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DB11∕T 1771-2020
国家标准(水源热泵设计标准).
![国家标准(水源热泵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d77e3d0b1c59eef9c7b45c.png)
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1 前言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 《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2.1 《规范》的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1)“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意旨不适用于直接膨胀热泵系统,即直接将蒸发器或冷凝器埋入地下的一种热泵系统。
该系统目前在北美地区别墅或小型商用建筑中应用,它优点是成孔直径小,效率高,也可避免使用防冻剂;但制冷剂泄漏危险性较大,仅适于小规模应用。
(2)“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意旨不包括吸收式热泵。
2.2 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地源热泵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埋管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下水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表水系统)。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颁布《天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颁布《天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8fd251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78.png)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颁布《天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0.12.13
•【字号】建科〔2010〕1115号
•【施行日期】2010.12.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
正文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颁布《天津市地埋管地源
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天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天津大学等单位按照我委《关于下达2010年度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二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建科教[2010]553号)的要求,对《天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29-178-2007)进行了全面修订。
经我委组织专家审定,现批准《天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T29-178-2010)为我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自2011年2月1日起在我市实施,原《天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29-178-2007)同时废止。
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执行本规程,实施过程中如有不明之处及修改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大学。
本规程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
本规程由天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由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负责征订和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和复制。
特此通知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三日。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DB11∕T 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DB11∕T 1771-2020](https://img.taocdn.com/s3/m/052ce51658f5f61fb6366692.png)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管理要求 (2)6 安全要求 (3)7 技术要求 (5)8 运行评价 (8)附录 A (资料性)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目录 (9)附录 B (资料性)运行记录 (10)附录 C (规范性)地源热泵项目安全生产检查表 (14)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一般规定、管理要求、安全要求、技术要求、运行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8174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9237 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GB 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80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JGJ/T 177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DB11/T 527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 85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11/1066 供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DB11/T 1639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监测DB11/T 1772 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DB11∕T 1773-2020
![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DB11∕T 1773-2020](https://img.taocdn.com/s3/m/d7051bc8227916888586d7ab.png)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3)4 总则 (4)5 设计 (5)6 施工 (12)7 调试与检测 (20)8 验收 (23)9 运行与维护 (24)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术语和定义、设计要求、施工要求、设备及系统调试要求、验收要求及运行与维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装机容量不大于6MW,安装于新建或既有建筑、各类构筑物以及农村和农业设施上的光伏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8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64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9535 地面用晶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与定型GB/T 1022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6895.32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能光伏(PV)电源供电系统GB 18802.