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书
关于《杭州市萧山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产业平台布局指引(2021年本)》政策解读
关于《杭州市萧山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产业平台布局指引(2021年本)》政策解读一、制定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正在加快构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创新为引领的新的要素组合开始形成,产业发展动力将进一步赋能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四大建设”深入推进,产业格局的重构和区域形态的重建带来新机遇,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制和实施《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是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国家层面:2019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市级层面:2019年7月26日,杭州市发改委起草、修订的《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产业平台布局指引(2019年本)》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正式发布。
我区目前执行的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分别是《杭州市萧山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空间布局指引(2014年本)》(萧政办发〔2014〕48号)、《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杭州市萧山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空间布局指引(2014年本)〉补充意见的通知》(萧政办发〔2014〕134号)、《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补充杭州市萧山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空间布局指引(2014年本)内容的通知》(萧政办发〔2015〕54号)、《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杭州市萧山区浦阳江生态经济区产业导向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萧政办发〔2010〕134号),至今分别有7年和11年时间,已不适应新时期引导产业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区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对“十四五”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有必要对全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产业平台布局指引进行全面修订,合理引导社会投资、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杭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杭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杭州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1.11.28•【字号】杭科合[2011]277号•【施行日期】2012.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杭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杭科合〔2011〕277号)各区、县(市)、经开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已通过市政府法律审查,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杭州市财政局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是杭州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杭州重点扶持的“十大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规范和加强我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关于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办法》(杭政办[2006]24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通过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向社会提供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各类公共科技服务的载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
第三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主要依托在杭具备丰富优质的科技基础条件、较强的科研开发与服务优势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重点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等组建。
第二章建设第四条杭州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建设重点和经费预算,提出平台年度计划和建设要求,采用主动设计等方式组织平台建设,经实地考察、专家论证、行政决策等程序确定立项平台。
第五条重点建设公共科技基础平台、专业(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整合现有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科技信息等科技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的公共科技基础平台。
整合集聚相关创新资源,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开展从科研到产业化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建设为行业领域科技创新提供科技服务的专业(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杭州市十大产业重点企业名单
杭州市十大产业重点企业名单一、文化创意产业(30家)1.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2.思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3.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5.杭州嘉德威钢琴有限公司6.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7.杭州爱华文具有限公司8.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9.浙江华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11.汉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13.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14.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15.浙江宇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浙江中博展览股份有限公司17.杭州十九楼网络传媒有限公司18.杭州开源艺术品有限公司19.杭州畅唐科技有限公司20.杭州西湖国际博览有限公司21.杭州搜视网络有限公司22.杭州文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3.杭州国阳标识设计制作有限公司24.杭州瑞德设计有限公司25.浙江联大汽车网络股份有限公司26.杭州凸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27.浙江茗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8.杭州天屹三维艺术设计有限公司29.杭州迅博达数字传媒技术有限公司30.安赛体育用品(杭州)有限公司二、旅游休闲产业(30家)1.浙江省中青国际旅游有限公司2.浙江省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3.浙江两岸食品连锁有限公司4.杭州东方文化园旅业集团有限公司5.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杭州海外旅游有限公司7.杭州市华溥实业有限公司凯悦酒店分公司8.浙江中山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9.杭州花中城大酒店有限公司10.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11.浙江省中国国际旅行社12.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13.浙江哨兵实业有限公司14.杭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15.杭州望湖宾馆有限责任公司16.浙江金马饭店有限公司17.杭州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18.浙江西子宾馆19.杭州西溪湿地经营管理有限公司20.杭州之江饭店21.杭州双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2.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23.杭州佳优子健身服务有限公司24.杭州湖畔居茶楼25.杭州新安江旅业发展有限公司26.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27.杭州大明山风景旅游有限公司28.桐庐垂云通天河旅游有限公司29.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办公室30.浙江天目山旅游建设有限公司三、金融服务业(30家).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营业部2.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营业部3.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4.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5.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8.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9.兴业银行杭州分行10.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1.中国光大银行杭州分行12.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13.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14.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分公司15.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6.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7.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分公司18.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心支公司19.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心支公司20.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21.南华期货有限公司22.信达期货有限公司23.浙江省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24.浙江大地期货经纪有限公司25.浙江新华期货经纪有限公司26.中大期货经纪有限公司27.财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8.浙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9.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30.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四、电子商务产业(25家)1.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3.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4.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5.浙江连连科技有限公司6.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7.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8.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9.颐高集团有限公司10.杭州十九楼网络传媒有限公司11.杭州祐康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12.浙江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3.浙江华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4.杭州汇农科技有限公司15.杭州阿拉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7.杭州四季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8.浙江中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杭州宏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杭州物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1.浙江小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2.杭州艺福茶业有限公司23.西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4.杭州元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园林网)25.