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Bauhaus)

合集下载

现代主义设计的高峰——包豪斯Bauhaus

现代主义设计的高峰——包豪斯Bauhaus
建筑师的丰碑——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不要模仿过去。重视建筑结构与建造方法的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1/3的天际线。他认为建筑就是建筑,不具有政治化的因素,他是非政治化的代表。设计中不重视社会理论的背景,完全从技术层面上来做设计。建筑强调简单、明快,全玻璃幕墙结构,喜欢单独的建筑,不喜欢大规模的区域设计。 “米斯风格”主要表现为“运用钢和玻璃为专一手段”。
Bau建筑+haus房屋=建筑之家
1919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 。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1919年3月,原撒克逊大公美术学院和国家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即:魏玛市立美术学院和工艺学院) ,成立了“国立建筑工艺学校”,36岁的格罗皮乌斯被任命为校长。 提出了他崭新的设计要求: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制造。
每一门课程最初由一位造型教师与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传授美术与设计,又传授技艺与方法。
预科教育
正式指导
特点
主要以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的编织设计为主
编织工厂:
以距离魏玛20公里的唐堡陶瓷工厂为实习工厂
陶瓷工厂:
该工厂产品追求严谨的几何结构
木工工厂:
1925年迁往德绍后成立
金工工厂:
1925年迁往德绍后成立
(1925—1932年),德绍时期。1928年汉斯•迈耶担任新校长 马克思主义坚定者,德国共产党员 教育开始走向政治化 包豪斯的课程类型分类明确形成

Bauhaus

Bauhaus

这之前旳欧洲,建筑构造与造型复杂而华丽
,尖塔、廊柱、窗洞、拱顶,不论是哥特式 旳式样还是维多利亚旳风格,强调艺术感染 力旳理念使其深刻体现着宗教神话对世俗生 活旳影响,这么旳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 批量生产旳。格罗皮乌斯针对此提出了他崭 新旳设计要求:既是艺术旳又是科学旳,既 是设计旳又是实用旳,同步还能够在工厂旳 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制造。
包豪斯旳开拓与创新引起了保守势力旳敌视,1925年,它迁 往德国东部旳德绍。4月1日,包豪斯在德绍正式开学。从这 时起,包豪斯开设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课程 ,为当代建筑设计旳教学模式和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格罗 皮乌斯还在学校里专门开办了建筑系,并由他亲自领导,建 立起教学——研究——生产于一体旳当代教育体系。格罗皮 乌斯在此期间设计旳包豪斯校舍被誉为当代建筑设计史上旳 里程碑。这座“里程碑”涉及教室、礼堂、饭堂、车间等,具 有多种实实在在旳使用功用,楼内旳一间间房屋面对走廊, 走廊面对阳光用玻璃围绕。格罗皮乌斯让包豪斯旳校舍呈现 为普一般通旳四方形,尽情体现着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本身 质感旳优美和力度,令世人看到了20世纪建筑直线条旳明朗 和新材料旳庄重。尤其是,对于建筑旳外层面,不用墙体而 用玻璃,这一创举为后来旳当代建筑所广泛采用。今日,在 世界许多城市依旧可见许多格罗皮乌斯“里程碑”式样旳楼宇 ,它们耸立在我们这一代人生活旳视野中,证明着一种富有 预见旳思想和行动旳伟大。
BAUHAUS – Dessau
By Walter Gropius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 王瑛
1925年,德国著名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置旳“公 立包豪斯学校”迁往德绍,4月1日在德国德绍正式开学。包豪 斯是德语Bauhaus旳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 词倒置而成。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3年代形成了当代建 筑中旳一种主要派别──当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当代大工业 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 旳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包豪斯的名词解释

包豪斯的名词解释

包豪斯的名词解释
包豪斯(Bauhaus)是一种20世纪初德国的艺术学派和设计学校,也是一种现代主义的运动。

该学派的创立者是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他成立了包豪斯学派,旨在将艺术与工艺相结合,追求功能主义和工业化生产的理念。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主张将艺术与生活融合,追求简洁、实用、经济和功能性。

这一理念在建筑、家具、工艺品和平面设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包豪斯的设计师们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追求简约几何形态和无装饰的线条,以及使用现代材料和工业化生产方式。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也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校强调艺术与工艺的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学生们接受全面的艺术和设计教育。

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后来被世界各地的设计学校借鉴,并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

包豪斯运动对于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

它强调功能、简约和实用性,并提出了'形式遵循功能'的原则。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与工业化时代的要求相契合,极大地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并成为世界范围内设计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

总之,包豪斯是一种追求艺术与生活融合、注重功能和实用性的现代主义设计学派。

它的设计理念和教育模式对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包豪斯-专业文档!

包豪斯-专业文档!