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911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与定型GB/T 19064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 2005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21086 建筑幕墙GB/T 29321 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32512 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GB/T 33342 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技术规范GB/T 33599 光伏发电站并网运行控制规范GB/T 35694 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GB/T 36963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 37408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DB11/T 1773—2020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3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9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24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41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29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693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794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T 50796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 50797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896 压型金属板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 5102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T 51368 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 5027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JGJ 102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T 139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 203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T 473 建筑金属围护系统工程技术标准JG/T 490 太阳能光伏系统支架通用技术要求JG/T 492 建筑用光伏构件通用技术要求JG/T 516 建筑装饰用彩钢板JG/T 535 建筑用柔性薄膜光伏组件NB/T 42073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NB/T 42142 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技术规范DB11/T 1773—2020DB11/T 140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技术条件DB11/T 1402 太阳能光伏在线监测系统接入规范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民用冷却塔节水管理规范DB11∕T 1770-2020
![民用冷却塔节水管理规范DB11∕T 1770-2020](https://img.taocdn.com/s3/m/e3082394312b3169a551a4ac.png)
DB11/T 1770—202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开机准备 (2)6 节水运行管理 (2)附录A(资料性)数据监测记录表 (3)附录B(规范性)额定补充水量核算方法 (4)附录C(资料性)日补充水量报表 (5)DB11/T 1770—2020民用冷却塔节水管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冷却塔(以下简称冷却塔)节水管理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开机准备、节水运行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冷却塔节水运行管理,其他类型的冷却塔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190.1 机械通风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开式冷却塔GB/T 15453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GB/T 29044 采暖空调系统水质3 术语和定义GB/T 2904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开式冷却塔 opened cooling tower循环冷却水通过淋水填料与空气直接接触换热,将冷却水热量传给大气的设备或装置。
3.2民用冷却塔 cooling tower for civil use民用建筑空调制冷系统使用的开式冷却塔。
3.3循环水流量 amount of circulating water在冷却塔和制冷主机之间单位时间内往返循环的冷却水流量。
3.4蒸发水流量 amount of evaporative water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循环冷却水由液态转变成气态,单位时间内逸入大气中的水流量。
3.5排污水流量 amount of sewage discharge water在确定的浓缩倍率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排放的水流量。
供热采暖系统水处理规程DB11∕T 1775-2020
![供热采暖系统水处理规程DB11∕T 1775-2020](https://img.taocdn.com/s3/m/c8a4b320172ded630a1cb62b.png)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水质要求 (2)5 水质分析方法与频次 (5)6 水处理方式 (5)7 运行管理 (6)8 环保 (7)附录A(资料性)系统腐蚀和堵塞的原因分析 (9)附录B(资料性)系统常用的水处理方式 (11)附录C(规范性)运行管理用表格 (14)供热采暖系统水处理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供热采暖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水质要求、分析方法与频次、水处理方式、运行管理和环保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系统水处理技术和管理。
本文件不适用于铝制锅炉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1576—2018 工业锅炉水质GB/T 690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GB/T 6904 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GB/T 6907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GB/T 690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GB/T 690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GB/T 691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GB/T 12151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福马肼浊度)GB/T 12152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GB/T 13689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铜的测定GB/T 14427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GB/T 15453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GB/T 29044 采暖空调系统水质GB/T 34355 蒸汽和热水锅炉化学清洗规则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 500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B11/ 307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T 598 供热企业服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源热泵运行规程