杭州宸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五、信息软件产业(35家)1.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4.浙江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5.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6.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7.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9.中程科技有限公司10.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11.浙江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13.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4.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16.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7.银江股份有限公司18.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虹软(杭州)科技有限公司21.浙江创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2.杭州神州数码有限公司23.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杭州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5.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26.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27.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8.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9.杭州华星创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0.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1.杭州创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32.杭州东忠科技有限公司33.浙江鸿程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34.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35.浙江警安科技有限公司六、先进装备制造业(40家)1.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2.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5.富通集团有限公司6.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虎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浙江万马集团有限公司9.杭州神钢建设机械有限公司10.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11.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12.浙江华达集团有限公司13.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15.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17.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缆有限公司)18.杭州轴承集团有限公司19.杭州钱江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21.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2.东芝水电设备(杭州)有限公司23.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24.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25.宝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6.浙江美科斯叉车有限公司27.浙江金火机床有限公司28.杭州中亚机械有限公司29.杭州杭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30.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31.杭州华诚机械有限公司32.联塑(杭州)机械有限公司33.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杭州冠重铸机有限公司35.杭州珂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36.浙江华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7.浙江美格机械有限公司38.浙江恒强科技有限公司39.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40.浙江中企实业有限公司七、物联网产业(20家)1.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4.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6.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7.银江股份有限公司8.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10.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1.杭州筑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2.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3.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14.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15.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中程科技有限公司18.浙江正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19.杭州信雅达科技有限公司20.杭州家和物联技术有限公司八、生物医药产业(30家)1.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2.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3.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4.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5.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6.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7.浙江天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8.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9.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10.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11.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12.杭州天目山药股份有限公司13.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14.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15.杭州老桐君制药有限公司16.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厂17.浙江史密斯医学仪器有限公司18.浙江普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9.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21.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22.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23.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24.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25.杭州中肽生化有限公司26.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7.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28.杏辉天力(杭州)药业有限公司29.杭州大力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30.浙江奥默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九、节能环保产业(30家)1.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杭州宇中高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3.浙江环益资源利用有限公司4.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5.浙江三星热电有限公司6.东芝水电设备(杭州)有限公司7.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8.杭州永磁集团有限公司9.杭州来特电气有限公司10.杭州先进石英材料有限公司11.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临安市新三联照明电器有限公司13.浙江中宙光电股份有限公司14.临安钱氏照明电器有限公司15.杭州川空通用设备有限公司16.杭州山立净化设备有限公司17.杭州远方光电信息股份有限公司18.杭州临安景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19.浙江千秋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20.浙江清园生态热电有限公司21.杭州塘栖热电有限公司22.天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3.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24.杭州大通风能动力有限公司25.杭州萧山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26.富阳市清园城市综合污水处理有限公司27.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8.杭州深瑞水务有限公司29.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30.杭州源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十、新能源产业(30家)1.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2.杭州福斯特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4.浙江舒奇蒙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6.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7.杭州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通用电气能源杭州有限公司9.浙江佳力风能技术有限公司10.绿华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11.杭州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杭州搏新太阳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3.杭州集美新材料有限公司14.东方电气新能源设备(杭州)有限公司15.杭州天裕光能科技有限公司16.杭州太能硅业有限公司17.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18.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19.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20.杭州吉奥汽车有限公司21.杭州依维柯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22.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3.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24.万向集团公司25.亚太机电集团有限公司26.浙江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27.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28.杭州益维汽车工业有限公司29.杭州索康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0.浙江金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对策
1. 3 建设发展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布局形式多样 ( 见表 2 ) ,其中西湖创意 谷、下沙大学科技园两个园区为依托大学开发,之江文化创意园、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3 个园区由改造旧厂 房及仓库而建,西 湖 数 字 娱 乐 产 业 园、白 马 湖 生 态 创 意 城 两 个 园 区为依托原有产 业 基 础 进 行 传 统 布 局 而 兴 起 ,创 意 良 渚 基 地、西 溪创意产业园、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自然生态及文化环境开 辟新区而建[1]。各个园区依托不同的文化基础和产业基础,保持 各自不同的活力,其中杭州原主城 5 区内的园区运营相对比较成 熟,在租金方面各个园区近年来都有所提高 ( 见表 2) ,最高已上 升至近 3 元 / ( m2 ·d) ; 而滨江区、萧山区和余杭区 3 个园区的运 营状态不佳,租金较低甚至减免以吸引企业入驻。
西湖区 西湖区 西湖区 拱墅区 下城区 余杭区 西湖区 江干区 滨江区 萧山区
2007 2008 2004 2008 建设中 2008 2009 2007 2007 2007
2. 3 22. 14 8. 3 21. 18 66. 3 1 759 1. 6
