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复习题

合集下载

局解作业

局解作业
二、问答题
1.乳房的淋巴回流如何?乳房的淋巴回流:(1)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汇入腋淋巴结、胸肌淋巴结(2)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汇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3)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管汇入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吻合(4)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壁和膈下的淋巴管相吻合,从而间接的与肝上面的淋巴管相联系(5)乳房深部的淋巴管经乳房后隙,再穿胸大肌注入胸肌间淋巴结。
2.简述女乳房位置和形态结构。
3.简述胸壁的层次结构。
4.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的神经和血管支配?胸大肌受胸内外侧神经支配,胸小肌受胸内侧神经支配,胸大肌和胸小肌统一受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血液供应。前锯肌由胸长神经支配。
5.纵隔的位置、境界及分区如何?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将纵隔分为上、中、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划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
(5)尺神经(n.ulnaris)(C7、T1)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随肱动脉下行,在臂中部转向后下,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紧贴骨面,骨折时易受损伤。尺神经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随尺动脉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尺神经手背支,本干下行称尺神经掌支,经豌豆骨桡侧分浅、深支入手掌。尺神经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及第三、四蚓状肌。浅支在手掌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和尺侧一个半指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皮肤(第3、4指相邻侧只分布于近节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可致:①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环指与小指末节不能屈曲。②感觉障碍:尺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而小鱼际及小指感觉丧失。③肌肉萎缩:小鱼际平坦,由于骨间肌及蚓状肌萎缩,掌骨间隙出现深沟,各掌指关节过度后伸,第 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表现为“爪形手”。

局解 简答

局解 简答

1、叙述阑尾手术切口的位置(McBurney 点)、所要经过的层次、如何寻找阑尾根部(结肠带)、阑尾动脉的来源及行经(阑尾系膜缘)。

?2、叙述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途径。

1923、叙述甲状腺的位置与毗邻、甲状腺的动脉及与喉的神经的关系。

551、某患者因甲状腺疾病需进行手术治疗,试问: 55 (8分)①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由浅入深有哪几层?②描述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及甲状腺的被膜。

③供应甲状腺的动脉有哪些?并说明各动脉的来源。

④以上各动脉分别与哪些神经关系密切?2、在进行腹股沟疝手术前,必须掌握下列内容,请回答:(8分)134①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其内容物?②行腹股沟疝手术的层次(由浅入深,至打开腹股沟管)?③腹股沟疝手术中如何区分直疝或是斜疝?④手术时须注意保护的神经?3、描述胃的动脉供应及其来源、胃的神经分布及其来源。

(6分)1514、由外侧至内侧依次描述穿经梨状肌下孔的血管、神经,并说明各自的来源和去向。

342 (4分)5、描述胸导管在纵隔内的行程。

106 (4分)1、描述腋腔的构成及其内容物。

2822、描述腮腺的形态、位置及穿过腮腺的结构。

12?3、分别写出在腹壁作下列手术切口的层次结构:①阑尾切口。

(经麦氏点)②经腹直肌切口。

(脐以上)③经腹白线切口。

(脐以下)4、描述胰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1725、结肠上区的膈下间隙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划分的? 1451、叙述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动脉及其关系密切的神经。

552、叙述腹股沟管的位置、四壁、两口及内容物。

1343、叙述 窝的境界及内容物。

(影像不做;其他做)4、叙述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5、叙述上纵隔的境界、主要结构及其前后位置关系。

96(影像做;其他不做)1、叙述胃的位置、毗邻和血供来源。

1502、叙述颈动脉三角的围成及内容物。

493、叙述肘窝的境界及内容物。

(影像不做;其他做) 2964、叙述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局解考试重点整理

局解考试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神经点 :颈丛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时,位置表浅且相对集中,常为颈部手术阻滞麻醉的穿针点。

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潜在性间隙. 纵膈: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组织的总称.心包腔: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移行,两层之间的间隙称心包腔。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颈动脉鞘: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心包斜窦:在左心房后壁,左右肺静脉,下腔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

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3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胆囊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其上方的肝下面之间共同围成一三角区,称为胆囊三角心包横窦:位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下腔静脉,左心房后壁和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

椎动脉三角: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1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锁胸筋膜:为胸部筋膜深层,张于喙突、锁骨下肌、胸小肌上缘之间,有头静脉、肩峰动脉、胸外侧神经及淋巴管穿过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区域称肾区。

肝门:肝脏面正中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长约5cm,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肝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居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为肝门。

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

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

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股鞘,股管:股鞘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于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3-4CM。

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鞘腔分为三部分: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分窝纳股静脉,内侧部称股管(二)简答题1、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境界颈动脉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

局解部分重点(有答案)

局解部分重点(有答案)

一、名词解释1.面部危险三角P9:因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静脉瓣,当面部因细菌感染致疖、痈时,可延及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故临床上将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

2.腹股沟三角P88:为腹直肌外侧缘,腹壁下动脉和腹股沟韧带围成的三角区。

是腹前外侧壁的一个薄弱部位,疝囊经此区突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3.股三角P229:位于股前区上三分之一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外向内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

股三角内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脉、股静脉、股管、腹股沟深淋巴结、脂肪组织等。

4.腰上三角P171: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下方。

其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

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3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

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腱膜的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肾手术的腹膜外入路必经次三角。

5.腰下三角P171: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

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

此三角为腹后壁的又一薄弱区,也会发生腰疝。

在右侧,三角前方与阑尾和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阑尾炎,此三角区有明显压痛。

6.动脉导管三角P69: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左肺动脉围城,内有动脉韧带,左喉反神经和心浅从等。

是手术中寻找动脉的标志。

7.枕下三角P171: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

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

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

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

8.收肌管P231:位于股中三分之一段的前内侧,断面呈三角形,长15~17cm,前壁为股内侧肌,与大收肌间的收肌腱板及前面的缝匠肌,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内侧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上口与股三角尖相通,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腘窝。

收肌管内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以及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指出下列肌肉的神经支配,股四头肌(),指浅屈肌(),胫骨前肌(),斜方肌(),背阔肌(),肱二头肌(),拇收肌()。

2、大隐静脉起自()走行于()前方,经()注入股静脉,主要属支有()、()、()、()、()。

3、腋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4、腕管由()和()构成,通过的肌腱有()、()、(),通过的神经是()。

5、胃的血液供给主要有:()、()、()、()、()。

6、壁胸膜由()、()、()和()构成。

7、腹膜腔器官通过股管突出叫()疝,通过腹股沟管突出叫()疝。

二、单选择题:1、出梨状肌下孔,入坐骨小孔的结构是:()A、臀下血管及神经B、闭孔血管及神经C、臀下血管及阴部神经D、阴部神经及阴部血管E、阴部血管及股后皮神经2、不属于股三角的结构是:()A、股动脉及其分支B、股静脉及其属支C、股神经及其分支D、大隐静脉及其属支E、股深血管3、穿三边孔的结构是:()A、腋神经及腋血管B、旋肱前动脉C、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D、旋肩胛血管E、旋肩胛血管及胸背神经4、掌深弓:()A、由尺动脉终支与桡动脉深支构成B、弓顶投影适对掌中纹C、位于掌中间隙内D、位于骨间掌侧筋膜与骨间肌之间E、发出三条指掌侧总动脉5、胸膜顶的体表投影在:()A、锁骨中1/3上方2~3cmB、锁骨内1/3上方2~3cmC、锁骨外1/3上方2~3cmD、第一肋上方2~3cmE、第7颈椎横突上方2~3cm6、左喉返神经:()A、钩绕锁骨下动脉B、在气管食管间沟内垂直上行C、多在前方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D、分布于全喉粘膜E、无以上情况7、腰肋三角:()A、位于膈的前方B、胸廓内动脉通过C、内脏神经穿过D、与肾的后面相邻E、奇静脉穿过8、肺根:()A、右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B、左肺根上方有奇静脉跨过C、迷走神经干经过肺根前方D、膈神经行于肺根后方E、无以上情况9、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A、门静脉、腹腔干、胆总管B、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胆总管C、门静脉、肝总动脉、肝总管D、右肝静脉、门静脉、肝总管E、无以上情况10、输尿管:()A、行于卵巢血管的前方B、跨过髂血管最狭窄处C、右输尿管与阑尾相邻D、在子宫颈外侧通过子宫动脉的上方E、左输尿管通过肠系膜三、名词解释:1、肌腱袖:2、锁胸筋膜:3、肱骨肌管:4、腹膜内位器官:5、纵隔:四、是非判断题:1、面动脉平舌骨大角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的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2、颈外侧区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内1/3围成的三角区---------------()3、右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为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4、子宫主韧带是维持子宫在坐骨棘平面以上的作用----------------------------------------------()5、内脏大神经是由节后纤维构成----------------------------------------------------------------------()五、问答题:1、简述甲状腺的形态、位置、血液供应以及行甲状腺手术时要注意的问题?2、简述门静脉的构成,属支3、简述通过腹前外侧壁进入腹膜腔的手术要经过哪些层次结构?4、简述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腓总神经受损后有哪些主要表现?5、简述女性乳房的淋巴引流(可用简图和箭头表示)。