包豪斯包豪斯(Bauhaus),是位于德国的一所艺术和建筑学校,有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创建。

包豪斯(Bauhaus)由德文“B au”和“H aus”组成(“Bau”为“建筑”,动词“b auen”为建造之意,“Haus为名词,“房屋”之意)。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被誉为“欧洲发挥创造力的中心”,也是现代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结构和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又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包豪斯学院在历史是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阶段1919年至1925的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担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圣神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 年至1932年的德绍时期,汉斯·迈耶担任校长,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第三阶段1932年至1933年,柏林时期,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德一座废弃德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德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德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教育模型是大多数学生和老师最感兴趣的,包豪斯并不是一所体系庞大、组织严密的学校,按中国的说法它不是体制内的大学,更像是同仁学校,即一群志趣相投的教师,彼此介绍互相帮助带产生的一个新型教育机构。

这里的若干灵魂人物,比如格罗皮乌斯,通常以他的一己好恶招募,他认为可能成为包豪斯中坚持教学力量的教师。

有时就会招致一些人的反对,或者在一开始力排众议之后,因为形式的变化又不得不黯然离开。

包豪斯的教师通常分为两大类,它体现了艺术家和手艺人的一种合作关系。

包豪斯的名词解释

包豪斯的名词解释

包豪斯的名词解释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艺术和设计学校,也是现代主义运动的代表之一。

它的创立者是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旨在推崇功能主义、简洁性和合理性,以打破传统的艺术与工艺之间的界限,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在历史和设计界中,包豪斯被视为一股革命性的力量,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形成于20世纪初,当时的正统艺术教育更注重传统技法和绘画,而包豪斯试图打破这种传统束缚,将艺术与工艺紧密结合起来。

尽管包豪斯的发展历经了许多变革,学校的宗旨始终如一:通过创作和生产实践,培养出多才多艺、专业素养卓越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包豪斯提倡“形式追随功能”,这一原则体现在建筑、室内设计、家具、工艺品和图形设计等各个领域。

包豪斯的设计追求理性、简约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强调产品的实用性,同时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精细。

这一理念在现代设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设计师们更加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包豪斯的成员们还探索了色彩和光影对设计的作用,注重对空间的感官体验的研究。

他们认为,色彩和光影可以影响个体的情绪和感知,因此在设计中要合理运用色彩和光影,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种对色彩和光影的研究在包豪斯的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后来的设计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除了以实用性和简约性为重点,包豪斯还注重了对形式和材料的再创造。

他们通过不同的材料、工艺和造型,使设计既具有独特性又符合当时的时代氛围。

包豪斯的设计师们试图打破以往的艺术与工艺之间的桎梏,将二者融合为一体。

他们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形式表达方式,创造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包豪斯的创意和理念并不仅仅停留在学校内部,它的影响力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包豪斯的许多毕业生成为了后来设计界的重要人物,他们将包豪斯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对后来的设计师和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早期的包豪斯设计成为了后来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为现代设计掀开了新一页。

对包豪斯的理解

对包豪斯的理解

对包豪斯的理解
包豪斯(Bauhaus)是一种设计思想和风格,由德国设计师保罗·沃克(Paul Walker)于1928年创建。

它最初是作为一种教育项目而出现的,旨在培养未来的设计师。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是以简约和实用为主,强调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它的设计风格以平面图形和色彩为主,注重几何形状和线条的应用,以及材料的质感和耐用性。

包豪斯的教学项目包括建筑、平面设计、工业设计、音乐等各个领域。

学生需要在课程中学习各种设计工具和技术,并且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设计。

在包豪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
1. 设计原则:学习形式、功能和材料等设计原则,并掌握各种设计工具的使用。

2. 几何图形和色彩:掌握几何图形和色彩的应用技巧,并能够将这些技巧应用于各种设计中。

3. 材料质感:学习各种材料质感的表现,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设计中。

4. 实践技能: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掌握设计技巧和实践经验。

除了教学项目外,包豪斯还开展了一些重要的活动,如设计比赛、展览和学术交流等。

这些活动促进了包豪斯学派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包豪斯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设计领域,它对音乐、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包豪斯的思想和实践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与评价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与评价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与评价
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德国魏玛的一所艺术学校,也是一种现代建筑和设计的理论和运动。

它成立于1919年,由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创立,致力于推动建筑、设计和工艺的整合。

包豪斯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历史贡献:
1. 理论框架:包豪斯推崇功能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原则,强调建筑和设计应严格按照功能和实用性进行构思和设计,避免过度装饰和浪费。

2. 整体设计:包豪斯主张视设计和建筑为整体的一部分,要求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和统一,设计从建筑到家具、灯具、刺绣等方方面面都要被综合考虑。

3. 实践教育:包豪斯倡导艺术与工艺的结合,鼓励设计师实际动手、真实体验和理解材料和工艺过程,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

