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剂量阿司匹林片的应用
小剂量阿斯匹林在产科的应用

小剂量阿斯匹林在产科的应用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回顾,探讨了小剂量阿司匹林在产科中的运用情况。
作为经典的抗凝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在产科中可以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治疗复发性流产、防止子痫前期的发生、降低易栓症的发生率,促进胎儿生长。
随着小剂量阿司匹林在产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只要坚持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加强动态检测等,小剂量阿司匹林在产科中的运用是较为安全的。
整体来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小剂量阿司匹林由于可以提PGI2/TXA2的比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在产科中进行运用。
标签:产科;小剂量阿司匹林;PGI2/TXA2近年来随着对阿司匹林药理学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小剂量阿司匹林在产科中得到了较广的运用[1]。
为了更好的指导阿司匹林在产科中的运用,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
有关情况如下。
1阿司匹林的药理学作用阿司匹林可以抑制前列腺素、血栓烷A2(TXA2)的合成。
对于妊娠期妇女,如果维持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控制TXA2生成,并且让PGI2/TXA2升高。
由于PGI2可以有效预防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而TXA2则会导致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因此一旦妊娠期妇女PGI2/TXA2升高,可以帮助胎儿增加胎盘循环灌注。
而且阿司匹林水溶液可以很快的经胃肠道吸收,并快速转为水杨酸,越过胎盘屏障。
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在产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2小剂量阿司匹林在产科中的具体运用2.1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约在10%左右。
周俊、田聪贵[2]通过比较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硫酸镁两种药物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孕产妇的动脉血压。
两组在持续治疗2个疗程共4w后,硫酸镁组动脉血压从治疗前的127.35mmHg下降到治疗后的113.02mmHg。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的动脉血压为103.02mmHg。
阿司匹林组动脉血压明显低于硫酸镁组。
阿司匹林用法与用量详解

阿司匹林用法与用量详解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血栓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司匹林的用法与用量。
一、阿司匹林的适应症阿司匹林适用于以下情况:1. 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痛等轻度至中度疼痛;2. 退烧;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二、阿司匹林的用法阿司匹林有口服和外用两种常见用法。
1. 口服用法通常情况下,成年人口服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为每次325-650毫克,间隔4-6小时,但每24小时总剂量不应超过4000毫克。
老年人或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应减少剂量,具体应遵医嘱。
2. 外用用法将阿司匹林片倒在手掌中,加入适量水或者维生素E油调成糊状,然后涂抹于疼痛部位轻轻按摩,每次使用约5-10分钟,每天2-3次。
三、阿司匹林用量注意事项在使用阿司匹林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 用量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来进行,不可自行超量使用或延长使用时间。
2. 阿司匹林片应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或咬碎。
3. 儿童、青少年患者慎用阿司匹林,尤其是发热期间,因为可能增加患Reye综合症的风险。
4.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慎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抗凝药物、利尿药等。
四、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在使用阿司匹林时,请注意以下事项和不良反应。
1.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气道收缩等。
2.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胃肠出血、消化道溃疡和肝肾损害的风险。
3. 阿司匹林不适合与酒精混合使用,因为可能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4.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禁用。
5. 存放阿司匹林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结语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根据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按照正确剂量进行口服或外用。
同时,需注意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规范使用