《局部解剖学》第七章上肢复习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第七章上肢复习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第七章上肢复习题及答案A1型题1.构成“鼻烟窝”内侧界的结构是A.拇长展肌腱B.拇短伸肌腱C.拇长伸肌腱D.桡侧腕屈肌腱E.尺侧腕屈肌腱答案:C2.3.通过四边孔的结构是A.旋肱后血管和腋神经B.旋肱前血管和腋神经C.旋肩胛血管和腋神经D.旋肩胛血管E.旋肱后血管和桡神经答案:A4.穿过锁胸筋膜的神经是A.胸内侧神经B.胸外侧神经C.胸长神经D.胸背神经E.肋间臂神经答案:B5.参与腋窝内侧壁构成的肌是A.胸大肌B.肱二头肌C.前锯肌D.大圆肌E.锁骨下肌答案:C6.参与腋窝前壁构成的结构是A.腋筋膜B.锁胸筋膜C.肱二头肌长头D.肱二头肌短头E.喙肱肌答案:B7.腋动脉第1段发出的动脉有A.胸上动脉B.胸肩峰动脉C.旋肱前动脉D.胸背动脉E.旋肱后动脉答案:A8.腋动脉第3段发出的分支有A.胸外侧动脉B.肩胛下动脉C.肩胛上动脉D.胸上动脉E.胸肩峰动脉答案:B9.由臂丛锁骨上部发出的神经是A.桡神经B.腋神经C.肩胛下神经D.胸背神经E.胸长神经答案:E10.胸长神经支配的肌是A.胸大肌B.背阔肌C.菱形肌D.前锯肌E.斜方肌答案:D11.胸背神经支配的肌是A.胸大肌B.胸小肌C.背阔肌D.前锯肌E.斜方肌答案:C12.13.肩胛下血管和胸背神经周围的腋淋巴结属于A.中央淋巴结B.尖淋巴结C.胸肌淋巴结D.外侧淋巴结E.肩胛下淋巴结答案:E14.锁胸筋膜深面,沿腋静脉近侧段排列的腋淋巴结是A.中央淋巴结B.尖淋巴结C.胸肌淋巴结D.外侧淋巴结E.肩胛下淋巴结答案:B15.腋动脉的下界为A.胸小肌下缘B.胸大肌下缘C.背阔肌下缘D.第2肋外缘E.肩胛下肌下缘答案:C 16.通过肩关节囊内的结构是A.肱二头肌短头腱B.肱二头肌长头腱C.肩胛下肌腱D.冈上肌腱E.冈下肌腱答案:B17.绕肱骨外科颈的动脉是A.胸肩峰动脉B.肩胛上动脉C.肩胛下动脉D.旋肱前动脉E.旋肩胛动脉答案:D18.19.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最易损伤的神经是A.肌皮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桡神经E.腋神经答案:E20.通过肱骨肌管的动脉是A.肱动脉B.肱深动脉C.尺动脉D.桡动脉E.骨间总动脉答案:B21.通过肱骨肌管的神经是A.肌皮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桡神经E.腋神经答案:D22.肱骨中段骨折时最易损伤的神经是A.肌皮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桡神经E.腋神经答案:D23.分布于臂内侧下部皮肤的神经是A.臂内侧皮神经B.肋间臂神经C.前臂内侧皮神经D.臂外侧上皮神经E.臂外侧下皮神经答案:A24.骨间前神经是由哪条神经发出的?A.肌皮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桡神经E.腋神经答案:B25.支配旋前圆肌的神经是A.肌皮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桡神经E.腋神经答案:B 26.支配旋后肌的神经是A.肌皮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桡神经E.腋神经答案:D27.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的神经是A.臂外侧下皮神经B.桡神经C.腋神经D.肌皮神经E.正中神经答案:D28.腋神经支配的肌是A.大圆肌B.小圆肌C.冈上肌D.冈下肌E.喙肱肌答案:B29.30.正中神经支配的肌是A.肱二头肌B.喙肱肌C.肱肌D.肱桡肌E.旋前圆肌答案:E31.尺神经支配的肌是A.喙肱肌B.肱桡肌C.肱肌D.桡侧腕屈肌E.尺侧腕屈肌答案:E32.桡神经支配的肌是A.肱二头肌B.喙肱肌C.肱肌D.肱桡肌E.旋前圆肌答案:D33.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的尺侧端附着于A.大多角骨B.舟骨C.月骨D.三角骨E.豌豆骨和钩骨钩答案:E34.腕尺侧管内通过的结构是A.掌长肌腱B.桡侧腕屈肌腱C.尺侧腕屈肌腱D.尺神经和尺血管E.正中神经答案:D35.腕桡侧管内通过的结构是A.肱桡肌腱B.桡动脉C.桡侧腕屈肌腱及腱鞘D.尺神经和血管E.正中神经答案:C 36.经过腕管的结构是A.正中神经B.尺神经C.尺动脉D.桡神经E.桡动脉答案:A37.关于前臂屈肌后间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位于前臂远侧 l/2段的潜在性间隙B.内侧界为尺侧腕屈肌和前臂筋膜C.外侧界为桡骨和前臂筋膜D.位于旋前方肌的后方E.向远侧经腕尺侧管与掌中间隙相通答案:B38.39.位于(手掌)外侧鞘内的结构是A.拇收肌B.小指对掌肌C.蚓状肌D.骨间掌侧肌E.拇对掌肌答案:E40.掌中隔向深面附着的部位是A.第1掌骨B.第2掌骨C.第3掌骨D.第4掌骨E.第5掌骨答案:C41.42.43.小指尺掌侧动脉发自A.指掌侧总动脉B.掌浅弓C.掌深弓D.桡动脉E.尺动脉答案:B44.45.支配拇收肌的神经是A.正中神经返支B.尺神经浅支C.尺神经深支D.桡神经浅支E.桡神经深支答案:C复习测试题A2型题1.不参与腋窝前壁构成的结构是A.胸大肌B.胸小肌C.锁骨下肌D.锁胸筋膜E.前锯肌答案:E2.不参与腋窝后壁构成的结构是A.肩胛下肌B.肩胛骨C.大圆肌D.小圆肌E.背阔肌答案:D3.不穿过锁胸筋膜的结构是A.头静脉B.胸肩峰动脉C.胸肩峰静脉D.胸内侧神经E.胸外侧神经答案:D4.不参与组成四边孔的结构是A.小圆肌B.大圆肌C.肱三头肌短头D.肱三头肌长头E.肱骨外科颈答案:C5.不参与组成三边孔的结构是A.小圆肌B.大圆肌C.肱骨外科颈D.肱三头肌长头E.肩胛下肌答案:C6.不位于腋动脉第3段后方的结构是A.臂丛后束B.腋神经C.桡神经D.肩胛下肌E.背阔肌腱答案:A7.不属于腋动脉分支的动脉是A.胸上动脉B.胸肩峰动脉C.旋肱后动脉D.肩胛下动脉E.肩胛上动脉答案:E8.关于腋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包裹腋动、静脉B.包裹臂丛C.包裹腋淋巴结D.向上与椎前筋膜相延续E.不与椎前筋膜相延续答案:E9.关于肩胛动脉网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锁骨下动脉与腋动脉分支间的吻合B.有旋肱后动脉参与C.有肩胛上动脉参与D.有肩胛背动脉参与E.有旋肩胛动脉参与答案:B10.不参与肌腱袖(肩袖)构成的肌腱是A.大圆肌腱B.冈上肌腱C.冈下肌腱D.小圆肌腱E.肩胛下肌腱答案:A11.不位于臂前骨筋膜鞘内的结构是A.臂肌前群B.肱动脉和肱静脉C.正中神经D.尺神经和桡神经的一段E.腋神经答案:E12.肌皮神经不分布于A.肱二头肌B.肱肌C.喙肱肌D.臂外侧部皮肤E.前臂外侧部皮肤答案:D13.不受正中神经支配的肌是A.旋前圆肌B.旋前方肌C.肱桡肌D.桡侧腕屈肌E.指浅屈肌答案:C14.不参与肘关节动脉网构成的动脉是A.尺侧上副动脉B.尺侧下副动脉C.桡侧副动脉D.骨间返动脉E.骨间后动脉答案:E15.不位于前臂前骨筋膜鞘内的结构是A.前臂肌前群B.桡侧血管神经束C.尺侧血管神经束D.骨间后血管神经束E.骨间前血管神经束答案:D16.不通过腕管的结构是A.指浅屈肌腱B.指深屈肌腱C.拇长屈肌腱D.正中神经E.尺神经答案:E17.关于(腕)屈肌支持带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又名腕横韧带B.厚而坚韧C.尺侧端附于豌豆骨和钩骨钩D.桡侧端附于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结节E.桡侧端附于月骨和大多角骨结节答案:E18.哪条肌腱不经过腕后区?A.拇长展肌腱B.拇长伸肌腱C.指伸肌腱D.拇长屈肌腱E.尺侧腕伸肌腱答案:D19.不属于(掌)中间鞘的结构是A.蚓状肌B.掌深弓C.掌浅弓D.掌中间隙E.指浅屈肌腱答案:B20.不与掌腱膜相连的结构是A.掌外侧肌间隔B.掌内侧肌间隔C.掌中隔D.拇收肌筋膜E.掌长肌答案:D。

局部解剖学的复习题

局部解剖学的复习题

局部解剖学的复习题1.颈深筋膜间隙的位臵、构成和连通及临床意义⑴胸骨上间隙:封套筋膜在胸骨柄上方3-4cm处分为两层附于胸骨柄的前、后缘形成。

内有颈前静脉、颈静脉弓、胸锁乳突肌胸骨头、淋巴和脂肪等。

⑵锁骨上间隙:封套筋膜在锁骨上方分成两层附于锁骨的前、后缘形成。

内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末端和蜂窝组织。

⑶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内有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等小儿还有胸腺、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

向下可通向上纵膈。

⑷咽后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

内有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

向下通后纵膈。

⑸椎前间隙:位于脊髓颈段与椎前筋膜之间。

向下可通后纵膈,两侧经腋鞘通向腋窝。

2.在甲状腺切除中,试述⑴甲状腺前面的层次⑵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时注意不要损伤哪些结构?如何避免?为什么?⑴前面层次: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气管浅筋膜。

⑵①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是注意不要损伤喉上神经外支,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一面算上喉上神经外支而影响到发音。

因喉外支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向前下方,在距甲状腺上极约0.5-1cm,与动脉分开,弯向内侧,发出肌支支配环甲肌。

②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注意不要损伤喉返神经,应远离甲状腺下端,靠近颈总动脉结扎,避免损伤喉返神经致声音嘶哑。

因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侧叶中、下1/3交界处的后面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

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应采取楔形切除甲状腺,保留甲状腺侧叶背面部分的薄片甲状腺组织及被膜的完整,既能保护甲状腺旁腺,又能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3.在气管切除术中,试述⑴气管前面的层次⑵气管切除术造成出血的解剖因素⑶气管切除术时采取的体位、切口⑴前面层次: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舌骨下肌群、气管浅筋膜。

第2-4气管环前面有甲状腺峡部、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最下动脉。

⑵气管切开术造成出血的解剖学的因素:①颈前静脉和颈静脉弓;②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前方呈丛状注入左、右头臂静脉。

局解第五章 四 肢复习题

局解第五章  四  肢复习题

第五章四肢--------------------------------------------------------------------------------单项选择题1. 有关头静脉的描述何者是错的a) 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端b) 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c) 行走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内d) 穿过锁胸筋膜汇入腋静脉e) 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吻合2. 胸小肌上缘穿入锁胸筋膜的结构是a) 胸内侧神经b) 胸肩峰动脉c) 胸外侧动脉d) 胸外侧神经e) 头静脉3. 有关胸长神经的描述何者是错误的a) 支配前锯肌b) 位于胸外侧动脉的后方c) 在背阔肌的外侧缘向胸壁的表面投影可找到该神经d) 发自臂丛的内侧束e) 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与其相毗邻4. After trying to throw a curve ball, a pitcher lost sensation from the tip of the little finger. This indicates injury to which nerve?a) Radialb) Medianc) Ulnard) Musculocutaneouse)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5. 下列有关喙肱肌的描述,何者错误a) 有肌皮神经穿过b) 正中神经外侧根位于其和腋动脉之间c) 在其内侧,腋动脉和腋静脉之间可找到尺神经d) 在其下端与肱二头肌之间有肌皮神经穿出改名前臂外侧皮神经e) 其为臂部寻找血管、神经的一个重要标志6. 尺神经a) 自臂丛外侧束发出b) 支配指浅屈肌尺侧份c) 自旋前圆肌止点的浅面经过d) 与尺动脉全长均伴行,并位于尺动脉的尺侧e) 在臂中点处,自前向后穿内侧肌间隔7. 正中神经a) 在前臂上份其外侧缘为安全缘b) 支配全部指深、浅屈肌c) 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内d) 经肱二头肌腱下方入肘窝e) 支配前臂前群肌第一、二层及指深屈肌桡侧半8. 腋神经a) 起自臂丛后束,与旋肱前动脉伴行b) 与肱深血管伴行,穿肱骨肌管c) 与旋肩胛动脉伴行,穿三边孔d) 与旋肱后动脉伴行,穿四边孔e) 以上都不是9. 肱动脉a) 在肘窝处与正中神经及尺神经伴行b) 在臂部与头静脉伴行c) 在肱二头肌腱下缘与旋前圆肌交叉处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d) 在臂中点处正中神经由其外侧转到内侧e) 在背阔肌腱上方发出肱深动脉与桡神经伴行10. If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xillary artery was interrupted, collateral blood flow could pass from branches of the thyrocervical trunk into which artery?a) Anterior humeral circumflexb) Circumflex scapularc) Deep brachiald) Posterior humeral circumflexe) Thoracoacromial11. 沿胸外侧血管排列的腋淋巴结是a) 锁骨下淋巴结群(尖群)b) 胸肌淋巴结群(前群)c) 肩胛下淋巴结群(后群)d) 外侧淋巴结群e) 中央群12. 行经肱二头肌内侧沟的有a) 肱血管和正中神经b) 肱血管、正中神经及贵要静脉c) 肱血管、正中神经及桡神经d) 肱血管、正中神经及头静脉e) 肱血管、正中神经及尺神经13. 在肘窝内,肱二头肌腱内侧有a) 肱动脉及其两条伴行静脉b) 尺神经c) 桡神经d) 尺侧上副动脉e) 以上都不是14. 下列有关桡动脉的描述,何者错误a) 前臂中1/3处与桡神经浅支伴行b) 有两条伴行静脉c) 位于肱桡肌深面d) 于"鼻烟壶"底部可触及其搏动e) 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尺侧15. 前臂a) 桡动脉位于肱桡肌桡侧b) 桡神经浅支与桡侧腕屈肌腱有交叉c) 骨间前动脉从尺动脉本干发出,行于骨间膜前面d) 桡神经深支行于旋后肌深浅二层间e) 尺动脉深支穿腕管与桡动脉深支构成掌深弓16. 经过腕管的结构为a) 尺侧腕屈肌b) 尺神经的深支c) 尺动脉d) 正中神经e) 桡动脉17. What sesamoid bone develops in the tendon of flexor carpi ulnaris and is therefore not a part of the wrist joint?a) Capitateb) Lunatec) Pisiformd) Scaphoide) Triquetral18. 正中神经返支a) 发自内侧支b) 支配鱼际诸肌c) 跨过拇短屈肌浅面,深入拇短屈肌深面d) 支配第1~4蚓状肌e) 以上都不是19. 掌深弓a) 由尺动脉终支与桡动脉深支构成b) 弓顶投影适对掌中纹c) 位于掌中间隙内d) 一般位于尺神经深支的浅面e) 发出3条指掌侧总动脉20. 鱼际间隙a) 位于拇收肌筋膜的后方b) 内侧界为掌中间隔c) 近侧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d) 内有正中神经返支e) 内有掌浅弓21. 肱骨肌管a) 内有肱动脉b) 由肱肌、肱桡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围成c) 肱深动脉在其中无分支d) 桡神经在其中发支支配肱三头肌外侧头,内侧头及肘肌e) 以上均不是22. 桡神经深支穿过a) 喙肱肌b) 旋前圆肌c) 旋后肌d) 三边孔e) 四边孔23. A deep puncture wound in the palmar surface of the little finger near the proximal IP joint might introduce infection into which synovial cavitya) Bursa of flexor carpi ulnarisb) Fibrous digital sheath of fingersc) Intercarpal joint spaced) Radial bursae) Ulnar bursa24. 穿三边孔的结构a) 腋神经及腋血管b) 旋肱前动脉c) 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d) 旋肩胛动脉及胸背神经e) 以上都不对25. 在做胸前区解剖时,由浅至深暴露腋动脉第1段的层次为a) 皮肤、浅筋膜、胸小肌、锁胸筋膜b) 皮肤、浅筋膜、胸大肌、锁胸筋膜、腋鞘c) 皮肤、浅筋膜、胸大肌、胸小肌及其筋膜d) 皮肤、浅筋膜、锁骨下肌及锁胸筋膜e) 无上述情况26. 胸小肌为胸前区的一个标志性结构,包绕它的深筋膜向上附着于锁骨下肌,形成了锁胸筋膜,在其上缘穿入筋膜的结构是a) 胸内侧神经b) 胸肩峰动脉c) 胸外侧动脉d) 胸外侧神经e) 头静脉27. 胸小肌为胸前区的一个标志性结构,包绕它的深筋膜向上附着于锁骨下肌,形成了锁胸筋膜,在其上缘穿出筋膜的结构a) 头静脉b) 胸外侧神经c) 胸内侧神经d) 胸外侧动脉e) 以上都不对28. Bleeding from a superficial cut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m of the hand near the proximal transverse crease comes mainly from what vessel?a) Princeps pollicis arteryb) Radial arteryc) Radialis indicis arteryd) Superficial palmar arche) Ulnar artery29. 在做乳腺癌切除术时,要切除沿胸外侧血管排列的腋淋巴结是a) 胸肌淋巴结群b) 锁骨下淋巴结c) 中央群d) 肩胛下淋巴结群e) 外侧淋巴结群30. 某女性患者,38岁,右侧乳房外侧份发现有肿块,并被诊断为乳腺癌,为了检查其癌细胞有否转移,医生要检查其胸肌淋巴结,请问该触及的部位是a) 腋后襞深面b) 腋窝底部c) 腋前襞深面d) 臂上端内侧e) 无上述情况31. 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常可伴有三角肌的瘫痪,这是因为损伤了从臂丛后束发出的,并穿过四边孔的神经,该神经是a) 肩胛下神经b) 胸长神经c) 胸背神经d) 腋神经e) 桡神经32. 病人主诉右手桡侧3个半手指发麻,夜间痛醒,医生检查后认为是通过腕管的神经受损,该神经为a) 桡神经深支b) 桡神经浅支c) 正中神经d) 尺神经手背支e) 尺神经33. 患者右侧锁骨中、外1/ 3处骨折,发现其内侧断端向上,外侧断端向下移位。

