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目录1总则 (2)2术语、符号 (3)2.1术语 (3)2.2符号 (4)3厂房和仓库 (4)3.1火灾危险性分类 (4)3.2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5)3.3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 (7)3.4厂房的防火间距 (9)3.5仓库的防火间距 (12)3.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 (14)3.7厂房的安全疏散 (15)3.8仓库的安全疏散 (16)4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 (16)4.1一般规定 (16)4.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17)4.3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19)4.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21)4.5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22)5民用建筑 (23)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23)5.2总平面布局 (25)5.3防火分区和层数 (25)5.4平面布置 (27)5.5安全疏散和避难 (30)6建筑构造 (36)6.1防火墙 (36)6.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 (36)6.3屋顶、闷顶和建筑缝隙 (38)6.4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 (38)6.5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 (40)6.6天桥、栈桥和管沟 (41)6.7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 (41)7灭火救援设施 (42)7.1消防车道 (42)7.2救援场地和入口 (43)7.3消防电梯 (44)7.4直升机停机坪 (44)8消防设施的设置 (45)8.1一般规定 (45)8.2室内消火栓系统 (46)8.3自动灭火系统 (46)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8)8.5防烟和排烟设施 (49)9供暧、通风和空气调节 (50)9.1一般规定 (50)9.2供暖 (50)9.3通风和空气调节 (50)10电气 (52)10.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52)10.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 (53)10.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53)11木结构建筑 (54)12城市交通隧道 (57)12.1一般规定 (57)12.2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58)12.3通风和排烟系统 (58)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9)12.5供电及其他 (59)附录A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59)附录B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60)附录C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试验升温曲线和相应的判定标准 (60)1总则1.0.1为了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篇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中规定如下:6 消防车道6.0.1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0m。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0m 或总长度大于220.0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0.2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6.0.3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0m。
6.0.4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6.0.5 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0.6 工厂、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
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m2 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6.0.7 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储量大于表6.0.7 规定的堆场、储罐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2 占地面积大于30000m2 的可燃材料堆场,应设置与环形消防车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宜大于150.0m。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区内的环形消防车道之间宜设置连通的消防车道。
3 消防车道与材料堆场堆垛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
4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
表6.0.7 堆场、储罐区的储量名称棉、麻、毛、化纤 (t) 稻草、麦秸、芦苇 (t)木材 (m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 (m3)液化石油气储罐 (m3)可燃气体储罐 (m3)储量1000 500050001500500300006.0.8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目录1总则 (2)2术语、符号 (3)2.1术语 (3)2.2符号 (5)3厂房和仓库 (5)3.1火灾危险性分类 (5)3.2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13)3.3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 (17)3.4厂房的防火间距 (22)3.5仓库的防火间距 (27)3.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 (30)3.7厂房的安全疏散 (34)3.8仓库的安全疏散 (36)4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 (37)4.1一般规定 (37)4.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38)4.3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3)4.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7)4.5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50)5民用建筑 (52)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52)5.2总平面布局 (55)5.3防火分区和层数 (58)5.4平面布置 (62)5.5安全疏散和避难 (69)6建筑构造 (85)6.1防火墙 (85)6.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 (87)6.3屋顶、闷顶和建筑缝隙 (91)6.4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 (93)6.5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 (98)6.6天桥、栈桥和管沟 (100)6.7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 (101)7灭火救援设施 (104)7.1消防车道 (104)7.2救援场地和入口 (106)7.3消防电梯 (108)7.4直升机停机坪 (109)8消防设施的设置 (110)8.1一般规定 (110)8.2室内消火栓系统 (113)8.3自动灭火系统 (114)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9)8.5防烟和排烟设施 (121)9供暧、通风和空气调节 (122)9.1一般规定 (122)9.2供暖 (123)9.3通风和空气调节 (124)10电气 (130)10.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130)10.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 (135)10.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37)11木结构建筑 (140)12城市交通隧道 (145)12.1一般规定 (145)12.2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49)12.3通风和排烟系统 (150)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2)12.5供电及其他 (153)附录A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154)附录B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154)附录C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试验升温曲线和相应的判定标准 (155)1总则1.0.1为了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
16 、
10. 1. 1 、 10. l. 2 、 10. 1. 5 、 10. 1. 6 、 10. 1. 8 、 10. 1. 10 (1 、 2 )、 10. 2. 1 、 10. 2.4 、 10. 3. 1 、 10. 3.