![地源热泵运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87716cf705cc17552709ec.png)
地源热泵运行规程目录1.1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设备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启动前准备 (3)1.7 启动 (4)1.8 运行调整与监控 (4)1.9 运行控制指标 (4)1.10 停止运行 (4)1.11 故障处理 (5)地源热泵运行规程1.1 目的规范新奥能源综合项目地源热泵的运行管理,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经济节能。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奥能源综合能源项目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1.2 术语和定义地源热泵:以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能源为低位热源,采用热泵技术进行供热、供冷的热泵系统。
1.3 一般规定3.3.1地源热泵系统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3.3.2运行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
3.3.3运行单位应建立地源热泵运行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档案、事故应急预案。
1.4 设备概述1.4.1主要作用通过热泵、制冷循环,制取冷量供夏天空调使用、制取热量供冬天取暖使用。
1.4.2结构原理地源热泵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通阀及其它辅助部件等组成。
1.4.2.1制冷原理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
通过冷媒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e1ae2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b.png)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这回事儿。
你知道吗?地源热泵系统就像是一位勤劳的“地下工作者”,默默地为我们的舒适生活贡献着力量。
可要是不好好管理它,那可就像让千里马去拉磨,白瞎了它的一身本事!先说这系统启动前的准备工作,那可得仔细再仔细。
就好比你要出门旅行,不得先把行李收拾好,路线规划好?得检查系统的各个部件是不是都完好无损,管道有没有渗漏,设备的参数设置是不是准确。
要是有个小疏忽,说不定系统一启动就给你来个“下马威”,闹点小脾气。
运行中的监控那也是重中之重!这就好像是你开车在路上,得时刻盯着仪表盘,留意车速、油量啥的。
对于地源热泵系统,咱得盯着温度、压力、流量这些关键指标。
温度太高或者太低,压力不正常,流量不稳定,那都可能是系统在给你发“求救信号”。
你要是不注意,等到出了大问题,那可就麻烦啦!还有系统的维护保养,这可不能马虎。
想象一下,一辆车要是从不保养,能跑得长久吗?地源热泵系统也是一样啊!定期清理过滤器,就像给它洗个澡,让它呼吸顺畅;给设备加点润滑油,那是让它活动起来更灵活;检查电气系统,确保没有短路漏电,这可是安全的保障!说到节能运行,这可是个大学问。
就好比我们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地源热泵系统运行也得省着点用能源。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使用需求,合理调整运行模式和参数,别傻乎乎地一直开着最大档,那得多费电啊!再说说故障处理。
系统出了故障,别慌张。
要像个冷静的医生,先找准病因,再对症下药。
可别乱修一气,把小毛病修成大问题。
总之,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管理技术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
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让这个“地下工作者”乖乖为我们服务,给我们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
朋友们,可别小瞧了这管理工作,做好了那可是好处多多,做不好麻烦不断哟!。
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部分条文内容及探讨
![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部分条文内容及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4a6018ff46527d3250ce041.png)
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部分条文内容的探讨夏惊涛潘金文〔##陆特能源科技## 〕摘要:根据我公司多年来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工程实施经验,对国家标准GB50366 -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版〕》部分条文内容提出了探讨与建议,涉与系统吸热量和释热量的计算、试验压力、机组节能标准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建筑节能目前国内有不少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供热与空调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的实施依据是国家标准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版〕》,〔以下简称《规范》〕,如果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地方标准,如##省有《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GJ32/TJ89-2009〕,则按当地标准实施。
目前只有个别省市制订了地方标准。
我们在执行《规范》的实践过程中,认为《规范》的部分条文内容可进一步补充完善。
现提出我们的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关于地源热泵系统最大释热量和最大吸热量的计算最大释热量和最大吸热量是确定地源侧换热器容量的依据,计算应尽可能准确。
《规范》第条在条文说明中给出了如下计算公式:最大释热量=∑[空调分区冷负荷×〔1+1/EER〕]+∑输送过程得热量+∑水泵释放热量〔1〕最大吸热量=∑[空调分区热负荷×〔1-1/COP〕]+∑输送过程失热量-∑水泵释放热量〔2〕我们认为上述二式,只适用于所有机组采用"水-空气"型水源热泵机组的地源热泵系统,但不适用于采用"水-水"型水源热泵机组的地源热泵系统。
而国内设计师设计的地源热泵系统,大多采用"水-水"型水源热泵机组,采用这种机组时,有地源侧循环水泵和负荷侧循环水泵。
若将公式〔1〕、〔2〕修改为下面的表达式〔3〕、〔4〕,则既适用于采用"水-水"型水源热泵机组的系统,也适用于采用"水-空气"型水源热泵机组的系统:最大释热量=∑[空调分区冷负荷×〔1+1/EER〕]+∑[〔负荷侧水泵释放热量+负荷侧输送过程得热量〕×〔1+1/EER〕]+∑地源侧输送过程得热量+∑地源侧水泵释放热量〔3〕最大吸热量=∑[空调分区热负荷×〔1-1/COP〕]+∑[〔负荷侧输送过程失热量-负荷侧水泵释放热量〕×〔1-1/COP〕]+∑地源侧输送过程失热量-∑地源侧水泵释放热量〔4〕举例计算:设某地源热泵系统采用"水-水"型水源热泵机组,机组EER=5,冷负荷为10 00KW,地源侧水泵和负荷侧水泵释热量均为22KW,地源侧输送过程得热量略去不计,负荷侧得热量为20KW。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f4433b050e2524de5187ec0.png)
长沙市工程建设地方技术规程(长沙市两型社会城乡建设标准体系)DBCJ003-201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长沙市实施细则(试行)2011-11-23 发布 2012年1月1日实施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言为了引导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节能效益,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基础上,针对长沙地区的地质、气候及资源特点,编制组对相应的条文进行了细化、补充和延伸,经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评审通过。