L…
~ … 一
Jun l fC iaPecit nDrg21. ()『 o ra hn rsr i u 02 02 o po 1
益 ,规范合 理使用 小剂量 阿司 匹林非常 关键 。 现 将 阿 司 匹 林 在 临床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中 的 规 范 应
用分析如下。
上 ;② 具 有 靶 器 官 损 害 , 包 括 血 浆 肌 酐 中度 增
高 ;③ 糖 尿病 。 () 有 2 糖 尿 病 , 0 a 2患 型 4 以上 , 同 时有 心 血 管
栓作 用。
主 要 时段 , 因此 睡前 服 用 阿 司 匹林 疗 效最 佳 。此 外 ,对 于 高质 量 的肠 溶 剂 型 阿 司 匹林 ,空腹 服 用 也 有利 于 提 高药 物 的 生物 利用 度 。
4 注意选择 “ 理想”的剂 型
阿 司 匹林 有 普 通 片和 肠 溶 片2 剂 型 。普 通 种 片在 胃 内 即溶解 ,而 肠 溶 片只 在 碱 性肠 液 中缓慢 释放 并吸 收 。因此 选 择 高质 量 的肠 溶剂 型可 确保 药 物 在 胃 内 完 全 不 溶 解 , 在 肠 内 精 确 、 缓 慢 释 放 ,提 高 耐 受性 ,从 而保 护 胃黏 膜 ,最 大 限度 降
刊 上 的 这 项 研 究 称 , 该 研 究 结 果 是 通 过 1 年 0
的 重 要 I 床 试 验 , 以 及 对 1 个 国 家 的 2 3 名 l 盘 1 5 O 病 患进 行 跟 踪 研 究 后 得 出的 。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服 用 华 法 林 的 患 者 每 年 死亡 、卒 中和 脑 内 出血 的综 合 风 险 为 7 4 % . , 7 而服 用 阿 司 匹林 的 患者 则 为 7 9 % . ,这 两 个数 3
阿司匹林应用

阿司匹林应用
2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效应
(75—300毫克/天)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
的作用;
.
(500—3000毫克/天)中等剂量具有解热镇痛效应;
(超过4000毫克/天)大剂量则具有抗炎、 抗风湿的作用。
3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稳定
急性期
多种危险因素人群 阿司匹林 所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13
服用阿司匹林对血压影响
前瞻性研究显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具有轻度的降
压作用,收缩压/舒张压下降6.8/4.6毫米汞柱。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有高血压并且血压控制满意(<150/90毫米汞柱),同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龄在50岁以上;具有靶器官损害, 包括血肌酐水平中度增高;糖尿病,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75—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
19
胃肠镜检查前是否停阿司匹林?
美国胃肠内镜学会2002年发表的指南,2008年英国肠胃病 学会等多学科联合发表的指南均建议,在胃肠镜操作过程中无 需停用阿司匹林。但是,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提前停用 阿司匹林。
.
20
胃不好是否可用阿司匹林
可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预防阿司匹林相关胃肠道 损伤的首选药物。研究发现,PPI能明显降低服用阿司匹林( 300毫克/天)患者胃肠道病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哪些人需要预防性应用PPI? 牙龈出血、痔出血如何处理? 应在不停止阿司匹林治疗的情况下,进行适宜的局部 合并1项以上危险因素(年龄 >65岁、合用类固醇、消化不 处理。如果局部处理使出血得到完全控制,则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严重出血者需要停 用。 良或反流性食管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联合抗凝 治疗、有溃疡并发症或溃疡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应考虑给予质 子泵抑制剂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PPI需要吃多长时间? 长期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最初3个月内胃肠道副作用的 发生率最高,故建议在此期间联合应用PPI。此后随访。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尽管阿司匹林已经在市场上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其临床应用范围仍然十分广泛。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非处方药,其主要成分为水杨酸乙酯,可以用于多种治疗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并提供相关信息供参考。
一、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阿司匹林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一系列炎症相关疾病,如关节炎、痛风、风湿病等。
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其抗炎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的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产生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
三、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药物,可缓解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疼痛症状。
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减轻疼痛感。
四、阿司匹林的抗热作用由于其抗炎作用,阿司匹林也可用于降低体温,对于发热病人来说具有一定的疗效。
五、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阿司匹林还被广泛应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并减少慢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风险。
其抗血栓作用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凝血因子合成来实现。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为临床研究报告及相关病例数据。
如需查阅,请与相关医院或临床研究机构联系。
法律名词及注释:1、非处方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购买的药物。
2、抗炎作用:指减轻或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作用。
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指减弱血小板之间的结合,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作用。
4、镇痛作用:指缓解疼痛感觉的药物作用。
5、抗热作用:指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的药物作用。
6、抗血栓作用:指减少血栓形成的药物作用,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妊娠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指南解读(全文)

