51f335.png)
实验一 提花织物的分析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析提花织物的基本方法;2、 通过分析提花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
3、 掌握分析各种提花织物的密度、厚度、弹性、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的方法。
二、基本知识1、定义提花织物是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浮线3、分类:单面提花组织、双面提花组织单面提花线圈指数=不成圈次数=后面浮线数双面提花②①均匀提花组织②①不均匀提花组织双面提花:②反面纵条纹①完全提花组织②反面横条纹①不完全提花组织特殊提花:正面有凸凹花纹,反面为素色平纹组织。
单胖:正面④③②反面①单胖组织单面线圈较自由,易凸出在织物表面;双面线圈受约束易凹进。
⑥ 正面⑤反面④③②①双胖组织提花组织特点:1、由于提花组织中存在有浮线,因此延伸性较小,单面组织的反面浮线不能太长,以免产生抽丝疵点。
对于双面组织,由于反面织针参加编织,因此不存在浮线的问题,即使有也被夹在织物两面的线圈之间;2、由于提花组织的线圈纵行和横列是由几根纱线形成的,因此它的脱散性较小。
这种组织的织物较厚,平方米重量较大;3、由于提花组织一般几个编织系统才编织一个提花线圈横列,因此生产效率较低,色纱数愈多,生产效率愈低。
三、实验用具提花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不破坏织物的分析①、看外观——初步确定织物类别、组织类别、花型大小②、摸手感——初步判断材料和后整理③、确定织物的正反面将分析针拨起某一圈柱,若该圈柱与原来的与其接触的线圈越来越紧则为织物反面,因为线圈与圈柱紧紧地缠在一起,随圈柱拨出而被带起。
若拔起的圈柱与相连线圈分开则为织物正面。
④、测密度:用照布镜和分析针数出WPI和CPI,在不同的地方各数5次,求平均值。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复习资料111218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复习资料111218](https://img.taocdn.com/s3/m/c7d3b016e009581b6ad9eb94.png)
针织毛衫设计思考题1、试述羊毛衫生产的工艺过程?毛纱进厂→原料检验→络纱→横机编织→验片→修片→小烫小裁→缝合→验衣〔修衣→整烫→分等包装入库纱5、羊毛衫仿样设计时要确定哪些方面的内容?仿样设计、生产针织毛衫的过程怎样?〔一羊毛衫仿样设计时通过产品分析要确定以下方面的内容1.产品的款式,选用原料及纱支。
2.织物的组织结构。
3.选用的编织机器型号和机号。
4.产品的规格和测量方法。
5.缝制条件,选用缝纫机车种及质量要求。
6.后整理工艺及效果。
7.产品的修饰和所需的辅助材料。
8.有关商标使用,说明吊牌及包装方式。
〔二、计算生产操作工艺1.试验小样,确定织物回缩率和小样成品密度,调整小样成品密度至设计成品密度。
2.理论计算上机工艺。
3.计算或测定成品用纱量。
4.计算并确定织物门幅,纬编圆机的针筒尺寸。
按规格制定裁剪样板和按样板排料。
6、在我国,服装规格的表示方法有那几种?服装号型的含义?针织毛衫的大小一般以哪几种方法表示?不同的服装,其示明规格的表示方法不尽相同,在我国常用的有:号性制、领围制、胸围制和代号制。
号型,号:指人的身高尺寸,用来确定服装的长短,俗称衣长。
型:指人的胸部和腰部的尺寸,上衣指紧胸围尺寸,裤和裙指紧腰围尺寸。
〔胸或腰最丰满处围量一周的值针织毛衫的大小的一般表示方法:A、胸围制。
以上衣的胸围或下装的臀围作为示明规格,内销以厘米为单位,每档相差5厘米,外销以英寸为单位,每档相差2英寸。
B、代号制。
以数字或代号来表示服装的示明规格,例如S小号、M中号、L大号、XL、XXL等。
7、仿样设计时,如何测量羊毛衫各部位尺寸?<1> 胸围<成品示明规格>。
挂肩下1.5cm处横量。
<2>身长。
肩折缝距领肩接缝1.5crn处置至下摆底边。
<3>袖长。
一般从肩袖接缝处量至袖口边,插肩袖从后领深中间处量至袖口边。
<4>挂肩。
从肩袖接缝处顶端至腋下斜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概述
二、织物结构设计
针织物的结构可分为纬编织物和经编织 物。 纬编织物和经编织物形成方法不同,织 物结构及性能也有所不同。 纬编针织物的纱线是沿纬向喂入织针形 成织物。因此,易于形成横向条纹状外 观效果。 此外纬编针织物可以形成平面、凹凸、 网眼、毛圈和绒类外观效应,还可以形 成三维和成形结构。
在染整过程中形成
15
第一章
概述
编织中所形成的图案
结构类图案
色彩类图案
16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纬编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17
第一章
概述
一、线圈图
用图形描绘出线圈在织物内的形态称为 线圈图或线圈结构图。
18
第一章
概述
二、意匠图
意匠图是把针织结构单元的组合规律, 用指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的一种 方法。
11
第一章
概述
纬编织物结构
移 圈
横 条
集 圈
衬 垫
毛 圈
12
第一章
概述
三、色彩和图案设计
13
第一章
概述
色彩
色彩是服装的灵魂。色彩给人的印象 最直接、最深刻,它是最重要的第一 服饰语言。人们欣赏或选择一件服饰 用品,首先观察到的是其色彩。
14
第一章
概述
针织物图案
在缝制过程中形成
在编织过程中形成
19
第一章
概述
编织图是 将针织物 的横断面 形态按编 织顺序和 织针的工 作情况, 用图形表 示的一种 方法。源自三、编织图20第一章
概述
21
– – – –
(1)棉纤维 (2)毛纤维 (3)蚕丝纤维 (4)麻纤维
毛纤维
棉纤维
麻纤维 蚕丝纤维
5
第一章
概述
再生纤维
– (1)天丝纤维 – (2)莫代尔 – (3)竹纤维
天丝纤维
竹纤维
莫代尔
6
第一章
概述
合成纤维
锦纶纤维 涤纶纤维
腈纶纤维
7
第一章
概述
(二)纱线的种类
短纤维纱线 长丝
– 直丝
– 变形丝
长丝 短纤维纱线
8
第一章
概述
(三)纱线的线密度
纱线的线密度是表示纱线粗细的指标 法定计量单位用线密度(Tex)表示 棉及其混纺纱常用英制支数(Ne)表示 毛及其混纺纱常用公制支数(Nm)表示 各种长丝常用旦尼尔(D)表示
9
第一章
概述
(四)纱线的捻度和捻向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为捻度。 – 特数制捻度以10厘米纱线长度内的捻回数 表示; – 英制支数制捻度以1英寸纱线长度内的捻回 数表示; – 公制支数制捻度以1米纱线长度内的捻回数 表示。 我国棉型纱线采用特数制捻度,精梳毛纱和化 纤长丝采用公制支数制捻度。
第一章
概述
上篇 纬编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章
概述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的设计要素 第二节 纬编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2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的设计要素
3
第一章
概述
一、原料选择
纤维的种类 纱线的种类 纱线的线密度 纱线的捻度和捻向
4
第一章
概述
(一)纤维的种类
天然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