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学经典课件——大众文化分析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大众文化研究课件2
![大众文化研究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14dd9611fc4ffe473368abc1.png)
老舍伦敦故居
文学贡献
• 第一个把中国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心理、 情感引入中国文学,Fra bibliotek立起市民形象体系。
• 现代文学语言大师。特点:俗、白、凝练、 纯净,雅俗共赏的语言和文学。 • 是北京文化的具体体现者。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祥子与虎妞
《骆驼祥子》(1936)
小说线索:祥子“三起三落” 思想内涵:小说是一部城市贫民精神毁灭的悲剧。 表现了旧中 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城市 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的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 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 思考其现实意义。) 主要人物 : 祥子(由一个纯朴,憨厚,勤劳,吃苦、洁身自好的年轻人,变成了麻木 、 自私、懒惰、贪婪的人) 虎妞 (粗鄙原始、爱憎分明、充满生命力 )
作品特色:
建构了一个尚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湘西世 界 庄严质朴,哀而不伤。小说笼罩着一层无 奈的命运感。
质朴抒情,可以回味咀嚼的语言
湘西/沅水
• 凤凰,曾经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城之一。 凤凰地处湘西沅水流域,此处是湖南四 川贵州的交界,也是苗族、侗族、土家 族聚居之所。地理偏僻文化落后。有人 说那是中国的盲肠。所以沈从文成名后 常常自称“乡下人”。
电影《边城》
生命牧歌:《边城》(1943)
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 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 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 类小乡城,我的祖父, 父亲以及兄弟,全列 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 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就我所接触的世 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枝 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他们 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 有些方其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 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 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 实的写下去。 ——《边城》题记
浅谈大众文化PPT课件
![浅谈大众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7513cf5acfa1c7aa00cce9.png)
16
• 因此,大众文化对我们大学生这个庞大的 群体息息相关,所以如何把握大众文化在 生活中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第一,政府 要进行宏观的管理,要对未来大众文化的 发展进行详细的规划;第二,精英文化的 介入,剔除糟粕,取其精华;第三,“唱响主 旋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7
如何管理文化
• 第一,政府要进行宏观的管理,要对未来 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行详细的规划;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弱化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 由于电影电视剧、广播、流行小说、流行 出版物、广告等等,往往被大学生不假思 索地大量消费。而影视作品的传播方式具 有跳跃性的特点,声音和画面经常随意切 换,大众文化“使得他们的思维也变得零 散、游移、思考力日见萎缩,难以进行艰 苦的思想劳动,创造力也逐渐丧失”。可 见,大众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6
• 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个性。 • 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 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 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7
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个性
• 自我肯定、坚信自我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活 逻辑。就消费而言,大学生开始学习用自 己的眼球去品味选择,“选择最适合自己” 或者自己进行“创意的搭配”。如在穿着 打扮上,绝大多数大学生总是按照自己的 审美情趣来选择,不在乎别人说自己标新 立异,与众不同。大学生通过对大众文化 的消费来彰显自己的独立个性并把它看作 生活质量的标志。
• 大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极 其特殊的作用。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报 刊杂志等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 特点,负载着很多新的知识和现代观念, 总之,大众文化的高信息量可以提高大学 生的文化素质,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拓 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10
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 因此,大众文化对我们大学生这个庞大的 群体息息相关,所以如何把握大众文化在 生活中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第一,政府 要进行宏观的管理,要对未来大众文化的 发展进行详细的规划;第二,精英文化的 介入,剔除糟粕,取其精华;第三,“唱响主 旋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7
如何管理文化
