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仪式教育的作用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活动仪式教育的作用及启示
摘要:近年来,高校广泛开展仪式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规范、人文精神重塑、全面素质提升。在青年志愿者这一特定群体中开展特定的仪式活动,对强化志愿者责任感意识,凝聚意志,营造氛围促进角色转换,彰显志愿者文化内涵,引导价值取向,表达志愿服务愿望,坚定服务信念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值得青年志愿者工作者们借鉴和推广的工作方法。本文结合华东理工大学在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中的仪式教育实例,分析了仪式教育的作用与意义,为大型活动仪式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仪式教育;大学生;志愿者;世博会
一仪式与仪式教育
仪式是被一个群体内的人们普遍接受的通过专门设计的按某种既定程序进行的身体活动与行为。它经常固定地和重复地在某个时间或某一特定的情况下举行,并且承载着某种象征意义。从中华民族的文化来看,作为礼仪之邦,礼乐仪文一直是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认为学习“礼”与成人是不可割裂的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仪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将经历庆生、生日纪念、成年、结婚、生子、丧葬等等各种仪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充满了各种仪式。在政治领域,有阅兵仪式、升国旗仪式、接见仪式等;在经济领域,有开工仪式、庆典仪式、签字仪
式等。在文化领域有传统民俗节日庆典、纪念仪式,或是大型赛事举行的开闭幕仪式、火炬传递仪式、颁奖仪式等。这些仪式的作用包括:纪念历史、展示形象、传递信念、传承文化等。
仪式本身自出现之时就同时成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它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功能与教育意义。如我国古代官学中,为了劝化不上进的受教育者,要举行乡饮酒礼。在这种仪式上,老年人按不同年龄层次受到不同礼遇,通过它来向后进者揭示社会伦理秩序与文化价值取向,使人依从,有所改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1]。近年来,学校也越来越重视通过仪式教育的手段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和规范道德行为,如举行成人仪式、升旗仪式、入党仪式、入团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等[2]。
二仪式教育案例
华东理工大学世博会志愿者工作开始于2009年4月,期间,在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培训、服务和总结等各个环节都举行了一系列的仪式。主要包括:
2009年5月1日,举行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
2009年10月25日,40名志愿者代表参加“‘绿色世博志愿心’中国2010年世博会志愿者长江大桥跑”活动
2010年3月19日,举行世博会园区志愿者候选人培训启动
仪式
2010年4月17日,50名志愿者骨干参加上海市世博志愿者上岗宣誓仪式
2010年4月22日,举行世博会志愿者誓师大会
2010年5月25日,世博会志愿者演出自编自演的话剧《志愿者的一天》
2010年5月30日,举行志愿者岗位交接仪式
2010年6月29日,举行世博志愿者总结表彰大会
三仪式教育的作用
上述这些只是华东理工大学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站举行的许多仪式中代表性强、规模较大的一些,还有许多分站、小组举行的小型仪式没有罗列。可见,各类仪式穿插在了整个志愿者工作的全部程序之中,紧紧扣住每个关键环节。同时,每一次仪式的举行都蕴含了重要的意义和组织者融汇于其中的教育、引导作用。这些作用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1.强化责任感意识,凝聚志愿者意志
仪式活动对志愿者的心理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持久而深入的。如果仅仅靠组织者口头语言不断地重复和强调志愿者工作如何有意
义、把工作做好如何重要等等,显然是单薄而无力的。只有充分利用生动的p无论是在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上,还是在上岗宣誓仪式上,志愿者工作站作为组织者都十分关注仪式本身的组织工作,通过组织者精心的安排、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反映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我们在校内举行前述各项重要仪式时,对环境的布置、人员的组织、程序的设计都非常关注。我们在仪式现场布置了绚丽的背景装饰,悬挂了“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用微笑装点城市、用服务温暖人心”等许多标语和口号,在宣誓时将所有志愿者排列成“2010”的数字形状等等。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反映了组织者的认真态度,将工作的责任感传递给了参与仪式的志愿者们。世博局相关领导、校级领导等纷纷出席这些重要的仪式,并不失时机的向志愿者们提出希望和鼓励,表达了老师、长辈以及社会各界对志愿者工作的高度重视,使得志愿者们本身感受到强烈的被关注感、被需要感,从而自然而然的产生高度的责任意识,明确了自己在世博会这样的世界性盛会中担任的工作的重要性。在上海市举行的宣誓仪式上,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以及10多位市级领导都来到现场,还有不少文体界的明星登台表演,当志愿者们看到这些各界名流时都欢呼雀跃、情绪高涨,感受到了外界对自身工作的重视,并深刻意识到志愿者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志愿者们整齐的举起右拳,当“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世博会志愿者,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实践成功、精彩、难忘的共同期盼,万众一心,全力以赴,志愿奉献,为国争光”的誓言一遍遍响彻天空,当“一个微笑一个世界,你的世界是我们的
微笑……”的志愿者主题歌曲被2010名志愿者齐声高唱时,每一名志愿者心中一定是无比澎湃、无比激动的,这种深刻的感受促使他们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一个团结友爱、战斗力强的集体。
2.营造氛围,实现角色的转换
仪式教育的教育学理论依据是“情境”教育,即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全面调动受教育者的一切感觉和思维器官,从各个侧面触动其兴奋点,使之对教育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情感,在理智和情感的交融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使其在仪式中所扮演角色的各项素质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作为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学习、吸取、求教的求道者,主要的行为都发生在校园里、课堂上,社会经验很少。而作为世博会的志愿者,需要他们与上千万的外来游客进行交流,接触复杂的社会环境,扮演为别人服务的咨询者、引导者,他们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应急事件处理的技能等等。因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就要完成从一名学生到一名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并且这个转变还必须是迅速的,这不像毕业生走出校园可以用一两年的实践去适应和转变,它需要在短短2、3个月内掌握基本技能、完成身份转换。那么如何能更好、更快的让他们进入志愿者的角色呢?我们不妨可以参考戏剧表演中的角色扮演。演员首先要穿着与所扮演角色相配的服装,化妆、扮相,然后走进剧中的场景,与剧中的其他人物对话、配戏,这样才能让演员更容易找到角色的真实状态。那么一场仪式恰好符合了这样一种戏剧场景的要求。仪式是比语言更深的实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