4. 理论研究:包豪斯的教师们积极探索现代设计和建筑的理论研究,例如建筑师和设计师们尝试研究并改进工业生产的方法和技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和工业社会。

评价:
包豪斯对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现代设计理念的重要源泉。

它打破了传统建筑和设计的束缚,
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标志着现代设计从装饰性向实用性的转变。

包豪斯也在设计教育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广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实践项目。

然而,也有人对包豪斯持批评态度。

有人认为包豪斯的一些设计过于冷漠和机械,缺乏人情味;同时,包豪斯因为其现代主义的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传统和民间文化脱离,可能忽视了一些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不过,总体上来说,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代表,对建筑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现代设计史上的里程碑。

包豪斯(Bauhaus)

包豪斯(Bauhaus)
包豪斯(Bauhaus)

包豪斯(Bauhaus,1919/4/1— 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 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 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 (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习 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 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 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 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 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 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
Your company slogan
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18831969)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 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 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 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 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5月 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 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
◙ 1952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Chapel of Saint Savior IIT)
◙ 建筑师:密斯· 凡· 德· 罗 ◙ 伊利诺理工学院:(1939-1958)密斯认真研究了该建筑的浅黄色 砖和暴露的黑色钢梁柱,一丝不苟,做到精美的程度,这种处理的实 质在于其规则性、艺术性而不是功能性。
实用的技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三者的紧密 结合,使包豪斯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技术”的设计风格。

名词解释包豪斯的原理

名词解释包豪斯的原理

名词解释包豪斯的原理包豪斯(Bauhaus)是一个起源于德国的艺术学派和设计学院,它于1919年由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创立。

包豪斯以其独特的原则和思维方式对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解释包豪斯的原理,深入探索它对建筑和设计领域的贡献。

包豪斯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关键点:功能主义、简约与现代性、工艺与工业化、合作与实践。

这些原理共同构建了包豪斯的核心理念,使其成为一种颠覆传统、追求实用性和现代性的设计运动。

首先,功能主义是包豪斯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强调设计应该以功能为导向,追求“形式遵循功能”的理念。

包豪斯的建筑和设计着眼于实用性和效率,拒绝多余的装饰和华丽的外观。

设计师们通过深入研究使用需求和空间功能,创造了简洁而富有实用性的作品。

其次,简约与现代性是包豪斯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包豪斯追求的是简洁、清晰的表达方式,摈弃了过分繁杂的装饰和旧式风格。

通过减少元素和形式的复杂性,包豪斯追求了一种纯粹的现代美感。

这种风格特点后来成为现代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当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个原理是工艺与工业化的结合。

包豪斯倡导将工艺与工业化相结合,通过合理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来实现设计的实施。

这种思想代表了包豪斯对于工业化时代的回应,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化相融合,提升了设计的可复制性和生产效率。

包豪斯的设计师们通过开发新型材料和技术,推动了工业制造的发展,并开创了工业设计的先河。

最后,合作与实践是包豪斯的核心价值观。

包豪斯创造了一种团队合作的模式,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参与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不断探索和创新。

这种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设计师,为包豪斯的影响力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包豪斯的原理以功能主义、简约与现代性、工艺与工业化、合作与实践为核心,塑造了这一艺术学派和设计学院的特殊风格和理念。

包豪斯

包豪斯

包豪斯1919年,一间前所未有的艺术设计学院在德国诞生了。

它的创办者,德国建筑设计师沃尔特·格罗庇乌斯给它起了一个日后传遍世界的名字——包豪斯(BAUHAUS),大意可被理解为“为建筑而设的学校”。

他深信在建筑的伞翳下,设计会成为艺术和技术的结晶。

包豪斯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辨驳的成就;展示了20世纪特有的设计美学漫长而艰难的诞生历程。

在那里,手工业和艺术的专家并肩授课;坚持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削弱传统的等级划分;坚持为工业生产而进行创作设计的同时,保持了人文主义的创作准则。

就像格罗庇乌斯在1923年作的一次著名讲演那样“艺术和技术——一个新生的结合体”,包豪斯以它极具先进性和实验性的办学理念,聚集了一支来自不同国家的著名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教师队伍。

如瓦西里·康定斯基就曾在包豪斯的彩色玻璃工作室工作过,保罗·克利也在那里把他的理论应用于材料设计的实践之中…… 1933年,学院被纳粹强行关闭。

虽然它的存在只有短短的14年,但先后毕业于该院的1250名学员中,却不乏在近现代颇有成就的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

包豪斯至今被称作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设计院校。

包豪斯(Bauhaus,存在于1919年至1933年之间),为国立包豪斯学校(德文:Staatliches Bauhaus)的通称,是一所德国的艺术和建筑学校,讲授并发展设计教育。