• 第一,政府要进行宏观的管理,要对未来 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行详细的规划;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弱化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 由于电影电视剧、广播、流行小说、流行 出版物、广告等等,往往被大学生不假思 索地大量消费。而影视作品的传播方式具 有跳跃性的特点,声音和画面经常随意切 换,大众文化“使得他们的思维也变得零 散、游移、思考力日见萎缩,难以进行艰 苦的思想劳动,创造力也逐渐丧失”。可 见,大众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6
• 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个性。 • 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 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 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7
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个性
• 自我肯定、坚信自我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活 逻辑。就消费而言,大学生开始学习用自 己的眼球去品味选择,“选择最适合自己” 或者自己进行“创意的搭配”。如在穿着 打扮上,绝大多数大学生总是按照自己的 审美情趣来选择,不在乎别人说自己标新 立异,与众不同。大学生通过对大众文化 的消费来彰显自己的独立个性并把它看作 生活质量的标志。
• 大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极 其特殊的作用。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报 刊杂志等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 特点,负载着很多新的知识和现代观念, 总之,大众文化的高信息量可以提高大学 生的文化素质,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拓 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10
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大学社会学经典课件——大众文化分析
![大学社会学经典课件——大众文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4c417a01f69e3143329452.png)
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感性欲望的泛滥 精神价值的消解
广告文化 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接受和 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 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 消费观念和行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 在生产方式上是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业文化, 在功能上是一种促进销售的消费文化,在文本上 是一种无深度的世俗文化,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 传媒文化。
广告大众文化批判 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众对社会价值的认 可 对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 甚至消解了文化原有的精神内涵和意义。 广告对现代传媒带有强迫性的指使和诱导。
定义 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 产生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是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 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 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 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
理解 体现了特定的社会结构 体现了特定的文化结构 体现出一种生活方式 代表了一种社会人格的取向
广告的大众文化属性 如大众文化的出现一样,正是工业社会的 到来,使广告的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广告同样 融合了当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形态。 广告在当代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 尤其是大众文化产品的需求。 引导着人们文化消费的潮流,从而间接决 定了大众文化生产的趋向。 具有社会文化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公益广 告。
大众文化的特征 商业性 产业性 娱乐性 流行性 复制性 平面性
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 其对感性欲望的刺激与满足极大地丰富和 改善了人的生存状况,提高了人的生活质 量,促使人们从神圣的政治、宗教的世界 中解放出来。 其功利性和世俗化倾向彻底抹平了文化特 权、垄断、偶像,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多元 化和民主化进程。
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之大众文化的特征PPT课件
![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之大众文化的特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238a14f524ccbff12184eb.png)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媒介性
流行性 类型性 娱乐性 日常性
“它是通俗的、短命的、消费性的、 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诙 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恢
——理查德.汉密尔顿
1
一、大众媒介性
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 媒介,具有大众传播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批量复制、信息量大、受众量大的特征。
3
2、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
人类的交流传播史: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媒 介通论——人体的延伸》: 16世纪以前的口头传播-16世 纪到19世纪末的书面和印刷传播-20世纪以来的电子媒介 传播
