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梦与和谐社会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梦与和谐社会建设

2013-08-04 22:55:33|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国梦的构想,并认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每个人都能享有人生中出彩的机会。我认为:中国梦与实现小康生活、建设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同时,我认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应该是个虚幻的概念。尤其是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一定程度我国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民主权利博弈加剧,社会矛盾突出,既得利益集团有可能阻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的时候建设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即将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过去,我国的改革被人们形容为摸着石头过河。在过去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没有现存的改革开放经验的情况下大胆试错摸索前进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情况下,还像过去那样漫无目的地试错,来回翻烧饼就会瞎折腾。我认为:我国目前进行的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两条主线:一条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一条是必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应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正能量。离了这两条主线就会来回折腾,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比如: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本来面目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企分开,减少人浮于事及庞大的公务员群体所带来的严重的财政负担。但实际情况是: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使得条条框框更多、行政审批更繁杂,各部门都不想轻易放弃手中权力吃一块唐僧肉。另一方面,吃公共财政饭的人员也更多,政企更加难以分开。又比如:我国推行的一系列涉及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改革,一系列涉及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一系列涉及公民权利维护与政府行政执法实施方面的改革。由于偏离了这两条主线从而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某些地方政府滥用公权与民争利,三公消费节节攀升,公民权利屡被践踏,民怨不断,社会群发性突发事件屡有发生。

我们讲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是因为如果我们偏离了这条主线也会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比如:过去,我国在农村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经济改革,在极大地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推动我国我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农村的发展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农村空巢老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土地荒芜,农村水利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等方面的问题都日益严重。然而,同时在坚持以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华西村却并没有出现这些问题。相反在农田联片集约化经营,新农村建设,农民共同致富等方面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否则,就会走弯路。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历代受传统儒教文化影响的政治家所追求的治国理念之一,我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是我党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就是:人人有口饭吃,人人都有平等说话的权利。而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各阶层社会矛盾相对平和,社会各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利益共享,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干群关系融洽等等。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也产生了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比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各行业之间、各部门之间、各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利益博弈加剧,某些行业、某些部门由于受某些特殊的改革措施的扶植不断扩大利益博弈的优势而形成垄断行业,某些企业高管在企业管理、企业改制等改革措施中独断专行、罔顾职工的民主权利,通过压低职工的收入分配、以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最大化。许多当初貌似合理的改革措施而推出的红头文件,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成了某些行业、某些部门、某些企业高管固化其利益的护身符,相反,某些改革措施也成了某些企业职工、某些特定公民群体利益受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弹簧。由于无法体现机会平等,权力平等和利益共享,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冲突。

所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我们都必须加以重视,并必须要有拨乱反正的勇气。过去,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并通过否定之否定提升这种认识过程,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过去,安徽夙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坚决要求分田到户又坚决要求实现农田集约经营就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发展规律。同时,我认为:所有在改革和发展中一系列认识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像这十八户农民一样有拨乱反正的勇气。

但是,这种否定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而是在充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否定。否则,改革就会成了来回翻烧饼,今天东一鎯头,明天西一鎯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作为国家层面的改革目标,必须要有顶层设计。在这种顶层设计中只有紧紧抓住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以及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这两条主线,只有这样打破各种利益篱笆,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否则,我们的改革将会受到利益集团的阻碍而停滞不前。

不可否认任何改革方案,都将涉及到利益受益群体和利益受损群体。在改革中抓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这条主线,通过拨乱反正调整好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和权利格局。使这些改革方案真正体现机会平等,权力平等和利益共享;使这些改革方案真正惠及最广大的社会群体的利益,而不是只惠及某些小集团以及某些个人的利益。同时,也使那些少数在改革中由于体操和和制度的门槛而使其利益

严重受损的群体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和合理补偿。在改革中调整好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和权利格局是需要我们有拨乱反正的勇气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可采用“分”、“消”“散”、“泻”、“补”等五种方法进行调整。所谓“分”就是调整收入分配的改革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使全体公民都能共同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国家治理和政策法规制定上要打破唯“精英论”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充分行使其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力,使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底层民众在涉及其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有平等发言的机会。所谓“消”,首先就是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其次是,消除某些公务员群体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工作中专横跋扈,严重脱离群众,甚至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习气。再次是,消除那些不能体现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和成果共享的政策和体制篱笆。比如:在许多事业单位和国企中普遍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现象。某些单位和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使某些人成为利益受益者,某些人长期成为利益受害者。如:几十年的农村“代课老师”工资极低且无社会保障、企业中几十年的“临时工”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数千万城市农民工每天在全国各个城市辛勤工作,并向城市交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却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及子女就读。许多城市农民工劳动工作环境极差,却不能享受国家的劳动保护和带薪休假的权力。又比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强调工人不得转干,逢进必考。干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生得好。在强调干部年轻化时,有些单位又大搞造官运动。某些人一年数升,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员晋升的人事考核制度,全凭长官意志决定决定。在这和氛围影响下,某些人官员一门心思搞形象工程,钻研晋升之道,工作中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方法严重脱离群众。由于有些人实现其人生个人如此容易,有些人实现其人生个人如此艰辛,导致整个社会充满着既尊官尊富又仇官仇富的矛盾心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能只强调某些个人、某些群体的利益,我们应该消除那些有失公正的政策和体制篱笆,还公平正义于社会。所谓“散”就是要使富裕群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富人的部分个人财富通过征收高额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继承税反哺于社会,并积极引导富人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树立正确的个人财富观,这是许多西方国家通行做法。中国传统观念讲究子承父业,荫及子孙,要使中国富人能像许多西方国家的富人一样反哺于社会既需要相应法律、法规制约,还必须通过一些舆论导向使富人们树立正确的个人财富观。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保障机制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泻”,就是要泻掉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邪火”、泻掉那些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士心中的怒火。一套制度完善的公民民主权力保障制度,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过去,许多上访人士“被精神病”暴露出我们某些领导干部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我党提倡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群众工作做不好如何能够体现这种治国理念,群众工作做不好只会引发更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给共产党脸上摸黑。所以,应该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干部工作能力考核的指标之一,各级领导干部应该重新学习毛泽东主席“从群众来到群众去”领导方法,充分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解决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