《局部解剖学》第三章胸部复习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第三章胸部复习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第三章胸部复习题及答案A1型题1.关于右迷走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在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之间入胸腔B.沿气管右侧下行至肺根后方C.下行至食管前方分散形成食管前丛D.在丛的下端汇集成迷走神经前干,随食管入腹腔E.右迷走神经行经主动脉弓前方时,发出右喉返神经答案:B2.关于左迷走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在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锁骨下静脉之间入胸腔B.向下越过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发出左喉返神经C.至左肺根前方D.下行至食管前面分散形成左食管丛E.至食管下端汇合成迷走神经左干,随食管穿膈食管裂孔入腹腔答案:B3.关于肋间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在肋角和腋中线之间,肋间血管、神经自上而下为静脉、动脉、神经B.仅分布于胸壁肌肉及皮肤C.走行于肋间外肌与肋间内肌之间D.在肋间隙前、后部直接与其内面的壁胸膜相贴E.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神经从脊柱至肋角之间的走行恒定答案:A4.胸前、外侧区肌由胸肌和部分腹肌组成,由浅至深可分为4层,属于第1层的肌是A.胸大肌B.胸小肌C.前锯肌D.肋间肌E.胸横肌答案:A5.胸前、外侧区肌由胸肌和部分腹肌组成,由浅至深可分为4层,属于第2层的肌是A.胸大肌B.腹外斜肌C.前锯肌D.肋间肌E.胸横肌答案:C6.胸前、外侧区肌由胸肌和部分腹肌组成,由浅至深可分为4层,属于第3层的肌是A.腹外斜肌B.腹直肌上部C.前锯肌D.肋间肌E.胸横肌答案:D7.胸前、外侧区肌由胸肌和部分腹肌组成,由浅至深可分为4层,属于第4层的肌是A.腹外斜肌B.腹直肌上部C.前锯肌D.肋间肌E.胸横肌答案:E8.关于胸廓内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起自锁骨下动脉第2段的下面B.向下经锁骨下静脉的后方,紧贴胸膜顶前方入胸腔C.沿胸骨侧缘外侧约2 cm下行D.至第5肋间隙分为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E.沿途发出心包膈动脉,与迷走神经伴行,分布于心包和膈答案:B9.关于胸内筋膜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一层疏松的结缔组织膜B.衬于肋骨和肋间隙的内面C.此膜与壁胸膜紧密相贴,脊柱两侧较发达D.向上覆盖于胸膜顶上部并增厚称胸膜上膜,对胸膜顶有固定和保护作用E.向下覆盖于膈的上面,称为膈筋膜答案:D10.关于膈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一平坦的薄肌B.中央部为肌纤维,与心包愈者C.隔着胸腔与肺底相邻D.下面右半与右半肝和部分肝左叶相邻E.左半与肝左外叶、胃和肾相邻答案:D11.关于肋膈隐窝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胸膜腔最低部分B.由脏胸膜和壁胸膜返折形成C.当深吸气时肺下缘能伸入其内D.由胸壁和膈围成E.通常不含浆液答案:A12.关于胸膜下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为膈胸膜与纵隔胸膜的返折线B.右侧起自第5胸肋关节后方C.在锁骨中线与第7肋相交D.在腋中线与第9肋相交E.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近后正中线处平第 12胸椎棘突答案:E13.关于支气管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起自肺动脉或右肋间后动脉B.与支气管分支伴行C.仅布于各级支气管壁D.为肺的功能性血管E.共1~3支,粗短答案:B14.关于肺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属于后纵隔的结构B.通常有两条C.肺上静脉收集肺上叶的血液D.其分支与肺动脉各级分支伴行E.是功能血管答案:E15.关于肺根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由前向后为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上静脉和肺下静脉B.自上而下左肺根为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和肺下静脉C.下方有肺韧带D.右肺根下方有食管下三角E.右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答案:C16.关于肺动脉干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起自左心室B.平第5胸椎高度分为左、右肺动脉C.左肺动脉在胸主动脉前方,左主支气管后上方进入肺门D.右肺动脉经升主动脉及上腔静脉后方,奇静脉弓下方入肺门E.左、右肺动脉在肺内伴随肺静脉反复分支答案:D17.上纵隔的器官由前向后大致可分为三层,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前层有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等B.前层有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头臂干和上腔静脉等C.中层为主动脉弓、肺动脉、膈神经和迷走神经D.中层为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肺动脉、膈神经和迷走神经E.后层主要有气管、食管、胸导管、右喉返神经和左喉返神经答案:A18.关于上腔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上纵隔中部B.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2胸肋结合处后方汇合而成C.沿升主动脉右侧垂直下行D.右侧为右迷走神经E.后方有食管和奇静脉答案:C19.关于主动脉弓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右前方与右纵隔胸膜相邻B.下方有肺动脉、动脉韧带和左喉返神经C.后上方有左头臂静脉D.上缘由左向右为头臂干、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E.右后方与左迷走神经和左膈神经相邻答案:B 20.关于动脉韧带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连于肺动脉干与升主动脉之间B.由肌纤维束构成C.来源于动脉圆锥D.是动脉导管闭锁的遗迹E.为动脉韧带三角的后界答案:D21.关于纵隔右侧面观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右喉返神经在主动脉弓下缘发出B.右膈神经经上腔静脉、肺根后方下行C.右迷走神经沿气管右侧、肺根前方下行D.肺根后方有食管、奇静脉和右交感干E.右肺根的后方为下腔静脉答案:D22.关于纵隔左侧面观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左肺根上方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B.左肺根后下方为心包形成的隆凸C.左肺根后方有左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下行D.左肺根前方有左迷走神经E.左肺根前方有内脏大神经答案:A23.位于中纵隔内的结构是A.迷走神经B.气管C.胸主动脉D.头臂静脉E.膈神经答案:E24.关于心包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前壁直接与第4~6肋软骨前部及胸骨下半相邻B.与膈中心键之间有一疏松结缔组织间隙C.后壁与左心房后壁之间为心包横窦D.后壁与食管、胸主动脉毗邻E.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之间为心包腔答案:D25.关于后纵隔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心包与胸椎之间B.内含胸交感干C.食管在其内垂直下行D.内含心包膈动脉E.左、右迷走神经分别行于食管的左、右侧答案:B26.关于气管胸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上纵隔前部B.上端于胸骨角平面与气管颈部相续C.右前有右膈神经、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等D.后外有喉返神经E.左侧有左膈神经和锁骨下动脉答案:D27.关于食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上纵隔和中纵隔内B.肌层全为平滑肌C.全长均被浆膜覆盖D.食管仅由主动脉胸部的分支供血E.下段是肝门静脉和上腔静脉系的吻合区答案:E28.关于食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胸段全程沿中线下行B.第6胸椎以下在胸主动脉前方下行C.至第10胸椎高度穿膈食管裂孔D.在第5胸椎以上与左心房相邻E.在第4、5胸椎高度右主支气管跨越向左答案:C29.关于食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后方有食管后隐窝,内有奇静脉、胸主动脉等B.仅在两侧与胸膜有关C.右侧完全与胸膜相邻D.右纵隔胸膜在肺根以下常突至食管后方达中线E.左侧在主动脉弓以至第7胸椎以上与胸膜有关答案:D30.关于食管后间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即食管后隐窝B.是指左、右侧纵隔胸膜形成食管系膜处的间隙C.是指食管与脊柱之间的间隙D.在第4胸椎以上,此间隙内有奇静脉和胸导管E.在第5胸椎以下,此间隙仅有少量结缔组织答案:C31.关于胸导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在后纵隔右侧为食管B.经膈主动脉裂孔入后纵隔C.在后纵隔左侧有奇静脉D.在上纵隔后方有左锁骨下动脉E.至第5胸椎高度弓形向前上注入左静脉角答案:B32.关于胸主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自第5胸椎下缘续于主动脉弓B.沿脊柱左侧下行,逐渐向内沿中线行于脊柱前方C.胸主动脉的前方自上而下与食管、左肺根、心包后壁和膈毗邻D.后方为脊柱、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E.右侧为半奇静脉、胸导管和右纵隔胸膜答案:B33.关于奇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左腰升静脉向上的延续B.穿膈入胸腔中纵隔C.在食管与胸主动脉之间上行D.至第4胸椎高度呈弓形弯曲绕右肺根后上方注入上腔静脉E.收集左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和半奇静脉的血液答案:D复习测试题A2型题1.关于胸骨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向后平对第5胸椎体下缘B.平对主动脉弓与升、降主动脉的分界处C.平对气管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处D.平对胸导管由右转向左行处E.平对左主支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答案:A2.关于胸部表面结构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肩胛上角平对第2肋B.肩胛下角约对第7肋C.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外侧1~2cm处为触及心尖搏动最明显的部位D.男性乳头约对第4助间隙E.胸骨角平对第2肋软骨水平答案:C3.关于胸廓内动脉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由锁骨下动脉发出B.通过腹壁上动脉与腹壁浅动脉吻合C.位于肋间内肌和肋软骨的深面D.通过肋间前动脉与肋间后动脉吻合E.分为腹壁上动脉与肌膈动脉答案:B4.关于女性乳房淋巴引流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女性乳房淋巴管丰富,分为浅、深两组B.浅组位于皮下和皮内C.深组位于乳腺小叶周围和输入管壁内D.两组之间无交通或吻合E.乳房的淋巴主要引流至腋淋巴结答案:D5.不穿锁胸筋膜的结构是A.胸肩峰动脉B.头静脉C.胸内侧神经D.胸外侧神经E.淋巴管答案:C6.关于肋间隙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肋与肋之间的间隙称肋间隙B.肋间隙内有肋间肌C.肋间隙内有血管和神经D.肋间隙的宽窄不一,前部较窄,后部较宽E.由于第6、7肋软骨相互靠拢,故在胸骨旁的第6肋间隙很窄答案:D7.关于肋间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肋间肌位于肋间隙内B.由浅入深为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C.肋间外肌向前接肋间外膜D.肋间内肌向后接肋间内膜E.肋间最内肌肌纤维的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同答案:E8.关于肋间血管和神经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肋间后动脉共11对B.第12肋下方为肋下动脉C.肋间后神经共11对D.第12肋下方为肋下神经E.肋间后静脉与肋间后动脉伴行答案:A9.关于肋间后动脉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共9对,起自胸主动脉B.行于第3~11肋间隙C.在肋角附近发出一较小的下支,其中下三对肋间后动脉不分上、下支D.本干又称上支,沿肋的上缘前行E.与同名静脉和肋间神经伴行答案:D10.关于膈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膈中央部为腱膜,称中心腱,膈周围部为肌纤维B.膈的各部起始点之间无肌纤维,常形成肌间裂隙C.腰肋三角和胸肋三角为膈的薄弱区D.膈有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分别有相应结构通过E.腔静脉孔除了有下腔静脉通过外,还有腰升静脉通过答案:E11.关于胸膜顶的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超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B.无胸廓保护C.其前、外、后三面分别有前、中、后斜角肌围绕D.其上面覆以胸膜上膜E.锁骨下动脉绕其后方穿出斜角肌间隙答案:E12.关于胸膜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B.肋膈隐窝后部是直立位时胸膜腔最低点C.右胸膜前界在第5胸肋关节移行为下界D.胸膜顶上面覆以胸膜上膜,有固定和保护作用E.肺根下方脏、壁胸膜的移行部分,形成肺韧带答案:C13.关于胸膜隐窝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胸膜腔的一部分B.平静呼吸时,肺缘达不到其内;但在深呼吸时,肺缘可达到其内C.肋纵隔隐窝位于肋胸膜与纵隔胸膜前缘转折处D.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E.肋膈隐窝是最大的胸膜隐窝,也是胸膜腔最低处,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处答案:B14.关于肺根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左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B.右肺根上方有奇静脉跨过C.自上而下均有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D.迷走神经行于肺根后方E.膈神经行于肺根前方答案:C15.关于纵隔右侧面右肺根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其前下方为心包形成的隆凸B.后方有食管、奇静脉、右迷走神经C.后方还有右膈神经和右交感干D.上方为上腔静脉、右头臂静脉、奇静脉弓、气管和食管E.前方有心包膈血管答案:C16.关于纵隔左侧面左肺根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其前下方为心包形成的隆凸B.其前方有左膈神经下行C.其前方有左心包膈血管下行D.其前方有左迷走神经下行E.其上方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答案:D17.不属于上纵隔内的结构是A.胸腺B.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C.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和迷走神经D.胸主动脉及其分支E.气管、食管、胸导管和左喉返神经答案:D18.关于主动脉弓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起止点均位于第4胸椎体下缘平面B.前方有左迷走神经及左膈神经跨过C.下缘可见动脉韧带及其后方的左喉返神经D.跨右肺根E.动脉壁外膜下有丰富的压力感受器答案:D19.关于气管胸部毗邻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前方有头臂干和左颈总动脉B.后外有喉返神经C.左侧为主动脉弓D.后方为食管E.下方有动脉韧带答案:E20.关于心包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由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组成B.纤维心包是一层厚而坚韧的纤维膜,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相延续C.浆膜心包即心外膜D.心包腔为浆膜心包脏、壁二层互相转折围成的E.心包窦为心包腔的一部分答案:C21.不属于后纵隔内的结构是A.迷走神经B.奇静脉上端C.食管D.上腔静脉E.胸导管答案:D22.不属于后纵隔内的结构是A.胸交感干B.食管C.胸导管D.膈神经E.奇静脉答案:D23.关于胸交感干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每侧胸交感干有10~12个胸交感神经节B.第1胸神经节常和颈下神经节合并成颈胸神经,又称星状神经节C.胸交感神经节之间由节间支相连D.由第5或第6~9胸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E.胸交感干与肋间神经之间有白、灰交通支相连答案:D24.关于迷走神经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为混合性脑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B.在胸腔内,左、右迷走神经的行程及毗邻关系各不相同C.左迷走神经至食管前面分成许多细支而形成食管前丛D.右迷走神经至食管后面分成许多细支而形成食管后丛E.迷走神经前干和迷走神经后干穿膈脚入腹腔答案:E25.关于纵隔后淋巴结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位于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内B.位于心包后方C.位于胸主动脉前方、食管两侧D.收纳食管胸部、心包后部、膈后部和肝的部分淋巴E.其输出管主要汇入右淋巴导管答案:E。