现代机械复制技术给传播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有力地 冲击了以维护独特“灵韵”为宗旨的“传统”传播方 式,而开创以大量“复制”为标志的新的大众传播方 式。
2
1、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指职业的传
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 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实施影响的过程。
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of communication)
指有组织的传播者为实现一定目的面向广大受众进行信 息符号的复制和传播时所凭借的传播手段、工具、途径 和渠道。也指大众传播得已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通 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纸、书籍和杂志)和 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
出租车开出老远了,他才住嘴。嗓子眼儿发干,太阳穴蹦蹦 直跳。张四民去世以来,下岗以来、吃醋以来,一切一切的憋 闷都随着这通胡说八道吐出去了。天蓝了,云白了,走在大街 上两只脚一颠一颠的又飘起来了。
11
小说和影视作品表达的不同
小说:表达下层通过言语优势获得精神 胜利,与现实的生存困境形成反讽,刻 画沉重的“幸福”,充满“黑色幽默”。
大众媒介性
流行性 类型性 娱乐性 日常性
“它是通俗的、短命的、消费性的、 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诙 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恢
——理查德.汉密尔顿
1
一、大众媒介性
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 媒介,具有大众传播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批量复制、信息量大、受众量大的特征。
3
2、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
人类的交流传播史: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媒 介通论——人体的延伸》: 16世纪以前的口头传播-16世 纪到19世纪末的书面和印刷传播-20世纪以来的电子媒介 传播
现代机械复制技术给传播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有力地 冲击了以维护独特“灵韵”为宗旨的“传统”传播方 式,而开创以大量“复制”为标志的新的大众传播方 式。
2
1、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指职业的传
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 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实施影响的过程。
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of communication)
指有组织的传播者为实现一定目的面向广大受众进行信 息符号的复制和传播时所凭借的传播手段、工具、途径 和渠道。也指大众传播得已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通 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纸、书籍和杂志)和 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
出租车开出老远了,他才住嘴。嗓子眼儿发干,太阳穴蹦蹦 直跳。张四民去世以来,下岗以来、吃醋以来,一切一切的憋 闷都随着这通胡说八道吐出去了。天蓝了,云白了,走在大街 上两只脚一颠一颠的又飘起来了。
11
小说和影视作品表达的不同
小说:表达下层通过言语优势获得精神 胜利,与现实的生存困境形成反讽,刻 画沉重的“幸福”,充满“黑色幽默”。
第四章大众社会理论.ppt
![第四章大众社会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90fdfa10a6f524cdbf8558.png)
法国大革命的后果
这一场革命的结局是失败,国外的军事力 量联合剿灭了这场革命。这个结局事实上 显示了保守主义——贵族、精英与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对于革命的痛恨和恐惧。而此 后,自由主义的学者和思想家则带着深深 的恐惧开始了他们的理论探索。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1729年1月12日—1797年7月9日
七月革命
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是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 命”。7月26日,经过第二次复辟的波旁王朝为 了增强皇权,宣布解散议会,限制公民的选举权 和出版自由。
这激怒了法国人民,他们再一次采取暴力革命, 工人、商人、知识分子、城市居民,纷纷走上街 头,举起枪支和石块,向王宫的壁垒进军。人民 进行了三天艰苦的巷战,最终战胜了保皇党人的 军队,逼迫国王查理十世退位。
政府的理想,并且捍卫它们免受任何袭击—无论是来自于这个极端、或是那个极端。
原文选摘
”法国革命乃是世界上迄今所曾发生过的 最为惊人的事件。最可惊异的事件,在许 多事例中都以最荒谬和最荒唐的手段并以 最为荒唐的方式发生了,而且显然地是用 了最为可鄙的办法。在这场轻率而又残暴 的奇异的混合中,一切事物似乎都脱离了 自然,各式各样的罪行和各式各样的愚蠢 都搅在了一起。“
第四章 大众社会理论
4.1 乌合之众 4.2 新媒介焦虑
重点提示
“大众文化理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理论流派。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基于
科技发明的大众传媒的迅速崛起,造成整 个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都市化,而个人在 这个大众社会中则被“原子化”了。 对于大众传媒的焦虑,构成了大众社会理 论的基本叙事动力。
写下了许多他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还曾说道:“伯克就我所知是唯一一个在与我 相识之前便已经与我有完全相同的经济思想的人。”而自由主义的历史学家阿克顿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PPT共19页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PPT共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5f64ce89caaedd3382c4d3cb.png)
marketing directed economy, 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dominant ideology.