88 1 500
8 3 476. 82
1. 8 2. 7 5 24 30 53 1. 5 11. 2 35 1. 5 165. 7
杭州市的十大园区在官方网站上的类型划分如表 4 所示,而 实际上的产业布局却是大相径庭。只有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西 溪创意产业园和下沙大学科技园在实际的主导产业类型上与给 定的园区类型定位相对应,其他园区的最大比重产业都未能与园
19 124 71 130 建设中 14 41 75 38 71 564
注:1) 下沙大学科技园相关信息是根据园区内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信息所得;2) 本文中所有关于十大园区的产业数量都是以实际经营企业数量为准
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
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的基本情况【美食行业】指依托餐饮门店(包括酒吧、咖啡、西餐厅等)、夜排档、特色小吃,利用“杭帮菜”的品牌效应,能给人提供美味佳肴和优质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业态。
杭州有餐饮美食企业19000余家,其中市区8000余家。
全市(含宾馆)餐饮美食业从业人员达17.95万人。
杭州美食业发展势头迅猛,兼收并蓄,积极向外拓展。
新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的餐饮美食品牌企业,在历年的中国美食节中,有13家“杭帮菜”企业被评为“中华餐饮名店”,有5家被授予“国际餐饮名店”荣誉称号。
杭州餐饮在立足本地的同时,近年来成功实现了向上海、南京、北京、香港等各大地区和城市的扩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知名餐饮美食企业已在全国近20个城市开出了几百家餐饮连锁店,在海内外形成了“杭帮菜”效应。
结合点:以美食节为切入点,举办如往届类似的中国咖啡西餐节等,聚集社会焦点,以此带动社会对行业的关注度,吸引更过的人气。
除了吸引本地人参与,还要将杭州美食节的品牌推向外地市场。
美食节将招一个冠名商家,以“****酒店”杯中国(杭州)美食节,另美食节项目中要融入子项目,如:“谁是美食王”、“厨艺大比拼”等,餐饮行业商家赞助。
预计需要的费用:本次活动预计费用30万元现在说起闻堰,就连一向甚为挑剔的上海人都不禁赞叹道:这里哪里是一个小镇,分明就是一座城,一座接轨大杭州的新城。
有着大都市“气质”的闻堰人也给自己起了一个韵味十足、想象无限的美名——“风情闻堰”,并成为其响当当的品牌。
而把这块金字招牌成功推介出去的重要载体,就是如今每年举办的三江美食节。
从第一届的15万人,到第二届的18万人,再到今年第三届的20余万人,越来越多海内外的食客、游客、投资客来到这里,喜欢上了闻堰,有的甚至成为了新闻堰人。
【茶楼行业】主要包括都市茶艺馆、景区茶馆、农家茶楼、社区茶室、主题茶园等,它是利用“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影响力,给人提供品茗会友、陶冶性情的综合性服务业态。
杭州市文创产业集聚现状及趋势调研——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
杭州市文创产业集聚现状及趋势调研——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倪焱;刘丙孜;唐艳昕【期刊名称】《杭州科技》【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6页(P38-43)【作者】倪焱;刘丙孜;唐艳昕【作者单位】杭州市经济信息研究院;杭州市经济信息研究院;杭州市经济信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成长到政府引导,再到市场化运作,实施园区建设,最后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化目标发展这四个阶段。
本文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阐述了集群式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得出未来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还需在园区的基础上依靠集群优化发展的结论,对如何引导文创产业由集聚向集群更高效高质发展提出了建议。
考察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演进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见表1):表1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伴随着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逐步改善,杭州市文化产业开始进入自发成长阶段。
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艺术设计、图书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复苏。
当时的经济体制虽然仍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一些不同形态从事文化产业的个体、企业和机构已开始零散地自发发展。
杭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积淀为杭州文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该阶段,文化产业和相关设施主要集中于老城区的狭小地块。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时称浙江美术学院)等艺术名校,杭州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藏品鉴定、艺术品设计等行业开始陆续发展。
西泠印社也相继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商业活动。
此外,国外动漫创作产业链的进入带动了杭州动漫产业的全新发展。
初期仅仅是为海外动漫产品进行后期加工,80年代末的杭州已成为当时中国连环画最大的生产基地。
在这一时期,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大批文化事业单位在“以文补文”政策的激励下开始走向经营之路,杭州文创产业不断在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现代文创产业。
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市推进十大产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市发展规划研究院4月III目录一、充分认识加快十大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1(一)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1(二)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三)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四)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3二、十大产业的发展现状3(一)发展现状3(二)存在问题6三、十大产业的发展思路7(一)指导思想7(二)发展定位8(三)发展目标9(四)发展重点10四、十大产业的发展举措12(一)着力打造发展平台12(二)大力提升创新水平13(三)突出重点项目带动13(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14(五)强化发展要素保障15(六)加快集聚高端人才15五、加快推进十大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16(一)形成发展合力16(二)强化规划引导16(三)完善扶持政策16(四)加强监测考核17(五)健全协调机制17附子报告:子报告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19子报告二:杭州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30子报告三:杭州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40子报告四:杭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52子报告五:杭州市信息软件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65子报告六:杭州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76子报告七: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89子报告八: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101子报告九:杭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111子报告十: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121杭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挥我市产业的比较优势,着力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产业基础强、发展潜力大的十大产业。
发展十大产业,是我市“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杭州市三产业结构分析报告25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杭州市三产业结构分析报告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杭州可行性分析报告
杭州可行性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深入探讨杭州市的可行性,从多个角度评估该城市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通过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将为决策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杭州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帮助他们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
1. 引言杭州作为中国的一座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然而,任何城市的发展都需要经过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性和繁荣。
本报告将涵盖杭州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和潜在的挑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清晰的发展方向。
2. 经济分析2.1 城市经济结构杭州的经济以数字经济、互联网和创新产业为主导。
阿里巴巴、华为等知名企业的总部设在这里,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然而,城市是否能够保持经济增长,还需考虑到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2 就业市场杭州的就业市场相对活跃,尤其是在科技和服务行业。
但,我们需要审慎评估就业市场的稳定性,以及城市是否能够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
3. 社会分析3.1 教育体系杭州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包括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
这为城市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但我们也需要关注教育不均衡的问题,确保每个层面的人才都能受益。
3.2 健康状况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关注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城市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4. 环境分析4.1 空气质量近年来,城市空气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们将评估杭州的空气质量状况,并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以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
4.2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城市的规划和土地利用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分析杭州的城市规划,以确保城市在未来能够有效应对人口增长和发展需求。
5.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杭州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具备良好的基础,但也面临一些潜在的挑战。
决策者应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时,注重经济结构的多样性、教育和健康状况的平衡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科学的决策和全面的考虑,杭州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发展挑战,实现可持续繁荣。
杭州市休闲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杭州市休闲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杭州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为了了解杭州休闲产业发展现状,课题组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的发放范围包括了西湖周边公园、茶文化村、特色街区、旅游度假区、公园、健身房、体育馆、购物中心以及市部分居民小区。
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224份,有效率97.4 %。
一、接受问卷调查的人员基本情况接受调查的224人中,常住地为杭州占78.57%;常住地为杭州以外的占21.43%。
男性占64.29 %;女性35.71%。
年龄构成:学历分布:职业状况:收入状况:从接受问卷调查的人员自然情况看,基本覆盖了各种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层次,具有代表性。
二、个人休闲消费情况1.参与最多的休闲项目:从这项数据看,传统型的休闲项目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简单易行、室内的休闲项目参与较多。
2.进行休闲活动时的倾向:在休闲伙伴的选择上,与朋友一起是受访者在杭州进行休闲活动的首选,家庭式休闲也占据了很大比例。
3.认为休闲在生活中的地位:这组数据说明,在经济不断发展之后,人们的休闲意识越来越强烈,绝大部分人看重休闲,渴望休闲。