局解复习题11

局解复习题11

上肢腋窝的内容。

肘窝、腕管的组成和内容肱骨肌管、三边孔、四边孔上肢肌的神经支配及其损伤后出现的功能障碍臂、前臂的层次结构臂、前臂的骨筋膜鞘下肢大腿和小腿的层次结构大腿和小腿的骨筋膜鞘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下孔、腘窝、股三角、踝管下肢肌的神经支配及其损伤后出现的功能障碍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头部简述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颞区层次试述面部浅层局部解剖学特点。

颈部颈部的器官、重要血管、重要神经颈动脉三角、肌三角、胸锁乳突肌区的境界及通过的结构颈根部的重要结构;斜角肌间隙甲状腺和气管切开的层次及毗邻胸部乳房的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

乳房行乳房根治手术时,应保护哪些结构?胸部的层次结构与胸膜腔穿刺的关系纵隔的分区、上纵隔、后纵隔有哪些结构。

胸腔、胸膜腔、胸膜隐窝、胸膜心包横窦、心包斜窦、肺段、肺根穿过及通过膈的结构有哪些?左、右肺根重要邻接的异同。

腹部腹部层次结构与腹部手术切囗的关系试述在腰上三角处做肾手术时,由浅入深到肾的层次结构有哪些?简述腹股沟管的四壁和二口的构成。

腹股沟三角的位置、结构特点、临床意义及其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解剖学区分。

睾丸下降过程的异常及其临床意义;精索;睾丸鞘膜网膜囊的组成和通连。

胰头的位置和毗邻胃的位置、分部、毗邻和血供肝周围的间隙结肠的分部、各部的血液供应和动脉来源。

脾脏的位置、与其相连的韧带。

腹主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其支配的范围肾的位置和毗邻关系,临床进行腰穿,常常从何处进针/经过哪些层次结构?腹膜后隙主要有哪些器官、腹膜后隙的交通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收集范围及与上、下腔静脉系的交通。

盆部盆腔内脏器、血管、神经卵巢的位置、韧带、毗邻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子宫的位置、韧带、血管直肠的毗邻和血供试述直肠子宫陷凹(Douglas腔)的形成、位置及临床意义。

男性尿道的位置、分部与外伤的尿外渗。

局解第二章 胸 部复习题

局解第二章  胸   部复习题

第二章胸部--------------------------------------------------------------------------------单项选择题1. 乳房a) 位于胸前外侧区深筋膜内b) 内侧部淋巴注入锁骨上淋巴结c) 外侧部淋巴注入胸肌淋巴结d) 乳房后隙位于胸肌筋膜与胸大肌之间e) 乳房悬韧带连于皮肤与浅筋膜浅层2. 女性乳房a) 位于第1~7肋高度b) 仅由乳腺构成c) 每个乳腺叶有数个输乳管d) 与胸肌筋膜之间有乳房后隙e) 乳腺脓肿宜做低位横行切口引流3. 上纵隔最前方的结构是a) 左、右头臂静脉b) 上腔静脉c) 气管d) 主动脉弓e) 胸腺4. 肋间神经a) 即第1~12对胸神经前支b) 始终行于肋间隙中间c) 与肋间后动、静脉伴行d) 在腋前线处浅出移行为前皮支e) 以上都不对5. A woman with breast cancer subsequently develops metastases in her vertebral column. The most direct route for spread of the tumor to the vertebral column was viaa) branches of the cephalic veinb) branches of the lateral thoracic veinc) branches of the thoracoacromial veinsd) lymphatic vessels draining into the axillae) branches of the intercostal veins6. 胸骨角a) 为胸骨柄和剑突交界处b) 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d) 向后平对第5胸椎下缘e) 后面与心包相邻7. 胸膜腔a) 由脏、壁胸膜共同围成的密闭窄隙b) 由壁胸膜相互返折而成c) 可通过呼吸与外界相通d) 左、右胸膜腔经气管相通连e) 其内有左、右肺和少量液体8. 肺根a) 位于胸膜腔内b) 是出入肺门结构的一部分c) 其前方邻迷走神经d) 后方邻膈神经e) 右肺根上方与奇静脉弓相邻9. 肺下界在肩胛线平对a) 第10肋b) 第8肋c) 第11肋d) 第12肋e) 第10胸椎棘突10. The clavipectoral fascia is penetrated by which artery?a) Anterior circumflex humeralb) Axillaryc) Subscapulard) Thoracoacromiale) Thoracodorsal11. 纵隔a) 位于左、右肺之间b) 是心包和心的总称c) 右侧面观可见食管上、下三角d) 左侧面观只能看到心包e) 以上都不对12. 上纵隔a) 由上至下分为3层b) 前层有膈神经c) 中层有上腔静脉d) 后层有主动脉弓e) 后层有胸导管a) 位于主动脉弓右后方b) 前界为左迷走神经c) 后界为左膈神经d) 上界为左肺动脉e) 其内有动脉韧带等14. 心包腔a) 位于纤维性心包与浆膜性心包之间b) 在某些部位形成隐窝,即心包窦c) 心包横窦位于上、下腔静脉之间d) 心包腔积液首先积于心包横窦e) 以上都不对15. Mastitis is a condition which involvesa) A type of leukemiab) Infection of the breastc) Infection of lymph nodesd) Mast cellse) Tumors of glandular tissue16. 食管胸段a) 以主动脉弓下缘为界分为胸上、下2段b) 既属上纵隔器官也是后纵隔器官c) 有3个生理性狭窄d) 第3个狭窄位于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处e) 以上都不对17. 食管胸段的毗邻a) 前有气管、气管杈、心包和左心房b) 后有胸导管和主动脉弓及其分支c) 左为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d) 右有胸主动脉、迷走神经和胸交感干e) 以上都不是18. 食管胸段a) 主要由胸主动脉食管支和肋间后动脉分支供血b) 静脉完全与动脉同名称、同行程c) 食管静脉注入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d) 食管静脉向下与胃右静脉相吻合e) 以上都不是19. 不属于后纵隔的结构是a) 食管b) 胸主动脉c) 气管e) 奇静脉20. In the process of doing an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a 50 year-old patient, the surgery resident cleans the space between the pectoralis major and minor muscles, in an attempt to remove all of the lateral pectoral lymph nodes. Upon recovery it is noted that the patient's lower pectoralis major is paralyzed. The nerve most likely injured is thea) axillaryb) lateral pectoralc) medial pectorald) suprascapulare) thoracodorsal21. 气管胸部a) 是自喉至气管杈之间的一段气管b) 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c) 气管隆嵴是气管胸部起点的标志d) 在成人其前方邻胸腺e) 后方有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22. 胸导管a) 起自胸部乳糜池b) 经食管裂孔入胸腔c) 位于中纵隔内d) 行于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e) 在第3胸椎平面斜行向左23. 胸导管下段的毗邻a) 前方为右肋间后动脉b) 后方为食管c) 左侧有奇静脉d) 右侧有胸主动脉e) 以上都不是24. 奇静脉a) 由左、右腰升静脉合成b) 经腔静脉孔入胸腔c) 绕右肺根后上方注入上腔静脉d) 收集左侧肋间后静脉的血液e) 以上都不是25. In lymphatic drainage of the breast, the major portion (about 75%) enters eventually into which group of nodes?a) Central axillaryb) Deltopectoralc) Lateral axilllarye) Subscapular26. 胸交感干a) 位于脊柱胸段两侧、肋头前方b) 每侧交感干有3个神经节c) 第1胸节与颈中神经节合并成星状节d) 自第10~11交感节发出内脏大神经e) 自第12交感节发出内脏小神经27. 膈a) 分为胸前部、肋部和腰部b) 胸肋三角位于椎骨与肋之间c) 腰肋三角位于腰部和肋部之间d) 主动脉裂孔有降主动脉和迷走神经通过e) 食管裂孔有食管和奇静脉通过28. 胸壁a) 以肋和胸骨为支架组成b) 参加围成胸腔c) 被纵隔分为左、右2部d) 分为胸前区和胸背区e) 主要由胸廓内动脉供血29. 肋间神经a) 共有12对b) 行于浅、深筋膜之间c) 只支配胸壁的肌肉和皮肤d) 分布于胸、腹壁的肌肉和皮肤e) 于腋前线浅出易名为外侧皮支30. The prognosis in breast cancer is poorer as more proximal lymph nodes are found to have cancerous cells in them. Spread of cancer 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xillary nodes would indicate the worst prognosis?a) apicalb) centralc) laterald) pectorale) subscapular31. 胸膜腔穿刺术的最佳部位a) 肋角内侧、下位肋的上缘b) 肋角外侧、上位肋的下缘c) 肋角外侧、6~7肋之间d) 肋角内侧、6~7肋之间e) 肩胛线8~9肋之间a) 为一底向下凸的锥形腔b) 由胸壁和膈围成c) 是脏、壁胸膜之间的腔隙d) 向下通腹腔e) 内有少量浆液33. 肺根a) 主要结构为主支气管和肺动、静脉b) 位于两肺门之间c) 固定肺的唯一结构d) 向下延伸形成肺韧带e) 以上都不是34. 胸膜前界a) 为肋胸膜与膈肋膜前缘的反折线b) 于第2~6胸肋关节平面相互靠拢c) 向上分开形成心包三角d) 向下分开形成胸腺三角e) 向上、下分开形成两个三角形无胸膜区35. Which space or cavity was opened when the surgeon reflected the musclesa) Axillary spaceb) Infraspinatous fossac) Quadrangular spaced) Subdeltoid spacee) Triangular space36. 食管上三角a) 由脊柱和左锁骨下动脉围成b) 在纵隔右侧面c) 内有食管和胸导管d) 无胸膜覆盖e) 以上都不是37. 食管的第2个狭窄a) 位于食管与右主支气管相交处b) 是主动脉弓和左主支气管挤压所致c) 有增厚的功能性括约肌d) 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e) 是病变最少的部位38. 胸主动脉a) 在第3胸椎下缘续于主动脉弓b) 沿脊柱右侧下行c) 前方邻奇静脉e) 主要壁支为肋间后动脉39. 不属于上纵隔的器官是a) 胸腺b) 食管c) 气管d) 上腔静脉e) 奇静脉40. 心尖的体表投影在a) 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b) 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外侧1~2cm处c) 左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d) 左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外侧1~2cm处e) 左第4肋间隙胸骨旁线外侧1~2cm处41. 一患乳腺脓肿的病人,医生决定做放射状切口引流,其原因是a) 以免损伤输乳管b) 以免损伤血管、神经c) 以免损伤乳腺d) 以免损伤Cooper韧带e) 便于脓液引流42. 医生在为某女患者检查时,发现该患者右侧乳房有一肿块,肿块处的皮肤呈"橘皮样"变,医生首先应考虑病人患有a) 急性乳腺炎b) 乳房后隙脓肿c) 乳腺小叶脓肿d) 乳腺癌e) 输乳管不通43. 肋间神经封闭时,首选部位是肋角至腋后线之间是因为a) 该处神经恒定地走行在肋沟b) 此处神经不与血管伴行c) 神经行于血管上方,不易受损d) 此处无肋间肌易于进针e) 此处神经位置很表浅44. 某心跳突然停止的病人,医生决定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做心内注射以抢救病人,是因为此处a) 无血管b) 无神经c) 无胸膜d) 无心包e) 无肋间肌forearm. After removal of the tumor from the forearm, all axillary lymph nodes lateral to the medial edge of the pectoralis minor muscle are removed. Which axillary nodes would not be removed?a) Apicalb) Centralc) Laterald) Pectorale) Subscapular46. 某病人食管癌手术后出现左侧乳糜胸,是损伤了a) 食管b) 气管c) 胸导管下段d) 胸导管上段e) 纵隔淋巴结---------Key--------1. (c)2. (d)3. (e)4. (c)5. (e)6. (b)7. (a)8. (e)9. (a)10. (d)11. (e)12. (e)13. (e)14. (b)15. (b)16. (b)17. (a)18. (a)19. (c)20. (c)21. (b)22. (d)23. (e)24. (c)26. (a)27. (c)28. (b)29. (d)30. (a)31. (e)32. (b)33. (a)34. (e)35. (a)36. (c)37. (b)38. (e)39. (e)40. (a)41. (a)42. (d)43. (a)44. (c)45. (a)46. (d)。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答案1.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颞.碟四骨在此相接,多呈“H”行的缝。

