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538ST国发_历史市盈率市净率等_上市公司股票证券年报财务报表分析及指标下载
如何看待茅台股价之“贵”?
案要素中介效用的分析咱允暂援商业研究袁圆园员愿渊圆冤院猿园原源员援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 45
会计研究
消费者更加青睐非白酒的饮品袁不再推崇白酒遥 在 圆园员圆 年限制野三公消费冶之前袁贵州茅台营销的重点是
主要参考文献
咱员暂宋雨萌援股权激励在上市公司的实施绩效分析咱阅暂援广州院广东外语外 贸大学袁圆园员怨援
咱圆暂张立庚援不同企业性质下股权激励设计及实施效果分析咱阅暂援呼和浩 特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袁圆园员愿援
咱猿暂雷苒援苏泊尔股权激励案例研究咱阅暂援北京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袁圆园员怨援 咱源暂崔玉瑶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业绩关系研究咱允暂援现代商业袁圆园员愿
买家花钱买股票袁真正买到的东西袁就是公司股票所对应 的净资产遥 购买股票就相当于把公司净资产拿出来袁切割成很 多份袁份数就被称为股本数遥 切割的份数越多袁每一份代表的净 资产就越少遥每股净资产等于净资产除以股本数袁每股净资产越 多袁它的股票就越值钱遥
圆园圆园 年 员员 月 圆缘 日袁贵州茅台的净资产为 员 源愿源援缘怨 亿元袁 股本 员圆援缘远 亿股袁则可计算出贵州茅台每股净资产为 员员愿援圆 元遥 同日袁工商银行净资产 圆缘 源源苑 亿元袁股本 猿 缘远源 亿股袁每股净资 产 苑援员源 元遥 贵州茅台的每股净资产是工商银行每股净资产的 员远援缘缘 倍袁也就是说贵州茅台的股票比工商银行的股票值钱遥 圆援圆 市值
园 引言 主营业务是一家公司的立身之本袁发展之源袁因此如何做
公司的净资产一般来讲是小于市值的遥即市场对公司的估 值实际上是比公司的实际资产要多遥 市净率等于市值除以净 资产袁同时等于每股价格除以每股净资产遥市净率越高袁就说明 市场对企业越认可袁企业的股价相对于资产来讲高了遥 市净率 越低就说明企业的股票越被低估袁 这时候买入就可能赚得越 多遥
600538国发股份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量报告
国发股份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量报告一、现金流入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入为11,098.87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1,146.59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43%。
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为10,431.88万元,它是企业当期现金流入的最主要来源,约占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总额的106.81%。
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产生的现金能够满足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需求,经营活动现金净增加737.37万元。
二、现金流出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出为10,079.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2,455.1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9.07%。
最大的现金流出项目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现金流出总额的71.6%。
三、现金流动的稳定性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收到的现金有所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稳定性下降。
2023年三季度,工资性支出有较大幅度增加,现金流出的刚性明显增强。
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入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现金流出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四、现金流动的协调性评价2023年三季度国发股份投资活动需要资金357.07万元;经营活动创造资金737.37万元。
投资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能够被企业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现金净流量满足。
2023年三季度国发股份筹资活动需要净支付资金693.33万元,但经营活动所提供的资金不能满足投融资活动对资金的需要。
总体来看,当期经营、投资、融资活动使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减少。
五、现金流量的变化2023年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313.0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负1,308.59万元相比现金净亏空有较大幅度减少,减少76.08%。
603855华荣股份2023年三季度财务指标报告
华荣股份2023年三季度财务指标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11,855.61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3,791.7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4.04%。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万元)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指标表(%)净资产收益率(%) 31.55 27.99 24.72 2.35华荣股份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16.33%,总资产报酬率为11.28%,净资产收益率为24.72%,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9.33%。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404,633.04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11.79%,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0.73%。
2023年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1,925.05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3,156.3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9.36%。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资产处置收益增加31.19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298.96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815.87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22.77万元,销售费用减少2,058.84万元,营业成本减少26,844.01万元,共计增加31,071.64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其他收益减少125.83万元,投资收益减少293.7万元,财务费用增加524.79万元,研发费用增加956.94万元,管理费用增加1,361.56万元,共计减少3,262.82万元。
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营业利润减少1,231.25万元。
三、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指标表项目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2023年三季度行业均值2023年三季度流动比率为1.4,与2022年三季度的1.48相比略有下降。
2023年三季度流动比率比2022年三季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三季度流动资产为354,407.55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18,334.5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1.33%。
600082海泰发展2023年三季度决策水平分析报告