妊娠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指南解读(全文)阿司匹林是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特性的环氧化酶抑制剂。
妊娠期低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预防或推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发生,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1]。
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其他适应证主要包括预防死产、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和早期流产等。
近年来系统评价研究帮助产科医师对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然而,在产科临床实践中,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仍然缺乏共识。
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和母胎医学会(SMFM)总结了最新证据,并提供了妊娠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相关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有的系统评价和共识声明中纳入的研究应用了不同含量的低剂量阿司匹林,该指南建议使用美国目前所推荐的81 mg阿司匹林为标准低剂量。
1、妊娠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风险目前认为妊娠期每日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 mg/d)比较安全,并且相关的严重孕妇(或)及胎儿并发症较低。
1.1 母亲风险非妊娠成年人长期每日服用阿司匹林(低于300mg/d,服用超过5年)主要与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发生的风险增加有关[2]。
尽管有一项妊娠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RCT 研究发现干预组的出血风险略高(4.0% vs. 3.2%)。
然而,大多数高质量的系统评价提示妊娠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3-5]。
同时,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也指出,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并不增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或平均失血量增多等并发症的风险[5]。
1.2 胎儿风险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并不增加腹壁裂的风险。
几项关于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系统评价显示,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并未增加。
2016年一项RCT发现,615名女性在妊娠之前即开始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并持续于整个孕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暴露并不会增加胎儿或新生儿不良结局[6]。
同样,早孕期服用阿司匹林的队列研究也并未发现新生儿先天畸形风险增加。
阿司匹林的剂量及使用时间的选择

阿司匹林的剂量及使用时间的选择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抗炎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然而,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时间的选择对于阿司匹林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阿司匹林的剂量以及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时间选择,以帮助专业医学人员更好地指导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一、阿司匹林的剂量选择阿司匹林的剂量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司匹林剂量及其应用场景:1. 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低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
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 中等剂量阿司匹林(325毫克/天):中等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等情况下,中等剂量阿司匹林可以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然而,中等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需要注意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患者个体情况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使用。
3. 高剂量阿司匹林(>1000毫克/天):高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急性风湿热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在这些情况下,高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疼痛。
然而,高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和胃肠道反应等,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选择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和疾病进行合理安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司匹林使用时间选择的原则:1. 心血管疾病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阿司匹林的长期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因此,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然而,对于低风险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带来更多的副作用而没有明显的益处,因此需要个体化评估和决策。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应用标签: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
阿司匹林是临床处方量最大的常用药物。
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开始主要用于止痛、退热、抗炎及抗风湿治疗。
后又发现阿司匹林在高危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中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经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癌症、多种眼科疾病等疾病中均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就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主要临床应用做一表述。
一、药理作用1.1抗凝血:阿司匹林进入循环系统后,可作用于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心。
此中枢会监视血液的温度,及引发身体产热或散热的反应。
阿司匹林因此有退烧的作用。
它也可产生发汗、毛囊竖立和最重要的血管收缩或扩张作用。
1.2消炎:阿司匹林常用来治疗风湿症,减轻炎症反应。
类风温性关节炎病人血中前列腺素的浓度比正常人高出甚多,使得关节滑液改变,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而减轻发炎与疼痛。
1.3解熱:阿司匹林作用在血小板上,降低血液凝固的能力,因此外科手术前一周不可使用阿司匹林。
但是它对凝血引起的血栓症具有疗效。
二、主要临床应用2.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于24~48小时内退热,关节红、肿及剧痛缓解,血沉下降,患者主观感觉好转。
由于控制急性风湿热的疗效迅速而确实,故也可用于鉴别诊断。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迅速镇痛,消退关节炎症,减轻关节损伤,目前仍是首选药。
用于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一般成人每日3~5g,分4次于饭后服。
2.2抗血栓形成;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石,并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血管性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小剂量阿司匹林用药指导