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颧骨岩部的尖端。

3.帽状腱膜:位于额顶枕区中部,坚韧致密,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该肌的枕腹,两侧至颞区逐渐变薄,与颞浅筋膜相续。

4.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

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

5.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等。

小儿还有胸腺上部、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

6.颈动脉三角:有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封套筋膜,深面有椎前筋膜,内侧是咽侧壁及其筋膜。

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深淋巴结等。

7.下颌下三角:有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

线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封套筋膜。

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

其内容物有下颌下腺、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和下颌下神经节通过。

8.腮腺鞘:由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的腮腺咬肌筋膜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

9.甲状腺囊:有两层,外侧是由颈深筋膜中层脏部包裹甲状腺而形成的假被囊,又称甲状腺鞘;内层是由腺体周围结缔组织增厚而形成的真被囊,又称甲状腺纤维囊。

真、假被囊之间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其间含有甲状旁腺和血管等。

10.剑肋角:是剑突与肋弓形成的夹角,左侧剑肋角是心包穿刺常用的进针部位。

11.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内有动脉导管(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12.支气管肺段:即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局解复习题答案大汇总改后

局解复习题答案大汇总改后

局解复习题答案大汇总改后复习思考题问答题1.简述股三角的围成及其内结构的毗邻关系。

围成: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外向内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

股三角内的结构的毗邻关系:自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及股深淋巴结和脂肪等。

股动脉居中,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髂外动脉延续而成。

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

此种关系可便于股动脉压迫止血,并有利于股动静脉穿刺及股神经麻醉时的定位。

2.股管的位置、组成、内容及意义如何?位置与组成:是股鞘内侧份漏斗状的筋膜间隙,前壁为腹股沟韧带、腹横筋膜、阔筋膜、隐静脉裂孔镰状缘的上端和筛筋膜;后壁为髂腰筋膜、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内侧壁为腔隙韧带及股鞘内侧壁;外侧壁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下端为盲端,称股管下角,对隐静脉裂孔。

上口为股环,卵圆形,其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后界为耻骨疏韧带,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覆有股环隔。

股环是股管上通腹腔的通道。

内容:1-2个腹股沟神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临床意义:腹内压增高时,腹腔脏器可被推向股凹,继经股环至股管,最后隐静脉裂孔处突出,形成股疝。

因股环前、后和内侧三面均为韧带结构,不易延伸,所以股疝易发生绞窄。

2.详述大、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经及注入部位。

大隐静脉的属支有哪些?起始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内侧皮神经伴行,逐渐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其汇入点称隐股点。

于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5条: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借穿静脉与深静脉交通9~10对静脉瓣①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时,须分别结扎、切断各属支,以防复发。

②大隐静脉切开:输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内踝前方约1cm处,因其部位表浅而恒定。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回忆【上肢复习思考题】名解:1.三边孔trilateral foramen:位于腋窝的后壁上,与四边孔有共同的上下界,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肱三头肌长头为三边孔的外侧界;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2.四边孔quadrilateral foramen:位于腋窝的后壁上,与四边孔有共同的上下界,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肱三头肌长头是四边孔的内侧界,肱骨外科颈为外侧界;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3.腕管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

4.掌中间隙midpalmar space:位于掌中间鞘尺侧半的深方。

前界自桡侧起,依次为第3~5指屈肌腱、第2~4蚓状肌;后界为掌中隔的后部,第3、4掌骨,骨间肌及其前面的骨间掌侧筋膜;内侧界为内侧肌间隔;外侧界为掌中隔。

掌中间隙向远侧沿第2~4蚓状肌管与第2~4指蹼间隙相通,进而可通向手背。

5.鱼际间隙thenar space:位于掌中间鞘桡侧半深方。

前界为掌中隔前部、示指屈肌腱和第1蚓状肌;后界为拇收肌筋膜;外侧界为外侧肌间隔;内侧界为掌中隔后部。

7.正中神经返支recurrent branch:正中神经经腕管进入手掌后,在屈肌支持带下缘处发出正中神经返支,钩绕拇短屈肌后进入拇短展肌深面,分支支配拇短屈肌、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

8.锁胸筋膜clavipectoral fascia: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9.鼻烟窝anatomical snuff-box:为位于手背外侧部的浅凹。

其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

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有桡动脉通过。

10.肩关节动脉网:位于肩胛骨的周围,是由三条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的,是肩部血液的重要侧支循环途径,包括:1)肩胛上动脉:绕肩胛上横韧带的浅面达冈上窝;2)旋肩胛动脉:绕三边孔至冈下窝;3)肩胛背动脉:沿肩胛骨内侧缘下行,分支至冈下窝。

局解习题

局解习题

第一章 头部复习题一、填空题1.头部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由浅入深为:____、_____、___、___和___。

3.在________与_____相交处可角触及面动脉博动,面动脉供血区出血时,可压迫此处止血。

4.腮腺分为浅、深两部,浅部覆盖于___浅面;深部位于____的深面。

5.腮腺管在_________处向前横行越过咬肌表面,开口于_______。

腮腺管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的_______中点至________连线的中 1/3段。

6.帽状腱膜前连______________,后连________________。

7.缝合头皮时应注意将_____缝合,头皮撕脱伤多自______层分离。

8.面静脉经______、_____与海绵窦相交通,借______与翼丛相连通。

9 纵行穿经腮腺内部的血管神经有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

10.面神经穿经腮腺后分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

11.头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2.面部危险三角指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13.管理面部感觉是三叉神经的分支_____,_____,与_____神经分布。

14.腮腺床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二、名词解释1.头皮2.颅顶部的"危险区"3.面部“危险三角”4.腮腺床5.腮腺鞘)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1.头部包括颅脑部和颌面部。

2.额顶枕区软组织称头皮。

3.面动脉的体表投影是下颌骨下缘和咬肌的交点经口角外侧 1cm处至内眦的连线。

4.颅骨骨膜下血肿常限于一块颅骨范围。

5.颞区由于有颞肌和颞筋膜的保护,故为开颅手术常采用的部位。

局解复习题

局解复习题

局解复习题1简述鼓索鼓索是面神经在未出茎乳孔前发出的重要分支,含内脏运动和内脏感觉纤维,穿过鼓室至颞下窝,加入舌神经(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一个分支)。

内脏感觉纤维(味觉)是膝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内脏运动纤维(即副交感神经)随舌神经至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2面侧深区主要结构的名称:区内的结构,有咀嚼肌、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上颌动脉翼丛和上颌静脉等。

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配布于下颌关节周围,主要参与咀嚼运动.上颌动脉入颞下窝时,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的主要分支有:①脑膜中动脉②下牙槽动脉,第二段位于翼外肌的浅面,主要分支为分布于咀嚼肌和颊肌的肌支。

第三段其主要分支有:①上牙槽后动脉②眶下动脉③腭降动脉④蝶腭动脉。

翼丛位于颞下窝内,颞肌与翼内、外肌之间,为面深部较大的静脉丛,收纳上颌动脉分布区的静脉血,最后形成上颌静脉。

三叉神经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眼神经自半月节发出后经眶上裂入眶,分为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等三支。

上颌神经包括:(1)上牙槽神经。

(2)蝶腭神经。

(3)眶下神经(4)腭神经(5)颧神经。

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有:(1)耳颞神经(2)颊神经(3)下牙槽神经(4)舌神经(5)咀嚼肌支。

舌咽神经其主要分支有:1.颈动脉窦支2.舌支3.鼓室神经4.咽支3腮腺与面神经的关系:腮腺与面神经关系由于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中穿经腮腺,故以腮腺为界将之分为三段。

(1)腮腺前段是以茎乳孔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长约1-1.5厘米。

在乳突前缘中点,主干距皮肤表面约2-3厘米,此处可显露面神经干。

(2)腮腺内段在腮腺内面神经通常分为上、下二干,上干较粗,下干略细。

由两干发出若干分支,互相交织成网。

此段面神经位于颈外动脉和面后静脉的浅面,腮腺发生炎症或肿瘤时,可压迫面神经,产生面瘫。

(3)腮腺后段由腮腺内的面神经网发出的9-12个分支,分成颞、颧、颊、下颌缘和颈等5组从腮腺浅部的前缘、上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支配表情肌。