2 、 10.
3.
3 、 11.
0.
3 、 11.
0.
4 、 1 1.
火规范)修订项目计划的函》(建标[2009] 94 号),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
有关单位,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 年版〉的基础上,经整合修订而成。
旨”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遵循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刀的捎
2结~唱9来自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和问题,请径寄公
』
.
安部捕防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 70 号,邮政编码: 100054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和
组织公安部天津、四川硝防研究所作出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
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刘建华黄晓家李向东张凤新宋孝春寇九贵郑铁一 主要审查人:方汝清张耀泽赵惶刘跃红张树平张福麟何任飞金鸿祥王庆生 吴华潘一平苏丹夏卫平江刚党杰郭景范珑杨西伟 胡小援朱冬青龙卫国黄小坤
营
"
'
.~
'';l'
5
目次
l 总贝ti ......…
2 术语、符号... ~ •...•..•. ' .•••......•.•..••........••.. ' ..…..............................................................‘.......…....................,, ..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doc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07-12发布 2006-12-01实施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50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 号)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6-2006,自2006年 12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3.1.2 、3.2.1 、3.2.2 、3.2.7 、3.2.8 、3.3.1 、3.3.2 、3.3.7 、3.3.8 、3.3.10 、3.3.11 、3.3.13 、3.3.14 、3.3.15 、3.3.16 、3.3.18 、3.4.1 、3.4.2 、3.4.3 、3.4.4 、3.4.9 、3.4.11 、3.5.1 、3.5.2 、3.6.2 、3.6.6 、3.6.8 、3.6.10 、3.6.11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8.1 、3.8.2 、3.8.3 、3.8.7 、4.1.2 、4.1.3 、4.1.4 、4.2.1 、4.2.2 、4.2.3 、4.2.5 、4.3.1 、4.3.2 、4.3.3 、4.3.5 、4.3.6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5.1.1 、5.1.2 、5.1.3 、5.1.6 、5.1.7 、5.1.8 、5.1.9 、5.1.10 、5.1.11 、5.1.12 、5.1.13 、5.1.15 、5.2.1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8 、5.3.9 、5.3.11 、5.3.12 、5.3.13 、5.3.14 、5.3.16 、5.3.17 、5.4.2 、5.4.3 、5.4.4 、5.4.5 、5.4.6 、6.0.1、6.0.4 、6.0.6 、6.0.7(3、4)、6.0.8 、6.0.9 、6.0.10 、7.1.1 、7.1.2 、7.1.3 、7.1.5 、7.1.6 、7.2.1 、7.2.2 、7.2.3 、7.2.4 、7.2.5 、7.2.7 、7.2.9 、7.2.10 、7.2.11 、7.3.5 、7.4.1(1、4、5、6)、7.4.2(1、2、3、4)、7.4.3 、7.4.4 、7.4.10 、7.4.12 、7.5.2 、7.5.3 、7.6.2 、8.1.2 、8.1.3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3.1 、8.4.1 、8.5.1 、8.5.3 、8.5.4 、8.5.5 、8.5.6 、8.6.1 、8.6.2 、8.6.3 、8.6.4 、8.6.5 、8.6.9 、9.1.2 、9.1.3 、9.1.5 、9.2.2(1、2、3)、9.3.1、9.3.3 、9.4.1 、9.4.3 (3)、9.4.5 、10.1.2 、10.1.3 、10.1.4 、10.2.2 、10.2.3 、10.3.2 、10.3.5、10.3.6(1)、10.3.8 、10.3.9 、10.3.10 、10.3.12、10.3.17、11.1.1(1、2)、11.1.3 、11.1.4 、11.1.6(1)、11.2.1 、11.2.4 、11.3.1 、11.3.2 、11.3.4 、11.3.5 、11.4.1 、11.4.2 、11.4.4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完整word版)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主要修订内容为: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7-3-22 17:04:4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6年12月1日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的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5 厂房;6 仓库;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9 可燃材料堆场;10 城市交通隧道。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 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它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的建筑防火设计。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企业、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现行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1.0.4 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GB50016—20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确定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等级,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面积等
因素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防火措施要求。
2.限制建筑物内外火灾蔓延的速度和程度,要求建筑物的构造、材料
和设备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
3.设定安全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的规格及数量要求,确保人员在火灾
发生时的快速疏散。
4.要求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供水系统、燃气设备等具备一定的防
火安全性能,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5.对于一些特殊建筑,如高层建筑、公共场所等,还有更为详细和严
格的规定,以确保其防火等级符合相关要求。
1.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规范的遵守能够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及时安全地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提升建筑物防火性能:规范的遵守能够要求建筑物的设计、材料选
择和施工等环节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和蔓延速度,
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损害。
3.增加公众的安全感和信任度:遵守规范能够使建筑物具备更好的防
火性能,提高公众对建筑物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
发展。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前言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编写,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同时废止。