健康域用药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血脂异常和血小板聚集是其病变基础,因此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作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用药,使用人群非常广泛,长期位居医院药品销售量前列。
经常有患者询问,“我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阿司匹林什么时候服用效果最好”“阿司匹林应该怎么服”等问题,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小剂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最早作为解热镇痛药应用于临床,用药剂量较大,需一日3次,必要时每4小时1次,只能短期服用。
后来,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上用于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时,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为了将副作用降到最低,所以需要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剂量是75毫克—150毫克/日,因此我们将这个剂量称为小剂量阿司匹林。
这个剂量的阿司匹林达不到退烧、止痛的效果。
哪些人群需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被推荐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也就是说推荐用于已经确诊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外周动脉疾病。
既往小剂量阿司匹林也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即那些目前没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但存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人群。
然而,近年的研究显示,考虑到服药的风险,这类人群并不能从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中获益,所以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作用正在被削弱,而且,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来防止血栓,是否需要服用要根据病史和身体情况。
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服用方法因为阿司匹林会刺激胃,因此推荐使用肠溶片或肠溶胶囊,每天一次,或遵医嘱服用。
为了使肠溶制剂尽快通过胃进入肠道,在小肠碱性环境中释放,减轻胃刺激,患者需要空腹服药,用餐1小时前,或者用餐2小时后,均可。
服用肠溶制剂时,要整片吞服,不要压碎、掰开或咀嚼。
孕妇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对胎儿出生缺陷风险的影响研究

孕妇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对胎儿出生缺陷风险的影响研究在现代医学中,小剂量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于孕妇的保健和预防工作中。
然而,不同的研究结果对于孕妇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胎儿出生缺陷风险方面的影响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探讨这一话题,并对其中的关键研究和疑点进行分析。
孕妇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最初是基于对预防妊娠相关并发症的研究。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和抗炎症的特性,许多研究认为它可以降低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和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人们对于它是否会对胎儿出生缺陷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有研究表明,孕妇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胎儿心脏畸形的风险增加。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能够干扰心脏的发育过程,尤其是在胎儿早期。
一项在英国进行的研究对6000名妇女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孕妇中,心脏畸形的发生率比未接受治疗的孕妇高出近30%。
这个研究引起了人们对于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孕妇身上使用的质疑,甚至有专家建议应该限制其使用。
然而,并非所有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也有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于胎儿的发育并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一项在美国进行的研究对2000名孕妇进行了长期跟踪观察,结果显示,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孕妇和未接受治疗的孕妇在胎儿出生缺陷方面的风险没有明显差异。
这一结果为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孕妇中的应用提供了确切的支持。
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来支持或反驳。
有些学者提出,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干扰因素,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
例如,孕妇个体差异、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的不同,都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地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更全面的数据分析。
尽管存在争议,但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孕妇保健方面的应用仍具备一定的重要性。
在应用之前,医生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对孕妇的基本情况、孕期并发症的风险评估等。
此外,孕妇本身也应该充分了解阿司匹林的作用和潜在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浅析阿司匹林的临床新应用

浅析阿司匹林的临床新应用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浅析阿司匹林的临床新应用摘要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已达百年之久,是人类医药史上使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其最大功效是退热和镇痛。
但近年的各种研究显示,这种老药的新用途越来越多,包括已证实的减缓血管老化速度以及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而最近更发现其可防治多种疾病。
关键字:阿司匹林;临床新应用;浅析阿司匹林的临床新应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虽然已经上市 100多年,但人们对它的疗效却还未了解得很透彻。
仅在去年头10个月,全世界就发表了大约2000份关于乙酰水杨酸的研究报告。
阿司匹林一经问世就风靡世界,成为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发现阿司匹林作用的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文尼说,全世界每年要消耗45000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其最基本的药理作用是解热镇痛,通过发汗增加散热作用,从而达到降温目的。
同时,它可以有效的控制由炎症、手术等引起的慢性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且不全产生药物依赖性。
阿司匹林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抗炎、抗风湿,是治疗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随着对其药理作用不断深入研究,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也不断地被发掘出来。
防治冠心病近年来,由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地影响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阿司匹林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有人提出用它来预防心脑血管血栓形成。
近几年来,阿司匹林已作为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药物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是不能轻易被替代的药物。
小剂量阿司匹林临床用途