局解复习题1

局解复习题1

一、名词解释1.腮腺床2.神经点3.锁胸筋膜4.肺段5.胃床6.系膜三角7.右肠系膜窦8.腰上三角9.听诊三角10.腕管二、选择题1. 颈筋膜浅层包绕A. 颈阔肌与胸锁乳突肌B. 颈阔肌与斜方肌C. 舌骨下肌群与斜方肌D. 舌骨下肌群与胸锁乳突肌E. 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2. 关于颈外静脉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由下颌后静脉的前支与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而成B. 沿胸锁乳突肌的浅面下行C. 在锁骨中点上方2~5厘米处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D. 静脉的末端有一对静脉瓣E. 与颈深筋膜结合紧密3. 与甲状腺下动脉伴行的结构是A. 甲状腺下静脉B. 喉上神经C. 甲状腺中静脉D. 喉返神经E. 无上述情况4. 关于腮腺鞘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分浅、深两层包裹腮腺而成B. 腮腺鞘的浅层致密C. 腮腺鞘的深层薄弱而不完整,并与腮腺组织结合紧密D. 腮腺脓肿时,易向浅层破溃E. 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并覆盖于咬肌表面,称咬肌筋膜5. 关于面侧深区境界的描述正确的是A. 前壁为咬肌后缘及内侧面B. 后壁为腮腺深部C. 外侧壁为腮腺浅部D. 内侧壁为上颌骨外侧面E. 顶为颧弓及上颌骨下面6. 通过海绵窦外侧壁的神经,自上而下依次为A.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展神经B.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三叉神经C.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D. 动眼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E. 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及展神经7. 关于胸骨角平面有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侧连接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B. 胸骨角平主动脉弓起始处C. 胸骨角平食管第二狭窄处D. 胸骨角平气管杈水平E. 后方平对第6胸椎水平8. 关于肋间隙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肋间隙的动脉均来自胸主动脉B. 肋间血管神经束在肋角内侧,位于肋间最内肌与胸内筋膜之间C. 肋间血管神经束在肋间隙中份,位于肋间内肌与胸内筋膜之间D. 中部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血管神经、肋间最内肌E. 肋间后静脉直接注入奇静脉9. 关于膈肌裂孔的描述,错误的是A. 腔静脉孔平第8胸椎,主要有下腔静脉走行B. 主动脉裂孔平第12胸椎,主要有主动脉和胸导管走行C. 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也可经主动脉裂孔走行D. 食管裂孔平第10胸椎水平,只有食管和迷走神经前、后干走行E. 右侧膈神经的分支也经腔静脉孔走行10.经胸侧壁进行胸膜腔穿刺时,不经过的结构是A. 肋间外肌B. 胸横肌C.肋间内肌D. 肋间最内肌E. 胸内筋膜和壁胸膜11. 左肺根内结构,自上向下依次为A. 肺静脉、支气管和肺动脉B. 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C. 肺动脉、支气管和肺静脉D. 支气管、肺静脉和肺动脉E. 以上都不正确12. 关于纵隔左侧面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 左肺根的前方有左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B. 左肺根的后方主要有胸主动脉、左迷走神经和内脏大神经C. 上方主要有主动脉弓及左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D. 前下方为心包隆凸E. 以上均正确13. 不通过腹股沟管的结构是A. 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B.输精管C. 髂腹股沟神经D. 子宫圆韧带E. 髂腹下神经14. 手术中确定腹股沟斜疝的主要依据是A. 疝囊在腹股沟三角内B. 疝囊在阴囊根部C. 疝囊在耻骨结节下方D.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E. 疝囊在腹股沟管内15. 腹股沟内侧窝A.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下方B. 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C. 其位置相当腹股沟三角D. 腹腔内容物由此突出形成斜疝E. 在脐内侧襞与脐正中襞之间16. 在腹股沟管浅环处暴露腹股沟斜疝疝囊,由浅入深应依次切开A.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B.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提睾肌、精索内筋膜C. 皮肤、浅筋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内筋膜D.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腹横筋膜E.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膜外组织、腹横筋膜17. 走行于胃脾韧带的结构是A. 脾动脉B. 胰尾C. 胃短血管D. 胃左血管E. 胃网膜右血管18. 切开横结肠系膜暴露网膜囊时,应注意保护A. 左结肠动脉升支B. 右结肠动脉升支C. 中结肠动脉D. 回结肠动脉E. 胃网膜右动脉19. 胃大部切除术时,切断胃小弯的部位是A. 在第1、2胃壁分支之间B. 在第2、3胃壁分支之间C. 在第3、4胃壁分支之间D. 在第4、5胃壁分支之间E. 在第5、6胃壁分支之间20. 在肝门处,关于肝蒂内主要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肝左、右管居最前方B. 门静脉的左、右支居最后方C. 肝固有动脉的左、右支居中D. 肝左、右管汇合点最高E. 门静脉分叉点最低21. 膈下脓肿多见于A. 左肝上后间隙B. 膈下腹膜外间隙C. 右肝上、下间隙D. 左肝下后间隙E. 左肝下前间隙22. 肝脏面毗邻的结构不包括A. 胆囊和下腔静脉B. 十二指肠上部C. 左、右肾和肾上腺D. 胃前壁小弯侧E. 结肠右曲23. 手术中,辨认幽门的标志是A. 幽门前静脉B. 胃十二指肠动脉C. 胃网膜右动脉D. 幽门上、下淋巴结E. 以上都不是24. 关于左肠系膜窦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右侧界为小肠系膜根B. 上界为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1/3部C. 左侧为降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D. 窦内感染时,易向盆腔蔓延E. 向上可与网膜囊相通25. 关于结肠左曲的描述,错误的是A. 位置较右曲高B. 相当于第10~11肋水平C. 后方邻左肾和胰尾D. 前方邻胃大弯E. 此区患肿瘤时,易触及26. 关于横结肠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为腹膜内位器官B 横结肠系膜跨过右肾、十二指肠降部、胰和左肾的前面C. 上方邻肝和胃D. 下方邻小肠E. 横结肠的位置可随胃、肠的充盈情况而变化27. 纵隔右侧面观察所见结构不包括:()A胸主动脉 B奇静脉 C上腔静脉 D迷走神经 E膈神经28. 关于脊柱区深筋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 项部的深筋膜分为浅、深两层,浅层位于斜方肌表面,深层位于该肌深面B. 腰区的深筋膜又称胸腰筋膜C. 胸腰筋膜的中层位于竖脊肌前面D. 腰方肌鞘由胸腰筋膜的中层和前层构成E. 竖脊肌鞘由胸腰筋膜的后层和中层构成29. 右侧半月线与肋弓相交处称为A. Calot三角B. Murphys 点C. McBurney 点D. 上输尿管点E.前肾点30. 有关三边孔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为腋窝与肩胛区之间的通道B. 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C. 下界为大圆肌D. 三边孔内有旋肱后血管通过E. 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三、简答题1. 简述穿经腮腺结构的名称和排列关系?2. 分布于甲状腺的血管有哪些?结扎动脉需注意什么?3. 何谓心包窦?包括哪些?4.简述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5.简述腹股沟管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6.某阑尾炎患者需手术治疗。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 第一章 头部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 第一章 头部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第一章头部一、名词解释1.Pterion2. 颧弓3.腮腺床4.下颌后静脉5.颞下窝6.翼静脉丛7.咬肌间隙8.翼下颌间隙9.帽状腱膜10.腱膜下间隙11.颞筋膜12.颞深间隙13.蝶鞍14.海绵窦15.小脑幕二、选择题【A1型题】1.关于面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大多起自皮肤或浅筋膜B.包括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咬肌等C.在眼裂和口裂周围只有环状的轮匝肌分布D.由面神经支配E.由三叉神经支配2.面静脉A.在面部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汇合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D.入颅的唯一通道是眼上静脉E.在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通常无瓣膜3.关于面神经,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自茎乳孔出颅立即分为五组分支B.在腮腺深部形成面神经丛C.分颞、颧、颊、下颌缘和颈支,五组分支均经腮腺前缘穿出D.支配面肌和颈阔肌E、以上都不对4.三叉神经A.为感觉性神经B.为运动性神经C.出颅后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D.于颅内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E.各感觉支分布范围相互重叠5.关于腮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分为浅、峡、深三部B.其下端平下颌角水平C.由颈筋膜深层包被形成浅层薄弱、深层致密的腮腺鞘D.其深部前缘发出腮腺管E.以上都不对6.腮腺管A.自腮腺前缘发出,位置不恒定B.在颧弓上约1cm处,向前横行C.在颧弓下约1cm处,向前横行D.开口于上颌第1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E.开口于下颌第2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7.纵行穿经腮腺的结构是A.上颌动脉B.面神经及其分支C.下颌后静脉D.颈外静脉E.颈内动脉8.下颌后静脉由A.面静脉与上颌静脉汇合而成B.面静脉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C.颞浅静脉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D.颞浅静脉与面静脉汇合而成E.上颌静脉与颞浅静脉汇合而成9.属于面侧深区的结构是A.翼内肌和翼外肌B.颈外动脉C.颈内动脉D.下颌后静脉E.面神经10.翼静脉丛位于A.颞窝B.颞下窝C.翼腭窝D.咬肌深面E.翼内肌深面11.上颌动脉第一段发出的分支是A.脑膜中动脉和颊动脉B.脑膜中动脉和上牙槽后动脉C.下牙槽动脉和上牙槽后动脉D.下牙槽动脉和颊动脉E.下牙槽动脉和脑膜中动脉12.关于翼下颌间隙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B.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C.与咬肌间隙并不交通D.此间隙有舌下神经、下牙槽神经等结构通过E.此间隙有舌下神经、下牙槽动脉等结构通过13.“头皮”是指A.额顶枕区皮肤B.皮肤和浅筋膜两层C.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三层D.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腱膜下隙四层E.包括颞区皮肤、浅筋膜和颞筋膜三层14.帽状腱膜A.是颅顶软组织的第二层B.是颅顶软组织的第四层C.是颞肌的腱膜D.是枕额肌的中间腱膜E.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导血管15.颅顶的“危险区”指的是A.皮肤B.浅筋膜C.帽状腱膜D.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E.颅骨外膜16.额顶枕区血管、神经位于A.枕额肌的深面B.帽状腱膜的深面C.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D.颅骨外膜的深面E.浅筋膜内17.颞区的神经A.耳颞神经分布于皮肤,并与颞浅血管伴行B.面神经颞支支配颞肌C.耳大神经与颞浅血管伴行分布于皮肤D.上颌神经分支支配颞肌E.以上说法都不对18.海绵窦A.不属于硬脑膜窦B.有颈总动脉通过C.有动眼神经、面神经通过D.有动眼神经、展神经通过E.有滑车神经、面神经通过19.穿经海绵窦内的血管、神经有A.颈内动脉和动眼神经B.颈内动脉和滑车神经C.颈内动脉和展神经D.颈外动脉和展神经E.颈外动脉和眼神经20.穿经海绵窦外侧壁的神经,从上至下依次为A.第Ⅲ、Ⅳ、Ⅴ、Ⅵ对脑神经B.第Ⅲ、Ⅳ、Ⅵ、Ⅴ对脑神经C.第Ⅲ、Ⅳ对脑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D.第Ⅲ对脑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E.第Ⅳ对脑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21.穿经海绵窦和眶上裂,支配眼球外肌的神经有A.第Ⅲ、Ⅳ、Ⅴ对脑神经B.第Ⅲ、Ⅳ、Ⅵ对脑神经C.第Ⅲ、Ⅴ、Ⅵ对脑神经D.第Ⅳ、Ⅴ、Ⅵ对脑神经E.以上说法都不对22.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下列哪个结构相邻A.上颌窦B.上鼻道C.蝶筛隐窝D.蝶窦E.以上均否23.垂体的毗邻A.前方有鞍背B.后面为鞍结节C.两侧为蝶窦D.下方紧邻鼻腔E.前上方为视交叉24.源于颈外动脉,进入颅内的动脉是A.颞浅动脉B.面动脉C.枕动脉D.脑膜中动脉E.颈内动脉25.经内耳道、面神经管,出茎乳孔的是A.视神经B.动眼神经C.展神经D.面神经E.副神经【A2型题】26.不参与“腮腺床”的结构有A.茎突诸肌B.第Ⅸ、Ⅹ、Ⅺ、Ⅻ对脑神经C.面动脉D.颈内动脉E.颈内静脉27.不属于腮腺咬肌区的结构有A.面神经及其分支B.颈外动脉C.下颌后静脉D.腮腺及咬肌E.面动、静脉28.腮腺前缘和上缘穿出的结构不包括A.面神经颧支B.面神经颊支C.面横动脉D.下颌神经的舌神经E.腮腺管29.面侧深区的结构不包括A.翼内、外肌B.上颌动脉C.下颌神经D.面神经E.翼静脉丛30.上颌动脉的分支不包括A.脑膜中动脉B.下牙槽动脉C.上牙槽后动脉D.颞浅动脉E.眶下动脉31.关于翼静脉丛,错误的是A.位于颞下窝B.位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C.最后合成面静脉D.经卵圆孔静脉丛和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相交通E.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32.不参与构成翼点的颅骨是A.额骨B.顶骨C.枕骨D.颞骨E.蝶骨33.不通过海绵窦外侧壁的神经为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眼神经E.上颌神经34.经眶上裂入眶腔的神经不包括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眼神经E.上颌神经35.关于垂体病变,错误的是A.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B.垂体病变时,可向下压迫垂体窝使之加深C.垂体病变时,向后可压迫鞍背,甚至出现骨质破坏;D.垂体病变时,一般不累及鞍结节;E.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

