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与面积(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下册解法技巧思维培优
专题08 二次函数与面积
【典例1】(2019•海州区二模)如图,一次函数y =x +3与坐标轴交于A 、C 两点,过A 、C 两点的抛物线y =ax 2﹣2x +c 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抛物线顶点为E ,连接AE .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顶点E 坐标;
(2)点P 是线段AE 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PF 平行于y 轴交AC 于点F ,连接EF ,求△PEF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3)若点M 为坐标轴上一点,点N 为平面内任意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A 、E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E 为对角线的矩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N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点拨】(1)一次函数y =x +3与坐标轴交于A 、C 两点,则点A 、C 的坐标为(﹣3,0)、(0,3),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
(2)S △PEF =1
2
PF ×(x E ﹣x )=
12×(2x +6﹣x ﹣3)(﹣1﹣x )=−12
(x +3)(x +1),即可求解; (3)分点M (m ,0)在x 轴上、点M 在y 轴上两种情况分别求解.
【解析】解:(1)一次函数y =x +3与坐标轴交于A 、C 两点,则点A 、C 的坐标为(﹣3,0)、(0,3), 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0=9a +6+c c =3,解得:{a =−1
c =3,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x +3,
顶点E (﹣1,4);
(2)将点A 、E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解得: 直线AE 的表达式为:y =2x +6, 设点P (x ,2x +6),则点F (x ,x +3),
S △PEF =1
2
PF ×(x E ﹣x )=
12×(2x +6﹣x ﹣3)(﹣1﹣x )=−12
(x +3)(x +1), 当x =﹣2时,S △PEF 有最大值为12
, 此时点P (﹣2,2);
(3)点A 、E 的坐标分别为(﹣3,0)、(﹣1,4),AE 2=20, ①当点M (m ,0)在x 轴上时, 设点N (s ,t ),
则AE =MN ,且AE 中点坐标为MN 中点坐标, 即:{m +s =−4
t =4(m −s)2+t 2=20,解得:{t =4s =−1或−3m =−3或−1,
故点N (﹣3,4); ②当点M 在y 轴上时,
同理可得:点N (﹣4,3)或(﹣4,1);
综上,点N 坐标为:N (﹣3,4)或(﹣4,3)或(﹣4,1).
【典例2】(2019•望花区四模)如图1,抛物线y =ax 2+bx ﹣3与x 轴交于A (1,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交抛物线于点D ,交x 轴于点E . (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及点B 、点D 的坐标;
(2)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P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上运动,连接OP,BP,设运动时间为t秒(t>0).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请求出:当t为何值时,∠OPB=90°?
(3)如图2,点Q在抛物线上运动(点Q不与点A、B重合),当△QBC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时,请求出点Q的坐标.
【点拨】(1)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则点B(3,0),即可求解;
(2)t秒时,点P(2,1+t),则OP2=4+(1+t)2,BP2=1+(1+t)2,AB2=9,即可求解;
(3)则AG=√2
2AB=√2=KH,则KC=2,故点K(﹣1,0),则直线AQ的函数表达式为:y=x﹣1,
即可求解.
【解析】解:(1)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则点B(3,0),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1)(x﹣3)=a(x2﹣4x+3),
即3a=﹣3,解得:a=﹣1,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4x﹣3…①,
函数的对称轴为:x=2,则点D(2,1);
(2)t秒时,点P(2,1+t),
则OP 2=4+(1+t )2,BP 2=1+(1+t )2,OB 2=9, ∵∠OPB =90°,则4+(1+t )2+1+(1+t )2=9, 解得:t =﹣1+√2(负值已舍去);
(3)如下图,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 、交y 轴于点K ,
则△QBC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
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过点K 作KH ⊥BC 于点H ,则AG =KH ,
直线BC 的倾斜角为45°,则AG =√2
2AB =√2=KH , 则KC =2,故点K (0,﹣1),
则直线AQ 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1…②, 联立①②并解得:x =1或2(舍去1), 故点Q (2,1);
在BC 的下方与AQ 等距离位置作BC 的抛物线交抛物线于点Q ′、Q ″, 同理可得直线Q ′Q ″的表达式为:y =x ﹣5…③,
联立①③并解得:x =
3±√17
2
, 故点Q (Q ′、Q ″)的坐标为:(3−√172
,−7−√17
2
)、(3+√172
、−7+√17
2
);
综上,点Q 的坐标为:(2,1)或(
3−√172,−7−√172)或(3+√172、−7+√17
2
). 【典例3】(2019•振兴区校级二模)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交y 轴正半轴于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A (﹣1,0),B (3,0). (1)求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点P 在x 轴上,且∠PCB =∠CBD ,求点P 的坐标.
(3)在x 轴上方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以Q ,C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被对角线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点拨】(1)将点A 、B 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b 、c 的值即可得;
(2)∠PCB =∠CBD 有两种情况,①P 在B 的左侧时,此时PC ∥BD ,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P ;②P 在B 的左侧时,由∠OCB =∠OBC =45°,可证明∠OPC =∠OHB ,从而△OPC ≌△OHB ,由直线BD 即可求得:OH =OP =6,从而得到P 点坐标;
(3)分点Q 在y 轴右侧、点Q 在y 轴左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
【解析】解:(1)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1)(x ﹣3)=﹣x 2+2x +3…①; (2)①当点P 在点B 右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