强制性条文1.2.2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1.2.3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1.2.4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2.7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1.2.9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1.2.15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1.3.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3.1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注:1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表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采用防火卷帘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规范,它对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增加人员的逃生时间,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本规范的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对本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规范名称、术语和定义进行了阐述,确保读者对本规范的理解准确。
第二部分是一般规定,主要介绍了建筑物防火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建筑物分区、防火分隔、围护结构阻燃等内容,以确保火灾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和扩散。
第三部分是建筑物分类,将建筑物分为高层建筑、低层建筑和一般建筑,并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防火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第四部分是防火区划和消防分区,规定了建筑物内部的防火区和消防分区的设置原则,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
第五部分是疏散和通道设计,重点介绍了建筑物内部的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求,包括疏散楼梯、避难层、疏散门等。
第六部分是建筑物构件和装饰材料的防火设计,规定了建筑物中各种构件和装饰材料的防火等级要求,包括墙体、屋面、地板、门窗等。
第七部分是建筑物的电气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防火要求,要求设计和施工时应该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电气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
第八部分是建筑物的通风、空调和给水排水系统的防火要求,要求各种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考虑火灾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最后还包括附录A到H,分别对建筑物防火设计的烟气控制、防火卷帘门和防火帘、防火卷帘墙、防火隔墙隔热保温层、燃烧评定、检测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gb50016-20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 引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在建筑设计中综合考虑消防安全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建筑类型和用途,对建筑的防火设计进行规范的指南。
2. 规范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特定用途建筑的设计,旨在确保建筑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序疏散人员、减少火势蔓延和保证安全撤离。
3. 规范内容3.1 建筑防火分区划分根据建筑的用途、火灾风险等级等因素,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确定不同分区的消防安全要求和防火措施。
3.2 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规定了建筑使用的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包括燃烧性能、难燃性能和防火分级等指标。
3.3 建筑构件的防火设计对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梯、屋顶等,提出了相应的防火设计要求,包括材料选择、防火涂料应用、防火隔离等。
3.4 疏散通道和逃生设施规定了疏散通道的布置要求、宽度要求和标志标识等,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安全有效地逃生。
3.5 电气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建筑中的电气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及时报警。
3.6 防火检测和灭火设施规定了建筑中的防火检测设施和灭火设施的布置和要求,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探测和灭火。
3.7 建筑设计防火审核规定了建筑设计防火审核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建筑设计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重要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实施对于保障建筑的防火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能够在建筑的设计阶段就提前预防火灾的发生,通过合理的划分防火分区、选择防火材料和设计防火构件等措施,减少火灾的可能性。
其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能够确保建筑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规范对于疏散通道的要求和逃生设施的布置,能够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
此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还规定了建筑中的电气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确保火灾能够及时探测和报警,减少火势蔓延。
(完整word版)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主要修订内容为: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道应定期 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应在火灾发生时快速释 放大量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气或化 学气体,达到窒息灭火的效果。
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 行,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气体灭火系统的储存容器应定期进行 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建筑内部的装饰材料应根据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要求 进行选择,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感谢观看
THANKS
07
其他规定
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 下一层,并应确保其直通室外的安全出
口。
消防控制室内应配置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应急广播设备、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
等设备。
消防控制室应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 于2人,并应持有消防控制室操作职业
资格证书。
消防水泵房与其他设备用房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早于1950年代颁布,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形成了现行国 家标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防火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规范也在 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防火安全需求。
未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继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建筑物内部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火情并 发出警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
04
安全疏散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
