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万以上数的认识》说课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上数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叫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信息窗《万以上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应该是二年级下册吧城市与农村学生手拉手这一单元)认识了万以内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同时也是在小学阶段整数范围内认数的终结,所以它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方面的相关阐述,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中,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以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是教学重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一谈: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在大量的感知与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无论是2001版还是2011版的课程标准都要求我们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而在这节课中学生最困难的恰恰就是对大数实际意义的感受。因为它不像10以内、100以内的数看得见、数得清、摸得着。所以这节课需要我们提供大量的、丰富的、现实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猜一猜、想一想等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大量的感知与充分的体验中感受“十万”和“亿”究竟有多大。

2、重视迁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迁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

识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借助计数器模型,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体会万以上计数单位的意义,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为了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更好的体现数学课程的新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所以,在本节课的导入新课部分,我首先和学生交流自家小书橱里大约有多少本书: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家里有没有自己的小书橱啊?你的小书橱里大约有多少本书呢?学生的书橱里也就是有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顺势出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使好奇的小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大数的存在,体会到学习这些大数的必要性。从自家小书橱的几十册到图书馆的十万册书的引入,先给学生从小数到大数的巨大反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十万是多少呢?”这样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愉快地展开学习活动。

第二个环节:充分体验,建立数感。这一环节又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感知十万、一亿、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我们小时候都有和小伙伴比大数的经历,小点的说我知道一百,又有人说一百算什么呢我还知道一千呢,有的小伙伴知道一万,甚至一亿!其实在我们潜意识里,一万就是个非常非常大的数了,一亿就更是大的遥不可及了,但是这些大数到底有多大,其实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而且我们今天的教学总不能还是让学生停留在很大很大这一层面上啊,所以,需要我们在学生数感的建立上下一番功夫了。首先我借助学生熟悉的订书钉作为参照物,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经历一个深刻的认知过程(先出示一排50个,两排就是100个,一百一百的往下数,数至十个一百就是一千,装进一个小盒子里,再一小盒一小盒地往下数也就是一千一千的往下数数至一万,装进一个大盒子里,一大盒一大盒地往下数,数至十万,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清晰的经历了一个十万的形成过程,也建立了十万个订书钉原来可以装十大盒的概念),接着又通过十万张纸、十万本书,帮助学生体会十万这个大数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发展。在感知十万张纸有多少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十万张纸摞起来可能有多高,学生此时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没有任何依据的去猜,因为一张纸毕竟太薄学生一般不会猜的太高,这时再出示一百张纸,让学生看一看他的高度,并用手去比划大约有1厘米,100张纸大约有1厘米厚,那么一千张纸呢大?让学生经过10个一百是一千推算出一千张纸大约是1分米,以此类推

让学生推算一万张纸大约有1米,十万张纸就有10米高,一层楼大约是3米多,十万张纸就大约有三层楼那么高了!再让学生与自己开始猜的高度比一比,真是相差太多了!学生在惊讶于十万张纸高的同时,对十万这个数的大小不就又更加丰满了一步吗?认识十万的具体大小之后,我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十万这个数,拨十万这个环节,我精心制作了一个活动教具,先出示学生学过的只含有个、十、百、千、万这五个计数单位的计数器,让学生想办法拨出十万,学生无非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①在万位上拨十个珠子。②在万位后面添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在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③甚至还会出现在万位上拨九个珠子,在千位上拨十个珠子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分析,优化在万位后面添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在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的最佳方法(具体说明)。这样,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就从学生自己的探索中诞生了!然后又让学生十万十万的往下数,数至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的往下数,数至一千万,一千万一千万的往下数,数至一亿,在数的过程中学生又可以认识百万、千万、亿这几个新的计数单位。而一亿这个数到底有多大呢?对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抽象的,为了让学生建立对一亿的感知,我又让学生跟随钟表上秒针一起来数一数,一开始学生会非常的好奇:数一亿秒需要多长时间呢?我们干脆试试吧,可是数至一分钟就会出现学生偷懒的情况,闭上嘴巴不数了,继续数的同学会出现口干、累的情况,在这个关键点上我又告诉学生如果要数一亿下,就要像刚才那样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数上三年多的时间,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一亿这个数真是太大了!这样学生对一亿的感知就会丰满立体起来。最后我启发学生如果十亿十亿地继续往下数又会产生哪些新的计数单位呢?这时学生就会根据经验得出还有十亿百亿千亿……永远也数不完!结合刚才在计数器上数数的过程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个层次: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有了上面的探究过程体验,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再让学生去整理数位顺序表那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在此环节我先告诉学生把这些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据的位置就叫做数位,“一”这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个位,“十”所对应的是数位是十位,那么百、千、万……所对应的数位呢?你们能把这个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整理,再通过全班交流达成统一意见。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数位顺序表上一共有12个数位,为了读写的方便,你能把这十二个数位不改变排列顺序,按照它们的特点分一分组并给每一组起个合适的名字吗?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在这里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分法,(常用组与不常用组、万位下组万位组万位上组)根据学生分组的实际情况,适时向学生介绍:数学上把个位、十位、百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