海泰发展2023年三季度决策水平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负1,729.6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负1,136.36万元相比亏损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52.21%。
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经营业务,应当加强经营业务的管理。
2023年三季度营业利润为负1,786.14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负1,144.22万元相比亏损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56.10%。
二、成本费用分析海泰发展2023年三季度成本费用总额为15,602.4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13,636.9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7.4%;销售费用为131.9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85%;管理费用为267.3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71%;财务费用为1,520.3万元,占成本总额的9.74%;营业税金及附加为45.78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29%。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31.94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80.9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63.07%。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267.3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222.7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0.06%。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4%,与2022年三季度的2.85%相比有所降低,降低0.91个百分点。
三、资产结构分析海泰发展2023年三季度资产总额为296,350.5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61,611.81万元,主要以存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80.87%、11.07%和5.34%。
非流动资产为34,738.74万元,主要以投资性房地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72.02%、14.47%和13.37%。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82.14%,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
600563法拉电子2023年上半年财务指标报告
法拉电子2023年上半年财务指标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2023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57,020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51,645.3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0.41%。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万元)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指标表(%)法拉电子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率为28.86%,总资产报酬率为20.36%,净资产收益率为23.37%,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1.63%。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494,229.93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23.03%,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42.63%。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56,913.4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51,726.6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0.03%。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2,722.95万元,其他收益增加167.38万元,财务费用减少375.73万元,销售费用减少318.6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299.99万元,共计增加3,884.69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投资收益减少5,268.44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减少292.4万元,营业成本增加12,327.92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564.56万元,管理费用增加252.76万元,研发费用增加242.46万元,共计减少18,948.56万元。
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营业利润增加5,186.79万元。
三、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指标表项目名称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流动比率 3.68 2.76 3.2速动比率 3.14 2.23 2.662023年上半年流动比率为3.2,与2022年上半年的2.76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了0.44。
2023年上半年流动比率比2022年上半年提高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流动资产为394,052.79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370,249.35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6.43%。
600563法拉电子2023年三季度财务指标报告
法拉电子2023年三季度财务指标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25,710.8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0,317.08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5.19%。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万元)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指标表(%)净资产收益率(%) 24.56 28.47 20.71 3.11法拉电子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28.53%,总资产报酬率为18.07%,净资产收益率为20.71%,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9.54%。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516,103.84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19.90%,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80.20%。
2023年三季度营业利润为25,672.65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0,292.36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5.25%。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投资收益增加410.73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564.9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1,576.94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41.71万元,销售费用减少200.47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297.06万元,管理费用减少822.42万元,营业成本减少10,165.64万元,共计增加15,079.88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其他收益减少627.13万元,研发费用增加1,245.78万元,财务费用增加1,865.6万元,共计减少3,738.51万元。