局部解剖学 上肢复习题 学习通

局部解剖学 上肢复习题 学习通

局部解剖学上肢一.单选题(共118题,100分)1.(单选题)下列结构中,属于三边孔和四边孔的上界的是()A.A.小圆肌和大圆肌B.B.大圆肌和肩胛下肌C.C.小圆肌和肩胛下肌D.D.大圆肌A.A.构成肌腱袖的骨骼肌由桡神经和肩胛上神经支配B.B.构成肌腱袖的骨骼肌在肩关节囊周围连成腱板C.C.构成肌腱袖的骨骼肌包括背阔肌D.D.构成肌腱袖的骨骼肌是参与外旋的全部肌肉E.E.构成肌腱袖的骨骼肌是臂的全部内收肌3.(单选题)下列结构中,位于肘窝最内侧的是()A.A.肱血管B.B.正中神经C.C.尺神经D.D.桡神经A.A.胸上动脉B.B.胸外侧动脉C.C.旋肱前动脉D.D.胸背动脉0.8分5.(单选题)下列关于“肘窝”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在肘窝内,正中神经居正中B.B.在肘窝内,最内侧为尺动脉C.C.在肘窝内,最外侧为肱二头肌腱D.D.在肘窝内,桡神经于肱二头肌与肱桡肌之间穿出6.(单选题)下列有关“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三者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屈肘为直角时三者成一等腰三角形B.B.屈肘时三者成一直线C.C.伸肘时三者成一等腰三角形D.D.肱骨内上髁较外上髁高不易摸到E.E.无论屈肘或伸肘时三者成一等腰三角形0分7.(单选题)下列结构中,位于腋窝底脂肪组织中,属于最大的一群淋巴结是()A.A.肩胛下淋巴结B.B.胸肌淋巴结C.C.中央淋巴结D.D.尖淋巴结A.A.中央淋巴B.B.尖淋巴结C.C.胸肌淋巴结D.D.外侧淋巴结A.A.正中神经B.B.尺神经C.C.肌皮神经D.D.桡神经A.A.大多角骨B.B.舟骨C.C.月骨D.D.三角骨A.A.手背腱膜下间隙位于手背浅筋膜与手背深腱膜之间的间隙B.B.手背腱膜下间隙位于手背腱膜与手背深筋膜深层之间的间隙C.C.手背腱膜下间隙位于手背浅筋膜与手背深筋膜之间的间隙D.D.手背腱膜下间隙与手背皮下间隙互不相通E.E.手背腱膜下间隙与手掌软组织间隙并不相通A.A.胸外侧神经B.B.胸内侧神经C.C.胸肩峰动脉D.D.头静脉13.(单选题)下列结构中,通过三边孔的是()A.A.肩胛下血管B.B.旋肱后血管C.C.旋肱前血管D.D.旋肩胛血管A.A.肌皮神经B.B.腋神经C.C.正中神经D.D.桡神经0分15.(单选题)下列结构中,行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的是()A.A.腋静脉B.B.腋动脉C.C.贵要静脉D.D.头静脉A.A.肱三头肌长头B.B.背阔肌C.C.大圆肌D.D.小圆肌E.E.肩胛下肌A.A.掌腱膜浅面B.B.掌腱膜深面C.C.指浅屈肌腱的深面D.D.指深屈肌腱的深面A.A.胸上动脉B.B.胸外侧动脉C.C.胸背动脉D.D.胸肩峰动脉A.A.腋静脉B.B.肘正中静脉C.C.桡动脉D.D.尺静脉A.A.肌皮神经B.B.桡神经C.C.腋神经D.D.肩胛下神经A.A.喙肱肌B.B.前锯肌C.C.三角肌D.D.第一肋的外侧缘A.A大圆肌腱B.B冈上肌腱C.C冈下肌腱D.D小圆肌腱A.A.肱桡肌腱B.B.桡动脉C.C.桡侧腕屈肌腱及腱鞘D.D.尺神经和血管A.A.中央淋巴结B.B.尖淋巴结C.C.胸肌淋巴结D.D.肩胛下淋巴结A.A.三边孔B.B.腋窝脂肪组织中C.C.腋鞘外面D.D.食管前间隙A.A.肱骨肌管位于臂后区深部B.B.肱骨肌管由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围成C.C.肱骨肌管内有桡神经通过D.D.肱骨肌管内有肱深血管通过A.A.骨间掌侧肌B.B.骨间背侧肌C.C.蚓状肌D.D.指浅屈肌A.A.拇指不能内收B.B.拇指不能对掌C.C.拇指不能外展D.D.拇指不能屈曲E.拇指所有运动功能丧失A.A.正中神经B.B.桡神经浅支C.C.桡神经深支D.D.尺神经浅支A.A.鼻烟窝的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B.鼻烟窝的近侧界为桡骨茎突C.C.鼻烟窝的桡侧界为拇长屈肌腱和拇短伸肌腱D.D.鼻烟窝的窝内有桡动脉通过A.A.肘窝的下内侧界为肱桡肌B.B.肘窝的下外侧界为旋前圆肌C.C.在肘窝内,正中神经位于尺动脉的桡侧D.D.在肘窝内,肱动脉的尺侧有肱二头肌腱膜A.A.肌皮神经B.B.正中神经C.C.腋神经D.D.桡神经E.E.尺神经A.A.肱动脉B.B.肱深动脉C.C.尺动脉D.D.桡动脉A.A.胸外侧动脉B.B.肩胛下动脉C.C.肩胛上动脉D.D.胸上动脉A.A.肌皮神经起自臂丛内侧束B.B.肌皮神经支配肱三头肌C.C.肌皮神经穿过肱二头肌D.D.肌皮神经穿过喙肱肌,支配臂肌前群E.E.肌皮神经与肱深血管伴行A.A.胸大肌B.B.背阔肌C.C.菱形肌D.D.前锯肌A.A.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B.B.头静脉在臂中份汇入肱静脉C.C.头静脉经过臂内侧上行D.D.头静脉在肘窝处无吻合支E.E.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A.A.正中神经B.B.尺神经C.C.桡神经浅支D.D.桡神经深支0.8分39.(单选题)伸肘时,臂和前臂之间形成一开向外侧的钝角,称为()A.A.颈干角B.B.提携角C.C.倾斜角D.D.外侧角A.A.拇长屈肌腱B.B.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C.C.拇长伸肌腱D.D.桡骨茎突A.A.桡动脉在肱二头肌内侧沟内,发自肱动脉B.B.桡动脉在前臂上部,位于肱桡肌外侧C.C.桡动脉在前臂下部,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内侧D.D.桡动脉在腕后区外侧部,通过“鼻烟窝”深部E.E.桡动脉在腕前区分出掌深支至手掌A.A.臂外侧下皮神经B.B.桡神经C.C.腋神经D.D.肌皮神经E.E.正中神经A.A.指浅屈肌腱B.B.指深屈肌腱C.C.拇长屈肌腱D.D.正中神经A.A.皮肤、浅筋膜、胸大肌、锁胸筋膜、腋鞘B.B.皮肤、浅筋膜、胸大肌、胸小肌、锁胸筋膜、腋鞘C.C.皮肤、浅筋膜、胸小肌、锁胸筋膜D.D.皮肤、浅筋膜、胸小肌、腋鞘E.E.皮肤、浅筋膜、锁骨下肌、锁胸筋膜A.A.掌长肌腱B.B.桡侧腕屈肌腱C.C.尺侧腕屈肌腱D.D.尺神经和尺血管A.A.桡神经B.B.正中神经C.C.尺神经D.D.蚓状肌A.A.肌皮神经B.B.正中神经C.C.尺神经D.D.桡神经A.A.桡神经起自臂丛后束,穿喙肱肌B.B.桡神经起自臂丛后束,穿肱二头肌C.C.桡神经起自臂丛外侧束,支配肱三头肌D.D.桡神经起自臂丛后束支配三角肌A.A.肩峰B.B.桡骨粗隆C.C.桡骨茎突D.D.鹰嘴A.A.胸肩峰动脉B.B.肩胛上动脉C.C.肩胛下动脉D.D.旋肱前动脉A.A.(腕)屈肌支持带又名腕横韧带B.B.(腕)屈肌支持带厚而坚韧C.C.(腕)屈肌支持带的尺侧端附于豌豆骨和钩骨钩D.D.(腕)屈肌支持带的桡侧端附于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结节A.蚓状肌B.掌深弓C.掌浅弓D.指深屈肌腱E.指浅屈肌腱A.A.蚓状肌B.B.掌深弓C.C.掌浅弓D.D.指深屈肌腱0.8分53.(单选题)在临床上测量血压常选用下列结构中的()A.A.锁骨下动脉B.B.腋动脉C.C.尺动脉D.D.桡动脉A.A.三边孔B.B.四边孔C.C.旋后肌D.D.旋前圆肌E.E.肱肌A.A.喙肱肌B.B.前锯肌C.C.三角肌D.D.第一肋外侧缘A.A.腕桡侧管B.B.腕尺侧管C.C.桡侧囊D.D.尺侧囊A.A.该患者出现垂腕征B.B.该患者不能主动伸指间关节C.C.该患者不能主动伸掌指关节D.D.该患者手背桡侧感觉消失E.E.该患者拇指不能外展A.A.胸大肌下缘B.B.大圆肌下缘C.C.胸小肌上缘D.D.小圆肌下缘A.A肩胛动脉网是锁骨下动脉与腋动脉分支间的吻合B.B肩胛动脉网有旋肱后动脉参与C.C肩胛动脉网有肩胛上动脉参与D.D肩胛动脉网有肩胛背动脉参与E.E肩胛动脉网有旋肩胛动脉参与A.A.指腱鞘包绕指屈肌腱B.B.指腱鞘的腱纤维鞘的纤维分环状部和交叉部C.C.指腱鞘的腱纤维鞘对肌腱起约束、支持和滑车作用D.D.指腱鞘的腱滑膜鞘为单层套管状结构A.A.正中神经B.B.尺神经C.C.尺动脉D.D.桡神经A.A.胸大肌、胸小肌B.B.肱骨、肱三头肌C.C.三边孔、四边孔D.D.胸侧壁、前锯肌E.E.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和喙肱肌A.A.小圆肌B.B.大圆肌C.C.肱三头肌短头D.D.肱三头肌长头A.A.前臂肌前群B.B.桡侧血管神经束C.C.尺侧血管神经束D.D.骨间后血管神经束E.E.骨间前血管神经束A.A.掌浅弓位于掌腱膜和掌短肌的深方B.B.掌浅弓发出3支指掌侧总动脉C.C.掌浅弓发出1支小指尺掌侧动脉D.D.掌浅弓由尺动脉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A.A.腕尺侧管B.B.腕桡侧管C.C.肱骨肌管D.D.腕管67.(单选题)下列结构中,沿胸外侧血管排列的腋淋巴结是()A.A.中央淋巴结B.B.尖淋巴结C.C.胸肌淋巴结D.D.肩胛下淋巴结A.A.提携角正常为10°~15°B.B.提携角正常为165°~170°C.C.若提携角大于15称肘外翻,小于0°称肘内翻D.D.若提携角的内错角大于0°称肘外翻,小于0°称肘内翻A.A.肌皮神经B.B.正中神经C.C.桡神经D.D.尺神经0.8分70.(单选题)肘窝内主要结构的排列顺序从内向外依次为()A.A.肱动脉、正中神经、肱二头肌肌腱、桡神经B.B.肱二头肌肌腱、桡神经、肱动脉、肱动脉C.C.桡神经、肱二头肌肌腱、肱动脉、正中神经D.D.正中神经、肱动脉、肱二头肌肌腱、桡神经A.A.肱动静脉、正中神经B.B.肱血管、正中神经及贵要静脉C.C.肱血管、正中神经及桡神经D.D.肱血管、正中神经及头静脉0.8分72.(单选题)下列关于“肱动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肱动脉在小圆肌下缘续于腋动脉B.B.肱动脉穿过喙肱肌、行于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C.C.肱动脉下行至肱骨内、外上髁水平,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D.D.肱动脉在其后内侧壁发出肱深动脉E.E.在臂部,肱动脉与桡神经伴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一.名解(位置、构成、境界、内容、交通、排列及功能等)1.腋鞘:由颈深筋膜的椎前筋膜向下外方延续包绕腋血管和臂丛构成,亦称颈腋管。