4.最近一年平均休闲消费占收入百分比:从这个数据上看,受访者在休闲上的消费占收入的百分比还是比较高的。
5.平均每月花在休闲上的时间:将以上数据平均到每周来看,每周用来休闲的时间在1-2天的比例最大,结合五天工作制的实际,也就是大部分人将双休日主要用来休闲。
三、在杭州休闲情况1.在杭州常用出行方式:公交车是受访者在杭州出行的最主要工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对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2.影响在杭州的休闲活动的主要因素:“有钱、有闲”才有“休闲”。
经济能力、闲暇时间仍然是现阶段影响受访者休闲活动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交通便利程度”成为消费者考虑的第三个主要因素,说明杭州的交通便利程度需要大力改进和加强。
3.对“东方休闲之都”的认知:这项调查是在杭州进行的,并且受访者有78.57%常住地为杭州,但也仅有75%的人知道杭州有“东方休闲之都”的美誉,这个比例说明对“东方休闲之都”的宣传力度不够。
杭州市经济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杭州市经济发展情况考察报告谢国亮2008 年10 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浙江大学进行了为期12 天的学习。
期间,我们考察了杭州、宁波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其中,对杭州的考察比较全面。
现将考察杭州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杭州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
现辖八个城区和五个县(市),全市总面积 16596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68 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 327.45 平方公里。
全市户籍人口666万,其中市区人口414万。
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 P)4103.89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比重为4.1∶50.2∶45.7;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61313 元,按国家公布的2007 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8063 美元。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88.42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1.62 亿元。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9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49 元。
二、杭州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都市农业是指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动力,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建立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相互配套,具有亿元,增长8.6%。
其中,“六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47.95亿元,比上年增长6.9%;“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31.32亿元,比上年增长8.5%。
目前,杭州已初步建成与大都市建设相协调,有明显江南地域特点的都市农业系统,并成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信息交流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二)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作为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发展工业受到很大限制,但杭州坚持工业兴市战略,利用紧靠上海、本地人力资源丰富、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依托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二个工业区以及各县区特色工业园区,按照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针,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浙江省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浙江省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报告导读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数据专题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
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等重要维度。
目录第一节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现状 (1)第二节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一、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二、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三、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四、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同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一、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三、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四、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0 第四节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1)一、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1)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4 第五节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5)一、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5)三、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15)四、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9)一、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9)二、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9)三、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19)四、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同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4: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3)表5: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4)表6: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同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表12: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7)表13: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1)表21: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5)表28: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5)表29: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9)表36: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9)表37: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同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现状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工业生产总值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第二节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一、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2: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二、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3: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三、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表4: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四、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5: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五、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6: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同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杭州市市区生产总值同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一、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10: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三、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表12: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四、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五、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杭州市市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一、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18: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三、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表20: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四、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五、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杭州市市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一、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26: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27: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三、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表28: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29: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五、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30: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31: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32: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33:杭州市市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六节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一、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34: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二、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35: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三、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表36: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四、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37: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五、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38: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39: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40: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同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41:杭州市市区工业生产总值同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年份杭州市市区变动值总值变动值。