Bauhaus是德文里Bau-Haus组成(Bau 建筑,动词bauen为建造之意; Haus为名词,房屋之意)由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年- 1969年)在1919年时创立于德国威玛(Weimar)。

由于包豪斯学校对于现代建筑学的深远影响,今日的包豪斯早已不单是指一所学校,而是一种建筑流派或风格的统称,注重建筑造型与实用机能合而为一。

包豪斯简介

包豪斯简介

目录[隐藏]∙ 1 历史o 1.1 1919年魏玛时期▪ 1.1.1 背景▪ 1.1.2 教学▪ 1.1.3 风格o 1.2 1925年德绍时期o 1.3 1932年柏林时期o 1.4 1945年以后∙ 2 学程o 2.1 包豪斯艺术家∙ 3 参考文献∙ 4 外部链接[设计作品,但由于当时学校设备与资金有限,以致全体师生忙碌五个月也未能完成全部订单。

由于魏玛时期的任教教师与魏玛共和有相当的关系,因此对包豪斯表示赞扬的人,往往被视为是左派或国际主义人士,也因此刚开始时右派政府一直抱持着反对包豪斯的态度。

在1924年2月图林根议会选举后政治形势转变,左派的执政党相较于Richard Leutheußer所领导的右派DVP党,少了百分之五十的席位,政治局势丕变。

在这种局势下,其他城市建议包豪斯的老师及学生们换一个新的地方让学校继续运作,再加上图林根政府亦感受到财政与政治上的现实压力,最后魏玛的包豪斯终于在1925年时结束运作,并搬到德绍(Dessau)继续教学。

[编辑]教学包豪斯的目的是成为结合建筑、工艺、与艺术的学校,按照格罗佩斯的理想,现代设计教育必须结合艺术与技术,将艺术家、工匠与工业之间的界线抹除,方能提升德国的工业水平。

使得包豪斯的教学在理论知识与实务技术同样重视,基本上是以艺术家、工艺家为中心所建构的工作坊(Werkstätten)形式教学,教师学生之间以“师傅”(master)、“技工”(journeyman)与“学徒”(apprentice)的中世纪行会(Medieval Guilds)用语互相称呼,倡导中世纪建造大教堂般,建筑师、工匠与艺术家集体协调工作的精神。

在当时并没有一位艺术家或工匠是理论与技术兼具的,因此包豪斯在前几年都采双轨教学制,由教导艺术形式、色彩、绘画的“形态教师”(Form meister)与传授技术、手工艺、材料的“技术教师”(Handwerks meister)共同教授。

包豪斯学派名词解释

包豪斯学派名词解释

包豪斯学派名词解释包豪斯学派(Bauhaus)是20世纪初德国创建的一所艺术学校,也是一种艺术与设计运动。

以下是与包豪斯学派相关的一些名词解释:1.包豪斯学派(Bauhaus Movement):指包豪斯学派的整体艺术与设计运动。

该学派的宗旨是融合艺术和工业,追求功能性、合理性和简约的设计。

2.包豪斯学校(Bauhaus School):成立于1919年的包豪斯学校是包豪斯学派的实体机构。

学校的创办者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它致力于将美术、手工艺和工业设计融为一体。

3.综合艺术(Gesamtkunstwerk):包豪斯学派倡导将艺术与设计融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概念。

它强调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建筑、设计)的统一,以创造协调一致的整体作品。

4.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包豪斯学派追求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

功能主义强调设计应该根据使用需求和功能来决定形式,以实现最佳的实用性和效率。

在包豪斯学派中,这一理念被应用于建筑、家具、陶瓷等设计领域,强调简约、实用和科技性。

5.工业化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包豪斯学派倡导将艺术和设计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以推动大规模生产和大众消费。

学派鼓励使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使得产品能够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在工厂中大量制造。

6.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这个口号是包豪斯学派的设计原则之一。

它强调设计应该以功能为导向,形式应该根据功能的要求而来。

因此,包豪斯的设计以简洁、几何化和功能性的形式为特点,放弃了传统装饰的复杂性。

7.先锋设计(Avant-garde Design):包豪斯学派被认为是先锋设计的代表之一。

学派在当时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和设计观念,引入了新的材料、技术和理念。

它推动了现代风格的发展,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包豪斯家具(Bauhaus Furniture):包豪斯学派的设计师们也致力于创造具有简约和功能性的家具。