小剂量阿司匹林临床用途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常用于消炎、镇痛等方面。
而随着医学的进步,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临床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围绕小剂量阿司匹林临床用途进行详细阐述。
一、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是针对血小板的功能而言的。
在人体内,血小板可以黏附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从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小剂量阿司匹林的适应症1、心脑血管疾病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研究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服用75mg可明显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糖尿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而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以预防这些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3、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早期的指南建议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结肠癌等恶性肿瘤,但近期有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结肠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同样有效。
三、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但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自行停药虽然剂量很小,但也不能自行停药,否则可能会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
2、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这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3、注意副作用有些病人可能会有药物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就是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溃疡等,此时可以适量调整药物的剂量。
总之,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临床用途十分广泛,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适应症和副作用等问题。
小药片阿司匹林的十大妙用讲解学习

小药片阿司匹林的十大妙用阿司匹林除了可以治疗头痛以外,在生活中也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妙用,我们不妨了解一下。
1、去头屑:把两片阿斯匹林捣碎放入洗发水中,使用这种混合洗发水洗头后,头屑会逐渐减少。
2、治疗粉刺:将片剂的阿司匹林捣碎成粉末,之后用清水调匀,敷在粉刺上2分钟左右后清洗,粉刺将从脸上快速消失。
3、保持插花的新鲜:从花店里买来鲜花后,在花瓶的清水中放入两片阿司匹林,便可保持鲜花常开不败。
4、祛除血渍:将阿司匹林捣碎后用清水调成阿司匹林溶液,之后用该溶液洗衣,衣物上的血渍即可轻松祛除。
5、除老茧:手脚等部位的老茧是不是让你觉得难看,可以用6片阿司匹林捣碎,然后与半匙“清水+柠檬汁”混合,将混合物敷在老茧处,用温热布包好,15分钟后摩擦生茧部位即可轻松除茧。
6、消灭真菌:将阿司匹林粉末与爽身粉混合,之后将其敷在真菌滋生处,每天两次可以有效消灭真菌。
7、活化土壤:在植物的土壤上喷洒少量阿司匹林溶液可消灭土壤与植物争抢养分的真菌,但要注意不可过量。
8、遮住吻痕:如果爱人不小心把吻痕留在身上,在吻痕处抹点阿司匹林溶液后,用眼药水清洗剂可清除较浅的痕迹。
9、治疗蚊虫叮咬:被蚊虫叮咬后,用阿司匹林溶液擦在伤处,可以消肿。
10、祛疣:疣(俗称瘊子)是很恼人的皮肤累赘,将阿司匹林捣碎后敷在疣上,然后用胶布贴住,经过一段时间,疣会慢慢消失阿司匹林防治五种病(一)失眠:据报道,阿司匹林对偶发性失眠有良佳效果。
这是因为本品具有延迟性镇静和催眠的作用。
因此,每晚睡前口服50毫克肠溶阿司匹林,对偶发生失眠的老人可获良效。
(二)心肌梗死及脑中风: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
每日定时长期小剂量(25~50mg)口服本品,可预防心肌梗死和中风。
因本品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之作用。
(三)糖尿病:本品能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促进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和肝糖元合成,遏制肠内吸收葡萄糖,使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从而阻止血小板凝集和ADP(二磷酸腺苷)的释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糖耐量。
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心脑疾病防治