杭州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杭州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杭州市作为中国的一座经济发达城市,拥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杭州市的市民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实施可行的项目,对于促进杭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座现代化的综合购物中心,位于杭州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
该购物中心将集合各类零售商店、餐饮场所、娱乐设施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市民提供便利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同时,购物中心还将设立公共服务设施,如停车场、医疗急救点等,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市场分析1. 消费需求分析杭州市的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市民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
因此,建设现代化的购物中心能够满足市民对于高品质购物体验的需求,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2. 竞争对手分析目前,杭州市已经存在多家大型购物中心和商场,竞争压力较大。
但是,本项目将通过引进独特的品牌商户、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所涉及的建筑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并无过多复杂之处,现有技术和设备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因此,在技术方面,本项目具备可行性。
2. 经济可行性通过对项目建设、运营成本以及预期收益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本项目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市场调研显示,杭州市的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购物中心的潜在收益较为可观。
3. 社会可行性购物中心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形象。
因此,本项目在社会方面也具备可行性。
五、风险及对策1. 市场风险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购物中心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等风险。
为降低市场风险,我们将不断进行市场调研,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2. 技术风险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设备故障、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等技术风险。
杭州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外经贸学院课程论文题目杭州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0年5月杭州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引言杭州一直在为打造“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而努力,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且杭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地理、产业等众多优势,所以在茶叶产业中展现出比较好的发展趋势。
但是,如何进一步在国际上推广以“龙井茶”为代表的高档绿茶品牌,抢占和扩大国内外茶叶市场的份额成为打造“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关键。
杭州虽在2005年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获得了“中国茶都”的称号,但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决定了必须以产值和市场占有率等实力说话。
杭州龙井茶的产地面积有限,加上制假售假成风等负面影响,可能难撑杭州茶都的昔日风光。
本文对杭州市茶叶的发展现状进行一些分析,继而探讨部分对策的可行性,以期杭州市茶叶得到更理性的发展。
二、相关背景研究综述(一)杭州茶叶的发展历程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茶叶贸易的国家。
早在公元5世纪,中国茶叶就开始外销国际市场。
中国茶叶作为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至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有1500年的历史,按照其发展的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茶叶的早期输出时期。
从中国南北朝的初、中期至明代末年,基本上是以物易物为主要特征的对外输出贸易。
第二阶段:中国茶叶统占世界茶叶市场时期。
1号半角从1644年清王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200年,是中国茶叶国际贸易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市场需求的茶叶全由中国独家供应。
第三阶段: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竞争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年来,世界茶叶市场逐渐出现多国竞争局面,中国茶叶出口数量从历史高峰,逐渐走向低谷。
王小英和汤宇虹在《茶叶对外贸易实务》中写到中国是茶的故乡,产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茶叶贸易长达2000余年,茶叶对外贸易也有1500余年历史。
杭州保健品产业调研报告(5篇)
杭州保健品产业调研报告(5篇)第一篇:杭州保健品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的意义和背景1.保健品概述1.1 保健品的定义广义的保健品涵盖了四个方面: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和特殊化妆品。
而我们此次调研的对象,主要是指狭义的保健品,即保健食品。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及本报告的研究目的,除特别指明外,本报告中的“保健品”主要指保健食品。
我国1997年6月实施的《保健品食品管理办法》称:“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使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一类食品。
”此定义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它不能脱离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二是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无法比拟的功效作用,能调节人体的某种功能;三是它不是药品,不是为治疗疾病而生产的产品。
可以说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一种特殊的食品。
1.2 保健品与一般食品和药品的区别1.2.1保健品与一般食品的区别保健食品又被称作功能食品。
既然是功能食品就区别于普通食品。
普通食品只是对我们日常的生活,包括解决饥饿问题、一般身体营养所需要的。
而保健食品是针对特定人群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调节作用。
比如说他有疲劳感觉,这不是哪个营养来解决的问题,就必然要有通过药食同源的,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一些植物合成的配方做成的不同剂,包括胶囊、片剂、口服液、饮料等等。
1.2.2 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保健品姓“食”,不姓“药”,它与药品相比,主要存在以下的区别:(1)疗效不同。
药品是对人的疾病有治疗作用,而保健品立足于食品,体现在调节。
保健品的功能定位应明确在针对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或称亚临床状态),调节、缓解、改善人群的这种前疾病状态,预防性地提供健康保障。
是对已经失去健康,还没有疾病的人群起一个辅助调节作用。
就是要防范于未然。
(2)安全性不同。
食品最关键的问题是安全,食品可以长期食用,而任何一个药品都不能长期食用。
因为它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保健食品不允许有毒副作用,而药品允许有一定层次,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副作用。
传统产业发展与市场建设-Hangzhou Hang Fan行业为例说明书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Humanities Science (ETMHS 2016) Research on brand building and market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industries -- take the example of Hangzhou fan industryXiumei WuCollege of Art Design,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China Keywords: Hang fan, Market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and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f Hangzhou, Hangzhou fan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Toda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Hangzhou,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t has a uniqu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urgenc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 Zhejiang, the necessity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 ZhejiangThe main features of Zhejia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econom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which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the 1990s Zhejiang traditional industry due to the lack of construction of bran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hilosophy, many enterprises especially i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here has been an atrophy and technical team of aging, a number of enterprise bankruptcy even Guantingbingzhuan. By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decided to implement the new strategy, that is, the Hangzhou City, led by some of the enterprise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hrough the restructuring, the enterprise quickly adapted to the new situ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ystem to make the enterprise existing human resources in the new environment to fully play a role, in particular, the government strongly support a number of flexible mechanism, can quickly adapt to market changes in the traditional manual enterprises, which to a large extent,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industry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rovince's per capita GDP by 1978 of 381 yuan, an increase of 44335 yuan in 2009, the annual average exchange rate has reached $6490. I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occupies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on 20 industries in the pilot industrial clusters identified in the speed up the massiv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lusters upgrading guidance "(Zhejiang Zhengban made [2009]72), 12 belong to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At present, Zhejiang has formed a number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 the country with a high degree of visibility and market share, and thes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ve a strong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to other provinces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has brought a lot of influence.