第六章:包豪斯

第六章:包豪斯

Package Design
4.包豪斯旳历史作用及影响
• 了解包豪斯旳历史作用及影响,我们能够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是它在 当代主义设计思想旳建立、传播和设计实践旳影响上;二是它对当代设 计艺术教育体系旳建立上。
• 其设计思想从总体上来说,体现为下列三点: ①艺术与技术旳新统一。 ②设计旳目旳是功能,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照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
包豪斯旳教育措施 A、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发明,反对墨守陈规。 B、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旳同步,了解现
代工业旳特点。 C、强调基础训练,从当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旳平面构成,立体
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当代工业设计作出旳最大 贡献之一。 D、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 E、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3、柏林时期旳包豪斯(1931~1933年)
1930年8月,米斯·凡德洛接替包豪斯校长职务,着手进行了大幅度旳改革。 首先摒除校园内旳政治倾向,使之较为单纯地成为专业旳设计学院,同步,将 教学旳要点彻底转移到建筑设计上来,课程也所以而作了大规模旳调整和修改 补充。他旳种种努力并没有维持住包豪斯旳生存地位,1931年,包豪斯被迫迁 往柏林,政治气氛旳进一步恶化,终于使包豪斯于1933年8月彻底解散。学校中 旳教员和学生大部分都流散在欧洲各地,1937年后来,他们多数移居美国,并 在新旳国家开始发展,将包豪斯旳精神和经验传播到世界各地。
Package Design
在设计理论方面,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①艺术与技术旳新统一。 ②设计旳目旳是人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照自然与客观旳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当代工业设计旳发展起到了主动作用,使当代 设计逐渐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旳、科学旳思想 来替代艺术上旳自我体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名词解释

包豪斯名词解释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最具划时代意义的设计学派之一,起源于德国。

创立于1919年,由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领导,包豪斯迅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设计和建筑学校之一。

它的设计原则和理念深刻影响了近代建筑和设计。

包豪斯的设计哲学可以用“形式服从功能”来概括。

它的追随者们相信,艺术和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通过简化和明确的形式来提供功能和实用性。

包豪斯的设计师们注重实用性、工艺性和技术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深受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它反对过去浮华的装饰形式,主张以简洁的直线、几何形状和纯净的色彩来表达美学。

包豪斯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功能性,强调建筑和设计的纯粹性和实用性。

在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中,学生们接受全面的设计培训,包括绘画、工艺、建筑和室内设计等课程。

他们学习从头开始设计建筑和家具,并探索各种材料和技术。

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使包豪斯的学生们成为全能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成为了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典范。

包豪斯在设计领域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学校本身。

它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经过包豪斯教育的学生成为了顶尖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他们将包豪斯的理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包豪斯的设计原则和美学在现代建筑和设计中仍然被广泛应用。

包豪斯的传奇和影响力不能被低估。

它的理念和方法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塑造了我们对建筑和设计的理解。

通过将功能性、实用性和纯粹性融为一体,包豪斯向我们展示了设计的力量和潜力。

它的创新精神和乐观主义的态度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

西方设计史包豪斯知识点

西方设计史包豪斯知识点

西方设计史包豪斯知识点西方设计史:包豪斯知识点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德国诞生的一所艺术与设计学院,也是一种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

它的影响深远,对西方设计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包豪斯的知识点,涵盖其历史背景、教学理念、设计原则以及代表性作品等方面。

一、历史背景包豪斯于1919年由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创立,其成立目的是将艺术与工艺品制作相结合,为工业化社会提供实用而美观的设计。

当时的德国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时期,包豪斯的理念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二、教学理念包豪斯提倡“艺术与工艺的统一”,强调艺术家与工匠之间的合作。

学生们在包豪斯接受全面的设计教育,通过多个工作室的轮换来学习不同的技术与材料。

包豪斯鼓励学生关注功能性和实用性,追求简洁、几何的设计风格。

三、设计原则1. 形式追求功能:包豪斯设计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强调设计应根据使用需求来确定形式,追求功能性的简约。

2. 机械化与工业化:包豪斯相信工业化生产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艺术品与设计品,设计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3. 几何形态:包豪斯的设计注重几何形态,善用直线、平面、立方体等简单的几何元素。

4. 起源于材料:包豪斯的设计师注重材料的特性,设计应与材料的属性相契合。

四、代表性作品1. 《包豪斯椅》:由设计师马塞尔·布劳尔(Marcel Breuer)设计,该椅子采用钢管和帆布制成,结合了包豪斯的简约风格和工业材料。

2. 埃利·黑希特(El Lissitzky)的设计作品:黑希特是包豪斯的一位重要教师和设计师,他的作品融合了构成主义与包豪斯的设计原则,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五、包豪斯的影响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对现代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强调了功能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性。