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 3.1.1 的规定。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 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 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 甲 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 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 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 身自燃点的生产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高层建筑 high-rise building 建筑高度大于 27m 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24m 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 筑。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
2.1.2 裙房 podium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 的附属建筑。 2.1.3 重要公共建筑 imporpant public building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建筑。 2.1.4 商业服务网点 commrcial facilities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m2 的商店、 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2.1.5 高架仓库 high rack storage 货架高度大于 7m 且采用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 2.1.6 半地下室 semi-basement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 1/3,且不大于 1/2 者。 2.1.7 地下室 basement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 1/2 者。 2.1.8 明火地点 open flame location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 。 2.1.9 散发火花地点 sparking site 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 2.1.10 耐火极限 fire resistance rating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 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2.1.11 防火隔墙 fire partation wall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2.1.12 防火墙 fire wall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不燃性墙体。 2.1.13 避难层(间) refuge floor(room) 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2.l.14 安全出口 safety exit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2.1.15 封闭楼梯间 enclosed staircase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
实用文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
GB50016-2018防火设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年6月29日颁布的关于建筑防火设计的国家标准,于2019年1月1日实施,它为建筑
物防火设计规范和措施提供了基础组件,是一个重要的建筑防火设计网络,结合当前消防资源国家标准“统一化”建筑物防火设计。
GB50016-2018防火设计适用于设计新建筑的建筑防火设计,也适用于对现
有建筑进行改造、拆卸、重建时涉及到防火设计的部分。
标准主要规定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分类和设计要求,以帮助设计人员制定可行和安全的防火设计方案。
GB50016-2018防火设计适用于国外建筑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所建造的建筑物,但必须根据中国有关法规,结合外建筑设计规范,特别是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进行防火设计。
此外,GB50016-2018防火设计也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如住宅、
商业类、医疗类、文化类和教育类建筑,考虑到现代建筑物超大空间、复杂设备、新型材料及新型结构等问题,该标准提出了更多消防技术和设备设施的特殊要求,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和健康的使用情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建筑物之间或建筑物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以防止火灾蔓延。
22、防火分区根据建筑物用途和防火要求,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防止火灾蔓延。
第二部分:一般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等级和防火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建筑构件、材料和防火措施。
建筑物应设置安全出口,并保证其畅通。
安全出口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灯。
建筑物内的防火分隔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防火分隔应采用不燃性材料,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
高层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和商业服务网点应设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并应与消防控制室联网。
系统应设置手动报警装置,方便人员在发现火灾时及时报警。
建筑物内应设置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灯。
消防设施的数量、类型和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采取防火措施。
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建筑物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存放,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灯,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建筑物内的烟道、通风管道等应设置防火隔离,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烟道、通风管道等的防火隔离应采用不燃性材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
建筑物内的半地下室、地下室等应设置防水、防潮、防火等措施,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半地下室、地下室等的防火措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
建筑物内的明火地点、散发火花地点等应设置相应的防火措施,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明火地点、散发火花地点等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灯,以提示人员注意防火。
建筑物内的避难层、避难走道等应设置相应的防火措施,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避难层、避难走道等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灯,以方便人员疏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doc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07-12发布 2006-12-01实施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50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 号)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6-2006,自2006年 12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3.1.2 、3.2.1 、3.2.2 、3.2.7 、3.2.8 、3.3.1 、3.3.2 、3.3.7 、3.3.8 、3.3.10 、3.3.11 、3.3.13 、3.3.14 、3.3.15 、3.3.16 、3.3.18 、3.4.1 、3.4.2 、3.4.3 、3.4.4 、3.4.9 、3.4.11 、3.5.1 、3.5.2 、3.6.2 、3.6.6 、3.6.8 、3.6.10 、3.6.11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8.1 、3.8.2 、3.8.3 、3.8.7 、4.1.2 、4.1.3 、4.1.4 