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丁二醇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合集下载

1.4丁二醇

1.4丁二醇
(3)生产用于家电业、彩电行业的PBT树脂;约占1,4-丁二醇消费量的9%。上述三大类用途使1,4-丁二醇产量大增,一跃成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2. 1,4-丁二醇的主要应用领域。
(1)作为溶剂,可以用于医药、香料和化工等行业;
(2)作为化工原料,可以生产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PTMEG)、四氢噻吩、吡喏烷酮、2,3-二氯四氢呋喃、1,4-二氯乙烷、丁内脂、戊内脂、油墨和香料等。
EPA化学物质信息
1,4-Butanediol(110-63-4)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LD50: 1525毫克/公斤;口服-小鼠LD50: 2062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热,明火易燃;燃烧产生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分开存放;采用铝、不锈钢、镀锌铁桶或塑料桶包装,或以槽车按易燃有毒物品规定贮运。因熔点高达20℃,槽车中应装有加热管。
CAS号
110-63-4
分子式
C4H10O2
分子量
90.12
EINECS号
203-786-5
Mol文件
110-63-4.mol
1,4-丁二醇性质
熔点
20°C
沸点
230°C(lit.)
密度
1.017g/mLat 25°C(lit.)
蒸汽密度
3.1 (vs air)
折射率
n20/D1.445(lit.)
工艺成熟流程短,产品收率高操作费用低,副产品少
原料乙炔远程贮运有危险操作条件苛刻,压力高廉价乙快获得量有限设备造价高
改良法
工艺先进成熟,副产品少流程短,产品收率高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投资低,适于大规模生产操作压力低,生产安全

1,4-丁二醇的msds

1,4-丁二醇的msds

物料安全资料(MSDS)1,4-丁二醇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1,4-丁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1,4-Butanediol企业名称:广州市新港化工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274号首层邮编:510280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06年10 月19 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名称:1,4-丁二醇化学品分子式:C4H10O2分子量:90.12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1,4-丁二醇100 %110-63-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皮肤接触及食入有害。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保护。

燃爆危险:可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感到不适,就医。

食入:让受害者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

蒸汽比空气重。

在火场中可产生可燃及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肼及其衍生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粉末,二氧化碳,水,合适的灭火剂。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

喷水以降低蒸气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护:不要吸入蒸汽/ 浮质。

避免产生尘土和吸入尘土。

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入现场。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 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采用液体吸收残留物,根据化学品性质进一步处置。

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需要保护气体。

储存注意事项:干燥,密封。

按常温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无资料。

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丁二醇危险特性表

丁二醇危险特性表
毒性及健康危害
接触限值:TVL-TWA(mg/m3): TLV-STEL(mg/m3):
急性毒性:LD502200 mg/kg(小鼠经口);1800 mg/kg(大鼠经口) LC50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未稀释的本品对人的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国外曾有人报道,7例将本品作为甘油代用品使用而引起中毒,中毒者有肾脏损害。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标识
中文名:1,4-丁二醇
英文名:1,4-butylene glycol
分子式:C4H10O2
分子量:90.12
UN编号:
危规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TECS号:
CAS编号:110-63-4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油状液体。
熔点(℃):16沸点(℃):230
相对密度(水=1):1.02相对密度(空气=1):3.1
临界温度(℃):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防护
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丁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丁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丁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1.1,4-丁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4-丁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1,4-butyleneglycol中文名称2:丁隔二醇英文名称2:1,4-butanediol技术说明书编码:2016CASNo.:110-63-4分子式:C4H10O2分子量:第二部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1,4-丁二醇含量CASNo.: 110-63-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未稀释的本品对人的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

国外曾有人报道,7例将本品作为甘油代用品使用而引起中毒,中毒者有肾脏损害。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4-丁二醇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丁二醇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酰基氯、酸酐、强酸。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食入:
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给式呼吸器。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健康危害(蓝色): 1
易燃性(红色): 1
反应活性(黄色): 0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毒性:
属低毒类
LD50:小鼠经口:2.2g/kg,大鼠经口:1.8g/kg