许多现代家具和建筑设计都受到了包豪斯的启发。

包豪斯成为了现代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包豪斯

包豪斯

1923年,包豪斯成立后第四年,德国图林根(Thüringen)政府正式要求包豪 斯举办一次综合展览,事实证明在短短4年间,包豪斯在设计上的探索与尝试 所建立的自信与风格,可以说非常成功,包豪斯第一次展览会共吸引了一万五 千多名观众,受到整个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等地评论家的热烈赞扬。在德国本 身,赞成派与反对派时常在报章上发表评论,争执十分激烈。1924年,包豪斯 参加德国莱比锡展览会(Leipzig Exhibition),其参展作品获得极高评价,有英 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五十余家厂商向包豪斯订购设计作品,但由于当时 学校设备与资金有限,以致全体师生忙碌五个月也未能完成全部订单。 由于魏玛时期的任教教师与魏玛共和有相当的关系,因此对包豪斯表示赞扬的 人,往往被视为是左派或国际主义人士,也因此刚开始时右派政府一直抱持着 反对包豪斯的态度。在1924年2月图林根议会选举后政治形势转变,左派的执 政党相较于Richard Leutheußer所领导的右派DVP党,少了百分之五十的席位, 政治局势丕变。在这种局势下,其他城市建议包豪斯的老师及学生们换一个新 的地方让学校继续运作,再加上图林根政府亦感受到财政与政治上的现实压力, 最后魏玛的包豪斯终于在1925年时结束运作,并搬到德绍(Dessau)继续教 学。
教学 包豪斯的目的是成为结合建筑、工艺、与艺术的学校,按照格罗佩斯的理想,现代设计教育必须结合 艺术与技术,将艺术家、工匠与工业之间的界线抹除,方能提升德国的工业水平。使得包豪斯的教学 在理论知识与实务技术同样重视,基本上是以艺术家、工艺家为中心所建构的工作坊(Werkstä tten)形 式教学,教师学生之间以“师傅”(master)、“技工”(journeyman)与“学徒”(apprentice)的中世纪行 会(Medieval Guilds)用语互相称呼,倡导中世纪建造大教堂般,建筑师、工匠与艺术家集体协调工作的 精神。 在当时并没有一位艺术家或工匠是理论与技术兼具的,因此包豪斯在前几年都采双轨教学制,由教导 艺术形式、色彩、绘画的“形态教师”(Form meister)与传授技术、手工艺、材料的“技术教 师”(Handwerks meister)共同教授。然而看似有道理的制度实际执行上却是困难重重,形态教师的教 学影响力常大于技术教师,两种教师所受教育的不同、教学方向我行我素与薪资待遇差别等问题,使 得包豪斯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两派教职员分裂的情况。一直要到1925年,包豪斯有了第一届理论技术 兼备的毕业生留下担任教师,才结束了双轨教学。 新生在进入包豪斯必需接受6个月的基础课程预备教育,以解决初期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有来自 各国的菁英留学生与战后德国涌现的新劳动阶层,年龄遍布19岁至40岁),通过训练后依据所长被分 配到不同的实习工厂中,接受3年的工作坊专业教育,结业合格者授以“技工证书”(journey diploma), 可选择就职或继续攻读建筑师专业教育,参与不设年限的实习与高等养成训练,经考查成绩满意后才 能授以“包豪斯文凭”,一般需时4至5年。 约翰· 伊登(Johannes Itten ,1887-1944)在基础课程训练的教学上,摆脱传统学院派的束缚,强调对 材料的观察、研究与实际运用,使学生从经验中获得工艺技术上的启发,然而比起理论,他偏好应用 直觉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脱离现实,去追求“未知”与“内在的和谐”,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对格罗 佩斯与包豪斯的立场带来强烈的矛盾。

设计概论包豪斯知识点

设计概论包豪斯知识点

设计概论包豪斯知识点设计概论:包豪斯知识点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德国建筑、设计和艺术学院,也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源地。

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德国本土,对全球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包豪斯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代表性作品。

一、包豪斯的基本概念包豪斯的字面意思是“建筑之家”,它的创立旨在实践“艺术与工艺合一”的理念。

包豪斯追求功能性与美学的结合,提倡设计与生产的紧密联系,打破了传统的艺术与工艺的界限。

它主张以简约、实用和现代化的设计风格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二、包豪斯的设计原则1. 设计的目标:包豪斯的设计目标是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功能性产品。

设计师们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持久性,力求使设计的美与实用相结合。

2. 形式的简约:包豪斯的设计风格追求简约、几何化的形式。

设计师们剔除了装饰性的元素,强调实用性和简洁性。

例如,包豪斯建筑的立面常常是简单的几何形状,焕发出简约而独特的美感。

3. 材料的真实性:包豪斯的设计原则强调使用真实的材料。

设计师们充分展示材料的本质和特性,避免虚假的装饰。

这种材料的真实性也体现了包豪斯对工艺与生产的重视。

4. 功能的优先:包豪斯注重产品的功能性,追求设计与实用的结合。

设计师们考虑到产品的实际使用需求,使功能成为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三、包豪斯的代表性作品1. 柏林包豪斯大楼:柏林包豪斯大楼是包豪斯运动的象征,也是包豪斯学院的校舍。