本细则在编制过程中,得到科研院校、企业和很多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向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反馈,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细则由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参编单位:华盛麓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能源与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惟楚能源环境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排列)林宣军、林汉柱、刘和平、刘毅、肖双江、李念平、廖胜民李红、李明、李晓、汤远志、杨昌智、陈晓、胡武文、黄若文、张泉目录1 总则.........................................................32 术语.........................................................43 工程勘察......................................................83.1一般规定................................................83.2 地埋管换热系统工程勘察..................................93.3 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103.4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144 地埋管换热系统..............................................164.1 一般规定.............................................164.2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16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174.4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194.5 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215 地下水换热系统..............................................245.1 一般规定.............................................245.2 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245.3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265.4地下水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305.5地下水换热系统的维护与管理.............................306地表水换热系统..............................................326.1一般规定...............................................326.2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原则.................................336.3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要点.................................336.4地表水换热系统施工.....................................356.5地表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377建筑物内系统.................................................397.1热泵机房设计...........................................397.2末端系统设计...........................................407.3建筑物内系统施工、检验与验收...........................418系统调试、试运行与验收.....................................429地源热泵系统的检测与评价...................................439.1一般规定...............................................439.2室内应用效果评价.......................................439.3热泵机组性能测评.......................................449.4输送系统能效测评.......................................459.5系统综合能效测评.......................................469.6地源侧环境影响测评.....................................479.7地源热泵系统监测.......................................48附录B缠丝过滤器和填砾过滤器滤料规格.....................53附录C热源井室平剖面图示意图................................55附录D成井工艺阶段验收单....................................56附录E地源热泵系统验收记录表..............................57(续)地源热泵系统验收记录表..............................58本细则用词说明...............................1总则1.0.1为了促进长沙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指导长沙市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经济合理以及更好地发挥其节能效益,特制定本细则。
DB11_T936_1-2020节水评价规范第1部分:通则
![DB11_T936_1-2020节水评价规范第1部分:通则](https://img.taocdn.com/s3/m/5084a0cf2af90242a995e568.png)
ICS 13.020.20CCS Z 02 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936.1—2020代替 DB11/T 936.1—12节水评价规范第1部分:通则Specification for water saving assessment–Part 1: General priciples2020-12-24发布2021-04-01实施DB11/T 936.1—202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原则 (1)5 基本要求 (1)5.1 区域 (1)5.2 用水单位 (2)6 评价内容及细则 (2)6.1 评价类别 (2)6.2 评价体系 (2)6.3 评价要求 (4)DB11/T 936.1—2020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11/T 936《节水评价规范》的第1部分。
本文件代替DB11/T 936.1-2012,与DB11/T 936.1-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之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评价原则”一章;b)增加了“评价内容及细则”一章,包括“评价类别”、“评价体系”和“评价要求”;c)将“评分细则和评价等级”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第6章;d)删除了“评价组织与评定程序”;e)更改了“范围”所使用的评价范围和表述形式;f)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g)更改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h)更改了“基本要求”的内容;i)更改了“评价要求”中节水评价等级划分的编写规则。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郊区水务事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海红、王丽珍、赵勇、高林、张欣欣、秦长海、何凡、姜珊、白雪、翟家齐、朱永楠、王庆明、何国华、白岩、余弘婧、谭亚男、司源、韩晓莉、师林蕊、刘寒青、朱春雁、王一帆、张玉博、王茜、胡梦婷、蔡榕。
《地源热泵技术规范》课件