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营业利润减少4,619.71万元。
三、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指标表项目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2023年三季度行业均值2023年三季度流动比率为3.41,与2022年三季度的2.67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了0.74。
2023年三季度流动比率比2022年三季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三季度流动资产为411,703.5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98,207.49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3.39%。
600285羚锐制药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羚锐制药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17,342.35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4,317.5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1.13%。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大幅度的增长,但这主要是应收账款的贡献,应当关注应收账款的质量。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21,628.84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9,789.39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9.3%。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35,741.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6,940.27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3.25%。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在销售费用下降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企业销售政策得当,措施得力,销售业务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4,243.4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970.4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6.88%。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26%,与2022年三季度的5.13%相比变化不大。
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本期财务费用为-928.88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羚锐制药2023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135,640.37万元。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羚锐制药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21.54%,总资产报酬率为15.48%,净资产收益率为22.65%,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7.06%。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454,748.62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15.27%,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23.12%。
从企业内外部资产的盈利情况来看,外部投资的收益率小于内部资产收益率,但二者的收益水平均大于企业负债资金成本,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可以接受的。
000895双汇发展2023年三季度财务指标报告
双汇发展2023年三季度财务指标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194,158.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68,581.87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15.17%。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万元)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指标表(%)项目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2023年三季度行业均值营业毛利率(%) 19.74 15.06 18.15 13.04营业利润率(%) 7.27 10.11 12.32 2.13成本费用利润率8.13 11.24 13.99 2.1(%)总资产报酬率(%) 13.78 19.44 20.27 -0.13净资产收益率(%) 17.15 25.82 28.76 -2.28 双汇发展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12.32%,总资产报酬率为20.27%,净资产收益率为28.76%,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3.99%。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3,763,545.24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20.71%,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37.25%。
2023年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94,868.2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68,121.6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5.91%。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2,201.32万元,投资收益增加559.96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00.94万元,营业成本减少117,263.36万元,销售费用减少2,866.7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358.25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192.56万元,共计增加123,543.09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其他收益减少1,692.72万元,资产处置收益减少516.98万元,财务费用增加3,798.6万元,管理费用增加3,567.49万元,研发费用增加1,032.02万元,共计减少10,607.81万元。
康美医药财务分析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康美医药(股票代码:600538)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配送、医药电商等于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
本文将从康美医药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康美医药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截至2020年末,康美医药的总资产为259.88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21.06亿元,占总资产的85.5%。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分别占比为10.2%、28.5%和46.3%。
这说明康美医药的资产结构较为合理,流动资产占比高,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负债结构分析截至2020年末,康美医药的总负债为184.81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148.25亿元,占总负债的80.2%。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分别占比为22.3%、46.2%和25.3%。