这座建筑以简约的几何形状和丰富的玻璃墙面为特色,展现了包豪斯设计风格的精髓。

2. 威廉·惠特纳的“V型扶手椅”:这款椅子是包豪斯设计师威廉·惠特纳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以金属管材和简约的几何形状为基础,结合了人体工学的设计理念,既美观又舒适。

3.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W2工作台”:这款工作台是包豪斯设计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作品。

它以金属框架和简洁的线条构成,具备可调节高度和倾斜角度的功能,为工作提供了便利与舒适。

包豪斯简介

包豪斯简介

颠覆传统的奇迹------包豪斯一、什么是包豪斯包豪斯(Bauhaus),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为“设计学院”,但是由于它特殊的含义,人们依旧习惯性的称它为“包豪斯”。

而“包豪斯”这个名词在人们的心中也不仅仅只是一所简单的学校,而是一种意识,一种思想的代名词。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在一起的,它产生的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它培养的人才涉及领域极广,几乎包括一切设计领域。

它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理念的诞生大大的推动了工业设计发展,将其从虚无的理想与自我表现推向到理性的巅峰。

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

包豪斯刚成立时,在格罗披乌斯支持下,欧洲一些最激进的艺术家来到包豪斯任教。

包豪斯早期的一批基础课教师由俄罗斯人康定斯基、美国人费宁格、瑞士人克利和伊顿等,其中康定斯基曾担任过莫里斯教育学院金属和木制品车间的绘画课教师。

正是因为他们的教育,包豪斯才产生了极力表现自己的能力,创造新的突破的理念.比如伊顿对包豪斯作出了很多贡献,他大力提倡要学必须先干,从干中学.就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凭自己的感觉去总结出经验,学会怎样创造出拥有最好质感,颜色等综合要素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它是最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作品. 包豪斯在实践中探索,确立了现代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教育方向:①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②设计必须遵循客观、自然的法则。

其教育体系、设计理论与设计风格在实践中逐渐成熟、完善。

包豪斯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艺术和技术构成。

其早期的教学体制可称为“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担任艺术形式课程的教师称“形式导师”,担任技术、手工艺制作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每一门课都由这两种教师共同担负,学校还设立了木工、陶瓷、编织和印刷工作室,供学生实习,使其兼具艺术和技术能力。

包豪斯

包豪斯

青年报》2002年4月01日)(王瑛)1925年,德国著名建筑大师格罗
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的“公立包豪斯学校”迁往德绍,4月1日在德
国德绍正式开学。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
(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
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
在这期间共有1250名学生和35名全日制教师在包豪斯学习和工作过。
学校解散后,包豪斯的成员将包豪斯的思想带到了其它国家,特别是
美国。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包豪斯的思想在美国才得以完全实现。格
罗披乌斯于1937年到美国哈弗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组建了协和设计
事务所;布劳耶也于同期到达美国,与格罗披乌斯共同进行建筑创作;
பைடு நூலகம்
历史背景
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 艺术运动
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从事产品 设计。主要成就体现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主 要贡献在于继承了英国“艺术手工艺运动”主张 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并使这种新的设计理论和 观念在欧洲各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其局限 在于否定了工业革命和机器生产的进步性,错误 地认为工业产品必然是丑陋的。
历史背景
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 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 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 美学品味。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 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因此,大工业 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19世纪上半 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 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洛 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 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 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 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 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包豪斯实用学习