颈部椎前间隙脓肿,可沿锁骨下血管和腋鞘蔓延到腋腔内,形成腋腔脓肿。

2.三边孔: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大圆肌。

三边孔内通过:旋肩胛动脉和静脉。

3.四边孔: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大圆肌,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四边孔内通过: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

4.前臂屈肌后间隙:位置:前臂远侧1/4段掌侧;构成: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深面与旋前方肌浅面之间的潜在疏松结缔组织间隙。

内、外侧界:尺、桡侧腕屈肌和前臂筋膜。

交通:远侧经腕管与手掌的掌中间隙相交通。

5.肌腱袖(肩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连成腱板,围绕肩关节的上、后和前方,并与肩关节囊愈着,对肩关节起稳定作用。

6.肱骨肌管(桡神经管):肱三头肌的三个头与肱骨桡神经沟共同构成一个自内上向外下旋绕肱骨干中份后外侧面的管道,称为肱骨肌管(称桡神经管),管内有桡神经、肱深血管通过。

7.指髓间隙:远节指骨远侧4/5段掌侧的骨膜与皮肤之间。

间隙两侧、掌面和各指末端都是致密的皮肤;近侧有纤维隔连于指远纹皮下和指深屈肌腱末端,封闭成一个指端密闭间隙。

8.腕管: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构成。

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以及正中神经通过。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变扁平,居拇长屈肌腱与示指的指浅屈肌腱之间,紧贴屈肌支持带的深面。

9.尺侧囊:腕前区和手掌部,各指浅、深屈肌腱被一屈肌总腱鞘(又称尺侧囊)包裹。

10.桡侧囊:拇长屈肌腱被拇长屈肌腱鞘(又称桡侧囊)包裹。

11.掌中间隙:位置:掌中间鞘尺侧半的深部;境界:内侧界:内侧肌间隔;外侧界:掌中隔;前界:第3~5指屈肌腱(含腱鞘)和第2~4蚓状肌;后界:骨间掌侧筋膜。

交通:近侧端位于屈肌总腱鞘深面,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远侧端经第2、3和4蚓状肌管达第2~4指蹼间隙,并经此处通指背。

临床:手掌的刺伤、第3~5指腱鞘炎、屈肌总腱鞘感染破溃和第3~5掌骨骨髓炎等,均可掌中间隙感染或积浓。

12.鱼际间隙:位置:掌中间鞘桡侧半的深部。

境界:前内侧界:掌中隔;外侧界:外侧肌间隔;后界:拇收肌筋膜。

交通:近侧端盲端;远侧端经第1蚓状肌管通示指指背。

临床:手掌的刺伤、示指腱鞘炎和第1~3掌骨骨髓炎,可向鱼际间隙蔓延或破溃。

13.掌浅弓:尺动脉在尺侧管内发出掌深支后,在掌腱膜深面向桡侧横过各指浅屈肌腱和指掌侧总神经的浅面,末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构成。

14.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骨间掌侧筋膜与骨间掌侧肌之间。

掌深弓全长有同名静脉和尺神经深支伴行。

15.锁胸筋膜:是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的深层。

有头静脉、胸肩峰动脉和静脉、胸外侧神经穿过。

16.指蹼间隙:掌指关节平面,掌腱膜四束间有横行纤维相连形成三个纤维间隙,含脂肪,是手掌与手指掌、背面之间重要通道,指血管和神经及蚓状肌腱行于其内。

二.思考题1.腋腔的构成(顶、底和四壁)及其内容;腋动脉分段及分支;腋淋巴结分群。

(1)腋腔的构成(顶、底和四壁)a.顶:腋腔的上口,上通颈外侧区。

由锁骨中1/3段、第1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共同围成。

有臂丛通过,锁骨下血管由此移行为腋血管。

b.底: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

皮肤较薄,富有皮脂腺和大汗腺。

c.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d.后壁:由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骨构成。

e.内侧壁:由前锯肌、上位4个肋骨及其间的肋间肌构成。

f.外侧壁:由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和喙肱肌构成。

内容: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属支;腋淋巴结;疏松结缔组织。

(2)腋动脉分段及分支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a.第1段:第1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

毗邻:前方: 锁胸筋膜后方: 臂丛内侧束和胸长神经外侧: 臂丛外侧束和后束内侧: 腋静脉发支:胸上动脉,行向内侧,分布于第1、2肋间隙。

b.第2段:胸小肌深面。

毗邻:前方: 胸小肌后方: 臂丛后束外侧: 臂丛外侧束内侧: 臂丛内侧束和腋静脉发支: 胸肩峰动脉:穿锁胸筋膜后分为胸肌支、三角肌支和肩峰支,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峰等处。

胸外侧动脉:沿胸小肌下缘走向前下方,分支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和乳房等处。

c.第3段: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第3段末端位置较浅,仅覆皮肤和浅、深筋膜,临床常在此处显露腋动脉。

毗邻:前方: 正中神经内侧根、胸外侧神经;后方: 桡神经、腋神经、旋肱后血管;外侧: 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内侧: 尺神经、胸内侧神经、腋静脉、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

发支:肩胛下动脉:沿肩胛下肌下缘向后下方走行2~3 cm,分为:旋肩胛动脉:经三边孔至冈下窝;胸背动脉:沿肩胛下肌下缘下行至背阔肌内侧面,分布于背阔肌和前锯肌。

旋肱前动脉:细,绕肱骨外科颈前面。

旋肱后动脉:较粗大,与腋神经伴行,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后面,旋肱前、后动脉彼此吻合,分支分布于肩关节及邻近诸肌。

(3)腋淋巴结分群a.胸肌淋巴结(前群):胸大肌深面、胸小肌下缘处的前锯肌表面,沿胸外侧血管排列,收纳乳房大部、上肢、胸前外侧壁和脐以上腹壁的淋巴管。

b.外侧淋巴结(外侧群):沿腋静脉远侧段排列,收纳上肢的浅、深淋巴管。

c.肩胛下淋巴结(后群):沿肩胛下血管和胸背神经排列,收纳肩胛区和胸后壁的淋巴管.d.中央淋巴结(中央群):最大,腋腔中央、腋筋膜深面、各神经血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

收纳胸肌、外侧和肩胛下淋巴结的输出管,输出管注入尖淋巴结。

e.尖淋巴结(内侧群/尖群):胸小肌上部、锁胸筋膜深面,沿腋静脉近侧段排列。

收纳上述淋巴结群的输出管,输出管汇合成锁骨下干,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左侧注入胸导管。

2.上肢浅静脉名称、起始、注入部位;肘窝的境界及内容。

⑴上肢浅静脉名称、起始、注入部位1)头静脉:起始:手背静脉网桡侧;注入部位: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2)贵要静脉:起始: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部位:肱静脉或腋静脉。

3)前臂正中静脉:起始:手掌静脉丛;注入部位: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

⑵肘窝的境界及内容境界: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肱桡肌;下内侧界:旋前圆肌;顶:肘前区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底:肱肌、旋后肌。

内容:中央:肱二头肌腱。

内侧:肱动脉及其桡、尺动脉及伴行静脉,最内侧正中神经。

外侧:桡神经位于肱桡肌与肱肌之间,前臂外侧皮神经于肱肌与肱二头肌腱之间穿出。

肱动脉分叉处:肘深淋巴结。

3.臂丛的组成及其主要分支。

外侧束(C5-7):肌皮神经、胸外侧神经;内侧束(C8-T1):尺神经、胸内侧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内、外侧束分别发出内、外侧根组成正中神经)后束(C5~T1):桡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

(锁骨上部发出胸长神经)4.肩甲动脉网、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⑴肩胛动脉网组成:肩胛上动脉、肩胛背动脉、旋肩胛动脉等的分支相互吻合而成。

⑵肘关节动脉网组成:尺侧上副动脉(肱动脉发出)、尺侧下副动脉(肱动脉发出)、中副动脉(肱深动脉分支)和桡侧副动脉(肱深动脉分支)、桡侧返动脉(桡动脉分支)、尺侧返动脉(尺动脉发出)、骨间返动脉(骨间总动脉)等相互吻合而成。

5.手掌的层次;手掌外侧鞘、内侧鞘和中间鞘的构成及内容。

(2)手掌外侧鞘、内侧鞘和中间鞘的构成及内容1) 外侧鞘(鱼际鞘):构成:由鱼际筋膜、掌外侧肌间隔和第l掌骨围成。

内容: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以及至拇指的神经和血管。

2) 内侧鞘(小鱼际鞘):构成:由小鱼际筋膜、掌内侧肌间隔和第5掌骨围成。

内容: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和小指对掌肌,以及至小指的神经和血管。

3) 中间鞘:构成:由掌腱膜、掌内侧肌间隔、掌外侧肌间隔、骨间掌侧筋膜和拇收肌筋膜围成。

内容: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蚓状肌、掌浅弓及分支、指掌侧总神经以及手掌筋膜间隙。

6.腕后区伸肌支持带形成的6个骨纤维管道结构排列。

伸肌支持带(腕背侧韧带):腕后区深筋膜增厚形成,附着于桡、尺骨背面,向深面发出五条纤维隔,形成六个骨纤维性管道,通过的内容由桡侧→尺侧:①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及其腱鞘;②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及其腱鞘;③拇长伸肌腱及其腱鞘;④指伸肌和示指伸肌腱及其腱鞘;⑤小指伸肌腱及其腱鞘;⑥尺侧腕伸肌腱及其腱鞘。

7.臂前、后骨筋膜鞘的内容;前臂前、后骨筋膜鞘的内容。

臂前骨筋膜鞘:臂肌前群、肱血管、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前臂前骨筋膜鞘:前臂肌前群,桡侧血管神经束、尺侧血管神经束、骨间前血管神经束、正中神经。

下肢一.名解(位置、构成、境界、内容、交通、排列及功能等)1.隐静脉裂孔:阔筋膜在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形成一卵圆形的隐静脉裂孔,孔的外下缘锐利而明显,称镰状缘,向上内和下内伸延的部分,分别称为上角和下角。

2.肌腔隙:境界:前界:腹股沟韧带;后外侧界:髂骨;内侧界:髂耻弓。

内含: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3.血管腔隙:境界: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外侧界:髂耻弓;内侧界:腔隙韧带。

内容:股鞘、股动脉、股静脉、生殖股神经股支、淋巴管。

4.股鞘:腹横筋膜和髂筋膜向下延伸包裹股动脉、股静脉上段所形成的筋膜鞘,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和阔筋膜的深方。

漏斗状,长3~4 cm,至隐静脉裂孔下缘处即与血管外膜融合延续为股血管鞘。

股鞘内腔被两个筋膜隔分隔成3个腔:外侧腔:股动脉;中间腔:股静脉;内侧腔:股管,有脂肪、腹股沟深淋巴结。

5.股管:底向上的短锥形筋膜管,平均长1.5 cm。

前壁:腹横筋膜,与阔筋膜融合;后壁:髂腰筋膜,与耻骨肌筋膜愈合;外侧壁:分隔股管与股静脉的筋膜隔。

6.股环:股管上口称股环,股环的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相邻。

7.梨状肌上孔:8.梨状肌下孔:9.坐骨大孔:10.坐骨小孔:是臀部与会阴的交通孔道,由骶棘韧带、坐骨小切迹与骶结节韧带共同围成。

11.踝管:内踝、屈肌支持带以及跟骨内侧面之间形成的管道。

屈肌支持带向深部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隔成4个骨纤维性管。

踝管是小腿后区通向足底的通道,小腿后区或足底感染时,经此管相互蔓延。

踝管内通过的结构:前→后: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血管(A、V)和胫神经、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

二.思考题1.大隐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属支。

起止、行程:足背静脉弓内侧→经内踝前方→小腿内侧与隐神经相伴行→膝部内后方→股内侧渐斜向上前方→耻骨结节外下方3~4 cm处,穿过筛筋膜及股鞘前壁注入股静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