• Three periods: of condemn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of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theories, and of a localiz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 文化研究》 (1999年)
• 国内第一部比较专业意义上的大众文化研究专著 • 文化研究,或者说是大众文化研究的东进线索 • 英国(伯明翰学派,对工人阶级文化的再度发现)
→美国(作为跨学科、准学科的文化研究,多元 文化论,后殖民理论及其表意实践,关于公共空 间的讨论及其族裔研究、性别研究)→亚太地区 的文化研究实践(中国)
•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
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 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五、上海酒吧
• 包亚明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
象》
• 两组观察对象:一是衡山路酒吧一条街的
消费空间,一是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为 中心的酒吧消费空间
• “在现代性、全球化的背景中理解上海都
市空间的流变,从消费的角度阐释当代上 海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
• 九十年代末叶大量涌现的酒吧 • 三个层次: • 首先,上海酒吧是以非本地化的方式降临的,客
户目标是非本地的消费群体。它曾经是而且在相 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将是炫耀性消费的舞台。
• 其次,上海酒吧已经培养本地的消费群体,这是
• Three periods: of condemn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of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theories, and of a localiz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 文化研究》 (1999年)
• 国内第一部比较专业意义上的大众文化研究专著 • 文化研究,或者说是大众文化研究的东进线索 • 英国(伯明翰学派,对工人阶级文化的再度发现)
→美国(作为跨学科、准学科的文化研究,多元 文化论,后殖民理论及其表意实践,关于公共空 间的讨论及其族裔研究、性别研究)→亚太地区 的文化研究实践(中国)
•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
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 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五、上海酒吧
• 包亚明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
象》
• 两组观察对象:一是衡山路酒吧一条街的
消费空间,一是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为 中心的酒吧消费空间
• “在现代性、全球化的背景中理解上海都
市空间的流变,从消费的角度阐释当代上 海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
• 九十年代末叶大量涌现的酒吧 • 三个层次: • 首先,上海酒吧是以非本地化的方式降临的,客
户目标是非本地的消费群体。它曾经是而且在相 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将是炫耀性消费的舞台。
• 其次,上海酒吧已经培养本地的消费群体,这是
大众文化批评PPT课件
![大众文化批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4ff3366137ee06eef91835.png)
第3页/共17页
• 在阿诺德看来,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于,它是社会秩序合国家权威得以确保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改造和 消除通俗文化的有效途径。他认为大众的通俗文化的无政府主义特征无疑导致国家的混乱原因之一, 历史表明社会常常毁于“不健康的大多数人的道德沦丧”,因此文化反对无政府主义,要消除通俗文 化则应通过灌输“美好和光明”的文化,而教育是通往文化的光明大道。
• 阿诺德的文化思想中所透视出的显然是“杰出人物统治论”或精英统治论。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中,他没有对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作正面而集中的论及,但他的文化主张,文化追求和他对各种文化 的评价却对后来的文化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他对通俗文化和大众的排斥甚至鄙视的态度在很 长一段时期为大众文化研究定下了一种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思想
• 马修·阿诺德在大众文化理论史上有首开先河之功,这在西方学界 已有公认。他的最重要的文化著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对后来的 文化评判理论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已成为传世之作。
•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并非专门的大众文化的 论著,但他在此书确立了对社会文化划分的大的范畴和框架,树立 了文化批评的精英主义价值标准,“找到了把通俗文化置于文化这 个大范畴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最先将大众文化引入了社会批评 与学术研究的视野。
第4页/共17页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犀
利的价值批判态度,他们对“文化艺术的异化”这一世纪性课题的深刻
洞察和批判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正是其历史贡献之所在,它以恢宏的
学术视野精辟地分析了以媒介组织及媒介产品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与社会
的关系,与过去的单纯从剥削、不平等、暴力统治等肉体强制的角度认
• 在阿诺德看来,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于,它是社会秩序合国家权威得以确保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改造和 消除通俗文化的有效途径。他认为大众的通俗文化的无政府主义特征无疑导致国家的混乱原因之一, 历史表明社会常常毁于“不健康的大多数人的道德沦丧”,因此文化反对无政府主义,要消除通俗文 化则应通过灌输“美好和光明”的文化,而教育是通往文化的光明大道。
• 阿诺德的文化思想中所透视出的显然是“杰出人物统治论”或精英统治论。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中,他没有对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作正面而集中的论及,但他的文化主张,文化追求和他对各种文化 的评价却对后来的文化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他对通俗文化和大众的排斥甚至鄙视的态度在很 长一段时期为大众文化研究定下了一种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思想
• 马修·阿诺德在大众文化理论史上有首开先河之功,这在西方学界 已有公认。他的最重要的文化著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对后来的 文化评判理论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已成为传世之作。
•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并非专门的大众文化的 论著,但他在此书确立了对社会文化划分的大的范畴和框架,树立 了文化批评的精英主义价值标准,“找到了把通俗文化置于文化这 个大范畴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最先将大众文化引入了社会批评 与学术研究的视野。
第4页/共17页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犀
利的价值批判态度,他们对“文化艺术的异化”这一世纪性课题的深刻
洞察和批判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正是其历史贡献之所在,它以恢宏的
学术视野精辟地分析了以媒介组织及媒介产品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与社会
的关系,与过去的单纯从剥削、不平等、暴力统治等肉体强制的角度认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ppt课件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32bd3fc281e53a5802ff83.png)
三、消费主义(consumerism ) (一)定义(P115) (二)“消费主义”的内在逻辑: 1、商品消费面前人人平等。
“无物不可以消费。” “消费社会首先论证了资本主义平等的神话。” ——必读书目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现在物质文化上,更体现在 文化含义上,消费体现个人身份。
4、「消」耗资源,浪「费」物质
消费(consume)一词,按照威廉斯的说法,其 最早的含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 在漫无节制的消费文化里,欲望乃依附于抽象意念 而无限化-亦即以制造无穷的享乐方式来满足贪得无 厌的欲望,或欲望因五花八门的刺激引诱而欲求更大 满足。这种无止境的资本主义恶性循环不仅使人失去 自我,也是造成今日能源危机、生态破坏与污染的最 大根源。难道纵情消费享乐与过量垃圾无处销毁同时 并存的现象,还不值深切反思吗?难道非要等到消耗 资源并浪费生命后,才要真正省思「消费」的本质吗?