包豪斯实用学习
第5页/共21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七分。
布鲁尔——瓦西里扶手椅
第6页/共21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七分。
第7页/共21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七分。
第8页/共21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七分。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
五大特点:
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 陈规;
包豪斯(Bauhaus,1919-1933)
包豪斯的诞生: 中文名:包豪斯 英文名:Bauhaus 国籍:德国 由来:德语“房屋”和“建 造”两词根倒置而成 创始人: 沃尔特·格罗佩斯
第2页/共21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七分。
包豪斯学院
1、包豪斯学院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 校合并而成; 2、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 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3、它的宗旨和授课方向是使艺术和手 工艺与工业社会需求相统一;
2、将手工艺与其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 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
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 的三大构成等基础课程是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 最大贡献之一;
4、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
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第9页/共21页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七分。
巴塞罗那椅
第14页/共21页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七分。
为巴塞罗那博览会设计的现代家具 ——巴塞罗那椅
第15页/共21页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七分。
第16页/共21页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七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巴塞罗那”椅 1929 “先生”椅 1927
⊙马谢·布鲁尔设计 休闲椅(1928-1929) 瓦西里扶手椅 1925
Your company slogan
格罗皮乌斯设计 法格斯制鞋厂(1910-1911)
Your company slogan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 ROHE)
Your company slogan
柏林时期
米斯· 凡· 德洛将学校迁至柏 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 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 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 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 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 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 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 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 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格罗皮乌斯 设计 法格斯制鞋厂
包豪斯风格
建筑上.功能处理上有分有合,关系明确,方便而实用。 在构图上采用了灵活的不规则布局,建筑体型纵横错落,变化丰富。 立面造型充分体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特点。 家具上,造型轻巧优雅,结构也很简单。 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 术革新,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包豪斯的“风格化” ,“形象上它不采取模仿何种风格样式,也不作 装饰点缀,只是采取简洁和线条分明的设计,每一个局部都自然融合 到综合的体积的整体中去。这样的美观效果是同样符合我们物质方面 和心理方面的要求。”
Your cபைடு நூலகம்mpany slogan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
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早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 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 艺术表现的结合。 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 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 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 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 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1920年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 翰尼·伊顿创立“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同时创造了结 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有了结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 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 高到了新的水平。
Your company slogan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
1.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 教育观念, 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
2.包豪斯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 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3.包豪斯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的方 法。 4.包豪斯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 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
当年的世博会德国馆是密斯的 代表作,但由于建筑的设计意 念独特,竟没有合适的家具与 其搭衬,所以他不得不专门设 计了巴塞罗那椅来迎接国王和 王后。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马谢· 布鲁尔设计 休闲椅(1928-1929) 瓦西里扶手椅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巴塞罗那”椅
巴塞罗那椅由设计师密斯在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上, 为了欢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而 设计,同著名的德国馆相协调。
这件体量超大的椅子也明确显 示出高贵而庄重的身份。
包豪斯(Bauhaus)

包豪斯(Bauhaus,1919/4/1— 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 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 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 (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习 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 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 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 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 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 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
实用的技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三者的紧密 结合,使包豪斯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技术”的设计风格。
Your company slogan
包豪斯 设计教育观念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如下:
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
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 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 学的、技术的理解 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 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 紧密合作 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
◙ 1952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Chapel of Saint Savior IIT)
◙ 建筑师:密斯· 凡· 德· 罗 ◙ 伊利诺理工学院:(1939-1958)密斯认真研究了该建筑的浅黄色 砖和暴露的黑色钢梁柱,一丝不苟,做到精美的程度,这种处理的实 质在于其规则性、艺术性而不是功能性。
L· 密斯· 凡· 德· 罗作 品
Your company slogan
L· 密斯· 凡· 德· 罗作品
流水别墅
Your company slogan
1946 美 国 伊 利 诺 斯 州 普 莱 诺 范 士 沃 斯 住 宅 ( Farnsworth House Plano, IL
1968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Berlin, Germany)
Your company slogan
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 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 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 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 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 迈耶 (HannesMeyer,1889-1954) 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 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 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 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 1930年辞职离任,由米斯· 凡· 德 洛(Mies Van de Rohe,18861969)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 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 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 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关闭包豪 斯。
Your company slogan
格罗皮乌斯 个人观点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 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 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 技术和经济效益。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 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 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 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 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 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Your company slogan
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18831969)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 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 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 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 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5月 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 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5.包豪斯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Your company slogan
包豪斯代表作
⊙格罗皮乌斯设计 法格斯制鞋厂(1910-1911) ⊙L·密斯·凡·德·罗作品: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1956)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56-1958,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

Your company slogan
巴 塞 罗 那 展 览 馆 是 密 斯 凡 德 罗 流 动 空 间 概 念 的 代 表 作 之 一
: · 玻璃屋──范斯沃思之家(Farnsworth House) 范斯沃斯住宅:(1945-1950)一个架空的四边透明的玻璃盒子,象水晶一般纯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
哈 佛 大 学 研 究 生 中 心
格罗皮乌斯 作品一览
1911~1912年 法古斯鞋楦厂(和A.迈耶合作设计) 1914年 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1923年 耶那市立剧场(City Theater ,Jena, 和A.迈 耶合作设计) 1927年 德骚市就业办事处 1925~26年 包豪斯校舍(Bauhaus) 1927~28年 丹默斯托克居住区(Dammer Stock Housing) 1929年 德国柏林西门子住宅区(Berlin-siemens Stadt Houseing) 1936年 英国英平顿地方乡村学校(Village College, Impington) 1937年 格罗皮乌斯自用住宅(Gropius Residence,Lincoln Mass) 1949年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Harvard Graduate Center,Cambridge,Mass,TAC) 1954年 马萨诸塞州西水桥小学(West Bridge Water Elementary School,TAC) 1957年 西德西柏林汉莎区(Hansa-Viertel) Interbau国际住宅展览会公寓 1977年 何塞•昆西公立学校(Josioh Quincy Community School,South Cove ,Boston ,Ma,TAC) Your company slog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