![《地源热泵技术规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5092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5.png)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如办公楼、学校、医院等也 是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场景,能够满 足大量人群的冷暖需求,同时降低能 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案例分析一:住宅小区地源热泵系统
01
02
03
项目介绍
某住宅小区采用地源热泵 系统,为住户提供冷暖空 调和生活热水服务。
技术特点
该系统采用垂直地埋管和 地下水两种方式进行热交 换,具有高效节能、环保 舒适的特点。
运行效果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节能 效果显著,得到了住户和 开发商的高度评价。
案例分析二:公共建筑地源热泵系统
项目介绍
某公共建筑采用地源热泵 系统,为办公楼提供冷暖 空调服务。
技术特点
该系统采用水平地埋管和 冷却塔进行热交换,具有 高效节能、环保舒适的特 点。
运行效果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节能 效果显著,得到了业主和 租户的高度评价。
行业标准
由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并推荐执行的标准, 通常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特点和技 术发展进行细化和补充。
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01 系统设计
包括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热工 计算、系统配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02 施工工艺
包括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准备、钻孔、换热器安 装、管道连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拓展应用领域
在地源热泵技术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其在工业余 热回收、城市供暖等领域 的应用。
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政策支持推动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支持 力度加大,地源热泵技术有望得到更
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智能化与精细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 地源热泵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
,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GB50366一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一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8302244431b90d6c85c7ca.png)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一2005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汽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0.2 水源热泵机组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heat-transfer fluid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
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6 地埋管换热系统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7 地埋管换热器ground heat exchanger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
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2.0.8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horizontal ground heat exchanger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修订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d59f6c690b1c59eef8c7b4b8.png)
耦 合计 算 的方 法 指 导地 埋管 地 源 热 泵系 统 设计 .并 在此 基 础 上
对相 关条 文进 行 了修 订 。
修 订 背 景
1 、地 埋管地源 热泵 系统的 广泛应 用
地 埋 管地 源 热 泵系 统 也称 为土 壤源 热 泵 系统 由于 其较 其 他 形 式 的热 泵 系统 ( 地 下 水地 源 热 泵 系 统 和 地 表 水 地 源 热 泵 系 如 统 ) ,受 地域 性 和 自然 条 件 的影 响 最小 ,因 而应 用 的 深度 和 广度 也 相对 较广 。在 我 国 ,该 系统 的应 用具 有 以下特 点 :
土热物性参数 的重要性 日益 凸显 出来 。如何正确获得岩土热物性参数 ,并 以此指导地埋管地源热 泵系统 的设计 ,原 地源热泵 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B 0 6 - 0 5 G 5 3 6 2 0 )中并没有系统的规范和约 束。2 0 年 ,在原有 规范) 09 )的基础上 ,增加补充 了岩土热响应试验方法和相关 内容 ,明确指 出 应采用动态耦合计算 的方法指导 系统设计 ,并在此基础上 ,对相关条文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对
类型 的住 宅 建筑 和 公共 建 筑 。其 中住 宅项 目包括 经 济适 用 房 、商 品房 小 区 高 档 公 寓 别 墅与 农 村住 宅建 筑 ;公 共 建筑 中包括 政 府 办 公 建筑 、写 字楼 、商场 、宾 馆酒 店 。会 展 中心 、 医院 、休 闲 娱 乐 度 假场 所 、博物 馆 、体 育 场 馆等 ,还 有部 分 工业 建 筑也 使 用
( ) 建 筑 应 用 规 模 大 。通 过 对 建 设 部 公 布 的2 0 年 度 和 1 0 7 2 0 年 度 可再 生 能 源建 筑 应 用示 范 项 目统 计 调查 ,在 1 4 示 范 08 4个
地源热泵技术规程
![地源热泵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b1af22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5.png)
地源热泵技术规程
1.设计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包括选址、地源热泵机组的选择、管道布置等方面的要求。
2. 安装规范:地源热泵机组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机组安装方式、管道连接、电缆敷设、设备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3. 调试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调试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包括机组调试、管道调试、系统整体调试等方面的要求。
4. 运行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机组运行、水泵运行、热交换器运行等方面的要求。
5. 维护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维护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包括定期检查、清洗、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的要求。
地源热泵技术规程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1 -。
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DB11∕T 1772-2020