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心脑疾病防治卷首语:当我们在为事业奋斗,为生活奔波,为人类健康做贡献而努力的时候,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正悄悄向我们走近,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达6300 万人,且呈年轻化趋势,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高达280 万人,占因疾病导致死亡人数的50%,幸存者有38%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高致残率)。
一、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优良特点:1、小剂量,用于防病保健”每片含量25mg,每天2片,与国人最佳预防量50mg 吻合。
2、肠溶片剂型,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
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1 、解热镇痛作用机理:阿司匹林可抑制PGHS酶的活性,这种酶是体内引起疼痛感的化学物质的原材料。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是通过抑制血液中血栓素的功能来实现。
血液中有两种与此相关的物质,一种是血小板产生的血栓素,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时,血栓素受到明显抑制,失去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另一种是血管内壁细胞产生的前列环素,具有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当服用较大剂量阿司匹林时,前列环素的抗凝作用受到抑制,使血栓素相对较多;而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时,前列环素的抗凝作用则不受影响,。
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是当今世界流行的、国内外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克星”。
发病、并以高死亡率、高致残率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达12%。
我国心脑血管病引起的完全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万人口,心绞痛患者5 年内有25%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应引起人们高度警惕。
1、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与脑血管病的总称。
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右心室梗塞、心房梗塞)。
原发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制、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与房扑、室性心动过速)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出血脑病引起的其它后遗症脑栓塞高血脂症高粘血症2、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
浅析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浅析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王振华(河南省卫生学校,河南安阳455000)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又叫醋柳酸),是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药物。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枢或外周前列腺素(PG)的合成与释放来达到治疗作用的。
由于其机制复杂、用途广泛、不良反应较多,在使用过程中不谨慎就可能给机体带来伤害。
所以对不同的病情如何正确应用阿司匹林,是临床医务工作者需掌握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下面就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预防谈一下看法,以供商榷。
1解热作用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确实、可靠、强大,原则上可用于各种发热。
一般成人剂量300~600mg,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由于致热的原因不同,使用时要因人而治,不可千篇一律。
如细菌毒素引起的发热,在应用阿司匹林的同时,首先要对因治疗,即用大量抗菌药物,杀灭病原体,这样可以取得“标本兼治”的作用;再如循环衰竭性休克导致的发热,患者消耗大,循环差,如大量应用阿司匹林,由于出汗较多,可明显减少血容量,更加重循环衰竭;另外有些疾病如麻疹,早期症状就是单纯的发热,体温达不到一定高度,麻疹就出不来,此时如草率地应用阿司匹林,体温下降了,但麻疹未出来,就可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即“麻疹性肺炎”,严重时可致死。
因此一定要正确地掌握阿司匹林解热的临床使用。
2镇痛作用阿司匹林镇痛作用机制是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阿司匹林具有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但由于不成瘾,不抑制呼吸,所以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广泛地用于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月经痛、关节痛等慢性钝痛,效果确实、可靠,毒副作用小,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镇痛药。
但疼痛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一些疾病引起的共同临床症状。
所以出现疼痛时首先应查明致痛的原因,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可取得较好效果。
否则一有疼痛就草率地应用阿司匹林,有可能掩盖症状,贻误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伤害。
3抗炎抗风湿作用阿司匹林抗炎抗风湿作用机制是抑制了中枢和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效果确实、可靠、强大,是目前临床上抗炎抗风湿的首选药物,对于风湿早期及晚期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使用说明