四、消费文化 (一)概念: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 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 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 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 总和。(积极的和消极的) (二)当代消费文化主要特征(P115)
(三)当代消费文化的危险倾向:消费主 义引领下的新享乐文化:
(三)消费社会的深化过程通常有迹可寻,但 在不同社会的表现形式上却有所不同。
譬如说,从东亚主要城市为基点来看,则可看到历 史时序上的光谱;东京的消费社会在1930年代略具雏 形,1960年代逐渐成形;在台北、香港与汉城,消费 社会形成的雏形起自1970年代后半期,其巩固表现在 1980年代末期,而深化则发生在1990年代中期起;北 京在1990年代后,也开始出现消费社会的踪迹。 (标志之一:广告的数量)
《大众文化概述》课件
![《大众文化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6e82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7.png)
大众文化与个人身份认同
大众文化对个人身份认同具有重要影响,人们通过接受和追求特定的文化元 素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并与其他人产生关联。
大众文化与社会认同
大众文化不仅能够影响个人,还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通过共同参与大众文化活动,人们建立起相似的 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形成社会认同感。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关系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成为消费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化也 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
大众文化与电影
电影文化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核心元素 之一,通过电影创作与观影体 验,人们共同分享和交流文化 价值。
影片制作
电影创作的流程与技术也是大 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推动了 电影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商业化
大众文化成为商业利益的重要方向,产生了 丰富的文化产品市场。
大众文化的影响力
1
个人生活
大众文化对个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影响人们的娱乐选择、消费行为等。
2
社会价值观
大众文化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塑造与传递起到重要作用。
3
文化认同
大众文化也是人们认同自己文化身份的重要依据,塑造个人和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电影院体验
观影是人们追求娱乐的一种方 式,电影院成为人们感受大众 文化的重要场所。
大众文化与音乐
1
音乐流派
音乐作为大众娱乐的重要形式,各种音乐流派的出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喜好和需 求。
2
音乐产业
音乐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演变,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
3
音乐社交
音乐也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方式,通过音乐分享与讨论,人们建立起相互 联系与共鸣。
大众文化概述PPT课件
![大众文化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ba3af267ec102de3bd89a8.png)
哈贝马斯 Habermas 1929—
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中国特色 当代性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
恩格斯
马克思
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创
立的,由列宁、毛泽东和一
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
费尔巴哈 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
卢卡契
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主要著作:
《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 《心灵与形式》(1911) 《审美特性》(1963) 《社会存在本体论》(1978)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审美反映 论,艺术发生于劳动与巫术统一论, 卢卡契 Georg Lukacs 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过程 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开始时就已存在 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 在着了。”
——马克思:《资本论》
文学活动论
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学艺术是人的精神性生活活动,也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学是“人学”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
文学活动论 文学反映论 艺术生产论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艺术交往论
大众文化PPT课件
![大众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b27884b307e87100f69650.png)
2.情爱题材的喜剧元素
• (1)情色满足人的本能欲望,能带来商业 价值(感官愉悦)
• (2)爱情营造人的情感梦幻,作为烦恼人 生的永恒希望,在当今社会的情感荒漠上 制造温馨与梦想。(心灵愉悦)
• 《罗马假日》
3.暴力、惊险题材的喜剧元素
• 早期,多表现为对不公平的社会秩序的反抗,暴 力是正义的化身。〈佐罗〉、西部片
个案
• 《功夫》——杀手的百老汇歌舞 • 《唐伯虎点秋香》——四大才子的模特步 • 《大话西游》——古代用现代语言对白
《武状元苏乞儿》对白:
•
儿子:老爹,我要上京考武状元。 老爹:(兴奋地)儿子!我们苏察哈尔家等你这句话等了整 整二十年了! 儿子:错,我是为一个女人。 老爹:好!为女死为女亡,为女去考状元郎!英雄!敢问是 谁家女子? 儿子:怡红院的如霜姑娘。 老爹:啊?!妓女?!! 儿子:有何不妥? 老爹:敢爱人之所不敢爱,品味与众不同,老爹我佩服你!