丁二醇

丁二醇
编辑本段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1,3-丁二醇
编辑本段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人的粘膜和皮肤无刺激作用。在生产环境中的蒸气实际上没有危险。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编辑本段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编辑本段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编辑本段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分子结构
[1]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丁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butylene glycol 中文名称2: 丁间二醇 英文名称2: 1,3-butanediol 英文缩写:BDO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15 CAS No.: 107-88-0 分子式: C4H10O2 分子量: 90.12

1.4丁二醇质量标准

1.4丁二醇质量标准

1.4丁二醇质量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1.4-丁二醇质量标准规范一、引言1.4-丁二醇,也称为二缩二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纤维、溶剂、化妆品等行业。

1,4-丁二醇 安全技术说明书

1,4-丁二醇 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页: 1/13 巴斯夫安全技术说明书日期 / 修订: 07.07.2014版本: 18.0产品: 1,4-丁二醇Product: 1,4-Butanediol(30041337/SDS_GEN_CN/ZH)印刷日期 27.11.20151. 物质/制剂及公司信息1,4-丁二醇1,4-Butanediol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 化学品用于工业产品的合成和/或配制公司: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江心沙路300号邮编:200137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江心沙路300号邮编:200137紧急联络信息:巴斯夫紧急热线中心(中国)电话: +86 21 5861-1199Company:BASF Advanced Chemicals Co., Ltd300 Jiang Xin Sha RoadPu Dong Shanghai 200137, CHINA Telephone: +86 21 20392978Telefax number: +86 21 2039 4800-2978 E-mail address: ********************** Emergency information:Emergency Call Center (China): Telephone: +86 21 5861-11992. 危险性识别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急性毒性: 分类4 (口服)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分类3 (蒸汽可能会导致嗜睡及眩晕.) 标签要素和警示性说明:图形符号:巴斯夫安全技术说明书日期 / 修订: 07.07.2014版本: 18.0产品: 1,4-丁二醇Product: 1,4-Butanediol(30041337/SDS_GEN_CN/ZH)印刷日期 27.11.2015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吞食有害。

H336可能导致嗜睡及眩晕。

警示性说明(预防):P271仅限户外或良好通风处使用。

BDO MSDS

BDO MSDS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
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1,4-丁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部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丁二醇

丁二醇

1,4-丁二醇信息卡编号:M016名称1,4-丁二醇英文名称Butanediols简称TMG别名1,4-四亚甲基二醇化学式C4H10O2/HO(CH2)4OH分子量90.12相对密度(水) 1.0171自燃温度(℃)350熔点(℃)20粘度(mpa.s)88.8(20℃)蒸气相对密度(空气)3.1爆炸极限(%)闪点(℃)137水中溶解度混溶饱和蒸气压(kpa)0.133(38℃)最高允许浓度(mg/m3)沸点(℃)228储运设备材质CS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粘稠液体,无气味,与水互溶,溶于乙醇、苯等多种有机溶剂。

储存安全要求罐储存时要有防火、防爆措施。

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须与氧化剂隔离存放。

桶装时应放于阴凉通风仓间,并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装卸运输要求轻卸轻装,避免碰撞。

操作安全要求罐装操作时,现场禁止明火,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及工具,罐装流速不宜超过3m/s,且有良好接地装置。

货品危险特征1、可燃,其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可产生燃烧或爆炸。

2、低毒。

直接接触其液体或蒸气可引起中毒,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对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作用。

3、20℃时该物质蒸发,会相当慢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个体防护措施1、作业时,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和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高浓度环境中,应戴空气呼吸器。

2、不慎接触其液体,应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水冲洗皮肤、眼睛,转移到新鲜空气处,然后就医。