这说明康美医药的负债结构较为合理,流动负债占比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2020年,康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36.25亿元,同比增长10.2%。
其中,药品销售、医药电商、医药物流等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定增长。
(2)毛利率分析2020年,康美医药的毛利率为15.2%,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这表明康美医药在产品定价、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净利率分析2020年,康美医药实现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21.3%。
这表明康美医药的盈利能力较强。
三、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分析2020年,康美医药的流动比率为1.50,说明康美医药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 速动比率分析2020年,康美医药的速动比率为0.83,说明康美医药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四、运营能力分析1. 存货周转率分析2020年,康美医药的存货周转率为2.08,较上年同期提高0.08。
这表明康美医药的存货管理能力较强。
2.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2020年,康美医药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9.93,较上年同期提高1.28。
600538国发股份2023年三季度行业比较分析报告
国发股份2023年三季度行业比较分析报告一、总评价得分27分,结论极差二、详细报告(一)盈利能力状况得分12分,结论极差国发股份2023年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为-2.48%,低于行业较差值2.9%,高于行业极差值-6.3%。
总资产报酬率(%)为-2.19%,低于行业较差值2.3%,高于行业极差值-4.1%。
销售(营业)利润率(%)为-6.89%,低于行业极差值-2.6%。
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7%,低于行业极差值-1.2%。
资本收益率(%)为-4.48%,低于行业极差值-0.2%。
盈利能力状况(二)营运能力状况得分12分,结论极差国发股份2023年三季度总资产周转率(次)为0.32次,低于行业极差值1.1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为1.48次,低于行业极差值5.7次。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为0.67次,低于行业极差值1.2次。
资产现金回收率(%)为2.65%,低于行业平均值3.0%,高于行业较差值0.0%。
存货周转率(次)为3.01次,低于行业极差值7.5次。
营运能力状况(三)偿债能力状况得分69分,结论一般国发股份2023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4.98%,优于行业优秀值53.6%。
已获利息倍数为-4288.2,低于行业极差值2.0。
速动比率(%)为269.22%,高于行业优秀值124.6%。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4.52%,低于行业平均值4.8%,高于行业较差值-0.4%。
带息负债比率(%)为0.71%,优于行业优秀值20.2%。
偿债能力状况(四)发展能力状况得分14分,结论极差国发股份2023年三季度销售(营业)增长率(%)为-25.3%,低于行业极差值-23.3%。
资本保值增值率(%)为98.86%,低于行业较差值103.6%,高于行业极差值96.0%。
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为-123.57%,低于行业极差值-9.4%。
总资产增长率(%)为-0.08%,低于行业较差值2.3%,高于行业极差值-1.4%。
600538国发股份2022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国发股份2022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2年利润总额为4,211.05万元,与2021年的1,578.88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67倍。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大幅度的增长,但这主要是应收账款的贡献,应当关注应收账款的质量。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2年营业成本为33,146.96万元,与2021年的31,518.15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5.17%。
2022年销售费用为3,487.18万元,与2021年的3,852.55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9.48%。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2年在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一定增长,表明企业采取了较为成功的销售战略,销售业务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2022年管理费用为5,127.65万元,与2021年的4,499.9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3.95%。
2022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15%,与2021年的10.6%相比有所提高,提高0.56个百分点。
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也有所提高,管理费用增长合理。
本期财务费用为-380.7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21年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国发股份2022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16,868.54万元。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国发股份2022年的营业利润率为9.20%,总资产报酬率为3.83%,净资产收益率为3.90%,成本费用利润率为9.89%。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98,504.03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4.29%,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8.38%。
从企业内外部资产的盈利情况来看,对外投资的收益率大于内部资产收益率,内部经营资产收益率又大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说明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是令人满意的。
国阳新能( 600348 ) - 股票频道-全方位股票资讯平台-金融界
目标1:亿吨煤炭产能
目前,阳煤集团完成了临汾市安泽、翼城、蒲县、襄汾、市直47处煤矿的整合和改造,并在晋中、阳泉、 寿阳、太原、晋北、临汾继续增加煤炭资源储备和煤矿整合。煤矿整合重组后,阳煤集团煤炭资源占有量由 年初55亿吨增加到目前的100亿吨以上。在2009年原煤产量达到了4500万吨的基础上,未来3-5 年通过新建、 扩建和并购使产能规模达1亿吨,目标完成毫无悬念。
报告日所
公司研究
国阳新能(600348) ——全方位布局集团整体上市、大幕徐徐拉开
基础数据
总股本(百万股) 流通A股(百万股) 流通B股(百万股) 流通A股市值(百万元)
962 962
0 39317
公司评级
所属行业 公司股价 投资评级
煤炭采掘业 40.87元 推荐
2009 19,991 2,515 2,487 1,856 1.93 13 9 38 17,332 10,936 6,396
2008 17,033 1,236 1,195 930 0.97 7 5 23 9,513 5,065 4,449
同比增长 17 103 108 100 100
63 93 28
目标 3:千亿元以上销售规模
按照阳煤集团逐步向决策和投资融资中心过渡,大型专业子公司逐步向利润、造价、安全控制中心过渡, 矿厂逐步向生产、成本和安全质量管理中心过渡的改革方向,逐步形成煤炭领域单个规模为 3000--4000 万吨 的阳泉、晋中、寿阳、太原、晋北、临汾六大煤炭基地;一矿、二矿、三矿、五矿、新景、开元、平舒、新 元、寺家庄、新大地十个千万吨以上煤炭公司;非煤领域形成销售规模为 300 亿--500 亿的煤炭化工、建筑 建材地产、铝业电力、贸易服务旅游、机械电器配件、矿区公用事业、中小企业集团等七大公司的管理格局, 使阳煤集团年度营业总收入达到 1000 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