![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DB11∕T 1772-2020](https://img.taocdn.com/s3/m/29ff8a2cc8d376eeafaa319e.png)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 (1)4 总体要求 (1)5 评价指标 (1)6 数据获取与计算 (4)7 评价报告 (4)附录A (规范性)项目前期资料检查单 (5)附录B (规范性)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打分表 (6)附录C (规范性)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报告模板 (7)参考文献 (9)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源热泵系统评价的总体要求、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与计算、评价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80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DB11/T 1639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监测DB11/T 1651 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节能监测DB11/T 1771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3 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来源:GB 50366-2009 术语2.0.1]4 总体要求4.1 地源热泵系统应在完成竣工验收并使用一个运行周期后进行首次评价。
4.2 地源热泵系统评价应在每个采暖和制冷季结束后进行定期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
5 评价指标5.1 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见表1。
DB11/T 1772—2020表1 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序号评价指标一级分值指标名称二级分值评价标准分值判定1项目前期 6 审批与备案 3具备发展改革、规划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建设、水务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审批或备案管理文件。
雄安新区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
![雄安新区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b8b6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1.png)
雄安新区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英文回答:Xiong'an New Area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The Xiong'an New Area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re a set of regulations that guide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GSHP) systems in the Xiong'an New Area. The specifications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System design requirements.Equipment selection and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Performance monitoring requirements.The specifications are intended to ensure that GSHP systems in the Xiong'an New Area are designed, constructed, and operated in a manner that is safe,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The specifications are based on the latest industry standards and best practices. They are also aligned with the Xiong'an New Area's goal of becoming a world-leading smart city.中文回答:雄安新区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管理要求 (2)6 安全要求 (3)7 技术要求 (5)8 运行评价 (8)附录 A (资料性)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目录 (9)附录 B (资料性)运行记录 (10)附录 C (规范性)地源热泵项目安全生产检查表 (14)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一般规定、管理要求、安全要求、技术要求、运行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8174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9237 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GB 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80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JGJ/T 177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DB11/T 527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 85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11/1066 供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DB11/T 1639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监测DB11/T 1772 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来源:GB 50366-2009,术语2.0.1]DB11/T 1771—20203.2低位热源 low-grade heat source不能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等),它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在高位能的拖动下,转化为可利用的高位能。
3.3心跳包 heart beat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间定时通知对方自己状态的一个自己定义的命令字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
4 一般要求4.1 项目单位应结合项目情况确定适宜的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模式,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行管理,并明确运行管理职责。
4.2 运行管理单位应具备运维管理、自控管理、调试检修、数据分析、节能诊断等技术能力,建立健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相应的运行管理技术手册、标准。
4.3 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参见附录A)、节能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
4.4 消防安全应符合GB 50016相关要求;电气安全应符合GB 19517、GB 13869和DB11/ 527的规定,安全应急预案应符合GB/T 29639的规定。
5 管理要求5.1 人员要求5.1.1 应配备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项目管理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并明确其岗位职责。
5.1.2 项目管理人员应熟悉所管理的地源热泵系统,全面了解各设备单机及系统的设计参数、运行工况和调试方法,掌握系统实际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还应具备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和系统节能运行相关的知识。