• 后来,暴力成为人性中潜藏的暴力倾向的化身, 表达对现代生活秩序的反抗,是解除平淡生活乏 味感的烈药。〈邦尼与克莱德〉、〈塞尔玛与路易丝〉
(〈末路狂花〉)、〈不可饶恕〉(〈杀无赦〉)
• 近年,“暴力美学”。技术之美—昆汀·塔伦蒂诺 〈杀死比尔〉、〈低俗小说〉;情感之美—吕 克·贝松〈这个杀手不太冷〉;影像之美—吴宇森; 暴力片之最—〈罪恶城市〉
一样式,也确定了电影排演在电影制作中的地 位。
3. 格里菲斯和爱森斯坦与蒙太奇 格里菲斯(1875-1948)谢尔盖·爱森斯坦(1898-1948
大卫·格里菲斯
• 既继承卢米埃尔等人的纪实风格,也吸取了梅里爱戏 剧电影的因素。
• 代表作1:《一个国家的诞生》
•
评价:“从未有一部影片会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内
【学习课件】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
![【学习课件】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e5cc38e4afe04a1b071de76.png)
文学作品 构成论
文学创作论
文学接受论
完整版ppt
5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
世界
读者 作家
作品
艾布拉姆斯 M.H.Abrams
完整版ppt
6
二、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 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 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 一种意识形态 ➢ 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完整版ppt
7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 依据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完整版ppt
8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完整版ppt
9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完整版ppt
17
“物感”说
➢ 《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 动于中而形于言。”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 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第一编 导论
完整版ppt
1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完整版ppt
2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完整版ppt
3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0
4
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感性欲望的泛滥 精神价值的消解
2020/12/10
5
广告文化
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接受和 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 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 消费观念和行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
在生产方式上是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业文化, 在功能上是一种促进销售的消费文化,在文本上 是一种无深度的世俗文化,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 传媒文化。
引导着人们文化消费的潮流,从而间接决 定了大众文化生产的趋向。
具有社会文化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公益广 告。
2020/12/10
8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9
2020/12/10
6
广告的大众文化属性
如大众文化的出现一样,正是工业社会的 到来,使广告的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广告同样 融合了当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形态。
广告在当代社会中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020/12/10
7Leabharlann 广告对当代大众文化生产的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 尤其是大众文化产品的需求。
2020/12/10
2
大众文化的特征 商业性 产业性 娱乐性 流行性 复制性 平面性
2020/12/10
3
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
其对感性欲望的刺激与满足极大地丰富和 改善了人的生存状况,提高了人的生活质 量,促使人们从神圣的政治、宗教的世界 中解放出来。
其功利性和世俗化倾向彻底抹平了文化特 权、垄断、偶像,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多元 化和民主化进程。
定义
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 产生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是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 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 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 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
2020/12/10
1
理解 体现了特定的社会结构 体现了特定的文化结构 体现出一种生活方式 代表了一种社会人格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