、4.2.1 、4.2.2 、4.2.3 、4.2.5 、4.3.1 、4.3.2 、4.3.3 、4.3.5 、4.3.6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5.1.1 、5.1.2 、5.1.3 、5.1.6 、5.1.7 、5.1.8 、5.1.9 、5.1.10 、5.1.11 、5.1.12 、5.1.13 、5.1.15 、5.2.1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8 、5.3.9 、5.3.11 、5.3.12 、5.3.13 、5.3.14 、5.3.16 、5.3.17 、5.4.2 、5.4.3 、5.4.4 、5.4.5 、5.4.6 、6.0.1、6.0.4 、6.0.6 、6.0.7(3、4)、6.0.8 、6.0.9 、6.0.10 、7.1.1 、7.1.2 、7.1.3 、7.1.5 、7.1.6 、7.2.1 、7.2.2 、7.2.3 、7.2.4 、7.2.5 、7.2.7 、7.2.9 、7.2.10 、7.2.11 、7.3.5 、7.4.1(1、4、5、6)、7.4.2(1、2、3、4)、7.4.3 、7.4.4 、7.4.10 、7.4.12 、7.5.2 、7.5.3 、7.6.2 、8.1.2 、8.1.3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3.1 、8.4.1 、8.5.1 、8.5.3 、8.5.4 、8.5.5 、8.5.6 、8.6.1 、8.6.2 、8.6.3 、8.6.4 、8.6.5 、8.6.9 、9.1.2 、9.1.3 、9.1.5 、9.2.2(1、2、3)、9.3.1、9.3.3 、9.4.1 、9.4.3 (3)、9.4.5 、10.1.2 、10.1.3 、10.1.4 、10.2.2 、10.2.3 、10.3.2 、10.3.5、10.3.6(1)、10.3.8 、10.3.9 、10.3.10 、10.3.12、10.3.17、11.1.1(1、2)、11.1.3 、11.1.4 、11.1.6(1)、11.2.1 、11.2.4 、11.3.1 、11.3.2 、11.3.4 、11.3.5 、11.4.1 、11.4.2 、11.4.4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原规范附录一“名词解释”修改为“术语” 一章,并对原名词解释作了补充和完善。
修订内容(续)
对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作了部分调整,并对 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的建筑构件的耐火极 限与燃烧性能分别进行了规定,编入相应章 节中。
对原规范章节的编写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原 “仓库”一章中有关仓库的规定,与“厂房” 合并;其余内容,单独编入“甲、乙、丙类 液体、气体储罐(区)与可燃材料堆场”一 章;对厂房、仓库的防火设计规定作了部分 修改,如“厂房的防爆”等。
系统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系统规范(续)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110-87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63-9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本规范共分12章
总则 术语
厂房(仓库) 甲、乙、丙类液体、
气体储罐(区)与可 燃材料堆场 民用建筑 消防车道
建筑构造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防烟与排烟 采暖、通风和
空气调节 电气 城市交通隧道 附录A 隧道升温曲线
修订内容
调整了规范的适用范围,将无窗建筑、地下 建筑和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的防火设计纳入本 规范,并对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计算方法作了 修改。
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的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 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
下室); 5 厂房; 6 仓库; 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9 可燃材料堆场; 10 城市交通隧道。
建筑高度
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 其檐口的高度;
不适用范围
炸药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 的防火设计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 油化工企业、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 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现行标准时, 宜从其规定
其他建筑防火规范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பைடு நூலகம்
修订内容(续)
对民用建筑的防火规定作了部分修改,补充 了多用途建筑的组合建造原则和安全出口、 疏散用门、中庭、商店疏散人员计算等防火 设计要求,对燃油、燃气锅炉房、柴油发电 机房的设置要求作了修改补充。
对“消防车道”的设置作了部分修改与补充。
补充了建筑幕墙、管道穿过墙、楼板处的空 洞、缝隙的封堵、带推闩装置的疏散用门等 规定,对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防火门、 防火卷帘和防火阀等防火要求作了部分修改。
GB50196-93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98
其他相关规范
1、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及施工规范》GB50156-2002 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4、 《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5、 《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 6、 《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 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保护建筑内使用人员的人身和建筑 内的财产安全
保证建筑结构安全 保证建筑中的生产或商业运行的连
续性 便于消防救援和保证消防救援人员
安全
二、建筑防火规范的主要内容
➢建筑的主动防火 ➢建筑的被动防火 ➢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与避难 ➢建筑火灾时的外部救援 ➢火灾预防
适用范围
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 的居住建筑);
GB50058-92 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9、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 10、《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 11、《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98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 《纺织化纤工业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
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 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
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 储藏室、敞开空间
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 楼梯间等
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 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 层,应计入层数。
不同屋面形式
跃 层
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 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 度;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 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 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 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 度内。
建筑层数
修订内容(续)
对室内消火栓和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作 了部分修改;增加了消防软管卷盘、轻便消 防水龙、泡沫灭火系统等设置要求,删除了 蒸汽灭火系统的设置要求。
增加了“防烟与排烟”一章。 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范围作了部分修
改,补充了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 志的设置要求等。
目的: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