溢漏处理1、通风,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中,用吸收剂吸收。

2、用大量水冲净残余物,喷洒雾状水去除蒸气。

3、处理时应穿防化服及全面罩空气呼吸器。

消防及应急措施1、发生泄漏,应立即控制火源,撤离有关人员。

2、灭火方式:雾状水、抗醇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3、着火时,喷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索引编号CAS登记号:107-41-5 UN编号:RTECS编号:SA0810000 EC编号:603-053-00-3中国危险货物编号:编制单位北仑区安监局编制日期2004年8月编制何伟斌咨询电话86851173。

1,4-丁二醇调查报告

1,4-丁二醇调查报告
1,4-丁二醇调查报告
1 概述 1.1 理化性质
1,4-丁二醇(简称BDO)为饱和碳四直链二元醇,分子式为C4H10O2 ,沸点230 ℃,闪点121℃,燃点370℃,熔点19℃,比重1.071,当温度高于凝固点时为无色 油状液体,温度低于凝固点时为针状结晶体。有吸湿性,可与水混溶,溶于乙醇, 微溶于乙醚。可燃,低毒。 1.2 BDO 主要用途
④ 丁烷/顺酐法
顺酐法生产BDO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70年代由日本三菱和三菱化成开发的 顺酐直接加氢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顺丁烯二酸酐在加氢过程中除了生产BDO之 外,还可以同时生成THF和GBL等产品,设置不同的工艺条件可以改变产品的组成。
另一种是由英国戴维(Davy)工艺技术公司开发的顺酐酯化加氢工艺,该方法 首先将顺酐与一元醇(甲醇或乙醇等)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顺丁烯二酸二酯,然后进 行加氢水解得到1,4-丁二醇。
图1:BDO各种生产工艺方法:
表1:各种工艺方法的演变过程
年代
工艺方法
技术开发和改进公司 应用情况
1940~
经典Reppe法
巴斯夫
基本淘汰
改良Reppe法
GAF
使用中
新改良Reppe法
Linde&SK
使用中
1970~
丁二烯乙酰基氧化 三菱化成
使用中

顺酐直接加氢法 三菱化成和三菱油化 使用中
丁二烯氯化法
装置投资高。而顺酐法投资少,副产有价值的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且比例可调, 催化剂选择高副产物少;产品含杂质较少,质量好;三废少,环保压力小。
2.3 山西三维BDO流程图如下:
三 效益分析
原、辅助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6 万吨/年炔醛法 BDO 装置消耗定额)

1,4-丁二醇调查报告

1,4-丁二醇调查报告

1,4-丁二醇调查报告1,4-丁二醇(1,4-Butanediol,简称BD或BDO)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常被用作降低塑料黏性、制造合成纤维、生产精细化学品和药品等领域。

该化学品因其广泛应用和多个行业中的需求而备受关注。

然而,1,4-丁二醇的制造和使用也存在着环境和健康风险。

本文将进行一些关于该化学品的基础介绍,并探究其相关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一、1,4-丁二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1,4-丁二醇是一种醇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4H10O2,分子量为90.12 g/mol。

其外观为无色液体或白色结晶体,有异丙醚或水的气味。

1,4-丁二醇是一种中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沸点为232℃,熔点为20.1℃。

此外,该化学品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

二、1,4-丁二醇在生产和使用中的环境影响1、对水体和土壤的影响由于其易溶于水,1,4-丁二醇广泛用于水溶液中的处理和清洗,例如:电路板清洗、工业设备清洗、医疗设备消毒等。

1,4-丁二醇进入水体系统后,可能会对渔业和其他水生动物造成威胁。

此外,工厂将1,4-丁二醇以废水形式排放在土壤中,可能会造成土壤中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质会引起土壤污染,进而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并可能影响到人类健康。

2、对空气的影响1,4-丁二醇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使用时会释放气体,进而可能对空气造成污染。

1,4-丁二醇的挥发性可能会随着产品制造过程的变化而变化。

1,4-丁二醇的挥发物能造成吸入性风险,进而影响到员工的健康。

三、1,4-丁二醇在健康方面的影响1、急性毒性1,4-丁二醇可以通过吸入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当暴露在高浓度的1,4-丁二醇之下时,人体可能会因吸入引起呼吸困难、中毒和昏厥等症状。