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口服(1)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可每4小时一次。
(2)抗炎、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
(3)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应用。
局部缺血性脑卒中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一次50~300mg,一日一次;急性心肌梗死,初始剂量300mg,维持剂量为每日50~100m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每日300mg,可术后6小时开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手术前2小时给予初始剂量300mg,维持剂量为每日50mg-100mg;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建议手术前开始,一次100mg-300mg,一日1次。
(4)胆道蛔虫病:口服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痛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2.小儿常用量口服。
(1)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可每4~6小时一次。
(2)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2~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要浓度调整剂量。
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
0mg/kg。
(3)儿科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每日3~4次;退热1~2天后改为每日20mg/kg,每日2~4次;症状解除后减少剂量至每日2~5mg/k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月或更久。
【注意事项】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
4.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6.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
浅谈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不可否 认 , 司匹林 在 各种 缺血 性 的血栓 事件 的 防治 中的作用 较 为 阿
明确 , 效果也较为明显。 但对于各种因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栓以及
心血 管事 件 当 中, 作 用与 功 效则 缺乏 有力 的证 据支 持 。 去 因此 , 要保 证 阿
2 阿 司 匹林应 用 过程 中 的不 良反 应分 析
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预防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必须对药物 的适用症加 以明确 。 比如说 , 在临床中, 在对患者进行动脉分流、 间歇性 跛行 、 周动 脉 闭塞 性 疾病 、 静脉 血 栓 以及 人 工瓣 膜置 换 等 临床 处理 外 深
之后 , 服用阿 司 匹林 等药 物 来防 范血 栓 的形 成 。 应 如果 患者 是 隐匿性 、 腔 隙 或者 是血 栓 性 的动 脉 粥样 硬 化 患者 , 需要 使 用联 合药物 进 行质 量 , 此 时应 同时使 用阿 司 匹林 与双 嘧达 莫 ; 果是 已经进行 冠 脉扩 张或者 是 支 如 架 的患 者 , 除了 要 服用 阿 司 匹林 之 外 , 应 当服 用氯 吡格 雷 。 以 , 临 还 所 在 床 中 , 明 确药 物 的适 用 症 , 对 以便 于做 到 对症 下 药 。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e kMe i l dAs dc An a kTh eMe ine 0 2年第 l dc 2 1 i 0卷 第 3 期
1 87
浅谈 阿司 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预 防 中的应用
王 克平
( 呼伦贝尔市 巴林林业局 医院 内蒙古 牙克石市 0 2 3 21 ) 8
匹林在 心脑 血管 疾病预 防 中的应 用 问题 , 先要 理清 阿 司 匹林 对 于心脑 首 血 管疾 病 预 防的 作用机 理 , 此 基础 上 , 在 针对 阿 司 匹林 应用 过程 中的不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具有妊高症高危倾向的产妇实施小剂量阿司匹林干预后,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几率和妊娠结局。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具有妊高症高危倾向的产妇共7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干预措施组为实验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产妇。
对比两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几率和妊娠结局。
结果:干预期结束后,实验组具有妊高症高危倾向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具有妊高症高危倾向的产妇实施小剂量阿司匹林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几率,改善产妇妊娠结局,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阿司匹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妊高症属于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并发症,研究数据表明[1-2],国内平均每100名产妇中,就有9名产妇发生妊高症,妊娠期高血压后不仅产妇全身小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全身各脏器各系统灌注减少,严重的甚至导致胎儿死亡。
对母婴生命安全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具有妊高症高危倾向的产妇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十分必要[3-4]。
我院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76例具有妊高症高危倾向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具有妊高症高危倾向的产妇共7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干预措施组为实验组,实验组平均年龄为(36.61±1.23)岁;给予安慰剂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对照组,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6.48±1.28)岁;对比两组具有妊高症高危倾向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几率和妊娠结局。
所有产妇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具备一项或多项子痫前期高危因素(①.子痫前期病史,伴有不良妊娠结局;②.多胎妊娠;③.慢性高血压;④.I、II型糖尿病;⑤.肾脏疾病⑥.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202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将具有一项以上中度危险因素(①初产肥胖(BMI≥30);②子痫前期家族史;③社会人口特征(非洲裔、低社会经济低位);④年龄≥35岁;⑤个人病史因素(低出生体重而或小于胎龄分娩史、前次不良结局、距前次妊娠≥10年)的孕妇;排除标准:①.意识或交流障碍产妇;②.不同意参与本次试验产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对在我公司销售部购买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
1、患者张xx,女,67岁,家住永巨小区,高血压病3级,冠心病,自2007年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片,与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几年来状况一直稳定,未出现几年前经常出现的头晕症状。
2、患者王xx家住兴隆小区,女,71岁,高血压病史15年,自2005年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片,效果较好,但在2010年5月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经医院胃镜查—胃溃疡伴有多个出血点,经对症治疗后,听从大夫建议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片,患者再无上腹部不适症状。
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使血小板内血栓素的生成减少,从而对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主要是作为对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用药,一级预防是指还没有心血管疾病,确切证明,但已经有危险因素存在或暴露。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较高,长期抽烟等,同时到了心血管疾病高发年龄,即男子45岁以上,女性绝经期以后,都列入危险人群。不论是一级、二级,剂量都无明显差异,基本只要控制在25-100毫克/次,三次/天。
浅谈小剂量阿司匹林片的应用
阿司匹林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始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和抗风湿的治疗,临床治疗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及感冒发热,,也可用于急性风湿热,使患者退热,关节红、肿、热、痛缓解,血沉下降;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本品也可迅速止痛、消炎,减轻关节损伤,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后来又发现它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阿司匹林是具有肯定疗效的预防血栓病的良药。
3、患者于xx,男,57岁,高血压病史5年,外源性支气管哮喘20余年,家住药厂家属院,因近期经常出现头晕,在大夫的建议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片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患者服用第三天突然诱发支气管哮喘,,经医院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后,听从大夫的建议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片。
笔者曾做一列表统计,如可争议的,但因服药量、服药时间、个体差异会有相应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请及时与医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