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results of these results and the adjustment polic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to promote enterprises to become bigger and stronger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rand building, to foste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 We know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brand building has become a key to the new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Zhejiang province has developed a strict protection measures. First,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set up special funds to increase support for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annual arrangement of 2000000 yuan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process industry.Seco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products, and encourage the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exhib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Third,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the Arts Festival, Expo, seminars, seminars and other forms of market © 2016. The authors - Published by Atlantis Press856promotion efforts to increase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o that enterprises to open up a multi-level, diversified product marke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initiatives to make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ve a living water sources, to re radiat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Zhejiang'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contribut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Zhejiang fan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hich is a traditional industry with the brand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the following is an example of the industry as an example.Brand construction of Hang fan industryThe importance of the brand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Traditional industry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is often very easy to be ignored, but not to say that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f brand building. China's brand building has been walking in the back of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Nowadays, many enterprises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brand building, especiall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and building, so a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recent years, Hangzhou city increasing support,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especially since November 2004 has formulated the provisions of Hangzhou traditional craft art protection measures, especially hang fan industry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of thefirst, and set up special fan Museum. In addi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measure, the government also through financing, other related policy system, media publicity and public relations activities, for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brand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is is the external fact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brand in Hangzhou.Brand is a fundamental busines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ant to establish a solid brand awareness, becaus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lot of new products have been released, the traditional products should take the road of brand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industry brand culture in the minds of consumers, the emotional value of traditional brand i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brand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products, especially to create a brand's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rich association and unique market positioning, and make it a culture and spirit. This is the tremendous role of the brand, in the eyes of consumers, the brand behind the culture is so strong, so that they can replace the actual function described.Brand construction of Hangzhou fanZhejiang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brand construction has invested considerable efforts, the brand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fan is one of the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Hangzhou fan is Zhejiang famous traditional crafts, the production has a long history, excellent quality, variety, fan is rich in content. Since ancient times, "Hangzhou Ya fan," said. Hangzhou fan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has a long history, during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ng fan development has reached the pinnacle, fan industry artisans Hangcheng and workshops have more than 50, more than 5000 workers. And has begun to have a special name brand shop, such as Wang Xingji, Lin Fanger, Zhang Ziyuan, Shu Lin, and so are the famous shop shop. Development so far, hang fan in art, technology, materials and other aspects of new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brand.Today, enjoy the prestigious "Wang Xing Ji" is called the first in the industry, the production of black paper fan repute, with rain penetration and exposure to not become warped, practical and artistic coexist, had as a specialty of Hangzhou tribute of the imperial court, "fan tribute" reputation. For this has a long history of the brand industry, we a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s to take measures to increase its publicity efforts, such as "Wang Xing Ji" fan industry established a special websi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te not only promote Chinese traditional fan culture, and promote its own brand, in recent years, "Wang Xing Ji" this brand has won the honorary title of famous857brand produ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a gold card Hangzhou traditional industryMarket development of Hang fan industry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s in Hangzhou, hang fan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in Hangzhou. Today it is based on a new attitude to Hangzhou,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in Hangzhou to play a role model.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Wang Xing Ji" fan industry has not only been listed in the old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but also gradually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can get such a big development, it must reform the old customs and technology, to take a new strategy to seek market development, and for the enterprise to inject new blood to adapt to new aesthetic culture and market demand.Established Fan Museum, with the aid of tourism to promote the pursuit of market. Hangzhou has set up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raft museums, such as the Hangzhou Fan Museum, Tea Museum, scissors Museum, silk museum, etc.. Thes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museum is a major feature of Hangzhou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 Zhejiang marketing strategy.