5.1.3 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应由专人负责。
5.1.4 项目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2 资料要求5.2.1 项目建设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a)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审批文件、设计文件、相关技术文件及竣工验收文件。
b)具有项目竣工报告或用户手册,内容应包含项目概况、系统配置、运行策略,及主要设备、材料(含电气自控设备)的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合试运转等资料。
c)全套竣工图纸(含技术升级改造和维修改造)。
5.2.2 资料移交接收记录应完整、准确,当事人应签字留档,并保存完好。
DB11/T 1771—20205.2.3 仪器仪表检定或校准证书等资料应完整并保存完好。
5.2.4 运行值班记录、维护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应填写完整准确,并存档。
5.2.5 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设备和系统部件的大修及更换情况应填写完整准确,并存档。
5.2.6 政府下发文件、项目往来文件、项目管理人员资料应及时更新,保存完好。
5.2.7 项目资料应至少保存5年以上。
5.3 运行管理要求5.3.1 应建立健全运行参数记录制度,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具体要求如下:a)记录应包括主要设备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操作人员;b)运行参数的主要记录内容参见附录B。
5.3.2 应建立健全运行巡视制度,巡视并记录以下内容:a)配电柜、热泵主机、水泵、换热器、蓄能设备、附属设备等运行状况;b)电压、电流、液位、温度、压力、噪音、管线设备密闭情况;c)管线及附属设备的锈蚀情况、保温完好情况;d)配电室、自控室设备运行状况。
5.3.3 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分析及运行评价制度,具体要求如下:a)完整记录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b)按月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c)根据DB11/T 1772进行系统评价。
5.3.4 应建立健全地源热泵系统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主要维护内容包括:a)热泵主机和其它辅助供能设备、水泵、换热器、蓄能设备、低位热源监测设备等;b)管道、阀门、仪表;c)配电柜、控制元件、传感器;d)能源站站房工作环境、室外检查井、配电室、自控室。
6 安全要求6.1 设备设施安全6.1.1 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6.1.2 应定期对制冷剂泄漏监测装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等安全防护装置可靠性进行检查。
6.1.3 应定期对设备的故障报警和超限报警装置有效性进行检查。
6.1.4 应定期对有关仪器、仪表、机组、循环泵及附属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
6.1.5 应定期对紧急停机开关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6.1.6 应不定期对设备的基础稳固性、隔振装置可靠性、传动装置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轴承和轴封的冷却、润滑、密封情况进行检查。
6.2 运行维护安全6.2.1 运行环境具体要求如下:a)站房内环境应符合GB/T 9237的规定。
b)站房内严禁烟火,对明火作业应办理审批手续并严格管理。
c)站房内应悬挂必要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 2894的规定。
6.2.2 巡视检查具体要求如下:DB11/T 1771—2020a)运行人员应根据运行制度进行巡视并做好记录,巡视时间间隔不超过12小时。
b)巡查内容要求如下:——观察仪表和信号信息是否正常,设备有无异常气味。
——确认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包括:设备表面温度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有异响、仪表压力是否正常、电气参数有无异常等。
——针对下列情况应缩短巡视时间间隔:·系统中存在新装设备、老旧设备、长期停用后启用设备、大修后设备、事故处理后设备时;·存在运行参数异常等可疑现象时;·设备运行环境处于非正常情况时;·重大节日及重大活动等情况时。
6.3 人员安全6.3.1 配置要求。
a)应设立安全岗位,设置专职安全员。
b)运行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6.3.2 岗位要求。
a)从业人员应掌握与其工种、岗位有关的知识、技能,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处置流程,掌握简单的急救方法。
b)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c)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按DB11/ 852规定执行。
d)当班期间不应从事和工作无关的活动。
6.4 安全措施实施要求6.4.1 具体安全措施要求如下:a)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加强日常管理。
b)运行期间,除每天应进行的日常安全检查外,遇到汛期、重大政治活动、节假日时还应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c)组织召开月度安全生产会议,总结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并监督实施。
6.4.2 具体技术措施要求如下:a)运行安全技术措施应能满足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b)自动控制系统应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实现自动停机保护。
c)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对象应包含主要设备、控制室、配电室、站房主要出入口等,视频影像资料应保存一个月以上。
6.5 安全检查6.5.1 安全检查的检查内容按照附录C执行。
6.5.2 检查表中检查结果全部为“是”时,判定为合格。
6.5.3 检查表中检查结果存在“否”时,应限期整改,直到达到合格要求。
7 技术要求7.1 运行要求DB11/T 1771—20207.1.1 运行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运行手册规定的操作流程启停系统设备。
7.1.2 在开机前应做好热泵机组、冷(热)源换热系统、循环系统的检查,确认设备状态良好,配电及自控系统性能正常,供冷(热)切换阀门状态正常。
7.1.3 运行人员应根据运行制度,按照时间间隔不超过12小时,进行系统设备运行状况巡视、参数记录等。
7.1.4 运行人员应根据末端需求、外界环境等状况,以节能高效为原则,适时调整设备、阀门的运行参数设定。
7.1.5 运行人员应按照维护管理制度,根据系统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管道、阀部件等进行维护保养。
7.1.6 设备大修、更新工作完成后,运行技术人员应参与调试验收工作,并形成记录存档。
7.1.7 地源热泵系统内的各种阀门应设置功能状态标识。
7.1.8 按照GB/T 8174的要求,设备及管道的保温情况应定期检查。
7.1.9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应达标排放,废油、污物、废工质应按标准收集处理。
7.1.10 地埋管换热系统中有地温场监测设备的,运行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地温场的变化情况,结合土壤热平衡的相关知识,在运行管理中切实执行土壤热平衡措施,对埋管区域的使用频次进行调整,土壤热平衡运行方案宜每年调整一次。
7.1.11 地下水换热系统应严格按照设计的回灌方案执行,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周期性的抽水井回灌井调换工作,应按照水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取水量、水质、回灌情况进行监测并记录。
7.1.12 地表水换热系统应定期进行取排水口的维护,并结合地源热泵系统内水量、水质情况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地表水换热系统的过滤、换热系统应按5.3.2要求进行巡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