皮肤接触后,则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和过敏。

2、慢性毒性慢性暴露于1,4-丁二醇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器官造成损害。

研究表明,慢性暴露于1,4-丁二醇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呼吸抑制、晕厥、消化问题等症状。

1,4-丁二醇

1,4-丁二醇
名称:
丁隔二醇
1,4-butylene glycol
1,4-butanediol
分子式:
C4H10O2
分子量:
90.12
有害物成分:
1,4-丁二醇
健康危害:
未稀释的本品对人的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国外曾有人报道,7例将本品作为甘油代用品使用而引起中毒,中毒者有肾脏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
主要成分:

沸点(℃):
230
相对密度(水=1):
1.0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
燃烧热(kJ/mol):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4-丁二醇调查报告

1,4-丁二醇调查报告

1,4-丁二醇调查报告1,4-丁二醇调查报告(一)一、引言1,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应用领域。

为了更深入了解1,4-丁二醇的性质和用途,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二、性质与结构1,4-丁二醇的化学式为C4H10O2,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可溶于水、醇类和醚类溶剂。

1,4-丁二醇具有两个羟基(—OH)官能团,这使得它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很强的活性。

三、用途与应用1,4-丁二醇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可用于合成聚酯、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

此外,1,4-丁二醇还可以用作溶剂、防冻剂、湿润剂等,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塑料等行业。

四、市场与供需分析目前,全球对1,4-丁二醇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这是由于它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市场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加所致。

然而,1,4-丁二醇的生产受到原材料供应、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五、环境与安全1,4-丁二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对人体和环境相对安全。

然而,过量接触或误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1,4-丁二醇时应当注意安全操作,并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

六、结论综上所述,1,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用途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

随着市场需求增加,我们相信1,4-丁二醇的产量和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4-丁二醇调查报告(二)一、引言本报告继续对1,4-丁二醇进行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其用途和市场前景。

二、应用领域1,4-丁二醇在聚酯制造中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广泛用于纤维、塑料和涂料等行业。

它可以通过与二酸反应得到聚酯,从而提高聚酯的物理性能。

此外,1,4-丁二醇还可以作为溶剂和湿润剂使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和个人护理产品等行业。

三、市场分析目前,全球对1,4-丁二醇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

根据预测,随着人们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1,4-丁二醇的市场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热(kj/mol):
601.6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
可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
121℃(开杯)
自燃温度(℃):
402℃ 引燃温度(℃):370
爆炸下限(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
无资料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食入:
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给式呼吸器。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健康危害(蓝色): 1
易燃性(红色): 1
反应活性(黄色): 0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1,4-丁二醇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中文名:
1,4-丁二醇;丁隔二醇;1,4-二羟基丁烷
英文名:
1,4-Butylene glycol;1,4-Butanediol
分子式:
C4H10O2
分子量:
90.12
CAS号:
110-63-4
RTECS号:
EK0525000
UN编号:
1987
危险货物编号:
IMDG规则页码: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
工作后,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
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外观与性状:
无色、油状液体。无臭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和增湿剂,也用于制增塑剂、药物、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等。
熔点:
16
沸点:
230
相对密度(水=1):
1.02
相对密度(空气=1):
3.1
饱和蒸汽压(kPa):
冰点为:20℃
溶解性:
微溶于乙醚,与水混溶,溶于乙醇等。
临温度(℃):
临界压力(MPa):
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毒性:
属低毒类
LD50:小鼠经口:2.2g/kg,大鼠经口:1.8g/kg
LC50:
健康危害:
未稀释的本品对人的皮肤微有刺激作用。国外曾有人报道,7例将本品作为甘油代用品使用而引起中毒,中毒者有肾脏损害。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
ERG指南:127
ERG指南分类:易燃液体(极性的/与水混溶的)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 MAC:未制订标准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酰基氯、酸酐、强酸。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