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make full 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seek the market, "Wang Xing Ji" fan industry in 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romote the way, with the Hangzhou tourism industry to promote, in addition, it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Expo and large-scale cultural exhibitions and other promotional products. "Wang Xing Ji" received a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s, student groups, and with the aid of television and other media production projects and the Olympic program, the use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widely publicized. By these ways, touted the after sales soaring, product sales revenue in 2007 1080.19_wan million yuan, the products in 2008 sales revenue up to 1567.73_wan million yuan and 44.9% growth over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a value over the years highest, become the leader of the national fan industry. Today, "Wang Xing Ji" fan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about ten million fans, in addition to the supply of the domestic market, but also exported to more than 50 countries and regions.Make full use of high-tech, industrial production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y has brought many new product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re facing the veteran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high-tech, so that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o upgrade it? Th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is facing the reform technology. Traditional industries for the use of high technology on the one hand from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so as to achieve mass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making the product more innovative and more consistent with modern aesthetic.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tech, hang fan industry is fully with high-tech innovation, such as "Wang Xing Ji" on the basis of old fan of using new technology expand the varieties, some award-winning work to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high-tech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take such as 2004 "new hall of the West Lake", in 2005 the "two birds Yiri" in 2006, the Chinese Humanistic Olympic design contest fan "sporting event in the world", 2008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o publicart Exhibition "Leifeng Pagoda" for the fans, and so on. These winners were the use of modern high-tech means, using computer color separation and the use of color screen printing, high simulation show the original picture, the entire process boldly adopted new technology batch production. And in 2007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rden show Olympic like fan using silk surface computer inkjet printing and dyeing process production batch production. During the utility model patent fan frame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material for mass production of a total of just over 500, sales have been nearly 90%.Relying on design innovation, enhance the added value of hang fanDriven by modern high-tech development, many traditional industries focus on technological858innovation and neglect the design innovation. In fact, the design innovation is another important economic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raditional products can not only be limited to the traditional design,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desig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mote the design and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past,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is often a workshop typ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heme is not ne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use of high technology, people's aesthetic taste has changed a lot, whether it is the value concept, aesthetic culture and life style tends to be diversified. In order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products to win the market must be designed and innovative. Such as Hangzhou fan fan design while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rt can also design some conform to the needs of modern aesthetic images, such as cartoon image, reflecting the themes of modern urban life, reflect the current popular things and keep up with the the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so on. In addition to the design innovation fan fan design innovation, its packaging innovation is also a major feature. Packaging is the external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image, the design of the new packaging can be greater to enhance the added value of the product.ConclusionZhejiang tradi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obvious to all,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visible traditional industry is not without development of space but how to develop, when many places that tradition has been sunset, Zhejiang but let the ol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prout. Traditional industry is a long-term goal of Zhejiang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br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s the development target, through the full use of new technology, and vigorously develop tourism is its main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industry in Zhejiang, the industry is open, innovative direction, and vigorously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its future development.AcknowledgmentsWu Xiumei (1975-) design of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art of Art: Design of art and ceramic art design.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Nature and the times of the design of the social science planning project of Jiangxi Province in 2012 (12YS203); This paper also is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Jingdezhen ceramic art education from modern times to the modern times, which is the innovation center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References[1] Yang Dongqiao: "development of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industries,"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1992.[2] Xie Xiaoxia and other: "the transformati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ra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cience Press, 2004.[3] Wang Yusheng, editor in chief: "the road to the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 China", China Aerospace Press, 2004.[4] families, etc.: Jiangnan fan art, Zhejiang photography press, 2003.[5] Du Bingzhuang: Chinese fan,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96.859。
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杭州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
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4年0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杭州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
本报告总结了杭州市“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重点产业发展规模与经济效益、预测了“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地区的投资环境;提出了杭州市“十三五”整体规划建议、产业规划建议、区域规划建议、园区建设建议;最后,就杭州市地区“十三五”期间投资机遇、投资风险、投资策略进行了审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市推进十大产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市发展规划研究院2011年4月目录一、充分认识加快十大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一)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 (1)(二)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三)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四)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3)二、十大产业的发展现状 (3)(一)发展现状 (3)(二)存在问题 (6)三、十大产业的发展思路 (7)(一)指导思想 (7)(二)发展定位 (8)(三)发展目标 (9)(四)发展重点 (10)四、十大产业的发展举措 (12)(一)着力打造发展平台 (12)(二)大力提升创新水平 (13)(三)突出重点项目带动 (13)(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14)(五)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15)(六)加快集聚高端人才 (15)五、加快推进十大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6)(一)形成发展合力 (16)(二)强化规划引导 (16)(三)完善扶持政策 (16)(四)加强监测考核 (17)(五)健全协调机制 (17)附子报告:子报告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19)子报告二:杭州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30)子报告三:杭州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40)子报告四:杭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52)子报告五:杭州市信息软件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65)子报告六:杭州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76)子报告七: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89)子报告八: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101)子报告九:杭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111)子报告十: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目标、重点和举措 (121)杭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挥我市产业的比较优势,着力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产业基础强、发展潜力大的十大产业。
发展十大产业,是我市“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为加快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的发展,本报告围绕“认识四大意义、找准四大定位、明确五大目标、落实六大举措”,对十大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开展基础性研究。
一、充分认识加快十大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把杭州定位为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杭州在长三角“一核九带”总体布局框架和重点产业布局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主动接轨、积极融入、错位竞争、共赢发展,将进一步增强杭州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重点扶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发展,正是响应国务院对杭州市的发展定位、顺应长三角地区未来五年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杭州在“十二五”时期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
(二)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发展对信息、技术、标准、服务、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
现代服务业作为杭州的“首位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杭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
在十大产业中,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是杭州现代服务业中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是杭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领域,着力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产业基础强、发展潜力大的十大产业,有利于发挥我市产业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十大产业发展越快,我市产业转型速度就越快。
大力发展十大产业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三)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产业竞争优势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十分重要,唯有取得一定的产业竞争优势,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足。
目前,国内主要城市均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杭州提出大力扶持发展十大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全国前三、一批全国前六和一批全国前十的优势产业,有利于充分挖掘并利用自身发展的条件和资源,抢占产业制高点,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形成突破,建立在某些资源领域不同技术方向上的竞争优势。
大力扶持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未来五年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四)大力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节能减排指标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使我们在节能减排减碳上将面临更大压力。
我市环境资源禀赋并不丰富,缺少港口和矿产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先天条件制约。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迈入后人均生产总值1万美元的新阶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新一轮经济增长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人力和资本等优势,突破对环境资源要素的依赖。
十大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的增长路径与发展模式,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好、领域渗透强等特征,可以有效突破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约束。
大力扶持发展十大产业将成为杭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二、十大产业的发展现状(一)发展现状1、增长势头强劲,总体规模较大。
“十一五”以来,我市十大产业发展迅猛,产业总量不断扩大,逐步迈入良性快速的发展轨道。
据初步统计,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共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旅游休闲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信息软件业和物联网产业共实现收入212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共实现销售产值4440亿元。
近三年来,十大产业各自产值(增加值、收入)的年均增幅基本保持在15%以上,其中电子商务产业、物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的三年产业产值(增加值、收入)年均增幅更是高达40%以上,多数产业的产值(增加值、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
2、龙头企业引领,品牌效应显现。
龙头骨干企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掌握了一批行业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市发展十大产业的“领头羊”。
全市现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361家,国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3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285家,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十大产业范畴,拥有阿里巴巴、华数、海康威视、中控技术、中南卡通、华东医药、西子集团、杭氧、富春江水电、运达风电、万向电动汽车等一大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下,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和产品品牌,我市现有各级名牌产品794个,其中中国名牌52个,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3、比较优势明显,特色领域突出。
我市已基本形成门类较全、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业态,部分行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热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创新产品不断形成。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位于全国“第一梯队”,在网站数量、B2B、C2C、第三方支付等方面位居全国第一。
生物医药、信息软件在全国亦具有重要影响,生物技术药物、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等新领域异军突起。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空分设备、余热锅炉、水电设备等一批重点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我市还是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位处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
4、平台有序建设,产业加快集聚。
围绕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我市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大批企业加快向各级开发区、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功能区集聚。
国家级开发区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省级开发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持续推进,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有序建设,滨江物联网经济示范区、江东新能源产业基地、杭州汽车产业基地以及浙江省大学科技园、杭州新加坡科技园、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形成,初步构建起特色鲜明、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的市域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体系。
5、科技资源丰富,创新能力提升。
围绕十大产业发展,我市企业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进标准研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已累计培育认定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50多家,主导制定10项国际标准、50多项国家标准。
其中,有20多家涉及生物技术研发的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达风电“风力发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中控科技集团已主持制定8项实时以太网技术系列国际标准,打破了国外在自动化领域对国际标准的长期垄断。
同时,我市还有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等20多个国家级试点以及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20多个国家级基地,科技创新基础良好。
6、服务体系形成,发展环境良好。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在组织领导、发展引导、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力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重点在财政税收、创新平台、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对十大产业给予支持,各类支持和引导资金累计达20亿元以上。
有力的政策支持、较为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激情等企业生存环境,基本协调配套的产业链条、较完善的金融服务与科技中介服务等服务配套体系,以及较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共同营造了我市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存在问题我市在发展十大产业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尤其与建设长三角“四中心一基地”的目标还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新力度有待加大。
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仍然偏少,整体技术创新力量不强,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研成果与标准化、产业化应用衔接不够顺畅,通过产学研协作、合作共赢,推进十大产业创新发展的合力机制尚不完备。
尤其在物联网、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创新能力还需不断加强。
二是政府引导仍需强化。
与苏州、无锡、深圳等地相比,我市对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尚不具备优势,在对十大产业政府扶持资金的整合优化和统筹管理、鼓励和引导十大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操作执行、产业园区及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着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